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本周债市热点 跨年后,在资金面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大幅上行96BP,引发市场关注。我们认为近期票据利率大幅上行的原因主要有三:一、1月份是票据贴现大月,转帖利率通常季节性走高。二、上年12月份票据利率反常走低,带来近期票据贴现与供应的增长。三、今年1月份中长期信贷“开门红”,压缩了大行收票需求。 “票据-国债”利差已经达到历史高位,春节前短债利率易上难下。 本周流动性跟踪 央行持续大量逆回购投放,稳定市场预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R001上行74.79BP,R007上行49.02BP,R014上行66.13BP。存款类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DR001上行70.30BP,DR007上行33.95BP,DR014上行72.03BP。SHIBOR利率多数上行。1月22日,SHIBOR隔夜为2.4360%,上行69.80BP;SHIBOR1周为2.2710%,上行14.70BP;1月期SHIBOR报收2.5030%,上行11.30BP,3月期SHIBOR报收2.5780 %,下行0.30BP。 本周一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方面,本周利率债净融资额较上周增加。本周一级市场共发行36支利率债,实际发行总额为4163.87亿元,较上周减少313.13亿元;总偿还量为2308.80亿元,较上周减少110.3亿元;净融资额为1855.07亿元,净融资较上周增加708.02亿元。利率债招标倍数普遍在4倍左右,需求一般。国债、国开债收益率短升长降。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4525%,较上周五上行6.28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1185 %,下行3.23BP;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2.5331%,较上周五上行3.72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3.5099%,下行3.68BP。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变化,货币政策超预期。 报告正文 1、本周债市热点 Wind数据显示,1月22日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报3.4845%,较上周五大幅上行52BP。跨年后,在资金面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大幅上行96BP,引发市场关注。我们认为近期票据利率大幅上行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1月份是票据贴现大月,转帖利率通常季节性走高。上年12月份直至春节前,企业由于发工资等原因,短期现金需求较多,票据贴现量通常较大。社融数据显示,过去6年间,1月份新增票据融资量平均为1534亿元,全年仅次于8月份。票据供应增加,导致转帖利率季节性走高。 二、上年12月份票据利率反常走低,带来近期票据贴现与供应的增长。由于12月份也是票据贴现大月,因此跨年前票据利率通常上行。然而2020年下半年以来,流动性收紧,票据直贴利率明显上行,导致企业贴现意愿不强,倾向于开票而不贴现。临近年末,部分银行为了完成企业让利与信贷投放任务,扩大收票并压低票据利率,甚至出现了票据转帖利率与同业存单利率的严重倒挂。较低的贴现利率提振了企业贴现意愿,社融数据显示,2020年12月票据融资当月新增3341亿元,为近些年来较高水平。 三、今年1月份中长期信贷“开门红”,压缩了大行收票需求。受出口与地产开工持续旺盛的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复苏,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持续走高,银行迎来信贷“开门红”。但与此同时,在中央“稳杠杆”的总体政策指导下,银行信贷投放额度受控,大行收票需求下降,推动近期票据利率明显上行。 “票据-国债”利差已经达到历史高位,春节前短债利率易上难下。春节前,票据供大于求的格局仍将持续存在,支撑票据转帖利率维持高位运行。直至春节后,票据供需失衡的格局才将有所缓和。与此同时,当前6个月“国股银票转帖利率-国债收益率”利差高达135BP,已经接近2019年以来历史最高位,配置票据的性价比凸显。在高利差的带动下,春节前同期限短债收益率或将易上难下。 2、流动性跟踪 2.1 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持续大量逆回购投放,稳定市场预期。本周央行共投放6140亿元7天逆回购。其中周一(1月18日)有20亿元7天逆回购,周二(1月19日)有800亿元7天逆回购,周三(1月20日)有2800亿元7天逆回购,周四(1月21日)有2500亿元7天逆回购,周五(1月22日)有20亿元7天逆回购。本周共有16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全口径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投放5980亿元。之后一周(1月25日至29日),将6140亿逆回购到期,2405亿TMLF到期。 本周央行小幅缩量续作MLF。周五(1月15日),央行投放5000亿元一年期MLF,对冲当日MLF到期及1月25日到期的TMLF,操作利率与上期持平,合计回笼450亿元。后一周(1月18日至22日),将有160亿逆回购到期。 2.2 货币市场利率 银行间资金利率全线上行。1月22日,相较于上周五(1月15日,下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R001上行74.79BP,R007上行49.02BP,R014上行66.13BP。存款类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DR001上行70.30BP,DR007上行33.95BP,DR014上行72.03BP。 SHIBOR利率多数上行。1月22日,SHIBOR隔夜为2.4360%,上行69.80BP;SHIBOR1周为2.2710%,上行14.70BP;1月期SHIBOR报收2.5030%,上行11.30BP,3月期SHIBOR报收2.5780 %,下行0.30BP。 2.3 同业存单发行 同业存单净融资额较上周减少。本周,同业存单总发行量为3290亿元,总偿还量为4327.5亿元,净偿还额为1037.5亿元,净融资较上周减少1193.8亿元。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全线上行。1月22日,1月期品种发行利率为2.4712%,较上周五上行10.19BP;3月期品种利率为2.5842%,上行3.03BP;6月期品种发行利率为2.8433%,上行5.99BP。 2.4 实体经济流动性 票据转贴利率大幅上行。根据最新数据,截至1月22日,股份行6个月的票据转贴利率为3.4845%,较上周五上行51.83BP。城商行6个月的票据转贴利率3.6391%,较上周五上行52.2BP。 2.5 一周监管动态 3、利率债 3.1 一级市场发行及中标 本周利率债净融资额较上周增加。本周一级市场共发行36支利率债,实际发行总额为4163.87亿元,较上周减少313.13亿元;总偿还量为2308.80亿元,较上周减少110.3亿元;净融资额为1855.07亿元,净融资较上周增加708.02亿元。 本周湖南、浙江、吉林、辽宁、陕西五地开展地方债发行工作。湖南发行2支地方债,发行总额为147.37亿元;浙江发行4支地方债,发行总额为272亿元;吉林发行2支地方债,发行总额为68亿元;辽宁发行2支地方债,发行总额为193亿元;陕西发行2支地方债,发行总额为148亿元。 3.2 利率债到期收益率 国债收益率短升长降。1月22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4525%,较上周五上行6.28BP;3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7645%,下行2.3BP;5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9373%,下行2.61BP;7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1112 %,下行3.66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1185 %,下行3.23BP。 国开债收益涨跌不一。1月22日,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2.5331%,较上周五上行3.72BP;3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2.9610%,下行2.94BP;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3.2842%,上行0.41 BP;7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3.4397%,下行0.74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3.5099%,下行3.68BP。 3.3 利率债利差 各期限利差涨跌不一。1月22日,与上周五相比,10Y-1Y利差下行10.05BP,10Y-5Y利差下行0.62BP,10Y-7Y利差走阔0.43BP。 国开债5年期和10年期隐含税率涨跌不一。1月22日,5年期国债、国开债利差为34.69BP,5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走阔0.91个百分点。10年期国债、国开债利差为39.14BP,10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收窄0.01个百分点。 4、海外债市跟踪 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上周持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本周五(1月22日),2年期美债收益率为0.13%,与上周五持平;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1.1%,较上周五下行1BP;10年期美债与2年期美债利差为97BP,较上周五收窄1BP。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本周四(1月21日),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为-0.56%,较上周五上行1.00BP。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0.034%,较上周五上行0.1BP。 5、通胀跟踪 农业部、山东蔬菜价格涨跌不一。1月22日,农业部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收于144.82,较上周五上涨1.86%;山东蔬菜批发价格指数收于185.20,较上周五下跌0.77%。 生猪价格、猪肉价格涨跌不一。根据最新数据,1月22日,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为35.94元/千克,较上期(1月15日)下跌0.96%;猪肉平均价为52.17元/千克,较上期上涨1.03%。 商品价格指数、石油期货价格涨跌不一。1月22日,南华工业品价格报2613.90点,较上周五下跌1.05%;RJ/CRB商品价格指数收于172.85点,较上周五下跌1.36%;布伦特原油期货和WTI期货结算价分别报55.41美元和52.27美元,较上周五分别上涨0.56%和下跌0.17%。 6、下周重要经济数据和事件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变化,货币政策超预期。
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完成融资并准备年内完成IPO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 “资本加持下,蜜雪冰城上市是必然结果。”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记者表示,“加盟制度下,主打平价产品的蜜雪冰城已经拥有万家门店,在平价奶茶市场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与规模效应。但是加盟门店就像一个个定时炸弹,或为后续发展埋下隐患”。 蜜雪冰城估值或超奈雪的茶和喜茶 1月14日,有消息称,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完成了20亿元的首轮融资,美团旗下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融资完成后,蜜雪冰城估值超过200亿元。此外,蜜雪冰城计划在A股上市,上市的筹备已到最后阶段,预计年内完成上市流程。 若消息属实,蜜雪冰城的估值将超过估值160亿元的喜茶及估值130亿元的奈雪的茶,成为茶饮品牌估值最高企业,或也成为继喜茶、奈雪的茶之后最有望争夺“茶饮第一股”的企业。 记者就蜜雪冰城完成首轮融资、计划今年IPO的消息向蜜雪冰城方面核实,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没有接到相关信息。 不过,天眼查APP显示,蜜雪冰城已经完成A轮融资,交易金额未披露,投资方为龙珠资本、高瓴资本。 事实上,蜜雪冰城融资的消息一直不断。去年10月14日,有消息称蜜雪冰城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计划本轮融资10亿元-20亿元,投资方是高瓴资本、龙珠资本,融资后估值200亿元。彼时,记者向蜜雪冰城方面求证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消息不实。 高估值背后: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被称为“奶茶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平均客单价为8元/杯,是奈雪的茶、喜茶平均客单价的1/3,因此在三四线城市备受欢迎。同时,依靠“直营+加盟”模式,蜜雪冰城已经快速实现“跑马圈地”。 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蜜雪冰城已实现全国化布局,截至2020年1月15日,蜜雪冰城现有门店已达11948家。其中,一线城市占比不足5%。蜜雪冰城在北京、上海的门店数目仅为85家、60家,但是排名前三的河南省、山东省、四川省分别为1651家、1040家、768家,而河北省、陕西省门店数量也已经超过700家门店。可以窥见蜜雪冰城的侧重点在三四线城市。 “一个店的毛利率为60%,成本最大的是物料(奶茶配料),一般情况一个店面一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记者走访时,蜜雪冰城相关人员坦言,蜜雪冰城单店首月费用在30万元以上,包括6万元的设备费、5万元的原料费、5万元-8万元的装修费、1.58万元的加盟费、1万元的保证金以及自行缴纳的房屋租金、员工工资等其他费用。其中原料费需每月缴纳,正常店面原料消耗为4万元/月-5万元/月。 公开信息显示,蜜雪冰城在2019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65亿元,净利润8亿元,产品毛利率达到50%,已经实现盈利。业内人士估算,蜜雪冰城的平均单店年收入约为100万元左右。 “以蜜雪冰城60亿元的销售额来看,估值是200亿元,也就是它销售额的3.5倍左右,我认为这个估值并不是很高。”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对记者表示。 不过,在朱丹蓬看来,员工整体素养偏低造成整个运营风险增加,“以长沙为例,蜜雪冰城的员工工资比茶颜悦色、喜茶或者其他的茶饮品牌要低20%甚至30%”。 记者梳理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关于蜜雪冰城的投诉高达320次,其中不乏店员辱骂顾客、态度不佳甚至饮品中出现小飞虫、变质等食安问题。 此前,一则“员工赤脚踩葡萄榨汁”视频将蜜雪冰城推上风口浪尖。对此,蜜雪冰城发布官方声明称,上述相关视频均不属实,为恶意炒作视频。 不过,突破万店之后,如何加强加盟店管理、品牌调性如何提升等问题或系蜜雪冰城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旧玩家争相入局 奈雪的茶联合CBNData发布的《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2020年,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正式突破3.4亿。预计至2020年底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到2021年会突破1100亿元。 在此背景下,新式茶饮行业倍受资本关注。记者梳理发现,沪上阿姨、7分甜、乐乐茶均在2020年获得了融资。头部企业喜茶也被指2020年完成了C轮融资,另一头部企业奈雪的茶更是在2021年初官宣完成亿元C轮融资。 此外,娃哈哈、东阿阿胶等行业龙头企业也跨界开出茶饮店、奶茶店,新式茶饮行业火热程度可见一斑。1月6日,新乳业拟出资2.31亿元收购“一只酸奶牛”60%股权,切入茶饮赛道。 “对于快消品而言,没有太多技术壁垒,而头部企业既有品牌壁垒也有技术和规模壁垒。”朱丹蓬对记者表示,随着整个新中式茶饮消费人口基数的扩容,整个行业或允许更多的品牌进入,企业会对接自己相应的消费群体。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近年来虽然奶茶店开店数量增长迅速,但关店数量也持续攀升。根据行业统计数据,奶茶店的存活概率为20%左右,即大部分新开奶茶门店处于经营亏损状态。空间效益、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平衡仍是茶饮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北京再次推介95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上千亿 拟引入民间资本422亿元 从中关村创客小镇二期到昌平区智能无人机系统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从通州区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中心到石景山区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北京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吸引民间投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北京市再向社会公开推介9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60亿元,拟引入民间资本422亿元,占比40%。 全年民间投资预计实现正增长 今年以来,北京市为应对疫情影响,陆续发布实施了“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6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市发改委介绍,多重有利因素推动下,1到11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9%,高于全国水平9.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将实现正增长。 在此基础上,市发改委会同各区、各部门再次梳理筛选了一批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模式创新潜力大、有一定融资需求的项目,开展今年第二批公开推介,引导广大市场主体投资、参与合作建设运营,进一步提振社会投资意愿,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面向‘十四五’时期首都新发展,此次推介了一批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支撑的项目,力求‘四个突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更加突出“两区”建设,集中推出一批城市副中心、临空经济区、“三城一区”等重点功能区项目;更加突出“五新”政策落地,集中推出一批新型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智慧物流、AI智慧场景应用等领域项目;更加突出智能制造,集中推出一批新材料、生物医药、无人机制造等高新技术制造业项目;更加突出城市更新,集中推出一批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厂房改造、产业园区改造、公共服务设施提级改造项目。 科技创新领域投资额最大 记者注意到,从区域分布来看,此次推介的95个项目中,中心城区项目40个,平原新城项目30个,生态涵养区项目25个。从民间资本参与方式来看,此次拟推介的项目中有85个项目计划通过PPP、合作开发等股权投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占比88.5%、较上一批次提高5.7个百分点。 项目清单显示,此次推介的项目涵盖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制造、金融业、文化旅游、商务服务业、基础设施、健康养老、住房保障等9个重点领域。其中,总投资额最大的是科技创新领域,共有16个项目,总投资达267亿元,包括西城区全球创新智慧融媒体中心项目、中关村创客小镇二期项目、海创百纳高端仪器产业园(怀柔科学城硬科技孵化项目)等;商务服务业领域总投资额也超过200亿元,10个项目总投资共221亿元,包括海淀永丰TOD综合体项目、石景山区点石商务公园项目、临空区国际消费枢纽项目等。 数量最多的是文化旅游领域,共有24个项目,包括西城区北京繁星戏剧村、门头沟区黄草梁自然风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妙峰山悦榕国际酒店、怀柔区白河湾国际休闲小镇、密云日光山谷项目等,总投资共86亿元。 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将获精准服务 深受资本青睐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有4个,包括西城区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项目、海淀区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大兴区高速公路智慧公路港等,总投资共68亿元。 另外智能制造项目有14个,包括门头沟区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生产线项目、昌平区智能无人机系统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顺义区虚拟手术模拟器项目、大兴区机器人关节谐波减速器产业化项目等,总投资共60亿元。金融项目有5个,包括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金融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研发设计中心项目等,总投资共120亿元。 老百姓更关注的基础设施领域,这次有11个推介项目,包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厂三期项目、海淀区稻香湖再生水厂二期工程、通州区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中心(一期)等项目,总投资共64亿元。另外健康养老项目有5个,包括西城区恒颐复健之家·自如项目、怀柔区雁栖镇养老照料中心项目等,总投资共4亿元;住房保障项目有6个,包括海淀区上庄镇东小营村B01/B02等地块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石景山区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核心区南区)项目、怀柔区栖美园公寓改造项目等,总投资共170亿元。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也将持续拓展民间资本投向领域,不断优化投资兴业政策环境,精准服务保障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助力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1月15日,快手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并上载了聆讯后资料集。2020年前三季度,快手总收入达407亿元。主要业务收入均大幅增长。其中,直播收入253亿元,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33亿元,电商、网络游戏、在线知识分享等其他服务业务收入20亿元。 快手的收入结构持续优化,非直播业务占总收入的份额从2020年上半年的31.5%,上升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37.8%。业内人士指出,在内容生态的基础上,快手逐步打通广告、电商、教育和游戏等业务的商业化路径。 短视频龙头 快手此前已历经9轮融资。截至2020年11月,前五大股东为腾讯、五源资本、ReachBest、KeYong及DCM,分别持股21.57%、16.66%、12.65%、10.02%及9.23%。其中,ReachBest、KeYong的实际控制人分别为联合创始人宿华、程一笑。快手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其中,仅联合创始人宿华、程一笑持有公司A类股份,占比分别为55.79%、44.21%,在不拥有公司股本大部分经济利益的情况下,行使投票控制权成为实际控股股东。 资料显示,快手的前身是“GIF快手”,是一款动图生成工具,由程一笑带领团队在2011年创立。在GIF快手时期,借助动图在微博的传播。2012年底,GIF快手由工具领域转型到社区领域。并在投资人的撮合下,程一笑结识了宿华。宿华曾经任职于谷歌和百度。 2013年,程一笑团队与宿华团队合并,两人进行了分工,程一笑任首席产品官,专注于产品、运营等事项;宿华担任CEO,负责机器算法和对外事项。团队合并后,推荐算法被应用到了内容分发上,用户体验改善明显,用户量迅速增长。2014年,“GIF快手”更名为“快手”。 随后,快手发展进入快速道。日活跃用户方面,快手目前已突破3亿。 从用户规模及渗透率看,短视频行业的月活跃用户规模由2016年3月的1.34亿迅速增长至2020年6月的8.52亿。2019年6月以后,短视频APP的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均稳定在70%以上。从用户时长占比看,2020年一季度,短视频APP平均单机日使用时长占比达21.1%,远超在线视频(10.4%),仅次于即时通讯(22.8%)。 财报显示,2017年-2019年快手营业收入分别为83.40亿元、203.01亿元、391.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43%、92.7%、48.26%。从营收结构看,直播服务仍贡献大部分营收。由于广告业务收入高速增长,直播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95.32%下降到2020年前三季的62.22%。公司积极寻求电商及其他业务变现,其他服务收入由2018年的0.20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2.60亿元(占比0.6%)、2020年前三季的20亿元(占比5%)。 电商GMV单季近千亿 2020年第三季度,快手平台业务维持良好势头,各项业务数据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截至2020年9月30日,快手的中国应用程序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跃用户为3.05亿,平均月活跃用户为7.69亿;快手应用上共开展近14亿次直播;快手应用上短视频库存累计约为290亿条。 招股书显示,线上营销服务、直播以及电商等业务保持增长,2020年第三季度快手收入达154亿元,相当于上半年收入的60.6%。其中,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占总收入份额增速最快,从2017年的4.7%上升到2018年的8.2%、2019年的19.0%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的32.8%。 同时,电商、网络游戏等其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快手电商去年第三季度GMV达到945亿元。快手直播电商2018年起步,目前仍处于“培育期”。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快手目前仍在扶持优质商家,以提高品牌形象,并通过补贴实现GMV快速增长。同时,对于产业+直播的生态链投资使得快手支出巨大,利润率较低。待建立完整良性的电商生态圈后,货币化率有望提高。 依托强大的内容生态和高黏性的社区氛围,快手电商平台表现出更大的增长潜力。据艾瑞咨询指出,随着直播电商越来越普遍,中国直播电商GMV预计在2025年达到6.4万亿元。 亏损收窄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快手早前递交的申请版本披露,由于在产品推广、品牌营销、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大规模投入,2020年前6个月出现了63.5亿元人民币的首次经调整亏损。 而1月15日的聆讯后发布的资料集显示,快手2020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后的亏损净额为73.9亿元。由此推算,第三季度亏损10.4亿元,月均亏损约3.5亿元。而2020年上半年,月均亏损约10.6亿元。 在内容生态基础上,快手正在提供更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娱乐、线上营销服务、电商、网络游戏、在线知识分享等,并通过投资和并购不断探索扩展空间。 据艾瑞咨询统计,随着更广泛的用户参与和更多样的内容生产,中国短视频、直播平台未来仍有持续增长空间。基于国内短视频、直播行业的庞大市场,以及未来线上营销服务、电商等业务的海量空间。
1月15日晚间,港交所披露了快手在通过聆讯后的最新资料。有消息人士向上证报透露,相较于此前500亿美元的预期,快手的估值可能有所下调。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快手最快或于2月5日挂牌上市。一旦成行,快手有望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较大的IPO项目之一。 市场认购仍火爆 眼下,市场对快手此次IPO颇为看重。记者从接近公司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部分机构投资者已经摩拳擦掌,甚至不惜动用私人关系“预定份额”。据悉,在过去70多天,部分投资人四处寻找可能与快手创始人宿华等核心管理层最近的关系以拿到额度。 对份额的追捧也影响着老股东。近年来,短视频作为互联网热门赛道,吸引着资本前赴后继。快手自成立以来进行了多轮融资,身后站着一众知名投资机构。招股书显示,目前,快手的股东包括腾讯、红杉资本、百度、淡马锡、博裕资本、晨兴资本等。其中,腾讯是快手的单一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1%;晨兴资本为最早投资快手的创投机构,持股比例为14%。 此次IPO中,腾讯将继续作为“基石投资者”被引入,而阿里系则通过“云峰基金”拥有一定认购份额。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向记者表示,快手此后若真调低估值可能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稍低的定价会给参与的投资者留出一定估值上升空间;另一方面,当前字节跳动旗下抖音等业务频传上市消息,如果快手此次IPO定价过高,后续可能存在破发压力。 “但这仍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颜招骏表示,“简单按照上半年收入的2倍计算,即使按照50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也只相当于6倍多的PS(市销率),相比于纯粹电商平台两位数的PS,目前这一估值并不算高。” 从此次快手公开募股的预路演情况来看,有相关人士表示,快手高层对于未来预测偏向谨慎,也是激发机构投资者热情高涨的原因之一。 电商业务快速发力 目前快手业务主要包括直播、线上营销服务、电商以及其他业务。最新资料显示,快手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总收入达407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收入154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其主要业务收入均取得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直播收入253亿元,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33亿元,包括电商、网络游戏、在线知识分享等在内的其他服务业务收入20亿元。 各项业绩指标中,快手电商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较快。相比2020上半年的1096亿元GMV,第三季度单季GMV实现945亿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9个月内,快手电商GMV已达2041亿元,平均复购率超过65%。 得益于非直播业务的快速增长,其占公司总收入的份额从2020年上半年的31.5%,上升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37.8%。而直播收入则在保持增长的同时,占公司总收入的占比持续下降。 在其他数据方面,2020年前9个月,快手的中国应用程序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跃用户为3.05亿。同时,公司优质内容与社区活跃度也在持续上升。2020年前三季度,快手上总共发生了90亿次内容分享,相比2020年上半年新增30亿次。 亏损幅度持续收窄 营收提升的同时,快手的亏损幅度也在收窄。 2020年11月5日快手递交的申请资料显示,由于大规模增加在产品推广、品牌营销、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2020年前6个月,快手出现了63.5亿元的经调整亏损,折合每月约10亿元。 最新资料显示,快手2020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后的亏损净额为73.9亿元,即第三季度新增约10.4亿元亏损,平均月亏损收窄至3.5亿元左右。 快手方面表示,虽然仍处亏损状态,但快手稳健的增长势头正在抵消部分新增投入成本,尤其是亏损减少的同时,快手营收、日活跃用户、社区活跃度指标均保持了增长。 公司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电商流量中,头部主播占比已经有所下降。“快手目前八成以上的流量仍然是向腰部主播倾斜的。”据艾瑞咨询分析,中国直播电商GMV预计在2025年达到6.4万亿元。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快手会在内容生态基础上,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不断探索和扩展包括在线知识分享、网络游戏等全新板块。
截至目前,已有59家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披露未经审计的2020年财务数据,其中重庆信托、中信信托、华能信托分别以38.73亿元、38.52亿元、37.65亿元位列净利润排行榜前三。此外,平安信托、光大信托、五矿信托、华润信托2020年度净利润也超过20亿元。行业分化仍在加大,有4家信托公司出现亏损,其中华信信托2020年净利润亏损26.52亿元。 中信信托营收第一 2020年,中信信托换帅。但从经营数据来看,行业“老大哥”的数据仍然十分亮眼——营收87.42亿元,净利润38.52亿元。数据显示,中信信托2020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61.38亿元,较2019年度的49.49亿元增长24.03%。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信托业务需要1~2年时间才能产生收益,2020年开发的项目仅部分体现在当年的经营数据中,而大部分则体现在2021年的经营数据中,目前公布的财务数据较多体现的是2020年之前的项目盈利。 华能信托龙头巩固 近年来,华能贵诚信托频频以业绩数据“惊艳”业界。从2020年财务数据来看,该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已经巩固。数据显示,华能信托2020年营收60.01亿元,净利润37.65亿元,净利润与老牌劲旅中信信托的差距已经非常小。 根据官网信息,截至2019年12月31日,华能信托累计信托业务规模43758.18亿元,累计结束信托规模36630.17亿元(全部信托项目实现安全到期、安全兑付),存续信托规模7128.01亿元;2019年实现信托业务收入31.75亿元。 平安信托扭转下滑 2020年度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平安信托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4.61亿元,同比增长16.72%;净利润30.85亿元,同比增长16.33%;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3.35亿元,同比增长16.50%。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背景下,平安信托不仅扭转了经营业绩连续三年下滑趋势,还在风控领域交出风险资产“零新增”的成绩单。 对此,平安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营业绩的增长得益于公司在2020年加速主动转型步伐,升级打造以特殊机会为特色的领先多元投资平台,成功构建了从非标转标、从融资到投资、从规模优先到质量优先的全新增长模式。风险资产零新增和特色经营新突破是平安信托2020年经营业绩逆势上扬的核心支撑力。 英大昆仑进步明显 尽管近几年经济形势复杂,行业监管趋严,还是有不少信托公司实现逆势增长。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英大信托、昆仑信托、陆家嘴信托等财务数据表现不错,进步明显。2020年英大信托实现净利润12.99亿元,实现营收18.03亿元;昆仑信托实现营收20.60亿元,同比增长6.24%,实现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增长27.35%;陆家嘴信托则实现了超19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1.52亿元的净利润。 此外,中粮信托也成为2020年信托公司经营业绩黑马,其营业收入为8.26亿元,增幅近50.73%。其中,信托业务收入7.99亿元,增幅高达130%。信托业务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高达96.73%。2020年中粮信托实现投资收益3.08亿元,同比下降约47%,但同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2019年有所收窄,为-2.95亿元。 4家公司出现亏损 2020年,长城新盛信托、华融信托、雪松信托和华信信托均出现亏损。其中,长城新盛信托略微亏损,华融信托、雪松信托及华信信托分别亏损7.29亿元、12.23亿元、26.52亿元。 信托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考虑到2020年存续风险资产处置的压力,部分信托公司出于谨慎加大拨备,整体拖累了利润增长,使得收入和利润增速背离。2021年,信托行业存量风险处置的压力依然存在,新增风险可能在房地产、工商企业领域有进一步体现,信托公司拨备计提压力仍不小,或将导致信托公司整体利润增速继续维持低位。
近日,启迪环境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正与城发环境筹划由城发环境通过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公司已与城发环境签署《吸收合并意向协议》,本次合并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启迪环境、城发环境当日双双停牌。 体量相差近三倍“蛇吞象”式并购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0年9月底,城发环境总资产114.51亿元,启迪环境总资产448.44亿元,约为城发环境的4倍。如果上述两家公司顺利实施重组,存续公司城发环境总资产将达562.95亿元,是一次“蛇吞象”式并购。 启迪环境主营业务覆盖固废收集处置全产业链及水务生态综合治理全领域,可提供专业化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拥有零碳能源、固废与再生资源、城市环境服务、水生态治理、环保设备制造五大业务板块,是国内唯一一家业务覆盖全产业链环境综合治理的企业。 近几年,启迪环境的经营业绩有所下滑。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6.44亿元、3.59亿元、2.28亿元,同比下降48.53%、44.18%、47.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43亿元、1.80亿元、1.77亿元。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首都企业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理事肖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启迪环境而言,引入战略投资者无疑有利于获得重要资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此扩大经营规模,改善其经营面。” 城发环境主业几经变换,如今主营业务为高速公路开发运营、公用事业、固废处理、垃圾发电等。城发环境作为河南投资集团控股的专业环保板块公司,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着力打造集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设计咨询、大数据开发应用于一体的环保科技产业。同时,公司积极整合水务板块业务,通过子公司城发水务公司,全力开发水务市场。 近几年,城发环境盈利能力稳定。2017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2亿元、5.81亿元、6.24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净利润下降至2.97亿元。 肖旭表示,对于城发环境来说,可以发挥自身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在带动启迪环境发展的同时,改善环保行业基本面,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谋求长期利益回报。 正谋咨询合伙人任凤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发环境主业经营多次变更,目前与启迪环境业务存在协同,双方均涉及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再生资源处理等环保业务,吸收合并后,存续企业城发环境无论从资产体量还是业务来看,都将是业内龙头。 国企改革与校企改革并行 有券商研究指出,国企改革出风正劲,校企改革也是近年推进的方向。高校控股的上市公司,将逐步完成控股权的转让。此前,启迪环境由“清华系”控制,清华控股的校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12月,启迪环境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启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启迪科服)转发的《启迪控股关于清华控股公开转让启迪控股14.84%股份完成交割的通知》函件。该次交易后,清华控股和合肥建投分别持有启迪控股30.08%和14.84%股份,合肥建投及其一致行动人蜀山城投与清华控股、百骏投资并列为启迪控股第一大股东,清华控股不再是启迪控股的控股股东。启迪控股通过下属子公司启迪科服、启迪科服全资子公司间接持有启迪环境24.04%股份,启迪环境控股股东仍为启迪科服,但上市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除了校企改革,本次重组也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措施。城发环境此次拟吸收合并启迪环境,也是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集成平台,实现创新发展。事实上,2020年1月,城发环境公告称,河南省发改委将其持有的河南投资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至河南省财政厅。划转前,河南投资集团为城发环境控股股东。划转完成后河南省财政厅将通过河南投资集团间接持有城发环境56.19%股份。若本次吸收合并完成,河南省财政厅将通过控制城发环境,将间接接手启迪环境。 肖旭对记者进一步表示,随着国资改革深入,企业之间并购重组变得频繁。此次城发环境筹划吸并启迪环境,有利于双方实现业务、技术、人员等协同,寻求双赢发展,深化国企混改。这也为清华控股下一步有序淡出启迪环境、优化国有资本配置铺垫了条件,未来将逐步实现“教育归教育、市场归市场”的校企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