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一位金融行业的老友聊到最新职业动向,无意间提起一件行业旧事。 在P2P风生水起的时期,曾有一家行业头部P2P平台,想从顶尖财经公关人才中吸纳一位做公关总监,年薪一度开到了税后200万,高出正常行业水平好几倍。 2015年前后,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盛况空前,多的是海外中高端人才拿着double甚至triple的薪资,不远万里举家回迁,加盟国内金融科技行业。 “那时候是互金行业爆发增长的阶段,今天这家公司给你开150,三个月以后另外一家公司就能给你开200,甚至更高。”潘晓在猎头行业干了十多年,依然对当初金融科技行业最疯狂的那段时光记忆犹新。 潘晓在国内头部猎头机构——展动力人才集团担任高级合伙人。展动力成立已经有20年,在国内外主要城市设有超过34家直属分公司和子公司。 作为最早的合伙人之一,潘晓经历了公司规模从10几个人到1300多人的发展阶段,展动力最早从地产、消费品、 通讯制造等行业逐步拓展到互联网、金融行业,近年已配备几十人规模的独立团队,服务金融科技行业中高端人才市场。 在疫情爆发、监管收紧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今年金融科技行业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她能感受到,很多金融求职者在正陷入某种认知误区和事业焦虑之中。 比如现在是不是跳槽的好时机?跳槽后正常的薪资波动范围是多少?非持牌金融机构中还有没有个人的发展机会?哪些新金融风口的机会正在形成?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潘晓透露出不少最新金融行业趋势和市场信息,也用她十多年丰富的猎头顾问经验,为金融从业者的长期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建议。 只求百里挑一 2015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国内的金融机构试图将传统金融业务线上化,大范围寻猎符合线上移动端岗位的中高端人才,那一年也是海外金融人才归国的大年。 这股潮流最先在证券领域火起来。当时国内金融行业正值牛市,不断开拓国际业务,迫切需要国际顶尖投行风控、科技、产品等领域的高端人才支持,也正是那个特殊阶段吸引了一批早年在海外留学的高阶人才。 他们在国外一般都到了VP(副总Vice President)或ED(执行总经理 Executive Director)级别,在2015年前后大量进入国内的券商、公募基金、银行、互金等金融机构任职。 同一时期,还有很多金融机构自发或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在纽约、伦敦金融城等多个海外地区定点巡游,举办金融行业的招聘专场。 潘晓所在展动力在美国硅谷、英国伦敦等地设有海外子公司,也曾参与这类招聘专场的协办。 “有的金融企业会让高管团队直接飞纽约面对面沟通,一场Party下来,一晚上就招入好几位高管。”潘晓回忆,那几年诸多券商全都在海外吸纳了大量金融人才。 同样,一批来自美国运通、Discover、Capital One的顶尖金融人才同样赶上了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改革大潮:前百度CRO王劲、前蚂蚁金服副总裁杨军、前百度金融风险管理负责人张垚、前趣店集团CRO粘旻环、拍拍贷(信也科技)联席CEO章峰......太多太多海归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身影。 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最近几年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也迈入了2.0时代。 新流财经调查发现,受行业政策和新冠疫情影响,大部分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都出现了在贷余额规模下滑,一些消费金融机构在贷余额较去年底已经下滑超过20%,而不少消金公司的整体逾期率都一度超过10%。 今年信贷业务重点比拼风控和运营能力,也反映在金融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上。潘晓介绍,从整体招聘情况来看,今年金融科技行业明显缺口较大的还是风险类(数据或策略背景)、产品运营类、大数据类、AI等新技术类岗位。 “今年供需双方都更谨慎,人才不愿意轻易跳槽,金融机构也不会轻易给offer。”虽然今年金融科技人才市场价格不如以前那般疯狂地水涨船高,但潘晓判断,金融科技市场并没有走入低谷,相反,这是一种趋向于谨慎理性的乐观发展方向。 潘晓举例,一般金融机构高管职位的面试流程正常只有3轮,现在可能会增加到5轮,并且会在最后两轮中深入与候选人沟通业务具体落地方案、工作开展的细节。 还有一个信号是,现在金融机构对高端技术岗位的需求越来越高。已经从寻求传统开发,变成寻求AI、大数据、区块链方面的高科技人才,注重技术结合场景的实战经验,以及开发新运营模式和新产品的能力。 比如,消金机构纷纷追求纯线上秒级放款,券商们都在布局智能投顾,银行业都搞起了“零接触”变革。 “今年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经常从二三梯队的金融机构给一线公司寻找中高端人才。”Robert是展动力金融科技团队的资深猎头顾问,他认为这种反向的人才流动趋势反映了一线金融机构对中高端人才实战经验的渴求,“他们希望吸纳一些真正富有经验的人才,比如在创业型中小公司里面打磨修炼过并且做出成绩的人。” 除了更注重实战经验外,他认为金融科技企业越来越看重人才线上化的、量化的、以及数据方面的经验。 “拿风控岗位需求举例,以前符合这方面业务经验就ok了,但是现在我接到的所有风控人才需求,几乎都是要求候选人有数据背景、要懂策略,如果只有人工审批的经验,会很难被一二线公司认可。” 在Robert看来,现在业内最吃香的还属拥有金融和互联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从15年到17年,如果是给消费公司或者互联网银行去猎聘高管,会倾向于从银行找人,现在同样的岗位更倾向于有互联网+银行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2020年金融科技行业马太效应凸显,持牌机构、大型互金平台和少数实力玩家成了主角,它们大都走过了从0到1的业务搭建时代,越是需要这样落地能力强、拥有丰富业务经验的金融科技人才,带领公司突围行业瓶颈实现从1到100的跨越。 眼下大部分企业对金融科技人才的追求,已经到了百里挑一的程度。 金融行业求职误区与焦虑 潘晓的团队今年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今年没有任何岗位是企业愿意付出过高薪酬的,而候选人的心理预期还没有顺应市场变化水平。” 在金融行业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很多从业者陷入了一个焦虑的误区。 “这个阶段大家都把焦虑转化在对薪酬的期待上了。” Robert发现,一些从业者对市场并没有合理的预期,反而陷入了跳槽就是要涨薪、升职级的误区。 “我们现在很怕一个候选人上来就说没有50%的涨薪就不跳槽,其实这种候选人我们都不敢推给企业。”潘晓无奈表示,“这样的薪酬已经远远偏离了市场价值,目前的大环境下,应该说大部分的金融岗位在薪酬上面都不会有很明显的涨幅。” 现实是,近来金融科技行业真实的薪酬波动指数在0.9-1.2左右,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人跳槽后甚至会略微降薪。 但有一个利好的趋势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职业路线都是金字塔形的,不太认可专家路线,人才发展路径受限。但金融科技公司具备互联网基因,开始在企业文化和职级设置上增加了专家路线,实现人才发展的双通道并行。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永远是第一位的。加薪不是跳槽的唯一,人才更应该关注个人成长和价值成就。同样,猎头的价值并不是仅仅帮人才谈薪,更应该是长期职业发展的伙伴。” Robert提醒道。“这阶段跳槽要理性思考,必要为了走而走,也尽量不要有空窗期,否则影响很大。” 对于当下正在看机会的从业者,他认为不但应充分了解新公司的背景和文化,也要关注未来直线上级及团队骨干的背景风格,以及新机会对个人能力成长的机遇及挑战。 “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足够信息,才能做出理性判断。比如通过猎头、招聘网站、朋友介绍等。” Robert认为猎头是最有效的信息渠道之一,长期经营一两个靠谱的猎头顾问,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很有必要。 “因为身边人关于薪酬的说法通常都是假的。2015、2016年的时候,市场过度繁荣才会有双倍、三倍薪资,这其实是过热的表现,所以现在大家会有情绪,把焦虑放在薪酬上。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大家冷静下来,理性思考,多了解一些信息掌握主动权,作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这些被翻倍薪资挖角的机会,未来会随着监管效应的加强、金融利润的收窄,以及行业玩家数量的减少等理性发展而减少,金融机构给员工的报酬最终会趋于理性。 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是有周期的。但这并不能阻止互联网和金融正在沿着历史的轨迹向着深度融合的方向进发,金融科技的浪潮仍在持续深入地改造包含证券、保险、信托、银行、支付、消金在内的金融行业。 “从大方向上来看,今年市场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依然很旺盛,候选人和金融机构也都保持着信心,所以今年我们整个公司也会在这条线上面加大投入。” 潘晓相信,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仍然是坚定向好的。 金融行业的发展大致有两种途径:政策驱动或技术的驱动。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来说,比起政策红利带来的机会,现在AI、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驱动金融行业发展、改变行业生态的趋势只会不断加强。 其实,新的机会也一直在萌发当中。 今年以来,金融业务环节的“去人工化”的服务趋势让金融行业在科技探索上更上一层楼,贷款机构的大数据风控、保险的智能理赔、全新的无人银行概念、券商智能投顾的发展,都是在技术革命下不断诞生的全新风口。 疫情下国内经济发展虽然受挫,但巨大市场需求、政策利好也使小微金融不断崛起,进一步推动小微金融服务的线上化和规模化。 再者,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出现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金融业务的创新倒逼着监管科技的持续探索,同时金融不良资产的爆发也为贷后处置行业的繁荣做好了铺垫。 中国金融行业或许有短暂寒冬,但科技所带来的革命永远不会倒退。我们仍有充分的理由对中国金融科技市场和就业环境保持十足的信心。 毕竟,对于一个有专业能力的人才来说,市场上永远有他的位置。
1、灵活用工站上风口 今年疫情之下,给各大行业按下暂停键,宏观经济并不乐观,就业压力凸显。而作为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又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否,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均把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此前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到"就业",李克强总理在发言中更是强调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就业稳定的宏观要求之下,灵活用工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两会上,众多与会代表纷纷建议:积极推动灵活用工等新模式。 灵活用工之所以能够受到高度关注一方面源于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另一方面也是这个人力资源细分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对社会价值持续体现的必然结果。灵活用工作为人力资源的一种新型分配形式,对调节就业、促进就业,扩宽劳动者收入渠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整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之中,而此次疫情更是直接刺激了企业用工思维根本性的改变,行业迎来加速发展期。 敏锐的资本也早已经有所反应,今年来涉及到灵活用工概念的多家上市公司股价遭遇资金热捧,尤其是在疫情爆发的2月份,在市场阴霾笼罩之中,灵工概念上市公司更是取得逆势增长。 实际上除了疫情期间,过往灵工概念板块一直也备受资金青睐,这主要则归因于其商业模式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拥有良好的现金流,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投资者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环境下的避险需求。 2、人瑞人才——快速成长的"灵工"头部企业 对于灵工赛道,当下什么样的公司拥有机会?笔者观察到此前上市一度翻倍,近期则已经在回调之后处于相对低位的人瑞人才(06919.HK)。 资料显示,人瑞人才是一家成立已经有近10年历史的人力资源综合外包提供商,公司业务涵盖灵活用工服务、专业招聘服务、其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等多个范畴,核心业务为灵活用工服务。截至2019年末,人瑞人才管理灵活用工人数达2.51万人,排名行业第一。 人瑞人才的业务优势在于对新经济行业的高度渗透,公司2019年新经济客户收入占比为82%,过去三年持续维持在80%以上。近年来,伴随国内经济转型,新经济蓬勃发展,而此次疫情之下,更是有效刺激了新经济公司灵活用工需求。人瑞人才凭借在这一领域的先发优势,高度协同和聚焦以及资源禀赋,还将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除此之外,作为唯一一个具有自主研发的O2O招聘平台的灵活用工服务商,人瑞人才也展现出了极强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及业务流程数字化有效节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高人均效能。过去的2019年,人瑞人才优化了现有的香聘、瑞聘、瑞家园、瑞云管理系统的同时,10月份还引入瑞杰系统推进服务标准流程化。通过使用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公司人均效能从18年的11.69万/人大幅提升至19年的21.55万/人。 回顾人瑞人才上市至今,股价一度翻倍,但随后经过调整后已经回落至低位。分析股价下挫的原因,一方面是过去爆炒之下获利盘出逃导致资金踩踏和市场恐慌,而另一方面也源于市场对公司受疫情影响的担忧,如线下招聘活动停摆,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延迟付费等可能带给公司经营压力。 伴随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灵活用工业务模式凭借其在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显着优势有望得到更多企业亲赖,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整个行业仍然具有极大的成长空间。而不论是从行业渗透率以及行业集中度来看,人瑞人才也都将充分受益于整个行业的长期增长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受到疫情影响的压力,人瑞人才的业务仍然有序发展,今年5月公司发布公告拟成立两家合营公司,拟大力开拓BPO(业务流程外包)业务,而此举也将有望提升BPO团队专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快公司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发展。 3、结语 回归到资本市场,从估值层面来看,人瑞人才当下经调整动态市盈率仅在26倍左右,与老牌互联网招聘企业有才天下猎聘(6100.HK)、前程无忧(JOBS.O)超60倍的动态市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而与A股灵活用工企业科锐国际(300662.SZ)约50倍的估值也处于低位。 再关注到投资评级,自四月份以来包括中信建投、安信证券、天风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机构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其中天风证券更是看高至58港元,较当前股价有近一倍的涨幅预期,足见专业机构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伴随疫情得到控制,企业用工需求恢复,叠加灵活用工不断快速增长,在可观的市场前景之下,当前人瑞人才的投资机会已经显现,投资人不妨保持关注。
拉勾大数据研究院联合App发布了《2020年新基建人才报告》。本报告基于平台招聘与求职大数据,对新基建政策关键词相关的人才需求与流动趋势进行观察。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继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新基建大潮就此拉开。该报告也统计了六大新基建直接相关的行业人才需求,统计发现,需求指数大幅上升,至2020年底,新基建相关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将达420万。杭州成为对新基建“最敏感”的城市,相关人才需求增长达28%稳居全国第一。新一线城市受新基建影响,正迎来数字化人才需求的集中增长。《2020年新基建人才报告》中提及的主要统计数据及趋势包括:区块链行业人才招聘涨幅67%位居首位,其次为人工智能涨幅37%春节后,企业招聘需求曲线快速回升,相比对其他互联网人才的需求,新基建相关人才的需求曲线增速更快。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新基建相关人才需求指数和职位投递指数同步增长。2020月3月,新基建相关职位投递满足岗位需求的86%,随着更多新基建人才需求被释放,投递量仅可满足需求量的56%,人才缺口趋势愈加明显。据预测,至2020年底新基建相关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将达420万。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基建核心技术直接相关的六大行业(企业服务、区块链、人工智能、数据服务、物联网、信息安全),相关人才需求增长最为明显。其中区块链行业需求以增幅约67%位居第一,其次为人工智能行业增幅37%;企业服务行业增幅34%;物联网与信息安全行业增幅均为32%;数据服务行业增幅最低,约28%。电商行业人才流动率最高约26%,医疗健康行业人才需求量增幅达47%新基建政策加速了互联网人才流动“迁徙”,其中,区块链人才流入指数最高为192.7,其次为人工智能132.5,数据服务行业102.8。从新基建人才的供给来看,电商、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在线企业服务是为新基建输送人才最多的四大行业。其中,26%新基建流入人才来自电商行业,电商成为新基建人才最大的“孵化场”。从新基建人才需求来看,传统教育、传统金融、物流运输、医疗健康领域,成为新基建进程最快的四大领域,其中,医疗健康行业人才需求最高,增幅达47%。物流行业需求有所下降,疫情期间全民隔离对于物流需求集中爆发,此状况下行业急速扩张,呈现明显增长趋势,随后疫情趋于平稳,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回缩6%。技术开发成为新基建最缺人才,架构师薪资最高随着各地新基建计划的推进,相关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攀升:5月需求增长178%,招聘岗位数量是2月招聘总量的2.8倍。招聘需求多集中在技术研发,其中,IT技术支持岗位需求增幅最大,达42%。2020年5月,新基建核心岗位人才的求职活跃人数明显增加,售后工程师、IT技术支持、数据开发的求职者活跃度最高,分别为32%、28%、28%。通过求职者对意向岗位的点击、收藏、投递等行为来看,Java工程师、产品经理、Web前端工程师是最受欢迎的新基建职位,Java开发的人才需求最大。薪酬方面,各行业岗位新基建人才平均薪酬为17895元/ 月,其中物流运输以23282元/月位居第一,其次为人工智能、传统教育。从1月到5月,新基建相关企业的核心岗位薪资普遍迎来增长,Ios开发涨薪幅度高达12.3%。架构师以平均月薪36200元,成为最高薪新基建岗位。新基建人才专业方面,大多来自于工科类院校、岗位对口的科班出身,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为新基建输送人才最多的三大专业。在毕业院校方面,深圳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成为新基建人才供给最多的三所院校新一线城市新基建,杭州“最敏感” 随着各地陆续推出新基建相关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汉等城市的新基建人才需求量迎来增长。人才需求总量来看,北京第一、深圳第二;人才需求涨幅来看,杭州以28%稳居第一,成都、深圳紧随其后,可见,新一线城市受新基建影响更大,正迎来数字化的集中增长;在看人才薪酬方面,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相关职位薪资最高,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在涨速上更快。新基建是智能经济的底层框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全新数字化高速公路——它不仅影响着直接相关的产业,也在加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国民经济全局转型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新基建也在创造数倍于互联网的岗位需求,并带来中国数字化人才职业需求的新一次大爆发。
申请材料少了,审批程序简单了,事权下放了 做减法 保就业添砝码 目前,各地着力稳企业保就业。简化创业担保贷款办理手续,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保障员工工资和就业岗位;及时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下放人才引进事权,简化流程为各类人才做好服务……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保障就业和民生。 重庆: 简化流程办理贷款 在重庆高新区,一家科技公司内,王璐正核对着产品数量和客户人群。看到公司还在发展,王璐格外开心,“公司稳住了,我们的饭碗就保住了。不光保住了饭碗,现在待遇反而提高了。” 这几天,看到大伙儿都忙个不停,老板肖庆兵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申请的300万贷款到账了,手续很便捷,现场15分钟就能办好,银行直接上门查看审核。”肖庆兵满心欢喜,这次贷款不仅省去了他多头跑的麻烦,更是一解他眼前的燃眉之急。 前一段,肖庆兵每天都在发愁。本来公司的经营状况还不错,“原本正想扩大企业规模,却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资金周转出现了紧张。”一边必须保持生产,而另一边是员工的饭碗,保生产还是保员工就业?肖庆兵有点左右为难。 想申报创业担保贷款,却担心申请贷款“麻烦事”不少。向所在镇街提出申请,递交资料,银行审批,再加上银行现场查看、审核、放款……整个流程下来最快也要半个月时间。在肖庆兵一筹莫展之际,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动来敲了门。了解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的‘精简版’创业担保贷款能帮你。” 原来,为了稳住企业现金流,保障就业,重庆高新区在重庆市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基础上加码“升级”,不仅做好了提高贷款金额、延长全额贴息期限的“加法”,还主动做好了简化贷款流程、取消审批手续等减法。 为了让贷款流程更简单,帮助申请者尽快拿到贷款解决企业难题,保障员工工资和就业岗位,重庆高新区简化了贷款程序。以“最多跑一次”为原则,创业担保贷款在家门口就能办,联合街社保所、银行,组团为申请者提供便捷服务,让中小微企业贷款更加容易。 申请材料少了,审批程序简单了,时间缩短了……担保贷款做的“减法”,让申请者最快5天就能拿到贷款。 这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真是雪中送炭。“一部分可以保障员工的工资,一部分可以投入新技术的研发中。”肖庆兵笑着说,企业盘活了,员工们的饭碗也就保住了。 今年,按照重庆高新区的计划,预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并且出台了包括降低企业申请门槛、提高企业贷款额度等一系列举措。 不久前,重庆市出台促进就业“23条”,其中包含取消不合理审批,合理降低利率,对优质创业项目免除反担保要求,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松绑”,稳住并促进了就业。 成都: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张宇坤,最近忙不忙?”“忙!公司正常生产呢。”接到成都市就业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访问,成都易科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员工张宇坤打开了话匣子。 “公司150多人,现在都正常上班,之前经营困难的情况也逐步好转了。”张宇坤说。去年生产经营一度出现暂时困难,今年又遇到疫情,张宇坤原本有些担心。“我们公司主要做一些智慧系统应用方案的解决,前期新产品投入较多,公司又不大,一度担心失业。” 不过,今年2月份,一条消息让张宇坤吃了颗定心丸:公司账上收到一笔就业局打来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近130万哩!” 原来,今年以来,成都市加快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的实施力度,不仅及时发放了上年度的暂时困难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还提前启动了今年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发放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发放稳岗资金。 “通过大数据比对,已经对市内所有符合条件的24.44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5.56亿元。”成都市就业局副局长李群说,很多中小企业吸纳了不少就业人群,对那些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的企业,政府就给予企业上年度缴纳的50%的失业保险金返还,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操作非常快捷,不用见面就发放了返还的失业保险。” 感到开心的,可不止张宇坤。“去年,我们公司600多人,就收到了500多万返还补贴,人均能达到8500元左右”,成都银河动力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按照成都市的普遍工资水平能保证两个月左右的工资发放。 对暂时困难企业专项返还补贴,是成都市稳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有一些企业出现了暂时性亏损,其中不少是涉及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保障他们的稳定生产,就是稳住了企业的就业岗位”,李群说,通过前期的新闻通气会和短信告知,不少企业已经知道了这项新政策,开始着手申报。 “申报很简单,只要去政务服务中心社保分中心那儿递交相关材料,很快就能收到政府的补贴”,成都舞东风连锁店、艾明物业等企业相关负责人说,早在今年3月就从就业局那儿知道了新政策,最近正忙着做申报。 广州: 人才引进减少环节 为加快推进产业和人才聚集,广州市黄埔区主动申请承接省级人才引进事权,并且不断自我改革,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在各方面给人才发展提供便利。 廖矿标去年9月刚来到广州黄埔区创业的时候,有点不知所措。他是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博士,准备到广东再生医学实验室工作。面临办各种手续,一不懂政策,二不知找谁。在人才活动交流中,他得知省属企业人才引进审核权已下放到区里,便赶紧办理申请,申请后不到一周,审批手续就顺利完成,给廖矿标回国工作后的购房、家属随迁、待产孩子入户带来了极大便利,解决了其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广州三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范艳丽也感受到“做减法”带来的便利。今年,她得知自己具备人才引进入户条件,但是眼看小孩入学报名时间即将截止,就赶紧提出了人才引进申请。按规定,办理人才落户手续要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区里简化流程,把审批时间控制到5个工作日以内,并针对入学、买房等加急事宜进一步对流程压缩增效。范女士于4月8日下午提出申请,当天下午初审完成,4月9日上午完成复核,整个审批时间仅为2个工作日,公示后快速完成入户手续,赶上了小孩上学的报名时间。在拿到入户卡当天,范女士带着一封感谢信和一面印有“热心服务引人才,为民解忧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了区人才交流中心,紧紧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道:“谢谢!你们的工作效率和便民程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为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广州黄埔区的人才政策与时俱进,不仅便利本人,还做到“上管老、下管小”,这样的人才服务措施让来到区里工作的各类人才,感受到了温暖。 前不久,广州市黄埔区为了更好地引进人才、促进就业,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放宽了人才购房限制,用具体、实用的政策为就业做减法,省去人才的后顾之忧,让就业更安心、更暖心。 黄埔区人社局局长周锦高表示,自黄埔区主动申请承接省级人才引进事权以来,一直秉承“接得住、管得好、出效益”的基本理念,用好事权,简化流程为区内各类人才做好服务,以人才驱动产业发展,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记者 常碧罗 王永战 姜晓丹)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雷丽娜
最近,海南要建自贸港的大消息,让很多人振奋不已。 人们想知道,海南到底有哪些发展好机会?干事创业到底有多便利?去淘金到底有哪些大优惠? 答案来了! 今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外汇局、海关总署等多部门主要负责人,海南省委书记和省长全部出席,就人们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了回应,件件都是大事,个个都是热点。 取消许可审批,“当老板”更easy 海南省省长沈晓明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实行“非禁即入”,除非有强制性的标准和法律的禁止,原则上政府取消许可和审批,对企业实行备案制、承诺制,承诺符合条件就可以开展业务。 办企业很简单,但监管也没有缺位。 沈晓明提出,政府的备案受理机构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来履行监管义务,对于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自贸港专用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自贸区基础上进一步减少限制和禁止的条款。 这种开放力度,是满满的诚意,也是充足的自信。 零关税加持,海淘价格真香 关于货物贸易零关税,沈晓明表示,全岛封关以后,除了极少数产品外,其他都没有进口关税了。就是在封关之前,也设定了四类物品,通过清单管理免关税。 免关税体现在价格上能有多少优惠呢? 沈晓明举例,进口游艇税收的成本大概能够降低38%,本来1000万进口一条游艇,你需要交380万的税,但是你如果在海南买一条1000万的进口游艇,就不需要交380万的税,比其他地方买游艇省了380万! 虽然还是买不起,但零关税还真能带来真金白银啊! 税率只有15%,到底有多低可以去打听打听 都说海南自贸港税率低,到底能有多低? 沈晓明说,从现在开始到2025年,我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减免所得税。比如,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运行的鼓励类的产业企业,我们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再比如,对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的高端和紧缺人才,如果他们在海南岛内待满183天,他们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那部分将免征。 15%是什么概念?用官方的一句话概括:对于高端紧缺人才在个税方面的吸引力也是十分大的! 5年吸引百万人,这里的人才有“位”来 人才,是最贵的资源。建设自贸港,海南在吸引人才上很用心。 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表示,海南制定了到2025年“百万人才进海南”的行动计划,目的就是要大力吸引人才。 实际上,这两年来,已有超过10万人到海南就业创业。和改革开放初期10万人才渡琼州海峡不同的是,那时候来海南是在大街上擦皮鞋,现在的10万多人到海南,都有就业岗位。 刘赐贵说,最近我们推出了4万多个向全球招聘的岗位,年底之前还会再推出,就有几十万海内外的人才踊跃报名。 严控楼市,海南不会成为房地产加工厂 建设海南自贸港,房地产是不是要迎来好机会? 别想了! 刘赐贵强调,我们严格控制房地产,海南的房地产不是外面想要多少就建多少,成为房地产的加工厂。 刘赐贵表示,现在到海南买一套房子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你到那里工作一年以上才有条件。 从2015年开始,海南对房地产提出了“两个暂停”,一个是暂停批地,一个是有地的房地产商暂停批建。2018年6月份,海南采取了全域的限购。 刘赐贵说,我们对房地产曾经有过的历史上带来的风险,几起大起大落的风险,可以说在自贸港政策发布后不会再出现。 图片来源:中经视觉 徐舟 摄 海南省的领导在发布会最后还讲,不管前浪后浪,都欢迎来海南闯荡! 你想去海南闯荡闯荡吗?
加快中医药、西医药、中西医结合医药协调发展 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 杨文龙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应对此次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期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实现了中西医联合会诊、协同救治,为防疫抗疫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倡导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大健康”产业也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然而,中医药发展的现实情况与国家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医药发展的初衷和期待仍存在较大差距,现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药类医疗卫生资源总体规模不足,特别在国家医药卫生系统中比例长期失调 数据显示,我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资源总体偏少,主要指标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总量中的比重分别在15%-20%和1.5%-2%左右。这种系统性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和结构不合理,不仅长期影响着我国医疗服务的总体质量,更难以满足重大疫情期间激增的突发性需求。 2、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药类教育体系不完善,中医药人才储备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从招生规模看,全国2018年医学院校招生85.53万人,中医药院校招生22.4万人,各自占比仅为31%和26%。从课程设置上看,在某些大学,这一比例出现了倒挂,甚至存在中医课程占比不足30%的现象。 上述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医疗卫生工作思想理念的进步、技术系统的创新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解决办法与建议 1、分类立法,夯实中医药、西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药三种医疗体系并存并协调发展的法律基础 要从法律层面,清晰界定中医药、西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药三种不同医疗模式,特别是要明确区分纯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医药作为两种独立体系的地位、意义和价值。要从国家层面制定针对不同医疗模式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发展战略。要推动中西医结合医药有机融合。在中医药与西医药互为补充、相互独立的医学体系基础上,倡导中医药学的整体观、辩证法与现代西医医学科技手段的融合。 2、分类布局,打造“三级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加大政府财政和政策扶持力度,力争到2030年使西医药、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药三种医疗服务在财政投入、医院数量、服务规模等关键指标上,达到4:3:3的比例,按照“三级联动”模式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健全中西医结合医药医院,增设中西医结合医药科室。在医院和科室建设中,坚持以中医整体思想为指导,以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为核心方法论,全面整合西医的知识和技术,打造充分适应现代疾病特点的医疗服务机构。 大力推动互联网医院在西医药、中医药,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医药领域的发展,使更多人享受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便捷、及时、周到服务,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终推动形成中央、省、市、县、社区、乡村全覆盖、线上线下同步的“三级联动”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3、分类培养,重点培育一支中西医结合医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一是加大中医药高等院校招生力度,进一步回归纯中医药教育的本质,增加中医药课程比重。二是在全国现代医学院校和中医药大学开设中西医结合医药系和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三是要坚持学科体系建设的与时俱进,确立中西医结合医药在补足两种医学短板、融合两种医学特长、在慢病防治、康复、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学科定位,通过顶层设计打通中西医药两种语言的隔阂。 最终,通过医药教育体制改革,力争培养一支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西医药人才队伍,一支具备深厚中医药学理论基础和辨证施治能力的专业中医药人才队伍,以及一支善于在中医思想指导下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为构建中医药、西医药、中西医结合医药协同发展的医疗服务生态圈,实现“健康中国”提供人才保障。
在杭州、南京、苏州等一众长三角明星城市之后,无锡终于出手“抢人”了。 5月15日,无锡“百企千才高校行”的引才活动在南京启动。此次无锡整理出首批2.2万多个岗位,意在吸引青年人才到无锡就业创业。 无锡市长杜小刚表示,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崛起的伟大时代,无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青年人才,也更能成就青年人才。 实际上,曾经在经济总量上压过南京一头的无锡,近年情况颇为尴尬。过去的2019年,其被宁波超越,成为长三角万亿俱乐部中的垫底成员。 2019年长三角万亿俱乐部城市GDP排名 在人口红利渐退,人才成为城市核心发展力的时代,暂居“凤尾”的无锡想从人才战中分一杯羹,该用什么留下人才? 没落的“太湖明珠” “今后5年,无锡必须习惯于被几个省会城市一个个超过的过程。” 这是不少网友的观点。 2019年,无锡GDP 11852.32万亿,排在后面的省会城市郑州、长沙与其差距均不足300亿。而在最新扩容的准万亿城市中,济南、合肥、福州、西安也在步步紧逼。 2019年部分万亿、准万亿城市GDP数据 现阶段,不少省份都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举全省之力发展一个城市,然后再利用该城市拉动全省的经济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之下,无锡作为地级市,缺乏政策支持,难免有些乏力。 与省会城市相比,不占优势,在省内,无锡的地位也并不稳固。近段时间,网友讨论颇多的一个问题是“5年内,南通有无可能超越无锡”。2019年无锡GDP位居江苏第三,南通排在其后,GDP相差2468.92亿元。 差距不可谓不大,但随着沪通长江大桥通车在即,昔日与上海隔着“天堑”长江的“难通”,成了“通江通海通上海”的南通。去年,南通建设“上海第三机场”的消息传出,也让其提出许久的上海“北大门”形象更为清晰。 南通的频频发力,让省内经济第一强市苏州也生出了“不要等追兵踩到了脚后跟再努力”的危机感,更何况是无锡。近段时间,苏锡两地都在寻求与南通的合作,先后签署了关于加强苏通、锡通跨江融合发展的相关战略合作协议。 回顾历史,无锡也曾阔过。在上世纪80年代,无锡是江苏发展势头最好的地级市,牢牢占据着江苏第一名的位置。且不论省会南京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就连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都被无锡长期“碾压”。 有人说,无锡的“转折”始于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事发后,无锡先后转移3000多家企业,重要经济指标遭遇“滑铁卢”—— 从2008年到2015年,无锡GDP增幅以年均约1个百分点的速度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6年在江苏垫底。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面,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国家繁荣最关键的因素是其居民数量的增长”。哪里有人气,哪里就会聚集资源、繁荣经济、助推发展。 追兵渐近,无锡到了最需要人才的时候。 人才大战的“后进者” 过去几年轰轰烈烈的人才大战,成就了一批热门城市: 2017年的西安,常住人口增加78.5万;2018年深圳登顶,常住人口增加近50万;2019年杭州增量达到55.4万,成为最大赢家。 长三角万亿城市中,宁波、杭州表现突出,2018、2019年年均常住人口增长量在20万人以上,并且入围常住人口增量十强。南京略逊,两年的人口增量也分别达到约10万、7万左右。 而苏锡两市,尤其是无锡,在这场大战中,似乎没占到什么优势。2018、2019年两年,无锡常住人口增长均为2万人上下。这个体量基本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了。 不同于苏州,苏州当下人口超过1000万,已经拥有较大体量。无锡目前仍在600万这一层级,自身体量与长三角其他几位万亿城市相比已显“娇小”。 而根据数据统计,到2018年底,无锡市城区常住人口为367万,也才刚迈过Ⅰ型大城市(300万—500万)的门槛不远。 把时间拉长,无锡人口增长缓慢,对外来人口欠缺吸引力,也不是近两三年的事情。 从2013年开始,无锡的年常住人口增量(包括自然增长)没有再超过3万人。从2010到2019年,无锡共增长21.7万人,甚至不如个别城市一年的增量。 也因此,当下升级的引才措施、补贴政策,对无锡来说,更显重要。今年4月,无锡已推出《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来锡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加大人才补贴力度。 例如,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高租房补贴额度,并拓展享受范围,每年给予本科(技师)1万元、硕士1.5万元、博士2万元,累计支持两年; 同时为研究生来锡科研实践创造条件,给予一次性最高1500元的交通补贴、380元的住宿补贴和200元的用餐补贴等。 横向比较而言,对于一座地级市来说,无锡的政策力度颇有优势。但在长三角,先不谈上海,无锡还面临着一众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比邻苏州的竞争。 早在2017年,杭州对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给予每人2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3万元的补贴,均为一次性发放。经过迭代,今年其补贴标准已拓展到本科毕业生每人1万,硕士研究生3万,博士研究生5万。 还有南京、苏州、宁波的补贴政策,有的开展比无锡早,有的力度比无锡大。整体而言,在无锡身处的长三角万亿俱乐部,这类人才补贴刺激措施,只能算常规操作。 如果补贴政策并无明显优势,那么在长三角的竞争中,无锡引人则更需考验城市的内在吸引力。 城市的内在引力 “腾笼换鸟”是近年来许多城市产业升级的一大要点。对于无锡来说,这种腾退早在太湖蓝藻事件之后就已经发生,且规模更大。某种意义上,这也推动了无锡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的培育。 2019年无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到2794家,雏鹰、瞪羚及准独角兽入库企业分别达到807家、563家和39家。 在此次无锡“百企千才高校行”的引才活动现场,杜小刚通过视频“喊话”,中国那么大,请一定要来无锡看看。在他的描述中,无锡是“全国万家名企公认的‘营商环境十佳城市’”。 据统计,在2019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三个榜单中,无锡企业上榜数量均居于江苏省首位。 有影响力的企业无疑是吸引毕业生前来生活工作的最基本要素。在此次的引才活动上,远景科技集团、红豆集团、阿斯利康、卓胜微(行情300782,诊股)等重点企业都来到现场依次推介。 不过想要大量吸引人才,仅靠一些还不错的企业是不够的。有观点指出,无锡的经济模式主要是江浙沪的城镇企业特色模式,大多是靠技术已经成熟的生产线发家,从人才结构上属于几个技术管理人才,打理成规模的生产体系。 未来的经济模式,利润和资本会更加向研发上游转移,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互通交流,而无锡似乎还没有形成这样聚集大规模高端人才的城市氛围。 现在,放在无锡面前的一个机会是物联网。 根据此前《BOSS直聘人才吸引力报告》,物联网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和5G网络工程师需求量大增,人才池和流动性都具备了一定基础。“这批新职业以前沿技术岗位为最大特色,人才需求已经渗透全行业。” 早在2009年底,无锡获批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经过十年发展,无锡聚集物联网相关企业超2000家,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超2600亿元,其产值规模接近江苏全省一半,在全国亦有一席之地。 去年,无锡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领域,无锡抓住了新兴产业的牛鼻子。” “中国那么大,请一定要来无锡看看”,这是杜小刚在视频中的开场白。在尖子生云集的长三角,无锡开始发力,希望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