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长三角·上海 陈鑫今天上午9点30分,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式将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众多嘉宾“云聚一堂”,共同参与极具时代性、科技性、互动性的全景式智慧峰会。 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就“三个新”和分享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思考和探索。 他认为,人工智能给腾讯带了了三个新的方向: 第一是新增长:他指出,疫情常态化让的复工复产变得很有挑战。而在疫情期间,AI为保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发挥了重大作用。于此同时,他透露腾讯推出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云生制药”目前也向科研人员全面开放。 第二是新博弈。在他看来,Game有比赛和博弈含义。游戏和电竞能为AI提供最理想的实验场。他透露,腾讯正在支持上海打造全球电竞之都,目前腾讯电竞在上海建立了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远程制播中心,他相信人工智能高地和全球电竞之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将在未来的上海找到焦点。 第三是新世代。他透露,目前95后已经成为数字原住民。而新基建将加快激发新一代年轻人的聪明才智。他表示,微信生态数字岗位增加近60万个,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舞台。我们相信数字世界是一个等待全球年轻人共同建设的新家园。 他表示,目前AI技术正在深深嵌入各行各业,变得无所不在。日益完善的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新增量,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增长。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WAIC)于7月9日开幕,AI领域专家将在“智联世界 共同家园”的主题下分享洞见,把脉全球治理新方案。 “AI家园云展览”聚集高人气 上海把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布局的三大产业之一。面临人工智能“上海高地”进一步建设发展的机遇,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今年的大会更具匠心、更富特色、更有温度。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今年的大会走近“大咖”,国际化和专业度更高;靠近“后浪”,交互感和参与度更强;贴近“未来”,创新项目和奖项更多。 其中,作为WAIC的创新性亮点之一,“3D虚拟AI家园云展览平台”已于8日零点先期上线。该平台首页显示,截至8日晚7点40分,已获得超45万人次点击量。 是什么,让AI家园有如此高的人气?记者在该平台看到,大会聚焦芯片算力、智能机器人等硬核产品,以及海外“黑科技”项目,精心筛选了8件“镇馆之宝”。 例如,“AI先导区”的微软硅石项目,使得在玻璃中存储大量数据成为现实,7.5平方厘米的玻璃片中可储存多达75.8G的数据。 华为Atlas900训练集群则位于“AI+基础技术”展区。Atlas900由数千颗升腾910AI处理器集成,算力相当于50万台计算机,代表了当今全球算力的巅峰水平。Atlas900通过强大的算力,可帮助研究人员从事预测天气、勘探石油、探索生命奥秘、加速自动驾驶的商用进程等工作。 本次大会将有50多项重量级成果和创新产品首发,3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一批开源开放平台、行业运行服务平台、先导区综合服务平台等依次亮相,展现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布局。 龙头企业与科创板新秀齐亮相 据悉,微软、亚马逊、阿里、腾讯、华为、京东、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三大运营商、国家电网、上汽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商汤、依图、云从、优必选等AI独角兽企业,以及科创板新秀优刻得、芯原股份、寒武纪、安恒信息等企业将亮相“云端”。 同时,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宣布将总部或重要的功能总部放在上海。作为上海临港新片区2020年重点产业项目,商汤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项目在会前正式启动,计划于2021年底落成。作为推动AI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该平台不仅可为AI算法研发提供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为城市级的AI产业应用提供充足的计算资源,助力上海在新一轮的世界城市竞争中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地。 作为上海的科创公司代表,优刻得正深耕AI技术的场景化应用。7月8日,公司与长城物业旗下一应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发布AIoT“全要素”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AIoT等创新技术,帮助社区物业、楼宇及园区等产业进行智能化升级。 此次合作中,一应科技将社区涉及的设备全量接入物联中台,实现与上层涉及的所有应用系统联动。依托这一物联中台,一应科技可以快速实现通勤、停车、楼控、梯控、能耗、环境、消防、安防、智慧家居九大类设备的接入,并快速支持上层的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包括智慧门禁、智慧停车管理、视频监控、智能照明、智能家居等。目前,双方正共同打造标杆智慧小区。 本次大会还迎来“芯”势力。峰会同期的“人工智能芯片创新主题论坛”将迎燧原科技、芯翼信息科技、芯禾科技、加特兰微电子、肇观电子、芯驰科技等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并有新品发布,芯原股份、恩智浦等公司代表将发表主题演讲。 另据组委会透露的议程信息,中兴通讯、华为等龙头公司将重点关注5G新基建;安恒信息等公司将围绕在线经济安全展开讨论;高瓴资本、云锋基金、北极光、火山石等知名创投将围绕智能经济创投生态进行讨论。 上海AI“朋友圈”越来越大 据统计,截至目前,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共有1116家,2019年规上企业产值约1477亿元,比2018年增长10.7%。 今年以来,上海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前,已有一批新项目签约落地。其中,腾讯长三角AI超算中心、美的集团第二总部项目及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等新项目完成签约。 同时,已签约项目进展良好。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集中签约的项目中,商汤科技中国总部成功落户,正加快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赋能平台。IBM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将在本月开业,目前已入驻2个创业团队。云从科技入驻张江人工智能岛,目前人员规模近500人。图森未来推进临港无人驾驶卡车规模化商用示范项目,已建成无人驾驶测试研发中心,无人驾驶卡车已测试总里程达50000公里。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头部企业加快发展,优化完善产业生态等重点方向,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创新平台、应用示范、制度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通过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上海将发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资本的作用,加快一批项目的对接和储备。同时,上海将持续更新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地图,梳理全市招商引资政策和载体资源情况,形成“园区服务库”,为下一步做好企业对接落地和服务提供支撑。
7月8日,全球知名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在“2020年上半年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回顾及展望”媒体发布会上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强抗周期性的医药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上海作为逐步形成的亚太区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产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研发外包与服务中心,医药行业的加速崛起将为上海带来更多的商机和资本。 有权威医药研究机构预测,到2023年,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美元,保持年均4%至5%的增长。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以及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家,到2020年底,我国的医药行业市场容量将接近2200亿美元。 提到世邦魏理仕近期将推出的上海医药行业研究报告,公司华东区研究部助理经理符灿表示,目前生物医药创新研发领域是最受资本关注的投资方向之一,近年来上海医药医疗行业一级市场融资规模保持稳步增长,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上海医药医疗行业一级市场总融资规模达567亿元,占比全国总额超过1/5。其中尤以专注投资于创业公司不同阶段的VC和PE为主,占比上海医药一级投资市场融资总额的近50%。 同时,随着生物制药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创新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药企将内部非核心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外部供应商是现代分工精细化的必然选择。符灿认为,一方面药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通过更专业、更高效的方式获得成功结果;另一方面药企也可以集中资源专攻核心业务,增强竞争力。 她表示,未来随着全球千亿美元级别的医药外包业务向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地区加速转移,叠加创新药研发、仿制药等产业逐步成熟下我国承接全球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我国以研发外包(CRO)/生产外包(CMO)为核心的外包市场有望呈爆发式增长,进一步成为全球大型制药公司的重要战略布局地。同时,未来也将有越来越多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博腾股份等提供一站式外包服务的本土龙头企业崛起。
重启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上海“五五购物节”真的做到了!上海在购物节期间,线上线下消费总额高达5397亿元。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在发布会上说,作为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适时重启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五五购物节”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上海精准防控疫情的能力,展现了我国内需市场的魅力,向海内外投资者传递了经济复苏、信心提振的强烈信号。 线上线下同步回暖 作为全国首创的大规模综合性消费节庆活动,首届“五五购物节”,以“全城打折季”为主题,时间上横跨5、6两个月,参与商家线上超过52万家、线下超过10万家,举办重点活动170余项、特色活动1000余项。 华源说,购物节有力汇聚了人气、商气,促进了消费。购物节期间,上海市200家大型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684亿元,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33.5%。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上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6%,增速高出全国3.4个百分点。 其中,线下实体商家持续回暖。在外来消费仍处低位、商家打折促销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支付端大数据监测显示,上海全市线下实物消费总额2846亿元,环比增长11.6%,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线上网络零售大幅增长。上海市邮政局数据显示,上海地区快件数达5亿件,同比增长20.6%。第三方大数据显示,上海全市网络零售额达2551亿元,同比增长23.5%。 消费券“四两拨千斤” 一段时间以来,消费券可谓激起市场的“一池春水”,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华源介绍说,购物节期间,企业促销力度空前,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和百联集团、光明集团等平台和商家累计发放各类消费券286亿元。 各种打折促销活动掀起了消费高潮。如“618”大促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大力度折扣带动上海全市网络零售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0%。 在豫园股份总裁助理、上海市黄浦区夜生活CEO胡俊杰看来,“五五购物节”最特别之处在于,不纯粹以打折促消费,不是简单地清库存,而是以新品、首款、跨界、潮牌的概念来引导消费。 据悉,购物节期间,上海首创“全球新品首发季”,3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累计发布新品超过1500款。同时,首店加速集聚、加快“落沪”,二季度上海新开设各类首店旗舰店超240家,是一季度的4倍。
上海发首批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资金,贷款平均利率仅4.3% 7月8日,记者从央行上海总部获悉,日前上海发放了首批8364万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资金,支持9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2.1亿元。此批次发放的贷款惠及经营主体160户,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仅4.3%。 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经营主体的冲击,助力稳企业保就业,央行于6月1日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零成本政策资金,以激励地方法人银行为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帮助小微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政策引导之下,银行积极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信贷资源,“精准滴灌”企业。如上海农商行注重加强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核,为企业量身订制个性化融资授信方案。 记者了解到,上海鼎嵩商用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受疫情影响,该公司回款困难,流动资金紧张,800万元贷款即将到期,且缺乏抵押品,融资困难。得知企业资金需求后,上海农商行为企业量身订制融资授信方案,共给予授信850万元,其中550万元为信用贷款,剩余300万元由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担保,及时满足企业流动资金的需要。 另外,作为支持小微的生力军,上海的村镇银行也在行动。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客户张先生经营餐饮10年,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饭店停业,资金紧张。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了解情况后, 3天内即向张先生发放信用贷款50万元,利率4.55%,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据悉,今年以来央行上海总部积极运用各类再贷款工具,已支持商业银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160余亿元,累计惠及经营主体近4200户。 7月1日,央行上海总部还会同上海市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金融机构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小微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提升信用贷款占比。 近日,央行上海总部等多个部门联合举办了“温暖浦江”上海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首场政银企大型现场对接会。会上,2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67家企业开展了银企现场对接。其中,40家企业与8家银行签订了对接合作协议,合计授信规模超过400亿元,涵盖文化影视、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
7月8日,记者从央行上海总部获悉,日前上海发放了首批8364万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资金,支持9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2.1亿元。此批次发放的贷款惠及经营主体160户,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仅4.3%。 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经营主体的冲击,助力稳企业保就业,央行于6月1日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零成本政策资金,以激励地方法人银行为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帮助小微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政策引导之下,银行积极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信贷资源,“精准滴灌”企业。如上海农商行注重加强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核,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融资授信方案。 记者了解到,上海鼎嵩商用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受疫情影响,该公司回款困难,流动资金紧张,800万元贷款即将到期,且缺乏抵押品,融资困难。得知企业资金需求后,上海农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授信方案,共给予授信850万元,其中550万元为信用贷款,剩余300万元由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担保,及时满足企业流动资金的需要。 另外,作为支持小微的生力军,上海的村镇银行也在行动。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客户张先生经营餐饮10年,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饭店停业,资金紧张。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了解情况后, 3天内即向张先生发放信用贷款50万元,利率4.55%,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据悉,今年以来央行上海总部积极运用各类再贷款工具,已支持商业银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160余亿元,累计惠及经营主体近4200户。 7月1日,央行上海总部还会同上海市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金融机构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小微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提升信用贷款占比。 近日,央行上海总部等多个部门联合举办了“温暖浦江”上海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首场政银企大型现场对接会。会上,2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67家企业开展了银企现场对接。其中,40家企业与8家银行签订了对接合作协议,合计授信规模超过400亿元,涵盖文化影视、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
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今年ChinaJoy期间挂牌,有效提升上海游戏产业研究能力 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一个全新的国家级游戏产业研究机构,在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正式落地。这个被视作游戏文化产业界“瞭望塔”的前瞻性专业机构,不仅将引领国内游戏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也将带动上海成为资源要素更集聚、创新水平更前沿的电竞产业高地。 上海游戏产业整体实力强 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将于今年ChinaJoy盛会期间正式挂牌。据介绍,这一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设立,并与上海市共建的研究机构建成后,不仅得以全面掌握游戏产业发展态势,前瞻性地研判行业发展趋势,还能为业界定制一系列高标准的规范。 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兼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介绍,“在游戏产业,上海的集中度和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单看产值,2019年上海游戏产业营收802亿元,占全国比重34.7%,其中,自主研发网络游戏销售收入约697.6亿元,相比2018年增量超过百亿元。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研究院已先期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研究工作,包括游戏产业的专题报告、游戏团体标准、电竞活动规范等。此外,研究院计划明年将在上海举办“中国游戏创新大赛”评选活动。 继续发挥改革优势 作为国内当前最权威的、最具前瞻性的电竞产业研究机构,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为何最终选择了上海? 近年来,上海游戏企业重视自主研发,一些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国产游戏脱颖而出。提出建设“全球电竞之都”以来,上海游戏、电竞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上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是我们选择上海的重要原因之一。”张毅君说。 自2014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国产网络游戏属地化管理试点,使上海网络游戏审批时效大大提高。2018年,全国首创、针对小微企业和独立开发团队的“上海网络游戏出版申报服务平台”打通审批全流程环节,让游戏上线更为规范和通畅。 海外辐射力与影响力也是上海游戏产业的鲜明特点。去年,上海网络游戏海外销售收入约134亿元,同比增长率达26%。上海的莉莉丝、心动网络、游族网络、三七互娱等游戏企业,去年海外游戏收入均超10亿元。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元说,游戏产业研究“国家队”的研究能力和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智囊团”的智力优势,将成为上海游戏产业提升能级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