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编程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越来越多人开始借助程序实现信息收集等原本需要大量人力完成的工作。 商界大佬潘石屹,也身体力行开始推广python语言 作为互联网信息收集的主要手段,网络爬虫自然而然成为许多新入门者最重要的学习内容。然而,人们的热情还未高涨就被打入谷底。从去年开始,不断爆出数据风控公司出事的新闻:魔蝎、新颜科技、51信用卡等一大批数据风控公司因利用爬虫收集信息被刑事调查。由此,也出现了“爬虫爬的好,牢饭吃到饱”的说法。一夜之间,爬虫似乎成为万恶的根源,许多互联网公司也开始避免使用此类技术。其实,爬虫就像是参观风景的游客,进入之前先弄清楚主人的态度。如果被允许,进门后没有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秩序,就是受欢迎的客人。 一、爬虫的法律风险 作为专门收集网络信息的技术,几乎所有与计算机领域相关的犯罪,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与爬虫关联。根据相关风险是否与数据相关,可以划分为与数据相关的风险及与一般性的计算机技术相关的风险。 二、与数据相关的风险 作为爬取数据的技术手段,爬虫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其对数据的高效收集。其最典型的法律风险,也与数据的采集和使用相关。 通常而言,如果爬虫收集的数据是保密数据或如局域网内等非公开数据,则相关行为既可能构成侵权、行政违法,也可能构成诸如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刑事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只有爬取加密或不公开信息才有风险,即使爬取的是公开信息、甚至是大型网络平台的信息,也有可能构成犯罪。为了应对爬虫,许多网站通过Robot爬虫协议禁止爬虫收集其数据,也有一些网站采取反爬虫措施,限制爬虫的运行。违反Robot爬虫协议或采取技术手段绕开反爬虫措施,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也可能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系统数据罪。 即使数据来源方没有禁止使用爬虫,也不代表可以不受限制地收集并利用数据。我国法律对特定类型的数据——如个人数据、著作权数据——规定了特殊的保护措施,爬虫收集对该类数据的收集及利用应当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当收集的是个人数据时,应当注意首先获取权利人的同意。未经允许收集他人的个人数据,即使该数据被合法地公开到了互联网上,也违反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若非法收集的情形严重或将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用于非法用途或出售,或超出授权范围使用个人数据,还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去年开始的数据行业风暴,即多源于相关公司对个人数据的非法获取或利用。若未经他人许可而爬取他人著作或视频、音像等,可能违反《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此外,数据的收集过程合法,并不代表相关数据可以被无限制的使用,还应注意不侵害他人正当的商业利益。例如,采集竞品公司的数据,用于自己的商业目的,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在大众点评与百度的纠纷中,百度未经大众点评允许收集其平台中的数据,并将其展示在百度地图或百度知道的搜索页面中,实质性地替代了大众点评的网站,直接影响了用户通过进入大众点评网站浏览相关数据的需求,最终被认定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三、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风险 作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场景,计算机行业的一般性风险,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典型的计算机犯罪,也可能出现在爬虫应用中。例如,设计爬虫时,不合理地高频收集数据,导致数据来源方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除可能承担侵权责任,还可能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又如,将开发的爬虫提供给他人用于实施犯罪,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此外,若明知他人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手段实施犯罪,还为他人提供技术帮助,则可能成为他人所实施犯罪的共犯。 四、使用爬虫的原则:善意、注意 单看爬虫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或罪名,难免给人一种印象:无论是收集数据还是技术应用,无论是收集保密数据还是公开数据,都可能构成犯罪,因此使用爬虫技术一定要万分小心,许多人因此将爬虫技术视为禁忌。其实,只要谨守两条原则:善意与注意,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 所谓善意,与恶意相对,要求在使用爬虫时注意不要故意地侵扰数据来源方、相关第三方或社会公众的利益。在故意侵害他人利益应用爬虫的行为中,恶意表现的较为明显。例如,违反Robot爬虫协议或采取技术手段绕开反爬虫措施,爬虫使用者明确知道数据来源方拒绝其收集信息。同理,通过爬虫收集竞品信息用于自身商业目的的行为中,相关行为人也明确知道其行为可能对竞争对手造成的影响。在使用爬虫作为手段侵入他人系统或恶意改变搜索引擎排名等的情况中,使用者的恶意则更加明显。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善意并不足够,囿于知识、认识水平等原因,我们常常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影响或可能违反法律。因此,善意之外,还要求我们保持合理的注意。所谓注意,是指在应用技术时,爬虫使用者应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侵害他人的利益保持高度的警觉。与注意原则相关的风险,通常出现在爬虫使用者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或因个人设计失误而造成他人利益受损的情形。例如,开发者在程序设计时为了更高效地收集信息,未合理了解被爬网站的运行能力,设定了高频率批量收集信息的模式,结果对被爬网站造成干扰,影响被爬网站的正常运行。 善意与注意,实际上是同一概念下的两个方面,二者都强调爬虫应用时不应不合理地侵害他人权益,前者禁止的是积极地侵犯他人权益,后者禁止的是因自身的放任或忽视导致他人的权益受损。整体来看,绝大多数与爬虫相关的风险中,爬虫使用者都有较为明显的恶意,例如,无论是在病毒、木马式应用,还是绕过系统防控收集他人数据等行为中,爬虫使用者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 因缺乏注意而导致的风险,则往往出现在爬虫使用者没有认识到或容易忽略信息所有者权利的场景中,典型的是对公开的个人数据的收集与利用。虽然近两年有关个人数据的收集规则被大力推广,但普通人对规则的了解还不全面,甚至完全没有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许多爬虫开发者在应用爬虫时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收集个人数据需要获得用户的授权,所以建立基本的权利保护意识是完全必要的。 五、非商业化使用的例外:个人的非恶意使用通常不会导致刑事风险 如果说善意原则能通过个人的道德感、日常生活的学习感知等进行判断,相对容易遵守,注意原则对于许多个人开发者而言,则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与商业组织不同,个人开发者往往没有完整的运营团队,也很少系统地学习了除了专业知识之外的内容,所以,没有能力把控各类问题的法律界限。 同时,对于许多个人开发者而言,无论是日常对相关技术的学习、实验,还是为了家庭或工作方便,都会经常自行开发一些只供自己或少数特定人使用、没有商业目的的小程序,其中,就经常存在利用爬虫技术爬取他人数据的情形。由于只限于小范围内传播,且仅供自身日常使用,所爬取的数据一般都不会对第三方造成影响。 对于这些个人开发者而言,如果这些仅供个人使用或实验的程序,还需要通过严谨的商业开发流程去谈合作、做合规,无疑是不现实的。这些行为如果被认定为违法甚至构成犯罪,无疑将极大地挫败个人开发者的开发热情,也会对其学习应用相关技术造成阻碍。 其实,在与爬虫相关的法律规定中,行为人的商业或不法目的通常都是入罪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只有有严重危害后果的,才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非商业化的应用,一般并不会导致刑事风险。例如,在与爬虫收集最直接相关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信息是否被非法提供、出售或被用于非法用途,以及所谓的“赃款”,都是重要的定罪因素。 从实践中的案例来看,最终被定罪处罚的,都存在诸如将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于实施诈骗、出卖给第三方用于非法用途或其他的现实危害后果的情形,这在个人因日常需要而使用爬虫的情况中都不会存在。因此,仅仅是爬取网站的信息用于个人使用,通常不会被认定为犯罪。 因此,对于个人开发者而言,个人因日常需要而非商业化的使用爬虫技术,只要保持最基本的注意,不恶意使用相关技术,没有出现因个人程序影响他人网站正常运行的情形,都没有犯罪的风险。
基民用“炒股”心态买基金,已经不是第一次。 昨日历史再度重演:股市大跌、基民疯狂赎回基金、第三方平台系统被“带崩”。 基民再度疯狂赎回基金 昨日晚间,多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由于蚂蚁财富平台当日基金代销数据出错,与中登公司数据不符,涉及数据出错的基金公司有100多家。 某基金公司昨晚内部文件 蚂蚁财富人士表示,此次代销数据出错,是由于系统抖动,蚂蚁财富和基金公司之间的信息传送受到了临时影响,数据问题基本已在7月17日凌晨1点至3点间解决,广大用户不受影响。 天天基金方面则表示,业务清算正常,经内部检查核对没有发现数据异常问题,也没有收到基金公司异常的反馈。 有第三方销售平台人士表示,昨日基金投资用户申赎交易确实有比较明显的增长,从昨天的市场来看,估计是恐慌资金急于从基金中撤出,基金公司数据和平台之间的传输因为有一定滞后,从而引起的数据出错。
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遥感卫星影像在近年来得到充分的积累。如何将大量的遥感卫星数据转化为有效的信息,为更多行业提供服务,是当前遥感应用行业面临的痛点。成立于2017年的遥感数据应用企业「北京四象爱数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三年时间的研发,在国土资源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大宗商品产量预测等领域,为政府、金融和保险机构提供了成本低廉的遥感数据应用解决方案。 2020年6月5日,雄安新区基建复工项目遥感观测图 在金融和保险领域,随着市场的深入发展,金融同业竞争现象非常严重。迫使金融机构寻求差异化发展,对包括遥感数据在内的新型另类产品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传统数据已不能满足保险的风控需求,需要通过遥感数据源的补充来提升风险监控能力。而遥感技术也随着算法和算力的不断深化发展而逐渐成熟,开始向行业交叉应用发展,有能力满足金融保险市场的需求。 深处遥感应用市场一线的北京四象爱数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半年的时间对金融和保险市场的遥感数据需求进行反复论证,对标于美国金融市场对遥感数据的应用,最终决定通过商业指数等标品服务切入该市场。 目前,四象爱数科技已经与十多家金融或保险机构建立联系,例如与混沌天成合作监测印度工厂的活动变化,与国泰君安合作监测基建的建设情况,帮助四川锦泰保险进行水稻收成险的种植面积核保和产量预估。通过与头部机构的研发和战略合作,四象爱数科技希望推动市场的发展,带动其他金融和保险企业开发遥感数据产品应用,也帮助企业自身更加全面理解客户的需求,发现遥感数据的价值。 在产品端,四象爱数科技有几款指数产品已经定型,在完成测试将很快正式上线。针对金融产品,四象爱数科技计划采取数据账号的形式进行发布。而在保险领域,则会针对用户需要进行系统搭建和定制化满足。 京津冀地区2019年与2020年春节后两周夜间灯光对比图 在遥感卫星数据源方面,四象爱数科技与视宝、四维世景、博宇智图、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十多家企业或机构达成合作。公司创始人郗晓菲及核心技术团队均在国家遥感数据管理部门拥有十余年的从业经历,对全球各大卫星的性能十分熟悉,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卫星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客户提供优质廉价的数据解决方案。同时,公司还为有应用类项目需求的上游数据商提供技术支持,既维护了上下游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采购成本。 为了更好满足甲方客户对遥感数据质量和时效性的需求,四象爱数科技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计划在2021年发射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以解决公司缺乏独立数据源的痛点,弥补外部数据源不足的同时提升产品时效性,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发挥关键作用。 这颗SAR卫星设计重量将达到200公斤以上,空间分辨率达到米级,设计指标在国际同级别商业SAR卫星中具有技术领先性。其主功能将直接面对用户的需求,充分发挥雷达卫星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能帮助用户获取高质量准确数据。 一颗SAR卫星的成本在千万级。四象爱数科技CEO郗晓菲告诉36氪,公司预计通过1.5-2年时间的卫星衍生信息产品业务,收回卫星制造成本,同时该卫星的底层标准数据和影像也会向市场进行直接销售。 四象爱数科技计划发布一颗SAR卫星 除卫星论证设计,公司同时具备地面系统建设、遥感时空数据应用等业务能力,将通过星地一体化建设支撑后端应用产品。目前配合自有卫星的接收系统、地面系统、数据处理体系和运控体系已经搭建完成,第一个自有地面站业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将于2021年初投入使用。 衡量星地一体化的能力有两个指标,包括单位时间产出的数据量和产出数据所承载的信息量。目前四象科技正在通过多环节跨模态的研发,提高这两个指标的相关质量。例如,通过多光谱、红外、高光谱等卫星遥感手段和气象海洋卫星等其他卫星种类综合处理,经过信息交叉信息计算,打造多源多模态数据的综合服务平台。 四象爱数科技业务体系 商业模式方面,四象爱数科技计划聚焦于遥感数据应用领域,目前已实现通过相对固定的软件和平台输入多元信息,经过公司自研的算法处理后,提供周期性的标品,形成固定输出,并对遥感数据所承载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公司60%的资金都投入到研发中。 四象爱数科技CEO郗晓菲表示,大行业里的用户需求基本一致,公司可以通过提炼用户通用需求,做一致度比较高的产品。因此,公司的前端大量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基本相同,可能在最末端的输出有所微调。这种用户服务模式论证了标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目前,四象爱数科技主要专注于标准产品,而不是细分领域的深度咨询。 遥感数据和投资金融机构的成本平摊模式很相似,都是靠大量客户进行成本平摊,实现利润。例如在基建领域一个产品相对较贵,但公司并不会把所有的数据成本放到一个客户去进去计算,而是会评估这是不是市场的通用需求。如果是行业通用的产品,公司会投入比较大的研发力量,产品定型后,整个市场所有客户可能都会付费。平摊下来,每家所需要收取的价格在其承受范围之内。 当前四象科技在遥感数据应用领域的平均客单价在百万量级,主要成本源于卫星数据源。郗晓菲表示,遥感服务的价格取决于客户想要的内容,并不是所有遥感服务都处在相对较高的价格。公司更希望通过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获取市场认可度,再去打开渠道,推动更高精度的产品市场发展。 四象爱数保险产品:四川崇州水稻田图斑初步解译成果图 对于遥感数据应用行业的发展,郗晓菲认为当前处于螺旋上升的阶段,即将迎来飞速发展期,行业整体已逼近盈利状态。 目前,四象爱数科技共有30余人,60%-70%为研发人员,仍有遥感数据应用端的人才招募计划。公司目前正在融资。
近日,国内首家相互制寿险组织——信美相互人寿发布2020年半年报称,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66.88亿元,较年初增长50%;1-6月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67%;上半年净利润创新高,达5329万元。 信美相互人寿表示,上半年净利润创新高及保费大幅增长,得益于科技赋能与业务结构优化。 据了解,信美相互人寿是依托互联网搭建起来的一家全新的相互制公司。刚成立时,公司就构建了基于阿里金融云的互联网系统架构,利用阿里金融云的弹性计算、分布式消息、分布式数据服务、大数据计算、移动开发平台、云安全、区块链等平台服务能力,实现了全线上运营、智能云客服、移动支付代扣、数据上链存证等功能。 信美相互人寿方面介绍称,今年上半年,数据中台赋能工作全面展开,依赖大数据平台、企业数据仓库实现全场景主题数据分析,从多场景入手,通过分析不同粒度数据,全力为客服、业务、运营、风控、财务做支撑,让公司管理趋向精细化。 以客户服务为例,今年上半年,信美相互人寿推出“你说我听”智能语音识别功能,有效帮助客户摆脱打字烦恼,实现“一语即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信美相互人寿通过云客服平台为会员及客户提供在线咨询、回访、理赔报案、核保查询、保全办理等服务共计5.47万次,其中,机器人在线服务替代率达68%。 信美相互人寿董事长杨帆表示,公司自成立始终坚持“轻型公司、敏捷组织”理念,坚持“中高端客群、互联网普惠”双翼战略,通过科技赋能、数字化应用,有效提升了日常运营效能。 在业务方面,近两年来,信美相互人寿积极探索与药企、专业健康管理公司的合作,坚持做健康普惠“大”产品,通过保单与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融入客户的真实生活场景,打造“医+药+费+险”一体化的健康保障体系。
2020年,以5G时代为契机,新基建在行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系列高新科技迎来了爆发期。但如何在5G网络环境运营新技术中让广大消费者受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离不开消费市场的重要载体-商业、文化、旅游地产,这也是运营商投入实施网络建设取得投资回报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让5G及各类高新科技应用更多的被消费者认知和使用,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服务社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委员会联合华为科技集团、新浪乐居、中国酒店业优采联盟、中国购物中心网共同组织“中房杯”5G应用大赛,挖掘具有可以落地实施并具备商业价值的5G及高新科技应用场景成为“商业”、“旅游”、“文化”等产业聚集、消费活跃的商旅文开发项目的新动能。 7月10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委员会联合乐居,特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地产委员会秘书长蔡云,华为5G室内数字化产品线副总裁徐之兵,中国购物中心网创始人尹进钱,益田集团信息中心负责人黄联宗,深圳梦幻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奕兴,世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纪智辉,晤桥亚洲合伙人唐希言,商汤科技AR平台商务&战略规划负责人季浩宇,共同探讨“5G+”创新生态下,针对购物中心板块,该如何去实现产业、科技、金融无缝连接,并用智慧科技创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晤桥亚洲合伙人唐希言在线上论坛中指出: 从写字楼、公寓、商业销售、酒店综合体,包括可以实现产业板块的独立预算、产业区域线、业务链条线、资本来源线的全流程种管控。大数据系统都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化管控。 希望通过数据的清洗演算及重新组合,通过机器学习AI的手段,帮助大家在用足不出户节省时间成本的情况下,一键获取数据的报告,更快更高效的去获取到资产估值项目回报率这样的一些数据。 2020年这场疫情迫使科技更加深入地融入各行各业,其中大数据平台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未来的3-5年,科技将会有更多的突破,拥抱大数据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点击报名
近日,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在杭钢集团半山基地开工。由每日互动、杭钢集团和安恒信息联合发起设立的浙江省数据安全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数安公司)亮相开工仪式。 图: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开工仪式 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是“数字浙江”建设的重要工程和新基建标志性项目,也是助力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推动浙江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保证,这是着眼未来构筑发展新优势的里程碑工程,标志着浙江省数字新基建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已驶入“快车道”。 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之一是数据安全。数安公司以“中立国”为概念,推出其核心产品大数据联合计算平台,打造了可审计、可回溯的第三方安全计算平台,可以承载民生数据和经济数据的计算融合及智慧应用,同时数安公司具备专业的安全服务技术能力,可以为数据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助推数据充分释放生产要素的价值。 针对数据直传、直接交互等过程中的痛点,“中立国”安全计算平台用技术手段保证原始数据只进不出,结果数据审核后输出,满足了多方数据合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集合安全技术与审计规则,保护各方自身数据资产,发挥数据使用价值,实现“数据可用不可拥”的安全理念。基于“中立国”安全计算平台的多方数据融合计算能力,数安公司可广泛服务于品牌营销、金融风控、人口与空间规划、公共服务等领域。 图:“中立国”安全计算平台 据悉,数安公司是由浙江省政府领导批示成立的,凝聚了每日互动、杭钢集团、安恒公司这三家业内领先公司的合力。数安公司的发展将为数据智慧化融合应用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也将助力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的顺利开展,为浙江省打造新基建产业链生态保驾护航。
前有黄金的飞涨,后便有铜价的强势反弹。 本周一(7月13日),沪铜领涨国内期货市场,当日收盘主力合约收报52880元/吨,创下2018年7月以来的新高;目前有所微跌,报5232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3月23日触及年内最低点35590元/吨以来,沪铜目前累计涨幅逼近50%。 数据来源:Wind 同时,国际铜价也涨势兴旺,近期LmeS铜以及COMEX铜盘中均创下近两年的新高,虽或受美股大盘震荡而被限制了冲高,但仍保持一定的强势。 数据来源:Wind 俗语说得好,五穷六绝七翻身,7月通常被视为全年上涨概率最高的月份,显然,在近期牛市已至的呼声之中,铜价也乘着这股气运大幅反弹,而基于现状这一看多的信号或将具备一定的支撑。 疫情是最大的反弹助力 事实上,究及近期铜价上涨的原因,主要与疫情期间供需关系的变化有关。 首先来看供给端,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其攻击的势头依旧没有减缓,挑战性较为严峻。而在其中,近期南美国家疫情反复爆发,使其当地矿山开工率不高,矿山供应急剧缩减,且港口发货效率低,加重了供应中断的可能性,进而加深了铜价的看涨预期。 “冠状病毒大流行正在北美和南美失控,除非政府和个人采取必要措施抑制病毒传播,否则病毒将继续不受阻碍地传播。”——世界卫生组织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1337万例,累计死亡超过57万例,其中,南美疫情形势严重,巴西累计确诊病例超192万例,累计死亡超过7万例;秘鲁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3万例,累计死亡12229例;智利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1万例,累计死亡7024例。 数据来源:微博 要知道的是,纵观全球铜矿供应格局,以智利、秘鲁为首的主要铜产量近乎占据“半壁江山”,在其中,智利矿山铜产量占世界铜矿供给的28%以上,秘鲁矿山铜产量占世界铜矿供给的12%以上。 铜供应国家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信期货 而由于受到疫情这个“拦路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相关铜矿因薪资谈判未达成协议,工人计划罢工等因素叠加,智利等主要铜生产国的相关供应被迫收紧也是可预见的,智利铜业委员会预估智利铜产量下滑20万吨,大约占到了智利2019年总产量的3.5%左右。 “2019年铜矿产量为2046万吨,2020年铜矿产量预计为1965万吨,同比下降4%。”——ICSG数据 疫情以来铜主要供应国减产情况 数据来源:中信期货 需求端复苏作支撑 而随着南美主要铜资源出口国受疫情的冲击而大量减产,供需关系便出现了一定的失衡,供不应求之势开始显现。 “第二季度的铜销量比疫情爆发时的预期要高出约8%。”——全球最大的铜业上市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 我国自秘鲁以及智利进口铜精矿占比 数据来源:中信期货 尤其是随着全球最大的工业金属消费国——我国疫情缓和,进入常态化防控时期,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之下,宏观经济显著回暖,复工复产正常运行(铜精矿对外依存度约为80%,且其需求约占全球铜需求的40%),铜作为基建的必备材料在回暖的制造业中“大展身手”,市场对铜的需求有所释放,沪铜去库存超预期(二季度沪铜库存连降15周,且周均降幅达到1.87万吨,创出近10年来的新纪录),进而助力铜价走高。 沪铜二季度去库情况 数据来源:中信期货 “6月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则由降转涨...6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50.9%,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统计局数据 整体来说,二季度处于铜消费季节性旺季,叠加海外铜矿和废铜供应受阻,供给端有所承压,需求端产生一定的爆发,基于供不应求的逻辑,一举使得铜价便从3月23日的底部出现了修复性反弹。 铜价还能再飞一会吗? 时间已至7月中旬,铜价的强势能否得以持续也受到了市场的普遍关注,毕竟其被花旗视作全球经济总体状况的风向标,其走势也反映了大盘的变化情况。 而身处这一特殊时期,铜价的看涨预期还是较为强烈的。 毕竟,新冠疫情的严峻性不容小觑,这或将使得疫情严重的南美洲持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主要生产国的供应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供给端偏紧,再加上资本市场宽松性显著,或对铜价走高产生一定的助力。 “今年全球矿山供应将损失56万吨,在采矿和废料供应中断的情况下,需求将超过产量。”——摩根士丹利 另一方面,需求端有望企稳。虽然七月、八月为传统的消费淡季,已将前期积压订单基本消化,再加上废铜替代效应明显,其消费表现或不如二季度那么抢眼,订单有所走弱,但随着我国等主要需求国经济复苏,下游需求即便是无法大量释放,也或维持较高的水平,再加上累计库存预期不多,铜价有望维持在高位震荡区间运行。 沪铜库存走势 数据来源:中信期货 “铜近期回升至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水平,有望挑战铜在第三季度触及高位的能力。”——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 此外,在铜价上涨预期的背景之下,铜概念板块也或迎来一波强势,尤其是头部标的(洛阳钼业等)龙头作用或更为凸显。 结语 2020年上半年已悄然过去,但疫情这只巨型黑天鹅并未飞走。在其笼罩之下,各行各业或多或多都受到了负面性冲击。 但常言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疫情虽然为铜价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时不时引发市场担忧连累股市走熊,大宗资产跳水。但它作为影响铜价的主要因素,或将通过改变其供应关系,使得铜价得以攀升,乃至大幅反弹 。 尤其是近期全球流动性充裕,市场“走牛”效应浓重,投资者情绪趋向乐观,股市与商品或将产生积极共振,排除掉内外盘铜价齐涨带来的资金过热这一因素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以铜为首的有色金属品种或继续“眉飞色舞”,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