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高飞、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王玉玲、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建设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张为忠介绍了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政策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高飞指出,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初见成效,总体上实现了融资服务“量增、面扩、价降”,市场主体经营状况趋于向好。贷款覆盖面明显提升,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7万元,同比增长27.5%,连续5个月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前7个月增加2.2万亿元,同比多增8810亿元,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007万户,同比增长21.7%。信用贷款、首贷占比持续提升,7月末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17%,比上年末提高了3.8个百分点,前7个月新增首贷户超过167万户,占新发放贷款户数的16%,较上年末高了10多个百分点。贷款利率持续下降,7月份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2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91个百分点。 6月初央行出台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政策工具落实进展如何?高飞介绍的数据显示,6-7月份已经对50.6万家企业的1.44万亿到期贷款本金实施延期,其中普惠小微贷款本金延期4126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发放1.6万亿元,同比多发放5017亿元。 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湖北,一直以来是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重点关注地区。王玉玲介绍,湖北在落实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金融政策、用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还加强配套保障措施,包括减税降费和减租,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对普惠小微企业首次贷款实施财政奖补等。 数据显示,7月末,湖北省各项贷款余额5.7万亿,同比增长12.8%,自3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多增。其中,企业贷款新增3247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68%,同比提高了6.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386亿元,同比增长23.9%,支持市场主体68.8万户,较年初增加了8.5万户。 王玉玲表示,总的看来,湖北省市场主体的融资可得性初步得到了改善,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成效初现。下一阶段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将继续把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努力支持湖北疫后重振。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外贸大省,2019年广东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是22.6%。白鹤祥强调,全力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保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不仅对广东乃至对全国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由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让审慎合规的银行为信用优良的企业办理贸易收支更加便利。二是支持贸易新业态健康发展,简化了小微跨境电商企业贸易资金收付手续。三是推动跨境投融资各项改革政策顺利落地,包括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允许大湾区内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按照净资产2倍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四是优化外商管理与服务,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 同时,为了提高银企对接效率和金融服务质效,广东利用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整合企业工商、税务、水电缴费等信息,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此外,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建立了定点联系银行、企业商户、园区社区的制度,督促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效率;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社保贷”“生猪活体抵押贷”“跨境贷”等信贷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广东制造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了13.5个百分点。同时,小微企业贷款“量增、面扩、质优、价降”。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对稳住广东企业“基本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提高疫情背景下金融服务适应性和贷款可得性,建设银行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针对疫情以来企业经营指标的变化,建行创新“云义贷”专属服务和产品,以适应受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医疗全产业链企业的需求。针对个体工商户,建行推出个体工商户经营类贷款系列产品。今年上半年,建行个体工商户贷款新增已达到去年全年新增量的2.8倍。 疫情以来,非接触金融服务、线上服务已经成为常态。建行因势利导以线上服务便利企业融资,加速释放“惠懂你”平台服务效能,简易式操作尤其为从未有过银行融资经历的首次贷款企业提供了便利。目前“惠懂你”访问量已破亿次,认证企业超过380万户,客户授信金额超过2800多亿。 数据显示,上半年建行累放企业类贷款超过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投放1.2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超过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投放3800亿元,发放贷款客户数达110多万户,较去年同期多30多万户。
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又获政策支持。7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会议明确,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财政部门多是本地中小银行的重要股东,中小银行也主要对接服务当地中小微企业。由此,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补充中小银行资本,能够较好地体现权责对等,实现激励相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监管部门的意图来看,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并非“一劳永逸”、“一补了之”,关键是以此为契机,促进中小银行改革,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补充资本与推动改革兼备 从会议内容来看,被要求用于有一定收益公益性项目的专项债,不仅成为了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新途径,还兼具推动中小银行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 会议指出,一是优先支持具备可持续市场化经营能力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增强其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保就业能力。二是以支持补充资本金促改革、换机制,将中小银行完善治理、健全内控机制等作为支持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条件。三是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银行及股东主体责任、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在全面清产核资、排查风险并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的前提下,一行一策稳妥推进补充资本金,地方也要充分挖掘其他资源潜力给予支持。四是加强监管和全过程审计监督。对专项债合理补充资本金建立市场化的到期及时退出机制,严防道德风险。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一是能够稳妥化解中小银行的潜在金融风险,二是主要考虑到中小银行是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主要地方金融力量,增厚资本有利于增加其信贷投放能力,从而支持当地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今年专项债额度增加且不得用于土地收储和与房地产相关项目背景下,用专项债来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更具可行性。 业界分析或有三种“补血”方式 会议提到,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来帮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但除了可转债、专项债资金还能够通过何种方式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以及主要为哪些中小银行补充哪一级资本,这些都尚未明确。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表示,目前来看,发行可转债的银行基本都是上市银行,其中有一部分是上市的中小银行,这些银行补充资本渠道较多,比如定增、配股等。但实际上,非上市的部分中小银行才是真正需要补充资本的群体且补充资本渠道匮乏。如果后续专项债还可用于购买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帮助更大。 “专项债资金的支持对象,更可能是地方政府持股或者实际控制的中小银行,用以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目前中小银行普遍面临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压力大的问题。如果是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或者二级资本,可以用发行永续债或者二级资本债等其他方式。”廖志明说道。 他进一步表示,可能有三种注资方式,一是发行专项债后,由地方政府注资给受其控制的中小银行,可能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基础;二是地方政府以专项债资金认购可转换债,中小银行再以可转债转股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三是可能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为中小银行注资。 除了利用专项债资金来认购可转债这一方式,王青也认为,未来地方财政部门可能通过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能,以增资扩股方式补充银行资金;另外,也可能推动一些中小银行加快改革重组,通过引入外部资金来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紧迫性凸显 银行资本补充可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大渠道。内源性渠道主要是每年的留存收益以及部分超额拨备;外源性渠道主要有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持续增大。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目前我国商业资本补充工具较少,尤其是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匮乏。对于非上市中小银行而言,一般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二级资本,可以使用的一级资本工具更是有限。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4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曾表示,支持地方向部分高风险中小银行注入资金、可变现资产,或者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注资的方式,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鲁政委也谈到,未来中小银行将主要通过四个渠道补充资本。除了内源性资本、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还提到了地方财政、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及国企进行注资,以及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和外资机构参与补充资本。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务院金融委要求,银保监会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制定了《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拟于近期正式出台,重点推动中小银行持续深化改革,加快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6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会议强调,要加大货币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共生共荣。 “共生共荣”道出了实体经济与金融唇齿相依、互利共赢的关系。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艰巨。共生共荣意味着相互支持,会议明确提出要求——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发展受到影响。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增速放缓。但在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困难、银行利润绝对量较大的情况下,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空间。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6月18日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块: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二是通过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三是银行减少收费让利,预计金融系统通过以上三方面将在今年全年为企业让利1.5万亿元。综合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和监管部门领导表态可知,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将通过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完善政策工具等方式达到。 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要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等一系列措施,让实体经济得实惠。 在疫情期间,受到最大冲击、迫切需要支持的正是中小微企业,而这些市场主体的稳定发展也是保就业、保产业链稳定等“六保”任务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疫情发生以来,金融系统“让利”举措不断加码。目前来看,三次降准,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小额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日前介绍,今年以来,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2020年1至5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03%,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67个百分点。一季度,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4.32%,较年初下降0.46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融资“量增、价降、面扩”。 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不仅要有支持性政策,更要通过完善政策工具和机制,确保资金直达企业。 疫情冲击下,支持政策急管繁弦,而提高政策传导效率的紧迫性陡增,对此,金融监管机构予以积极应对。 6月1日,央行公布,新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意在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扩大金融机构信用贷款投放。具体来看,新工具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点,针对中小银行客户中小微企业的占比更高、数量更多,同时自身吸储能力、风控能力相对薄弱的客观情况,从政策上延续了鼓励中小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放宽还本付息时间的导向,并通过特殊目的工具来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其中“普惠”“信用”这样的关键词更精准框定了支持对象。“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民生”,实质上是政策效率最大化、用之于民最贴切的体现。 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需要遵循市场化规律,增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动力。 金融机构本身也是企业,需要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律。在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支持中小企业时,还要增强机构自身的能力和动力。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督促银行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普惠金融在考核中的权重、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力度、严禁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等,可谓从激励、约束两端着手,引导金融机构增强服务实体的能力。 实际上,过去几个月中,一系列完善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机制、改善激励约束机制的政策已经接连落地。未来还应当通过政策引导、加大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完善信用平台搭建、优化政府担保机制等手段,多管齐下,减少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的“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出口订单减少、贸易成本上升等问题。为帮扶涉及近2亿人就业的外贸企业纾困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着力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外贸基本稳定。 “尽管外贸有所恢复,但是还处在较为困难的时期,出口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大。”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的重点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因此出口企业把产能从国际市场转移到国内市场是必要的举措。 支持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出口产品转内销并非“一帆风顺”。业内专家表示,外贸出口主要是订单式销售,转向内销后,有的企业缺少市场销售渠道,对市场准入、销售、结算等规则不熟悉,争取国内订单比较困难。同时,国内市场的消费者口味、标准和国际市场也存在差异。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需要有关部门帮助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拓展方面给予支持,牵线搭桥拓展“朋友圈”,搭建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特别是要用好线上销售的优势做好宣传,推动内销规模化、品牌化,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标准不一致,转内销的外贸产品需要按照国内标准进行调整改造,否则无法在国内销售。对此,《意见》提出,要支持企业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即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既能出口又可内销的产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内外销转型。 加大融资服务和支持力度 “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也要给予外贸企业更多的金融支持。”李建军表示,在出口方面,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涉外业务减费让利,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纾困外贸产业链。 民银智库研究员伊楠建议,要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结合实际开展内销保险项下的保单融资业务,加大流动性资金贷款等经营周转类信贷支持,积极开展应收账款、存货、机器设备、仓单、订单等质押融资,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直贷业务。 资金的持续性对外贸企业纾困至关重要。对此,李建军强调,在贷款支持方面,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延缓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推广无还本续贷、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外贸企业战胜疫情影响。 此外,《意见》还要求,要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支持保险公司加大对出口产品转内销的保障力度,提供多元化的保险服务。 外贸促稳提质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外贸促稳提质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0年春季)》认为,在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下,我国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人力资本等诸多优势充分彰显,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 展望下半年我国外贸形势,伊楠分析称,目前,发达国家复工复产相继启动,全球经济最严峻的时刻或已过去,这将有助于我国出口回暖。国内疫情防控等级全面下调之后,经济社会运行逐渐恢复正常,进口需求也有望逐步回稳。 针对疫情导致外需下滑的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表示,商务部将在狠抓稳外贸系列措施落地的同时,通过降低企业内销成本、加大内销支持力度、用好产销对接平台、拓宽线上合作渠道四个方面举措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新一轮政策支持在途 力促新型消费扩容提质 “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智慧文旅等成重点 当前保持快速增长的新型消费将获更多支持。《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多个部门和地方政府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创新融合,面向“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智慧文旅等重点领域研究出台促进服务消费的新举措,补齐制约消费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专家指出,在改善“硬设施”和“软环境”政策力挺下,各类线上消费、新型消费将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激发国内消费潜力。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造成较大冲击,但也凸显了新型消费发展的潜力。多地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型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山西统计局数据,1至10月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网上商品零售额67.2亿元,增长35.2%,新型消费业态快速增长。浙江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浙江省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分别增长25.6%和5%。 与此同时,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释放出新的消费需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2月4日发布的《中国居民信息消费调查报告(2020)》称,基于调研,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消费者对5G手机购买意愿强烈;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新型智能产品的消费需求处于加速培育期。 新型消费正迎来新一轮政策支持。商务部日前在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推进现场会上表示,推动传统和新型消费创新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也指出,下一步顺应服务消费升级的趋势,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出台促进服务消费的新举措。 地方政府也积极部署提供政策支持。11月26日发布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显著提高,“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及并趋于成熟。陕西日前表示将抓紧制定推动新型消费发展实施方案,形成新型消费发展政策合力。此外,浙江、广西等地也出台促进消费政策和活动,通过减免税费、优惠券等举措推进新型消费扩容提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完善新型消费生态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需加快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为引领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创新,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敏锐发现市场变化,优化供给。同时,深化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安全有序推进数据商用,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营商环境。(郭倩)
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无疑是今年的一个高频词。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包括继续推进减税降费、进一步降低用能用网成本等38条举措,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向更深层次。 今年以来,为响应政府号召,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金控)发挥省级投融资平台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领作用,与国内头部券商共同设立了陕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纾困基金,注册25.15亿元,持续深度发掘陕西省内符合纾困标准的优质民营企业。 2020年元月,陕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纾困基金投资了通源石油,共计持有股票3412.7777万股。协助通源石油聚焦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化解阶段性流动性风险,帮助其实现了“轻装上阵”大发展。 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陕西黑猫全资子公司内蒙古黑猫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60万吨煤化工项目建设出现资金缺口,急需资金支持以按期竣工。6月30日,陕金控以增资方式投资5亿元,保障了该项目顺利投产。 2020年9月,陕金控通过“榆林市民营经济发展基金”,向神木市国普活性炭有限公司煤基活性炭研发和生产项目投资6000万元。投产后,该项目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产品种类齐全的一家活性炭综合生产企业。 为助力陕西省内企业成功上市,陕金控设立的省级政府引导性产业投资基金——“陕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为易点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为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截至目前,相关企业已启动上市辅导工作。 此外,在疫情期间,陕金控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补给当地重点项目、大小企业的资金流通需求,鼎力支持防疫技术攻关和防疫物资生产,累计金融支持额度超过1亿元;助力脱贫攻坚,陕金控充分运用“投行思维”,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利用基金、担保、交易、租赁等多种金融工具,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10206户贫困户,在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日前,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劵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以下简称气候投融资)发展,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进一步激发潜力、开拓市场,推动形成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所谓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范围包括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 加强气候投融资并非是单纯的政治工程,而是要尊重市场化规律。本次《意见》指出,要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支持和激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其中,不同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发展战略、风险偏好等因素,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对重大气候项目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例如,鼓励符合条件的气候友好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再融资。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小微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有效防范和化解气候投融资风险。 在这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务实合作,包括,支持境内符合条件的绿色金融资产跨境转让,支持离岸市场不断丰富人民币绿色金融产品及交易,不断促进气候投融资便利化。支持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外进行气候融资,积极探索通过主权担保为境外融资增信,支持建立人民币绿色海外投贷基金。支持和引导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境内的气候投融资活动,鼓励境外机构到境内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鼓励境外投资者更多投资持有境内人民币绿色金融资产,鼓励使用人民币作为相关活动的跨境结算货币。 此外,本次文件还明确,要强化对撬动市场资金投向气候领域的引导机制和模式设计,支持在气候投融资中通过多种形式有效拉动和撬动社会资本,鼓励“政银担”“政银保”“银行贷款+风险保障补偿金”“税融通”等合作模式,依法建立损失分担、风险补偿、担保增信等机制,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