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其中公布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据记者了解,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仍是“4+1”,即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目前并没有变化。 相关人士指出,网上所传的北京、天津、上海等28个试点,其实是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圳、苏州、雄安、成都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及中西部的代表,人民银行正在上述四地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 近日有消息称,部分大行内部正在测试数字钱包应用,内部员工用于转账、缴费等场景,为数字货币正式落地进行测试准备。 不久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这意味着数字货币试点进入交通服务场景。 早前,苏州市相城区的部分区属行政单位员工安装了数字钱包,工资中交通补贴的50%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在移动支付比较发达的地区,以交通补助形式首先推行数字货币,推广起来比较容易。 目前,在市场上尚没有正式对公众开放使用的应用场景。 据记者了解,央行从2014年就开始探讨DC/EP。六年来,央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并通过和建行、工行等几家国有大行合作,在基础研究、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果。
日前,央行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人民币跨境使用逆势快速增长,跨境收付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比例创历史新高,全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67万亿元,人民币跨境收支总体平衡,净流入3606亿元。 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再上新台阶,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不断增强,投融资货币功能持续深化,储备货币功能逐渐显现,计价货币功能进一步实现突破,人民币继续保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数据显示,2019年,人民币跨境使用逆势快速增长,跨境收付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比例创历史新高,跨境收支总体平衡,呈小幅净流入态势。具体而言,全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跨境收支总体平衡,净流入3606亿元。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持有储备资产的币种构成中排名第5,市场份额为1.95%,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SDR篮子时提升了0.88个百分点;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市场份额为4.3%,较2016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人民币在主要国际支付货币中排第5位,市场份额为1.76%。 另外,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资本项目收付占跨境人民币收付的比例不断提高,尤其是证券投资增长显著,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吸引外资净流入金额居首位。 据统计,2019年,共计796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入市435家,通过“债券通”入市491家,其中130家为同时通过两种渠道入市。全年流入3.97万亿元,流出3.52万亿元,净流入4501亿元。其中,直接入市渠道净流入3123亿元,“债券通”渠道净流入1378 亿元。 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比例也在增加。截至2019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99万亿元人民币,境外主体持债规模为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6.7%;我国股票市场市值达59.3万亿元人民币,境外主体持有股票市值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 《报告》称,国际重要金融指数吸纳中国债券和A股,充分反映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认可,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国际投资者与中国经济合作共赢。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完善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驱动下水到渠成的过程。近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未来,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坚持市场化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报告》特别提到,要坚持市场驱动,探索推进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不断消除境内外限制人民币使用的障碍,为人民币与其他主要可兑换货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继续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逆周期调节,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下称“报告”),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外汇市场交易、国际储备、央行合作等十个方面系统回顾人民币国际化十周年所取得的成就,分析我国促进贸易便利化、资本市场开放、人民币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和改革措施。 从2019年全年来看,人民币国际使用呈现出经常项目收付金额同比增长、金融市场开放不断加深、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等特点。 “伴随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进一步深化,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地位显著提升,货币国际功能不断拓展和强化,彰显新兴国际货币的市场魅力。整体而言,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表示。 持有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大大提升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截至2019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9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外主体持债规模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7%;中国股票市场市值59.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外主体持有股票市值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 报告指出,国际重要金融指数吸纳中国债券和A股,充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认可,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国际投资者与中国经济合作共赢。 “中国经济较高的增长率支撑了较高的投资回报,吸引国际资本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这样评价称。 目前,全球三大国际主流指数全部纳入中国A股。2019年4月,彭博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BBGA);2019年9月,摩根大通将中国政府债券纳入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纳入工作从2020年2月28日开始,分10个月完成;2019年3月,明晟公司宣布将提高中国A股在MSCI全球指数中的权重,分三阶段将纳入因子由5%增加至20%,并于2019年11月将中国A股中盘股纳入MSCI指数;2019年6月,富时罗素正式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2019年9月,标普道琼斯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全球基准指数。 涂永红认为,我国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外汇储备充裕等因素作用下,人民币有望保持稳定且有序升值。“双重获利大大提升了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相信境外机构配置中国债券和股票的力度会持续上升。” 涂永红表示,近几年,人民银行持续推动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跨境投融资渠道,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形成了以直接入市和互联互通机制为基础的多渠道双向开放框架。比如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基金互认等制度安排,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和投资偏好。 报告强调,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完善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建议提高贸易投资中人民币使用占比 “我们需要看到,现在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和我国的GDP占世界大约16%的份额相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这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给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更大的突破、更快的发展、更高的水平。”鞠建东称。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金融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在2019年取得了不菲成就:国际支付功能不断增强,跨境投融资功能持续深化,计价功能有所突破,储备功能逐渐显现,人民币外汇交易日益活跃,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 但从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地位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迫切需求这两个角度来讲,人民币国际化依然任重道远。 报告指出,将坚持市场驱动。探索推进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不断消除境内外限制人民币使用的障碍,为人民币与其他主要可兑换货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继续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另外,引导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提升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水平,促进离岸与在岸市场良性互动、深度整合;此外,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逆周期调节,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保持定力,稳扎稳打。 基于此,涂永红建议,提高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中的使用占比。人民币国际化最根本的驱动力是市场主体在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的需求。未来,应继续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通过电子商务、进博会等平台,鼓励贸易企业更多使用人民币;运用产业链价值链优势,巩固并扩大人民币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的计价结算;逐步消除限制人民币使用的障碍,不断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鞠建东认为,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良性改革和健康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应当着力推进四方面工作。 首先,保持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的稳定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最重要的基本面支撑,保障人民币崛起的原始动力;其次,深化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开放,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的效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加快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着力构建一个规模较大、运行效率较高、市场交易机制完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人民币安全资产市场,内生扩大人民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使用范围。 此外,鞠建东建议对外汇储备的资产组合进行优化,改善现有组合中美元储备占比过高的问题,首先降低贸易结算中美元份额,而后降低银行体系的美元化程度,最终降低央行因最后贷款人角色所必须持有的美元储备。 另外,对系统性风险保持足够重视,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下,保留对资本流动、汇率市场的必要调控手段,以应对不利冲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可持续性,实现国家和人民财富的保值增值。
图片来源:网络 8月14日晚间,中国奥园公布2020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实现营业额为人民币282.4亿元,同比增长19%。 从收入构成看,上半年住宅性公寓实现营收212.8亿元,收入占比为75.34%;商业性公寓营收22.04亿元,收入占比为7.80%。 图片来源:中国奥园截止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 利润方面,上半年中国奥园实现毛利润人民币82.8亿元,同比增长18%,毛利润率29.3%;核心净利润人民币28.3亿元,同比增长14%,核心净利润率10%;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为人民币24.5亿元,同比增长21%,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率8.7%。 值得注意的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中国奥园营收和利润多项指标虽同比增长,但同比增速较2019年同跌幅超50个百分点。 其中,上半年中国奥园营收同比增速为19.32%,较2019年同期下滑53.87个百分点;毛利同比增长17.55%,较2019年同期下滑63.01个百分点;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速21%,较2019年同期下滑65。8个百分点。 合同销售方面,上半年中国奥园物业合同销售金额为人民币508.7亿元,同比增长5.4%;对应合同合同销售面积为511.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9%。 就区域来看,广东区域上半年实现销售金额104.16亿元占比20.47%。在克尔瑞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中,中国奥园位列全国销售额TOP30。 此外,截止6月30日,中国奥园已签约未确认的物业合同销售约人民币1800亿元,将于未来2年逐步确认。 结合7月单月中国奥园实现销售金额95.5亿元同比增长43%,则今年前7个月,中国奥园累计实现未经审核物业合同销售额约604.2亿元,与去年同期累计合同销售额602.8亿元基本持平。 中国奥园此前曾表示,2020年中国奥园预期销售目标同比增长12%。据了解,2019年中国奥园合同销售为1180.6亿元,同比增加29%,2017年至2019年的三年业绩复合增长率为63%。 照此计算,则2020年前七个月,中国奥园完成全年目标1323亿元的45.67%。 土地储备方面,上半年,中国奥园新增44个项目,新增可开发建筑面积约695万平方米,新增可售货值约832亿元。 此外,中国奥园亦积极布局城市更新项目,已实现旧城、旧村、旧厂(三旧)改造全覆盖。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奥园拥有逾50个不同阶段的项目,预计额外贡献可售资源约人民币6587亿元,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占95%。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奥园拥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4874万平方米,权益占比78%,总货值约人民币5015亿元,计入城市更新项目后的总货值约人民币11602亿元,满足未来四至五年的发展。 财务方面,报告期末中国奥园之银行结余及现金(包括受限制银行存款及结构性存款)为694.4亿元,净负债比率为79.8%,资产负债率为85.90%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 融资方面,2020年2月中国奥园发行1.88亿美元363天4.8%境外债,创中资高收益债最低发行成本;7月,中国奥园又发行4.6亿美元2024年到期6.35%境外债。 此外,上半年中国奥园总计完成两轮共2.8亿美元三年期境外银团贷款,年利率为HIBOR/LIBOR加4.30%,由恒生银行及汇丰银行牵头,共九家境外商业银行参与。 同时,中国奥园分别于2月和8月分别发行25.4亿元五年期5.5%境内公司债和11.8亿元五年期5.65%境内公司债。 今年7月,中国奥园还完成收购京汉股份(000615.SZ)29.99%股份,成为京汉股份单一最大股东并取得其控制权,并入中国奥园财务报表;8月12日,中国奥园又联合信达资产20亿资金收购京汉股份债权,并额外向京汉提供5亿元流动性支持。 针对下半年年的规划,中国奥园在中报中表示,将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均衡发展,深耕已有区域的同时,加速推进城市更新转化,强化营销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并确保现金流安全,以谋求可持续、高质量的全面发展。
人民银行8月14日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不同开放渠道进一步整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对外联通持续完善,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将进一步便利,参与境内金融市场交易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目前,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和债券已成境外主体增配人民币资产的主要品种。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和债券规模同比增长48.6%,其中持有债券托管量占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量的2.3%,持有股票市值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3.6%。2019年,境外主体新增的境内人民币资产中,股票占比为66.6%。 报告称,国际重要金融指数吸纳中国债券和A股,充分反映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认可,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国际投资者与中国经济合作共赢。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完善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报告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驱动下水到渠成的过程。近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坚持市场化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报告展望,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将不断增强。在当前国内企业向周边国家转移产能的背景下,随着跨境人民币政策进一步优化,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将有更多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主体,接受以人民币进行支付结算。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新的增长点。 同时,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将进一步显现。报告称,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后,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对外货币合作持续加深,境外央行类机构投资中国金融市场渠道继续拓宽,投资代理服务不断优化,入市流程和周期大幅缩减,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的意愿有望进一步上升。 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将有更多发展。报告指出,人民币在政府涉外统计、核算、管理中的计价职能进一步增强,发展成熟的期货市场陆续引入境外交易者,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贸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种类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8月14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小幅回落,报6.9500,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在6.95附近波动。截至9点35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9485、6.9471。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升24个基点,报6.9405,升至2020年3月11日以来最高。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认为,从汇率趋势上来看,中国率先复苏、中美息差维持高位、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人民币汇率未来将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性格局。
全球累计确诊逾2103万例 美国确诊逾529万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8月15日5时27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1,036,943例,累计死亡病例761,926例。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5,297,876例,累计死亡168,181例。 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8月24日上市 深交所计划于8月24日组织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这意味着所有创业板个股,都将同步变成20%的涨跌幅限制。根据目前注册发行进展,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已有23家IPO企业注册生效,其中有18家已完成网上网下发行。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广东陆丰市南塘镇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为深圳超市员工 8月14日,据“健康广东”微信公众号,汕尾陆丰市在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监测中,排查发现1名新冠肺炎核酸阳性人员,经省市卫生健康部门判定,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为女性,41岁,陆丰市南塘镇人,深圳超市员工(工作地点为深圳罗湖区水贝盒马鲜生超市)。 商务部:在京津冀等地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商务部发布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描绘这样的使用场景:手机上有数字钱包,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美股周五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12%,报27931.02点;纳指跌0.21%,报11019.30点;标普500指数跌0.02%,报3372.85点。热门中概股普跌,百度跌逾6%,拼多多跌逾4%。港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恒指午后冲高回落明显,市场情绪仍旧偏弱。A股三大股指震荡上行,均涨超1%。北上资金净流入超83亿元。 商品收盘方面,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跌1.05%,报1949.80美元/盎司,本周累跌约3.9%,为6月5日以来首次单周下跌。WTI 9月原油期货下跌0.23美元,收于每桶42.01美元,跌幅为0.54%。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下跌0.16美元,收于每桶44.80美元,跌幅为0.36%。 1. 恒指公司公布季检结果!阿里、小米等公司获纳入恒指 恒生指数公司公布最新一期指数检讨结果,阿里巴巴、药明生物和小米集团获纳入恒生指数成份股;信和置业、中国旺旺、中国神华遭剔除。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和美团点评获纳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国药控股、比亚迪股份、中信证券遭剔除。所有变动将于2020年9月7日起生效。 2. 蚂蚁集团进入上市辅导期 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为辅导机构 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官网公示了蚂蚁集团辅导备案文件。文件显示,蚂蚁正在接受辅导机构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的上市辅导。备案文件还披露了蚂蚁持股5%以上的股东,分别为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及阿里巴巴集团。此前有媒体称,君瀚、君澳为蚂蚁员工持股平台。 3. 证监会拟规范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 证监会就《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管理规定(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规定》将厘清证券公司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边界作为重点规范内容,第三方机构可提供网络空间经营场所等信息技术服务,不得介入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提供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等相关服务的任何环节。 4. 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大幅减持银行股 建仓巴里克黄金 13F报告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只有一项新建仓标的:巴里克黄金。大幅减持银行股,减持摩根大通(减持幅度高达62%)、富国银行(减持27%)、万事达、Visa、PNC金融(减持42%)、M&T Bank、纽约梅隆银行(减持9%)。增持克罗格、Suncor能源。清仓高盛、达美航空、西南航空、美联航、美国航空、西方石油、Restaurant Brands。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卡夫亨氏持仓不变。建仓做多黄金。 5. 华为三大鸿蒙车载操作系统亮相 已有大量合作伙伴进行开发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公布了华为鸿蒙车载系统: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和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其中,HOS、AOS操作系统已经有大量的合作伙伴在进行开发;VOS可支持包括恩智浦等在内的芯片供应商。上述三大系统由跨域集成软件框架Vehicle Stack控制管理。 6. 国产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公布 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这款全球首个被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灭活疫苗,其安全性、耐受性及免疫原性与其他新冠疫苗“旗鼓相当”,部分数据甚至优于其他同类新冠疫苗。 7. 趣头条:裁员消息不实,60%比例更是无稽之谈 针对近期的裁员消息,趣头条官方回应称,裁员消息不实,60%比例更是无稽之谈,公司只是为了更好应对实时变化的市场环境而做出的正常架构调整,目前公司各个部门正常运转中。 8. 腾讯《PUBG Mobile》和《和平精英》位列7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冠军 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数据显示,2020年7月腾讯《PUBG Mobile》和《和平精英》全球吸金2.08亿美元,较2019年7月增长10.8%,位列全球手游收入榜冠军。其中,中国玩家贡献了56.6%的收入,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玩家分别贡献10%和5.6%。 9. 监管收紧房地产发债 “借新还旧”额度为存量7到9成 金融机构人士表示,监管拟进一步收紧房地产公司发债融资。地产债发行根据存量债务控制发行规模,其中银行间市场上,借新还旧发债的额度按照70%-90%实行,具体比例会根据发行主体单笔单议进行确认。 10. “李国庆威胁要杀人”,俞渝再申请人身保护令 8月14日,俞渝发布公开信称:“就在前天8月12日庭审中,李国庆突然当着法官的面大吼‘再不判,我就要杀人了!’”她表示,深知李国庆的暴力倾向,并第二次向东城法院提起人身保护令申请。 1. 央行: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 央行发布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2. 国家统计局:7月份国民经济继续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与6月份持平;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5%,较6月份上升1.2个百分点;市场销售继续回暖,商品零售月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持续收窄,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与6月份持平。 3. 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9500亿元资金到期 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9500亿元资金到期,其中8月15日将有4000亿元MLF到期因周末顺延至下周一(8月17日),除此之外,8月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到期的逆回购规模分别为100亿元、500亿元、1400亿元、1500亿元、1500亿元。8月20日另有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因此下周全口径到期资金有9500亿元。 4. 郭树清:网贷平台监管走到根本性转折 专项整治可能年底基本结束 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特别强调,网贷平台监管经历了很痛苦的阶段,现在走到根本性的转折,从最多时的五六千家到6月底只有29家在运营,专项整治工作可能年底就会基本结束,转入常规监管。 5. 商务部: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业、保险业企业在试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商务部印发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业、保险业企业在试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银保监会、商务部、港澳办制订政策保障措施,试点地区负责推进。 1. 国家统计局:7月4个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0.5% 7月份初步测算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3%、0.4%、0.8%和0.6%。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与上月相同。 2. 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 粮食稳定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 统计局称,中国已经连续5年粮食生产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看我们的粮食库存比较充足。今年的夏粮也实现了丰收,创历史新高,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0.9%。总的看,这些年农业投入逐步增加,粮食稳定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全年食品价格保持稳定是有基础、有条件的。 3. 海关总署:增加上海、福州等12个直属海关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 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扩大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范围的公告:在现有试点海关基础上,增加上海、福州、青岛、济南、武汉、长沙、拱北、湛江、南宁、重庆、成都、西安等12个直属海关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 4. 今明两年将累计新建61个水泥项目 合计产能近10000万吨/年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1年共累计新建61个水泥项目,合计产能近10000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西南区域。云南、广东明年市场压力预计相对较大。 5. 今年国内景观设计市场规模可超三千亿元 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园林景观产业贸易博览会,吸引全球近150家知名企业参展。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年均6%左右的中国景观设计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将在今年延续,今年中国景观设计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可超过3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