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近日,有消息传出,杭州互联网医疗平台龙头企业微医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简称“微医”)于近日完成3.5亿美元融资,并计划推进其业务拆分后的数字医疗服务业务板块在香港上市,最快将于2021年上半年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对此,微医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记者了解到,微医此前已多次传出上市消息,但上市之事仍未最终落定。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以及互联网医疗接入医保支付的进程加快,互联网医疗平台迎来利好,对微医此类企业来说,则正好站在了风口上。 谈及自身定位,微医认为自己是数字健康领域唯一一家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创立10年以来,微医通过挂号网实现了医院和患者的联动,通过互联网医院紧密连接了医生和患者,还通过数字技术紧密连接了医疗、医药、医保和老百姓。 据微医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拥有12家实体医疗机构和27家互联网医院,连接了全国7200多家医院、25万余名医生和超过2.1亿实名注册用户。 天眼查数据显示,拟冲击IPO的微医也是资本市场的宠儿,自2012年获得2200万美元A轮融资后,微医后接连获得B轮、C轮、Pre-IPO轮融资及两轮战略融资,背后的资本方不乏腾讯投资、启明创投、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 此次上市消息的再度传出,印证了数字医疗服务市场的强大需求,也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又一重磅消息。 记者了解到,其实除微医外,杭州还有一批(准)独角兽企业奔赴在上市敲钟的路上,已成为杭州上市企业强大的后备军团。 比如,杭州小影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与国泰君安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上市;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已同中金公司(601995)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近日浙江证监局备案,拟科创板挂牌上市;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获创业板上市委员会通过,将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12月21日,新纽科技正式启动招股,拟发行2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超额配股权15%。招股价介于3.06港元/股至4.36港元/股,每手800股,入场费约3523港元。 有市场消息称,新纽科技12月18日开簿首日已获足额认购。弘毅资本及民生加银为基石投资者。该股12月21日至24日公开招股,拟于2021年1月6日挂牌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新纽科技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领域解决方案及软件产品在金融行业、医疗行业实践与落地应用为主的软件服务商。公司专注为国内金融企业、医疗行业客户提供全面的IT系统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与相关系统建设服务。 “中国的IT解决方案行业于过往5年发展迅速。”据灼识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具体来看,中国IT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自2015年的1.3万亿元增至2019年的2.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1%,随着经济增长转为侧重于服务业及中国产业升级,IT解决方案行业于2019年至2026年预计将以13.1%的可持续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发展,至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5.2万亿元。” 政策利好助推新纽科技市场空间 在资本市场上,新纽科技有着特殊的市场地位。新纽科技是国内少于10家成功将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商业化的公司之一,并有望成为中国香港上市的企业级RPA第一股。 按2019年收入计,公司在逾2500名中国金融机构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中位列前100名,公司客户主要包括大型银行、知名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及医院等医疗机构。 在政策的推动下,新纽科技或将开启新的市场空间。 一方面来看,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11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地方政府债券柜台业务的通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开展柜台债业务,而中国人民银行及财政部要求申请开展柜台债发行业务的银行需要安装记账式柜台债系统。根据灼识报告,预计于2026年,将有超过4000家银行合资格开展柜台债业务。 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国共有48家合资格开展柜台债业务的银行,其中28家已部署记账式柜台债系统的银行中,11家拥有其内部IT团队,另外17家银行聘用第三方提供商安装记账式柜台债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新纽科技在记账式柜台债系统领域处于绝对的行业领先地位。新纽科技为上述17家聘用第三方提供商中的9家银行实施安装记账式柜台债系统,占市场份额52.9%,其余8家银行由另外四家记账式柜台系统的提供商提供。 另一方面来看,受益于包括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慧发展规划的通知、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等政策,中国RPA解决方案市场有望迎来新的机会。根据灼识报告,从2015年至2019年,中国RPA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已开始高速扩张,预计2019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6.0%,市场规模达27.12亿元。 目前,RPA解决方案在中国并没有明确的市场份额及主导者,根据灼识报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境外RPA解决方案提供商少于20名,而公司是中国国内少于10家已成功将RPA解决方案商业化并产生收入的金融机构RPA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是中国RPA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导者。 人工智能引导医疗健康新方向 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逐步落地也为新纽科技旗下医疗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此前,工信部方面宣布,将加快推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强化创新驱动,助力疫情科学防控:持续加强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突破和辐射渗透。继续推动信息通信行业与医疗卫生机构密切合作,加快智慧医疗、远程会诊、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等推广应用等。 灼识报告显示,受益于中国目前在改善医疗质量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方面较迫切的社会需求以及相关的政策要求,预计创新型医疗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于2026年增长至7781亿元,2019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1.1%。 据了解,新纽科技是中国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先驱,是中国一家具备实时监控功能并对从医院现有医疗数据库获得的各类医疗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能力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提供商。公司旗下医疗IT解决方案包括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危急值预警报告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及远程医疗系统等。 其中,新纽科技开发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整合医院各类医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实时安全预警,帮助优化医院的危机管理流程,降低医疗事故风险。 截至2020年9月30日,自新纽科技2018年11月推出创新型医疗机构解决方案,公司共累积获授72个医疗项目数,获授项目数持续增长,公司亦在不断开发和升级各类创新型医疗机构解决方案。 期间,新纽科技已将该系统的实施拓展至44家医院,其中29家为三甲医院。公司目前已经确定了240个医疗质控及安全预警平台的订单。 目前来看,我国有超过三万家医院,根据《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等有利于医疗大数据系统落实的政策,新纽科技有望受益于以上政策并在日后超过三万家医院的项目实施中继续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此外,《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等政策或将对于医疗大数据的落地起到推动作用;《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等政策或将促进医疗服务流程的标准化…… 如是背景下,新纽科技有望通过自身的研发与创新在医疗行业挖掘出更大的想象空间。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12月22日,互联网医疗“新兵”健麾信息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从创立到上市,健麾信息仅用了6年时间。它很聪明,打造的智慧药房提升了药品调配效率,缩短了患者取药时间;它很专注,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技术创新持续畅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给医院带来的不是一台机器,而是整个药房由手工到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流程再造。”健麾信息董事长、总经理戴建伟日前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分享了公司御风前行、一路领先的价值所在。 登机牌上画出的创新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6年时间打造出一家上市公司,背后是戴建伟超过30年的科研和技术创新。 上世纪80年代,戴建伟在大学毕业后进入研究所工作,参与研发车载雷达情报处理系统。1995年,他从研究所出来,投身远程医疗系统研究。“当时九江发大水,战士的脚长时间泡在水里,都烂了,我们就用这个系统让专家远程帮战士做一些诊疗。”戴建伟回忆道,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正式涉足医药行业。 当时需要靠电话线来拨号联网,戴建伟开发的远程医疗系统堪称国内互联网医疗的“先行者”。此后,戴建伟先后研发了药品咨询系统、智能自动售药机。2002年5月20日,中国第一台智能自动售药机在上海第一医药商店正式上线,一时间引起轰动。此后,自动售药机遍布上海的楼宇、地铁。但可惜的是,受限于支付手段单一等问题,该项目戛然而止。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探路医疗产业的过程中,戴建伟偶然发现一套进口的自动化药房系统。出于对技术的敏锐,他频繁到国外看展,了解更多关于自动化发药机的技术和应用情况。戴建伟发现,欧洲与中国在门诊量、诊疗模式上并不相同,系统无论有多先进,直接应用到国内并不可行。 于是,一场适应中国医疗国情的技术革新在戴建伟脑中孕育而成。“发药机的模块图是我在欧洲回上海的飞机上,在登机牌上画出来的。”戴建伟笑言,那张登机牌不知还能否找到。 成为智慧药房第一股 登机牌上的创新蓝图,迅速转化为现实的技术和产品。 2010年,戴建伟与德国企业WILLACH进行合作,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2011年10月1日,由戴建伟团队主导开发的第一台自动发药机在上海长征医院上线。他回忆道,当年药房管理还比较落后,医院门诊每天处理的处方数量在8000至10000张之间,患者在三甲医院结束诊疗,支付完费用后,拿药还需等待1个多小时。经过自动发药机对药房的智能化管理,基本能实现付费后立即取到药品。 2014年正式成立以来,健麾信息一直专注于为医疗服务和医药流通行业的药品智能化管理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目前,公司业务涵盖智慧药房、智能化静配中心及智能化药品耗材管理领域。其中,智慧药房项目已成公司的主要利润增长点,2017至2019年分别实现收入1.87亿元、2亿元和2.3亿元,占总营收的81.12%、78.64%、81.95%,期间完成项目数量分别为98套、102套和103套,项目数量和项目收入均持续增长。 戴建伟介绍,智慧药房项目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化药品管理系统,在软件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下,通过自动发药机、智能针剂管理柜、智能毒麻药品管理柜、智能预配货架、智能存取货架等设备,实现药房药品的自动化存储、调配、传送和发放。“通过智能化药品管理系统对药房工作进行流程再造,有助于提升药品调配效率、有效防范人为差错,实现药品库存效期智能管理,进而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改善药房工作条件,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实现药房药品的智能化管理。”令戴建伟颇感自豪的是,智慧药房真正让技术击中了医疗服务的痛点、难点,让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之风吹向A股,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纷纷切入相关细分赛道,力求打造互联网医疗生态圈。健麾信息的挂牌上市,不仅壮大了A股互联网医疗阵营,更以其独具特色的智慧药房模式,开辟了一条互联网医疗的新赛道,摘得智慧药房第一股的桂冠。 效率革新为医者减负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既是经营之道,亦是创新之法。多年来,戴建伟不断从中国医疗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跟随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孜孜不倦地进行技术迭代、产品创新。 从人工补药到自由落药,到应用补药机械手实现半自动补药,再到整合推出H系列发药机,健麾信息创新的每一步都是一场效率革新。2018年起,公司采用新型技术路线,将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化药品管理,研发并向市场推出D-plus、D-mini系列产品,实现了补药的全自动化,丰富了D系列的产品线,为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戴建伟看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犹如给智慧药房装上“大脑”,令其更加智能,也令医院药房的效率革新逐步惠及更广阔的互联网医疗生态圈。 目前,公司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与华润医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柳药股份、重庆医药等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以及各医疗服务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为医药零售领域客户开发了药品智能化管理产品,并推向市场,目前已与阿里健康、平安健康、同仁堂等客户展开合作。 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截至2018年末,健麾信息在门诊药房自动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为30.20%。公司为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内的400余家医疗服务机构提供药品智能化管理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站上A股舞台,健麾信息的“领跑者”姿态愈发耀眼。“公司力求通过运用符合我国医疗服务机构需求的自动化技术,将广大医务工作者从繁重的程序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投入到医疗服务中。”在戴建伟看来,国内智能化药品管理设备制造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募投项目,公司有望较早介入潜在的市场空间,锁定目标用户,增强品牌影响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森亿智能宣布完成4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甲子领投,阳光保险、腾讯跟投,中金公司(601995)、元启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创始人兼CEO张少典表示:“本轮融资后,森亿智能将进一步快速占领市场,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加大对医疗数据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强化公司长期竞争力。期待在客户的信任、全体员工的努力、政府和股东的支持下,帮助医院高效地实现数据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森亿智能成立于2016年,公司以最优化每一个医疗决策为发展使命,致力于为医院提供专业、高效的数据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发展至今,公司已拥有超过500名员工,其中医学背景的同事近25%,研发人员超过200人。 当前,医院正迅速从信息化全面迈向数据化和智能化时代。医疗数据化/智能化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300%,为医疗信息化行业增速10倍以上。森亿智能作为科技新兴公司,不仅率先发布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迅速形成与传统厂商的差异化定位,树立智能医疗行业领导者的品牌形象。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公司业务仍保持快速增长,相比2019年,营收增长4倍。并在多个省市和地区与排名最靠前的医院开展合作,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如今,公司已在全国拥有近150家三级医院客户,预计将在2021年实现客户数翻倍。经过4年多时间发展,森亿智能的行业竞争力已日趋全方位、多元化。 在长期耕耘实践中,公司的众多解决方案,逐渐形成了契合国家卫健委标准要求的“1+3+N”体系。就如同一棵树的根和枝干一样,其中“1”指的是数据集成与治理解决方案,它能帮助医疗机构对数据进行汇集、标准化,作为未来能够支撑批量应用的数据中台。“3”指的是智慧临床、科研和管理相关的三个解决方案,它们属于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N”指的是在3个枝干的基础上,还会长出许多能够深入到医疗方方面面的应用场景。 除了技术和方案,森亿智能在交付效率、人才结构,以及公司运营等方面,均已打造了支撑业务未来持续高速发展的基础。对此,张少典表示:“企业管理者需要把公司看成一款产品,不断在技术、产品、模式、人才等方面,进行精细化迭代和优化。相比ToC公司,ToB公司需要更多的精耕细作,用长期的实践和努力,来塑造自己的护城河。” 对于投资森亿智能,中金公司合伙董事总经理、中金甲子董事长梁国忠表示:“森亿智能最突出的优势是它拥有极其优秀的创始人和均衡的核心管理团队。森亿智能的团队在医疗与数据、AI结合的领域具备全球领先的知识与经验,同时在医疗智能化产品的销售与实施方面也拥有丰富的经验、广泛的资源与强大的执行力。因此,公司能将高度标准化、产品力领先的智慧医疗系统高效地交付到医院手中,从而充分解决医院的管理需求与医生的科研需求。与此同时,森亿智能已累计服务超过150家医院客户,其中包含了大量全国头部医院及三甲医院,拥有丰富且优质的客户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行业口碑,这也是森亿智能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支撑。” 阳光资产战略投资部总经理宋文雷表示:“森亿智能的核心壁垒在于其对医疗数据的治理及应用能力,这也正是院内医疗信息化进入3.0阶段医院所聚焦的需求。公司利用自身核心技术,从数据治理应用层切入,往下延伸至数据集成层,依托技术壁垒服务优质三级医院等机构,快速商业化。同时团队构成是人工智能技术青俊与资深行业专家的组合,未来能在智能医疗市场持续打配合仗。” 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姚磊文表示:“医疗智能化是医疗行业信息化、数字化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用科技手段为医院客户解决实实在在的数据集成与治理难题,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森亿团队在具备过硬技术实力的同时,对医疗行业了解深入,其不断迭代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处于业内领先水平。腾讯将与优秀的团队一道,帮助行业提升智能化水平,推进现代化管理。”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4日讯 上交所上市公司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三星医疗,601567.SH)今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兼董事会秘书缪锡雷的书面辞职报告,缪锡雷因工作调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五届董事、董事会秘书职务,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辞职后缪锡雷仍将在公司下属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三星医疗称,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缪锡雷辞去董事职务未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影响公司董事会的依法规范运作,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根据公告,三星医疗于2020年12月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董事会秘书的议案》,由三星医疗董事长提名,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确认,三星医疗董事会同意聘任郭粟为该公司董事会秘书。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为止。 相关人员简历 郭粟,女,1987年出生,中国国籍,硕士研究生,MBA。已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董事会秘书任职资格证书。曾任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办副主任、董事长秘书、资本管理部经理,现任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经理。
近日,常铝股份(002160)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朗脉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朗脉”)与江苏瑞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新冠疫苗产业化净化安装工程合同》,由上海朗脉负责瑞科生物六期标准厂房新冠疫苗产业化项目净化安装工程。该合同含税金额合计为7280万元,占常铝股份2019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1.68%。 广药集团研究部副经理杨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常铝股份主营业务为铝箔制品,医疗洁净业务公司营收比例低于10%。此次签订合同,其在医疗洁净市场的影响力将有所提高。” 据了解,常铝股份主要从事于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涵盖空调铝箔、合金铝箔等多个品种,主要用于下游空调器散热器和汽车热交换系统用铝材的生产制造,其中家电行业以空调生产商居多,如富士通、松下、美的、格力等,汽车行业以汽车热交换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居多,如Valeo、Behr的全球采购体系。 记者了解到,2015年以来,常铝股份为谋求发展,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并购上海朗脉,进军医疗洁净整体解决方案领域,从而转型成为一家以“铝加工+大健康”双轮驱动战略为导向的双主营上市公司。此后,公司还参股了两家骨科医疗器械公司,分别为优适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和苏州奥芮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然而,自从2015年常铝股份进军医疗健康领域至今,公司医疗健康业务板块的表现并不像投资人所预期的那样,成为上市公司长期的业绩增长点。 记者查阅历年年报了解到,2018年之前的几年,常铝股份经营稳步增长;而2018年度却亏损了4.3亿元,其主因是上海朗脉出现业绩“变脸”所致。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至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56亿元、1.7亿元、-4.3亿元、2198.07万元及-6244.55万元,依旧是铝加工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医疗业务占比较小。 “由于医疗洁净技术与铝加工板块业务存在一定的差别,仍需要公司进一步提升整体能力、管理能力等,发挥新领域的业绩贡献力,减少对传统铝加工板块的过度依赖。”有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医疗业务发展的并不如意,但常铝股份依然对该领域充满了信心,并确定继续推进“铝加工+大健康”双主业战略发展。 记者注意到,2020年以来,常铝股份先是4月拟将持有的优适医疗14.2857%股权以2925万元的价格转让出去;再是10月底拟以自有资金对上海朗脉增资人民币3000万元,同时拟将持有的奥芮济医疗8.5714%股权以1500万元的价格转让出去。而这一系列操作,均是鉴于公司聚焦工业热传递新型材料、设备及洁净工程业务的战略。 谈及医疗洁净领域发展前景,杨雳向记者表示:“国内的净化工程主要服务于电子、医药、科研以及食品等领域,相比之下,医疗洁净涉及制药、手术器械及耗材等高风险领域,洁净要求相对更高。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国内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医疗洁净市场将迎来中长期利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也向记者表示:“医疗洁净市场,洁净工程年增长率行业平均在10%左右,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大量生物疫苗生产,大量ICU需求导致这方面需求在全球增速有所提升,所以行业整体态势还是不错的。” 或受常铝股份签订逾7000万元合同消息影响,周二早盘,公司股价一字板涨停,虽然盘中一度开板,但收盘仍封在涨停上,报收4.18元,封单超10万手,成交超1.49亿元。不过,周三该股股价明显转弱,下跌7.42%。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5日晚间,常铝股份便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蹭热点、炒作公司股价以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形等。记者注意到,在抛出本次利好消息的前一个月,常铝股份的控股股东正在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386.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 记者就此事宜致电常铝股份董秘办,公司表示:“不存在蹭热度配合减持,预计本周内回复问询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部署安排,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紧紧围绕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预防为主,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紧紧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惠及人民群众。而相互保险本质上是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公益普惠属性,尤其是在服务具有同质风险特征的特定病种人群的医疗保障与健康管理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相互制保险公司众惠相互自开业以来,积极发挥相互保险独特优势,参与医疗保障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关注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的“一老一小、带病慢病”等弱势群体的风险保障需求,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的健康保障需求。12月22日,众惠相互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医生在线开展线上肾病健康教育讲座,介绍慢性肾病健康管理知识,针对慢性肾病常见问题答疑解惑,呼吁全民重视日常健康管理,预防和及时治疗早期肾脏等慢性疾病。同时,众惠相互还向广大会员详细解读了“肾爱保·爱多多肾病保险”产品运营的基本情况,并就优化产品及服务体验公开征询意见,充分展示了相互保险会员“共建、共治、共享”的特色理念和“健康管理+相互保险”的运营模式。据记者了解,该产品为市场上少有针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可投保的专属产品,以“带病投保+健康管理+相互保险+公益服务”的创新性组合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据卫生主管部门统计,全国慢性肾脏病患者(CKD)人群高达1.3亿,且呈现“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患者一旦进入尿毒症阶段,需持续长期透析,每年花费高达10万元以上,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按照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要求,要充分发挥地方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的管理优势,积极引入健康管理企业、公益慈善组织、保险机构等参与慢性病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改进肾病疾病预防和管理战略,切实减轻国家医保负担和群众就医压力。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健康险产品只针对健康人群设立,对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要求很高,对于慢病等既往病症人群往往直接拒保,无法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对此,经过近2年的市场调研和准备,众惠相互联合健帆生物开发了慢性肾脏病轻症阶段(1-3期)的患者可带病投保产品“肾爱保·爱多多肾病保险”,将慢性肾脏病患者纳入保险保障范围,满足其风险保障需求。在保险责任方面,这个项目包含面向CKD可带病投保的保险产品,轻症阶段的投保会员一旦病情恶化到尿毒症期,即可获得最高50万元保额的尿毒症医疗费用报销以及最高25万元的肾移植手术医疗津贴,帮助患者持续治疗,有效减轻经济负担。据众惠相互方面透露,截至目前已有近5600多名CKD患者加入了该项目。“这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相互保险模式在健康产业中落地的一种全新尝试。我们从保障制度设计方面出发,在为慢病群体提供简便灵活的风险保障的同时,更是依靠长期的战略合作方,以专业、贴心、可靠的精准健康管理指导,提高慢性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体现相互保险的公益属性和人文关怀,进一步回归保险保障本源。”众惠相互相关负责人说道。实际上,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高达3亿人,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慢性病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我国医疗体系承受巨大压力,从国民健康现状出发,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服务,从源头减少患者数量,既能有效缓解医院救治和医保支付压力,整体上节约社会医疗资源,又能提升商业健康保险服务能力。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从健康管理入手,联合健康产业链机构,构建一体化病程干预及管理机制。据众惠相互相关负责人介绍,“肾爱保”项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相互保险机制创新打造了专门针对“带病群体”的“相互保险+健康管理”深度融合模式。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表示,“健康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健康服务业机构加强合作,共享医疗数据,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更好发挥保险机构的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为客户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发挥服务的竞争优势。同时,保险公司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可加快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促进医疗服务行为规范、降低赔付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商业健康险主要针对健康体,健康管理强调附加值服务,而针对最迫切需求的“带病”人群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与健康服务业的融合也存在一些体制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