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今日发布央行发布2020年5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一、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5 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 4.8 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 6773.2 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13024.6 亿元,金融债券发行 8490.5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 8298.1 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 522.7 亿元,同业存单发行 1.1 万亿元。截至 5 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微106 万亿元。其中,国债托管余额为 16.7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为 23.6 万亿元,金融债券托管余额为 24.8 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为24.6 万亿元,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为 3.7 万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为 10.3 万亿元。 二、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5 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 101.1 万亿元,同比增长19.48%,环比下降 17.54%。其中,质押式回购成交 8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45%,环比下降 16.56%;买断式回购成交 0.7 万亿元,同比下降 12.97%,环比下降 17.43%;同业拆借成交 14.7 万亿元,同比下降 1.67%,环比下降 22.82%。 5 月份,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 1.25%,较上月上行 14个基点;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29%,较上月上行 18 个基点。 三、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5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1.7万亿元,日均成交1.14 1万亿元,同比增长 29.38%,环比下降 1.24%。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 1.3 万亿元,日均成交 733.98 亿元,同比增长 109.35%,环比下降 22.9%。5 月末,银行间债券总指数为 203.9 点,较上月末下降 1.84 点。 四、股票市场运行情况 5 月末,上证综指收于 2852.35 点,较上月末下降 7.73 点,降幅为 0.27%;深证成指收于 10746.08 点,较上月末上涨 24.3点,涨幅为 0.23%。5 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为 2499.26 亿元,环比上升 3.48%,深市日均交易量为 3749.99 亿元,环比下降 2.92%。(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贵阳国资委下属贵阳产控集团官微6月19日晚发布消息称,集团日前成功发行33亿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第三期),创贵州省公司债券同评级最大单笔发行规模。该债券票面利率为4.50%,债券期限5年(3+2),主体/债项评级为AAA/AAA。 贵阳产控集团旗下贵阳城投集团也于日前成功发行30亿元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创贵州省2017年以来公开公司债最低票面利率。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为4.50%,全球认购倍数1.63倍,债券期限5年(3+2),主体/债项评级为AA+/AA+。 贵阳产控集团表示,集团自成立以来与五家子集团协同发展,充分发挥AAA评级的品牌优势降低融资成本,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强化国有资本核心竞争力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次贵阳产控集团携手市城投集团刷新贵州省公司债发行纪录,不仅为集团整体发展补充了流动资金,更有利于优化集团整体资金使用成本和资产负债结构,为贵阳市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树立了标杆,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贵阳产控集团20亿元可续期公司债于6月19日获证监会批复。
凌晨两点,美联储宣布将动用CARE法案拨备的750亿美元,开始购买公司债券。这比之前购买公司债券ETF指数基金的做法更加大胆激进。或者说,也就是比之前更没有底线,因为这相当于用纳税人来拯救濒临破产的个别公司。美股闻讯深V反弹。昨晚,标普所有的上涨,道指所有的修复和上涨,都发生在凌晨两点之后。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果美联储继续无底线下场托市,是否就可以挽救市场和经济? 昨晚的美联储的公告,其实在三月份救市的时候,已经写在了救市计划里。为了不违反美联储的章程,美联储还特意用了SPV特殊目的工具的架构来购买公司债。虽然之前买的是公司债券ETF,但其实本质和购买个别公司债券没有区别。毕竟,公司债券ETF基金都是有个别公司债券组成的。自从2001年Enron安然会计造假事件之后,每次看到SPV,就想起来当年,安然如何用这些金融工具把负债挪到资产负债表之外隐藏起来。直到最后纸不包火,风险爆发。 因此,这个消息并非“新”闻,但是市场似乎表现得之前对此一无所知,市场之前的价格似乎并没有计入昨晚美联储的这则消息。可以确定的是,三月份以来,美联储从来没有离开过市场。如果花街上的那句老话“不要与美联储做对手盘”仍然应验,为什么六月十一日星期四,道指暴跌了1,800多点,而昨夜美联储官宣前继续暴跌了1,000点?很显然,当市场反弹到达了现在这样的高度时,还有别的力量在左右市场的运行。在市场情绪极度亢奋的时候,这股对抗的力量甚至比美联储的市场干预还要强大。 市场剧烈反弹后,但基本面却没有改善,美国新冠疫情甚至有二次爆发的可能之刻,美联储的干预使市场成长股的泡沫越发危险。现在的情形,就好像是赌场的老板亲自下场赌博,赌徒们一看,群情激昂。毕竟,赌场老板应该是不会让自己也输钱的吧。但是,只要轮盘输赢的概率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这样赌下去,赌场老板最终也会输钱的。
对于有关企业债券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6月16日在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发改委在今年3月1号印发通知,明确企业债券发行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三个多月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改革工作在平稳的推进,通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利用企业债券开展融资,加快组织实施债券发行工作,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截至6月12号,已完成核准或者是注册企业债券4969.6亿元,完成发行1930.3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和38.9%。企业债券注册发行的效率进一步提升,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 文字实录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册制改革后,企业债券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孟玮: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在今年3月1号同步印发了通知,明确企业债券发行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应该说这是企业债券发行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革,它确立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导向,进一步强化市场的约束。 三个多月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改革工作在平稳的推进,通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利用企业债券开展融资,加快组织实施债券发行工作,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截至6月12号,已完成核准或者是注册企业债券4969.6亿元,完成发行1930.3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和38.9%。企业债券注册发行的效率进一步提升,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 在此期间,我们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和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开通了新申报债券的“绿色通道”。截至6月12号,通过“绿色通道”受理企业债券76支945.7亿元;通过创新支持方式、简化办理流程,加快核准或者注册湖北地区的企业债券15支171.2亿元。与此同时,我委最大限度简化便捷债券申报发行的程序,支持帮助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尽快将债券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和复业复商等工作。
世纪华通披露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70,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投资于收购上海珑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股权及向其增资31亿元项目,以及偿还借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最近几天,很多买银行理财的人心态崩了。一向被看做是“保本保收益”的银行理财,惊现负收益。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有十多家银行、几十个理财产品出现了年化负收益,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也是“跌跌不休”。愤怒的投资者冲向各大投诉平台,他们想不通,“稳健型”理财怎么突然就不稳健了?理财经理说好的“低风险、不会亏本金”怎么就变成了血亏?更有人疑惑,过去同类差不多的产品一直稳健,怎么现在集体亏损了?同样的产品,为什么以前没亏损?从目前来看,近两个月来,很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单位净值和年化收益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下图1是某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这让很多人纷纷“炸毛”,要知道,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分类从R1-R5(原油宝事件后,也有到R6的),而R1是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等产品,基本意味着保本保收益。R2作为较低风险的产品,是很多风险偏好较低的人群配置理财的主要产品,更是在银行发售的理财中占比超过70%,这种产品都亏损了,着实让不少人心慌。同时,人们还有另一个疑惑:为什么过往一直买的同类R2产品,基本没有亏损过,如今却亏得这么厉害?先从资管新规对于资管产品的估值说起。理财产品的估值主要有两种:摊余成本法和市价法。“摊余成本法”是指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简单说就是,计算理财产品持有到期预计能赚多少钱,然后将收益平摊到持有的每一天。而市价法就是根据现在的市场价格评估价值,反映的公允价值。两种估值方式,摊余成本法波动小,但不能真实反映市价波动;市价法真实反映投资组合的市价,但波动大,反应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曲线上,便如下图2所示。在资管新规实施之前,银行理财产品基本都以“摊余成本法”估值,收益呈现的是一直增长。而资管新规实施之后,银行理财除了少数现金管理类(类似于货币基金的产品)和长期定开产品外,其他产品基本都以市价法估值,产品收益率和净值随市价波动而波动。所以说,历史上那些同类的产品,并非是没有收益率下降,只是由于估值方式的不同而掩盖了产品收益率的波动。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产品到期真的发生亏损,但是银行自己兑付(刚兑),此处暂且不做更多讨论。理财“亏损”是真是假?了解摊余成本法和市价法的区别后,可以知道,目前的理财产品所投资的产品反映的是当前的市场价格,当资产价格下跌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单位净值就会下降,进而出现“亏损”现象。但是,这些产品真的就亏损了吗?其实并不一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了解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债券的逻辑。银行投资的风格以保守、稳健著称,因此其投资的债券多是利率债(国债、地方政府债、国开债等)和高等级的信用债。投资的债券“赚了多少钱”,主要体现在净值的波动上,在不考虑复利、杠杆等计算的基础上,每日基金净值的计算必须体现持有债券“利息收益”、“资本利得”两方面的收益情况:利息收益是根据票息收益进行单日折算;资本利得则根据二级市场债券价格的涨跌,每日进行计算。即便产品管理人不一定每天都交易债券,但是其所持有的债券依然会根据二级市场的价格进行公允价值的计算。正因为如此,哪怕基金没有交易债券,债券基金净值每个交易日都可能存在涨跌。具体举例来看,假设理财产品的管理人(如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募集到资金100万元,购买一个债券组合,价值为100万,该组合综合票面利率3.65%,持有债券后开始获得债券利息,管理人可以通过将债券进行融资(如7天质押融资),年化融资成本为1.825%,融来的资金再用于购买债券,债券再融资……,如此往复,假设综合杠杆率为2,并最后持有票面3.65%的债券组合。融资到期后,产品管理人将持有的债券卖掉,价格为100.1万,并归还所融资金和成本。若以1年计,则:收益=债券票息+杠杆率×(债券票息-融资成本)+债券价差(即资本利得)=[100×3.65%+2×(3.65%-1.825%)×100]/365×7+(100.1-100)=0.24其中0.07为票息,0.07为加杠杆产生的收益,0.1为买卖债券的价差。然而,这仅仅是理想的情况,当利率下行时,债券市场价格上升,融资成本下降,无论是资本利得还是加杠杆,都会产生正的收益。但是当利率上行时,债券市场价格则会下跌,融资成本上升,杠杆效应减弱甚至为0。此时,如果该产品成立时间较短,累计的票息收益较少,不足以弥补债券市场价格下跌产生的亏损,则会出现收益为负的情况,也就是说,理财出现了“本金亏损”。也正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现象。如上所述,此时的理财产品展示的仍然是市场价格,如果不在此时进行债券买卖,仍然为“账面亏损”。或许有人会说,你这是流氓逻辑,就像买股票一样,买完跌了,一直持有不交易就不会真的亏损。这正是债券投资和权益类产品投资的不同之处。权益类资产(如买卖股票、股票型基金等)买入后未来的价格是不确定的,且主要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盈亏。但债券则是由债券利息和债券价格共同决定的,时间越长,票息越高,债券价格波动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以下图3为例:该理财产品在2019年全年共分配给投资者收益4.08亿,其中,仅有903万的收益来自于买卖债券的价差,占比仅为2%左右,其他则是依靠债券利息取得。也正是因为如此,投资债券的产品,只要不是踩雷(债券违约,无法兑付,价值基本为0),时间和票息都可以弥补暂时的亏损。继续持有,能回本么?虽然前述这些理财产品是账面亏损,但作为投资者,显然不可能无限期等待票面收益的缓慢增加,最后收益转正。关键点在于,所投资的债券后续价格走势如何?Wind中证综合债指数(净价,去除票息后的价格指数)显示,本轮债市的调整是近四年来调整幅度最剧烈的一次(下图4)。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5月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回暖幅度和速度超预期,市场对宽松的预期过高,市场降息预期落空,再加上央行宣布创设支持小微企业的货币政策新工具,市场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因此修正了此前市场对资金面的过度乐观。后续随着债市悲观情绪的缓和,以及央行逆回购对流动性的释放,债市的表现将会逐渐回暖,债券价格也将逐渐回调,相应的投资债券的理财产品在净值表现和收益率上或将都会有所回调。总结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此次多只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主要集中于新募集且主要投资于债券的固收类产品。其原因在于市价法与原有摊余成本法的不同。同时,由于部分产品“定期开放”(如每3个月开放购买和赎回),其账面亏损并不一定在赎回时真实发生,后续随着票息的增加和债市的回调,此类产品或将回暖。而且客观来看,市价法的估值方式一方面加强了对管理人的约束,因为如果净值跌太多,管理规模会缩减,管理费也会减少;另一方面,对投资者其实是有好处的,因为管理人更谨慎,在选择底层资产的时候会考虑估值变化。但不管怎么说,资管新规实施之后,银行理财大面积“亏损”上演了一次,投资者在各大平台上对于理财产品亏损的投诉,也提醒着银行和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的特性。对于银行而言,有了原油宝和这次理财亏损的事件,也应该真正意识到“卖者尽责”和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否则,即便出现账面亏损,投资者也会立即用脚投票,这不管是对于银行的品牌声誉还是未来的经营,都是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应该重新认识银行的理财产品,做到“买者自负”,否则,账面的亏损真的在赎回时变成实际亏损,便是欲哭无泪了。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认清产品风险收益。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去选择匹配的产品,买自己了解的产品,对于不了解的产品,则要慎重。如果想买保本型的产品,可以去买存款,大额存单,而不是这类理财产品。更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应选择收益在正常范围内的产品。而未来,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和过渡期的结束,像这类净值浮动和收益率较大变化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做好准备,事半功倍。
5月中旬以来中国债市剧烈波动,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债券型基金产品,以债券投资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也受影响。 有银行理财产品3天跌了1.36%,一些5月份新成立的银行理财产品“破净”,不过净值多数维持在0.995上下,较债基的跌幅而言仍然很小。 事实上,无论是债券型基金,还是投资债券的理财产品,净值下跌的背景都是一个:5月中旬开始的3周,1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100bp(基点),5年期飙升50bp,10年期也上涨30bp;上周(6月1日到5日)中债估值AAA和AA+的1年期信用债攀升50bp,对应价格下跌5%;三年期信用债估值收益率上升40bp,对应价格下跌1.2%。 “例如一些封闭式的理财产品,其中信用债占主导,由于刚成立,摊到的票息不足,再碰到短期债市波动巨大导致资本利得受损,净值就会出现回撤、破净。不过随着债市进入平稳期,资本利得开始回稳,加上整体债券票息还可以的话,那么整体组合持有到年底还是可以扛过短暂的冲击,获得正收益。”一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债券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 在资管新规的当下,银行理财开始真正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化。 银行理财产品波动早已存在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在整个市场上并非近期才有的情况。 今年3月,境外美元债出现暴跌时,部分债券“腰斩”,某银行投向美元债的理财产品也出现过短期净值剧烈回撤、净值短期跌破净值“1”的情况。后续随着市场回稳反弹,净值也有所修复。 在这波债市巨震中,债基受损最严重。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有数据可查的3305只债券基金中,近1个月回报为正向收益或0的仅有239只,超九成债券基金近1月回报为负值。中长期纯债券基金中,部分产品近1个月回报率低于-3%。 此前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净值为负,尽管这是再合理不过的现象,但有惯性思维的投资者仍需时间去适应。 近期跌破净值的理财产品多为新成立的产品,票息积累仍不足,导致债市波动下投资收益亏损。 “其实冲击比较大的是最近放开的短期产品,赎回压力较大,而那些封闭式、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比较容易扛住市场的波动。”一家股份行资管部投资经理告诉记者。 以某大行近来新发行的封闭式产品为例,这款产品预期收益率为4%-4.5%,1年开放申赎。其中信用债投资占到60%以上,剩余则为利率债、非标以及5%左右的权益标的。截至6月10日,这款产品跌破净值,现为0.9992。“这类产品由于是封闭式的,即使净值回撤,但也没有赎回压力,便于管理。相较于一般公募基金的债基,这类产品收益相对稳定,收益一般比货币基金高出不少,主要因为这些产品有一定的非标资产作为收益基础(监管规定非标占比不超过35%),同时权益类产品有时也可缓冲一下债券下挫。” 上述国有大行债券投资经理告诉记者。 他同时表示,新成立的市值计价法的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每天都会摊票息。但由于新成立,票息积累非常有限,所以更多体现的就是债券价格的涨跌幅。随着时间推移,票息越积越多,净值也会有所回升。比如理财产品投了2年期信用债,一年票息为4%的话,持有到年底还是可以扛下去的。 记者也了解到,尽管此轮债市波动令众多从业者回想到了2018年债市“去杠杆”的痛苦经历,但目前的市场整体杠杆率较当年 在幅降低。同时,在此轮去杠杆中,受损最为严重的主要是猛烈加杠杆、博高收益的券商自营部门,目前银行普遍对杠杆比例有较为严格的限制。 债市大概率区间波动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后续债市会怎么走? 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资人士普遍表示,随着“放水养鱼”并非大水漫灌成为市场共识,债市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部分此前大跌的品种会迎来反弹,但大概率维持区间波动的状态。 回顾3月下旬以来,随着超低短端资金利率的出现(低到 1%以下), 以隔夜回购交易量占比衡量的债市加杠杆行为已经创了历史新高,表明当时债市加杠杆成为主要的交易策略。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这也表明货币政策需面对的金融环境更加复杂。3月中旬之前,货币政策的任务是“救死扶伤”,避免经济出现休克、流动性危机甚至金融危机,因此市场预期大幅“宽松”。但当下环境已发生变化,货币政策需在控制脱实向虚、继续降低融资成本和系统性杠杆的稳健性之间取得平衡。央行需要做好全社会的宽松预期的管理和引导。 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债券基金经理单坤对记者说,虽然投资者可能认为近期市场调整的幅度很大,应该转向了;货币政策也没有出现拐点的迹象。但我们认为还是小心为好。经济数据应该已经触底反弹,央行再次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的几率较小,疫情控制颇为有效,此时,风险资产应该更受青睐。 瑞银资管债券基金经理楼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债券表现还要看权益市场的风险偏好是否下行。此外,当前的环境利好久期较短的利率债,尤其是3-5年期国债、国开债相对更具吸引力。此前相关品种的回调已经十分剧烈,具备足够的利差保护。 当然,对于长线外资机构,当前收益率反弹后无疑是很好的配置机遇,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上升到3%以上,大幅加仓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当前,中美国债利差已经高达200bp的历史高位,对外资机构而言,人民币债券的收益吸引力仍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