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0日晚,753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近五成预喜。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相关上市公司预喜率居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春季行情展开,业绩优良的公司有望给投资者带来较好回报。 白马股业绩亮眼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按照Wind行业分类,上述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相关上市公司预喜率居前。 此外,业绩增幅较大的上市公司,基本被医药、食品、新能源汽车等大类可选消费板块的白马股包揽。 海通证券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展望2021年,行业配置的第一梯队是科技题材。当前正处于5G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周期中,前期以硬件为主,中后期将带动软件革新需求。依照从硬件、软件、内容到应用场景的规律,计算机(云计算、人工智能)、传媒(游戏等)、新能源产业链等产业发展空间更大。此外,大众消费有望崛起。预计乳制品、餐饮、超市等大众消费需求将大增。此外,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提升,预计专科医院、高端医疗器械、医疗美容、养生保健等医疗服务领域需求也有望增加。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A股春季攻势愈演愈烈。业绩优良的公司将给投资者带来比较理想的回报。消费白马股、新能源龙头以及顺周期板块个股依然是关注的重点。 保持较高盈利性 数据显示,753家上市公司中,369家预喜,预喜率达到49%。其中,略增108家、扭亏81家、续盈16家、预增164家,考虑到疫情因素影响,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整体保持了较高盈利性。 预计净利润额方面,246家上市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限超过1亿元,34家预计超过10亿元。五粮液、万华化学、立讯精密、迈瑞医疗、比亚迪、分众传媒、山西汾酒、长春高新等8家上市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限超过30亿元。 五粮液以预计19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上限,暂列A股“盈利王”。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 预计净利润增长幅度方面,上述753家上市公司中,有287家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10%,占比达到38.11%;156家公司预计超过100%,占比达到20.72%;28家预计超过300%;12家预计超过500%;天赐材料、达安基因、东方生物、海欣食品、星网宇达、好想你等6家上市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1000%。 天赐材料以预计超过40倍的归母净利润增幅上限,暂列A股“预增王”。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亿元至7.5亿元,同比增长3882.84%至4495.59%。其中,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事业部卡波姆等高毛利产品销量及销售额占比上升,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提升明显;锂离子电池材料电解液市场需求增长,销量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产品原材料自产率提高,毛利率实现提升。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显示,A股市场中布局猪产业的个股共24只,受猪价持续高位影响,猪产业个股去年业绩普遍向好,18只个股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15%,其中12家增长超过200%,排名靠前的有天邦股份(002124)、正邦科技(002157)、牧原股份(002714)。 猪产业个股估值普遍较低,超过一半个股最新滚动市盈率不超过20倍。估值最低的前五只个股均不足十倍,分别为正邦科技、天康生物(002100)、天邦股份、温氏股份(300498)、禾丰牧业(603609)。
昨天由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指导、北京市国资委主办、北京产权交易所承办的“2020年央企·京企混改项目联合推介会”在京举行。来自在京央企、北京市地方企业的83个混改项目在推介会上联袂登场,拟融资金额超过6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量占比超过6成。 推介会现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首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京能集团江苏盐城60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等6个项目分别进行路演推介。 记者注意到,本次推介会上高新技术企业云集,涵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等,相关项目达到51个,在全部推介项目中占比超过60%。这些混改项目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目标明确,对引战后的企业治理、资源协同等有明确方案,尤其注重改革的高匹配度、高认同感和高协同性。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在京央企和北京地方企业合作契合度高,双方推出的项目在产业类别、改革思路、未来发展方面高度契合,与北京市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高度符合,双方通过股权融合协同发展的前景广阔。 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局长贾立克在致辞时表示,央企混改已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央企实施混改项目4000多项,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1.5万亿元,混改企业户数占比较2012年底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已超过70%。 市国资委主任张贵林表示,推介会将推动市管国有资本和其他各类资本的整合、加快推进混改项目落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共同促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国资委积极推进市管企业混改。据介绍,截至目前,共有3家一级企业完成整体上市,5家企业纳入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名单,10家一级企业主要资产已集中在上市公司,市管国有控股或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已达69家,总市值超过1.5万亿,市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户数占比超过73%。 此外,超过80%的北京市管一级企业与央企开展股权合作,与100余户中关村园区企业实施混改。今年,100余家市管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实施混改,引入外部资本超过150亿元。
众所周知,我国国人都有储蓄的习惯,除去每月固定支出,总会留大几百或几千存入银行卡,毕竟存在银行里面,时间长了,就可以积少成多,自身也越来越有安全感。但最近银行出台新规定:2021年起,存款超过10万以上一律被严查,储户请注意!最近,银行也加强了金融监管。毕竟,去年中国居民的存款余额突破了82万亿大关,正在向着百万亿冲刺,银行的存款金额巨大,也证明了普通百姓与银行的接触越来越多。今年,央行发布了大笔现金管理通知书,并且最先在河北省进行了试点运行,并规定超过10万元的存取款需要入档登记。大额现金管理系统的试点地区是河北,浙江和深圳,《通知》要求,各地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是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这意味着,如果客户提取、存入高于起点金额的现金,应该在办理业务时进行预约或者登记。。央行对这项规定做出表示称:会逐步由试点地区向全国范围推进。据了解,此次规范大额现金主要是为了打击犯罪、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由于现金具有不记名、不可追踪等特点,大额现金容易为贪污腐败、偷逃税等洗钱犯罪行为和地下经济活动提供便利,可能危及经济金融秩序和安全。央行出台的新规,对于普通储户来说,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多数人不需要经常频繁提取大额资金,即使有也可以通过转账方式解决。之所以实施大额管理,主要还是为了让我国的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安全稳定,同时对储户的存款也是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今天是2020年10月16日。十三年前(2007年)的今天,中国A股上证综指创下史上最高点位,6124点。 377天之后,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跌到谷底,1664点。距离6124点的累计跌幅高达72%,A股的神话全部破灭。 十三年过去,有的在上升,有的在坠落。 如沧海横流,亘古洪荒。 今天上证综指收盘价3336点。 从6124到3336,有的人辛苦辗转,反复交易,终于让追回了本金。 从6124到3336,有的人辛苦麻木,当年高唱“死了都不卖”、关灯闭眼,把券商账户当成了股票的“保险箱”,里面锁着当年被套牢的股票。 从6124到3336,有的人,不少人,在一波波下跌中割肉,他们的钱,永远也回不来了。 当然,从6124到3336,还有的人,已经在股票上面赚到了钱,赚了不少钱。 这13年间,中国股市宛如一个巨大的名利场:一将成名万古枯,不破楼兰誓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春风不度玉门关。 1 从2007年6124点至今,跌幅超过90%的公司有5家,分别是:中国铝业、宏达股份、暴风集团、华仪电气、酒钢宏兴。 其中暴风已经即将退市,华仪电气已经披星戴帽。跌幅最深的是中铝,从2007年高点至今累计跌幅高达94%。 跌幅超过80%的公司有64家,跌幅超过70%的公司有151家,跌幅超过50%的公司有421家,在A股上市公司总数中占比超过10%。 至今仍未超过十三年前6124点高位的股票尚有1456只!占A股总数的35%! 相反,涨幅超过30倍的股票,只有8只。分别是:三安光电、长春高新、东方雨虹、康泰生物、立讯精密、隆基股份、通策医疗、爱尔眼科。 涨幅超过20倍的股票有22只,超过10倍的股票有88只,超过5倍的有249只! 2008年12月的最后一天,凤凰网开展了一项调研,对近一年(2007年底)股民的投资结果进行了一场大起底。 在46384位参与“您动用那部分资金来炒股”的调查选项里,47.2%的股民动用的是以前的存款,有8.6%的股民是贷款炒股,有15.2%的股民是动用养老金炒股;另外动用原计划购房购车费用炒股的也有一定比例。 在34542接受“股市生存状况”调查的股民中,2008单年在股市中亏损幅度超过五成的占比高达为66%!亏幅在三到五成的占比为13.8%;亏幅在一到三成之间的占比为8%;盈亏持平的股民占比约4.8%;而有所盈利的股民仅占2.5%。 频繁抄底也是那一轮股灾中股民损失惨重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至2008年底仍满仓的股民占比为41.7%;2008年底重仓持股的股民占比为27.2%,半仓和轻仓的股民为20%;而2008年底前清仓的仅有10.9%。 此外,统计结果表明,2007和2008两年间,沪深两市共计新开户超过4000万户,通过基金开户达到2000万。开户高峰在2007年在8月后的四个月中,每个月的开户量超过300万户。 也就是说,至少有1200万股民是在4000到6000点这个范围内进场的。 当年那场4万人参与的调研,称得上是一份A股散户特征的大起底,是A股散户“最精确的画像”。那一轮牛市中风华正茂的个人投资者,现在也都到了接近知天命的年纪。 十三年过去,你们还好吗?你们在哪里? 2 当然,天无绝人之路。 在这一轮股市大起大落之后,十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又跑出了一波长牛慢牛行情。也许当年股市亏损惨重的输家,转身在楼市成了赢家。 3 纵观全世界各国股市,在建立初期,都发生过惨烈的股灾。 1973年3月9日,香港恒生指数收盘1774.96点,成为此次疯狂牛市的顶点。自1972年1月恒指盘桓见底(323点)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大盘翻了5.5倍。 在过去这一年里,当年的华资“地产五虎”——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恒隆地产、合和实业、以及大昌地产——全部上市,成为当时港股史上最大的IPO潮。 1972年10月,牛奶公司遭遇英资地产大佬“置地公司”的敌意收购,牛奶董事长周锡年爵士与华懋地产王德贵联手抵御“置地”野蛮人,亦为当时香港史上最大的资本收购战。 由于当时上市公司属于稀缺资源,只要想上市就要贿赂交易所。加之监管尚不健全,引来不少希望上市一夜暴富的骗子公司,例如当时上市的“香港天线(香港痴线)”。(注:痴线为广东话,意思是神经病,傻X) 无知无畏的人们疯狂地冲入股市,仿佛晚了一步,就会错过从此财务自由的机会。为了给股市降温,交易所使用消防水龙头射向人群,都不起作用。 然是,在接下里的两个月里,恒生指数仿佛自由落体,跌去三分之二的价值,在1973年5月9日见到656.03点的低位。这一波恒指下行持续了1年零9个月,直到1974年12月10日(150点),才终于见底,累计跌幅已超过90%。 有意思的是,香港史上最惊艳的一届香港小姐选举,正是在1973年举行。时间也是3月,大盘见顶后的15天里。铜锣湾利舞台。一个乍暖还寒,天海有情的季节。豆蔻年华的赵雅芝,初次亮相,惊艳世人。 股市与财富,名利与美色,从来就是交融在一起的。 然而股灾之后的1974年,全球爆发石油危机,西方八大工业国经济陷入“滞胀”,当时的港英政府宣布实施灯火管制。股市探底,维港灯火熄灭,一切黯然失色。 4 同样惨烈的股灾还有美国1929年大萧条。 1929年9月3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达到381.17的历史高点,当时的投资者一片欢腾鼓舞,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教授说“美股已经来到一片永恒的高地”。 然而两个月后,1929年的11月13日,道琼斯指数下跌48%,198.69点。 大概10天之后,道琼斯指数反弹到245点,反弹幅度为22%。当时,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美国会发展为经济萧条。 然而就是这个245点,就成了此后20年美国股市永恒的高点了。后来我们知道,1932年7月8日,道琼斯指数跌到41.22点,经历了3年的漫长下跌,终于见底。与3年前的381点相比,这一轮下跌,道琼斯指数累计跌幅高达89%。 直到1951年1月4日,道琼斯指数才再度回到240点。这与1929年相比,已经过去了22年。到1954年11月,道琼斯指数终于磨磨蹭蹭地回到了380点,并一举超越。那一轮跌跌撞撞的上涨,到1966年初见顶,此时道琼斯指数已经接近1000点。 但是,如果没有看到后面的大涨,在1954年之前,美国人的心态一定是绝望的,提到股市就会恨得牙痒痒。正如A股里面那句老话说的,“在顶部进场,高位站岗,套牢N年,骂一辈子中国股市”。毕竟如果是在1929年顶部进场的话,到1954年才回本,这中间已经隔了25年,一代人的时光。 1929年盛赞美股“永恒高地”的耶鲁大学费雪教授,晚年过得凄惨。他被税务局追税、被债主追债,为了还债被迫变卖祖产。最后还是耶鲁大学把他的房产买下来,再租给他,才使得费雪免于流落街头。 一代悲天悯人的经济学家,就是在这样的晚年中,从未停止对大萧条的思考。他在1932年(65岁)写出了《繁荣与萧条》的举世大作,也因此成为人类经济学永恒的丰碑。 另一位与大萧条相关的人物,自然要提到巴菲特。 巴菲特生于1930年8月30日,正是1929年股灾之后第一波反弹见顶的前十天。美股的萧条与低迷,伴随着巴菲特的幼年、童年和青年。直到1951年1月,道琼斯指数才回到240点,巴菲特出生时的点位。 然而巴菲特此后的一生,注定与股票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人类最伟大、最牛逼的投资大师。 是股市多变?还是人生无常? 5 当然,每个人有他的生命周期,股市也有自己的规律与轮回。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周期,股市承担融资功能;经济增速回落,居民财富增加,股市转变为投资工具。从融资到投资,从“吸富”到“创富”,有一个重要的转变。 1929年的美股,1973年的港股,以及2008年的A股,是股市作为融资工具,作为“吸富”工具发展到极致的结果。当然,其中叠加了人性的贪婪与投机,就会更加剧烈。 2007年买入中石油的人们,想着“子孙吃喝不用愁”,结果却是把套牢的股票一代代传下去。如果将来新能源大行其道,中石油恐怕永远也回不到2007年的高点了。 因此,投资不是投机。坚守长期主义,留有安全边际,这些在投资中的常识,就好比做人的底线。只要触碰甚至越过它们,就会遭到惩罚。 6124点,高高的山岗在上面,十三年前。今天,站在这个山顶向下望去,风悲日曛、兽铤亡群。 我对着风呼号:当年的朋友们,你们在哪里,你们还好吗?
今年京东双十一活动将从10月21日正式开启,截至11月11日为期22天。期间,京东将为消费者带来超过2亿件5折商品、超过3亿件新品,通过预售、头号京贴、“双百亿计划”、直播、互动等“10大招式”,构建“低价好物”“简单快乐”“放心购买”三大主场。 今年以来,线上消费增势迅猛,“6·18”购物节之后,“双十一”的表现备受期待。 中国证券报记者10月19日从“2020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启动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京东双十一活动将从10月21日正式开启,截至11月11日为期22天。期间,京东将为消费者带来超过2亿件5折商品、超过3亿件新品,通过预售、头号京贴、“双百亿计划”、直播、互动等“10大招式”,构建“低价好物”“简单快乐”“放心购买”三大主场。 打造低价好物主场 10月21日至31日,“2020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将开启预售期,消费者可以先付定金,并享受定金立减、新品加赠的额外福利。11月1日至11日,京东将推出跨店铺、全品类的“头号京贴”,让优惠更简单。 京东方面介绍,以超级百亿补贴和超省百亿消费券组成的“双百亿计划”,将为消费者带来“省上加省”的购物体验。超级百亿补贴将为消费者带来全品类爆品;期间,京东国际将推出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万款进口好物。而集合了地方政府消费券及各类优惠券的超省百亿消费券将在10月29日正式上线,集卡片兑神券、1元抢超值券包等玩法让领券更有趣。 引领潮流的新品是京东长期以来的发力重点。发布会现场,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韩瑞宣布京东小魔方将启动“造新计划”,与品牌共建“造”新源头,携手消费者共同打“造”全新消费趋势,在“2020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上推出超过3亿件新品。 在满足消费者“低价好物”诉求的同时,京东将通过多重营销举措让购物更简单。除了跨店铺、全品类可用的头号京贴,商品页面“预估到手价”的设置,将提示消费者可使用的优惠信息,不用复杂的计算,优惠后的价格一目了然;11月9日“万店满减日”作为“2020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高潮期第一天,将以优惠举措开启购物狂欢。 直播带货已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今年双十一,京东直播将持续坚持打造品质化直播内容,为消费者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期间,将有超过300位明星走进直播间、500多场总裁创意直播,为品牌商家打造营销场。11月10日,“2020京东直播超级夜”将亮相,超过30位重磅明星、国内顶级制作团队将携手造势,为用户打造边看边买边玩的大小跨屏互动体验。 京东物流积极备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也不例外。在“2020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京东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协同联动,推出“十项全能”的运营举措,助力广大商家入仓备货,预计备货量总计超过12亿件商品。 具体而言,上述“十项全能”包括360°全托管、高精预测、入仓ETC、一件代发、限时清零、预售商品前置、11·11指挥室、仓单质押、青流出仓和智能大脑。通过“十项全能”,京东物流将进一步发挥供应链优势,夯实集提货、收货、运输、入仓、配送于一体的全链路、多级网络结构、多业务场景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确保大促期间极速入仓、及时出库、精准配送、暖心交付。 如11·11指挥室,京东物流基于京慧为商家着力打造的数据大屏,通过3D地图建模实时汇总全链路数据,及时定位异常问题,实现商家对物流服务无死角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效果,确保生产现场的信息协同和决策的实时可靠。 对于智能大脑,京东物流仓储管理的SKU数量达到600多万,覆盖绝大多数品类,而库存周转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便是京东物流在智能化方面的持续建设。京东物流以智能大脑为核心,通过智能排产、大数据拣选、大件AI预约等创新手段,轻松应对12亿件商品的备货和出库。目前,智能大脑已经在所有仓库中应用。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京东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网络已实现内地行政区县几乎100%覆盖。
春节过后的资本市场,看上去总觉得有点怪。A股市场先是受到疫情的突发影响,首日出现“熔断”,之后又慢慢修复乃至出现繁荣景象。美股则更怪异,先是出现“技术性熊市”,之后则出现了戏剧性大逆转,不仅走出了牛市,而且纳指和标普500还创出了历史新高。不过,最近中美股市都出现了回落调整,让我们静下来观察资本市场的变化和它的真实面貌。 “好赛道”已经拥挤不堪 今年证券市场的一个流行词叫“赛道”,意思是资产配置就应该配置在好赛道上。那么,好赛道有哪些呢?主要有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计算机行业等。今年公募基金的业绩也都非常好,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4.21%。从行业ETF的净值变化看,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半导体等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名列前茅,成为令人羡慕的“好赛道”。 好赛道意味着赛道内的公司具有高成长特性,于是这些好赛道上奔跑的马儿(公司)估值水平(市盈率和市净率)都不低了。如根据我们对8月末股价水平的计算,医药生物行业的大市值股票(行业营收排名前30%)的市盈率中位数为61.7倍,市净率为10.8倍;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57.3倍,PB为12.5倍,电子的PE为55.3倍,PB为6.5倍。 相比之下,“差赛道”的估值水平就处在历史的低位,如银行业的PE只有5.7倍,PB只有0.7倍。房地产业的PE只有6.9倍,PB只有1.2倍,均处在历史估值水平的极低位置。 王晓东用“交易市盈率”的概念,可以进一步论证好赛道已经变得非常“拥堵”了,即大部分投资者的交易都集中在这些赛道上。所谓“交易市盈率”,是指最近十个交易日的交易金额加权。下图不含2020年新股(当年上市新股至少一个季度后纳入核算),剩余近3750家公司(含科创板)交易市盈率(红线)和全市场市盈率中位数(蓝线)计算的口径为均为TTM,其中利润按“扣非”口径计算。 图中可见,最近交易市盈率创纪录地超过100倍,而且显著高于全市场中位数78倍的水平,显示市场交易结构自年初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热门赛道交易异常活跃,低估值股票的交易异常清淡,高估值股票的交易非常活跃。即便不扣非计算交易市盈率,也达到78倍的历史新高,对应的全市场中位数为55倍。 从2006年至今,交易市盈率一直低于全体股票市盈率的中位数,但2018年末起则出现了强者恒强的现象,即交易的集中度显着提升,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大市值、低估值板块交易清淡,反映出投资者对周期股的看淡和对新经济、高成长行业的乐观预期。 你买的或许只是你臆想中的未来 买股票就是买未来,投资者的半导体、医药等板块给予较高估值,实际上就是对这些板块未来高成长的憧憬。但这些当前估值水平已经较高的公司未来究竟能否成为高成长的明星呢?现在肯定没有答案,但追溯历史,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借鉴。 中泰策略团队曾经在2017年对2006-2016年对年利润增长率超过20%的上市公司数量进行统计,发现连续5年中,利润增长超过20%的公司占比只有1.2%;连续5年中,利润有四年增长超过20%、另外一年增长不低于-20%的公司占比是2.9%;连续5年中,1)利润有三年增长超过20%、另外二年增长不低于-20%的;2)利润有四年增长超过20%、另外一年增长低于-20%的,占比为6.4%。 也就是说,连续五年利润能够保持20%以上增长的公司,只能是百里挑一了,如今A股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估计其中不超过50家上市公司能获得连续5年20%以上的利润增长率吧? 最近凌鹏在《一个数据引发的思考》一文中,统计了2000年至今A股所有上市公司连续N年扣非净利润增速超过M的数量,发现过去10年中,连续7年盈利增速超过50%只有3家,超过40%的只有11家,超过30%的只有39家。这再次印证了持续高增长公司在A股市场上只有百里挑一的概率。 “很多公司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都可以达到100亿,或者是赛道优良、或者是龙头集聚。但只要简单拉一下数据就知道,A股3975家公司仅有105家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超过50亿,其中超过100亿仅59家。而这59家公司中有47家属于银行(20)、地产(8)、建筑(5)、证券保险(6)、采掘(4)、电力(长江电力(行情600900,诊股))和钢铁(宝钢)、铁路(2)等天然大市值领域。其他12家优秀的公司分别是茅台(412亿)、五粮液(行情000858,诊股)(174亿)、上汽(256亿)、温氏(140亿)、海螺水泥(行情600585,诊股)(336亿)、格力(247亿)、美的(242亿)、三一(112亿)、万华(101亿)、恒力石化(行情600346,诊股)(100亿)、工业富联(行情601138,诊股)(186亿)、海康(124亿)。这么多年也就这12家公司,其难度可想而知。” 四年前,我曾撰文——《你买的只是你想象中的未来》,认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二八定律。未来的“现实”,往往与你想象的相距甚远。因此,每个投资者都只能买到自己所想象的未来,但如果你想象的美好未来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那就只好顾影自怜了。 很多投资者都希望能够找到十年涨十倍的股票,但根据王晓东的统计,十年涨十倍的股票确实不少,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例如,2006年初,全市场约有1300只股票,到15年末,十年间,股价涨幅超过1000%的股票有410多只,占比达32%(经历了2007、2015两轮大牛市)。但扣除各自涨幅最大的两年后,其余八年的平均涨幅只有7%。而其后的五年间(2016年初至2020年9月),年平均跌幅高达11%。 又如,1998年初至07年末这十年间,共有50多只股票十年涨十倍,占比达8%。但扣除各自涨幅最大的两年之后其余八年的平均涨幅只有5%,且其后五年间(2008年初至2012年末)的平均跌幅达到14%。 再如,1996年初-2020年9月这25年期间,全市场十年涨十倍的股票占比大约为5%(有的显然多次),但这些股票的年均涨幅中位数只有8.6%(相当于十年130%的涨幅);这其中只有10%的股票年均涨幅超越19.5%(相当于十年五倍的涨幅)。 从上图中我们发现两个现实:第一,十年十倍股不少,但波幅巨大,即便你选对了买入时机,卖出时机很难抉择,长期持有的话,很多十倍股又成了过山车;第二,2017年以后,十年十倍股的比例大幅下降,最近两年不足1%。 综上,回顾历史,A股市场上能保持利润持续高成长的企业凤毛麟角、百里挑一,今后,随着经济增速下行,要成为高成长企业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成为“伯乐”谈何容易;而像巴菲特那样,要获得年化20%多的投资回报率,确实太难了。因此,投资还是应该降低收益预期。 国内投资者为何爱讲故事不爱算估值 2012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投资者为何爱讲故事不爱算估值》,当时我统计了一些数据:截至2012年10月19日,61家A+H的上市公司中,A股对H股折价的有17家,只占总数的28%,折价最高的约为30%,而折价的股票均为大市值股票,所属行业多为银行、保险和建材等传统大行业;A对H股溢价的占比为72%,最高溢价幅度接近80%,且溢价高的公司相对于折价高的公司而言,市值水平要低得多。 原本以为,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A+H的溢价率应该大幅下降,因为境内外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两地市场“价差”的存在,来投资“同股同权”的相对低价公司。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目前,所有的A+H股票中,A股对H股100%溢价,已经没有折价的股票了。其中有7个股票的溢价率超过80%。其中某某证券A股价格在2012年10月末,对H股的折价率超过10%,如今则溢价率高达50%。 如今,通过陆港通,国内投资者的投资规模已经成为香港股市中占比最大的“境外投资”,但为何却没有让H股的估值水平提升呢?发现A+H溢价率小的,往往是处在好赛道上的行业股,如医药生物、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等,而溢价率高的,往往赛道不好。 放着港股中如此便宜的股票不买,而去追逐A股中的高市盈率股票,逻辑是什么呢?似乎没有,最多就是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故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国内投资者喜欢讲故事而不爱算估值呢? 我在2012年写的这篇文章中,做了这样推测:是否可以从中国传统思维的特性上来寻求解释呢?从思维习惯看,与西方人相比,我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逻辑思维相对偏弱(尤其形式逻辑偏弱,辩证逻辑则较强)。 在中国对外开放度比较高的今天,中国人喜欢到境外参与博彩活动已为世人所知。根据澳门统计及普查局的数据,在2002-2011年,澳门博彩业收入从235亿澳门元上升至2691亿澳门元,九年增加了10倍,且2010年的收入已经是拉斯维加斯博彩业的四倍。而在澳门消费的主体人群来自大陆。喜好博彩,本质上是通过参与亏损概率较大的不确定性活动以期获得高回报,这与理性投资活动存在明显分野。 剔除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这两种违法行为,投资的盈利模式不外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家所熟知的价值投资,即价值发现,挖掘被低估的品种,然后等待价值实现。另一种则是揣摩市场偏好,如凯恩斯的“选美理论”——自己认为被低估的未必会涨,但大家都喜欢的投资品一定会涨。据说凯恩斯后来就是靠这种方法扭亏为盈,股市上赚了大钱。 但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它属于金融行为学的范畴,缺乏一套可实操的方法,故实际上很难掌握,会陷入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这样的迷宫中去。 今天,创业板接近340个股的跌幅超过10%,就是因为前段时间因为交易规则改变,涨跌幅放宽至20%之后,掀起了低价股的炒作行情。但这种没有任何基本面作为投资依据的“击鼓传花”游戏,注定是非常短暂了。 今年是我国沪深交易所成立30周年,与美国股市200多年的历史相比,还是显得很短。而美国股市从一个散户市场发展成为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花了大约70多年的时间。故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是应该充满信心。例如,2017年以后,中小盘绩差股的跌幅明显加大,出现了估值回归的局面。今年以来,全市场自由流通市值排序后50%的公司,市值占比从2017年初的接近20%回落到目前的不到10%,交易额占比则从35%回落约15%后50%的公司,市值占比从2017年初的接近20%回落到目前的不到10%,交易额占比则从35%回落约15%。 因此,所有的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多采取市场化的规则和手段,少用行政管控手段,则很多扭曲的现象就可以化解,如注册制、做空机制、IPO市场化定价机制、退市制度等要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