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眼的业绩数据和大跌的盘后股价,奈飞(NFLX.US)终于还是透支了全年的增长。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营收为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净利润7.2亿美元;同比增长166%;EPS为1.59美元,去年同期仅为0.6美元;新增付费订阅用户达1010万,远超市场预期的820万,去年同期新增付费用户数量仅为270万。 光看过去第二季的业绩,奈飞俨然已步入人生巅峰。 然而第三季度,公司预计新增订阅用户250万,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27万。盘后公布业绩报告后,奈飞盘后股价即大跌9.07%至479.58美元。市场对奈飞后继乏力还是颇为失望。 (图源:富途证券) 但考虑年内,奈飞股价累计已大涨63%,小幅回调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季种种数据表明,奈飞的“疫情红利”还是终于要吃完了。 1 订阅用户增速现拐点 奈飞第二季内各营收指标全线飙涨归根到底离不开付费用户规模的“跳跃式”增长。第二季节平台付费用户净增1010万,内部预计仅为750万。上半年则净增2600万,已接近去年全年付费用户的新增规模(2800万)。 付费用户规模暴增,可从两方面看:新增和留存。上半年疫情导致全球性隔离,对付费用户新增或是留存都构成利好。但从六月份开始,按周计新增付费用户规模已开始小幅收窄。 随着全球市场解封,付费用户增速还将进一步放缓(见下图虚线)。上半年从二月份开始飙涨的付费用户增长线将会变成一条斜率低于上年同期的虚线。 换言之,奈飞上半年的付费用户增长是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全年的增长份额的。但即便如此,平台年内的新增付费用户数量仍高于过往四年。 (图源:公司季报) 现在不明朗的是奈飞在“恢复常态”后会否面临疫情所存在的本土市场增长难问题。去年在对套餐进行提价之后,奈飞美加市场付费用户规模一度在第二季度出现负增长。第三、四季也只是小幅增长61万及55万人。 在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后,奈飞是否会再度面临类似的困境呢(付费用户流失、难拉拢新用户)? 从去年开始,奈飞新增付费用户主要来自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EMEA),但第二季该市场新增付费用户规模已从第一季的696万显著减至275万。EMEA市场未来能否继续充当平台业务增长发动机,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图源:公司季报) 另外,今年上半年奈飞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及投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流)两度录净流入,同样是拜疫情所赐。奈飞的长期目标是每季内容生产支出等于内容摊销费用。第二季,由于内容生产部分中止,奈飞内容摊销与内容支出大致相仿(26亿元),此时自由现金流约为营收的15%。 但实际上,该疫情下的理想模式并不能持久,随着生产制作恢复正常,奈飞将继续原来高投入的老路,一旦收入跟不上成本投入,奈飞就会重复原来的老路,自由现金流大幅流出,从而要寄望于融资维持正常运转,加重自己的资金负担。 (图源:公司季报) 但奈飞以原创内容为护城河的属性注定了它必须大量投入资金到内容生产中,羸弱的资金面将会拖累其未来的内容生产,让奈飞失去在同行业竞争中失去优势。 从第三季预期来看,公司营收、净利润及付费用户增量都将会回调至19年第二季以来的最低值。如前所言,这本身符合透支增长的预期。如要预判奈飞未来增长,取第四季经营业绩或许会更有指导意义。 2 美股市场科技巨头资金聚集 除了疫情对基本面构成的利好外,纳斯达克市场对龙头科技的偏好亦是推高奈飞股价走高的主要因素。 龙头科技股FAAMNG今年至今均跑赢纳斯达克指数。其中亚马逊和奈飞为本轮疫情中最大赢家,股价累计涨幅均超过50%。 归咎原因,是市场在不明朗因素下,对业绩增长相对确定的龙头科技股的资金聚集。 而当前奈飞的疫情利好已接近充分兑现,公司增长是否仍有相对确定性呢? 按公司披露,“原创电影”将是其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方向。明年平台推出的原创内容数量会多于今年,并将完成对《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海绵宝宝:营救大冒险》等内容的收购。另外,已完成收购的内容还有《眼镜蛇》第一、二季及最新第三季,莉莉·柯林斯主演的《艾米丽闯巴黎》。 (图源:豆瓣) 从上述节目内容,以原创内容见长的奈飞明年对比同行其他竞争对手仍有数量及质量上的一定优势。且平台在是不同的国家有推出以价换量的低价套餐及移动套餐等,以低价换取订阅用户规模增长及用户口碑。该等措施均可一定程度上继续提升奈飞对全球其他用户的渗透。 故此,在纳斯达克众多科技股前景仍然不明朗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疫情的利好,流媒体龙头奈飞的确定性仍高于其他竞争对手,按照当前的资金归集科技龙头逻辑,在疫情利好基本兑现之后,高估值的奈飞会出现一定回调,但可能并不会影响公司股价继续在高位徘徊。
7月17日讯 (记者 杨畅)昨日,央视315晚会进行了网络直播。315晚会曝光内容显示,技术人员检测了50多款手机软件,这些软件中分别含有上海氪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招彩旺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SDK插件,这两个插件,都存在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窃取用户隐私的嫌疑,涉及50多款手机软件。 记者注意到氪信科技今日发布了声明。 以下为声明原文: 针对3.15晚会相关报道的声明 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关于手机APP利用SDK技术造成用户隐私可能被留存的风险,氪信科技高度重视,就这一问题的影响已经成立调查小组,内部启动调查。 SDK技术是一个互联网常用的技术,但经过氪信科技的内部评估,我们认为该技术有被滥用的风险。因此,在2019年年底前,氪信科技就已完全停用该技术。 作为一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科技服务公司,我们一直坚决采用最高标准保证我们客户和用户的安全,无意也从未留存过用户的数据。我们将加倍投入对于新技术可能存在的未知风险的防范。欢迎和感谢监管机构、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上海氪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0年7月17日
怪事不常有,今年特别多。正当全球网民都苦于全球经济衰退,钱包缩水的时候,推特(TWTR.US)又牺牲自己,为世人提供娱乐素材。 美国时间15日下午,推特上的大V们先后发出奇奇怪怪的撒币言论,让观众以为其集体被孙宇晨附体,瞬时集体懵圈。 比尔盖茨道:“大家都叫我回馈社会,好吧。我要在接下来的30分钟内双倍奉还比特币账号上的钱给大家,你给我1000美元,我就转还2000美元给你。我的比特币账号是——” 简而言之,就是:我,比尔盖茨,打钱。 (图源:网络) 不止比尔盖茨,马斯克、奥巴马、巴菲特、Uber公司、苹果公司及彭博个人推特账号都被黑了,齐齐发出给你打钱的呐喊。 当这些全球顶级富豪名流/大公司都在抢着给你钱的时候,大部分观众内心应该毫无波动,甚至很想笑。 更搞笑的是这小学生水平的诈骗文案竟然还真有人信。截至最新,该比特币地址已经收到超过12枚比特币,价值超过11万美元。当新闻本身就是段子的时候…… 大伙开心完了,也该来同情一下推特了。 在防线轻松被黑客击破之后,推特盘后股价跌超3%,报34.51美元。但今年内,推特股价仍累计上涨11.3%。 (图源:富途证券) 只是不知道这次推特安全防线再被轻松击穿后,投资人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了…… 复盘近一年推特出现过的技术安全问题,实在是让人难以乐观。 1 一个bug砸出的深坑 去年八月份,推特平台发现在自己在用户取消消息追踪情况下,仍可以获取用户的登录设备型号信息并据此为用户精准推荐广告。此外,平台在未获用户授权情况下,仍向广告主提供国家代码等用户消息。 出于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推特随即关闭了用户定位及数据共享功能。但功能一关,推特的精准广告服务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结果就是广告主不愿在推特上投放广告。 当年第三季内,推特录得广告收入7.02亿美元,同比增加8%,增速环比第二季的21%大幅下滑。其中,美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广告收入增速仅为11%及5%。推特季内利润为3652.2万美元,同比更是暴跌95.37%。 业绩公布的24日,推特股价大幅跳空低开逾17%,至收盘重挫21%,报30.75美元。前一日,推特收盘价为38.83美元——也就是说,推特暑假里两个bug砸出的深坑到现在还没有填平。 (图源:富途证券) 除此之外,推特的安全问题还包括其CEO Dorsey的注册电话号码被他人盗用,并通过文字短信形式发在推特上。推特后来出于安全考虑关闭了文字短信发推的功能。 今年年初超级碗前,再有超过十只NFL球队的官方账号被黑客攻击盗用。 林林总总的用户问题也让推特成为了推特平台上被群嘲的对象。如果将推特比作一座门的话,它的门闩就是一根炸薯条…… (图源:推特) 用户安全问题引发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用户流失,用户流失之后便是广告主弃平台而去,最后结果就是广告收入减少,最后是营收减少。 在今早大V官方账号陆续被黑后,推特盘后价小幅下跌已经反映了市场的担忧。安全问题积重难返,即使不如去年10月份财报发布当日般砸出一个大坑,但推特还是很难重新愉快地走上股价上行通道。 2 广告收入承压 即使没有前赴后继的用户完全问题,推特今年的广告收入也不会太理想。 第一季度,推特营收为8.08亿美元,同比增长2.7%,略超市场预期。但该增对比过去四个报告期双位数的增速下滑明显。净利润更是只录得亏损800万美元。 (图源:同花顺iFinD) 平台的DAU却是达1.66亿,大幅增长24%。归咎原因,是因为卫生事件对平台用户数量增长构成利好,但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意愿却出现下滑。三月份最后三周,推特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27%。 第一季主要是亚洲市场受影响较大。第二季则是欧美市场封锁隔离,推特大部分市场份额来自该市场,所以从业绩上看,会较大可能继第一季之后继续录得更大程度的亏损。目前市场预期推特第二季美股会录得亏损0.03美元,同比下滑113.64%;营收则为6.82亿美元,同比下降18.89%。 近有用户因为安全问题而流失担忧,不远处还有即将揭晓的第二季业绩,刚刚才为吃瓜群众创造快乐源泉的推特整个上半年不顺已是现实,甚至已经开启的今年下半年经营仍会是阻碍重重。 3 特朗普“刺头”与黑客之友 发生不久的盖茨喊你过来送钱给你事件还有一些有趣的点可以发挥联想,如黑客为什么要用比特币交收呢?是否说明黑客本身就是比特币炒家,又或者是比特币交易所内部人士? 巴菲特都要送你比特币了,是否利好比特币行情?(^^) 调侃归调侃,回过头来还是要看看推特的应对。 事件发生后,推特已限制部分用户发推功能,并重置了账户密码。 相信一段时间过后,推特的功能就会恢复正常。问题在于,推特有可能会再成为下一波“XX币玩家”无名之辈黑客的攻击对象吗? 盖茨、巴菲特们又可能会再莫名撒币吗? 今年上半年,由于全球各地疫情隔离,推特平台用户数量出现异于往年的增长,虽然广告收入无可避免地下滑,但是留得用户在,便不怕冇柴烧。 六月份推特坚持为特朗普言论贴“暴力标签”的行为为平台赢得不少好感,但是bug-修复-黑客攻击-再修复-黑客再度攻击的循环却让用户很难安心继续在推特上开展社交。自信无视特总扬言封杀的推特为何面对各色各样的黑客便前赴后继地一次又一次倒下来呢? 这背后是技术问题,管理疏忽,还是平台本身上下就没有重视? 用户安全问题是作为社交平台的推特所必须关心的问题,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7月16日晚,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正式播出。趣头条上榜,存在广告猫腻等问题。 央视节目截图显示,趣头条广告涉嫌虚假推广,一款名为美日轻的产品号称10万瘦身体验装免费领取,可快速减肥,月瘦40斤,永不反弹。该广告夸大产品疗效,违反趣头条广告投放规则。 图片来源:央视315晚会直播页面 节目显示,根据趣头条精准投放,部分违规广告可设置不在一线城市投放以逃避监管。此外,趣头条还涉及用"网赚"为诱饵,将赌博广告堂而皇之登上。平台 截止发稿,趣头条美股盘前跌幅扩大至近20%,报3.69美元。 对于央视3·15晚会的点名,趣头条回应称: 针对中央电视台 3.15 晚会报道的关于趣头条平台广告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并充分意识到在平台广告生态管理方面仍有诸多不足,对于给用户带来的困扰和影响,趣头条表示诚挚的道歉。 针对央视指出的问题,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迅速成立广告生态治理专项工作组, 正在对平台涉及的广告进行全平台彻查,一旦发现相关问题,坚决严厉清查和封禁。 我们高度重视平台的广告内容生态管理,非常感谢央视等媒体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批评, 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会负责到底,同时也欢迎广大媒体给趣头条提出建议和意见, 我们会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继续为广大用户做好内容服务。 图片来源:趣头条官方微博 公开资料显示,“趣头条”是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的APP,通过大数据算法和云计算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内容及服务。2018年8月18日,趣头条提交美国IPO申请。2018年9月,正式挂牌纳斯达克交易所。 2020年3月18日,趣头条(NASDAQ:QTT)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2019年四季度,公司净营收同比增长25.0%至16.584亿元(2.38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069亿元;四季度净亏损为5.514亿元(0.79亿美元),2018年同期为3.980亿元,去年同期为8.884亿元;四季度净亏损率为33.2%,去年同期为30.0%,去年同期为63.1%,环比缩窄。 2019年第四季度综合季度平均MAUs(月活用户数)为1.379亿,相比去年同期的0.94亿同比增长46.9%,相较上个季度1.339亿环比增长约3%;综合季度平均DAUs(日活用户数)为0.46亿,相比2018年同期的0.3亿增长47.8%,上一季度平均DAUs为0.42亿。 就全年来看,收入层面,2019年趣头条实现净收入为55.701亿元,较2018财年的30.221亿元增长84.3%。 其中,2019年广告和营销服务收入为54.153亿元(7.779亿美元),比去年的28.143亿元增长92.4%,主要得益于公司用户规模、用户时长和变现能力的提升。其他收入为1.548亿元(2,220万美元),较2018财年的2.079亿元降低25.6%,主要源于广告代理服务收入的减少,虽然这种减少被来自于直播、游戏和米读会员服务的收入增长所部分抵销。 成本层面,2019财年主营业务成本16.406亿元(2.357亿美元),较去年5.036亿元大幅增加225.8%,来源于公司对内容成本、带宽成本及IT基础设施成本的投入增长,另有部分增长来源于整合营销服务成本的增加。 2019财年趣头条毛利润为39.294亿元,较上年的25.185亿元增长56.0%;2019财年毛利率为70.5%,较2018财年的83.3%,下降12.个百分点。 进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趣头条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26.2%;调整后净亏损为3.88亿元,同比下降37.2%,环比下降17.4%。 具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广告营收达到13.64亿元,占比96%,较2018年同期同比增长超过25.5%。其中,一季度短视频类广告营收同比增长近4倍,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同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用户数据方面,趣头条综合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1.38亿,同比增长24.2%,综合季度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4560万,同比增长21.5%。用户日均在线时长62.4分钟,长期保持在1小时以上。 针对未来,趣头条表示,公司仍会将80%的精力和资源放在以趣头条、米读为代表的主产品上,逐步完善内容生态;余下20%则主攻以游戏、直播为代表的创新业务,探索其对主产品的赋能方式,在丰富用户娱乐内容体验的同时,优化营收结构。
近日,订阅制体重管理品牌咚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熊猫资本投资,青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前,咚吃曾获海朋资本和启赋资本合伙人曾峥的天使轮投资。本轮融资后,咚吃将在品牌、营销方面增加投入,也会继续完善IT系统,进一步优化供应链。 青桐资本董事总经理刘亚荣表示:“中国健康食品市场超千亿元,平均10个年轻女生中8个有体重管理需求,代餐的产品和方案需求逐渐泛化,常态化。我们认为,符合中国本土消费者需求,能够取悦‘中国胃’的差异化产品和方案组合,才能获得用户的高黏性,高忠诚度。正是在这种明确的强品类需求下,咚吃推出了正餐化、鲜食化代餐解决方案,并对供应链组合实现强管控。通过不断的产品研发和迭代,拉长用户生命周期,占领用户心智,逐渐形成强品牌认知。” 根据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咚吃有超过100种菜品,全国范围有15个冷仓,已经服务过十几万用户,其中订阅超过10周的用户占比在20%以上,新客进店直接买21日套餐的成交人数已经超过了引流款。 熊猫资本投资合伙人周华表示:“健康食品市场是下一阶段行业机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应对刚需的强势品类,咚吃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不断迭代,供应链效率优化,在竞争中发挥先发优势,逐步形成对用户心智占领和品牌认知。”
近日,高德上线家人地图功能,可随时查看彼此位置,特别针对空巢老人家庭,儿女可实时查看其是否偏离日常行动轨迹,还能精确记录家人近72小时内的行动轨迹等。 用户在高德地图上搜“家人地图”进入功能页,添加亲人即可组建“家人地图”。“家人地图”除了与家人位置共享,可实时获取家人所在地点外,还可以给家人设置“亲友位置提醒”,可以以某个地理位置150米到2公里为半径,设置位置提醒,当家人到达或离开安全半径时会收到消息提醒。 此外,还有“家人历史轨迹记录”,可以精确记录家人最近72小时内的行动轨迹,回溯家人去过的地点。 有网友认为,这个功能对于有老年痴呆的家庭伸很受用,也有用户表示,“不管什么角色身份,都需要一个空间感,不需要随时被关注。” 不过,此家人地图产品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开启功能的原则:对于有切身需要的家人,彼此都同意组建“家人地图”,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和必须的使用前提,“开启家人地图服务时,需要所有加入用户同意,并输入共同的‘家庭密码’,获得用户确认授权后才能使用。”
全球领先的LGBTQ社区Blued母公司蓝城兄弟于7月8日正式登陆美股,顺利成为全球粉红经济第一股。定价16美元的“BLCT”开盘首日涨幅达46.44%报23.43美元,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今年五月以来,以金山云、传奇生物为代表的中概股,开启了美股新法案通过后的中概股赴美上市热潮,而且上市后股价持续创下新高,此次蓝城兄弟的后续走势也非常值得关注。尤其是对长期资金而言,大家更关注的是,蓝城兄弟是否值得长期持有?通过从所处赛道、商业模式、发展阶段、未来的增长逻辑及当前估值这些主要维度,来看下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性价比如何? 一、核心投资价值 1.全球LGBTQ垂直社区龙头企业之一,背靠万亿美金的“粉红经济”市场 蓝城兄弟诞生于2000年,其前身“淡蓝网”是国内最早且最具影响的LGBTQ在线论坛之一。公司于2012年推出垂直社交娱乐移动平台Blued,并于2015年上线国际版,开启了国际化扩张之路。发展至今,Blued已是国内最大的LGBTQ平台,也是全球LGBTQ平台的佼佼者之一。 截止到今年的一季度末,Blued注册用户规模超过4900万,覆盖全球超过210国家和地区平均MAU达600万。据Frost&Sullivan的报告,2019年,Blued的平均MAU是国内同业第二名的6倍,平均DAU则是国内同业第二名的差不多7倍。与此同时,以2019年平均MAU计,Blued是印度、韩国、泰国和越南最大的在线LGBTQ社区。 相关数据显示,由于LGBTQ群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且具有高可支配收入、付费意愿等特点,所以消费潜力十分庞大,决定了公司天花板不低。据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到2018年年末,全球LGBTQ群体人数超过4.5亿,亚洲约为3亿人,其中“男同”占比最高,2018年全球占比达42.5%。2018年全球LGBTQ市场消费达3.86万亿美金,仅“男同”消费市场就达5967亿美元。Blued以男性群体为主,以目前蓝城兄弟营收规模看,增长空间巨大 2.以社交为入口,构建用户及业务多元化的增长模型 Blued的商业模型是以LGBTQ群体为主,以社交为入口,构建起的用户及多元化业务的增长模型,即蓝城兄弟在招股书中提及的“自我强化的业务飞轮”。 起初,Blued基于地理位置定位(LBS),帮助用户完成精准匹配,提供包括文字、图片及音视频等多种内容形式的即时通讯服务。2016年1月Blued上线直播功能,并于同年启动商业化,此时正值国内直播爆发初期。2017年7月,推出家庭计划咨询服务,通过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来收取咨询服务费。2018年6月,blued在国内上线会员服务,包括订阅及功能两种付费模式;2019年11月,在海外市场也推出了会员服务;2019年3月,国内推出荷尔健康He Health平台,为LGBTQ群体提供丰富的抗HIV相关药物和咨询服务,以及与男性健康有关的其他服务。 回顾来看,Blued在推进产品迭代和跨市场布局的同时,围绕Blued用户持续创新服务,至今已涵盖从社交娱乐、健康咨询及家庭计划等在内的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并形成了以直播、会员、广告及其他为主的多样化的变现模式。 收入结构逐步优化,是蓝城兄弟目前的业务局面。 具体来看,直播是目前增收的绝对主力,主要来自于用户充值虚拟货币“弯豆”,购买礼物后在直播时定向打赏。2019年同比增长47%至1.36亿元。快速增长主要系客单价推动,2019年ARPPU增长61%达2059元。目前,国内直播行业持续高景气,因而此项业务有望延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上线至今两年左右的会员服务渗透迅速。付费用户由2018年的8.5万爆增438%至45.7万,对应会员收入则由472万元增长678.84%至3674万元,占比4.8%,2020年一季度又进一步升至7.2%,是蓝城兄弟目前的第二大创收板块。 广告与其他收入目前占比较小,目前两者合计占比不到10%。不过包含健康、家庭计划相关的商品销售和服务的其他收入板块正在加速增长,这点值得继续关注。2019年同比增速达161%,2020年Q1同比增速为560%。 3.营收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改善,规模效应明显 从蓝城兄弟的商业化发展来看,蓝城兄弟正处在高成长的较早期阶段,公司总体业绩也体现出了这点。 从下面两张图来看,2018年至今,公司的营收增速一直维持在同比40%以上的快速增长阶段,而且随着营收的迅速增长,盈利能力随之也大幅改善,亏损收缩幅度都明显高于营收增幅,体现出明显的规模效应。目前公司接近盈亏平衡的拐点,若能继续保持用户与业务的良性增长,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将加速实现盈利。而从过往互联网公司发展经验来看,此刻往往是一个绝佳的介入时机。 二、显著的壁垒 1)以垂直社区为基,网络效应强、用户壁垒高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垂直类社交产品一般根据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用户属性,对群体作更深入、细致的切分,通过积极专业导向的内容,与用户建立信任感,并通过促进自主分享与互动的氛围,创造沉浸感,本质上是满足了用户情感互动及对专业内容的诉求,往往具有天然的壁垒。 蓝城兄弟的商业模型建立在LGBTQ群体社交的基础上,也具有明显的网络效应及用户壁垒,这主要体现在用户持续渗透及高粘性、高价值上。 2018年Q1至2020年Q1,不论是月活还是日活,Blued都在持续上涨。同时,活跃用户在2019年的日均停留时长超过60分钟,平均每日打开次数超16次,次月留存率达71.0%。 除了持续渗透及高粘性外,较高的用户价值也是其核心用户壁垒之一。据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2018年,LGBTQ群体个人年度消费支出为3120美元,高于同年泛人群的2920美元。 2)技术驱动型+综合型服务能力 不论是从研发投入及团队编制来看,蓝城兄弟都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 招股书显示,2019年全年公司技术研发费用达1.3亿元,同比增长38%,研发费率高达17%左右,这一研发强度在国内互联网界都非常突出。以2019年工信部公布的互联网百强企业为例,总的平均研发强度在10%以上,仅20家成长性企业平均研发强度在16.2%。这也体现出了公司尚处在成长期。另外,截至到2020年Q1期末,蓝城兄弟的技术研发成员占比最高,达27%。 技术本身不构成护城河,本质只是了解背后用户群体,并提升用户体验的手段。这点从Blued持续的渗透趋势及高粘性上也得以体现。 另外,Blued已建立起综合服务能力,可满足用户对社交、娱乐和医疗等综合性需求。要做到这一点,LGBTQ平台的开发者需要具备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的能力,这对新进入者来说,需要大量的资金及研发方面的投入才能得以实现,因而,形成了有效的进入壁垒。 三、未来的主要增长逻辑 1)市场不断扩容,海外市场增量 Blued所切入的利基市场有着万亿美金级别的消费潜力,而且随着群体的持续扩大及在线消费的渗透,市场还将不断扩容,也意味着空间被持续打开。 Frost&Sullivan的报告显示,全球LGBTQ群体集中于亚太区。而亚太区是Blued全球化战略的重心所在,尤其是其已在东南亚地区建立起领先的市场地位,这无疑将会为其未来在用户增长及变现上贡献更多增量打下用户基础。 Blued海外市场的月活总数占其全球的49%以上,与国内几乎是平分天下的格局,但目前蓝城绝大部分的营收来自于国内,海外市场的商业化尚处早期,潜力还没未被充分释放。其实,近年在收入快速增长基础上,公司来自海外的收入占比在持续提升。招股书显示,由2018年全年的3.4%到2019年的6.6%,2020年Q1进一步升至近10%。不难看出,公司正在加速推进海外市场的商业化,这无疑是未来重要的外生动力。 2)规模效应显现,提升变现效率 除了外生动力外,未来内生增长将主要会体现在规模效应及变现效率这两个方面。 一方面,随着Blued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体现出明显的规模效应,运营亏损及净亏损幅度都呈大幅收窄趋势。运营亏损率从2018年的接近30%大幅缩窄至8%,2020年Q1进一步缩窄至5.02%;净亏损率则由2018年的近29%缩窄至7%左右,2020年Q1则减至不到4%。 另一方面,如果说规模效应体现在降本,变现效率则主要体现在渗透率与用户价值(ARPPU)两个方面。以2020年Q1的MAU口径统计,付费(直播+会员)渗透率8%不到。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9年付费市场半年报告》统计显示,国内娱乐直播整体付费率在2019年6月已突破25%,百科问答类接近30%。这么比较来看,Blued的付费渗透率还有明显提升空间。 从ARPPU值角度来看,Blued的直播服务ARPPU值在持续增长。理论来说,未来整体ARPPU值的提升,更多需在用户体验提升的基础上,通过推进多元化服务来实现,尤其是会员服务,上线至今仅两年左右,但表现出成倍的增长势头,十分亮眼,目前付费渗透率仅不到5%。进一步来看,随着业务结构的深度多元化,也将促进盈利能力的改善,并重塑价值体系。 结语 随着公司向会员服务渗透,本质上是向货币化率更高的电商业务延伸,以目前数字内容电商的估值来看,还有明显提升空间。当然,由于公司瞄准的是狭长的细分群体,市场可能会对其估值打一定折扣。 总的来说,Blued作为同性社交龙头,身处绝佳赛道,市场卡位优势明显,背后不断扩大的用户群体及良好的社区氛围所形成的高粘性,既具备持续挖掘的潜力,又可抵御泛社交巨头的轻易染指。同时,作为行业首家进入资本市场的公司,蓝城兄弟也是现有市场上唯一的稀缺标的。目前,公司仍处在快速成长阶段,且经营拐点临近,是难得的参与时机,加上发行定价并不贵,投资性价比明显。 对蓝城兄弟而言,上市不仅是历史时刻,预示着新起点,对其背后的LGBTQ而言,更是一次提高能见度与曝光度的机会,能促使社会更多、更好地去关注与了解他们。其实,不论是近两年才上市的B站、还是刚上市的蓝城兄弟,都是圈层社交趋势深化的体现。随着大众偏好与价值多样化进一步分层,同时全社会的包容度也在不断提升,圈层社交将会愈发普遍。 如果说B站的崛起,让大家意识到了Z世代的力量,那蓝城兄弟的上市,则让我们看到了其背后LGBTQ群体的潜力。除了垂直社交,他们还有一个共通之处,在于用户及社区氛围的长期积累与塑造,厚积而薄发。现在B站已逐步实现破圈,群体走向泛化,未来蓝城兄弟会不会也走上群体泛化,进而打开新空间?这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