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唐山爱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丰润分公司6AT变速箱壳体生产车间,高度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上,数十台自动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精准有序地进行生产作业。今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每月生产壳体2万多台,并呈递增趋势。 唐山市丰润区委书记董立群说,今年1月份至10月份,以爱信等优势企业组成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实现逆势上扬,完成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9.2%。 丰润区是河北第一工业重镇唐山的重要经济大区。通过近年来的产业深度转型,该区将“5+4”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建设经济强区的重要引擎,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汽车零部件、装配式建筑、精品钢材、新型建材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食品医药、文化旅游四大新兴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该区化危为机、主动作为。首先是在稳定经济基础上狠下功夫,在全区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万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联企业”等活动,落实“惠企政策20条”“促发展30条”,全区所有“四上”企业第一时间复工复产,1月份至9月份减免各种税费7.2亿元。开展春雨金融服务活动,累计为217家企业新增授信73.8亿元,到位61.3亿元,帮助企业保持了发展活力。汽车零配件产业实现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9.2%。装配式建筑产业实现产值163.2亿元,同比增长21.2%。 同时,该区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持续加大北京、长三角等地招商引资力度,累计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65.2亿元。深入开展“四个一百进丰润”活动,签约项目32个,引进高端人才56人。谋划和引进华达公司提产扩能、普洛斯智慧物流产业园等产业项目186个,1月份至10月份总投资306.2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19.5亿元,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占全年任务的183%,居全市首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位居全市前列。 通过一系列稳增长促进措施,丰润区经济稳中趋好,1月份至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5%、7.2%、6.8%。(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刘 倩)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居全国前列,农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的近1/4,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合作社等数量非常多。但农业项目因占用资金巨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等特点,金融机构较难介入。但农业要发展,总会有探索者出现。近期,记者在山东调研时发现,农业银行山东分行因地制宜,正在破解农业大省的这些难题。 农业企业项目贷款破题 山东润惠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润惠农业”)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资金3亿元,由潍坊龙文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全额出资控股,经营范围包含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及咨询服务,农作物的种植和销售,以及农业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 成立之后的润惠农业拟针对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多种类高标准大棚及生物肥料厂。该项目目标是,润惠农业将大棚设施等出售给入驻园区的农业企业及专业合作社,项目主要收入来源为大棚销售收入和园区管理费、贴牌费等。 上述产业园一旦建成,将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不过,产业园在落地过程中存在太多的困难。 首先是产业园运营模式。因为农业项目投资大,资金回收期长,信贷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的风险,再加上产业园区域面积较大,项目分散,根据当时的信贷制度,没有现成的典型案例可供参考。不少银行对产业园各个项目调查后,发现项目主体润惠农业若仅靠租金收入,则无法覆盖贷款本息。 另外,抵押模式不可行。该项目融资最终主体为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滨城公司名下房地产大部分为党政机关、公立学校名下的房地产,没有抵押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此前开展业务时,已经将公司多项资产办理过抵押担保,办理本项目时已经找不到可抵押的房地产。不少银行纷纷打起了退堂鼓,不敢授信。 农业银行潍坊分行相关负责人称,银行为此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对即将入住园区的12个企业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发现,园区内12个入驻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发展前景较好。经过详细的调查论证,参考农行已有产品,提出了新模式,即由入驻企业与建设主体签协议,由润惠农业贷款并承担贷款本息,各入驻企业分期付款并付一定的利息,款项全部付清后,大棚所有权归企业所有。建设主体及入住企业均对此模式表示赞同,按此模式,入驻企业每年所付款项能覆盖贷款本息。 对于担保方式,上述银行负责人表示,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由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保证担保,同时追加润惠农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方案获得借款方及上级行认可,解决了贷款的担保问题,最终向润惠农业放款将近3亿元。目前,上述产业园运转良好,润惠农业每年有充足现金流还款。 齐心助力合作社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发展合作社一般规模较小、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导致金融机构贷款比较谨慎,缺乏启动资金和运转资金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瓶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山东省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 商河县许商街道办事处西赵村全村131户,5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16人。前些年,村里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多年无收入。2019年4月,赵纯贞担任村临时负责人后,寻找致富新路子,成立了商河县益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是村里的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资金哪里来”成为赵纯贞面临的最大难题。农行商河县支行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加班加点整理资料,为村里发放了“强村贷”。 为合作社放款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农行山东省分行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合作社以村为单位成立,经营规模较小,不符合农民合作社贷款行业规模、信用评分准入条件。 针对上述难点,银行将产品设计为“组织部门推荐+农担担保+农行贷款+财政贴息”的方式,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在群众中的声誉转化为可评定的信用等级和申请贷款的依据,由组织部门推荐4星级以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并由山东省农业担保公司提供保证担保,解决了合作社担保难的问题。“强村贷”成为全国首个专项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贷款产品。 “截至今年11月末,发放‘强村贷’3.62亿元,支持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545家,并且贷款按照LPR利率发放,农担担保费减半收取,合作社年化综合融资成本不到2%。”农业银行山东分行人士称。 “目前,合作社经营逐步向好。村党委有针对性地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经过筛选,对贫困户进行特别帮扶,并通过在合作社和村委设立公益岗及其他土地入股、物资捐赠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经过半年多的帮扶,收到明显成效。预计2020年村民收入能达到1.5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赵纯贞说。
2月10日,定位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改造的德必集团(300947)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据公开信息,德必集团基于中小微型文科创企业的需求,利用自身园区设计和运营管理能力,对各类既有建筑进行重新定位与更新改造。主要采用“承租运营”的经营模式。 众所周知,无论是运营商超还是运营园区,获客是关键问题,要有稳定、良好的入驻企业。对于获客方面,德必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前期已经深入的做过市场调研,深谙文科创企业对于资源对接、资源共享的需求,所以改造园区时会更多的考虑到相关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符合其所处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所需的专业化服务。”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多年来积累的改造、运营经验,公司已经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文科创企业入驻园区。这其中就包括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美团点评、移动出行平台滴滴打车、体育互联网平台虎扑体育......” 从所处行业来看,德必集团目标客户企业数量逐年增长。根据《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9》统计数据,2015年至2018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占GDP比重逐年上升。2018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8737亿元,占GDP比重为4.30%;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也在持续增加,2018年增加至210万家,同比增长157.38%。 根据艾瑞咨询研究报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截至2002年底全国有48个园区建成。到了2012年底全国园区总量达到1457个;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政策出台,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载体—文创园区的发展。 需求带动增长,随着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企业的增多,德必集团规模在扩大,业绩也随之上升。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投入运营的承租运营模式园区数量共40个。覆盖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以及意大利、美国等海外地区。 业绩方面,2017年至2020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06亿元、7.71亿元、9.10亿元和3.95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2185.84万元、5516.46万元、1.21亿元和5134.44万元。 本次首发上市德必集团也将开启成长的新篇章。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孙文华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上市可以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但行业内公司想要长远发展也要考虑到园区运营需要融于区域经济,通过资产增值收益。文创园区需要通过商业提升租金增值。在空间策划时更关注资产功能的组合及企业行业税收的增长率。”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认为,“通过上市德必集团能够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撑,对于此类企业的商业模式来说,只要有改造物业资源和资金支持就能够快速扩张,形成规模效应,加速企业成长。” “当前,国内城市在快速发展,市区的商业地产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转变,对于老旧厂房、仓库、办公楼等物业改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需求较大。但仅仅是改造物业转租门槛过低,城市迭代需要更多配套完善、业态丰富、文商结合、设计时尚的文创商业综合体。”周鸣岐补充道。 德必集团方面表示,通过本次公开发行,将有效提升自身的行业和公众影响力,后续公司将依托于自主研发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继续深化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
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缺乏厂房、土地等可抵押的固定资产是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记者了解到,有地方和机构正下功夫挖掘企业“沉睡”资产的价值。 记者获悉,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下称“数研院”)专门打造了数字金融交易平台,借助科技手段实现资产的数字化,进一步提高动产抵质押的效率和便捷性,从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数字化唤醒“沉睡”资产 所谓“沉睡”资产,主要是指企业的闲置资产,比如包含存货、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等在内的动产等,这些资产不像厂房、土地等,往往无法直接转换成“活资金”。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通过数字金融交易平台,主要是解决了融资过程中,企业和资金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南京朗坤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企业只要在平台上将资产进行数字编码,就可对各类资产进行实时监控,进而打通从设计、生产,到安装、运维、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同时也可在平台上申请融资,而资金方能够通过平台实时查看企业动态,提高风险把控能力。 “事实上,企业获得质押融资贷款的关键就在于,银行对质押的资产有清楚的认识。”数研院相关负责人陈莹对记者说道,银行线下实时了解企业的动产情况比较难,通常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资产的数字化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利用区块链作为核心底层技术,数字金融交易平台可直接对企业资产进行线上的确权、登记和结算,之后,资产在平台上就能流通、交易;同时,区块链技术也保证了资产的真实性。对于企业而言,一些非标准化的动产被数字编码后,即可解决贷款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资产标准化难等痛点,贷款可得度也将提高。 据介绍,南京朗坤集团就通过将传统的机器设备装上传感器,同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管理克隆出了“数字工厂”。“我们又在平台上进行了数字资产登记,这样就可实现线上融资租赁、设备产能预售融资等服务,既降低了资金供给方的信用风险,又节约了传统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比过去单纯从银行借贷要优惠不少。”上述负责人说道。 而除了动产的质押融资外,这种“数字化”的方式还能缓解传统知识产权金融模式的堵点,进一步释放知识产权数字化的信息价值。高新技术企业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就在平台上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了来自江苏银行1000万元的贷款。 不过,还需注意的是,在资产“数字化”的过程中,难点在于如何对不同的资产进行标准化转化。陈莹说:“这需要一套标准化的资产数字转化体系。比如,如何编码、如何实时追踪资产的状态等,这些都需要探索。” 记者获悉,目前,数研院已逐步形成对多类资产进行数字化转化的标准,比如不动产类、动产物权类、知识产权类、金融资产类、收益权类,并以此为基础,摸索出一套资产数字化的标准体系,这在全国系首创。“这种数字化的转化模式,未来有望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陈莹表示。 构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创新高地 在大力发展数字资产的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南京数研院也在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区域股权市场的试点工作,打造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创新高地。 关于区块链技术在区域股权市场的应用,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曾提及,之所以选择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展开这样一个实验,本意是为了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石,提升区域股权市场的品质,为中小微企业的股权融资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姚前表示:“我们首先做了一个市场专门调研,今年的7月启动试点工作,8月份完成跨链的建设,十一之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5个试点的地方业务链全部完成与中央监管链的技术联通。” 具体来看,这种地方与中央监管链的技术联通主要是依靠一个双重架构的区块链,所谓双重架构,上一层是证监会的中央监管链,下一层是地方的业务链,监管链由证监会来负责建设,主要承担监管责任;而地方的业务链由区域性股权市场自行建设,承担具体的业务商业工作,监管链则实现穿透式使用。 在试点的城市中,江苏股交区块链业务平台基本架构在8月底已搭建完成,并实现了企业挂牌申请→南京联交所辅导服务→江苏股交审核→报送中央监管链的区块链全流程业务贯通,在五个试点省份中属于首家。目前,这一项目正沿着区域数字金融可信生态打造和区块链上的监管创新等方向纵深推进。 作为这一试点工作的主要推进者,陈莹对记者称,未来数研院还将协助证监会科技局制定5个试点区域创新评价体系。
12月24日,平安银行私人银行联合福布斯中国发布的《中国家族办公室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经调研发现,疫情给家族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最直观的结果反映在疫情拖累了企业盈利的增速;但疫情对家族投资的影响相对可控,60.7%的参与者表示疫情期间家族投资与过去投资回报大致持平或获得增长。 具体来看,超高净值人群认为他们的家族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的负面影响主要为租金、工资、税费、融资等综合成本压力大,产品销售渠道受阻,物流不通畅,订单取消,营收大幅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复工延后导致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疫情也拖累了家族企业盈利的增速。在疫情期间,56.7%的受访参与者的家族企业盈利增速有所降低;在这其中,来自房地产(23.5%的受访者)、金融(14.7%)、工业制造(11.8%)行业的家族企业最多。 不过,疫情对家族投资的影响相对可控。《白皮书》显示,23.8%的受访参与者表示,疫情期间家族投资与过去投资回报大致持平。同时,也有36.9%的参与者表示相对过去的投资回报,疫情期间的家族投资都获得了增长,包括部分家族企业投资涨幅超过8%以上。26.2%的参与者表示,疫情期间家族投资相对过去投资回报略有缩水。 参与者认为他们的家族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需要的帮助主要为财富安全保障及保值增值(49.4%)、投资建议(45.9%)、风险规避建议(43.5%)、政策、趋势研判和解读(40.0%)和企业发展规划(28.2%) 同时,《白皮书》称,在面对不可控事件发生时,未使用家族办公室的参与者和已使用家族办公室的参与者所采取的措施截然不同。未使用家族办公室的参与者较为被动且滞后,在企业层面被迫降低了经营成本,在家族投资层面甚至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受益于家族办公室的帮助,已使用家族办公室的参与者不仅获得了相关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也改变了投资策略并投资了更稳定的品类。 不过,上述《白皮书》也称,目前中国家族办公室存在一些缺陷及挑战。例如,税务、法律外包还存在收费贵的特征;其次,复合型人才基本都分散在国内头部商业银行、券商、信托公司、律所、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内,使得中小家族办公室难以轻易获取客户资源和信赖。
据宁波舟山港生产快报数据显示,2月11日至17日,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0.3万标准箱,同比去年春节增长29%。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宁波舟山港多措并举确保物流链畅通的强力支撑。 春节前夕,受周边进出口企业订单充足、急需出口货物储备较多、航运企业运力投入增加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宁波舟山港今年节前出货量较往年出现明显增长,给港口顺畅生产带来了不小压力。对此,宁波舟山港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春节生产目标,提前布局、多措并举,扎扎实实打好春节港口生产攻坚战。 对外,宁波舟山港一方面积极对接上级政府和口岸单位,全力落实相关空箱优惠政策,为宁波舟山港腹地外贸企业提前争取到了近20万标准箱的空箱,缓解宁波出口企业缺箱情况,有效避免了出口货物集中拥堵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密切与船公司交流,通过提前调整航线,较好地缓解大船紧密到港压力,降低大型船舶的待港时间;优化中转路径,减少了国际中转箱在港区码头间的转码头业务,进一步提高了国际中转的效率。 对内,宁波舟山港依托数字化手段,在梅东公司实现“边卸边提+车船直提”的作业模式,通过船代、船公司、外堆场的紧密配合,缩短整体通关时间,使进口空箱第一时间被安排提运出港,降低了场地堆存压力;运用大数据资源,打通集装箱信息互联互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了集装箱进出口业务全程操作无纸化、物流节点可视化、数据信息透明化,提升集卡车辆全程重载率和码头运转效率。 此外,宁波舟山港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倡议和要求,通过线下“家访”,线上视频“喊话”的方式,耐心细致做好返乡员工的思想工作,鼓励员工留甬,确保了春节期间生产能力保持高位运行。
金观平 继首次约谈1个多月后,金融监管部门将再次约谈蚂蚁集团。这表明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已刻不容缓,也再次表明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严肃态度和坚定决心。 约谈是为了更好发展。多年来,互联网平台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一些新的场景和方式,但同时,平台经济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无序扩张、泄露个人隐私、损害中小企业和消费者权益等问题,积累了一些风险隐患。以约谈的形式加强监管,就是为了督促指导平台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金融监管、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要求,规范金融业务经营与发展。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科技平台发展方兴未艾,审慎监管有助于促进平台企业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约谈就是要督促指导企业加紧整改,完善治理,促进健康发展。 平台企业只有在规范有序的轨道上稳健发展,尊重监管规则,保持创新活力,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多方共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