图片来自网络 12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一则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表示,近期一些网络平台存在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以诱导过度消费的行为。 对此,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银保监会消保局提出的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问题主要包括四点:信息披露不当,存在销售误导风险;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以及无序放贷,导致过度负债。 其中,在针对“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的风险提示中,银保监会消保局着重提出,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在营销或借贷过程中,通过广告页面过度收集并滥用客户信息,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客户信息在平台方、贷款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日前,360借条和京东金融于各视频平台投放的“土味”和“奇葩”广告曾引发众怒。 今年9月,360借条曾投放一则被网友评为“价值观扭曲”的推广短视频。视频中,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向空姐承诺会通过努力给她幸福,空姐因为男子不知道360借钱是什么就宣称二人不合适。视频引发舆论后,360借条致歉并下架了相关视频。 12月,京东金融“顶风作案”,网贷宣传短视频又涉价值观问题而引恶评。 京东金融的涉事短视频中,一位农民工因母亲晕机向空姐求助开窗透气被周围人嘲笑,空姐想起推向1290元的升舱服务,主人公因没钱放弃升舱。这时镜头一转到了后排一位看似有钱的西装大哥,大哥霸气地说了一句:升!升舱的钱我来出!转头接过主人公的手机帮他在京东金条上借了15万,然后开始单方面介绍京东金条的优点而不提借贷风险。 在该条推广视频遭到众多网友批评之后,15日,京东金条又出现一则“土味”短视频,主人公换成了外卖小哥。视频中,外卖小哥在路边救起一位董事长,董事长醒来感谢恩人,一把抢过小哥手机帮他在京东金条上借了15万,接着就是与上条广告同样的推销话术。 无论是对视频中主人公“没见识”的夸张嘲讽,还是避重就轻的推销借贷产品,京东金条广告中透露出来的价值观都引发了舆论对于这类广告的声讨。 随后,京东金融官方发布声明,就此前网上流传的京东金条推广短视频涉及的诱导借贷问题道歉。 京东金融致歉信 致歉信称,该短视频传播系因团队管理不善、审查不严,导致违规上线;并表示,将对所有存量短视频全面复核,完善审核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及管理者予以处罚。 而针对上述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银保监会消保局在风险提示中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互联网世界总是有一些魔幻的场景。 一边是屡屡上媒体头条的“被网贷拖垮的年轻人”,一边是铺天盖地的土味借贷广告。 可以说,现在到了全民借贷的时代,上天猫买个东西,优先推荐花呗付款;去美团买个饭,推荐“美团月付”功能;甚至使用搜狗输入法工具,也可能不小心点入借钱页面…… 电商、生活、出行、工具等各类流量巨头,都盯紧了用户的钱包。 为了鼓吹借贷,毁三观的广告频出,终于惹了众怒。 近期被骂的是京东金融的广告,简单描述下:一个农民工因为母亲恶心想吐请求开窗,空姐给出的方案是升舱,农民工面露难色,此时坐在他后面的老板豪气地说,升舱的钱他来出。 最终的结局令人浑身不适:老板拿过了农民工的手机,帮他在京东金条贷了15万,还宣传到账快,利息低。 12月17日,京东集团为京东金融短视频引起的风波道歉,致歉声明中提到:“没有任何理由,我们完全做错了”,它反思自己:“这不仅仅是广告审核的问题,更是团队的导向、文化和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为了追求业绩,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责任,丢了初心。” 京东集团道歉声明,图源京东发言人官微 其实除了京东金融,网上还有更多此类广告,都在告诉“穷人”们,要想不被看轻,大手一挥借个贷就行。 贷款业务已经成为“印钞机”。 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微贷科技业务营收(花呗、借呗、网商贷)为285.86亿元。同期,京东数科的京东金条、京东白条收入分别为26.36 亿元、17.94 亿元。另外,360数科今年第三季度来自于信贷驱动服务的净营收达到人民币29.554亿元。 除了巨头,还有无数的小额贷款公司,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共有7333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8841亿元。 只要一张身份证和手机号,你可以轻易地借到一大笔钱。 这在借贷广告中被称为“追求美好生活”,但在现实中,却是无力还贷、深陷泥潭的残酷。 目前,为了保护在借贷行为中处于弱势的消费者,国家已经为互联网贷款的经营划出多道红线,各家借贷平台的宣传、经营都有待整改。 网络借贷已经为互联网巨头贡献了大量收入,接下来面临转型考验的借贷平台,又将呈现怎样的面目? 鼓吹借贷有多疯狂? 为了鼓吹借贷,现在的广告有多没底线? 除了开头的案例外,还有更多广告值得关注: 上述广告中出现的演员还共同出演了带母亲进城看病的儿子,因为宾馆太贵住不起,之前帮他贷款升舱的老板又一次帮他申请了15万贷款,住进豪华套房; 外卖小哥在路边扶救跌倒老人,为报答小哥,老人帮助他开通京东金条,申请了大额借贷资格; 在足浴店因为点了便宜套餐被看不起,于是贷款点上了698的套餐; 男生见女方父亲被嫌穷,还被指了一条明路:去贷款可以借到20万; 一位空姐向侏儒男大喊:“你连360借条都不知道,我们不合适。”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广告里,充斥着各种歧视,仿佛只有贷上款,才能挺直腰板。 即使是包装成追求美好生活,也很难令人接受。 蚂蚁花呗的广告里,毕业生用花呗开始了自己的环球旅行,职场新人用花呗添置新家具。 最被诟病的一则广告内容,是宣传施工队队长为了给女儿足够的爱,要借花呗给女儿布置一个豪奢生日会。网友对此调侃,上一个讲父亲借钱给女儿过节的作品,还是反映封建压迫的《白毛女》。 为了做大业务规模,各平台的借贷广告中,竭力向受众宣传借钱能满足需求,却很少提到还贷的压力。 如果还不上贷款,可能产生的高昂后续费用、借款人信用破产,甚至影响正常生活等一系列重要的贷款须知,都被故意淡化了。 比如京东金融的广告中只字不提贷款,而是说“你在京东金条的备用金”,以“备用金”淡化借钱概念。 同时,网络借贷一般不会清晰告知用户具体利率,同样在京东金融广告中强调万元日息最低一块九,却不知道最高日息是多少,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享受最低日息。 实际在京东金条应用中借款时,利息可高达0.075%,1万块借1天利息7块5,年化高达26%。 21金融圈曾统计了19家市面上主要的消费金融公司,其中近八成的平台在官网或App宣传页面对于利率的披露,展示的都是最低日利率。 上周,由上海市多个金融行业协会共同发起制定的《金融广告发布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发布。其中指出,贷款类金融广告应当清晰准确展示贷款年化利率,不发布仅含有“最低利率”或者“利率低至”等以特定条件低息误导贷款人的内容,不以“日利率”、“日还款”等与实际执行利率表达方式不一致的方式宣传贷款利息。 根据上述规范,目前各家网贷平台的信息宣传、披露方面,还需要进行大幅调整。 金融业务有多赚钱?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人们还以节俭为美德,资本主义构造出如今的消费帝国之后,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变成了美德,节俭反倒成了一种疾病。 现在的巨头们,都在教导消费者要学会花钱,学会不断透支。 2015年我国居民杠杆率是39.9%,而到了2020年下半年,已达到了59.7%,5年时间上升了近20%。 中银研究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居民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住房的过度消费,而另一因素,就是新消费金融的野蛮生长。 2014年2月,京东金融推出“京东白条”,拉开了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序幕,随后蚂蚁集团推出“蚂蚁花呗”。之后互联网巨头们大举投身消费金融业务,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如今几大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推出了相关的信用消费工具,花呗借呗、京东金条、白条、美团月付、苏宁任性付、腾讯分付等,都给使用者提供了“一键开通,先消费,后还款”的消费体验。 互联网消费贷市场主要参与主体,数据来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连线Insight制图 互联网平台凭借丰富的消费场景和客户资源,占了网络消费金融领域较高的份额。 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相关数据,互联网金融平台市场份额为37.2%,占据首位;传统商业银行凭借资本金优势,市场份额为13.7%,占据第二位;网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和垂直分期平台的市场份额分别是9.6%、9.4%和8.3% 近些年,手握千万、上亿用户的流量巨头们不约而同地投入金融变现之路,贷款成了其中的核心产品。 互联网巨头热衷金融主要因为C端流量变现的方式,主要分三种:电商、游戏、金融。其中金融基本不挑客群,算是最容易上手的业务。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叶霞曾在宁夏时报的采访中表示,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发展,借助这种用户足够下沉的渠道,借贷平台获客的成本大大降低。 《一本财经》也曾报道,一条金融广告最高成本不过1000元,签约演员拍摄一条广告劳务费为100元左右。 金融,成为流量巨头们变现的最佳选择。 今年8月,招银国际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蚂蚁金服、京东、度小满、微众银行这些互联网巨头,覆盖了大约2.4亿借款人,360金融、乐信、趣店等网贷平台,覆盖了大约4.3亿借款人。 网贷业务究竟有多赚钱? 蚂蚁集团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以花呗和借呗为主营业务的微贷科技平台,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5.86亿元,贡献了蚂蚁集团近40%的营收,该平台促成的消费贷和小微经营者贷约2.1万亿元。 报告期内蚂蚁集团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构成,截自蚂蚁集团招股书 京东发布的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总营收为103.27亿元,其中京东金条实现的科技服务收入为26.36 亿元,白条产品收入17.94 亿元。京东金条和京东白条的合计营收,占京东数科总营收的四成以上。 360数科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来自于信贷驱动服务的净营收为人民币29.554亿元(约合4.353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人民币21.293亿元。 金融借贷产品的高回报,吸引着巨头们加大宣传,诱导消费者借贷。 互联网借贷将告别野蛮时代 借贷一时爽,还贷火葬场。 河南某经济学院一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在青岛跳楼自杀。其通过网络贷款平台,以同学的名义贷了数十万元。 山西21岁女孩从17楼窗台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其留下的遗物里,密密麻麻地写着分期乐等网贷机构的账单。 不同于70、80后的保守型消费偏好,如今的年轻群体已经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 去年,新浪vr发布一篇题为《2019年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全国的1.75亿90后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有86.6%的90后接触过信贷产品,负债率(平均债务收入比)为41.75%。 融360也曾公布数据,中国使用消费贷款的人数中,近半数都是90后,在亚洲同龄人中排名第一。 大量年轻人本身经济实力不强,对金融知识也不了解,对今后可能产生的财务压力没有准确预估,往往因一时冲动,就背负巨额的债务,最终酿成无力偿还而自杀的种种悲剧。 一位94年的女生在融360发文称,最开始在大三接触网贷,刚开始借款时,等每个月收到生活费就还上。可后来越用越多,大学毕业时,一共欠了五六万贷款。 毕业后,准备考雅思出国没有找工作。为了还网贷,就开始借更多的网贷,以贷还贷,对于自己究竟贷了多少钱并没有一个概念。直到两年前还钱变得越来越吃力,才发现已经借了近四十家网贷,所有金额加起来总共近40万,已经不敢出去见人,甚至都不敢见父母。 为了催债,催收人员的电话会打遍借款人的亲朋好友。 今年8月,葫芦岛市公安局抓获了一个网络恶势力犯罪团伙,犯罪分子实施套路借贷,引诱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借款。而且对借款人的亲属、朋友、同学、老师进行恐吓;甚至通过邮寄图片、快递花圈等形式,威胁被害学生的亲友师长,以达到催还贷款利息的目的。 年轻人群信贷消费的增长在很多国家都曾出现过。讲述九十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漫画《暗金丑岛君》里有一句话,“钱可以借给你,但你会下地狱!”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的破灭,一些消费金融公司逆势发展,街头也涌现大量借贷广告,刺激日本人的消费欲望。 然而日本社会自杀数据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快速上升,金融部门的数据则显示几大消费贷款公司客户占自杀人数的25.5%。 国内大量网络贷款平台,借由互联网新兴产业快速扩张,经营管理粗放,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 不过互联网借贷的野蛮、无序发展,已经吸引到监管部门的注意,今年11月2日,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对于注册资本来说,网络小贷需要实缴10亿,如果跨省经营,则要50亿。 目前头部机构已经通过数次增资达到了较高的资本金水平:目前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120亿元)、南宁市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89.89亿元)、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70亿元)、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60亿元)、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50亿元)处于行业前五。 同时,此次办法还对贷款金额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对自然人的单户贷款额度原则不超30万,且不超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举例来说,如果客户的平均年收入为9万元,那么网贷公司最多只能对他放款3万元。 意见稿收紧了对互联网借贷平台的监管,给网络借贷的经营资格及放贷金额方面,都作出严格限制。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也保障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网络借贷正在转型,保护消费者、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巨头们的金融变现之路才能走得长远。
12月21日下午,2020京东自有品牌合作伙伴大会在京东总部举行。 会上,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自有品牌业务负责人王笑松表示,围绕自有品牌业务,团队制定了“三不”原则:不退货、不延迟退款、不让供应商亏钱。 谈及“不让供应商亏钱”,王笑松表示,“大家认为做生意肯定是有亏有赚的,亏钱很正常,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跟京东自有品牌业务合作,只要不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我会确保你挣钱,如果亏了怎么办?我们承担”。 王笑松进一步解释,所谓“不退货”是指作为自有品牌,既然跟厂家定制了产品,就应该负责把它卖掉,而不是卖不掉就把它退给供应商,否则就是“耍流氓”。 “所谓不延迟付款,供应商信任我们才愿意把货提前给我们卖,我们也承诺在多长时间内付款,如果做不到,失信于供应商,人跟人合作没有了信任就不会长久。”王笑松表示。 王笑松还提到,很多采购经理认为只要把货退给供应商就没有损失了,他们忽略了供应商与零售商是一个整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冬至之夜,京东数科突然官宣一项人事调整:原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出任京东数字科技副董事长及京东集团幕僚长。原京东集团首席合规官李娅云将接任京东数字科技CEO。今后,陈生强将直接向刘强东汇报,此次调任将有助于他将更多精力聚焦前瞻发展和业务布局。而李娅云将统筹负责京东数科的日常经营管理,并协助陈生强做好战略、产品和研发的落地,也向刘强东汇报。京东方面强调,这是京东正常的集团轮岗制度,目前京东集团的核心管理层在现有岗位上满一定年限后都会转至其他不同岗位进行轮岗,以此打造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多元视角。公告中强调,此次任命是为了更好的顺应瞬息万变的行业局势,积极拥抱政策和监管的变化及要求,同时最大化发挥集团领军人才优势。人事调动消息一出,许多人将此与近期监管层频谈金融科技监管,以及京东数科的上市进程联系起来。就在昨天,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就谈到,要防止数据金融平台大而不能倒,强调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近段时间,针对互联网贷款、互联网保险的管理办法也相继出台,互联网存款受到监管层密切关注——合规问题和风险防范,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巨头的当务之急。而京东数科今年9月11日提交招股书,10月16日回复上交所首轮问询,之后并未见有更多进展。因此,有业界观点认为,专注法务的李娅云突然接替陈生强,是京东数科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在释放自身积极配合监管的信号。官网资料显示,李娅云2007年12月加入京东,负责监督合规、法律事务及内部审计以及信息安全,此前先后出任合规管理部副总裁、法律团队负责人等职位;同样负责建立有效的合规及内部控制,以满足美国上市的要求。除担任集团职务外,李娅云也一直在京东数科担任监事会主席一职。有关李娅云个人的媒体报道少之又少,在这次重磅消息出炉之前,网上多半为她出任或卸任京东旗下子公司监事职务的消息。天眼查显示,李娅云曾担任高管的企业有370余家,目前担任高管的企业有80家。那些“跨界”的互金巨头一把手李娅云有着人大法学硕士学位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管理硕士学位,从法务合规到京东数科的CEO,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跨界。不过,像李娅云这样,非金融出身的高管出任互金巨头一把手的情况,并非孤例。“财务大师”井贤栋: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毕业于上海交大管理学院,也获得过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MBA硕士学位。在出任蚂蚁金服CEO和总裁一职之前,井贤栋曾是支付宝首席财务官和蚂蚁首席运营官。他从2007年初加入阿里起,到2009年期间,主要管理财务和运营工作。“公关专家”朱光:度小满金融CEO毕业于西安交大的朱光,加入百度前,曾任联想集团大中华区公关及整合推广高级总监。全面负责联想在大中华区的公司品牌、产品整合推广传播、媒体公关以及内部沟通等工作。资料显示,2008年12月加入百度之后,朱光先后任公关部高级总监、百度副总裁、百度高级副总裁,曾负责百度市场公关、政府事务和百度新闻等多项工作,在建立和提升百度公司品牌和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12月,百度成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由朱光全面负责。2016年6月,朱光升任百度高级副总裁。“产品经理”吴海生:360数科CEO和朱光的背景略有相似,吴海生的经历也有着“传媒”色彩:在2005年和2008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获得媒体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6月起曾任百度公司的用户产品部门担任产品经理;曾经担任奇虎360导航事业部总监,先后负责了360导航和影视两个重要产品。此前有报道称,360金融(360数科的前身)来自于周鸿祎与吴海生的一次“夜半长谈”:2015年,在深圳,吴海生给周鸿祎看了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周鸿祎很感兴趣,俩人一直谈到半夜两点,最终拍板让吴海生单独出来做金融。第二天,周鸿祎又在公司内开了战略协调会,确定了内部孵化做360金融的事情。“软件工程师”洪峰:小米金融董事长现任小米金融董事长的洪峰,是小米的联合创始人:2010年,他接受雷军邀请,参与创办小米。自2018年起,洪峰担任天星数科董事长兼CEO,专注小米金融业务的发展推进。但在掌舵小米金融之前的六年时间里,他其实是MIUI业务负责人。洪峰的个人经历中,技术是绕不开的关键词:2001—2005年,洪锋在Siebel公司担任Web应用程序的首席工程师,负责服务器性能和大型专业系统的可扩展性。2005年,洪峰进入谷歌美国,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是谷歌日历、谷歌地图3D街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2006-2010年期间,洪峰调至谷歌中国,领导过谷歌中文输入法、谷歌视频等项目。(雷锋网)
最近几天,京东金融发布的一则短视频广告,在网上招来了很多差评和谴责。 其大意为,一名农民工模样的乘客,带老母亲坐飞机,老母亲呕吐,空姐提出让农民工花1200元升舱;后座位一位老板模样的乘客这时提出,“升舱的钱我来出”,接着拿过农民工的手机,用京东金条备用金借了15万。 从广告语看,这条短视频广告意在宣传从“京东金条”借钱,“随用随取、安全低息”。从网上的反馈来看,这则土味十足的广告翻车了,它把京东金融拐带进了舆论的漩涡。 综合网上的评论,有人认为,京东数科这条广告“雷人、低俗”;也有评论说,整条视频看下来,是一场大型的魔幻现实主义;也有评论说,这条广告严重缺乏价值观。 12月6日,京东金融在微博上进行了道歉。致歉信说,此次事故的原因系“短视频传播团队管理不善、审查不严,导致违规上线”。 此外,京东金融还说了正在采取的三点措施:一、对存量短视频进行复核,严格规范代理商;二、加强内容审核管理,从运营单一审核到多重审核;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开除、降级、扣罚绩效等处罚。 致歉声明基本透露了翻车视频广告的生产链条:代理商制作了这条短视频,运营人员审核后进行了上线。再往上分析,应该是代理商从京东金条的业务部门处承接了短视频广告的制作需求,策划、制作完成后交付给了京东金融。 外界的评论中,缺少了一个追问:以京东这种调性“高端”的公司,制作这种土味短视频的动机或诉求是什么? 京东数科今年8月发布的科创板招股书,详细披露过京东金条业务的模式和数据。招股书称,京东金条是一款数字化无抵押的短期消费信贷产品,“年度活跃用户和交易金额均实现了较大增长”。 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京东金条业务年度活跃用户数从302万户快速上涨到1424万户,促成的贷款规模从1036亿元上升到2612亿元。 按照金条业务的商业模式,消费金融公司为放贷方,京东数科从中向金融机构收取服务手续费。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京东金条促成了2612亿元的贷款额,从中收取了26.36亿元的服务费,费率接近1%。 中泰证券的研报显示,京东金条的服务费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已占到京东数科总营收的26%。 今年8月下旬,一篇题为“京东再贷金额超千亿元”的文章中提到,京东金条目前已达到日均放款10亿元,在贷余额超过1000亿元级别。 “在今年,内部人士表示,目标更是将在贷余额提高一倍。”上述文章说。 2017年底,有互联网现金贷产品经理,在网上发表过一份名为“谈谈互联网现金贷-京东金条竞品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中写道,使用网贷产品的用户大都来自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及事业单位,用户年龄中,70后、80后、90后的占比最高,总占比超过82%;其中80后占比最高,达到46%。而60后和50后的用户占比,分别是13%和5%。 与此次京东金融广告翻车一样,此前360借条的一个雷人广告,也曾引起过争议。该条广告中,一位年轻靓丽的空姐起初拒绝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农村大爷的追求,“你连360借条是什么都不知道”;在农村大爷申请到15万的360借条贷款额度后,空姐又改口说,“我再给你一次机会”。 360借条的母公司360金融在上市招股书中,披露了自己用户的年龄分布。表单显示,其借款人年龄集中在22-40岁之间;41岁至50岁借款人的占比为10.16%,而50岁以上借款人的占比仅为0.63%。 另一个层面上,目前占比少,就意味着“仍有潜力可挖掘”。特别是在“在贷余额提高一倍”等要求快速增长的KPI之下,通过运营和宣传,开发原来不借网贷的中老年用户,也算是挖掘蓝海用户了。 今年6月,财新网曾刊发过一篇文章,题为“月收入不足千元,这6亿人都在哪”。报道署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的万海远、孟凡强。 文章称,北师大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有5.47亿人的月收入低于1000元,其中月收入低于800元的有4.2亿人。 文章还描述了这些低收入群体的特征:平均年龄38.5岁,80.85%的人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搁置价值观不谈,这些土味雷人广告,确实能吸引起“低收入的老汉们”的兴趣:一个农村大爷因为点击下手机,就能借到15万,进而迎娶“白富美”空姐的机会;一个初次坐飞机的农民工,点一下手机就有了15万,进而可以给老母亲尽孝——这些钱来得如此轻松,成功简直是唾手可得。 借用近期一位被封杀的老者的话说,这样来骗69岁的老同志,这好吗?这不好。 早些年,现金贷平台纷纷瞄准没收入但有消费欲望的学生市场,做起了校园贷。那几年,由校园贷带来的负面影响频出:女大学生陷入“裸贷”无法自保;有大学生超额借贷无力偿还后自杀等。 2017年,银监会等三部门发文,明确要求网贷平台退出校园贷市场,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的网贷业务。 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相比,那些初中学历的、月收入不到1000块钱的“农村老大爷”,自控能力未必高多少。 如果网贷平台不断刺激这些人的借款欲望和超前消费的冲动,“按一下手机就能借出15万”,这导致的结局,恐怕不会比校园贷美好——要知道,北师大的调研报告里说,低收入群体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老人和小孩的人口负担重”。 于此,我们呼吁,监管部门应该及时介入,制止网贷机构面向低收入群体的“无底线”宣传、诱导低收入群体大额借款的行为,以防患于未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12月15日,京东金融官方发布声明,就此前网上流传的京东金条推广短视频涉及的诱导借贷问题道歉。 致歉信称,该短视频传播系因团队管理不善、审查不严,导致违规上线。将对所有存量短视频全面复核,完善审核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及管理者予以处罚。 图片来源于京东金融 涉事的短视频中,一位农民工因母亲晕机向空姐求助开窗透气被周围人嘲笑,空姐想起推向1290元的升舱服务,主人公因没钱放弃升舱。这时镜头一转到了后排一位看似有钱的西装大哥,大哥霸气的说了一句:升!升舱的钱我来出!转头接过主人公的手机帮他在京东金条上借了15万,然后开始单方面介绍京东金条的优点而不提借贷风险。 在该条推广视频遭到众多网友批评之后,15日,又出现一则京东金条的土味雷人短视频,这次的主人公换成了外卖小哥,小哥在路边救起一位董事长,董事长醒来感谢恩人,一把抢过小哥手机帮他在京东金条上借了15万,接着就是与上条广告同样的推销话术。 无论是对视频中主人公“没见识”的夸张嘲讽,还是避重就轻的推销借贷产品,京东金条广告中透露出来的价值观都引发了舆论对于这类广告的声讨。 下沉市场诱惑下的错位广告投放 其实,这已经并非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第一次因为“毁三观”的广告问题引起争议。 今年9月,360借条也投放的一则同样价值观扭曲的推广短视频。视频中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向空姐承诺会通过努力给她幸福,空姐因为男子不知道360借钱是什么就宣称二人不合适。视频引发舆论后,360借条致歉并下架了相关视频。 中央财经大学品牌传播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宫丽颖教授表示:“土味营销因其具有简单、粗暴、接地气、生活化等特点,与常规审美营销形成反差,确实能迅速抓住受众眼球,达到提升品牌认知度、引起话题的效果。但营销的根本是基于品牌的核心价值、提升品牌形象。过度土味营销,甚至价值观出现偏差反而会引起消费者反感、损害品牌形象。” 梳理此类土味短视频可以发现,借贷广告的目标受众变了,对象不再只有大城市的年轻人,而是将视线瞄向了农民工、外卖小哥这些三四线小城市甚至是农村的缺钱人群。 宫丽颖认为,在当前众多商家通过贩卖焦虑来营销商品的环境下,类似京东、360这样的企业纷纷加入土味营销大军,正是看中了广阔的下沉市场。 去年,北大光华与度小满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发布了《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年度报告》。报告称,90后、00后已逐步成长为消费主力。另一方面,下城市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更强的消费意愿:二三线城市消费意愿明显超过一线城市,特别是三线城市消费趋势指数增长最为显著。下沉市场已成为消费金融线上线下的必争之地。 但同时,宫丽颖也对于土味借贷广告的投放表示了担忧。她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高关注度的品类,具有高风险、消费谨慎等特点,而当前广告的目标受众普遍缺乏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加之广告过分夸大了借钱的容易与低成本,极容易诱导这类人群在不了解风险的情况下使用借贷产品,这种向风险信息不对等的用户投放借贷广告的做法是非常不建议的。 “万元日息一块九”背后的年利最高36% 此外,在微博输入京东金条出来的搜索结果中,有许多网友反馈都曾收到过京东金条的推销电话,有网友称最密集的时候5天内接到了3次邀请开通京东金条的电话。 据官网介绍,京东金条是京东数科旗下唯一自营类现金贷消费信贷产品,最高可借款20万,万元日息低至1.9元。 一直以来,互联网金融公司都乐于在财报中展示自己的普惠金融成果,但也一直有声音认为,当前许多互联网公司以普惠金融入局金融领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普”,但很少能够达到“惠”。 搜狐财经从京东金融APP客服处获悉,京东金条借款有按日计息、按月等额、先息后本三种计息方式。其中,在按日计息方式下,最低日利率为0.019%,约合年化利率6.84%,而最高年化利率则是不超过36%,直抵高利贷下限。 图片来源于京东金融APP客服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私人贷款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决定》,此次修订规定了民间借贷的司法保护利率上限为四倍同期LPR限额,据此计算,当前的民间借贷司法保护利率应为15.4%,较此前的24%和36%大幅下降。 京东数科招股书披露,2020年上半年,京东数科实现营收103.27亿元,归母净亏损6.70亿元。而作为京东数科的核心信用消费产品之一,招股书并未对京东金条业务的营业收入情况进行介绍,仅披露了其科技服务收入。 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京东金条实现的科技服务收入分别为 9.20 亿元、20.88 亿元、36.60 亿元和 26.36 亿元。 2019年,京东金条的科技服务收入占据了京东数科总营收的20.11%,202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2.85%。 遍布生活场景的借贷业务 目前,京东金融共有九大业务板块,包括证券、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农村金融等。 其中涉及到借贷相关的细分产品有十余个,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多个场景,生活中基础的大额借款需求,差不多都能找到对应的金融产品。 除了能够满足个人现金消费需求的京东金条和白条,京东金融还推出了面向企业的“京小贷”来为京东商家和企业主提供不同的贷款服务。依托京东大数据,京小贷为商家提供了信用贷、订单贷、极速收和极速结四种服务,为处于不同交易阶段的商家提供不同期限的资金支持。企业主贷的客户群体为企业法定代表人及股东,最高额度30万,日利息0.045%。 在农业生产领域,京东金融推出了“京农贷”,与杜邦先锋、新希望六和等合作,为农户提供先锋京农贷、仁寿京农贷、养殖贷特色产品,产品服务的场景包括农户的种植和养殖生产以及农产品的销售等。 对于有汽车消费需求的人群,京东金融旗下的“车白条”可以提供汽车分期服务。 在住房方面,京东金融提供了房产金融和租房分期两类服务。对于租房群体,京东金融提供了租房白条月付服务;对于“有房一族”,如果有装修需求,可以使用装修白条,如果有短期融资需求,则可以使用丽家贷申请住宅抵押贷款。
原标题:这些互联网金融广告为何翻了车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曹开阳 说2020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多事之年毫不为过。继蚂蚁集团在上市前夕被叫“暂缓”后,近日,京东金融的恶俗互联网金融广告又抢了网友的眼球,被顶到风口浪尖招致尖锐批评。为此,京东金融不得不向公众致歉,下架有关广告,并表示处罚责任人等。 京东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广告是怎么个情况?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强烈的批评声浪?广大网友对于当下的互联网金融核心的借贷业务是如何看待的?记者昨日进行了采访。 互联网金融广告频遭指责 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间,互联网金融的恶俗广告就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彼时,360金融在抖音等平台发布了一则360借条广告。女主为制服美女,男主为矮脚丑男,二者貌似为恋爱关系。男方因条件太差,女主要抽身而去,但后来在女主的指导下,男主用360借条借到了一笔巨款,于是女主答应再相处。这则广告一经发布就惨遭公众痛骂,之后很快被撤。 近日,京东金融又唱了这么一出丑剧。其京东金条备用金广告同样是发布在抖音等平台上,内容大抵为:一农民工样貌的男子带母亲乘机,因母亲身体不适向空乘提出要开窗招同机人员耻笑。空乘提出可以加钱升舱,但男子表示没钱。同机一大款拿过男子手机一顿操作,用京东金条备用金为男子“拿”到了15万元。 同样的,这则广告也引发了公众怒火,并被指无视360金融的前车之鉴,其恶俗无以复加。 广告翻车大抵缘于毁三观 恶俗广告并非互联网金融的专利,且早已有之。早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过于某所谓营养品“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XXX”。而某椰子饮料更是因为以女性为广告主角,并配以“我从小喝到大”而被批评有歧视、侮辱妇女之嫌,最终被勒令停播并处以重罚。 在广大网友看来,无论是所谓营养品和椰子饮料,还是360借条和京东金条备用金的广告,都可以归于恶俗,理由为:无脑、低俗,并且毁三观。以360借条的广告脚本看,男女主在服饰、气质、颜值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二者相处相恋基本可归于无脑。而京东金条备用金广告,乘机人员对于农民工母子的鄙视,则更有行业、地域歧视之嫌。而这些都还只是上述广告中比较明显的污点。仔细观察思考,还存在着涉嫌夸大宣传、诱导过度消费等硬伤,堪称满满的毁三观。 与此同时,恶俗互联网金融广告还在微信朋友圈推广,“账单快逾期,没钱又不想找人借?找我们啊!”这样的广告时有所见。试问,借款人是否真有能力归还?有没有进行基础测试?是不是未成年人?这些疑问谁来解,互联网金融平台未置一词。 网友疾呼不应提倡过度消费 虽然随着京东金融APP发布致歉信并付诸相关行动,此次互联网金融恶俗广告事件看似告一段落,但是对于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影响,公众的态度仍在发酵中。为此,记者昨日进行了一番调查,大多数网友认为,360借条和京东金条备用金广告所展现出来的行业歧视等只是表象,其对公众更深层次的伤害则在提倡过度消费所带来的隐忧。 网友@菠菜认为,京东金条备用金的广告名义上打着同情、帮助的幌子,实际上在给别人下套,网贷不靠谱!@阿兰表示,自己本来就不会去网贷,看了这视频更不会开通网贷了。显然,这样的恶俗广告播出的效果是适得其反。 @米米立场坚定地表示,量力而行,不要过度消费。@SaimZzg的愤慨在于,关键是广告说得你好像借了不用还一样。@执着快乐分析指出,现在的植入式的广告都在鼓动着超前消费的年轻人和急需用钱的家庭顶梁柱,根本就不会考虑借到的钱是不是高息,等还不起的时候一不小心变成了失信人员。建议这些广告最后要有警示“贷款是救急,量力而贷”! 在某校任教的@阳光筱美还想到一件事:学校今年的一个新生,暑假就把家里给的学费和生活费大肆购买衣服和消费品全部花完,还没来学校报到就想在网上贷款,一分钱都没拿到倒是被骗了近3万元。最后家里没让他来上学,直接就退学了,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记者手记】 三方共管才能少翻车 恶俗广告,除了让人恶心,还有可能误导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从网友的态度看,恶俗互联网金融广告根本的危害在于引导特定人群过度消费。而过度消费危害之大有史可鉴,包括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包括日本“失去的20年”,都与其有关。 在记者看来,只有三方共管,才能让包括互联网金融广告在内的宣传推广少翻车。首先是,广告推广有法可依,有关部门一定要严格监管,严肃执法,从法律层面保证宣传推广领域风清气正。其次,作为平台方,比如抖音、今日头条等,在360借条广告翻车不久,又核准发布了京东金条备用金广告,实属不当。当以此为戒,事不过三。最重要的是作为广告的受众,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淡定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手。否则,即便没有这些恶俗广告,也保不定会整出别的麻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