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以上受访者对未来一至两年收入增长持乐观、中性态度,四成以上受访者计划通过投资理财增收,但风险偏好却普遍趋向保守,投资收益预期也普遍下降。近日,腾讯理财通发布的一份国人财富管理报告,勾勒出最新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图谱。 报告内容显示,80.6%的受访者对未来一至两年收入增长持乐观、中性态度,其中40.4%的受访者预期乐观或较为乐观,40.2%的受访者持中性立场。另外,29.5%的受访者表示疫情过后将会适当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但52.9%的受访者认为收入“开源”更为重要。 报告内容还显示,41.3%的受访者考虑通过投资理财增收,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公募基金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权益型基金则是居民配置成长型资产的首选。 但受疫情影响,全球各主要国家都通过释放流动性提振经济,资产收益率也随之下行。根据行业第三方监测数据,2020年3月,银行预期收益型封闭理财平均收益为3.96%,6月份为3.79%,3个月间下降了0.17个百分点。信托产品中,1至2年期的房地产信托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为8.42%,2至3年期的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则为8.81%,工商企业类信托两个期限的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分别为8.4%、8.85%。而到了6月,同样期限的房地产信托预期收益降至7.75%、8.34%;工商类信托则降至8.03%、8.49%。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预期也在下降。根据报告,83.9%的受访者预计今年理财、投资收益率在4%以下,预计收益率能超过4%的仅占16.1%。同时,投资者对自己的钱袋子也看得更紧——71.7%的受访者表示,疫情过后投资理财将更趋保守,增加稳健型资产的配置比例,只有10.1%的受访者表示将更为激进。 除了疫情因素,近期暴露的四川信托资金池产品风险、个别银行理财产品亏损,以及多家私募基金挪用产品资金等风险事件,也对投资者行为、市场格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这些风险事件,都不是现在才发生的,隐患很早以前就埋下了,只不过现在才暴露出来,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这个趋势可能加速,但这是好事。”腾讯金融科技智库首席投资专家刘明军说。 “买了信托产品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比较富有的人群,他们的刚兑幻想打破后,可以让大家走向标准化的资产管理,家庭资产结构也会发生一定改变。”刘明军说,“亏钱”的银行理财都是最近一年内发行的产品,发行时已有打破刚兑的预期,银行也不存在先行刚兑后业务没法再做的压力。 刘明军认为,刚兑预期打破之后,投资者就会真正明白投资是有风险的,银行理财、信托等产品短期会受到一定冲击,投资者可能加速配置基金、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券商、基金等机构的产品会增长的比较快。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7月新发基金已有30只,募集1205.41亿元,其中股票方向基金新发行10只,募集760亿元,新发基金爆款频出,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募集金额超1300亿元,刷新了睿远均衡价值一天1224亿元的认购纪录,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半天吸金近700亿元。 “如果把银行理财、信托、债券都视作固收产品的话,固收类产品较长时间内都还是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银行理财、信托虽然短期受到一定冲击,增速、占比会下降,但总盘子也不是说降就降。”刘明军说,打破刚兑长期会推动权益类市场的发展,但如果权益类市场波动太大,也有可能适得其反,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信托产品为例,行业第三方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信托公司共发行7909款集合信托,发行数量环比增加15.12%。62家信托公司共成立6758款集合信托,成立数量环比增长17.45%。
备受关注的GB2145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以下简称“空调能效新国标”)近日已正式实施,空调能效标准全面提升,空调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冷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用空调产量全球占比超过80%。从目前情况看,包括家用空调、冰箱在内的制冷产品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消费升级的重要终端消费品,制冷能耗总量高、增速快、节能减排潜力大。我国制冷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5%以上,年均增速近20%,大中城市空调用电负荷约占夏季高峰负荷的60%,主要制冷产品节能空间达30%至50%。 为促进绿色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去年联合印发的《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幅度提高制冷产品能效标准水平。对于空调而言,到2022年家用空调能效准入水平提升30%、多联式空调提升40%。 空调能效新国标被称为迄今为止最严苛的空调能效标准。新标准“1级能效指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于日本“领跑者”能效要求,超美国“能源之星”能效要求,节能环保效果显著。与此前相比,新国标最大变化在于定频、变频(转速可控型)空调能效等级合并,均按照季节能效(APF)定级,能效指标大幅提升。 “通过标准的限定值可以将家用空调市场入门门槛提升14%,随着定频及一些低效变频产品逐步被淘汰,在未来2年至3年能够实现整体能效提升30%的目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指出,家用空调能效新国标的实施,将使目前的空调市场淘汰率达到45%,这意味着现有低能效、高耗电的定频空调和变频3级能效产品将面临淘汰。 从市场情况看,自去年“双11”购物节以来,空调价格战接连不断,一些高库存企业开启低价甩货模式,也有着应对新国标的现实考虑。根据相关规定,在空调能效新国标实施之日前出厂或进口空调产品,可在2021年6月30日前销售。这给行业出清低能效空调产品留出了时间窗口。 业界普遍认为,从空调能效新国标实施的影响看,既是产业升级,又是市场洗牌。以高标准作为重要抓手,强化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做到选购高能效产品有据可依,同时抬高行业竞争门槛,让更具科技含量的高质量产品占领市场,有利于具有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步伐快的企业创新发展。 实际上,为抢占新的市场商机,各空调品牌早就积极展开布局。海尔空调自去年12月1日起就已经全面开发符合新国标的空调产品。来自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的信息则显示,美的空调根据能效新国标要求,已经完成303款符合新能效标准的空调产品储备,将随着新能效标准的实施同步上市。 除了厂家创新供给之外,市场销售也要同步发力,有效激发换新需求,提升变频产品渗透率及高能效产品占比。《行动方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实施“节能补贴”“以旧换绿”等措施,采用补贴、奖励等方式,支持居民购买绿色高效制冷产品、更新更换老旧低效制冷产品;鼓励零售企业、电商平台开辟绿色产品销售专区,集中展示销售绿色高效产品。 以企业为例,国美空调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家电零售的代表企业,国美致力于将更节能、更环保、更智能、更健康的家电推向广大消费者。”从7月6日起,国美开始通过“以旧换绿”等活动加速新空调推广,让更多新能效标准空调产品替换用户家中淘汰的空调产品。 多位业界人士认为,龙头企业积极推动新标准普及,有利于让整个行业摆脱低价、低标、低质产品竞争,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7月20日,美瑞新材(300848)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资料显示,美瑞新材是一家专业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生产商,专注于TPU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通用聚酯型、特殊聚酯型、聚醚型、发泡型等多种类型的TPU产品。 “近年来,公司产品在中高端市场不断取得突破,产品结构逐步转型为以高技术附加值的特种品。”美瑞新材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仁鸿告诉记者,在技术方面,尤其在发泡TPU工业化技术等方面,公司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少数几家具有中高端TPU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专注于TPU产业链 打破国外垄断 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应用领域涉及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尤其是近年来,全球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精细化工行业作为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 TPU最早由德国拜耳公司于1958年研制成功。随后,德国巴斯夫、美国诺誉、陶氏化学等化工企业也相继研制成功。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欧、美、台资企业进入大陆后,大陆一些企业开始进行TPU的生产、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TPU产量和消费量均已位居世界前列,业内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在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形成了较大规模的TPU产业群,TPU产品的种类和产量都有了明显进步。 根据天天化工网的统计数据,2014-2018年国内TPU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4.95%。2018年我国TPU产量达到43.65万吨,且年均消费量保持约15%的高速增长,我国逐渐超越欧美成为全球最大的TPU生产和消费国。 “不过,从整体上看,我国TPU生产企业大多属于小型或微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生产分散、自动化水平低、规模生产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产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的中低端产品市场。”山东某私募研究员赵阳对记者表示,但TPU产品细分领域众多,部分本土企业通过自主创新,逐步掌握了行业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实现部分进口替代,并在部分细分领域建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美瑞新材自主研发的“双螺杆连续反应挤出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同行业首家将关键设备和部件实现自主设计并国产化的企业,打破了跨国公司对TPU制造装备的垄断,助力中国TPU行业和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基于该设备和特有工艺制造的成品,均已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军工、密封、品牌运动装备等中高端市场,助力关键材料的国产化供给。”王仁鸿表示。 王仁鸿表示,公司具有发泡型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复杂的产品配方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诸多细分领域打破了外资垄断,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产品竞争优势。未来,公司将持续开拓发泡型产品的应用市场,不断提高发泡型产品对公司的业绩贡献。 此外,美瑞新材在发泡TPU(ETPU)、高端聚醚TPU、高端密封件专用TPU以及热塑性有机硅聚氨酯弹性体(TPSiU)方面也实现突破,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这些领域的垄断局面,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差异化竞争 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超六成 赵阳表示,从目前TPU行业的整体供给情况看,通用型TPU产品的产量占比高,供给充分;而特种TPU产品的技术门槛高,产品附加值高。从竞争格局上看,TPU产品细分领域众多,具有比较优势的规模以上公司选择某一产品领域重点突破,也可以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招股书显示,美瑞新材在TPU研发、生产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某些细分领域已具备与国外知名企业竞争的实力,尤其在发泡TPU工业化技术等方面,公司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美瑞新材重点聚焦差异化市场开发,依托特种品的技术优势,持续提升在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目前,美瑞新材在电子注塑材料、页岩油气管材、消防水带、高端薄膜产品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2017年以来,公司根据TPU行业市场竞争情况及自身中高端产品的竞争优势,战略性增加特殊聚酯型、聚醚型等特种品的产能布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进一步扩大中高端产品的销售规模。公司特殊聚酯型、聚醚型和发泡型为代表的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逐年快速上升,已由2017年的39.82%上升至2019年的61.89%。 “TPU是一个高度差异化的产品,TPU市场是一个高度差异化的市场。”美瑞新材研发总监宋红玮告诉记者,公司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不断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确保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 美瑞新材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将投向30000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项目、8000吨膨胀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项目、技术中心项目、营销网络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将以本次发行上市为契机,不断提高现有业务经营管理水平,精心实施募投项目,全面提升公司综合实力,确保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公司价值,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王仁鸿表示。
7月20日,据新纶科技透露,伴随着与谷歌公司(Google)合作的稳步推进,公司为Google智能家居Nest智能温控器提供镜面彩色的防爆膜正式稳定量产交货。此次合作中,新纶科技是谷歌指定的供应商,也是目前国内生产此类产品第一个符合Google供应商资格条件的企业,此次订单的正式批量供应是新型功能性材料领域国产替代进口的重要标志事件之一。 新纶科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产品很早就应用在Apple智能音箱产品,这一次又顺利导入Google重量级客户。此次订单总量达1500万台,属于行业龙头订单之一,且后期与谷歌智能家居的合作开发也在深入探讨进行中。重量级客户的导入对新纶科技的行业影响力提升显著,也为中国电子功能材料升级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标杆示范作用,更为国内新材料行业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攻克国外关键技术封锁注入一剂强心剂。 据了解,Google公司从并购NEST开始重点发力智能家居,Google智能家居Nest此前参与的供应商是美国3M、日本NISSHA等国际知名厂商,新纶科技能成功脱颖而出,除了有与国外品牌相同的稳定性能表现外,更是由于新纶定制化加工工艺,解决了困扰客户产品研发的外观硬伤问题,产品外观更均匀细腻。优质的客户体验应该是Google主动让新纶科技在2019年10月份参与竞争并最终获得认可的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知名终端客户的密切合作,新纶科技的量产产品、新产品开发在市场上认可度高。目前,仅在消费电子材料领域,新纶科技直接服务的终端客户包括MAGA(MS、Apple、Google、Amazon)、小米、OPPO、VIVO等国内外一线品牌客户。 2019年,新纶科技主动剥离超净产品业务和高性能纤维业务,高度聚焦新材料行业。后续,在“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下,公司在强化自主创新、做好自身项目的同时,择机吸收产业链上的先进技术、优质项目,逐步实现涵盖上下游的全产业链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将可拓展更多客户资源,继续扩大销售规模并保持领先优势。
国家集采与省级带量采购方兴未艾之时,通过一致性评价正成为仿制药产品进入市场、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天士力(600535)7月20日下午公告称,其化药产品舒必利片业内首家过评。公司前期公告显示,替莫唑胺胶囊(蒂清)、右佐匹克隆片(文飞)、盐酸苯海索片等药品也是首家过评。 拥有30余款化药产品的天士力目前已有6款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年报披露显示,公司还有更多产品有望不久过评。天士力的化药集群已然显现,颇具后期销售放量潜力。 舒必利片首家过评 天士力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舒必利片100mg规格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该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舒必利片用于精神分裂症,对抑郁症状有一定疗效,其他用途有止呕,为国家基本药物,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甲类)。此药的主要生产企业除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外,还有恩华药业、广东彼迪药业和上海上药信谊药厂等。 根据米内数据库,舒必利片2019年的城市公立医院年度销售为4168万元(城市公立医院年度销售占比为61.27%),2019年年度增长率为24.77%。公告称,江苏帝益舒必利片为该品种国内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这将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 化药集群显现 最新舒必利片的过评,使天士力过评化药产品数量达到了6个。此前,公司已有替莫唑胺胶囊(蒂清)、右佐匹克隆片(文飞)、吲达帕胺片和盐酸苯海索片4个化学药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替莫唑胺胶囊(蒂清)、右佐匹克隆片(文飞)、盐酸苯海索片皆为国内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他达拉非片也获得药品注册批件,视同过评。 至此,天士力对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更多产品有望顺利过评。据公司年报披露,公司还有米诺膦酸片、吉非替尼片、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注射用替莫唑胺、苯扎贝特缓释片等品种提交注册生产申请,盐酸二甲双胍片、卡托普利片、氯氮平片三个品种也提交了一致性评价申请。 一般而言,通过一致性评价将为产品进入国家集采和省级带量采购打开通道,对产品放量具有正向作用。过评之后,天士力的他达拉非片、吲达帕胺片在今年初双双中标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为产品快速放量提供了保障。 天士力的化药板块拥有32款在研产品,以创仿结合的研发战略持续优化产品管线。公司创新药产品的研发取得了阶段性进展:1类创新药TSL-1502(PARP抑制剂)启动I期临床研究;1类创新药TSL-0319胶囊(DPP-4抑制剂)获批临床;从美国礼来公司引进了1类创新药物GPR40选择性激动剂;通过投资派格生物布局的长效GLP-1类似物,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患者依从性高,疗效更优。 随着更多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一个化药集群在天士力已然显现,未来进入集采及带量采购后有望带来销售放量。
7月20日,“国内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制造商”爱博医疗(行情688050,诊股)将进行申购。招股书显示,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2629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并在科创板上市。此次发行初始战略配售数量为394.35万股,占此次发行数量的15%。此次公开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10513.9272万股。 爱博诺德的募资用途主要用于4个方面:约33%(2.62亿元)用于眼科透镜和配套产品的产能扩大及自动化提升项目;约27%(2.16亿元)用于高端眼科医疗器械设备及高值耗材的研发实验项目;约19%(1.52亿元)用于爱博诺德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约21%(1.7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这个股是治疗白内障的,打破国际厂商垄断。这个股会不会成为十年十倍的tenbagger牛股,会不会成为爱尔眼科(行情300015,诊股)第二?自主人工晶状体第一股+OK镜第二股,拭目以待能否复制爱尔眼科、欧普康视(行情300595,诊股)的3年5倍?这个股上市后需要仔细关注跟踪,我个人认为这个股有牛股潜质。 1、国内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制造商,打破国际厂商垄断 据官网介绍,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北京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研发生产自主创新的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为起点,目标是开发全系列眼科医疗产品,包括植入类眼科耗材、手术器械、手术设备、眼视光产品、眼科药品等系列产品,覆盖白内障、青光眼、眼视光等诸多领域,是国内眼科医疗领域的创新引领企业。 爱博医疗表示,公司是国内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制造商,也是国内主要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制造商之一。公司拥有人工晶状体核心技术和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掌握包括材料制备、光学与结构设计、工艺制造在内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完成全部研发及生产流程,打破了国际厂商在高端人工晶状体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垄断局面。自从2014年7月公司推出国内第一款可折叠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目前已拥有20个产品型号等一系列产品,其中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作为“创新产品”通过国家药监局注册审批,国家药监局在其官网发布“在国产人工晶状体中尚属首创,为国产器械在高端人工晶状体领域的一大进步”。 2、预计2020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59%至33.27%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352.91万元、7481.11万元、1.27亿元以及9469.25万元,其中,人工晶体的营业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占比均在90%以上,分别为3943.07万元、6949.69万元、1.2亿元以及9019.24万元,呈逐年上升态势。净利润方面,报告期内,爱博诺德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48.95万元、-391.04万元、2011.06万元以及3648.13万元。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冲击较大,仅实现营收2621万元同比下滑39.15%,实现归母净利润341.54万元同比下滑80.10%,扣非净利润296.29万元同比下滑82.08%。由于眼科医疗服务是一季度疫情以来冲击程度最大的领域,因此无论是爱尔眼科等眼科医疗服务,还是康弘药业(行情002773,诊股)为代表的眼科用药,亦或者是爱博诺德的眼科高值耗材,受到的冲击均比较大。 另外公司预计2020年二季度实现营收6378.69万元至6878.69万元,同比增长23.59%至33.27%,实现归母净利润2643.11万元至2931.76万元,同比增长35.31%至50.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00.61万元至2889.27万元,同比增长39.45%至54.93%。 结合一季度的业绩,上半年的营收预计0.9-0.95亿元同比下降4.96%至增长0.32%,归母净利润预计2984.65万元至3273.3万元同比下滑18.66%至10.80%。公司在5月13日披露的最新版招股说明书里即披露了盈利预测,说明公司对二季度业绩修复的信心还是比较足的。 3、自主人工晶状体第一股,产能从年产20万片到年产77万片 2014 年,公司第一款人工晶状体普诺明®A1-UV 获得国家药监局(CFDA)注册证,该产 品是一款疏水性丙烯酸酯制成的高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可折叠非球面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截止 2019 年 6 月,该产品已在全国 1,000 多 家医院销售。与同类进口产品临床对比,产品术后视觉质量优秀,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价格 更低,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大量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被白内障手术医生普遍认可。该产品被 专家推荐成为“非洲光明行” 、 “一带一路光明行” 等国家援外项目的政府采购产品, 结束了国家白内障医疗援外活动时主要使用进口品牌人工晶状体的局面。该产品获得了“国 家火炬计划” 、 “中国侨联奖” 、 “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等荣誉和奖项, 被中华 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评为“2015 年我国眼科十大成就”, 并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眼科 学术大会期间被专家评价为“第三代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代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领域的 新技术。 爱博诺德招股书测算,2019年国内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约为26亿元,爱博诺德市占率约为7%,随着带量采购政策放开,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可达34亿元。为爱博诺德打下7%市场份额的产品大多集中在中高端领域,打破了国际厂商的技术垄断。产品参数与国际知名企业爱尔康、强生视力康、博士伦等生产的同类产品相差无几。 国产品牌可以主打性价比,爱博诺德人工晶状体产品均价约为431元,进口同类产品最低也在2,000元以上。主要原因在于爱博诺德产品无需缴纳关税,并且实际销售中采取多规格定价策略,灵活发挥低价优势。2017-2019年,爱博诺德人工晶状体类产品收入从6,950万元一路飙升至1.8亿元,高歌猛进的业绩背后,是人工晶状体产能从年产20万片到年产77万片的蜕变,三年近乎翻四倍。 4、欧普康视之后的OK镜第二股,第二家取得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的内资企业 2019年3月公司取得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是中国境内第2家取得该产品注册证的生产企业。角膜塑形镜是公司在人工晶状体技术基础上研发的另外一项核心产品,创新性地设计和制造了具有非球面基弧的角膜塑形镜,旨在利用非球面带来的“周边离焦”效果来达到更好地延缓近视发展的目标,目前该设计方法已经获得了中国和美国的发明专利授权,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申请正在实质审查过程中。该产品应对目前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近视问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公司已建立的眼科销售渠道基础上,该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正在快速展开。 公司的角膜塑形镜产品采用创新性的基弧非球面设计,已进行全球专利布局,能提供优化的周边离焦,使近视控制效果更稳定。作为继欧普康视后第二家取得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的内资企业,爱博诺德在国际上也十分“惹眼”。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和制造了具有“非球面基弧”的角膜塑形镜,大幅提升了近视控制效果。 此外,立足国人需求,爱博诺德与同仁医院联合展开对中国人眼大样本量调查,镜面设计更加匹配中国人角膜面,用户佩戴舒适度明显改善。基于广阔市场前景和超凡技术实力,爱博诺德计划将角膜塑形镜产能扩充至50万片/年,此外,其还正在研发一款“大景深多焦角膜塑形镜”,将助力其技术优势更上一层楼。 5、爱博诺德创始人解江冰毕业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理学博士 爱博诺德创始人解江冰毕业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理学博士,是教授级高工,曾任职于世界知名眼科医疗器械公司。2010年,解江平后回国创立爱博诺德。在一次采访中,解江平提到了创立爱博诺德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一个白内障大国,但当时,中国30%的白内障手术使用的仍然是国外淘汰的硬式晶体,软式可折叠人工晶体全部依赖国外进口。只有实现高端人工晶状体的国产化,才能降低人工晶体价格,让更多人能够用上高质量的产品。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解江冰及其一致行动人(毛立平、白莹、员工持股平台),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45.048%的股份(发行前)。解江冰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农业与环境化学博士,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多项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研课题负责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历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美国眼力健公司Senior Scientist,美国雅培公司Principal Scientist。 解江冰于2010年4月创立爱博有限,2010年至今始终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包括解江冰在内的公司核心技术高管在行业内大多有不错的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 6、爱博诺德的前景:中国的眼科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的眼科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800亿人民币,年增长率在10%左右,白内障治疗和青少年近视治疗是眼科中的核心门类。 爱博诺德最初以人工晶体为起点,从成立到现在的短短10年就迅速搭建起了涵盖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眼科粘弹剂在内的手术类产品,以及包括角膜塑形镜在内的视光类产品。其中,爱博诺德的软式人工晶体是国内第一个拿证的高端国产品牌,在未来国产替代进口,软性晶体替代硬性晶体的发展格局中,爱博诺德人工晶体的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爱博诺德自主研发的角膜塑形镜(普诺瞳)也是目前国内除欧普康视之外的第二个获批的国产角膜塑形镜,市场前景可观。
近日,杜海涛所涉的“网利宝”产品爆雷,引发了粉丝暴怒。原因是杜海涛姐姐回应网友质问时,非但没有愧疚之意,反而斥骂网友“活该”。其幸灾乐祸的心态、伤口撒盐的姿态,瞬间上了热搜。 明星代言是否要承担责任,立马在网络圈引起一阵热议。其实明星代言应该爱惜自己的声誉,一旦代言“翻车”,明星因此带来的麻烦会没完没了。 明星代言翻车事件 在众多明星代言事件中,产品代言“翻车”屡见不鲜了。早在2007年12月25日,上海工商部门查处“诺亚舟”英语学习机广告。工商部门称,这个由知名主持人陈鲁豫代言的广告语中的“门门高分上名校”、“内容好,成绩当然好”等属于不科学的保证。另外,广告中关于“某学生使用产品后成为学习状元”的内容,其真实性无法证实,构成虚假宣传。 近日,由著名主持人汪涵和乒乓球世界冠军刘国梁代言的爱钱进暴雷。据公开资料显示,爱钱涉案上千万人,金额两千多亿。爱钱进(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上海榕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 无独有偶,7月11日又有消息称湖南卫视主持人杜海涛代言的理财产品“网利宝”暴雷。其实杜海涛所涉的“网利宝”,是2018年挖的坑,2019年爆的雷。网友心有不甘,可以理解。代言的明星丝毫没有一点于心不安,这钱赚得就有点血腥味。 然而,近年来,明星为金融平台代言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明星大鹏(真名:董成鹏)曾为小牛在线的代言人,该平台近日宣布“良退”。范冰冰曾经为紫马财行代言,该平台于2019年3月被北京朝阳经侦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其母公司北京紫马财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被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企业。 同时王宝强也曾出任团贷网首席体验官,不过2019年3月27日,团贷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立案侦查。 对于上述代言屡屡翻车事件,小编近日也关注到了被人诟病的微商行业。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报道,化妆品品牌姬存希涉嫌虚假宣传,产品注销后仍在天猫销售。 据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数据查询发现:姬存希光感变色隔离喷雾(浙G妆网备字2017005328)的非特备案在2018年6月12日已经注销。根据化妆品行业相关法规,被注销的化妆品不能生产和销售。 此外,姬存希被媒体曝光涉嫌虚假宣传后,仍签约明星合作,上电视节目。据了解,6月,姬存希携手《奔跑吧》亮相荧屏,并成为节目组的指定护肤品牌。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明星在代言前,电视栏目组接广告时,有没有做足功课,认真考察产品的功能、效力和产品质量。同时明星代言和电视栏目组接广告都要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爱惜自己的羽毛,拒绝为不合格或名不副实的产品代言推销和宣传。 望细化规范明星代言 当代言产品出现问题,明星到底应该负怎样的责任呢?有业内人士解释道,从法律关系上看,明星与代言产品之间是一种“推荐”关系,这种关系比一般的推荐要强,但比“担保关系”要弱。明星是否需要负责,负责的程度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200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明星代言现象往前推了一步,明确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时,‘问题食品’代言者承担连带责任。 同时在2014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进一步拓宽了相关领域,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要承担连带责任。 有业内人士表示,进一步规范明星代言行为,是在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其明确了“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随着法律条款的完善,有望对明星代言有了进一步的约束和规范。一旦其所代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出现问题,明星所承担的责任也被细化。 结语 在当前法律规定下,追究“违规”广告明星代言人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都是不可能的,但追究其民事责任则是还有可能的,因为他们在代言“违规”广告时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过失的。并且从明星名人的社会责任讲,代言的广告出现不实情况时,退出获取的广告代言费也是对自己所代言广告误导消费者的一个交代。 同时,明星代言应该爱惜自己的声誉,随着法律条款的完善,也有望对明星代言有了进一步的约束和规范。同时也引用网友的一句话,明星代言产品需自查,为客户选择良品才是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