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银行半年报披露完毕,上半年银行员工薪酬水平和员工人数数据也浮出水面。 搜狐财经对6大国有行及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披露的员工薪酬数据进行分析。薪酬方面,7家银行薪酬总额上升,8家银行下降;光大银行人均半年薪酬福利增5.54万,浙商银行下降4.55万。 在员工人数方面,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累计半年减员2.8万,邮储银行则持续扩张,半年新增1.5万员工。 但因疫情影响,上半年部分银行春招放缓。在即将到来的秋招上,据悉五大行2021秋招规模或将突破6万人。 六大行薪酬总额均同比下降,光大银行人均半年薪酬增超5万 今年1月,财政部印发了《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细则》,确定了国有金融机构的工资计算公式,按照该公式,银行业的薪酬水平将与企业净利润增幅有关,若银行净利润增幅为负,则企业工资总额将下调。 六大国有行+上市股份行净利润及其增减幅排名 根据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搜狐财经统计发现,此次统计的各大银行净利润同比增幅均为负。但正如多家银行在其半年报或业绩发布会中解释的那样,净利降低与疫情影响关联较大,各大银行纷纷在积极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大了计提拨备力度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其中,素有“宇宙第一大行”之称的工商银行依然牢牢坐稳榜单首位,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497.96亿元,高出排在第二位的建设银行108.57亿元,日净利8亿+。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上半年净利润遥遥领先,500亿元的净利润是股份行“榜眼”兴业银行的1.5倍,且超过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百余亿。招行的净利润同比降幅也是15家统计银行中最小的,仅为2%,而交通银行的降幅则有14%。 在均值方面,股份行整体而言净利同比降幅更小,为9%,而国有行为11%。但在规模上,六家国有银行上半年净利润总值是九家股份行的两倍多,均值超3倍。 在银行净利润增幅均为负的背景下,银行员工的薪资水平是否有所下调? 15家银行员工总薪酬与人均半年薪酬一览 搜狐财经根据各银行半年报披露的各项数据,统计计算了六大国有行和九家上市股份行,包括工资、奖金、补贴和社保等福利项目在内的员工总薪酬和人均半年薪酬。 结果表明,在本次统计的15家银行中,与去年同期相比,有7家银行薪酬总额上升,8家银行下降,值得注意的是,6家国有银行全部同比下降。 具体来看,建设银行是全部15家银行中薪酬总额下降最多的,差值高达20.33亿元。结合员工人数变化来看,据建设银行半年报,2020年6月末员工人数比去年同期多出了2381人,但职工薪酬总额非升反降,人均半年薪酬降低了6900元,为13.21万元,相当于每月每人薪酬福利减少了1150元。 但建行并非人均半年薪酬降低最多的银行,数据显示,浙商银行人均半年薪酬为27万元,较去年降低了4.55万元,折合每月7583元。而数据显示,浙江省2019年度城镇非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平均月薪资为8304.5元。 平安银行人均半年薪酬降低了2.94万元,为29.16万元;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降薪最多,人均半年薪酬降低了1.99万元,为11.98万元,也是全部15家银行中人均半年薪酬最低的银行。 在7家员工总薪酬上涨的银行中,此前被降薪传闻点名的中信银行亦在其列,截至2020年六月末,中信银行员工总薪酬为132.26亿元,较去年增涨7.48亿元,人均半年薪酬为23.25万元,较去年增涨6800元。 此外,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的薪酬福利水平也很高,招行也是唯一一家人均半年薪酬超过30万元的银行,而光大银行则是15家银行中人均半年薪酬福利水平涨幅最高的银行,同比增长5.54万元,即每月人均涨薪9233元。 总体来看,国有银行的员工总薪酬为2342亿,均值为股份行的近3倍,但论人均半年薪酬水平,均值仅为股份行的1/2。 交行是国有行中人均半年薪酬水平最高的,为14.67万元,但仍低于股份行中这一指标最低的华夏银行。华夏银行人均半年薪酬为17.24万元。 上半年,15家统计银行的员工薪酬福利总额为3483亿元,人均半年薪酬平均增长1200元。 15家银行总员工数227万,工行半年减员1万人 除薪酬福利外,裁员也是银行业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15家银行员工总数一览 据各统计银行2020年度半年报,6家国有行和9家上市股份行的员工总数为226.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8万人,但与上年末相比,降低了13537人,其中工、农、中、建、交员工数合计较年初降低近2.8万人。 相较而言,股份行员工总数较为稳定,但6家国有行今年上半年共计减少员工数13204人,平均每家银行减2201人。 其中工行减员最多,2020年上半年,员工人数已减少10308人;股份行方面,兴业银行以减少3612人排在榜首。 6家国有行中,仅人均半年薪酬降低近2万的邮储银行员工数一直保持扩张,年初至6月末新增14725人,较2019年6月底新增员工数破两万。 在规模方面,农行员工数持续领先,截至6月底已有员工45万余人。而规模最小的当属浙商银行,半年报披露数据仅有员工15331人,尚不足邮储银行一年来新增员工数。这一点在薪酬上也有体现,2020年上半年,农行员工总薪酬575.45亿元,而浙商银行尚不满其零头,仅为41.39亿元。 整体来看,国有大行员工数均值六倍杀股份行,员工总数四倍杀股份行。 此外,受疫情影响,上半年,部分银行春招放缓,但对于已然到来的2021秋招,各银行纷纷发出扩招信号并提前开启秋招进度。 据中公统计,建行2021校招规模将超1.5万,较2020年校招多出2000余名额;中行秋季校园招聘人数共10075人,相比2020中国银行秋季校园招聘扩招近20%。 据悉,五大行2021秋招规模或将突破6万人。
东方证券9月1日晚间公告,截至8月31日,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已通过“东方证券员工持股计划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东方证券员工持股计划2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在二级市场累计买入公司H股股票约79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113%,成交额合计约合人民币3819.75万元。
8月27日,就厦门国际银行校招新员工拒喝领导敬酒被打事件,中国银行业协会发文称,该事件暴露出有些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衍生和形成的一些不良作风和陋习,涉事银行对于此类有损行业形象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要“出重拳”“下狠手”“零容忍”,按照党纪国法和银行内部有关管理规定对相应当事人从严从重处理。 近日,一则银行员工因拒喝领导敬酒被辱骂打耳光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据报道,厦门国际银行校招新员工与同事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聚餐时,因没喝“A角”敬的酒,被领导殴打辱骂。 事情在网上发酵后,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说明,确认该行中关村营业部领导及个别员工酒后失态而对员工杨某言语及行为失当,决定对该领导董某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扣罚二个季度绩效工资;对支行负责人罗某给予警告处分,扣罚一个季度绩效工资。 中国银行业协会文章表示,针对涉事银行对外发布的说明,仅采取严重警告、扣罚绩效之类轻描淡写的处罚,无异于罚酒三杯,行业内外和广大公众颇有微词。涉事银行要作为声誉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刀刃向内,严字当头,对于此类有损行业形象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要“出重拳”“下狠手”“零容忍”,按照党纪国法和银行内部有关管理规定对相应当事人从严从重处理。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文称, 该事件暴露出有些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衍生和形成的一些不良作风和陋习,对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也为加强银行业清廉文化建设敲响了警钟。究其根本,存在如下三方面深层次原因: 一是 “酒桌文化”积弊难除。前些年,有些银行在营销客户、延揽储户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酒桌文化”的现象。“酒量等于业务量”“办事要靠吃喝”“接待也是生产力”等歪风一度盛行,觥筹交错之中,潜规则、利益输送等暗度陈仓,出现“酒杯一端、业务好谈,筷子一提、全都可以”的现象,在有些银行领导的眼里,喝多喝少是能力问题,喝与不喝是态度问题,在这种思维惯性左右下,喝酒成为考量员工能干与否的一种“标准”。 二是“圈子文化”陋习犹在。少数银行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爱搞“小圈子”,圈中人对内抱团结盟,吹喇叭,抬轿子;对外以人划线、排除异己,掣肘使绊。“小圈子”折射出的是封建“官场哲学”,是市场经济趋利性产生的“利益共同体”。此次事件也是个别银行领导搞“小圈子”,以敬酒来画圈考验,未按“长官”意思行事便心生不满,动手打人。 三是“奢靡之风”屡禁不止。涉事银行领导罔顾中央精神,公然出入高档餐厅,聚会豪饮,高标准花销,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要求,反映出涉事银行领导纪律素养的缺失以及对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漠视。 中国银行业协会文章表示,“银行”二字是行业共同的金字招牌,但是本次事件暴露出有些银行依然存在人身依附、家长式管理、官老爷作风、职场霸凌、对员工缺乏尊重等种种与风清气正相悖的恶俗陋习,如任其发展,将会给行业社会形象带来严重损害。 “银行业作为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是经济稳国家富民族强的血脉,应切实树立清风正气,以良好的家风、行风,以清廉的行业文化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公众信誉。” 近期,中银协修订了《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以加强行业自律,拟建立银行业从业人员禁入黑名单。今后,对从业人员因行为恶劣,对行业造成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的将考虑纳入行业禁入黑名单。 文章称,对于出现类似有损行业形象行为和事件的银行分支机构,将采取“一票否决制”,在整改未落实期间禁止其参加中银协“星级网点”“百佳、千佳单位”等文明规范服务评估活动。 此外,文章建议建立科学考核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银行业要按照 “忠、专、实”的衡量标准,选拔任用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踏实肯干的干部人才,改变过去那些 “以存款论英雄”“以关系论能人”等不良用人导向和考核标准。 要破除阿谀奉承、拉帮结派等小圈子、小团伙依附关系,杜绝因“圈子文化”而滋生的畸形权力和裙带关系,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 在树立正确价值观、构建清廉金融文化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对从业人员政治素养、职业操守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引导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价值观。倡导“尊上不唯上”“服从不盲从”“唯实不唯人”理念,坚守清正廉洁纪律底线,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让从业人员从职业生涯伊始就系好第一粒扣子。 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在单位不拉帮结派,私下里不互相称兄道弟、不搞小圈子;不通过组织聚餐、联谊等活动“拜码头”“搭天线”“傍大款”,进行利益输送或结成利益集团。 严格执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加强行业自律,推进以“清正廉洁”为核心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星雯 8月26日13时, 以“浪奔”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年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洲际酒店举办,200余位地产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论后疫情时代的企业战略和布局。大发地产助理总裁熊彦出席论坛。 >>>点击查看更多干货 关于后疫情时代大发如何防止人才流动和优化人才,熊彦表示,去芜存菁一直是人力资源在做的事情。2018年开始,大批量的行业职业经理人加入大发,经过两年,大部分都留了下来,原因就在于大发是一个包容性很强,比较简单务实的企业。 2015年,大发开始做“跟投”机制,熊彦从大发的第一个跟投项目一直跟到现在,见证了企业从小到大成倍增长的过程。因为当时的利润足够覆盖利息,这样情况下是一个正向激励。目前,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对此,大发在“跟投”机制方面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熊彦介绍,大发降低了跟投的杠杆倍数,“强投”“跟投”的范围缩小到核心管理层,这保证了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关于2020年,地产职业经理人心态的变化,熊彦认为,地产职业经理人心态受大环境的影响比较严重。今年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挑战会更严重,因为行业利润率下降了,职业经理人要更加精耕细作了,专业的岗位要做得更扎实。另外,2020年,跳槽的地产经理人明显变少,地产经理人越来越沉稳。 在疫情时代,熊彦目前的任务是让敬业的员工更满意,让满意的员工更敬业。
8月24日晚间,中核钛白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38亿元,同比微降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5亿元,同比增长14.82%。 同日,中核钛白还披露了年内的第二次员工持股计划,即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计划参加对象总人数预计不超过200人(含),计划自筹资金总额不超过1.8亿元。 主营产品产销量齐增长 2020年上半年,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国内的钛白粉产量以及出口量依然保持增长。据涂多多数据管理部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钛白总产量为162.19万吨,同比去年增长5%;2020年1月份-5月份累计出口约48.65万吨,同比增长22.19%。 中核钛白的年报数据也显示,公司的主营产品产销量较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产品钛白粉实现营业收入16.24亿元,同比增长0.41%,毛利率为29.90%,同比增长0.53%。截至6月4日,中核钛白及控股子公司正在执行的销售合同共计金额2.47亿元。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公司通过对销售渠道的拓宽,加大出口力度,主营产品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销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3月份销售量创造了公司历史最高的单月销量。”中核钛白相关负责人表示。 进入下半年,钛白粉行业迎来了旺季行情,需求的恢复让中核钛白在7月13日和8月7日分别上调了产品价格,将国内客户和国际客户出口销售价格共上调1000元/吨和160美元/吨。 中期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近年来,国内钛白粉行业集中度呈提升趋势,行业内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66家降至2018年的41家。2019年国内钛白粉产能CR5达到50%,但对比全球行业产能格局,我国钛白粉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中核钛白主要从事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第一家全套引进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技术的企业。公司依靠金星钛白、和诚钛业和东方钛业三大钛白粉生产基地,粗品年产能已达到33万吨,成品年产能超过40万吨,已位列国内钛白粉行业第二。 建行总行研究院研究员曹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工艺的不断进步,对钛白粉的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钛白粉头部企业的技术门槛和规模效益正在提升。以龙蟒佰利、中核钛白等为代表的二级市场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中核钛白产能占比为8%,属于行业领先企业。在国家严厉的环保政策下,未来落后小产能将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也将逐步提升,位于行业前列的优质企业将进一步受益。” “未来的3年-5年,预计行业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速,生产企业数量将进一步缩减,最终会形成几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钛白粉制造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核钛白方面认为。 年内两推员工持股计划 同日,中核钛白披露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计划的参加对象为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核心、骨干员工,本计划参加对象总人数预计不超过200人(含),计划自筹资金总额不超过1.8亿元,不涉及杠杆资金。 据悉,此次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的A股股票。受让回购股票的价格为每股4.24元/股。计划涉及受让股票数量不超过4017.42万股,约占公司现有股本总额的2.52%。存续期不超过24个月,锁定期为12个月。 2019年3月22日,中核钛白首次实施回购,2020年1月21日,公司回购股份计划实施完毕。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1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425%,最高成交价最低成交价分别为4.66元/股和3.85元/股,成交总额为5.01亿元。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本次中核钛白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来看,属于典型的员工激励方案,涉及到低价获得股票(4.24元/股,远低于市场价格6.2元/股)和锁定期(12个月)。因此,受激励的员工,就有动力在12个月锁定期内,保证股价不跌破获得股票的成本价,才能获得股权激励的收益。而保证股价上涨的最确定因素,就是努力提升业绩。” 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是中核钛白进入2020年第二次推出员工持股计划。2020年7月初,中核钛白推出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彼时,受让股份价格同样为4.24元/股,涉及回购股票数量不超过7797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9%。参加认购的员工总数预计不超过2000人,约占2019年员工总人数的84%,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4亿元。8月17日,上述回购股份均已非交易过户至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专户。 “员工持股计划的人员范围扩大,不仅可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也可以激励公司骨干,促进公司业务发展,提高公司竞争力。”中银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丁孟告诉记者。
近日,一则厦门国际银行新进员工在聚餐中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的新闻引发热议。8月24日,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文回应该事件称,经核实,确系存在领导因酒后失态而对员工杨某做出言语及行为失当等举动,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接受调查处罚。 这一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缘起一次内部聚餐。根据网上流传的微信截图显示,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2020年校园招聘新员工”的微信群中,一位新员工表示,与领导和同事聚餐时,因没喝“A角”敬的酒被该支行某领导扇耳光辱骂。在先行离场后,这位新员工还被部分同事追骂至电梯处。 对于此事,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在《说明》中回应,厦门国际银行中关村支行员工杨某反映,其在8月20日晚间内部聚餐时受到该支行领导及个别同事醉酒后劝酒等。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表示,上述行为确实对其本人造成了影响和伤害,对此深表歉意。事件发生后,该行当天即派人力资源部同事对杨某进行沟通了解,同时第一时间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接受调查处罚。 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称,根据总行颁发的《员工职业道德及行为守则》第四条及《境内机构违规及失职行为处理细则》第十一条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如下处理:对该领导董某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扣罚二个季度绩效工资;对支行负责人罗某给予警告处分,扣罚一个季度绩效工资。 该行同时表示,事件反映出该行个别员工对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执行不到位,该行将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员工行为规范警示教育,持续加强员工管理,坚决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将全力做好该事件的后续妥善合理解决,坚决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事实上,除了领导行为失当外,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不久前还收到监管罚单。根据央行营业管理部6月24日披露的罚单,因存在超期向央行报备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资料、违反征信信息查询规定、未按规定立即停用调离工作人员的个人征信系统查询用户等行为,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及15名相关责任人接受处罚:北京分行被给予警告并罚款347.5万元;15名相关责任人员被罚金额在0.7万元-18万元之间,其中包括时任厦门国际银行中关村支行行长罗珣。罚单公告显示,罗珣因对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未经授权查询征信信息的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罚7万元。 在此之前,厦门国际银行总行也收到监管罚单。今年1月,该行因存在重大运营中断事件的影响分析不准确,未能如实报告重大突发事件的问题,被厦门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并责令该行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对于上述“劝酒事件”的进展,厦门国际银行相关负责人在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和员工已经达成相关和解,该事项内部也已经处理,具体详情以官微内容为准。对于罚单的情况,对方表示,已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整改。 官网资料显示,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8月31日,总部位于厦门,曾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于2013年从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从中外合资银行改制为中资商业银行。该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共设有120余家营业性机构网点。 从经营业绩来看,厦门国际银行保持稳步增长。年报显示,该行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68.84亿元,同比增长27.5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52亿元,同比增长5.00%。截至2019年末,该行总资产达到9155.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7%。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教授刘澄表示,上述事件暴露出员工管理问题,现在很多90后、00后进入职场,如果领导者没有转变观念,还是按照以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是不适合的。其实,不只是厦门国际银行一家,很多银行以及其他单位都面临着如何管理新一代员工的问题,未来如何对待员工、管理员工、加强内部凝聚力是值得所有银行领导者思考的问题。
996工作制不仅是违法,而且还是社会的严重倒退。一方面,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规定:我国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每周上班5天。996工作制明显违反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另一方面,996工作制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该工作制度在中国南方的互联网企业司空见惯,这是付出身体健康、牺牲陪伴家人时间为代价!这与全球都在追求生活的高质量格格不入。 最近几年,整个互联网行业内实行996工作制比较流行,据业内人士称,996在他们那里是常规操作,连管理岗都会做到995。社会各界对此十分诟病。 2019年3月26日,一位实在受不了“996”的程序员,在程序员最流行的网站GitHub写下了一段话,并发起了名为“996.ICU”的开源项目,含义是“工作996,生病ICU”。 没过多久,这句话便在互联网圈内引起轩然大波。这句话绝非夸张自嘲,而是无声的呐喊。 就在社会各界纷纷指责996工作制之际,却有一位网红企业家说996工作制度是员工的福报,是奋斗的见证,但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而我们却认为,这位企业家的观点只不过是想转嫁企业经营成本的一种策略。 996工作制让企业主能够在不招聘员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这无疑是社会的严重倒退,因为全球崇尚的是生活的高质量,衷心希望少数企业家们不要恶意利用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美德。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只要钱给够,何惧996”,但只要仔细想一想,这样的想法是多么荒唐: 首先,在996工作制下,一个年薪20万的程序员,时薪也不过50多元,性价比与年薪10万的955(朝九晚五一周上五天班)并无区别,更何况还要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牺牲陪伴家人时间的代价!长期实行996工作制,肯定对员工的身体损害是很可怕的。 再者,表面上看,很多人觉得只要给够钱,做996工作制也无妨。但是996占用了你宝贵的提升自我的时间,你没有时间去学习充电,也没时间开展副业,更没有时间得到很好的休息。而且长期996工作下来,人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其工作效率会越来越差。 最后,996工作制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是不可逆的,等你到了35岁以后,体力开始衰退,公司还要让你继续996,甚至借此为机会逼迫你辞职,这样可以腾出岗位,让年轻的新员工来干。所以,996工作制度的全面推广,肯定是社会的倒退,会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 从表面上看,996工作制只要企业给足加班费,就没有问题,但实际上,996工作制是企业对员工剩余价值的进一步压榨,这不仅会损害员工的身体健康,还会违反劳动法,更与当今世界都在追求高品质生活所背道而驰。 我们挣钱为什么?是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如果天天在拼命工作,挣了钱没时间去享受,那岂不是做人的莫大悲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