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8年8月的十荟团,以社区为入口,提供社区果蔬、生鲜及家居用品。在电商零售逐步社区化的趋势下,十荟团以社区合伙人为枢纽,并向下沉市场探索。作为社区团购龙头,十荟团意在塑造团购新形态。进入2020年,十荟团加快了融资的步伐。十荟团于2020年1月9日,完成B轮融资,该轮融资额8830万美元;5月29日,获得8140万美元C1轮融资;7月29日,再度获得8000万美元C2轮融资。从2020年初至今,十荟团3轮融资共获得17亿元。十荟团CEO陈郢表示:这是市场及资本对十荟团价值观和内功的认可,也是赛道整体向好的一个重要体现。 如今,社区零售已成为“民生消费”这个主流行业中的主流消费场景,在一些十荟团渗透率比较高的城市里,有30%居民的超过50%的日常消费,都是在社区团购完成的。社区团购这个主流场景中讲究实惠、性价比,会在全球经济趋缓的大环境下,成为一个中长期的趋势。 据了解,十荟团成立于2018年6月,目前已覆盖全国百余个城市、十万社区,与十余万名团长一起为近2000万的城市家庭提供新鲜、安全的优质食材和商品。 十荟团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不仅仅是因为业务好,也是因为十荟团扎扎实实地在为这个变革的时代做出贡献。十荟团要做我国新基建投资的受益者和贡献者;要做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执行者和贡献者;十荟团模式是典型的中国原生态创新;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十荟团有信心也有能力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输出和建设这个普惠的民生模式。 未来,十荟团将全面启动市场增长、全面夯实和下沉仓配基础能力、全面打造商品盘,邀请更多供应商伙伴加入十荟团的大家庭。
重庆风乐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风乐玛)宣布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南京欧力德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据悉,本轮融资主要用于IT系统打造、市场拓展等,形成规模化的行业效应。 风乐玛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互联网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秉承“科技赋能金融、金融服务实体”的使命,致力于研发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人工智能为方向的线上科技系统,专注为下沉市场小B端客群提供科技金融服务。截至目前,风乐玛已帮助全国8000余家乡镇经销商成功获得贷款超10亿元。 供应链金融服务下沉,连接上下游是关键,而这也正是风乐玛的优势。在上游供应链方面,风乐玛已与新大洲本田、雅迪、小刀、宗申、金彭等47家核心企业达成合作。渠道建设方面,短短一年多时间,风乐玛已在全国30多个省份建立运营中心,覆盖上万个乡镇,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国务院批复同意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容至28个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海南、大连、河北雄安新区等28个省、市(区域)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试点期限为3年。 >>我国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确认工作 截至2019年末,全国融资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5562家,实收资本11745亿元,融资担保在保余额27017亿元,促进了资金融通,发挥了普惠金融作用。 >>“8·11”汇改5周年 市场化是最好的“定盘星”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这一调整,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机制进一步市场化,更加真实地反映当期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8·11”汇改序幕就此拉开。 >>银保监会约谈12家险企高管 责令整改万能险收益率低于结算利率现象 对于触碰风险“红线”的,监管部门坚持“露头就打”的思路,出手快、下手准,确保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记者获悉,为进一步规范万能险业务,昨日,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约谈了12家人身险公司的总经理和总精算师,责令整改万能险收益率低于结算利率的现象。
为切实提升黑龙江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助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信易贷”平台)黑龙江站近日正式开通。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0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364家企业入驻平台,共发布金融产品33个,融资需求261笔,需求金额453.15亿元,已成功授信4笔450万元,正在对接83笔,意向金额11亿元。 据悉,“信易贷”平台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以大数据、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为支撑,以信用为核心要素,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减少融资过程中对抵质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是覆盖全国、兼容地方、涵盖多种融资服务模式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作为管理账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账号申请和后续维护,组织部门入驻平台。各地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负责会同当地财政、工信、国资、市场监管、工商联等部门组织引导辖区企业入驻。各级银保监部门负责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按流程入驻平台并发布融资产品。在各地银保监分局监督指导下,各地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开发、上线和推广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融资产品。入驻平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加大融资对接服务力度和“信易贷”模式的推广力度,逐步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的占比。
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今日发布2020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初步统计,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3.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4.9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41万亿元,同比增长9.6%;委托贷款余额为11.21万亿元,同比下降4.9%;信托贷款余额为7.18万亿元,同比下降8.2%;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8.9%;企业债券余额为26.98万亿元,同比增长21.1%;政府债券余额为4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72万亿元,同比增长7.5%。 从结构看,7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0.3%,同比高0.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9%,与上年同期持平;委托贷款余额占比4.1%,同比低0.8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2.6%,同比低0.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3%,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9%,同比高0.7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5.4%,同比高0.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2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指标数值为托管机构的托管面值;2019年9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指标;2018年9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单独列示。 注3:文内同比数据为可比口径。
8月11日,央行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0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068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多增2135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524亿元,同比多减303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2亿元,同比少减835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367亿元,同比多减69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130亿元,同比少减343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383亿元,同比少56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459亿元,同比少96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15亿元,同比多622亿元。
实力强、经营规范的机构优先进“名单” 截至2019年末,全国融资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5562家,实收资本11745亿元,融资担保在保余额27017亿元,促进了资金融通,发挥了普惠金融作用。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的重要工作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挥作用,银保监会等七部门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确认工作。 通知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由政府及其授权机构出资并实际控股,以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为主要经营目标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 截至2019年末,全国融资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5562家,实收资本11745亿元,融资担保在保余额27017亿元,促进了资金融通,发挥了普惠金融作用。 “但是目前,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仍然面临着放大倍数不高,聚焦支小支农不够等问题。”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监管指导作用,银保监会等七部门立足当前融资担保行业实际,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名单(下称名单)为抓手,出台了通知。 通知要求,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确认工作,各地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确认工作并建立名单。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开展确认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坚守准公共定位,应以贷款担保业务为主,聚焦支小支农主业,切实降低担保费率,扩大担保规模,保本微利运营;业务合规和风险可控,确保名单内机构业务经营稳健,有足够的代偿能力;做好公布工作,各地应于9月底前确定第一批名单,并在省级财政部门官方网站上公布。 通知要求,各地应当高度重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确认工作,优先将实力较强、经营规范的机构纳入名单,担保能力不足、违法违规经营、出现重大风险的机构暂不纳入名单。原则上开展住房置业担保、发行债券担保等特定业务的机构不纳入名单;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内的机构应当纳入名单。 为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自身能力建设,通知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动建立“能担、愿担、敢担”的长效机制;开发适合“首贷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中长期研发融资等的担保产品;着力减少或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费率等。 在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方面,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力度。一是可探索开展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并行审批,建立全流程限时制度,压减贷款审批时间。二是对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提高相关贷款的风险容忍度,建立更有针对性的尽职免责和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员工开展银担合作业务的积极性。 银保监会将银行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情况作为单独指标,纳入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体系;对资本实力强、经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银行贷款,研究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责任比例,适当降低风险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