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手又将触手延伸到了线下KTV产业。 记者获悉,7月10日,首家“快手欢唱店K-Station"落地广州时尚天河,昨晚,快手已经在站内通过“K歌不打烊”官方账号为该店进行了探店专场预热直播。 从当地媒体的报道中看,该店和传统KTV不同,更类似K歌空间,包括了开放式舞台、歌房区、休闲区等几大空间,全程自助式消费。 舞台机面向所有顾客开放,手机扫码支付即可登台演唱,同时现场的其他顾客也可通过扫码打赏台上的演唱者。 而且,所有的KTV box都具有视频录制功能,录制过程中还能选择美颜和贴纸。 其中,和快手结合最为紧密的点是,消费者唱完歌后,可以选择把录下来视频同步上传至快手。而且每个视频都会自带10张优惠券。 在媒体报道中,快手音乐的相关负责人解释道,这是快手专门为这家店做的一个比较大的产品创新——用户唱完歌,可以选择将KTV box录制的视频上传到快手,凡是通过快手欢唱店上传的k歌作品,都会自带10张欢唱券。用户既可以分享给好友瓜分该券,也可以通过自然的同城分发,触达更多同城用户,从而引导线下消费。 听起来似乎是一种全新的线上导流线下的新玩法。但作为一家内容公司,快手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对此,快手音乐业务负责人表示,疫情下大多数人长期宅家,包括电影、展览、音乐会等在内的所有线下娱乐活动受到重创,KTV也是线下娱乐行业里被冲击到的一个细分板块。快手希望可以借自己的品牌和线上流量(尤其是同城流量),为KTV合作伙伴做线上推广,以此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帮助他们逐步恢复业务。 而在用户方面,快手开线下KTV店,一方面为线上平台引流,另一方面能发挥K歌这一娱乐活动背后的社交价值,用户通过线上线下K歌,可以与其他用户,尤其是同城的用户有更多社交互动。也可以让好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这么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快手吸引到一些潜在的音乐爱好者,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一种新的用同城流量和产品技术赋能线下的新通路。 让更多人消费音乐,让音乐人赚钱 事实上,近一个月来,快手音乐动作频频,开线下KTV店只是其中一步。5月底,快手音乐先是官宣拿到了周杰伦歌曲的短视频平台授权,同时又推出了自制IP栏目“原唱来了”,更在7月5号邀请到了容祖儿、李克勤、twins等港乐歌手进行了一场“港乐季”直播专场。 音乐人方面,快手也先后推出音乐燎原计划、亿元激励计划,和QQ音乐合作打造唱作人大赛等。 这之中,周杰伦的入驻和杰威尔版权授权备受外界关注。对此,快手音乐业务负责人表示,快手做这件事情,核心还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快手过去一直是让社区自然的成长,但当它的体量发展到今天之后,一个不得不去解的题是“生态完整性”。因为(音乐这类)向上的破圈的内容很难自然生长出来,但它在站内有需求,并且这个需求没有被很好地满足,所以我们要人工去补这件事情。“ 而如果音乐消费越来越多,相应地,音乐短视频创作也会越来越多,那么平台对于音乐版权的需求就会变大。如何让很多手握优质版权的唱片公司(非头部)愿意把歌曲授权给平台,快手的解决方法是,除了给流量,也要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 为此,快手推出了“亿元激励计划”。据官方介绍,音乐人或版权所有者通过上传作品、线上签约授权等步骤,通过审核后参加。参与签约授权的音乐作品将按计划规则计算分成。目前,亿元激励计划已面向首批受邀版权公司开放,后续会逐步面向全体版权公司及音乐人开放。 除了“亿元激励计划”,在扶持音乐人方面,7月9日,快手宣布已与QQ音乐达成战略合作,即日起推出“12号唱片”年度唱作人大赛,大赛最终将挑出12首“听觉”和“视觉”兼具的流行人气单曲,组成2020“12号唱片”年度专辑。此外,优秀音乐人还会有一些线下演出的安排。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2号唱片”比赛要求选手在上传作品的同时也拍摄短视频,并且鼓励围绕作品生产UGC内容,还会有直播PK的玩法,赛制设置明显综合了快手平台的特色。另外,年度唱片强调人气单曲的“视觉”性,也是短视频平台区别于在线音乐平台的一个特点。 事实上,唱作人大赛也是快手半年多以前提出的“音乐燎原计划”的延续。2019年11月,快手联合TME旗下四大音乐平台发起“音乐燎原计划”,当时强调围绕“看、听、唱、演“四个音乐消费最重要的场景。半年过去,快手平台上不仅音乐人的数量增长了40%,粉丝10万+以上的音乐人也增长了40%。 这证明,短视频平台和流媒体平台其实可以达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短视频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非常活跃的UGC内容,尤其是有关音乐内容的二次创作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今年年初,杨千嬅的《处处吻》就曾因为短视频平台上活跃的二创而再度翻红。对于音乐行业来说,原创和翻唱两件事情其实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每一个原创音乐人都希望自己的歌曲以后变得家喻户晓,而二创是增加歌曲传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短视频平台对流媒体平台也是有需要的,因为平台如果想要做大生态,就需要对平台上的达人具有强烈的引力,流媒体平台强大的歌曲分发能力和行业资源,可以帮助快手平台上长出的音乐人更顺畅的进入行业。 而据36氪了解,在“12号唱片”之前,快手就已经和QQ音乐在扶持音乐人方面做出了一些的合作的尝试。例如6月16日,双方就在快手平台上推出了一场联合直播——“原唱来了Q音专场”。而未来,这档直播栏目也会定期举行,探索以官方账号导播和曝光资源注入的形式,帮助原创音乐人打通曝光通路。 做音乐产业的放大器 近年来,包括快手、抖音、B站等在内的很多视频平台都在跨界布局音乐产业,那么快手短视频对行业的价值在哪里? 首先,快手3亿多的日活用户流量意味着,它是有力的音乐内容宣发渠道之一,音乐人和新歌的声量及传播度增量很快。近两年,快手短视频的宣发做的越来越成熟,成为音乐人首发新歌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周杰伦最新单曲《Mojito》在快手平台上获得了6000多万的播放、272万的点赞和6.5万的评论。 其他中腰部音乐人也有爆款歌曲出现,比如快手音乐人梦然的一曲《少年》。就曾凭借快手官方的推荐和平台用户的二创而变成了爆款歌曲。数据显示,目前,《少年》标签下收录视频超过300万,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则超过85亿。 除了宣发,让音乐人赚到钱,也是推动音乐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2019年中国音乐人生存状况报告》显示,绝大多数音乐人仍生存艰难,近半数音乐人的税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像QQ音乐这样的在线音乐平台和像快手这样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在给音乐人贡献更多收入。35%的音乐人表示,快手是自己做直播收益最高的平台。 图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中国音乐人生存状况报告》 在“亿元激励计划”逐渐落地后,目前,快手音乐人在平台上的变现手段主要包括3类:版权分成、短视频广告、直播打赏。具体而言,除了按照一定计算规则对歌曲进行费用结算外,粉丝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音乐人,可以去接拍短视频广告,也可以开通直播,获得粉丝打赏的分成收益。 另外,让更多人消费音乐内容,把音乐行业的市场蛋糕做大,是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的又一重要价值。一个在快手平台上火起来的歌手,同样可以在QQ音乐赚钱,且赚到更多的钱。 可以想象的是,未来,在线音乐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的融合只会越来越深,用户最后只会有场景的区分,他会在要听歌的时候习惯于打开播放器,要去看音乐相关内容的时候更习惯打开短视频平台。 整体而言,快手的音乐业务希望沿着“生产者变多-音乐内容变多-用户音乐消费变多-音乐创作者继续变多“的良性循环路径发展,这也是创造一个更大更健康的中国音乐生态所必须经历的路。
编者按:企业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而当下,商业模式从未如此错综复杂,也从未如此孕育生机。新业务、新经济、新模式令人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家优秀的企业,必然是价值充盈的。她不仅要有一定的规模当量和盈利能力,还必须有着积极的价值观,能够改善人的生产生活环境,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能够扎根过去和现在,指向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价值评析】现象级综艺有望带来流量收入双增。《乘风破浪的姐姐》火爆出圈,节目开播当天,芒果超媒站上了千亿市值。首期节目品牌赞助即达到13家,超过同期相似节目。截至目前,《乘风破浪的姐姐》总播放量达到17.8亿次。优质内容输入打通流量变现。2019年芒果TV月均活跃用户数为1.11亿人,居长视频类第四位,但月活跃用户数环比增速基本高于“爱优腾”三家。截至2019年末,芒果TV付费会员数达到1837万,同比增长70.88%;年内会员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02%。公司年内获得广告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39%。享有湖南广电版权红利,内容成本优势显著。芒果TV以4.51亿、4.96亿、5.46亿的价格获得湖南卫视2018-2020年独家版权,近年内容成本占总营收比例约40%。互联网视频业务盈利能力较此前明显改善,2019年毛利贡献占比达到39%。手持IPTV/OTT全牌照,优先布局大屏生态。至2019年末,芒果TV的IPTV业务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覆盖用户达1.48亿。运营商业务在年内实现收入12.75亿,同比增长33.31%。应收账款暴增,现金流状况不佳。2019年芒果超媒应收账款达29.97亿,同比去年增加124%。2017-2019年,芒果超媒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5亿、-3.77亿和2.93亿。上市两年分红近2亿,一年扶贫投入超4000万。芒果超媒上市第一年未进行分红,2019年公司派发现金股利1.78亿,占当期净利润的15.38%。2019年,公司扶贫投入总额达4323.55万元,慈善捐助总额为88.26万元。综合各项指标,芒果超媒整体价值评分为3颗星。谁能料到一个30+姐姐团点燃了整个夏天。6月12日开播至今,《乘风破浪的姐姐》在芒果TV总播放量已达到17.8亿次,豆瓣评分8.2分,第1期至第4期每期播放量均在2.5亿左右。伊能静、宁静、张雨绮等话题艺人长居热搜榜。这也是芒果超媒乘风破浪的夏天。节目开播当天,芒果超媒站上千亿市值,此后一路追高,盘中股价最高达67.58元,创上市以来峰值。截至7月8日收盘,芒果超媒报收63.91元,总市值1137.84亿。“背靠大树好乘凉”是芒果TV异军突起的真实写照。作为长视频网站中唯一一家盈利平台,芒果超媒长期依赖于湖南广电的输血,然而路还得自己走。在从独播到独创的转变中,芒果TV能否继续乘风破浪?互联网视频营收占比超4成,去年月活用户数1.11亿芒果超媒的前身为快乐购,同属于湖南广电旗下,主做电视购物。2018年,湖南广电打包旗下5家子公司快乐阳光、芒果互娱、天娱传媒、芒果影视、芒果娱乐,借壳快乐购登陆A股,并更名“芒果超媒”。湖南广播电视台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目前,湖南广电仍通过100%控股芒果传媒有限公司,持有芒果超媒64.2%股份。经过此次整合,芒果超媒的业务线也由媒体零售延伸至视频平台、影视综艺内容制作、艺人经纪、音乐版权、游戏发行等全产业链生态。2018年7月12日,更名后的芒果超媒上市,开盘涨6.25%,当日报收于25.39元(前复权)。此后一年,芒果超媒的股价一直不温不火,直至2019年10月后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今年以来,芒果超媒的股价一路攀升,由年初的35元涨至60元左右,半年涨幅超70%。与此同时,芒果超媒在2019年录得正式上市以来的最好成绩,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归母净利润11.56亿元,同比增长33.6%。事实上,芒果超媒也是唯一一家盈利的长视频公司。2017年,芒果超媒首次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净利润7.15亿。而长视频界的三巨头“爱优腾”仍在亏损。2019年全年,爱奇艺实现营收290亿,净亏损103亿,近三年已累计亏损230.75亿。腾讯也在今年头一次披露视频业务的亏损情况,称已减少至30亿以下。优酷所在的阿里巴巴数字媒体与娱乐业务多年来持续亏损,2019财年亏损达到158亿。芒果超媒靠什么实现盈利?芒果超媒旗下可分为互联网视频业务、运营商业务、新媒体互动娱乐内容制作、媒体零售等多个业务板块。其中,互联网视频业务以芒果TV为主体,也是芒果超媒的核心收入来源和增长引擎,直接对标“爱优腾”。2019年互联网视频业务为芒果超媒带来50.44亿收入,同比增加56.46%,上年同期增速曾高达86.05%。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由2017年的20.95%上升至40.35%。芒果TV诞生于2014年,彼时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已各踞一方。但背靠湖南广电这棵大树,芒果TV以综艺咖的身份杀出重围,短短几年时间跻身长视频市场第二梯队。芒果TV刚成立,湖南卫视即宣布原创节目内容不再对外分销互联网版权,仅在旗下平台芒果TV上播出。在这之前,爱奇艺曾靠着《爸爸去哪儿》的独家网络版权赚得盆满钵满。此后,包括《花儿与少年》《变形计》《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一系列重磅综艺,以及《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湖南卫视的经典栏目均在芒果TV独播,这在短时间内为芒果TV带来巨大流量。2015年1月,《我是歌手》第三季独播直接将芒果TV客户端推上了AppStore免费排行榜首位;总决赛时芒果TV访问量达到8800万,移动APP日活跃用户1009万,首次破千万。截至2018年末,芒果TV视频用户日均活跃数为3588万,同比增长25%。这期间,芒果TV平台再次上线《明星大侦探》《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餐厅》《向往的生活》等爆款综艺。2019年,芒果TV全年上线综艺节目33档。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输入让芒果TV流量持续高涨。(数据来源:易观千帆)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2月,主要长视频平台中,爱奇艺月活跃用户数稳居第一位,全年月均活跃用户数达到5.72亿人。芒果TV的月活水平居于第四位,仅次于优酷视频,2019年月均活跃用户数为1.11亿人。但从环比增速来看,芒果TV月活跃用户数环比增速几乎均高于“爱优腾”三家。其中,2019年1月月活用户增速最快,达8.3%,同期爱奇艺、腾讯、优酷月活环比增速为3.8%、1.1%、1.3%。流量涌入则为变现提供更多可能。与爱优腾类似,芒果TV的变现主要通过广告收入和会员收入。广告业务方面,芒果TV依托播放内容,提供互联网展示广告、节目冠名、植入广告、IP+KOL带货等全域广告营销体系。2019年,芒果TV广告品牌投放489个,同比增长50.93%;获得广告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39%。截至2019年末,芒果TV付费会员数达到1837万,同比增长70.88%,上年同期增速为138%,会员人数连续两年飙涨。公司年内会员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02%。然而,这一数字与“爱优腾”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2019年末,爱奇艺的订阅会员规模已达到1.07亿,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规模人数也在年底突破1亿。据国盛证券测算,截至2019年末,芒果TV会员业务动态ARPPU(平均每付费用户收入)值约9.7元/月,爱奇艺ARPPU值则为12.7元/月。此外,腾讯视频及爱奇艺的付费渗透率均为19.3%左右,而芒果TV仅为13.7%。不论付费率、ARPPU值,芒果TV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依靠版权分销扭亏为盈,内容成本占比约40%在芒果超媒的营收体系中,除了来自C端的流量变现,还包括依托芒果TV的全产业链生态。其中占大头的是新媒体互动娱乐内容制作业务,2017-2019年在总营收中占比均超过3成。新媒体互动娱乐内容制作业务整合了内容制作及运营、艺人经纪、音乐版权、游戏及IP内容互动营销等众多板块。这之中,内容制作与运营板块充当芒果TV的造血机制,向平台提供自制综艺和自制影视剧来吸引观众为内容付费。同时,芒果超媒对外出售自制内容版权。早期,芒果TV仅是湖南卫视的节目“搬运工”,以低价获取湖南卫视节目的独播权,或是移植湖南卫视成熟IP予以自制,并向市场分销部分节目版权获得收入。这极大降低了芒果TV的内容成本投入,并能轻而易举获得额外收益。芒果超媒的资产重组报告中曾披露了多起相关交易。2017年,芒果TV的主运营方——快乐阳光的内容运营业务前两大客户分别为腾讯和爱奇艺。快乐阳光向腾讯出售《浪花一朵朵》《中餐厅》等多个自制综艺,获得收入2.73亿,版权来源于湖南台增资/采购、自制,销售成本仅为8591.25万,这笔交易收获毛利润1.87亿。而向爱奇艺出售《歌手2017》等自制内容让快乐阳光直接收获2.22亿毛利润。报告显示,2017年内容运营业务为快乐阳光贡献了近70%的毛利,互联网视频业务却仍亏损1982万。从成本项来看,快乐阳光互联网视频业务的内容成本和分销内容版权结转成本共计12.35亿,约占当期营收的36.5%。同时期,爱奇艺在2017年的内容成本达到126亿,占营收比重为72.5%。二者在内容成本投入上的差距也成了芒果TV早早实现盈利的关键。不止是爱奇艺,为了购买版权而付出高昂成本一直是长视频网站盈利的掣肘。面对稀缺的优质内容版权,议价权并不掌握在爱奇艺等手中。2018年以来,芒果TV谋求从独播向独创转型,目前,公司自有内容制作人员超过1500人,拥有16个综艺制作团队和15个自有+外部影视工作室,也推出了《妻子的浪漫旅行》《妈妈是超人》《婆婆和妈妈》等独家自制综艺,包括燃爆夏天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此前,快乐阳光曾与湖南台签署《电视节目信息网络传播权采购协议》,湖南台将其制作并在湖南卫视于2018年至2020年期间播出的独家电视节目的网络版权分别以4.51亿元、4.961亿元、5.4571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快乐阳光。而对于湖南台2020年12月31日之后制作并播出的独家电视节目,快乐阳光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由于芒果超媒在重组后的年报中并未单独披露芒果TV内容成本信息,单从互联网视频业务成本和版权及制作成本两项来看,2018-2019年,这两项成本支出合计约占当期总营收的41%和48%。而爱奇艺2018-2019年内容成本分别达到211亿和222亿,占营收比重为84.44%和76.57%。就目前而言,芒果TV在内容成本上仍具有绝对优势。但随着自制内容比重加大,若不再享受湖南卫视的版权红利,其成本优势能否持续还有待考究。从毛利结构来看,互联网视频业务的盈利能力较此前明显改善,2019年毛利贡献占比达到39%。由于部分优质版权仅在平台独播不再对外出售,新媒体互娱内容制作的毛利率下降13.05%,毛利占比降至25%。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业务是芒果TV区别于其他视频平台的特色板块。5G时代,客厅大屏成为厂商争抢的又一风口,IPTV/OTT(交互式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则是大屏生态的重要终端载体。芒果TV手持IPTV和OTT全牌照,可为运营商提供综合内容服务和增值应用服务,并向终端客户提供定制的内容服务。芒果TV从中按用户付费与运营商进行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分成。2019年5月,芒果TV引入中国移动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随后又与中国移动旗下咪咕文化签订协议,在基础电信业务、优质版权内容、5G+超高清、家庭产品等多个方面开启战略合作。一旦这一市场打开,芒果TV也将开辟新的增长点。至2019年末,芒果TV的IPTV业务覆盖广东、福建、浙江等31个省级行政区域,覆盖用户达1.48亿。运营商业务在年内实现收入12.75亿,同比增长33.31%,在总营收中占比为10.2%。爆款IP红利有待兑现,去年应收账款暴增124%截至7月9日,《乘风破浪的姐姐》在芒果TV累计播放量达17.8亿次。节目火爆出圈,已然被视为芒果TV的“拉新神器”,有望带动会员及广告收入的爆发性增长。据统计,《浪姐》首期节目中提到的品牌赞助达到13家,超过同期相似节目《青春有你》第二季和《创造营2020》,后两者首期赞助品牌数分别为5个和11个。开源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浪姐》的赞助广告收入乐观情况下可达到5.46亿。6月26日,《浪姐》联手抖音开启直播带货,但首秀成绩不及预期,销售额仅为371.9万元。爆款综艺IP+直播带货的转化能力未能得到验证。事实上,《乘风破浪的姐姐》浪潮还未褪去,已有人离场了。7月1日以来,芒果超媒连续阴跌近一周,股价一度跌至57元附近。“千亿市值只是昙花一现”的质疑频出。极度依赖湖南广电的输血成了对芒果超媒未来独立成长能力的最大质疑。除此外,在自制综艺的垂直领域,芒果TV占据了优势地位,但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也在紧追猛赶。《明日之子》《青春有你》《创造营》《奇葩说》等一系列超级爆款综艺的诞生也证明了这一点。2019年,腾讯视频自制综艺数量达到40部,芒果系45部,二者不相上下。艺恩数据显示,2019年观看度TOP10独播网综中,腾讯视频占据了前两位,芒果TV仅在第三位。自制剧方面,相比爱腾两家,芒果TV的竞争力较弱,少有爆款。腾讯视频有代表作《陈情令》,爱奇艺则有《隐秘的角落》等现象级爆款剧。此外,尽管芒果超媒连续三年利润快速增长,其现金流状况却不佳。2017-2019年,芒果超媒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5亿、-3.77亿和2.93亿。另一方面,芒果超媒的应收账款规模逐年递增。2019年公司应收账款达29.97亿,同比去年增加124%。今年一季度,芒果超媒实现营收27.3亿,同比增长9.7%;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同比增长14.8%。社会责任方面,记者注意到,芒果超媒上市第一年未进行分红,2019年公司派发现金股利1.78亿,占当期净利润的15.38%。据芒果超媒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公司近年来通过公益节目、公益广告、电商+直播等形式助力精准扶贫,2019年扶贫投入总额为4323.55万元,慈善捐助总额为88.26万元。
7月7日消息,年轻人互动文娱平台“快点”宣布完成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等老股东集体超额跟投的近亿美金C轮系列融资。 本轮融资将用于平台内容生态建设、IP打造、产品功能优化、团队建设,弈秋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对于此轮加注,GGV纪源资本董事李浩军对《》等媒体记者表示:“从对话式小说到剧情化短剧,快点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利用最贴合年轻群体的内容形态逐步构建出了属于新一代人群的内容生态。” 把小说做成微信对话 “快点阅读”正式版本于2017年5月上线,初期定位“对话式小说平台”,凭借代入感强、易传播的对话式阅读切入阅读市场,建立起面向年轻读者的内容生态。 同年7月,“快点阅读”上线UGC和共同创作(Co-writing)功能,降低用户创作门槛,这也是国内最初的UGC创作尝试。门槛低、高互动的UGC的模式使“快点阅读”快速起量,累计起几万篇UGC内容。此阶段,“快点阅读”整体创作数据打破了传统创作社区的固有比例:每月有20%的用户参与创作,50%的用户参与互动。 2018年,“快点阅读”开启富媒体化互动和进一步social化尝试,推出配音功能和全语音形式的对话小说,同时上线tag标签系统进行个性化推荐,并且每一个tag标签都是一个小主题“贴吧”。 “这代人给我的另一个印象就是多元化。从我们用户创作的内容就能看出来,他们涉猎各个领域,非常细分。我们的产品可以通过Tag去分作品,有些非常冷门的Tag下面都有人在创作和消费内容。我们那代人的生活环境没有太大差异,感觉大家都在消费同样的内容,和这一代人真是完全不同。”快点CEO张锐表示。 此后,2019年,“快点阅读”,正式更名“快点”,沿着现有IP开发路径,从文字、音频率先进入剧情化竖屏短剧领域。 快点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自去年九月开始,已累积数千部PUGC精品短剧,开放UGC后用户参与活跃,平台总短剧数量已超过3万部,70%的平台用户会消费视频内容,视频内容显著提升了用户留存,用户规模随之进一步增长至500万DAU。 与此同时,“快点”开始尝试商业化的快点通过广告和会员增值服务,月流水迅速增至1000万,后续还会进行更丰富的商业化尝试。 “从上线到现在,我们花最多精力的地方是产品迭代和更新。”张锐表示,我们希望做成一个社区型产品,所以基本上都是从用户端去考虑,用户需要什么内容,需要什么互动,如何通过内容形成用户之间的互动。 张锐介绍,快点的很多功能都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服务的,包括“条评”,用户可以对小说的每一句话进行单独评论;好友实时合写(Co-writing)功能;尬演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把台词演出来;再到现在的视频化。我们通过产品的不断迭代,去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让产品变得更有趣,可用性更高,从而实现增长。 进军影视化短剧生产寻求“出圈” 根据Quest Mobile数据,全网在线视频用户月活达9.5亿人,随着人群代际变化对内容形式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Z世代人群更加注重个性化表达,作为伴随着丰富的社交媒体平台长大的一代人,创作和分享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乐于分享、协同创作的特性下,随着短视频的爆发,用户消费的内容形态从专业制作的PGC长视频逐渐向UGC化演进。 相较于短视频平台视频化的“段子”,快点的短剧是视频化的“故事”。快点方面介绍,“快点”在做的就是影视工业线上化、UGC化,通过IP+UGC社区的模式,在线上完成剧本创作、成组、选角、拍摄剪辑与分发。用有剧情的视频小短剧填补抖音和快手段子化短视频的空白,同时通过工业化、数据化的方法打造出一个YouTube化的NFLX平台,相较国外融资额超过18亿美金、烧钱制作短剧的“短视频版Netflix”“Quibi”,“快点”能给出较低的制作成本和交互属性更强的影视内容。 张锐表示,出生三年多的“快点”“已经构建起了新的创作者生态”:平台流水分红到创作者手中,广告分成和稿酬使部分头部作者的年收入固定在50-60万,吸引了大批00后年轻作者从传统网文平台向“快点”迁移。而每天上新峰值超过2万篇的UGC小说们则为“快点”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优质IP内容池,平台则可以通过用户的点击完成率、追番率等数据高效筛选出优质IP进行培育和开发。 “快点在过去两年已经成功证明了在生产端对话式小说是创作门槛最低的内容形态,并源源不断积累大量有价值的IP。而在消费侧,短视频则是用户天花板最高的媒介形态,快点既然有机会利用差异化的内容切入这个市场,那我们就要勇敢尝试。” 在张锐看来,平台积累的IP内容形式由对话和少量旁白推动剧情,具有“爽点多、内容精悍、互动性强”的特点,是天然契合视频内容的剧本。 在这个过程中,“快点”也在不断积极谋求“出圈”:一方面,“快点”积极扩大用户大盘,通过从图文、语音到视频、直播的内容形式升级,试图将用户从传统的阅读爱好者拓展到全媒体领域的播客、影视剧爱好者。 另一方面,“快点”也在积极提高自制影视剧的质量,坐拥巨大IP库,筛选优质小说改编,使产出影视从短剧上升至精品剧和长剧、正剧,并与影视公司和国内主流视频平台开展合作。“快点”预计将在今年内上线20-30部超过10集的独家自制剧。 李浩军表示,快点CEO张锐之前创过业,经历过起伏,所以他沉得下心,耐得住性子。他对于早期高质量内容生态的搭建这个底线坚持得很好。所以才能搭建一个非常稳健的内容底盘,后面的增长才能更扎实。否则最后会因为内容生态不够好,产品内容丰富度或者质量不够高,导致用户留存出现问题。所以我们也会发现,市场上很多产品都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走到今天的只有他。 “期待在张锐的带领下,能够在快点的平台上看到属于新时代人群自己的,具有影响力的新IP,快点也能够成长为下一代的内容消费平台。” 李浩军说。
获悉,AI视频面试SaaS服务商“近屿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英诺天使领投,上一轮投资方金沙江创投继续跟投。CEO方小雷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AI算法、产品细节的打磨以及销售拓展。近屿智能去年7月获得金沙江创投和科大讯飞(002230)产业加速中心的8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QuestMobile发布了《2020移动互联网全景生态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在用户量增长近乎停滞状态下,移动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增长了12.9%,由2019年4月的128.2 小时增长至2020年4月的144.8小时。 2020年一季度,传统BAT三巨头的市场占比基本持平或微微下滑。其中,腾讯从45.6%下降至43.2%,百度从9.0%下降至7.4%,阿里则几乎保持不变,仅从2019年的10.4%增长为2020年的10.6%。 增量见顶的时代,短视频成为了分走流量的主力军,字节跳动和快手两家公司去年用户时长增长较为显著。其中,快手的市场占比从一年前的2.7%增长到2020年一季度的5.1%,增速在所有互联网头部平台中较为突出。 疫情进一步加快了直播视频平台的增长,大量明星、企业家纷纷转战线上,开启带货模式。以快手为例,2020年以来就与董明珠、丁磊、梁建章等多位企业家达成直播合作。快手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尤其是5G的发展,短视频直播平台将继续成为推动用户大盘增长的核心推动力。(罗茂林)
近期,随着热门自制网剧频频“出圈”,在线视频行业生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7月3日,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接受专访时表示,视频平台应该在可控的成本下探索行业的长期成长性,并以良性有序的生态模式带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视频行业经过高速增长期,打造爆款成为行业努力的方向之一。如何把控整体内容质量和打造爆款之间的关系,以精品内容带动整个平台健康有序发展,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孙忠怀表示,腾讯视频优先考虑的是根据细分领域特点进行精细化内容制作,提高整体作品的平均成功率。在内容“高原”的基础上,再选择优势内容投入资源,打造爆款“高峰”。 在差异化策略的布局下,腾讯视频打造了电竞题材标杆作品《全职高手》、全景式武侠江湖《陈情令》、经典IP系列网剧《龙岭迷窟》、以《创造101》为代表的创系列、“综N代”代表节目《拜托了冰箱》、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以及国漫首部“年番”《斗罗大陆》等口碑流量兼具的作品。 此外,腾讯视频较早进行了国际化布局,率先推出了海外版视频平台WeTV。自去年上线以来,WeTV先后在泰国、印尼、越南和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落地。 孙忠怀称,在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东南亚市场,用户规模以及内容市场表现都超出预期。针对不同的细分海外市场,腾讯视频的内容运营会更加特色化、精细化、并与当地优秀制作公司携手实现本土化内容开发。
日前,微博最新推出的UGC短视频应用“星球视频”开启内测。然而,短视频行业如今巨头林立,在此背景下,再次押注短视频的微博能否如愿破局? 近期,微博在短视频领域又有了新动作。 日前,微博最新推出的UGC短视频应用“星球视频”开启内测。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款应用是今年微博以及新浪集团最重视的产品,公司内部优先级高于去年推出的社交应用“绿洲”。 目前来看,短视频行业巨头林立,除头部平台抖音、快手等,腾讯也在大举发力短视频内容,行业格局尚未最终成型。微博尽管入局较早,但依然缺乏足够的内容支撑,或许较难破局。 微博发力短视频,“星球视频”已开启内测 据悉,微博推出的“星球视频”已在iOS和安卓端开启内测。记者查询发现,星球视频已和微博打通关系链,用户通过微博登录后,视频内容、好友、关注等数据也会同步迁移过来。与抖音、快手等竖屏应用不同,星球视频采用横屏+浮窗模式,一屏可容纳两条视频。 目前,星球视频的产品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及两个主推板块。五部分包含“首页”、“发现”、“拍摄”、“消息”和“个人中心”;其主推板块增设在首页中,为“推荐”、“关注”两个部分。 在产品逻辑上,星球视频与微博大致相同,视频内容将会以feed流的形式呈现,总体而言,这款应用类似于从微博分流出的独立视频App。 天眼查数据显示,星球视频的开发者为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为微博独立注册公司,公司同一批申请的商标除“星球视频”外,还有“浪花视频”“野岛视频”和“白鲸视频”三个视频类商标,不过这些产品目前均未上线。 在视频领域,微博近期可谓是动作不断。除星球视频这一已上线的独立App外,微博近日宣布开启微博视频号的内测,并发布“微博视频号”计划,以此吸引优质视频内容创作者的入驻。 据悉,用户只要满足投稿一条以上时长一分钟的视频,或在最近一年内发布五条以上时长一分钟的原创小视频,即可获取加入资格。解锁进阶权益的创作者将会获得微博开机推荐、“热门流”曝光、视频社区推荐等优先级权益。目前视频号采用分批邀请制,正式上线时间在7月初。 分析人士称,微博的这些举动被外界看作今年发力短视频内容的信号,也被视为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巨头对其他社交平台的防御措施。 微博入局短视频七年,仍缺少独立内容生态 实际上,早在2013年7月,微博就开始尝试增加短视频内容,并正式入股一下科技;一个月后,一下科技旗下产品“秒拍”正式在微博的内置应用中上线。倚靠微博的用户流量池,秒拍迅速成为当时最热门的短视频应用之一,而微博则凭借秒拍扩展了平台的视频内容。 彼时,国内短视频市场处于萌芽阶段,抖音尚未成立,快手的目标人群主要为下沉市场,秒拍一时风头无二。借助2014年在微博红极一时的“冰桶挑战”,秒拍实现了从单纯的图文传播到图文、视频内容相结合的传播转变,而微博用户活跃度由此实现激增。 随后,为应对市场上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微博与一下科技共同推出娱乐类短视频应用“小咖秀”,这款应用因明星效应以及独特的猎奇性曾短暂的进入用户视野。 局面在2017年开始发生变化。随着抖音的迅速崛起,短视频行业步入下半场,竞争也愈加激烈,没有建立自身内容生态的秒拍和小咖秀逐渐落于人后。分析人士称,小咖秀仅倚靠微博自身流量与明星效应带来的关注,并没有真正孵化出可持续的用户生态。而秒拍则没有构建自己的UGC生态内容,平台特色并不明显。 在2019年四季度财报中,微博对一下科技的投资计入2.147亿美元减值损失。但微博的短视频布局仍在继续,2019年微博加大了对短视频业务的倾斜,除加强明星、媒体、热点等优势领域外,还扩充短视频内容形态,降低头部内容作者生产专业视频内容的门槛,以提升微博在PGC类视频的市场竞争力。 今年以来,微博更是动作不断。有业内人士推测,其或许是为了进一步扩充视频分区的内容,刺激相关内容生产者的活力,抑或是迎合社交媒体内容形式的变化,在下一个机遇到来前做好准备。 巨头混战之下恐难破局 目前来看,短视频行业格局尚未落定,还存在增量空间。QuestMobile2019中国移动互联网报告显示,短视频月活用户规模同比增量达1.23亿,而下沉市场人群超6.1亿,小镇青年用户规模增速远超全体网民,下沉市场的用户争夺战还在继续。 分析人士称,目前国内的短视频市场的培育已相对成熟,PUGC创作氛围逐渐兴起,YouTube模式或将成为行业下一个爆发点。 然而,短视频行业如今巨头林立,除头部平台抖音、快手等,腾讯也在大举发力短视频内容,倚靠月活超12亿的微信开启“视频号”内测。那么,在此背景下,再次押注短视频的微博能否如愿破局? 据悉,早在2019年绿洲上线之初,微博就因过度模仿Instagram、小红书等热门应用被质疑“入局太晚,无创新”。此次新推出的星球视频,依然存在这个问题。业内认为,这款产品与微博的使用场景高度重合、市场定位不够清晰以及在视频内容上缺乏创新,与抖音、快手等雷同,同质化严重。 QuestMobile数据显示,目前短视频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平台渗透率走高,基本完成流量积累,正处于丰富内容生态加速商业化的阶段。当内容视频化已是大势所趋,市值降低、月活进一步下降的微博,焦虑也在逐渐扩大,因此,微博需要推出新品,去试图满足Z世代人群新的需求。 有观点认为,微博想要创造出独家的、更优质的视频内容吸引用户,不仅需要大量优质内容创作者的长期入驻,更需要平台的引导和激励。时间已滞后太多的星球视频,未来将如何发展,还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