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吉利汽车A股发行计划获科创板上市委会议通过,这标志着吉利汽车回归A股之旅成功地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同时也意味着,吉利汽车将有望成为“科创板整车第一股”。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 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林示对记者表示,吉利汽车选择了科创板,并被科创板接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吉利汽车不只是整车制造企业,而是一个具备足够强度和足够力度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龙头企业,吉利汽车产品以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为主,形成了“高效燃油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两大并行节能减排路线,相关成熟技术全面应用于旗下车型,此外公司在相关前沿技术领域持续布局,符合科创板“节能环保”行业定位。 据招股书显示,吉利汽车在电子电气架构,电控技术,自动驾驶等方面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此前,吉利汽车向外界重磅发布了全新纯电汽车原创架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同时,基于该架构的首款纯电豪华轿跑概念车——领克ZEROconcept首度公开亮相,并宣布将于2021年实现量产上市。 业内普遍认为,浩瀚架构将成为吉利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科技转型的重要成果,有望成为公司冲刺科创板上市乃至未来决胜车市的最大杀手锏,将助力吉利成为中国新能源科技和智慧出行服务板块龙头。 市场表现方面,记者查阅吉利汽车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吉利汽车完成销量11.34万辆,环比增长约8%、同比增长约12%;前8个月,公司实现总销量74.91万辆,已完成132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57%。其中,领克汽车8月份销量攀升至1.71万辆,环比增长约12%、同比增长约56%,再次刷新领克品牌历史最高月销量纪录。 浩瀚架构赋能“科技吉利” 近年来,吉利汽车一直在不断的推进科技转型,先后推出了全球化基础模块架构:BMA、CMA后,浩瀚架构更倾注了吉利对未来汽车产品的全部洞察与判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层面,都进行了系统性地规划和实施,是吉利汽车以技术重塑品牌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据记者了解,浩瀚架构拥有全球最大带宽,可以满足轿车、SUV、MPV、小型城市车、跑车、皮卡及未来出行车辆等全部需求,而且还可将软件开发时间缩短50%,新车更新迭代会更快。 “按照现有规划,2021年开始,多款基于新架构的车型将陆续投放市场。”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表示,基于浩瀚架构,已经有超过7个品牌,总计超过16款新车型启动研发。随着浩瀚架构下首款产品ZEROconcept的推出,吉利汽车从传统汽车制造公司转型智慧出行公司的速度再次加快。 从招股书透露的信息看,未来吉利仍然会保持较强的研发投入。作为以科技转型为目标的车企,吉利汽车积极布局地面科技出行和智慧交通,与此同时,转战空域,不断加码航空航天、飞行汽车、高速飞行列车的“天地一体化”策略。 “领克ZEROconcept的量产版本将会在2021年正式上市发布,这一年也将成为吉利的科技转型与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全速之年。”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领克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向记者透露,领克还将推出专属的高端定制服务,更好地满足智能电动汽车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浩瀚架构开放共创和无限进化的天赋,更多超越想像的产品,都将会逐步展现在大众面前。 另有证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吉利汽车若“登科”成功,将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战略发展所需资金。 上述分析师认为,选择在A股和港交所同时上市,将有利于嫁接两个市场资源,助力吉利汽车科技转型与未来长期发展。
中国自主车企吉利于日前推出A级轿车“星瑞”,并同时发布“家轿颠覆者宣言”。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表示,吉利要从“星瑞”开始打破既定格局,代表中国自主品牌向在家轿市场位居强势的日系和德系车发出挑战。 吉利汽车近期动作频频,首先是发布了智能电动化架构“浩瀚”,可以承载未来造车的各项性能指标。紧接着,推出4.0时代CMA首款宽体轿车“星瑞”,并同时发布了发布“家轿颠覆者宣言”。“事实上,吉利一直都在颠覆”宋军说,在他看来,吉利汽车在中国汽车行业一直扮演颠覆者的角色。 宋军指出,过去12年吉利帝豪在中国A-级家轿市场销售了近300万辆车,已经彻底颠覆了中国消费者对中国自主品牌的认知。同级别的远景、缤瑞凭借“性价比”“品价比”的优势表现也塑造了吉利品牌的口碑。 但是,宋军也指出,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最主流的家轿市场,常年“霸榜”的基本都是合资品牌。“消费者在这个最主流的市场,积累了很大的惯性,其实已经到了要打破的时刻。” 宋军介绍,吉利星瑞将从多方面打破既定格局:首先,2.0T大功率发动机成为标配,这是中国A级车市场目前的异类。因为合资品牌车在该级别多是1.5T乃至更小的三缸机,2.0T是B级甚至C级高端豪华轿车的动力。 其次是整车OTA。OTA技术的全称为Over-the-Air Techolgy,意思为空中升级,是云端下载的新技术,这项技术最早使用于安卓手机。带有OTA的汽车也同样可以通过云端进行车辆系统和功能的更新、矫正。特斯拉Model S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搭载OTA技术的电动车,吉利星瑞则是中国市场第一款实现整车OTA的燃油车。 宋军指出,吉利将按照自己的战略方向推进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聚焦式升级。简单说就是把细分市场做透,进行企业架构升级。 在研发投入方面,宋军表示,吉利十年来的研发投入已经达到千亿元,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进行技术和产品储备。(俞立严)
9月17日晚,上交所披露了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科创板IPO首轮问询回复,涵盖了6大类27个问题,包括发行人股权结构、核心技术、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地位、同业竞争等方面。吉利汽车表示,公司在48VMHEV轻混技术等多项汽车技术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性。 9月1日晚,上交所受理吉利汽车科创板上市申请,吉利汽车拟融资20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华泰证券。 是否符合上市标准受关注 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将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上市的市值门槛由此前的2000亿元放低至200亿元,但必须是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 作为2004年通过借壳登陆香港市场的吉利汽车,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对公司是否符合上市标准颇为关注。在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方面,吉利汽车表示,公司在48VMHEV轻混技术、弱势道路使用者(VRU)保护技术、1.0TD/1.0T高性能发动机、高效均质超稀薄燃烧发动机研发、智能驾驶技术等技术方面具有领先性。 吉利汽车作为传统造车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也颇受关注。公司称,目前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大量境内外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获得了多项科技奖励,参与承担了多项各级研发项目。在研发体系方面,公司研发方向覆盖乘用车重要核心技术及主流科技创新方向,拥有规模庞大的高水平研发团队。 在行业科技转型方面,公司积极推动新能源和电气化技术在车型产品中的应用,对相关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实现了全面的覆盖,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汽车行业智能化背景下,公司已在电子电气架构、电控技术、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方面形成了多项自主核心技术,并具备完全自主开发软件的能力。 尚无法取得整车制造资质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在乘用车相关业务的经营过程中,通过向吉利控股控制的目录公司销售整车成套件的方式,由目录公司进一步检测加工并取得乘用车整车合格证后销售给发行人,由发行人进行对外销售。这也意味着吉利汽车未取得整车制造资质。 对此,公司表示,根据发改委、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准入的限制性规定,除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受限于上述整车制造企业外商持股比例的限制,公司作为红筹企业尚无法取得整车制造资质。公司在乘用车相关业务的经营过程中,通过向吉利控股控制的目录公司销售整车成套件的方式,由目录公司进一步检测加工并取得乘用车整车合格证后销售给发行人,由发行人进行对外销售。后续外商投资股比限制放开后,吉利汽车将有望获得整车制造资质,可直接从事整车的生产。 同时,公司也提示风险称,上述业务经营模式致使报告期各期公司与目录公司间存在金额较大的关联交易。若相关产业政策及监管要求发生变化,使目录公司因无法持续保持其整车制造资质等原因,不再对公司的整车成套件进行检测加工,或将对公司业务模式及经营状况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布局新能源汽车各技术路线 针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吉利汽车在问询函中回复称,公司将从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掌握核心技术、抢占前瞻技术制高点、以数字化驱动营销创新、建设全球型企业文化等方面实现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持续降低,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吉利汽车表示,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各技术路线进行了全面的布局,同时,公司积极加强新能源汽车相关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布局。在电池方面,公司分别与LG和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软包电池及硬包电池。公司已自主掌握了电池成组、电机控制器等相关技术,即将推出高效率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经过多年研发投入,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能力持续提升,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 针对新能源汽车各技术路线的具体布局,吉利汽车称,在48V轻混技术方面,目前公司正在研发第二代48V轻混系统,预计节油率将进一步提高,相关车型产品将于近期上市。在高电压油电混动技术(HEV及PHEV)方面,目前公司正在研发的第二代系统,采用专用发动机、专用双电机和变速箱的组合,目标节油率将达45%,相应的车型产品将于近期推出。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公司已经掌握了电堆控制系统和软件、整车集成等技术,即将开展小批量试产。
来源:吉利ICON 在以“国内首部健康车”的身份出圈后,吉利ICON又玩转起了“国潮”。 近日,在乌兰察布的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吉利ICON举办了以“火山排队 Feel上瘾”为主题的试驾活动。在试驾前,吉利汽车ICON产品经理高斯向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等媒体介绍:“在2万余名购车用户中,有45%为女性购车用户,55%为颜值买单,42%的车辆销售至1~2线城市。” 高斯表示,吉利ICON致力于打造“全球第四款全球潮车”,其用户定位为轻奢青年,他们包括互联网玩家(B站的up主、淘宝的剁手党、小红书和抖音等)、潮流科技玩家和三不主义玩家(不盲目跟从、不循规蹈矩、不平庸乏味)。 在打造国潮车上,吉利ICON招数多多。吉利ICON共推出7种颜色。其中,最为特别的颜色包括Tiffany蓝、Hermès橙、“车界莫兰迪”ICON灰等。此外,吉利ICON还将联名潮鞋品牌大孚飞跃,推出限量版双色联名潮鞋,以当下流行的“盲盒”形式推出。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车企瞄准了“后浪”消费群体,包括大众探歌、日产新骐达、长安欧尚X5等。据长安欧尚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共有1.74亿90后,他们正在成为社会的主力消费群体,掌握着经济的话语权,代表了中国新一代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消费观。 作为BMA架构下的第二款车型,吉利ICON在动力上表现同样出色,其采用了吉利体系中最新的混动技术,搭载1.5T发动机和48V混动系统,最大功率为130kW、最大扭矩为255N·m,加持48V混动技术能带来额外10kW功率和45N·m的扭矩。 值得一提的是,在乌兰哈达火山群火山口,吉利ICON在540°透明底盘的加持下,顺利通过盲驾挑战。540°透明底盘可以帮助驾驶员挂R挡时,采用4个分辨率为1280*720广角摄像头,通过360°透明底盘+180°底盘透视,全方位监测路况,实现行驶视野0阻挡,为驾驶员提供全方位视野。 事实上,最早实现透明底盘技术的车企是路虎。但吉利ICON顶配不足13万元(11.58万-12.88万元),是首家在30万元以内搭载该功能的车企。 此外,吉利ICON还拥有自动泊车系统、搭载了GKUI智能生态系统和L2+级别智能驾驶系统。 其中,L2+级别智能驾驶系统搭载了12颗超声波雷达、1颗广角毫米波雷达、5高清摄像头和1颗单目摄像头。当车辆低速行驶(0-60km/h)或高速行驶(60-150km/h)时,能够实现自动跟车,车道保持,可以有效降低驾驶强度,减小碰撞风险。当车辆偏离车道时能,该系统还能主动提醒、干预纠正,让车辆持续保持中央行驶,减少高速驾驶无意识变道造成的交通事故。 未来汽车日报
9月1日,吉利汽车的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科创板受理。对于方兴未艾的科创板来讲,一家整车企业的上市无疑大大拓展了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吉利汽车宣布回科创板上市,引发了整个中国造车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关注。在整个事件里,获得市场最多关注的,不是吉利汽车、也不是科创板,而是“吉利汽车上了科创板”。 今年7月,大洋彼岸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股价持续上涨,登顶全球市值最大车企。其总市值约合2个传统造车巨擘丰田、5个老牌汽车王者大众。这家公司叫做特斯拉,一家做纯电动车起步的高科技企业,一家2019年整车销量只有丰田和大众5%的企业。 故事的发展让一切都颇具现实意义和未来感。当下的造车行业如同10年前的手机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加速行业重排座次,争霸的“王权之杖”便是科技创新。“新形势下,汽车行业格局和竞争焦点发生变化,汽车业‘新四化’步伐加快,市场正在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国内消费萎缩下,品牌竞争更加激烈,对传统整车企业带来技术、组织、人才、资金等全方位的挑战。”广汽集团的忧虑具有行业代表性。用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话来讲,“汽车,在不久的将来将仅仅成为一个高科技、智能生态环境的载体而已。” 基于此,吉利汽车申报科创板,在资本市场眼里,不单纯是一个年轻板块对一家转型中的自主造车企业的助力,更是一个行业如何在一个时代大变局里依托资本市场实现的自主化突围。同样也是对科创板自身定位,以及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效用的一次小考。 为什么是科创板? 这不是吉利汽车第一次寻求境内上市。2001年,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便对外宣称计划2003年在香港、内地两地借壳上市。当时欣欣向荣的汽车行业对资金投入的渴求,与芯片、人工智能等当下新经济行业如出一辙。2004年,吉利汽车通过借壳登陆香港市场。2007年,李书福对外表示,吉利回归A股计划,不是暂时没有,以后也不可能,一个地方上市就够了。 2018年,作为资本市场增量改革的新经济市场,科创板破土而出。曾经横亘在新经济企业面前的几大障碍一一获得历史性突破。首先,科创板上市条件包容多元,红筹企业、同股不同权、VIE架构、未盈利等企业的上市路径都被打开;其次,注册制改革、市场化询价等制度改革,给企业更多的自主空间,尤其是对制度公开的严格执行、不在明确的规则条件外新设关口提高门槛,让上市有了明确预期、可以避免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发行、市场的博弈和制约更有韧性。 这让吉利等公司看到了与19年前不一样的机会。在随处可查的吉利汽车宣布将在科创板申请IPO后公司的回应中,“红筹企业回归门槛降低”的政策红利,是吉利官方给出的登陆科创板的最直接原因。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将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上市的市值门槛由此前的2000亿元放低至200亿元,但必须是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吉利汽车2019年市值最高为1788亿港元。再加上2020年3月,证监会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此前较难判断的科创属性,给出了量化有弹性的便捷指引,直接推动科创板成为高科技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最优选择。 从吉利汽车科创板招股书(申报稿)来看,吉利汽车在科创板上市的硬条件已经具备。用一投行人士的话说,“吉利的科创含量要远远高于科创板门槛,说其‘高配’也不为过。” 从产品线看,在吉利汽车现有产品矩阵中,节能及新能源车型占据主导,并已形成 “高效燃油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两大并行节能减排路线。根据中汽协统计,公司节能车型销售规模居自主品牌之首。2019年度吉利和几何共有14款在售车型,其中13款为节能及新能源车型,1.6L排量及以下燃油车及电气化新能源的合计销量(不含公司合营品牌领克)占总销量超过70%,新能源和电气化车型(含领克品牌)销量同比增速高达69%;同时其相关成熟技术已全面应用于旗下车型。 从核心技术看,吉利汽车具明显的先发优势。目前已掌握了底盘、动力总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在节能动力总成、电气化与新能源等相关领域拥有12项核心技术,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技术及产业化”等项目都已运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发动机连续6年获得“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变速箱连续2年获得“世界十佳变速器”称号。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全面布局48V、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技术路线,积极强化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技术,尤其是电池管理系统、电控系统等技术;在智能化技术方面,高度重视软件开发能力,在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方面处于国内车企领先地位;智能驾驶技术方面,2018年已推出搭载L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目前正在积极推进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截至2020年6月30日,吉利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境内已授权专利为9241件、境外已授权专利91件,其中,境内已授权发明专利达2097件,研发人员超9000人。与此同时,吉利多年来在甲醇汽车领域加大投入和布局,取得全球性的领先优势,近三年研发投入平均占营收比例为5.78%。以2019年研发投入项目看,于节能车型及相关前瞻性基础技术研发占比超过90%。 对于科创板而言,符合国家战略定位、拥有自主科技研发能力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2020年7月16日,A股第一家红筹境外红筹公司中芯国际在科创板挂牌交易,当日股价大涨245.96%。从受理到过会,历时仅18天。期间,中芯国际港股股价上涨近6成。 由此可见,科创板几乎是目前境外上市新经济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唯一机会。“李书福们”必须掐准时点,快速抓住政策红利帮助企业跨越时代变局。 为什么是造车业? “吉利在科创板的上市,对中国自主造车业来讲是个极其重要的行业信号。”在崔东树看来,吉利汽车申请科创板上市对整个国产自主品牌造车企业来讲意义重大。“汽车是制造业的集成。它的产业链比较长,所有上游制造业的技术创新都在乘用车上得到有效的体现。”在他看来,吉利登陆科创板标志着造车企业下一个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以驱动方式为主的转型,而是高科技智能互联对汽车定义的重新解构。 近日,多家车企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整车业来到了“发展陷阱”的临界点。报告期内营收出现同比下滑的车企接近9成,同时,近7成企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跌。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24.6%、净利润跌幅近四成。 吉利汽车登陆科创板后,科创板被赋予的“动力变革”使命也将会变得更加迫切。因为,吉利只是车企革命加速落地的开始。 半年报业绩反映了中国造车行业的现实困境,但并未反映出中国造车行业的“保位”阳谋。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不少车企正在研发投入上做出调整,而“新四化”转型所需要的研发投入无疑是巨大的。从各家一线上市车企的中期业绩报告中不难看出,加大研发投入已成为共识。上汽集团上半年投入了近60亿元做智能化研发,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等一线自主车企上半年投入研发费用均是数十亿元以上。吉利汽车的招股书(申报稿)也显示,近三年该企业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56.46亿元、61.79亿元和54.51亿元。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认为,“大家都在追赶特斯拉,但是单从技术角度来说,传统汽车厂从技术上追上特斯拉甚至超过特斯拉是可能的”。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社会治理、生产制造、民众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改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正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我们汽车人希望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的汽车产品和更加智慧的出行服务,能够早日把中国建设成为汽车强国,能够在汽车产业新一轮创新发展中走到世界前列。”上汽集团表示,当前“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产业链头部企业的战略共识,软件将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支撑数据驱动的体验可持续迭代和汽车全生命管理。 科创板设立的初衷是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立的板块定位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从芯片、软件、新一代信息技术,到医药生物,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经济双循环布局行业,让科创板公司拥有了更大的外延和成长溢价。汽车制造业无疑是全球经济的主战场,汽车业“新四化”路径已成为全球共识。 科创板的科创标签,对于传统造车业转型的叠加效用会更明显。打开新通道,让风涌进来,这对造车巨头们至关重要。 为什么是吉利? 从吉利汽车的招股书(申报稿)中不难看出,吉利汽车正在努力保持自主创新、国产替代的领先地位,以避免被资本托举起来的新势力车企挤出。 吉利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9年中,其营收与净利润均有所下滑,其中净利润下跌35%,低于市场预期;2020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43%且不到2019年的三成。吉利汽车的困境反应在其港股股价上,2020年上半年下跌一度达到30%。 逆转发生在6月17日深夜,吉利宣布计划在科创板发行人民币计价股份,引起市场强烈关注。资本市场给予比较正面的反馈,花旗、美银、瑞银等外资投行纷纷上调吉利目标价至20港元/股以上,吉利港股股价也一度升至19.36港元/股,创下近2年的新高。 “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这是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在吉利宣布申请科创板上市后,在其个人微博上的回应。当蔚来、小鹏、理想中国造车新势力在美股齐聚后,打通A股融资渠道对于正在加速转换跑道的吉利尤为关键。 早在数年前,李书福就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吉利将全面转型移动出行公司,同时在终端市场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进入“4.0全面架构体系造车时代”。目前,领克和吉利品牌已有多款车型应用了CMA架构。明确了科技公司的路线后,吉利近年来的“大动作”包括但不限于2017年收购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2016年成立亿咖通车联网公司,2018年成立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卫星通信系统业务,2019年正式成立“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全网开售“吉利牌卫星”并宣部将在年内将在今年年内发射两颗自制低轨卫星用于布局自动驾驶和智慧出行业务……据统计,吉利在出行领域的布局子公司已达三十余家,其中不乏曹操出行这样的明星企业。因此,从发展方向来看,在科技领域动作频频的吉利汽车,与科创板之间的契合度相当之高。 “资本市场需要故事。”崔东树说,有故事不是坏事。“市场需要转变观念,国人的创新能力完全可以将故事变为现实,现在就是一个最好的时候。”虽然最终将故事变为现实的不一定是吉利汽车,但吉利汽车以国产自主品牌龙头车企这样一个身份和体量登陆科创板,将会对中小型创新车企带来强大的示范效应。 上述资深投行人士同样指向“特斯拉效应”。“特斯拉现在市值超过4500亿美元,这对中国是利好。”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在美上市、蔚来也在美股做了再融资,“我们的新能源造车对美股来说是中小企业,特斯拉刮起的市值风暴等于把我们这个行业救活了。这三家企业现在都是一百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他表示,半年前他们都非常困难,即便是蔚来汽车都有可能资金断裂。所以,大型企业对小型企业市值的带动还是非常明显的。 科创板是顶层设计的智慧实践成果,这就注定它不仅仅是为了一批适格企业服务的。科创板的启动,恰在百年一遇大变局之时;科创板的落地,正走在市场曲线之前。因此,此时的科创板急迫地需要吉利、蚂蚁等示范性规模企业来带动板块的承载力,继而为中小型科创企业带来无限可能性。 19年的等待,吉利汽车再次冲击A股科创板上市,若能最终成形,对吉利、对科创板,应该都是最好的安排。
9月的第一天,上交所受理了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科创板上市申请,吉利汽车的“回A”之路进程加速。 招股书显示,吉利汽车本次初始发行的股份数量不超过17.32亿股,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不超过公司审议本次发行上市的董事会召开前一日(即2020年6月23日)已发行股份总数及本次发行的人民币股份数之和的15.00% 吉利汽车作为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军企业,主营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主掌握汽车领域核心技术,广泛布局主流车型市场。公司持续致力于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是我国汽车行业自主研发实力领先的企业。公司通过自主及合作研发,持续推进技术升级和创新,目前已掌握了底盘、动力总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从业绩表现来看,吉利汽车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35.53亿元、1073.35亿元、981.39亿元和371.21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05.94亿元、125.86亿元、82.85亿元和23.30亿元。其中,公司主营业务为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在99%以上,主营业务突出。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五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0%,成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进入汽车行业第一阵营。 本次回归A股,吉利汽车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资总额为204.25亿元,其中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200.亿元,拟投资项目为新车型产品研发项目、前瞻技术研发项目、产业收购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吉利汽车募投项目中的新车型产品研发项目总投资额为84.245亿元,主要用于公司乘用车新产品研发及部分现有车型的升级改进,涉及节能汽车、电气化及新能源车型产品。吉利汽车方面表示,公司迫切需要针对增长性细分市场开发A0级/A级SUV等新车型;针对中高端市场开发A+级轿车等新车型;针对现有A级至A+级最主流细分市场中的A级轿车、SUV等相关现有车型进行升级改款。因此,本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开展具有必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至2019年,吉利汽车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9.75%、18.79%和15.95%,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综合毛利率和汽车销售毛利率均略高于行业平均值。公司表示,毛利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与可比公司相比,公司汽车销售收入规模较高;二是原材料采购管理方面,较大的采购规模可使公司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拥有更强议价能力,获得更低的采购价格;三是生产制造管理方面,公司不断提升高端制造能力,提高生产组织效率;四是在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部件方面,公司的自主化率较高。 谈及未来发展战略,吉利汽车认为,当前汽车产业正面临着发展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局面,包括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及共享出行等一系列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深度影响未来行业走向。公司将主动迎接行业变革新趋势,继续秉承以创新引领发展的基本方针,通过与全球领先企业交流、协作和分享,占领技术制高点,打造未来汽车出行新业态。
9月1日晚间,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受理”。 招股书中显示,本次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0.02港元,发行股份数为不超过17.32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占发行后股份总数不超过15%。 对于硬科技企业集中的科创板而言,吉利汽车有望成为科创板第一个整车上市公司。 政策催化吉利汽车冲刺科创板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2020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公告》显示,已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若要申请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其市值须满足两类标准之一:一是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二是市值在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不难看出,科创板为中国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的资本市场助力平台,对造车工业的新四化革命有强大的助推作用。市场的包容性和灵活性,为新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效优化的资源配置渠道。也成为高科技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最优路径。吉利汽车的规模效应将成为科创板又一具示范效应的企业,对中小规模高科技企业的提质增效有带动意义。 分析人士表示,吉利汽车如果在A股和香港同时上市,有利于凸显公司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充分对接国内、国际两个资本市场,助力公司科技转型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同时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让中国内地投资者有机会分享公司发展红利。这对于公司未来的产品开发、技术研发,以及潜在的外延扩张,有着相当积极的促进作用。 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截至9月1日,特斯拉市值达4643亿美元,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8月31日,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7月份乘用车新四化指数为56.8,相比2020年6月份的53.9有所提升。其中电动化指数为5.2;智能化指数为45.1;网联化指数为26.8。 乘联会方面表示,随着中国疫情控制态势良好,乘用车市场逐渐复苏,7月份销量呈现淡季不淡的消费走强态势。伴随着整体市场表现持续向好,新四化指数也呈现持续上扬的态势。同时,7月份各品牌新车上市改款相对集中,且伴随我国经济景气持续恢复,各行业运营状况不断改善,促进购车需求释放,是新四化指数上扬的主因。此外,7月份上市的改款车型,基本上都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有了较大改进,致使相关指数小幅提升。 对此,国信证券分析师韩卫东表示,一方面,国内经济运行已基本恢复正常状态,居民购车意愿的提升也有望支撑乘用车市场需求,汽车行业下半年总体经营环境将明显好于上半年,这将有利于公司恢复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汽车销量增长亦有望促进规模效应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