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汽车已成为中国前瞻科技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的移动出行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日常代步,而是万物互联的出行大生态。在此背景下,9月9日,威马汽车宣布发布“IdeaL4”新科技战略,并联手高通、百度、紫光、芯鑫等合作伙伴打造未来智能出行终端。 “传统汽车行业只赋予了汽车产品单一的工业品属性,却忽视了其作为消费品的重要属性,这导致了汽车在科技方面的应用和普及,被移动互联网时代抛在了身后。”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表示,“不过,我们的三电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目前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威马汽车IdeaL4战略分别具体指:IntelligentCockpit(最懂中国用户的智慧座舱)、DigitalArchitecture(业内首个全新自研数字化架构)、EIC(超级平台化三电系统)、AutonomousDriving(自动驾驶核心技能)以及5G、L4级自动驾驶等前瞻科技。 沈晖对记者表示,IdeaL4技术战略的目标是打造新智能美好出行生活“四大件”。未来3到5年,威马汽车将投入200亿元人民币,汇聚3000名全球顶级工程师,打造更符合中国用户喜好的“EC出行智能终端”。 与此同时,威马汽车在“四大件”领域,还将开拓了多家“智能盟友”共同发力。其中,IntelligentCockpit(最懂中国用户的智慧座舱)的打造将与高通公司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更加贴近中国用户需求的全新WMConnect智慧数字座舱。此次合作为起点,威马汽车成为首批将第三代高通骁龙TM汽车数字座舱平台应用于量产车的品牌。 AutonomousDriving(自动驾驶核心技能)将依托于百度Apollo。目前,威马自动驾驶已经实现约三万五千台智能汽车驾驶数据积累。根据规划,明年年初威马汽车将推出搭载与百度深度合作的AVP自主泊车功能的全新车型,该车型将实现特定场景下的L4级无人驾驶。 DigitalArchitecture(业内首个全新自研数字化架构)将依托紫光、芯鑫两家芯片生产企业,共同构建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圈。紫光集团总裁助理张岩表示:“双方将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在自动驾驶硬件等领域展开合作,构建智能汽车产业新形态,为人类的美好出行生活持续创造价值。” EIC(超级平台化三电系统)是威马汽车自主研发的产物,目前威马汽车三电系统已建立了完善的试验认证体系,覆盖了三电、底盘、安全、NVH、电子电器、车身内外饰、自动驾驶、智能系统等9大验证领域。受益于高度灵活的超级平台化三电系统,威马汽车的各个三电系统组件能够实现自由组合、自我进化。 在自动驾驶方面,沈晖多次强调了“本土化”需求。威马方面称,其已经依托国内主要道路,积累了三万五千台智能汽车的数据信息。目前,威马于明年初上市的全新车型,将搭载与百度深度合作的AVP自主泊车功能,可实现特定场景下的L4级无人驾驶。 据悉,作为造车新势力杰出代表,威马汽车销量表现沉稳踏实。8月份实现销量2057辆,同比增长143%,环比实现“六连增”,同时刷新年内单月销量新纪录。
财经网汽车讯 拜腾汽车新公司南京盛腾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 9月10日,天眼查显示,南京盛腾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股东方包括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厦门道合智联投资合伙企业、南京兴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段连祥等;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 天眼查还显示,该公司核准日期为2020年9月9日,法定代表人段连祥认缴1亿元,持股6.67%。 8月底,有消息称拜腾汽车已经申请注册成立新公司,命名为“盛腾”,预计于8月底获得法人营业执照。新公司拟融资20亿元加速量产M-Byte,一汽集团等股东正积极推进该项融资。知情人士还表示,拜腾汽车计划于9月全速重启,这比此前预计6个月的调整时间大幅缩短。 知情人士称,拜腾正基本按照一汽集团给出的重组方案推进,且未来有上市计划。拜腾汽车南京工厂将生产代号为“EQ320”的红旗品牌纯电动车。 财经网汽车曾就上述消息向拜腾相关人士进行核实,对方并未直接否认,而是称公司正在重组,暂时不对市场传闻作评论。 据央视新闻报道,拜腾汽车自2017年起一共经历四次融资输血,总金额达84亿元,“3年烧光84亿元造不出量产车”。被点名后不久,拜腾汽车CEO召开会议,宣布自7月1号起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暂停时长六个月,期间大部分中国区员工待岗,小部分员工留岗值守,维持公司最基本的职能运转。 虽然拜腾汽车迟迟未实现量产,购买生产资质也使其背负巨额债务,但拜腾名下的工厂、设备和其它不动产仍具备一定价值。中国比地招标网信息显示,拜腾汽车“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弱电自控系统工程增项劳务合同”招标项目已经落定,南京中时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于8月22日中标。 业内人士分析,拜腾南京工厂和高端电动车生产平台是其优质资产,这对于一些还不具备高端电动平台技术的车企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9月10日下午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8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11.9万辆和21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3%和11.6%。新能源汽车当月产销均超过10万辆,销量更是创出历年同期新高。 根据统计,8月中国汽车销量呈现两位数增长,累计汽车产销降幅已收窄至10%以内。其中,商用车在货车的拉动下,增长势头依然迅猛,商用车产销与货车产销均刷新了8月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增长,其单月产销也刷新了8月历史纪录。 国内乘用车当月产量同比微降,销量呈现增长。乘用车8月产销169.4万辆和175.5万辆,产量同比下降0.1%,销量同比增长6.0%。 国内商用车当月产销同比大幅增长,产销刷新了8月历史纪录。商用车产销42.5万辆和43.1万辆,同比增长42.8%和41.6%。 中国新能源汽车8月销量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当月产销均超过10万辆,分别达到10.6万辆和10.9万辆,同比增长17.7%和25.8%。10.9万辆的销量,也创下8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对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这主要归功于近期国内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影响。另外,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的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措施也是重要因素。 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65.5万辆,同比增长6.3%,占市场份额的37.3% ,实现了近5个月来的首次增长。 自主品牌上市车企吉利、长城、比亚迪8月销量均实现增长。其中,吉利实现12.1%的同比增长,长城同比增长27%,比亚迪则同比增长2.15%。
周四,美股高开后持续走弱,回吐周三的多数涨幅。热门中概股同样受市场影响调整,收盘多数下跌。 热门中概股具体表现如下: 大型中概股中,阿里巴巴跌2.05%、京东跌3.45%、网易跌2.65%、蔚来跌1.93%、拼多多跌0.92%、百度跌0.2%。 其他中概股中,理想汽车涨1.58%、小鹏汽车涨6.7%、哔哩哔哩跌4.72%、爱奇艺涨1.52%、虎牙跌5.32%。 焦点回顾 百度回应将为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筹集至多20亿美元:不予置评 据CNBC,$百度(BIDU.US)$正在与投资者讨论如何在三年内为一家新的生物技术公司筹集至多20亿美元的资金。一位知情人士称,该公司将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不是百度的子公司。该个人无权公开谈论该项目。 对此,百度称不予置评。 百胜中国收跌近5%,其港股首挂破发,成港交所一年多以来上市首日表现最差个股 周四,$百胜中国(YUMC.US)$收跌近5%。昨日,$百胜中国-S(09987.HK)$在港上市,首日收跌5.29%,成为了香港交易所一年多以来十亿美元以上的上市交易中,首发表现最差的个股。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这是2019年4月申万宏源上市首日下跌12%以来,上市规模达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中,首家首日股价遭遇下跌的公司。公开数据显示,百胜中国是香港上市制度改革以来,继阿里巴巴、网易、京东之后,第四家在港二次上市的企业。 百胜中国CEO表示,华东地区业务强劲,全国复苏步伐良好,今年仍计划开店800-850家。 华住集团今起招股,每股最高发售价368港元,预计9月22日上市 $华住集团-S(01179.HK)$发布公告,将于9月11日-16日招股,公司拟发行约2042万股股份,其中公开发售约204万股,国际发售约1838万股,每股发行价将不超过368港元,每手50股,预期将于9月22日上市。$华住(HTHT.US)$此前于201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据悉,华住集团是一家业务覆盖全球的领先且发展迅速的中国多品牌酒店集团。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拥有6,187家在营酒店。财务数据方面,公司2017财年至2019财年净收入分别为人民币82.29亿元、100.63亿元、112.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6.7%;同期实现归属于华住集团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28亿元、7.16亿元、17.69亿元。 小鹏汽车逆市涨近7%,德银:可与特斯拉共存 周四,$小鹏汽车(XPEV.US)$收涨6.7%,股价报19.28美元。 近日,德意志银行分析师称,在资本雄厚的大型科技巨头和地方政府支持下,中国有一类新兴汽车制造商希望颠覆汽车行业,即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和威马汽车,合称「Fab Four(披头四)」。这四家公司都可以与特斯拉共存,因为对于这四家公司未来还有很多跑道可以从传统的ICE汽车制造商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百度在京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Apollo Go 9月10日,北京市开放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启动仪式在Apollo Park举行。$百度(BIDU.US)$Apollo宣布在北京正式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Apollo Go,北京用户可以在百度地图及Apollo官网上预约体验Robotaxi。北京此次开放的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区域总长度约700公里,覆盖亦庄、海淀、顺义的生活圈和商业圈等近百个站点,全国开放区域最广、测试里程最长。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中国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于9月9日发布了IdeaL4全新科技战略。同时,威马汽车宣布将在智能化领域联手高通、百度、紫光、芯鑫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未来智能出行终端。 “IdeaL4科技战略的目标是打造新智能美好出行生活‘四大件’。未来3年到5年,威马汽车将投入200亿元,汇聚3000名全球顶级工程师,打造更符合中国用户喜好的‘EC出行智能终端’,寓意着威马将专业的造车理念与前瞻的智能科技相互结合,制造出具备万物互联的智慧汽车。” 威马创始人、董事长、CEO沈晖介绍说。 根据规划,威马汽车全新科技战略由Intelligent Cockpit(最懂中国用户的智慧座舱)、Digital Architecture(业内首个全新自研数字化架构)、EIC(超级平台化三电系统)、Autonomous Driving(自动驾驶核心技能)组成。其中,Intelligent Cockpit(最懂中国用户的智慧座舱)的打造将与高通公司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更加贴近中国用户需求的全新WMConnect智慧数字座舱。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威马汽车成为首批将第三代高通骁龙TM汽车数字座舱平台应用于量产车的品牌。 Autonomous Driving(自动驾驶核心技能)将依托于百度Apollo。目前,威马自动驾驶已经实现约三万五千台智能汽车驾驶数据积累。根据规划,明年年初威马汽车将推出搭载与百度深度合作的AVP自主泊车功能的全新车型,该车型将实现特定场景下的L4级无人驾驶。 EIC(超级平台化三电系统)是威马汽车自主研发的产物。目前威马汽车三电系统已建立了完善的试验认证体系,覆盖了三电、底盘、安全、NVH、电子电器、车身内外饰、自动驾驶、智能系统等9大验证领域。受益于高度灵活的超级平台化三电系统,威马汽车的各个三电系统组件能够实现自由组合、自我进化。 Digital Architecture(业内首个全新自研数字化架构)将依托紫光、芯鑫两家芯片生产企业,共同构建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圈。紫光集团总裁助理张岩表示:“双方将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在自动驾驶硬件等领域展开合作,构建智能汽车产业新形态。”(俞立严)
国内乘用车市场自2001年加入WTO后,经历了黄金十年。2010年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市场,自此步入了增速换挡阶段,但依旧保持着双位数的快速增长,同时,在政策调整、以及“余额宝”出现为标志的互联金融兴起,推动了汽车金融市场的加速增长。2016-2017年,国内汽车金融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26%。 而在此过程中,“数据及技术”标签浓厚的汽车金融服务平台快速崛起,赢得众多资本青睐。创立于2010年8月的灿谷,深耕汽车金融科技领域至今长达10年,可说是国内汽车金融科技领域的样本。 (数据来源:中汽协) (数据来源:罗兰贝格) (数据来源:罗兰贝格) 灿谷以汽车融资便利化服务起家,随后向汽车交易便利化服务和售后便利化服务延伸,以三大服务来连接主机厂、经销商、金融机构、购车者及售后服务机构五大主体,贯穿了汽车消费的整个生命周期,形成了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服务闭环,并实现了自身由汽车金融服务平台向汽车服务平台的战略转变。 在灿谷的发展历程中,2017年是其业务发展的里程碑之一。这一年,灿谷推动营收规模迅速站上10亿元新台阶。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业务的快速扩张及成熟也迅速赢得了资本关注与青睐,自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仅一年时间,公司陆续获得A、B、C三轮融资,先后引入春华资本、华平投资、泰康资产、泰合资本、腾讯、滴滴出行等各界明星资本。据富途证券统计,截至2020年7月1日,灿谷在列的外部股东除上面说的这些之外,入局的还有红杉资本。 (来源:富途牛牛) 各路资本的加持,除了增强灿谷的资金实力之外,无疑为其未来的扩张及新业务探索也提供了更多方向与可能。站在当前视角来看,泰康这类全国性险资无疑是在以汽车保险为代表的后市场业务给予丰富的产品支持,滴滴出行对运力的核心诉求,成为其重要的B端销售渠道,包括工商银行、上海银行、微众银行等在内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也为其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2018年,是极为特殊的年份,不论是对灿谷、还是对国内车市,甚至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彼时,国内互联网行业掀起上市潮,继易鑫、优信在先后美上市之后,灿谷于18年7月26日在纽交所敲钟,同天,拼多多与极光也在纳斯达克上市。自此,灿谷迈入新阶段,同时,车市也出现新拐点。 尽管在2018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刺激政策退出、房产挤出效应等多因素影响下,乘用车市出现28年来的首度产销负增长,灿谷依旧实现了逆势增长,凸显出十足的韧性。 回顾灿谷十年上升路,之所以能在激烈的汽车服务领域脱颖而出并体现出抗周期属性,体现什么内生优势?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推动两端“供给侧改革”深化,内生基础优势突出 简单来说,灿谷分别针对金融机构、购车者和经销商提供汽车融资便利化服务。针对金融机构,灿谷为其提供从获客、线下服务到贷后管理的全流程、端对端服务;对于购车者,灿谷为其提供购车融资方案及购车便利两类服务;对于供应商,灿谷还推出供应链融资便利化服务。 显然,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把握资金及购车需求两端。就资金来源而言,以第三方金融机构为主。而购车需求来自于经销商网点。据悉,灿谷在创立之初的五年就在下沉市场铺设全国性的经销商网络。 经销商网络按城市分布占比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公开数据) 随着业务深入及金融监管趋严,灿谷持续推进两端“供给侧改革”:助贷化及直营化。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度,灿谷助贷业务来自第三方机构资金占比高达92.6%。经销商规模方面,截至到今年二季度末,灿谷所覆盖经销商数达4.6万,直营占比高达96.0%。同时,灿谷也表现出向产业链上游主机厂拓展,推动集采和零采的双线发展趋势,并与股东滴滴协同,持续获客并推动销量。 除开在业务及战术层面的布局优势之外,灿谷之所以能实现领先的行业地位,背后高管团队及投资人更是功不可没。据了解,灿谷创始人为深耕行业20年的汽车金融舵手张晓俊和林佳元,其高管团队多人有在有着汽车金融“黄埔军校”之称的上汽通用汽车金融(GMAC-SAIC)(国内首家汽车金融公司)的任职经历,且股东汇聚互联网、金融、汽车等各大产业精英,包括来自滴滴出行、腾讯、华平资本、泰康人寿,既是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也是灿谷业务拓展的外部驱动力量。 下一个十年,增长何从? 近日,灿谷发布内部信,正式提出以“使命驱动、勇于挑战、渴望成长、创造价值、尊重个体”为核心的全新价值观体系。标示着公司开启新征程。透过灿谷来看,行业下一个十年,增长何从? 其实,持续关注灿谷便会发现,公司自2018年推出后市场业务后,保持着快速增长,而且在今年疫情影响下,实现逆势大增,目前已是公司重要的增长极。客观上来说,随着汽车保有量增至规模,后端包括保险、养护、维修、汽配等需求也将迎来持续释放。 据前瞻产研报告数据,到去年6月,全国保有量汽车就已达2.5亿辆。而国内汽车后市场细分为19大方向,产值规模约接近8000亿元。预计随着平均车龄逐渐延长、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后市场的产值将突破万亿。背后这庞大的空间,势必也会成为灿谷未来着力的原动力,目前公司背靠股东泰康人寿以保险促成业务为主,后劲有强力支撑。 进一步来看,汽车金融还有多大空间? 总体上来说,上有空间,下有支撑。 从空间来看,以2018年公开数据显示,国内汽车金融渗透率40%出头,即便相比世界均值水平70%左右仍有明显提升空间。 各国汽车金融渗透率比较(2018年) (来源:华泰证券) 汽车千人保有量 (来源:中汽协) 进一步从两方面来看,尽管国内车市整体疲软,但目前国内汽车千人保有量较发达国家仍有明显空间。据2019年相关数据统计,国内汽车千人保有量大约179辆,仅为美国的1/5,中长期的上升空间明显。 国内二手车交易占比 (来源:WIND,华泰期货研究院) 从结构来看,二手车可谓是冰冷车市中“暖流”,占比在持续提升,但在国际比较视角下,上升空间同样显著。目前,国内二手车交易量占比接近40%,以美国为例,其占比长期保持在75%左右。 从政策面来看,在长期以内需为主要驱动力的政策基调之下,汽车作为除房产之外的核心大件消费品,具备较强需求刚性,在房产收紧趋势下,大概率将持续获政策支持。 所以,总体而言,尽管汽车金融行业经历经济结构、政策等多轮调整,但未来增长依旧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