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5日,港龙中国地产(06968.HK)正式登陆港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近半年来首家赴港上市成功的内地房企。 受此次香港疫情升级的影响,港龙中国地产上市祝捷盛会于香港、内地同时举行。港龙中国董事会主席吕永怀先生率股东代表吕永茂、吕永南先生等在香港发表上市致辞,吕永怀先生表示:今天是集团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本着美好生活筑城者的愿景,港龙中国地产将一如既地往以诚信、务实的作风,继续用匠心打造产品,并且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精益求精。同时吕永怀先生还坚信,上市后的港龙中国地产一定会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助力,从而为投资者及股东带来更多、更稳定的回报! 此次上市,港龙中国地产完成国际配售,首日挂牌香港联交所开盘价报3.93港元,与招股价持平。恒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家杰全资拥有的Successful Lotus及中逸资本作为港龙中国地产基石投资者,两家机构分别认购4000万港元。同时金轮天地控股(1232.HK)也认购了港龙中国地产2000万股。 公司以高于招股范围(3.6-4.1元)中间位定价,首日表现略有下跌,不过考虑到其作为疫情后首家内地上市房企,能成功上市已实属不易,而近期内房板块整体亦处于回调态势。此外,今日港股共计有6家新股上市,而截至7月15日,港股市场共有20家新上市企业,特别是最近热门的中概股,网易、京东以及医药股,分流了市场大部分资金,也带给了本不热络的地产板块新股上市压力。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港龙中国地产占居2019全年销售百强排行第83位。而在2020年5月13日中国指数研究院举办的"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八届中国房地产投融资大会"上,港龙中国地产又荣获了"2020值得资本市场关注的房地产公司"称号。 港龙中国地产总部自去年迁址至上海,助力了公司实现新一轮高质量的发展,同时积极启动了IPO计划。截止上市,港龙中国地产已经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南通等众多城市累计开发了近70个项目。今年4月,港龙中国又以芜湖为启动点进入安徽,并接连拿下数块核心地块,进一步完成了深耕长三角的战略聚焦。另外,港龙中国地产在现有城市深耕基础上,紧随不同城市的政策趋势,积极布局高成长性区域,稳中求进,已经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拥有充沛的土储。据知情人士透露,港龙中国地产近期又快速成立了西南等区域公司,全面开拓并寻求中国其他核心经济增长区域的开发机会。 在"百家争鸣"的中国房地产行业里,港龙中国地产虽然目前的规模并不算太过起眼,但其优质丰沛的土地储备和团队务实、高效的作风,令市场对这家年轻有活力的房企的未来高速成长之路颇具期待。
7月1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研究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工作要求。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认为,金融委会议所提的退市常态化是着眼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市场真正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一个市场的活力就在于优者能胜,劣者能汰。退市常态化可以使得我国资本市场质量更高、结构更优、保持更持久的活力。 金融委会议对深化退市制度改革作出了要求,称要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出机制。邱晓华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市场经济改革转轨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会带有一些先天性不足。比如,少数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不遵守规则、不履行义务等。退市常态化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金融委会议要求,严厉查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加快调查、处罚、移送工作,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邱晓华称,各方对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一直持着积极认真的态度,这次会议提出从重从快从严惩处,也是着眼于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而言,这有利于为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他说。 对于会议中提及的提高刑罚力度的问题,邱晓华认为,市场经济本身是法制经济、诚信经济、道德经济,资本市场也不例外。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让违法违规的个人、机构受到应有的惩处,这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这一要求助力资本市场更加法制化,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这是市场的呼声,也是投资者的心愿。 “我们在有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上,还必须有一支素质高、对国家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执法队伍,金融委对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邱晓华说。 金融委的这次会议还提出,由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形成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合力,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邱晓华解读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各方的协调配合。各方都应增强自觉性、责任感,着眼于形成合力,从投资者的利益出发,真正维护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要求资本市场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他总结道。(刘艺文)
昨日晚间,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道登宣布,英国已决定停止在5G建设中使用华为设备。 有外媒报道称,英国政府将从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购买新的华为设备,同时,英国5G网络中目前所使用的华为设备须在 2027 年前拆除。 英国数字化、文化、媒体与体育大臣道登在议会讲话中表示,禁止采购新的华为5G设备、将华为从英国5G网络中彻底移除的决定,将使英国的5G建设进度耽误2至3年,并将为此付出20亿英镑经济代价。 针对此事,华为英国发言人Edward Brewster发表声明回应称,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很遗憾,华为在英国的未来发展被政治化。此举源于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是安全问题。 以下为华为声明全文: 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这可能会让英国落入数字发展的慢车道,增加消费者的通讯开支,并加深数字鸿沟。此举非但不能‘提高’,反而会降低英国的发展水平,我们敦促政府重新考虑这一决定。我们有信心,美国的新管制措施不会影响我们为英国提供的产品的韧性和安全。 很遗憾,华为在英国的未来发展被政治化。此举源于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是安全问题。过去20年来,华为在英国聚焦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地为客户提供支持。 我们将仔细审视今天的声明对我们未来英国业务的影响,并与英国政府沟通,阐明我们会如何继续助力英国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研究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工作要求。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认为,金融委会议提出“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出机制”,是着眼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市场真正能够实现新陈代谢。一个市场的活力就源于优者能胜,劣者能汰。退市常态化可使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活力也更持久。 对于退市制度,本次金融委会议明确,要深化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强化退市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退市制度。 邱晓华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成长壮大的,因此难免会带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少数上市公司的质量不高、不遵守市场规则、不履行法律义务等,损害了市场的生态。而退市常态化将淘汰不合格的公司,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邱晓华认为,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各方一直持积极认真的态度,这次金融委会议提出对重大违法犯罪案件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也是为了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对会议提及的提高刑罚力度,邱晓华表示赞同,他认为,市场经济本身是法制经济、诚信经济、道德经济,资本市场也不例外。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让违法违规的个人、机构受到应有的惩处,这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这是市场的呼声,也是投资者的心愿。 “我们在有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对人民负责的执法队伍。因此,金融委对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邱晓华说。 对由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的安排,邱晓华解读认为,资本市场牵扯到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各方都应增强自觉性、责任感,着眼于形成合力,从保护投资者权益出发,真正维护好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研究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工作要求。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认为,金融委会议提出“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出机制”,是着眼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市场真正能够实现新陈代谢。一个市场的活力就源于优者能胜,劣者能汰。退市常态化可使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活力也更持久。 对于退市制度,本次金融委会议明确,要深化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强化退市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退市制度。 邱晓华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成长壮大的,因此难免会带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少数上市公司的质量不高、不遵守市场规则、不履行法律义务等,损害了市场的生态。而退市常态化将淘汰不合格的公司,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邱晓华认为,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各方一直持积极认真的态度,这次金融委会议提出对重大违法犯罪案件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也是为了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对会议提及的提高刑罚力度,邱晓华表示赞同,他认为,市场经济本身是法治经济、诚信经济、道德经济,资本市场也不例外。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让违法违规的个人、机构受到应有的惩处,这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这是市场的呼声,也是投资者的心愿。 “我们在有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对人民负责的执法队伍。因此,金融委对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邱晓华说。 对由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的安排,邱晓华解读认为,资本市场牵扯到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各方都应增强自觉性、责任感,着眼于形成合力,从保护投资者权益出发,真正维护好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3个月内4次聚焦资本市场!金融委连出七条措施释放哪些信号 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 7月1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研究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工作要求。 这已是金融委近3个月内,第4次聚焦资本市场。同时,再次提及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并提出了七项具体举措。一系列动作释放的信号非常清晰。 屡次聚焦资本市场 金融委第三十六次会议认为,市场主体的诚信建设,事关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危及市场秩序,制约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坚决、果断、及时地加以纠正。 会议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制度建设存在短板,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成本较低,发生了多起恶性财务造假案件。新修订的证券法已大幅提高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成本,监管规章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构建了立体处罚的有力框架,证监会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证券执法和司法工作,坚决打击、遏制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活动,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回应社会各方面期待。 今年以来,金融委频频聚焦资本市场。本次会议已经是金融委近3个月内第4次提及资本市场发展。 4月7日,金融委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指出,下一阶段,将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 4月15日,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会议称,资本市场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诚信经营是最基本的市场纪律。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上市企业无视法律和规则,涉及财务造假等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恶劣行为。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坚决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功能。 5月4日,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强调,必须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严肃市场纪律,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坚决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坚决彻查,严肃处理。 “年内,金融委屡次聚焦资本市场,体现了中央对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高度重视。”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可以看到,目前中央对于资本市场以注册制为核心的改革,特别重视。整体看,既从入口端“开源”,也要在出口端打开退市通道,让资本市场形成完整、良好的新陈代谢体系。 渤海证券研报指出,7月10日,证监会对广发证券在康美药业相关投行业务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了相关行政监管措施。7月11日,金融委研究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显示管理层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渤海证券进一步指出,当前,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成本较低,使得恶性财务造假案件屡屡发生,而随着中央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提至“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短板有望持续完善,有助于资本市场中长期的健康发展。 多举措加强资本市场规范性 会议同时提出,要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证券执法工作,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和良好生态。具体来看,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是严厉查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加快调查、处罚、移送工作,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 二是强化民事赔偿和刑事追责力度,要加快新修订的证券法实施细则落地,对典型重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个案,依法及时启动“集体诉讼”。 三是深化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强化退市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出机制。 四是配合立法机关加快刑法修改等工作进度,进一步完善惩戒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制度,提高刑罚力度。 五是完善符合资本市场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证券执法体制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基础制度建设,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强化专门的执法力量。 六是由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形成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合力,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 七是加强舆论引导,多渠道、多平台强化对重点案件的执法宣传,向市场传递“零容忍”的鲜明信号,充分发挥典型案件查处的警示、教育功能,推动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市场生态和文化。 “金融委提及的七方面举措,指明了资本市场改革的具体要求和前进方向。”付立春表示,资本市场出现的严重造假行为,不仅伤害了企业,同时也伤害了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是当下国内金融改革中不可容忍的行为。金融委反复强调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表明了中央提高资本市场规范性的决心。 付立春预计,随着监管层多举措加强资本市场规范性,下一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运作等行为,将会出现整体的提高。
2020年,以5G时代为契机,新基建在行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系列高新科技迎来了爆发期。但如何在5G网络环境运营新技术中让广大消费者受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离不开消费市场的重要载体-商业、文化、旅游地产,这也是运营商投入实施网络建设取得投资回报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让5G及各类高新科技应用更多的被消费者认知和使用,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服务社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委员会联合华为科技集团、新浪乐居、5G应用方阵、中国酒店业优采联盟、中国购物中心网共同组织“中房杯”5G应用大赛,挖掘具有可以落地实施并具备商业价值的5G及高新科技应用场景成为“商业”、“旅游”、“文化”等产业聚集、消费活跃的商旅文开发项目的新动能。 7月10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委员会联合乐居,特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地产委员会秘书长蔡云,华为5G室内数字化产品线副总裁徐之兵,中国购物中心网创始人尹进钱,益田集团信息中心负责人黄联宗,深圳梦幻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奕兴,世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纪智辉,晤桥亚洲合伙人唐希言,商汤科技AR平台商务&战略规划负责人季浩宇,共同探讨“5G+”创新生态下,针对购物中心板块,该如何去实现产业、科技、金融无缝连接,并用智慧科技创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地产委员会秘书长蔡云在开场致辞中指出: 新形势下中国房地产业,特别是商业文化旅游地产发展,已经从增量时代转变为存量时代。房地产企业要保证自身稳健发展,就要考虑进行多元化突破。现在地产行业正在从原来的单一的开发模式延伸至住宅、工业、文化、旅游、养老地产、医疗地产、物流地产、长租公寓、特色小镇等模式,形成房地产多元化业态发展。 在我国,目前购物中心项目达到5000多个,面积将近4亿平方米,整个租金规模将近6000亿,这是目前商业购物中心一个最大的体量和表现。从我们文化产业看来,2018年全国各地文旅产业项目,正在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商旅文地产也逐渐走向规模化、多样化、大众化,还有国际化。 但是商业地产也存在一些发展上的弊端:首先城市商业中心布局结构不合理;其次商业中心运营同质化严重;另外商业地产运营项目定位不准确,场景设计满足不了整个市场客群的要求;最后是商业中心运营方式老旧,整体能力偏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科技渗透到购物中心之中,就会有助于打破这一现状。 那么具体如何打破这种局面?首先在战略布局上聚焦城市核心城市,挖掘区域潜力,通过场景创新带动商文旅地产的变革和创新。然后打破单一的营收模式,利用网络技术加速线上与线下的融合。随后运用科技的手段,进行数字化全渠道的商业模式运用,提高经营水平。最后利用5G技术全覆盖、全方位发展,加速商文旅地产的数字化转型,赋予商业地产智能的新模式,为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带来巨大变革。 科技应用助力房地产行业转型,房地产存量的产物,如家庭、商场、产业园和城市等,能为科技企业的落地和转化提供丰富层次的场景。同时也反推科技的快速发展迭代。科技和商业的结合,能激发和引领消费,给商旅文地产注入新鲜活力。此次“中房杯”5G应用大赛,首次将房地行业商旅文细分市场与科技应用进行有机结合,并用最广泛最开放的态度,吸纳科技领域的高手,实现科技应用与商旅文地产的有效融合,加快资本对项目的孵化,引导科技项目创新,产出良性循环。 此次大赛的最终目的是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引领房产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打造科技与房地产行业中不同场景的应用。在国家推进5G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良好政策契机下,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这种高新技术与商旅文地产的融合发展。 在最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地产委员会秘书长蔡云衷心地希望科技企业积极参加“中房杯”5G应用大赛,积极报名,这次大赛是科技企业在市场上得到一种检验,同时也更希望房地产企业用自己真诚去拥抱科技,让两个行业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点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