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市场表现,疯狂扰乱了基民的心态。 基金开年即大爆,投资者跟随公募冠军张坤为其打call应援,甚至打榜。 截至1月28日,新发规模高达4614.77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热浪一波接着一波。 然而,无法忽略的是,同一月基金也遭遇大额赎回的苗头,出现了接近“1天1只”的高频率。 涨的时候耐不住躁动看涨,跌的时候抵不住崩溃看跌,这就是人性的浮躁。 所以,基金君还是要说一句,投资随大流并非明智之举,尤其是针对新进场的90后基民们,与其教基金经理做事,不如好好分析一下这波行情。 为什么都选择赎回? 1.1流动性收紧引发恐慌 今日A股表现还是较为颓靡,高开后便马上走低,期间多次红绿交替,最后还是集体收跌。 显然,这一波利空情绪还没完全释放完。 利空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美联储最新的利率决议和政策声明符合预期,但并未出现更多的边际宽松政策和信号,且经济预期显示悲观,外围股市出现暴跌,华尔街空头和散户的一场游戏battle更是加剧行情震荡。 另一方面,则是令人惴惴不安的货币政策收紧信号。 可以发现,央行已经发声,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但总归是会进行调整。 央行连续四天净回笼资金累计5685亿元,潜在使得资金面受到波动影响,收紧信号显著,进而使得股票市场这一货币政策的晴雨表跟着反应,飘绿重挫,估值溢价缩水风险显现,该抑制一下疯狂的资产泡沫了。 毕竟在疫情期间,股市从底部反弹走牛上涨是基于全球央行拧开水龙头之上的,缺少一定的流动性,投资者的心态就容易不稳了,股票下跌使得持有的基金净值表现不佳,便开始抛售赎回,好好过年。 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还是太浮躁了。 没有什么行情只涨不跌,只跌不涨。要知道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这意味着承受不住波动而频繁短炒则是下下策,就如同巴菲特所说——“不要紧盯着市场的风吹草动,跌一点就心神不宁,涨了就卖,那他永远赚不到什么钱。” 今日,央行再度恢复净投放(对冲到期的20亿元逆回购后,净投放980亿元)。 市场情绪或许会有所缓和,毕竟春节前市场有大量流动性需求,央行也看在眼里,下周则是观察央行节前操作的关键时期。 1.2失望于业绩不及预期 这种浮躁不仅体现在无法以平常心对待行情波动,还体现在对爆款基金的业绩预期上。 近期,不少明星基金遭大额净赎回。2020年前三个季度成立、开放式的2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A/C类合并计算)中,有18只百亿级新基金在四季度出现净赎回,占比高达90%。 2020年四季度净赎回份额最高的是南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茅炜,王博),净赎回85.66亿元,其中A类份额净赎回11.24亿元,C类份额净赎回74.32亿元。 其次是华安聚优精选(基金经理饶晓鹏),去年四季度净赎回84.42亿元;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基金经理胡昕炜),其A/C类净赎回63.48亿元;易方达均衡成长股票(基金经理陈皓),去年四季度被净赎回60.14亿。 事实上,这一大额赎回的原因直接明了,那便是基民认为业绩没有达到预期。 但这一预期的程度其实很微妙,是没有达到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还是没有达到基金的正常业绩区间,想必短期内多数受投资者心理驱动。 现在的基民结构越发年轻化,而年轻人总是有种无所畏惧的冲劲,他们追求绝对收益,想要快准狠的落袋为安。 于是,追捧明星基金经理不够,甚至还想在线下场指导,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显然是不可取的。 人们对爆款基金的入市热情很膨胀,但基金经理很理性,开始为行情降降温。 易方达、中欧、前海开源等发布限购通知,又或是基金经理普遍倡导基民降低对今年权益市场的投资预期。 这一切都在告诉基民们,不要去盲目追爆款,沉淀一下会更好。 上面都分析了,随着国内疫情在大方向上好转,政策回归中性几率较大,阶段性流动性收缩信号已有所显现,赚钱效应或会淡化,持稳很重要,今日北向资金开始进场抄底,整体流向从净流出转为净流入。 热钱该涌入哪里? 那么,基金投资该去向何方呢? 首先得明确的是,选择优秀头部基金经理的明星产品,但切忌不要被新基金的火爆而迷惑了视野,毕竟比起新基金,陪伴那些老基共同成长更为可取,这才是坚持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 新一年来看,资本市场目前还是会延续结构性行情,这便要求投资者正视高估值的泡沫风险,以及需要寻找低估值的补涨机会。 短期来看,抱团股分歧依旧,但新能源、光伏、白酒等高景气度行业值得以长期眼光去关注,尤其是针对龙头标的。 除此之外,低估值叠加盈利持续改善的板块有望获得补涨机遇。 例如,军工,在“十四五”期间,行业有望迎来中长期基本面表现上升所带来的行情,而如今基金对其持仓占比还处于低点;以及银行这类低估值蓝筹,跟随宏观经济复苏,PB修复行情有积极预期。 结语 权益类基金的甜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为之停驻,而随着机构化进程不断加快,跟着头部机构“炒基”已成趋势。 比起一知半解的认知和过度的欲心,还是更应对专业的基金经理抱有多点信心。 对于短期的净值表现看轻点会更好,好事多妨,耐心成就长期投资,非理性的博弈心态免不了懊悔出局。 正所谓,众人恐慌我疯狂,众人疯狂我恐慌。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投资江湖里,放下浮躁学会做时间的朋友。
近几日,市场在持续热议美股年轻散户力捧游戏零售商GameStop(游戏驿站,简称“GME”)与华尔街斗法的新闻,小散交易员们通过联合购买看涨期权的行动,就一些被空头机构做空的股票展开逼空,迫使大型对冲基金集体平仓。仅在过去两周里,GME就上涨了1600%。这些买盘的行为背后存在着一种共同意志,即“惩罚富有的基金经理”和“自华尔街银行家手中夺回权力”。 “对华尔街的被割‘韭菜’,初始看着好笑,一种莫名的快感。但后来看到朋友圈的种种言论,觉得就变味儿了,完全成了偷换概念。细思极恐,这是投资,不是民粹运动。”一位华尔街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一场偷换概念的“民粹起义” 这场“韭菜”起义的“大泽乡”起始于Reddit这个论坛。论坛平时用户130万左右,而在1月28日,浏览Reddit的网民超过了460万人。创始人阿莱克西斯·奥哈尼亚(Alexis Ohanian)对此充满自豪,他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开创性的时刻,我不认为我们还会回到旧的世界里,因为论坛的存在,这场起义就是互联网的副产品。无论是这个平台还是其他平台,这都是一个新的形势。”在Reddit论坛上名为华尔街下注(WallStreetBets)的股票版块,聚集了大量的“YOLO”团体,散户们纷纷揭竿而起,大量购入GME的股票,而这也让这只原本要被华尔街对冲基金做空的垃圾股,从15美元开始,一路上冲,在美国时间1月28日上午10点,巅峰值到了469美元。 美股散户代表、社交资本公司CEO Chamath Palihapitiya在CNBC电视节目上发声力挺散户,并给出了以下几个支持理由: 1)GME股价暴涨的原因是这只股票被机构做空了140%,凭什么可以多40%? 2)论坛上的研究水平,很多都和对冲基金的研究水平相当,凭什么不能根据这些研究来买卖? 3)华尔街上的量化基金(指明文艺复兴)根本就不看基本面来买卖,凭什么他们不看基本面就可以不受到指责? 4)从特斯拉股价的历史来看,所有的对冲基金都错,所有的个人投资者都对,凭什么对冲基金就一定要比个人投资者对? 5)对冲基金只开放给大户而不开放给个人投资者,现在个人投资者赚钱了就不满了,还要限制个人投资者,凭什么? 乍看之下,不少人觉得他的观点似乎不无道理,这种偷换概念的“民粹理论”在社交媒体上越传越广,但在1月29日接受记者采访的海外基金经理们对此理论都表示感到“极度不适”。 “这明明就是偷换概念,为什么仿佛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真理?这分明就是一种‘民粹运动’。” 资深宏观基金经理袁玉玮对记者表示。 “对华尔街的被割‘韭菜’,初始看着好笑,一种莫名的快感。但后来看到朋友圈儿的种种言论,觉得就变味儿了。细思极恐,这是投资,不是‘民粹运动’,这种风气不能有。”另一美股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尽管海外不乏恶意做空的空头,但这并不能反证Chamath Palihapitiya的上述言论就是正确的。对此,受访的基金经理也对其言论进行了反驳。 袁玉玮表示,140%流通盘做空是因为naked short(裸卖空)的存在。尽管这个体制被认为有缺陷,但裸卖空可以防止大机构长期控制流通盘、实现逼空的效果。比如曾经被高度控盘的新疆德隆系股票,尤其是对于流动性差、容易被垄断控盘的中小盘股,这是必需的做空机制,但需要对裸卖空的比例设定一个限制,否则又会变成另一种空头的操纵。 Chamath Palihapitiya提及“论坛上的研究水平,很多都和对冲基金的研究水平相当”,多位交易员表示这是在“偷换概念”。因为在欧洲,明文规定在论坛上或亲戚之间互相推荐股票属于违法从事投资咨询行为,被严格禁止。但美国的监管比欧洲更为宽松,所以给香橼(Citron)、浑水(Muddywater)这种吵闹的做空者钻空子的机会,即可以一边发研报、一边提前开空,而且和研报反向操作,这无异于是“割韭菜”。 “Chamath Palihapitiya 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媒体煽动GME期权逼空,其实性质类似,有操纵的嫌疑。而且期权信息带有明确的价格和时间目标,Chamath Palihapitiya还提前反向关掉了持仓。就好比抢劫犯抢了钱,然后捐给慈善机构,这就不算违法了吗? ” 袁玉玮表示。 第三个观点获得的支持声似乎最高,即Chamath Palihapitiya提到的——华尔街上的量化基金根本就不看基本面来买卖,凭什么他们不看基本面就可以不受到指责? 对此,机构认为也有偷换概念的嫌疑。 “量化基金虽然不做完整的基本面分析,但会模拟行为金融,即模拟人做价值分析时会考虑的价值因子、成长因子,这本身也是一种基本面分析,只是量化分析不会那么细致,更多看的是概率,而且市场本身就是不确定的,”袁玉玮表示,“量化大部分还是会考虑基于基本面的估值和历史行为的估值边界,一般很少会故意把股价推向严重偏离内在价值的价格。而且大量的量化基金和人工基金同时操作,多空互相制衡,自然互相有一个监督作用,防范像主动逼空GME一样把价格推到严重泡沫区的行为。” 就第四点而言,的确很多华尔街机构都没料到特斯拉会涨成当前的价格,当年做空特斯拉的空头看似的确是错了。“不过特斯拉也并不证明它一定值现在的价格,其中既有基本面驱动,也有逼空效果,还有人的情绪。必须拉长时间才能确定它到底是泡沫,还是价格与价值相符。就好像GME大概率不值300美元,但它触及到300美元就证明多头们估值正确吗?”袁玉玮称。 对于第五点,即对冲基金不对散户开放,各界并不认为这点有明显的瑕疵,这仍属于历史遗留的法律问题。 “但最搞笑的是,Chamath Palihapitiya等大资本家,利用体制漏洞致富,如今还成了群氓的民主自由代表。此外,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荐股等行为本身就不合乎法律,只是这些法律原先只作用于美国的金融机构,但忽略了散户。”袁玉玮表示。 交易员应从GME中吸取什么教训? 嘉盛集团分析师Matt Weller对记者表示,就像《悲惨世界》里的法国军队一样,华尔街在当地时间1月28日上午展开大规模反击,多个大型交易商限制相关股票交易,消弭了令大型对冲基金处于劣势的买盘压力。虽然散户团组誓将战斗继续到底,但GME自昨日峰值70%的跌幅表明,这种针对所谓“华尔街肥猫”的抗争已逐步平息。 那么,交易员们能从GME这场大戏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Matt Weller表示,用威廉·戈德曼的亘古名言来说,“无人知晓一切”。绝对没有人预测到这些股票近期波动的幅度和规模,所以要提防那些宣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人。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同时他也表示,个股可能展开爆发性的上涨和下跌。特别是当一只股票卖空率很高时,个股飙升和崩盘的速度同样迅猛。或许交易员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股票上涨时走楼梯,下跌时坐电梯”这一古老的比喻。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个股更多时候乘坐的是升降增压电梯。 最终,监管将会出手。他提及,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内的监管机构很可能会试图“杀一儆百”,通过处理那些协同卖空口号最响的团组来以儆效尤,尽管起诉和新法规推出的时间通常比预期要长。像往常一样,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除了所谓“轻微处罚”外,高级基金经理采取的类似行动不会承受其他后果。 “这种闹剧最终吃亏的必然还是散户,毕竟专业的机构是不可能去跟风的。”袁玉玮对记者称。 白宫在周三表示,拜登经济团队包括财政部长耶伦正在密切关注GME股价走向。美国证监会也表示,将加强整体市场监管并正积极监测期权、股票市场的波动,正与其他监管机构合作,评估形势,审查受监管的实体和金融中介的活动。 也有基金经理感叹——"群攻国会的闹剧刚完,现在又出现了Reddit事件,拜登这上任头100天可够忙的。 如果出现大范围的人已经不愿意按照规矩岀牌,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嘲弄现有游戏规则,那说明游戏规则已经到非改不可的程度了。留给拜登的时间,不多了。"
1月28日收盘,华夏、鹏华、中欧、汇添富和易方达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再度跌停,自上市以来,这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走势犹如“过山车”。 据同花顺显示,上述5只产品自上市的5个交易日以来,曾出现3日涨停、2日跌停。 (图片来源:同花顺) 据公开资料显示,1月21日,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正式转入场内上市交易,自上市交易以后连续3日出现涨停。1月27日,5只产品相继发布停牌公告称,由于产品出现高溢价风险,因此决定暂时停牌。 事实上,1月26日和1月22日,上述5只创新未来产品同样因产品溢价宣布停牌。其中,1月26日,易方达创新未来,溢价率曾超过40%。 (图片来源:易方达基金公告) 在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不约而同选择港股腾讯控股作为其前五大重仓,除汇添富创新未来外,腾讯控股为其余4只创新未来产品的第一大重仓股。 业内人士表示,5只创新未来基金上市份额仅占总份额的0.03%,由于转入场内可交易的份额比例较少,因此容易触发产品的涨停线。 5只创新未来产品重仓港股 提到5只创新未来基金,大家并不陌生,上述5只产品在成立之初因配售蚂蚁集团股受到了市场的强烈关注。 据公开资料显示,9月25日凌晨,华夏、鹏华、中欧、汇添富和易方达5家基金公司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基金在支付宝正式开售,封闭期为18个月,计划战略配售10%的蚂蚁新股,每只募集规模为120亿元。 但由于蚂蚁集团上市暂缓,发行火爆的蚂蚁配售基金表示为投资者启动了退款程序。 11月5日晚,易方达、华夏、鹏华、中欧以及汇添富基金相继发布公告表示,于11月6日启动退款程序,资金于11月9日退回,投资者认购股份于11月6日注销。 此外,5只创新未来基金陆续发布公告称,将向证监会及交易所申请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以使得有流动性需求的基金持有人可以在场内进行交易卖出。 不过公告一出,原本募集份额达600亿份的蚂蚁配售基金陆续遭投资者减持。公开数据显示,5只基金份额由600亿份缩水至405亿份,近1/3份额已被投资者赎回。 Wind显示,截至1月14日,易方达、华夏、鹏华、中欧以及汇添富旗下的5只创新未来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为89.61亿元、87.15亿元、81.52亿元、109.70亿元以及89.19亿元。 1月21日,5只创新未来基金相继发布2020年4季报,从季报来看,5只创新未来产品均已完成了建仓。 据季报显示,易方达创新未来基金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腾讯控股、美团、华贸物流、贵州茅台和赣锋锂业。 (图片来源:易方达创新未来基金公告) 易方达创新未来基金表示,在板块配置方面,主要配置了景气度较高的新能源和军工以及高端消费个股,此外也适当配置了部分估值合理、成长确定性较高的港股资产。 此外,汇添富创新未来公告显示,其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立讯精密、腾讯控股、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以及药明康德。 汇添富创新未来的基金经理劳杰男在4季报中表示,该产品组合构建布局主要围绕互联网平台型公司; 有较强客户粘性和服务能力的云计算公司;以创新作为主要驱动的信息技术、医药科技、以及先进制造龙头公司等。 据公告显示,在“放弃”配售蚂蚁集团股后,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不约而同选择港股腾讯控股作为其前五大重仓,除汇添富创新未来外,腾讯控股为其余4只创新未来产品的第一大重仓股。 此外,美团、美的集团、立讯精密等龙头个股也备受创新未来产品的青睐。 投资者应适当注意高溢价风险 针对近日5只创新未来产品股价起伏,金融业内人士对搜狐财经表示,近期创新未来产品的走势变动或与其重仓股股价变动有关。 据同花顺显示,1月25日,腾讯控股股价单日大涨10.93%;美团股价单日涨幅达5.16%;此外美的集团,贵州茅台等当日股价均迎来上涨。 而近几日,腾讯控股、美团等创新未来基金重仓股股价均有所回落,因此创新未来产品受到影响走势持续波动。 此外,该人士表示,5只创新未来基金上市份额仅占总份额的0.03%,由于转入场内可交易的份额比例较少,因此容易触发产品的涨停线。 “近期创新未来产品存在高溢价,部分投资者所将产品场外份额转移到场内,LOF基金采取的T+2的交易机制,在份额由场外转移到场内后又触发了跌停。”该人士认为。 关于创新未来产品频繁触及涨跌停线的溢价风险,该人士认为,对于场外交易创新未来基金的投资者,产品尚在封闭期内,暂时无法根据产品溢价情况进行交易。随着产品从场外转移至场内的份额逐渐增加,溢价风险或将降低,但提示场内投资者仍需主要产品高溢价投资风险。 截至1月28日收盘,易方达、华夏、鹏华、中欧以及汇添富创新未来基金自成立以来的产品收益率分别为8.27%、5.27%、7.89%、7.33%和5.68%。
● 市场还在争辩公募基金抱团行情能否持续的时候,上市公司已通过业绩快报等形式向市场传递出基本面的成色。统计数据显示,两市的绩优个股已经成为公募基金的心头好,基金产品纷纷布局其中。基金经理表示,结构性行情演绎至今,业绩将成为投资确定性的来源,也将消化个股高估值带来的压力。 布局绩优股 根据Wind统计,截至1月27日午间,已有9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年报或业绩快报。其中,80家公司实现业绩增长,亚士创能、梦网科技、云图控股等6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另有115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867家公司业绩预增。其中,预告净利润最大增幅超过100%的公司有424家,增幅最大的圣湘生物预计2020年净利润最大增幅达7008%,江苏索普、晶华新材、天赐材料紧随其后,预告净利润最大增幅都超过4000%。 不少公募基金已经布局了绩优股。Wind数据显示,根据基金2020年四季报,博时裕益灵活配置和博时厚泽回报灵活配置分别持有江苏索普456.63万股和88.95万股。去年因疫情业绩大幅增长的英科医疗,根据业绩预告,2020年净利润预增3993.85%,公司被超过20家基金公司持有,前海开源基金曲扬、中欧基金葛兰、广发基金吴兴武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都出现在了英科医疗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此外,去年净利润预增380%的高德红外,同样吸引了超过20家机构的投资,其中包括广发基金刘格菘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 “绩优公司的业绩增长逻辑越来越清晰,其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也一再得到市场验证,这类机会即便面临阶段性的高估,也能在中长期形成长牛走势。”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爆雷股无人问津 与绩优股受到追捧的情况判若云泥的是机构在爆雷股上“避雷”有术。 例如1月25日晚间,西水股份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36亿元,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1.23亿元。公司2020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在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没有一只公募基金产品。 同样,1月25日晚间,金一文化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亏损23.95亿元至34亿元。而金一文化总市值才24.67亿元。同样,金一文化在最新披露的股东名单中并不见任何公募基金身影。 即便是业绩亏损幅度较小的公司,也多成为基金机构规避的对象。“相比前两年公募基金踩雷的情况,这两年公募基金在上市公司业绩上的要求更为严格,基金经理不再追求空中楼阁型的机会,而是追求踏踏实实的业绩长牛机会。”华宝证券基金分析人士表示。 看准业绩主线 近期,市场出现震荡走势,投资者对资金抱团行情能否延续争论不休。基金机构表示,当下投资一定要看准业绩这一主线。 富荣基金表示,大幅上涨过后需关注业绩兑现情况。从当前业绩预告披露来看,医药、化工、机械行业表现相对靠前。维持市场震荡向上的判断,在行业上,建议关注三个方面:消费、科技、军工龙头;低估值周期龙头;长期配置核心资产。 金鹰基金认为,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预计市场流动性将趋于宽松。伴随投资者风险偏好仍维持活跃和较高水平,预期春节躁动行情还将延续,权益市场整体上仍可积极应对,继续兼顾股票估值和盈利增长的平衡。顺周期板块、通胀受益板块及景气持续向上的品种,可更多关注。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分析称,最近两周A股市场上行的速度趋缓,但流动性阶段性宽松、经济复苏预期向好、政策预期乐观的逻辑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预计春季行情仍能延续。风格方面,上周成长风格显著跑赢其他风格,结合成长风格在历年春季行情表现更佳的规律,建议关注经过回调估值已经回归中枢水平以下的成长行业,如计算机、电子等。此外,景气度向上的可选消费、受益于再通胀的部分周期行业龙头也值得关注。
● 2021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持续火爆,截至1月27日,新成立基金规模达4227亿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占比超过90%。这些新基金在建仓上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派和稳健派。积极派已大举买入,跑步建仓,基金净值已经出现明显变化;稳健派则保持观望态度,按兵不动,静观市场变化。 建仓节奏不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有104只(份额合并计算),合计募集规模达到4227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24只,募集规模为468亿元,占总募集规模比例为10.58%;混合型基金66只,募集规模为3584亿元,占总募集规模比例为80.97%。 今年以来,A股市场抱团行情持续演绎,上证指数在3600点左右震荡。对于新发行的基金来说,接下来将面临震荡市里的建仓问题。通常而言,新基金建仓时间只要不超过6个月都可以,时间比较充足。 记者观察发现,在新成立的基金中,有一些新基金净值波动并不明显,可能还处于观望状态。比如郑澄然、孙迪管理的广发兴诚A净值涨幅为0.08%,百亿基金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A的净值涨幅为0.04%。 当然,也有一些新基金的净值出现明显变动,可见其已大举建仓。例如,1月7日成立的中欧悦享生活净值已经增长到1.0549元;1月12日成立的博时创新经济净值已经增长到1.0187元;1月14日成立的南方消费升级当前净值为1.0184;去年12月30日成立的华安优势企业净值已经增长到1.0340元。对比净值变化数据不难发现,这些基金已经建立了不低的仓位。 看好领域各有不同 沪上一位积极派基金经理认为,拉长时间维度,预计2021年A股市场出现较大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偏低,指数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同时,由于基金发行火爆,资金不断涌入也将为市场注入活力。因此,对于后市的研判要立足于观察中长期变化,而不是短期表现。 另有积极派基金经理分析称,应该将成长空间作为投资标的选择的核心考量。如果市场抱团标的符合长期成长的投资标准,不会排斥选择此类标的。由于科创板上市门槛更宽,注册周期缩短,很多新兴产业的公司参与上市,未来潜在空间较大。 不过,也有一些稳健派基金经理直言要小心谨慎。有基金经理表示:“我们老基金都是谁涨卖谁,新基金建仓更要慢慢来,预计春节前后是A股走向的关键节点,届时将根据市场随机应变。” 也有基金经理表示,会寻找相对安全的资产来建仓,主要方向包括估值更低的港股、A股中性价比更高的第二梯队股票,以及部分2021年基本面改善的银行、保险股。 近10年来基金发行数量与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Wind
● 随着公募基金四季报全部披露完毕,2020年最能为基民赚钱的基金公司也随着出炉。Wind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全年累计为基民赚了20217亿元,继2019年后再创历史新高。由于规模大小和基金业绩表现差异较大,基金公司盈利能力出现显著分化,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产品整体盈利可观。其中,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5家头部公司2020年均为基民赚逾1000亿元。 赚钱能力分化明显 2020年基金市场热度不断升温。随着基金规模持续扩张,基金公司为基民赚钱的能力也随之“水涨船高”,创出历史最高纪录。 Wind数据显示,2020年有41家基金公司为基民带来了百亿元以上的盈利,其中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五家公司均为基民赚逾1000亿元。 其中,易方达基金旗下各类基金产品2020年合计盈利1600亿元,为基金公司中的冠军;汇添富基金则以1113亿元位列次席;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分别为1045亿元、1009亿元和1008亿元。此前的年份,单家基金公司年度为基民赚得超千亿的现象非常少见。 对比各基金公司的赚钱能力,不难发现大小公司之间分化明显,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产品整体盈利非常可观。处于中游的基金公司,其为基民带来收益的水平多集中在50亿元至80亿元之间,竞争较为激烈。而排名第100名的基金公司则只能为基民带来不足10亿元的收益。 百亿级基金带来丰厚回报 细看2020年各基金产品为基民赚钱的能力榜单,规模超百亿的基金排名居前列。被称为“国民基金”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为基民带来126亿元收益,位居榜首。张坤管理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中小盘分别为基民带来120亿元、80亿元收益,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易方达消费行业位居第四,为基民带来74亿元收益。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位居第五,为基民带来72亿元收益。 从趋势来看,头部股票型基金产品市占率提升。2020年前10大主动管理型基金产品市占率提升至20.4%。“百亿俱乐部基金经理”达到138人,管理规模占总规模的比重从2019年的28.83%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63.03%。 业内人士认为,在上千只中小规模的基金中,未来规模能够扩大十倍的如同大海捞针。对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就算集全公司之力也未必能创造出一个爆款“日光基”。中游基金公司不进则退,不发新基金将面临被赎回。 当下,公募基金行业格局加快“二八”分化,头部基金话语权增强,呈现出规模越大就有越多人购买、规模越大为基民带来收益越多的“马太效应”。
尽管下跌,喧嚣的基金饭圈似乎并没有降温。 近几天,基金饭圈文化盛行,不少基金经理“火出了圈”,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粉丝后援会和微博超话。“张坤yyds(永远滴神)!守护全世界最好的坤坤。”等粉丝语言让严肃的基金圈吃惊不已。 这背后,是浸淫着饭圈文化和网络思维的新一代基民正在跑步入场。 而他们,与其说是把基金经理“爱豆化”,还不如说是在基金经理身上寄托了对财富自由的极大渴望。 疯狂的基金饭圈文化 似乎一夜之间,身边无论是追星,买盲盒,玩密室,还是薅羊毛的年轻人们都在热烈的讨论:我有10块钱,买一只什么基金好?由此还衍生了基金饭圈文化。 基金饭圈中,最火爆的莫过于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的基金经理张坤,甚至粉丝们还创造了“含坤量”这个热词。 另外,目前各家论坛上比较活跃的基金粉丝组织包括:银河战舰、诺安雄狮、海富通战车等。 比如,网友们信奉的“银河战舰”,主要是指郑巍山管理的银河创新成长混合基金。 很显然,这背后的主要推力正是那批正在入场95后甚至00后投资者,其正在迅速成为互联网时代炒基金的新力量。 数据显示,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对于新基民来说,基金不仅是理财产品,也像是是一种社交工具。年轻人曾经在茶余饭后会聊明星八卦,如今话题则变成了基金。 生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基民在投资基金上也具备了独有的特色: 比如他们跟随自己信任的小红书、B站等博主购买基金; 成立“某某基金护卫队”,身为粉丝尽心尽力; 甚至会用自己的角度挑选“基金”,比如——给基金经理看相…… “我估计,这批买基金的90后、00后有相当部分是前几年的候鸟股民。”成都本地某券商营业部的客户经理王林(音)告诉金妹儿:“此前只要股市行情好了,就会有一部分90后、00后来开户或是换密码,一旦行情下转,就会消失。现在,基金涨得好,且不需要像炒股那样耗费精力,年轻人选择基金一点都不意外。” 据他介绍,一些年轻股民们较为急功近利,多数很难坚持下来。“一些年轻股民们没多少耐心来盯盘,分析,没有形成成熟的投资体系,一般都是跟风及熟人推荐,估计他们炒基金也是如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00后的股民,她看了新闻说基金涨幅跑赢大盘,就割肉全部买了一只基金。我问她,她告诉我,是跟到小红书一个开马萨拉蒂的博主买的,希望通过投资理财慢慢实现财务自由。” 可以看出,这批年轻投资者对行业的了解大都来自于新闻报道和金融媒体,对基金的选择也多少参考了基金经理、身边朋友和自媒体大咖的建议。 渴望财富自由的年轻人们 很显然,基金饭圈文化盛行的深层次原因是大批年轻人渴望通过投资理财实现财富自由。 “宁愿自己被绿,也不想基金变绿”,对于这句著名的金句,有网友戏称,反应了广大基民想要盈利赚钱的迫切心理。 犹记得,去年有一个新造热词“深圳女孩”。 来源是有个微博大V带两个深圳女孩到北京酒吧玩。北京的女生们一直在讨论搞对象侃八卦,深圳的两个女孩听愣了:你们出来都聊这些? 问深圳的女孩出来都聊什么?答曰:搞钱。 如今,不少年轻人都加入这一大军。 随着基金持续火爆,豆瓣讨论小组,像生活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甚至八卦组,有大量年轻人,在各种发帖讨论如何理财,怎么买基金等问题。 而在B站搜索关于“基金” “大学生理财” “年轻人炒股”等关键词就会发现,相关视频的数量都正在呈现指数级增长,播放量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每期视频下面都有很多互动留言。 不少网友表示,买基金是经济大势所驱,更是为了投资理财的需求。 有人士表示:“其实,从这几年可以发现,只要媒体报道哪方面投资赚钱了,都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与其说,这些年轻人在追捧基金经理,还不如说,他们是在为自己财富自由的梦想打call。” 网红基金忙收紧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被“饭圈文化”pick出来的,都是业绩非常出色的基金经理。 如张坤,易方达中小盘任职回报787.33%、年化回报29.94%,易方达蓝筹精选任职回报232.50%、年化回报65.16%;郑巍山管理的银河创新成长混合基金则在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在同类3327只产品中领跑。 由于对行业的了解大都来自于新闻报道,做出的判断也会掺杂着身边朋友和网络大V的意见,因此被饭圈看的基金一般都围绕着白酒、消费以及新能源这些热度最高的行业。 然而,最近公募基金“抱团”的白酒等板块最近两天现剧烈震荡,多只白酒股盘中急跌后又拉升。 行情数据显示,中证白酒指数昨天大跌2.36%,今天早盘一度进一步暴跌超过5%,不过其后又快速拉升,截至收盘,下跌3.13%。1月25日,该指数一度暴涨6.80%。 受此影响,粉丝们最爱的张坤掌舵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今日下跌1.25%。 还好,记者看了下,发现加入饭圈组织的投资者们,心态相对稳定,没有出现赚钱就是神,亏钱就骂人的情况~ 对此,有人士表示,当前年轻人急于获取收益,赚快钱的心态与基金经理长远价值投资化存在矛盾。 而投资,应该是一件理性的事情,在选择基金经理的同时,应该有自己的看法,理性看待理性分析。将任何一位投资人封神,都是向危险靠近。 另外要注意的是,1月27日早间,易方达基金发出公告,宣布调整旗下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基金大额申购及大额转换转入业务金额限制,即基金申购限额由原来的10万元大幅降至5000元! 同时,上述基金还将采取暂停大额申购措施,暂停起始时间同样是2021年1月28日。 有观点认为,张坤紧急调低大额申购额度,或与最近几天频登热搜榜有关。 同时,也从侧面反应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些“顶流”基金经理对于新增规模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也是他们对于市场机会研判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