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周程程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旭 “压得太狠了,相当狠。” 12月16日下午3点半左右,一家江苏药企人士走出2020年度国家医保目录准入谈判的会场时表示,此次谈判药品是2018年新批的一款中成药,谈判价格大大超出厂方预期,但该人士并未透露具体降幅。 这是2020年国家医保谈判的第三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当日谈判药品涉及抗癌药、内分泌药品等多个领域,罗氏、住友、安进、以岭药业(行情002603,诊股)、扬子江药业、西安杨森等国内外药企参加了当日谈判。 备受关注的PD-1/PD-L1药物谈判也在12月16日进行。 根据此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的《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目前已在国内获批上市但尚未进入全国医保的全部7个PD-1/PD-L1药品,均已通过了形式审查。 PD-1/PD-L1本土药企方面,记者注意到,百济神州、君实生物、恒瑞医药(行情600276,诊股)的全资子公司苏州盛迪亚今日均出现在会场,但上述企业的人士离开会场时并未透露谈判结果及相关信息。 尽管谈判结果尚未揭晓,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已先行上涨。例如,恒瑞医药(600276,SH)12月15日大涨7.67%,时隔4个月后市值重回5000亿元;君实生物(688180,SH;01877,HK)12月15日上涨4.66%;百济神州(06160,HK)12月16日上涨8.51%。 市场焦点仍在PD-1/PD-L1谈判 医保谈判第三天,气氛依旧十分紧张。一些药企人士在即将谈判前仍在试图打探消息。 下午1点,正排队等待进入会场的本土药企人士吴红(化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其所在企业第一次参加医保谈判,有一个品种参与,老板对此非常重视,由他本人带队来参加谈判。 “在成本测算方面我们做了详细的准备,希望谈判成功能带来更大的市场销售量。” 吴红透露,这次参与谈判的品种是骨科领域药品,她还指着队伍前方排队的几名药企人士小声对记者说:“你可以去问下他们什么情况,他们也是谈骨科产品的。” 吴红说,自己也关注了前两天其他企业的谈判情况,感觉还是挺紧张的。 想要打探消息的不止是药企,券商、投行人士身影也出现在会场外。 “过来是为了关注PD-1/PD-L1的谈判情况。”一位投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当被问及关注原因时,该人士直言不讳:“体量大、最赚钱。” 立鼎产业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PD-1市场规模已达330亿元以上。 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参与谈判的PD-1/PD-L1药企数量较去年更多,形势也更为复杂。 去年的医保谈判中,跨国药企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和本土药企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参与医保谈判,最终仅信达生物的“达伯舒”谈判成功纳入医保。尽管达伯舒降幅达到63.73%,但其因纳入医保也享受到巨大红利。 今年更多企业将争夺市场。除信达生物的“达伯舒”外,包括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在内的3家本土药企,以及罗氏、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默沙东等跨国药企都有志于争夺市场。 企业获批适应症的重叠也将进一步加大竞争激烈程度。特别是在霍奇金淋巴瘤这一适应症上,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均已获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君实生物、百济神州企业人士16日均在结束谈判后快步离开会场,未透露谈判结果及相关信息。 医保谈判成创新药放量催化剂 此轮医保谈判,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下午5点左右,3位药企人士大步走出会场,高兴地表示“谈判成功”,并合影留念。 而就在约10分钟以前,一家本土药企人士则失落离场。 该药企人士表示,所谈药品为类风湿中成药,谈判时价格压得比较低,比原价降幅超过60%,低于产品成本,以至于企业无法承受这一价格,谈判失败。 上述药企人士表示,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周期长且成本高,成功率也低。如果刚上市价格就一下子压得太低,企业受影响较大,对企业的研发积极性或产生影响,建议给企业一定的降价缓冲期。 如果药品谈判失败而未纳入医保,对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上述药企人士认为,对小企业而言,恐怕只有让别人参股或者卖掉。 不过,许多创新药企却看中了另外一面:谈判成功后以较大价格降幅来换取市场快速放量的契机。 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研报指出,创新药上市之初的高定价因素往往制约患者的渗透率,药物招标、进院采购等环节周期又相对过长,叠加未纳入医保也会导致在入院和推广方面受到一定阻碍,因此快速纳入医保虽然会伴随着价格下降,但可以带来渗透率的显著提升,因此目前医保谈判已成为创新药放量的重要催化剂。 该研报认为,基于当前渐趋完善的医保谈判制度,创新药在上市初期以较大幅度降价而纳入医保谈判目录已逐渐成为常态。快速推进研发抢夺先发优势以及合理的定价策略等方面,将成为创新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除通过谈判将新药纳入医保外,企业也十分关注续约谈判药品。对曾进入过医保目录重新续约谈判的药品,若已经发生的报销额度超过了预算的目标,要按比例再次降价。 一位药企人士表示,其公司2017年一款药品纳入医保后销售额实现增长,如今已超过10亿元销售额,对于参与此轮医保谈判,前期已做了积极准备。 这意味着该款药品有望迎来再次降价。此前,2019年续约成功的药品又平均降价26.4%。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12月16日,2020医保谈判进入第三天。虽然北京的天气依旧寒风凛冽,但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门口却很是热闹。 今天是市场最关注的PD-1的谈判日。当日的谈判从早上八点半就已经开始,相较前两日开始得更早。 昨天,恒瑞医疗、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百济神州等准备冲刺医保的国产药企股价纷纷先涨为敬,其中恒瑞医药领头大涨7.67%,创今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市值再次站上5000亿元。 不过,这些国产药企今日的股价表现大都归于平静,市场在静静地等待着谈判结果。 详情请扫二维码↓
12月30日晚间,福安药业发布公告,根据近日由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以下简称“《医保目录》”),公司旗下产品消旋山莨菪碱、利巴韦林新纳入《医保目录》,洛美沙星注射剂则退出《医保目录》。 公告显示,新纳入《医保目录》的两个产品中,消旋山莨菪碱为口服常释剂型,其分类为单方颠茄及其衍生物,医保分类为乙;利巴韦林为注射液,药品分类为核苷和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除外,医保分类为乙。退出《医保目录》的产品洛美沙星为注射剂,药品分类为氟喹诺酮类,医保分类为乙。 福安药业表示,新版《医保目录》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药品纳入《医保目录》将有利于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但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暂无法估计。 福安药业是一家化学制药企业,拥有药品研发、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生产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布局,产品涉及抗生素类、抗肿瘤类、特色专科药类等多个类别药品。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的财报,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制剂类产品的毛利率为83.01%;原料药及中间体的毛利率为27.22%。
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正紧张进行着。 回顾过去几年,每一轮创新药谈判都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尤其在纳入品种、降价幅度等方面,都将影响相关药企未来经营状况。 第一轮医保谈判始于2015年,由前国家卫计委组织开展了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参与谈判的3个品种: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价格平均降幅58%左右。 2017年,人社部公布第二轮医保谈判结果,其中涉及利拉鲁肽注射剂等36种药品,包括肿瘤靶向药、心血管病用药以及血友病等重大疾病的药品,平均降幅达44%,降幅最高达70%。 2018年,由国家医保局主导的抗癌药领域的专项谈判,确认17个品种纳入医保范围,涵盖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慢性髓性白血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10多种癌症治疗用药,价格平均降幅达56.70%。 第四轮医保谈判发生在2019年11月,共涉及150个药品,其中包括119个新增谈判药品和31个续约谈判药品,主要覆盖癌症、罕见病、肝炎等10余个临床领域。119个新增谈判药品谈成70个,价格平均下降60.7%。31个续约药品谈成27个,价格平均下降26.4%。 从前四轮谈判来看,几乎新增纳入医保范围的相关品种价格腰斩,2019年价格降幅更是被外界称之“灵魂砍价”,首次超过60%。 相比于去年,今年的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有所改变,首次实行了企业自主申报方式,并将新药上市的申报截止时间延长至8月17日之前。 这一举措增加了参与医保谈判的药品数量,据今年9月医保局披露共有751个药品通过了医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但最终进入谈判的有多少品种,官方并未公布。 截至12月14日,首批中成药企业谈判结果已出炉。据悉,该公司相关中成药最终降价1/3左右。相对于2019年降价60%,此次谈判降幅相对“温和”。从现场氛围来看,有药企称,现场价格压得非常低,砍价幅度比去年还要大;也有药企透露,正常报价即可,不用太过于紧张。 与化药相比,中成药由于工艺、原料的差异性,质量的均衡性较难评判,且中成药适应症较广泛、临床应用范围较广泛,集中采购复杂程度较高。因此,之前国家集中采购主要集中在化药领域,对于生物制品及中成药的带量采购还停留在地方层面。 随着我国化药领域带量采购的常态化,中成药的带量采购也将逐步推进。今年7月15日-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室召开座谈会,就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领域采购政策。 (图:2011-2019年中成药市场规模及增速;来源: 国家统计局,粤开证券研究院) 2019年,我国中成药市场规模为5271.73亿元,同比下降7.96%。近年来,中成药市场规模震荡下行的原因,一方面,由于部分中成药营销模式存在瑕疵,各地政府相继出台重点监控目录限制中成药“野蛮生长”;另一方面,说明书修订风波持续发酵,近年来,一批中药说明书被要求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修订,如蒲地蓝、脑心通胶囊等。 此外,政策监管趋严也对中成药的处方量造成了一定影响。2019年7月,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通知》,规定非中医类别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具中成药处方。这也意味着,西医师短期内无法开具中成药处方。 2020年版医保目录最终结果尚未可知,但根据以往经验,创新药上市后纳入谈判目录,以较大价格降幅换取放量契机,已逐渐成为常态化。当前中成药医保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中成药此次进入国家医保谈判可谓是一次“补考”,这或许会直接影响中成药的临床数据,及行业长远发展。
截至12月15日收盘,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成交金额796亿元,较上日增加146亿元。个股层面,华北制药、丰原药业封板,泽璟制药-U、信立泰、恒瑞医药放量涨逾7%。 (来源:Choice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恒瑞医药时隔4个月重回5000亿市值,报收于97.02元/股,涨幅7.67%。 对于恒瑞医药放量大涨的原因,一方面,其1类抗肿瘤创新药氟唑帕利胶囊于14日获批上市;另一方面,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正在进行时,从首日谈判成果来看,此轮价格降幅相较往年“温和”,PD-1降价或不及预期,进而导致其股价大涨。具体来看: 12月14日,恒瑞自主研发的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胶囊(商品名:艾瑞颐)获NMPA批准上市,这是首个国产PARP抑制剂药物。 (来源:国家药监局) 简单来说,PARP抑制剂是一种抗癌药物,尤其在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治疗领域具有疗效。截至目前,全球共批准4款PARP抑制剂,分别是阿斯利康的奥拉帕利、Clovis公司的芦卡帕利、再鼎医药的尼拉帕利和辉瑞的他唑拉帕利,其中尼拉帕利和奥拉帕利已在国内获批。 2019年,上述四款PARP抑制剂全球销售额约为13.57亿美元,美国销售额约为6.74亿美元。其中奥拉帕利全球已获批适应症最多,包括前列腺癌、卵巢癌、胰腺癌、乳腺癌等6种,其销售额在2019 年已达到16.42亿美元,同比增长94.8%。 此次,恒瑞医药的氟唑帕利获批上市,成为国内第三个获批上市的PARP抑制剂,亦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PARP抑制剂。中信建投预计,氟唑帕利国内销售峰值将达50亿元。 (图:氟唑帕利国内市场潜力测算,来源:中信建投) 与此同时,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正如茶如火进行着……由于今年由遴选制改为申报制,且条件大大放宽,这也意味着将有超百种药品面临“灵魂砍价”。 其中最具看点的仍然是PD-1单抗。 2019年,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商品名:达伯舒)以降价64%,成为四家参与谈判的药品中唯一成功进入医保目录的PD-1产品,其余三家参与谈判公司分别是外资药企默沙东、BMS和国内君实生物。 进入医保前,PD-1在国内定价为每100毫克7838元,医保支付价为2843元,降低63.7%。换而言之,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年费用只有2.9万元。这与PD-1产品刚进入中国时,每年高达二三十万元的花费相比,仅仅是个零头。 尽管纳入医保伴随着价格下降,但同时带来销售量的显著提升。根据信达生物财报, 2019年,年度的总收入为10.48亿元,其中PD-1信迪利单抗在2019年3月上市销售后卖了10.16亿元,毛利率高达88.1%。 而今年,PD-1的竞争赛道变得更加拥挤,除了信达的“达伯舒”外,还有7款上市PD-(L)1参与竞争,包括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利尤单抗、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的替雷珠单抗等。 由于参与竞争较多,行业人士此前对于PD-1在本次谈判的预计相对悲观。恒瑞医药亦被市场认为释放出降价信号,此前10月对外放风将卡瑞利珠单抗价格“跳楼式”降到3万元/年。 不过,从医保谈判首日成果来看,似乎与业内普遍预期的“灵魂砍价”稍有差距。14日,参与中成药竞标的一位中成药企业代表表示,公司产品在压价1/3后中标。另有一家药企则称其降价幅度达到了40%。与2019年价格平均下降60%相比,稍显“温和”。 据悉,PD-1产品或在医保谈判第三天进行(即12月16日),但从二级市场反应来看,市场已提前预测PD-1降价可能不及预期。 截至收盘,信达生物涨幅7.92%,报收于60.650港元/股。
(原标题:资金抱团医药股!年度医保谈判启动,这家券商高呼:12月是医药底部布局期) 今日两市主要指数涨跌不一,市场情绪低迷,不过资金抱团的医药股大幅上涨。12月15日周二,三大指数平开,开盘后走势分化,创业板指较为强势率先冲高,一度涨超1%,沪指则震荡下行,市场赚钱效应有所下降。此后,三大指数集体震荡下行,创业板一度翻绿。截止早盘收盘,沪指跌0.45%,深成指跌0.15%,创业板涨0.25%。午后,三大指数震荡上行,沪指一度翻红,汽车板块持续活跃,光伏板块也有回暖迹象。目前沪指跌0.05%,深成指涨0.4%,创业板涨1%。板块方面,银行股震荡下行,赛马、粘胶短纤、水产养殖、农业种植等板块领跌票;白酒、新能源汽车、新冠疫苗板块涨幅居前。其中,医药板块大幅上涨,仿制药、抗癌、生物疫苗、抗流感等概念表现强劲。华北制药、丰原药业涨停,恒瑞医药大涨7%,广生堂、兴齐眼药、金城医药等跟涨。在科创板上市第二日,科兴制药临近午间收盘时股价涨21%,较开盘价涨30%,股票临时停牌。消息面上,昨日(12月14日),为期3天的2020年度国家医保目录准入谈判工作拉开帷幕,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儿科等药品品种。首日谈判药品集中在糖尿病、高血压、罕见病等领域。有报道称,有药企的中成药独家品种降价40%;备受关注的PD-1/L1产品谈判或于12月16日开启。近日反弹的医药股,实际上已经经历了4个月的调整。国盛证券认为,随着12月份医保谈判的落地,政策引发的情绪演绎将逐步消化;继续强调12月份是医药底部布局期,21年Q1有望迎来医药最甜蜜躁动期。我们认为医药长达4个月的调整核心因素是医药高估值及高涨幅的释放,而并非政策导致的基本面大变化,因此不改医药的长期走牛的大趋势。对于医药政策,国盛证券认为,政策已不是医药板块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要观测侦测对部分细分领域的短期情绪影响。 (1)从当前时点来看,马上开始的创新药医保谈判是最后扰动因素。我们仍然强调,未来政策越来越不是医药板块的主要矛盾,市场已经有了学习效应,但仍要关注其对部分细分领域的扰动,因此出于顺政策周期的考虑,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下一阶段的结构性机会将会进一步聚焦。(2)医药政策出台的目的不应也不会是遏制行业发展,回顾历史,每一轮重要政策的出台,本质都在于加速行业正向发展,实现优胜劣汰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每一轮调整都孕育了巨大的结构性机会。(例如:2015年722事件后的CRO大机会,2018年疫苗事件后的疫苗大机会;2018年仿制药集采后的医药大机会)对于医药的高估值,国盛证券认为,逆向剪刀差+优质资产稀缺性带来的资产荒将长期持续存在,医药核心资产以及二线资产的估值重塑仍然没有结束。 (1)GDP处于增速下行阶段,而我国医药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医药长期广阔空间带来的持续高增长预期(尤其是一些新兴高景气赛道)使医药行业必将享受超越历史的估值溢价率,市场对于医药估值容忍度在中长期维度会变得更高。(2 )未来医药估值的分化愈演愈烈,硬核资产高估值将成为新常态。医药近5年持续处于“淘汰赛”的进程中(资本市场优质资产出现的速度慢于因政策产业变革而淘汰的速度,市场进入长时间维度的“医药优质资产荒”),同时考虑资本市场长线资金逐步增多(从2020年Q3持仓来看,有多个公司的沪(深)股通持股市值已超过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已经成为很强的稳定剂),在未来,医药硬核高估值将会成为新常态,只会波动不会消失。
12月28日晚间,卫信康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于2020年12月28日发布的《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的通知》(医保发【2020】53号),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据卫信康介绍,此次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是国内首仿、国产独家产品,也是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公司称,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被直接调入《国家医保目录》,将有利于公司该产品的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静脉维生素补充剂领域的市场地位。 据了解,卫信康在2020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主要品种有6个,与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相比,其中5个品种未发生变化,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为2020年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品种。该产品为静脉补充维生素用药,适用于当口服营养禁忌、不能或不足,需要通过注射补充维生素的成人及11岁以上儿童患者。 公告显示,卫信康2019年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实现收入约4.36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2.54%,今年前三季度该产品实现收入约2.94亿元,约占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的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