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快手8.0版本正式上线,同时官方宣布启动品牌升级。快手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自2014年快手由GIF工具转型短视频社区以来,涵盖产品与品牌的最大规模升级。不仅更新了品牌LOGO,发布全新Slogan,产品主交互界面也随之更新。 从界面来看,快手8.0版本兼容双列点选和单列上下滑两种浏览模式,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并且增加了底部导航栏和“精选”Tab,支持单列沉浸式上下滑体验。新版本同时还支持1080P视频上传和播放,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也是为5G到来做好技术储备。 此外,快手在品牌Logo与Slogan上也做出了诸多调整。快手的Slogan由“看见每一种生活”,调整为“拥抱每一种生活”。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看见”到“拥抱”,是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的升级,是从“认知”到“行动”的升级。“这次产品和品牌升级,是希望更好地支撑快手社区内容生态发展,更好地诠释快手的初心和发展方向。让用户通过快手看见熟悉的世界、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新世界。” 此次产品迭代和品牌升级,背后是快手更大的野心和面向用户需求和产品价值的战略思考。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快手用户时长从此前的2.7%,增至5.1%,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增速可观。同时,快手全网用户渗透率达到44.7%,同比涨幅达到41.5%。 此次升级,快手也首次提出了自己的内容价值主张,即真实、多元、美好、有用。“这代表着快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社区内容生态的建设方向。”该负责人表示,快手会继续坚持普惠价值观,在发展社区内容生态的同时,服务于每一个人的多种需求和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看到更大的世界,拥抱每一种生活。(罗茂林)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内外经济循环的宏观格局之变,离不开内外价值链的微观基础之变。在“外循环”所主导的发展阶段,中国国内价值链发展相对滞后,形成了失衡的内外价值链结构。受此影响,中国产业体系以单一环节对接全球价值链,放大“被脱钩”风险。中国企业所采取的“抱团取暖”策略,也难以应对全球大变局的系统性冲击。面向“双循环”新格局,中国内外价值链结构有望迎来新一轮变革。国内价值链料将加速发展,形成更具深度和效率的垂直分工体系。 基于此,中国经济有望从“以环入链”转向“以链入链”,与全球体系缔结更为多元的纽带。中国企业有望从“抱团取暖”转向“筑链共进”,从三大途径同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在这一场大变革中,“科创头雁”、“国货潮牌”和“隐形冠军”三类中资企业有望实现长趋势崛起,逐步兑现内外变局所赋予的时代红利。 “外循环”主导下的内外价值链结构。简而言之,“全球价值链”本质上是一种垂直分工体系:将某一产品的生产流程分解为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品牌营销等“垂直”承接、依次进行的环节,这些环节分散在不同经济体内进行,并通过国际贸易逐环传递并累加各环节所创造的附加值。如果上述的垂直分工和附加值传递发生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之间,则为“国内价值链”。对于经济体而言,全球和国内价值链的结构共同决定了分工形态,而分工形态则进一步深刻影响了竞争策略和发展潜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得益于“沿海发展战略”和加入WTO,中国经济加速融入“外循环”,是实现“增长奇迹”的核心动力之一。但是这一时期,中国市场主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快提升,而“内循环”中的国内价值链却发展相对滞后,逐步造成了失衡的分工形态。在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工体系下,中国主要参与加工制造的单一环节,形成“以环入链”的不对称格局,这迫使国内的分工趋于“水平化”而非“垂直化”,即大量的企业在功能上高度重叠、在位置上拥堵于价值链的低端(详见附图)。受制于这一分工形态,面对外部冲击,中国企业只能选择“抱团取暖”策略,凭借同质化企业的数量优势,通过大规模生产压低价格和成本,进而在存量博弈中争夺全球订单。 “以环入链”易脱链,“抱团取暖”难长暖。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全球遭遇百年未有之变局,上述内外价值链结构、分工形态和竞争策略的弊端正在加速暴露,主要体现在两大层面。 第一,“低端锁定”效应。一方面,由于过度依赖全球价值链获得外部技术转移,中资企业缺少自主研发的动力,对研发的投入长期不足。另一方面,一旦有中资企业奋力走向技术前沿,就将在全球价值链上遭遇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壁垒、市场势力进行的双重封锁[1][2]。若不能打破这些桎梏,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将被长期锁定于低附加值、低盈利、低博弈能力的低端环节。 第二,“被脱钩”风险。由于是凭借单一环节“入链”,中国企业与全球价值链之间缺少多样化纽带,功能定位缺少不可替代性,因此更易于被“踢出”全球价值链。当前,大国优先主义和民粹主义正在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地缘政治博弈。新冠疫情长期冲击之下,全球价值链转而更加强调弹性与安全,而非成本最小化,因此将避免加工制造环节过度集中于单一国家。此外,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其他后发经济体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逐步释放,正在催生新一轮产业转移。这些因素都将长期加剧中国企业的“被脱钩”风险。 面对上述风险,“抱团取暖”策略难有作为。一方面,在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外需长期疲弱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由于功能重叠,或将在国内外市场陷入激烈的同质化竞争,难有余力向上突破“低端锁定”。另一方面,即使中国企业之间能够加强相互的扶持,但是由于彼此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相同位置,因此并不能形成有效的压力分担、风险分散。一旦外部环境对这一位置进行系统性施压,则企业之间将发生风险传染和集聚爆发。由此,从根本上来看,“外循环”主导下的内外价值链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与新环境。 “双循环”格局下的内外价值链结构。旧方法解决不了新问题。针对上述弊端,仅在全球价值链内难以找到腾挪空间。向内发力,补上国内价值链的发展短板,进而重塑内外价值链的结构,料将是更为有效的破局路径。结合“双循环”的战略布局和时代形势,我们认为,未来国内价值链的发展将凸显相互促进的两大趋势。 第一,价值链环节的拓展。从生产流程来看,发展国内价值链,关键在于将国内价值链拓展至更多元、更高附加值的环节,并打通各环节的互动联系,进而形成层次丰富的垂直分工体系。基于当前的时代机遇,这一目标有望从三个层面加速实现(详见附图)。其一,抢占研发设计环节。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先发优势正在助力中国积极拥抱新一代技术革命,叠加资本市场的深度改革,有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富有科创能力的“头雁”型高新技术企业。其二,壮大品牌营销环节。立足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居民消费升级潜力和疫情时代服务消费回流机遇,新一批“国货潮牌”正在稳步崛起。其三,升级加工制造环节。中国完备产业链的基础,叠加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有望推动制造业企业打破功能的简单重叠,进一步细化分工、深耕技术,从而在各个细分的关键中间品领域培育出“隐形冠军”。由此,国内价值链将从单薄的加工制造环节,拓展为富有深度的“研发设计(科创头雁)→品牌营销(国货潮牌)→加工制造(隐形冠军)”的完整链条(详见附图)。 第二,“地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从空间分布来看,国内垂直分工体系的发展进程,实质上也将是国内“地域-产业”结构的再优化过程。在区域战略视角下,中国正在走向“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不同于以往,新的区域战略致力于打破地理板块划分的桎梏,充分发挥成熟地区或增长极对后发地区的扩散效应。与之匹配,借助于垂直分工体系,未来“地域-产业”的结构有望呈现两大变革。其一,中低端制造环节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在这一进程中,中西部地区将承接来自于东部地区的管理经验、技术扩散、市场信息和资本支持[3][4],进一步用好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从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和全国生产效率提升。其二,东部地区聚力发展高端制造、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区域性地聚焦于这些高附加值环节,将激活和增强人才蓄水池、中间品投入共享和技术扩散的正向集聚效应,将单个企业的“孤军奋战”转变为企业群的“集团突围”,从而加快打造在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国际竞争力。 “以链入链”固纽带,“筑链共进”促升级。随着国内价值链的加速发展,其与全球价值链有望形成双链并立、良性互动的新结构(详见附图)。这将深刻改变中国产业体系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功能定位、竞争策略和发展空间,也将为“双循环”的宏观格局奠定生产流程上的微观基础。 第一,“以链入链”,强化“双循环”的内外纽带。不同于此前的“以环入链”,发育完备的国内价值链将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以链入链”。其一,基于拓展后的垂直分工体系,国内价值链能够在更多的环节上与全球价值链缔结新纽带,强化中国产业体系的不可替代性,由此将降低因单一环节链接所引致的“被脱钩”风险。其二,国内价值链的发展能够通过优化资源整合、加速技术扩散、推动企业成长等效应[5][6],推动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整体增强中国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和博弈能力,从而降低来自于全球价值链的市场势力和技术壁垒冲击。其三,即使遭遇外部冲击,在国内垂直分工体系下,中国企业不是同质化的竞争关系,而是异质化的合作关系,因此既有在共同利益下相互扶持、共克时艰的意愿,也有在不同环节上分散风险、合力共进的能力。由此,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将更具稳定性和主动权。 第二,“筑链共进”,促进“内循环”的产业升级。随着国内价值链从单一环节拓展为完整链条,并带动内外价值链结构的重塑,中国企业的竞争策略,有望从面向存量竞争的、以量取胜的“抱团取暖”,转向面向升维竞争的、以质取胜的“筑链共进”。具体而言,在“双循环”格局下,以内外价值链为脉络,未来中国产业升级将有望从三个层面展开(详见附图)。一是单环式升级。通过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等途径,推动加工制造环节的生产效率提升,这主要将通过深耕专业领域的制造业“隐形冠军”来实现。二是阶梯式升级。即沿着现有产品的价值链条,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环节延伸,从而完成从低附加值、低利润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的进化,这主要通过“科创头雁”和“国货潮牌”型企业完成。三是全链式升级。由于“研发设计(科创头雁)→品牌营销(国货潮牌)→加工制造(隐形冠军)”的国内链条被打通,因此一旦“科创头雁”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就将带动整个国内链条从旧产品跃迁至新产品,同步推进所有环节的升级。例如,此前日本、韩国半导体产业“收音机→电视机→个人电脑→智能设备”的升级路径即为典型案例。展望未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数字时代的到来,全链式升级机遇将更多地涌现。以国内价值链“筑链共进”,夯实单环式升级、阶梯式升级的基本功,抢抓全链式升级的新机遇,料将进一步拓宽中国经济产业升级的致远之路。 参考文献 [1] 吕越, 陈帅, 盛斌. 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导致中国制造的 “低端锁定” 吗?[J]. 管理世界, 2018 (8): 4. [2] 卢福财, 胡平波. 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低端锁定的博弈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10): 23-32. [3] 张少军, 刘志彪. 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 从全球价值链走向国内价值链[J]. 经济管理, 2013 (8): 30-40. [4] 邵朝对, 李坤望, 苏丹妮. 国内价值链与区域经济周期协同: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 2018 (3): 14. [5] 袁凯华, 彭水军, 陈泓文. 国内价值链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价值攀升的事实与解释[J]. 经济学家, 2019 (9): 93-103. [6] 黎峰. 双重价值链嵌入下的中国省级区域角色——一个综合理论分析框架[J].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1): 136-153.
9月2日消息,瓜子二手车日前宣布保障服务再升级,瓜子业务覆盖约80%城市用户,将通过车辆交付一对一专属管家服务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车辆过户。据悉,此次升级将围绕一对一车况确认、过户上牌一站式、交付流程可视化等一系列服务开展。此前,瓜子二手车已推出7天无理由退车、30天全面保修等售后服务,通过检测、整备、交付等服务升级,完善了售前、售中、售后的保障服务体系。
9月1日,滴滴宣布将旗下“滴滴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同时宣布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为出租车乘客发放打车券拉动消费,帮助司机师傅们提升单量和收入,并将开展司机关怀、为出租车企业定制信息化系统等多项长期举措。 据介绍,为响应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第一批出租车消费补贴将于9月4日开始。具体补贴方式可参考滴滴出行APP内信息。 据了解,升级后的“快的新出租”仍将保持独立运营。今年以来,为持续推动出租车行业发展,原“滴滴出租车”陆续开展出租车事业部组织架构升级;全国举办出租车行业恳谈会;为出租车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系统“桔行系统”;加快试点新服务,包括加强打击黑产、推出司机加油、吃饭优惠;以及与出租车企业和地方政府深入合作,试点“优选出租车”等系列举措。 针对“快的新出租”这一品牌名称背后的含义,滴滴表示,该品牌将延续原有“快的”品牌“让用户打车更快”的理念,进一步通过信息化、市场化手段提升线上叫车率(目前全国出租车线上化占比不足10%),帮助司机降低空驶率,提升接单效率,服务更多乘客。
8月27日,主板零食第一股来伊份发布其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公司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努力减少疫情对部分渠道销售端的影响,营收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6亿元,同比增长4.85%,归母净利润1234.29万元。 来伊份表示,2020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当期增加,对当期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主要系公司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推动品牌升级宣传,推进业务布局等,以期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电商占比突破15% 创新业务模式带来“惊喜” 来伊份从2017年就正式确定全渠道发展战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在保持合理利润水平的前提下加速规模扩张。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门店总数2801家,遍布全国百余个大中城市,全渠道会员总人数超过3200万。 众所周知,线上渠道一直是来伊份的传统优势,2016年到2019年线上收入四年间实现翻倍,今年上半年更是实现3.28亿元收入,占总营收比例突破15%,而2019年底这一比例为13%,线上业务占比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全渠道融合也催化和延伸出具有鲜明来伊份特色的业务模式。其中社区团通过社交裂变实现商品精准推送,上半年实现销售额突破5200万,订单数突破300万单,累计使用的会员用户数超过150万,来伊份APP外卖业务全国门店接入布局也拓展至2300家。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上半年,“来伊份商城”(移动APP)已成功引进50家外部商家进行试点,进一步由原品牌化运作向平台化运作发展,为用户及会员提供多元的优质服务及选择,也为深化公司新零售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线上后续有望迎来快速放量,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来源。 赛道风云再起 品牌力渐成核心竞争力 最新商务部报告显示,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从2006年的4240.36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2156.4亿元,增长幅度达422.51%,年复合增长率为17.98%,根据预测,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接近3万亿。从长期来看,休闲食品市场规模还有望持续增长。与此对应,今年以来A股休闲零食板块更是群星聚集,新入局者甚多。 然而,这一板块行业集中度却并不高,中泰证券研究显示,相较于成熟的食品饮料子行业,如乳制品行业龙头伊利的市占率超过30%,休闲零食行业市占率前三企业共计占比仅为22.4%,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其进一步指出,在消费升级趋势下随着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增强,具有品牌优势的龙头将享受集中度提升红利。 品牌力成为新一轮追赶赛道,深耕行业20载,来伊份审时度势率先在品牌升级上开启一场全新变革。5月18日,公司正式开启“新鲜零食”品牌战略,同时发布全新“鲜”标设计、新鲜零食礼盒和未来概念门店,并官宣品牌代言人王一博,完成由内而外体系化的品牌升级,增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认知。此外,作为新鲜战略推进的重大部署之一,来伊份全新Mall店也已于7月11日落地上海长宁来福士广场。 这一战略顺应了健康、新鲜的零食消费需求,打破零食与主食的明确边界,也为差异化竞争打下基础。具体数据方面,5月18日当天,来伊份线上销售额突破1000万,天猫旗舰店新增粉丝破17万,全渠道新增会员同比增长558%,来伊份APP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512%,业绩赋能效应明显。
2020年的结构性行情当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科技股。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心态走向成熟,把资金交给专业人士管理,已经成为更主流的选择,而其中科技股主题基金更是受到青睐。 相比A股而言,港股市场科技股拥有较低估值的优势。从2008年开始,以恒生指数纳入腾讯控股为标志,港股投资者对科技股的关注不断提升。2018年开始,因为同股不同权机制的引入,小米集团、美团点评等企业都赴港上市,也有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中概股回归,港股逐步形成了龙头互联网公司聚集的良好生态。 在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拟任基金经理李耀柱看来,绩优中概股的回归改善了港股市场的结构,为港股长期向好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港股通和海外资金的流入,中国的产业升级和5G带来的新科技周期的开启,在资金面和基本面共振之下,这些公司有望迎来基本面和估值双升的戴维斯双击。很多新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已经进了香港的主要指数,这样就会把香港市场的活跃度带起来,这是下一波香港市场结构性行情的催化剂。 他认为,投资需要抓住产业链当中的“最大价值”部分,未来也要抓住“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供给端产业升级,以及需求端品牌升级的机会。 “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不断进化,才有可能脱颖而出。优秀的公司要不断进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也要不断进化。”热爱研究,喜欢新生事物,从而时刻保持年轻的心态,是李耀柱在科技股的投资中能够取得优秀业绩的关键秘诀之一。他透露,自己平时的工作时间里面有大部分时间花在调研和研究公司上。 中概股回归奠定港股结构性行情的基础 :如何看待中概股回归对港股市场结构的影响? 李耀柱:随着中概股的回归,未来中国新经济在港股市场的占比会大幅提升,这也有可能把投资中国新经济的主要资金都吸引到香港。 从本质上来说,中概股的回归能够改善港股的上市公司结构,能够让港股上市的股票资产平均质量变得更好;同时,中概股的回归还能吸引更多长期资金投向香港上市的中国新经济公司,为港股带来增量资金,增量资金也会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这也是我们看好中概股回归的长期逻辑。 :港股之前的牛市行情,恒生指数都一度突破了三万点大关,港股下一波牛市将会由什么触发? 李耀柱:现在香港个别公司的结构性行情已经开始了。我认为下一波港股投资机会可能来源于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新经济公司,这跟2016年到2017年的港股牛市不一样。 2016年是中国经济复苏带来低估值周期股行情。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新经济公司到香港上市,海外资金和南下资金会增加港股的配置比例,在资金面和基本面共振之下,这些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会得到更好的体现。从长期来看,随着更多的新经济公司被纳入成为香港主要指数的成分股,香港市场的活跃度会逐步提升,这也许会成为港股牛市行情的催化剂。 中国的新经济行业在港股市场中的占比将会逐步提升,这个过程中,港股对内资的市场吸引力也会随之提升,进而拓展了港股估值的提升空间。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看好港股的长期投资机会。 把握“国内大循环”:从产业升级到品牌升级 :如何理解“国内大循环”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李耀柱:我理解的“国内大循环”是这样的,国内有需求但缺乏供给的,我们就要创造供给;国内有供给但缺乏需求的,我们就要创造需求。我认为“国内大循环”就是在供给端推动科技产业升级,在需求端实现品牌升级。 “国内大循环”实际上就是要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而且要形成更多需求和供给的闭环。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国内需求占全球总需求一个非常大的比例,然而主要供给方在海外。所以提升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供给能力是我们产业升级的重要目标。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打造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是我们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供给端的产业升级,如何理解某些政府扶持力度较大的行业? 李耀柱:有些行业通过政府扶持能够发展起来,有些行业扶持不起来。比如经过多年扶持,我国光伏行业在全球已经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和定价权;这种方式是否可以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上进行复制,还需要观察。但是有一点是必要的,就是这些行业里面的公司需要持续高效地投入研发,这才能让这些公司积累长期竞争力。 通过对某些行业的扶持,可以让这个行业快速崛起,有利于产业链利益的最大化,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环境非常复杂的状况下,我们一定要迅速地把先进制造业扶持起来。从投资层面来看,我们要将资金投资到在产业链中具有话语权,能够最大化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企业。 :如何理解需求端的品牌升级? 李耀柱:国内有巨大的制造业体量,但是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优势。 不仅是手机、家电、汽车,也包括食品加工行业,国内很多食品加工原来只是帮某些品牌代工,未来或许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对于需求端来说,原本没有品牌的公司,我们通过升级、通过品牌营销,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实现品牌溢价。 :如何看待传统行业的投资机会? 李耀柱:传统行业其实也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比如我投资服装产业链,包含有品牌、经销商、上游原材料、制造、面料等不同的细分领域,比较不同行业的细分净资产收益率,发现成衣制造和面料环节的最高,所以我们可能会选择这个细分产业链进行投资,这其实跟科技股产业链的投资选股逻辑是类似的,投资产业链里面价值链最大的部分。 白酒行业目前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部分企业如果未来品牌不能升级的话,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品牌升级是消费行业未来很重要的变化,这无论对于传统消费品行业还是科技企业,其实都是一样的。 金融业方面,我看好保险行业的投资机会,保险行业的渗透率比较低,今年这个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导致代理人的活动率降低,但是随着未来经济活动的恢复,我们认为保险行业会有不错的复苏,我们认为这是较为确定的投资机会。 某些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集团转型,要对传统模式进行革新,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考验,不一定成功,因为它需要组织的变革,也需要管理层执行力的贯彻。但是一旦成功,这个公司就有可能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纵观全球,我们也看到不少传统产业的公司进行自我革命成长成为伟大的公司的。所以对这些公司我们要以开放和中立的心态去观察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估企业转型带来的投资机会。
8月24日,记者从RELX悦刻了解到,用于防患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的向阳花系统已从1.0版升级到2.0版,并完成在全国范围内全部4000家悦刻专卖店的部署。向阳花系统2.0版创新地采用“一店一码”方式,顾客只需在付款前扫描专卖店内专用二维码,就能快速验证年龄,操作起来就如“健康宝”一样便捷。 向阳花系统是RELX悦刻在2019年12月启用的未成年人智能保护系统。借助AI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每位顾客需通过专卖店内专用平板电脑进行“姓名-证件号-人脸”三重验证,系统可精准识别出验证用户是否成年。 启用之初,RELX悦刻曾宣布将在3个月内打造100家“向阳花系统标杆店”,7个月内覆盖全国1500家悦刻专卖店。今年5月起,升级后的向阳花系统用二维码解决方案替代了平板电脑,提速完成所有专卖店的部署。 “无论于情、于理还是于法,守护未成年人都是悦刻的底线。”RELX悦刻创始人、CEO汪莹表示,“我们将以科技创新和严苛自律驱动守护者计划持续升级,也希望行业中的每个人,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付出最大努力,更好地践行让未成年人远离电子烟这一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