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Tech星球独家获悉,有用户在使用美团支付时发现,美团月付和银行卡支付占据优先位置,而不再显示支付宝支付了,而微信支付和Apple pay还在支付选择列表上。 据悉,这不是美团第一次取消支付宝支付,2016年、2018年分别有过两次用户反映美团点餐曾短暂无法使用支付宝支付,但微信支付始终处于友好位置。 一直以来,支付宝支付在美团付款页面都处于折叠状态,美团用户只有点开折叠才能使用支付宝支付,而这次,用户点开折叠页也无法看见支付宝支付的选项了。 目前,阿里还持有美团1.48%的股份。有网友调侃说,“这一次,美团和阿里那1%的'爱情'彻底分手了”。 这段“爱情”伊始,巨头阿里也曾对成长期的美团百般呵护。作为美团的早期投资者,早在2011年,阿里领投了美团的5000万美元B轮融资,这一大笔资金也是美团得以在千团大战中存活下来的重要支柱。如胶似漆的“热恋期”没多久,双方便渐行渐远。2015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拉开了这对“昔日恋人”爱恨纠葛的序幕。 王兴曾透露,美团点评合并后,他希望美团点评能同时获得阿里、腾讯的支持,想左右逢源的王兴却在阿里那里吃了闭门羹。在“爱情”的分叉路口,阿里撤资,腾讯顺势追加10亿美元投资,美团正式驶入腾讯的避风港。 “爱有多少,恨就有多少”。美团点评上市后,“前任”阿里气不过,立马花600亿收购饿了么,并大力扶持口碑,狙击“旧爱”美团点评。 今年两者胶着的竞争再次升级。3月10日,支付宝宣布开启新升级,阿里和美团的交锋迅速升温。升级定位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的支付宝,与几乎覆盖本地生活全部服务的美团,未来肯定会展开多方面业务竞争,坐拥12亿巨额流量入口的支付宝,自然也是美团不敢小觑的竞争对手。 在“前任”阿里对其业务层面强攻下,美团则选择直击支付宝优势的支付领域。5月29日,美团推出了“月付”功能,吃喝玩乐基本实现“本月买、下月付”,最长有38天免息期。还支持账单分期还款,最长可分12期。美团就此实现了消费信贷产品自由。 面对如今持股1.48%的“前任”阿里,王兴曾在采访中直言:“它(阿里巴巴)在2016年之所以兜售我们的老股是为了干扰我们融资。如果你不看好这家公司,那干脆卖光好了。”他表示,阿里这点“疼爱”或许是为了将来继续给美团制造麻烦。 今年,美团已成为继腾讯、阿里后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用王兴自己的话说,“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心想要“去支付宝化”的美团,这次还是做了。各自安好的和平分手自然不适合阿里和美团,只是苦了消费者,如今点外卖时少了一项常用支付手段,还会习惯吗?
随着疫情的到来,短短几个月全球零售产业形成了新格局,中小微企业在面对生存压力的同时,也迎来机会走出国门,将生意做到了地球的角角落落,世界商业格局也逐渐从全球贸易向全球零售演进。 B2B跨境支付无疑是企业在与境外完成交易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企业的支付体验如何?他们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支付机构能否提供更优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日前,联合全球数字支付公司Visa进行了名为“中小企业商务支付解决方案问卷调查”[1](下称“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交易时间无法预估、费用收取无法预估、接受账款存在不确定性,是令中小企业最为头疼的三大难题。而支付手续繁琐、耗时长、对账困难、存在欺诈风险等,是企业主吐槽的主要困扰。 中国拥有领先全球的个人电子支付体验,然而,B2B跨境支付方式多年来却踏步不前,未来能否创造出颠覆性的跨境支付方式?随着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演进,跨境支付行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繁荣背后的痛点 自2013年开展跨境外汇支付试点以来,越来越多的支付机构瞄准了中国的跨境支付市场,深耕收单、汇款、结售汇等不同分支领域。尤其是随着跨境电商、出境游、留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基础设施的跨境支付行业在近几年更是迎来繁荣生长。 据央行数据,2019年全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188.43万笔,金额33.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64%和28.28%。日均处理业务7537.15笔,金额1357.02亿元。 跨境支付业务爆发式增长,但跨境业务所涉行业已发生趋势性变化。调研显示,业务涉及跨境支付的企业中,制造业和传统外贸商所占比例分别有18.18%和10.23%。而咨询、旅游、游戏、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供应商的跨境支付需求总和,占比已经达到71.59%,远超制造业和传统外贸的合计占比28.41%。其中,咨询服务业、旅游企业的占比分别为14.2%、12.5%,也超过了传统外贸的10.23%、互联网的11.93%。 跨境支付的主体正在变得多元,且更多是在新经济领域,而跨境支付的场景也更加碎片化、高频化:与交通相关的跨境支付需求,企业在境外零售商店、境外交通和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支付需求,等等,消费额度更加微小,频次更高,这对跨境支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小额、多频次的结算。 然而,现有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并不能满足企业的这些需求,调研显示企业的满意度很低。 市场在快速壮大的同时,B2B跨境支付的行业痛点也随之凸显。相比个人消费端支付的迅猛发展,B2B跨境支付由于涉及多方机构、多个环节,支付手续复杂繁琐,因而,资金到账延误、信息被盗、汇兑成本增加等时有发生,更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损失。 特别在此次疫情之下,“无接触式服务”推动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企业“走出去”,这对现有跨境支付体系与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在进行跨境对公支付时,多数企业选择使用网上银行转账。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超过70%的企业使用网上银行,其次是银行汇票/承兑汇票等,使用者约51%,再次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占比约37%。 表格1 企业跨境对公支付方式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特别是中小企业,基于小额、高频的资金流,如何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B2B跨境支付方式是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基本保障,也是一大难题。由于跨境支付的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很多中小企业虽然意识到其重要性,却不知从哪里入手。 例如,一家专门为客户提供出国旅游语言司导服务预订的平台,拥有庞大且繁杂的多国个人司导团队,涉及多个国家不同的支付体系和货币兑换,如何将佣金打到各国司导手中就是一大难题。一方面,跨境汇款必须遵守各国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另一方面,由于给司导个人汇款金额较小且频次高,汇款手续费及汇兑损失需要重点考虑。 而一位从事小家电的外贸企业主表示,他的企业主要通过国内银行的收款卡及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收款,尽管现有的支付方式尚能基本满足企业目前需求,程序也较为简单,但由于金额小,第三方收款机构的手续费高达10%左右。 另一家外贸企业的情况也比较典型,公司业务相对简单,对外使用人民币结算,汇款则是通过银行电汇。虽然到账周期不长,但在汇款前,公司需要准备大量材料,比如交易双方合同、发票、报关单等,然后填写好境外汇款申请书,再交到银行柜台,手续非常繁杂,且对账过程耗时耗力。 事实上,速度慢、费用高和安全性差是被跨境企业普遍诟病的问题。调查中,仅有38.64%的企业没有感到支付手续繁琐,而高达61.36%的企业难以接受跨境支付的繁琐程度。 表格2 企业在跨境对公支付中,支付手续是否繁琐 对于跨境对公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接受账款存在不确定性”,即企业在完成跨境支付动作后,无法确定能否收到款项。紧随其后的是“费用收取无法预估”、“交易时间无法预估”、“无法实时掌握交易动态”、“无法了解交易细节”等。而对“交易存在欺诈风险”和“交易异常及合规问题的处理和调查过久”等有关安全与合规问题,也是企业主认为的痛点所在。 表格3 跨境对公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卷调查还显示,近六成的企业能接受的跨境对公支付处理时长为2个工作日以内,26.7%的企业可接受的处理时常为2~3个工作日;仅15%的企业能接受3~7个工作日。同时,有近70%的企业表示,在进行跨境对公支付时,最需要的功能是交易时间可控,最好是当天或隔天到账。 表格4 企业能接受的跨境对公支付处理时长 随着企业跨境业务扩张,近来,跨境支付欺诈案件频发,交易、支付安全越来越不容忽视。一家跨境游戏厂商就反映,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银行、供应商的电子邮件或电话索要企业账户和密码信息,网络钓鱼。参与调研的176家企业中,有近30家遇到过支付欺诈,占比16.5%,主要涉及到数据安全、盗用账号、支付手续之间的协议泄漏等问题。由于跨境欺诈问题追溯、赔偿处理更为棘手,一旦发生,可能比“支付手续繁琐”、“对账困扰”更加令企业头痛。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一边是全球化浪潮下,企业在全球范围扩张业务,一边是对公跨境支付慢了一步、痛点掣肘。市场急需一套安全、快速、可预测的B2B跨境支付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眼下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B2B跨境支付实现变革的重要基础。 支付界的金融科技公司Airwallex(空中云汇)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月婷表示,相比以往,目前跨境对公交易越来越趋向小额、高频、实时,尤其是在跨境电商领域,对时效性要求更高,因而,对支付机构和组织而言,创设一套高效且安全的解决方案是关键,“此外,还要涉及多国货币,这样可有效降低汇率成本。” 作为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的代表,市场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及越南七大市场的Shopee平台上入驻了大量的中小跨境卖家和品牌商家,不同类型的卖家基于自身的业务规模、运营情况,在跨境支付时有着不同的诉求和支付需要,这对平台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Shopee平台相关负责人分析称,“中小跨境卖家具有一定的跨境电商经验,对跨境支付的流程更为熟悉,操作也会更加熟练,但这类卖家的现金储备普遍较少,导致抗压性较弱,更易产生资金断裂的情况,因而会着重关注资金回款的周期、时间以及拨款明细等细节,对汇款时间的准确性有较高要求,对支付政策的更新也会更加敏感。” 而一些中小内贸卖家由于并无跨境运营经验,会更关注跨境支付的便捷性、灵活性,同时对跨境支付的安全性也有更高要求,他们期望了解平台的整体支付流程,以判断其中是否具有潜在风险。 “对于平台上的大卖家及品牌卖家,此类卖家在入驻跨境电商平台时,都会对平台进行详尽的背景调查,入驻后,卖家自身的运营规划也更加系统,因而它们对平台的支付流程和回款周期不会有太多疑问,更关心回款明细和款项对应的扣费逻辑,例如,手续费、佣金、关税等款额的收取依据和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政策变化。”Shopee平台相关负责人称。 针对这些问题,已有支付机构进行了针对性的升级,比如,建设线上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实现点对点交易,减少交易环节;再如,为企业专门定制商务卡,改善企业业务流程,保障安全。 那么,什么样的商务卡为企业青睐?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企业认为业务和个人支出流水一目了然是商务卡的最大优势,其次是交易安全、能有效改善现金流和流动性、节省前往银行进行存放现金和支票的操作时间等,调研数据再次说明,企业主对支付便利性和安全高效的追求高于其他。 表格5 什么样的商务卡较具优势 国际领先的数字支付公司Visa在全球提供企业商务卡解决方案,让企业使用单一Visa帐户,就能够进行流畅、安全及方便的跨境支付。中小企业可以利用Visa商务信用卡提供的免息期,实现“先买后付”,更好的管理现金流。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商务信用卡的免息期最长可达55天,使企业能更有效的进行计划和预算。此外,为员工提供商务信用卡,而不是让员工预先付款并为其业务支出报销的模式,便于有效控管预算并追踪支出。 凭借Visa的网络及规模,Visa商务卡用户可直接付款给任何受理Visa的商户。 2019年,Visa商务卡解决方案达成了1万亿美元的交易金额,使Visa成为全球最大的B2B支付网络。 此外,Visa专门开发了一个支付平台B2B Connect(即对公连汇业务),将交易的发起银行与收款银行直接连接,促成交易的实现,减少跨境企业之间的交易风险,缩短资金收付的时间。同时, Visa还通过数字身份识别功能将银行信息和账号等敏感商业信息令牌化(即tokenization),企业便可以在支付网络中使用“令牌”这种唯一的识别标记开展交易,从而提升资金收付的安全性。 Visa的全球业务解决方案主管Kevin Phalen表示,Visa在通过新推出的B2B Connect产品,绕过中转银行可以实现全天候支付、瞬间到账,在加快交易进度的同时省去了大量的手续费,使交易变得更快捷、更透明。同时B2B Connect还具备信息不可篡改的特点,加强了跨境支付的安全性、透明性与低风险性。 全球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加速数字商务的发展,Visa作为全球领先的支付网络,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商务支付解决方案以外,也提供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及电子商务相关方案,协助解决中小企业在疫情下所面对的挑战。 [1] 中小企业商务支付解决方案问卷调查, 共有784家企业参与调研,总计回收176份有效问卷; 受访企业总营业额超过4.9亿元人民币; 询问了他们在对公支付和跨境支付中的体验,旨在深入了解金融产品的可改善空间。
由于无钱支付剩余的造船款,马来西亚船运公司Marine & General Bhd(M&G)将子公司40%股份出售给船厂,以此结清拖欠船厂建造的一艘化学品油船货款,这笔货款总计2184万令吉(约514万美元)。 7月21日,M&G向马来西亚交易所报备,全资子公司M&G Marine Logistics Holdings(MGML)已经与Muhibbah签署了认购协议。 据了解,MGML在2018年4月与Muhibbah全资子公司Muhibbah Marine Engineering公司签署建造合同,以5460万令吉(约1281万美元)的价格订造1艘7000载重吨化学品油船。由于当时MSG8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MGML贷款3276万令吉给MGS8,用于向Muhibbah支付部分船款,其余2184万令吉则一直拖欠至今。 因此,MGS8准备发行普通股和不可累积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给MGML和Muhibbah,作为支付拖欠的款项,预计今年第三季可完成。一旦交易完成,MGML和Muhibbah将分别拥有MGS8的60%和40%股权。 MGS8主要从事海外和沿海水域的货物运输,以及水上运输附带的其他服务活动。M&G指出,Muhibbah作为MGS8的股东,将使公司获得一个具有宝贵专业知识的商业合作伙伴,成为海事和油气项目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M&G表示,根据交易,未偿付款项将通过Muhibbah认购股份和优先股的方式结算,这将大大减少M&G动用资金。因此,M&G可自由动用内部资金用于未来船队扩张或其他商业机会。
行业投融资报道 7月20日-7月26日 蚂蚁集团计划在“A+H”同步上市 7月20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蚂蚁集团及其全球九个本地数字钱包合作伙伴所服务的全球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约13亿,同期,包括理财、微贷、保险的数字金融服务贡献了蚂蚁集团总收入的50%以上。(36氪) 传陆金所最早今年赴美上市 路透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寻求最早在今年赴美上市。报道称,陆金所已经聘请了美国银行、高盛、汇丰、摩根大通等投行负责上市工作。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最大的金融科技独角兽,是一个综合性线上财富管理与个人借款科技平台。截至2019年末,中国平安持有陆金所40.61%的股份。(36氪) 全球跨境支付平台「Airwallex空中云汇」完成D+轮融资 全球跨境支付平台「Airwallex空中云汇」近期完成D+轮融资,引入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Alibaba Entrepreneurs Fund)作为新投资方。成立于2015年的Airwallex创立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主要为平台型企业提供跨境支付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Airwallex 主营业务包括全球收款、国际付款、货币兑换等,服务包括跨境电商、在线旅游、物流、教育与留学、金融机构、数字营销、线上娱乐等 7 个领域。(36氪) 行业动态 央行要求金融机构备案区块链技术应用 近日,央行下发《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推动区块链技术规范应用的通知》以及《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 评估规则》。按照央行下发的通知,金融机构结合实际认真落实《规则》,建立健全区块链应用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开展外部安全评估,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规范应用。(每日经济新闻) 工信部通报58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 工信部通报2020年第三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去哪儿网、天弘基金、博时基金、迅雷直播等58款APP在列。上述APP应在7月30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此外,部分移动应用分发平台管理主体责任缺位,对上架APP审核把关不严,工信部已对相关企业进行了集中约谈。(央广网) 7月LPR利率维持不变 20日,央行发布新一期LPR利率报价。7月一年期LPR利率3.85%,五年期LPR利率4.65%。此前6月22日,央行一年期LPR利率为3.85%,五年期LPR利率为4.65%。(中国网财经) 公司动态 蚂蚁区块链正式升级为蚂蚁链 23日下午,在蚂蚁集团线上发布会上,董事长井贤栋宣布,蚂蚁区块链正式升级为“蚂蚁链”。井贤栋在发布会上分享了蚂蚁链已取得的三个关键成绩:在技术上,蚂蚁链连续四年每年全球专利申请数始终保持在第1名;在应用上,蚂蚁链已经助力解决了50多个实际场景的信任问题;在商业上,蚂蚁链目前每天“上链量”超过1亿次。蚂蚁链的正式亮相,意味着蚂蚁集团在解决商业信任问题上走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央广网) 中国太保拟设立金融科技公司 7月21日晚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同意由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成立太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7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议案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第一财经) 今日头条上线“备用金” 今日头条上线了一款名为“备用金”的产品,其产品定位是一个提供贷款服务技术的平台,其Slogan为“轻松取,随时花”。 此前的7月15日,字节跳动在深圳拿下了一张网络小贷牌照——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随着小额贷的牌照的到手,字节将不再寄于第三方拥有牌照的机构,只负责贷款产品的导流,而可以去做自己的贷款平台。(Tech星球) 美团月付首次大面积提额 美团月付23日宣布启动预计总额50亿元的提额计划。即日起,凡开通美团月付服务的用户,均有机会自动获得几百至一两千元不等的提额。据悉,美团月付是美团金服旗下信用支付产品。开通美团月付的用户在美团系app消费时,不管是团美食、点外卖、住酒店、去旅行还是骑车、打车、买菜,都可以先用美团月付授予的信用额度完成支付,到下个月8号再统一还款,最长免息期38天。(中证网) 支付宝开放宠物鼻纹识别技术 7月20日,支付宝保险平台宣布开放宠物鼻纹识别技术,并联合大地保险、众安保险将这一技术第一次应用于宠物保险。这款“宠物险”目前可接受猫、狗两大类宠物投保。投保时,支付宝保险平台根据鼻纹信息为宠物建立专属电子档案,理赔时,刷鼻纹核实宠物身份就可一键完成理赔。(Tech星球) 京东上线“东车惠”App 京东汽车推出了一款名为“东车惠”的App,该App是为了让经销商的汽车生意更加容易,买家则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求购信息,让车源主动找上门,车辆批售变的更加简单。车源可以按品牌、车型、指导价、颜色、所在地、配置...智能搜索筛选。目前东车惠提供4大优势,分别是海量的车源、供应链服务一体化、拓展车商人脉和诚信交易平台。(Tech星球) 现代金控等10余家支付机构大规模上调POS费率 近期,多家支付公司上调了POS费率,包括现代金控、国通星驿在内的十余家支付公司,将POS费率进行了调整,上调幅度大多在万3至万5区间。随着支付公司费率上调政策的实施,一轮新的切机潮随之而来。(支付百科) 其他资讯 立陶宛央行正式发布加密货币LBCOIN 据U.Today消息,立陶宛央行今日宣布正式发布加密货币LBCOIN。据悉,这是欧洲中央银行发行的第一种加密货币,LBCoin将以6枚数字货币以及1枚物理银币组成,价格为99欧元;将发行2.4万枚数字纪念币和4000枚银质收藏币,可直接与中央银行以及专用区块链网络进行交换。(比特币资讯网) 福州正积极争取第二批数字货币试点 福州市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打造国内一流枢纽机场等16个重大项目行动方案》,其中提出打造国家级区块链示范区,积极争取第二批数字货币试点,进行数字货币应用和研究的先行先试,促进数字经济提质增效。(福州新闻网) 产品案例 Symphony:安全合规的金融即时通讯平台 成立于2014年的Symphony是面向企业客户(尤其金融机构)提供一系列企业协作功能的专业聊天平台,包括消息传递、聊天机器人、音频/视频会议、安全屏幕/文件共享及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集成服务等。目前,Symphony在全球各区域拥有10个办事处,拥有超过400家的企业客户,包括高盛、JP摩根、花旗、德意志、汇丰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每月为超过51万的用户处理超过7500万条的通讯信息>>详细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23日发布《金融领域典型涉赌案例类型及风险提示》,协会从公安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机关公布的涉赌典型案例、人民银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案例、协会举报调查案例中,梳理总结了金融领域典型涉赌案例的六大类型。 一、个人出租出借出售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被用于为赌博网站收款 核心提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9〕 85号)规定,经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个人参与“跑分”项目,本质就是出租、出借账户,存在资金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涉嫌帮助犯罪等风险。 案例1:出租出借收款码被用于为赌博网站收款被处罚 2020年3月,李某看到“30元一天”的租借微信收款码信息,被网络兼职赚佣金的利益诱惑,按照要求在“跑分平台”上传了自己的收款码并缴纳保证金,后“跑分平台”将小李的收款二维码提供给赌博网站使用。最终,该“跑分”平台被公安机关查获,李某因属于诈骗罪共犯,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2:向犯罪分子出售银行卡被追究刑事责任 2016年7月,一男子在某中学门口求购银行卡,洪某向其出售银行卡7张,非法获利3500元。之后,该男子因将银行卡用于收取和转移赌资被追究刑事责任,洪某也因向犯罪分子出售银行卡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二、个人通过地下钱庄转移资金到境外参赌 核心提示: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和《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境内个人从事外汇买卖等交易,应当通过依法取得相应业务资格的境内金融机构办理,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3:通过地下钱庄买卖外汇用于赌博被处罚 2018年2月至5月,钱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8笔折合48.87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41.4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三、犯罪团伙向境外赌博网站转卖银行卡和账户 核心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明知他人实施赌博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资金、计算机网络、通讯、费用结算等直接帮助的,以赌博罪的共犯论处。向境外赌博网站转卖银行卡和账户,涉嫌为赌博犯罪活动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4:犯罪团伙收购企业银行账户为赌博网站和诈骗活动提供资金服务被抓获 2020年1月,人民银行监测发现,王某在银行的开户行为和交易活动存在异常,经分析研判后,追查出买卖账户团伙赵某阳等44人分别通过注册不同企业,在银行开立155个企业账户,这些对公账户被用于为境外赌博网站和诈骗活动收款。公安机关根据人民银行移交的线索,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 案例5:犯罪团伙收购银行卡和支付账户收款码为境外赌博网站提供资金服务被采取刑事措施 自2019年开始,李某军多次以有偿方式向亲朋好友借用支付宝和微信收款二维码,并将其提供给境外赌博网站用于转账。2020年后,李某军又向亲朋好友收购成套银行卡(包括:银行卡、U盾、手机电话卡),并转卖给境外不法分子。经调查,李某军还发展了6名下线开展上述非法活动。目前,7名涉案嫌疑人已全部被刑事拘留。 四、非法“四方平台”为赌博网站提供资金服务 核心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明知他人实施赌博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资金、计算机网络、通讯、费用结算等直接帮助的,以赌博罪的共犯论处。为赌博网站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6:非法“四方平台”利用银行账户为赌博网站提供收款服务被采取刑事措施 2019年1月,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利用购买的40余个空壳公司,申请开通了400余个支付账户,及近20个员工个人账户,为网络赌博平台提供资金收付通道并收取手续费,三个月非法资金流入额度达34亿元人民币,最终被广东省公安厅侦破,并被采取刑事措施。 案例7:非法“四方平台”通过话费充值为赌博网站提供收款服务被抓获 2019年9月,某非法“四方平台”公司利用网络支付平台,将赌博资金交易包装成话费充值等正常交易订单完成资金转移,涉案赌资高达26亿元。后被广州市公安局破获,相关人员被采取刑事措施。 案例8:非法“四方平台”通过二维码为赌博网站提供收款服务被抓获 2019年以来,刘某等8人先后搭建钱多多、钱宝等多个非法支付平台用于帮助境外赌博网站收款结算,每天收款流水达100余万元。2020年2月,刘某等人被山东枣庄市公安局抓获,涉案金额超10亿元,涉及的10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采取刑事措施。 五、银行和支付机构直接或间接为赌博网站提供支付服务 核心提示:根据《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银行和支付机构从事收单业务,要严格按照“谁开户(卡)谁负责”、“谁的用户(商户)谁负责”的原则承担客户(商户)管理的主体责任,因履职不到位导致直接或间接为赌博网站提供支付服务的,将被严厉追责。 案例9:商业银行违规为赌博网站提供条码支付服务被处罚 2020年6月,某银行因交易风险监测机制不健全,直接或间接为赌博等非法交易平台提供条码支付服务等违规行为被人民银行给予警告,并处罚款320多万元。 案例10:支付机构因特约商户将网络支付接口转接赌博网站被处罚 2018年8月,某支付机构因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境内网络特约商户的交易情况进行检查,导致其特约商户利用其支付渠道为赌博平台提供支付通道,被人民银行处以4千多万元罚款;2019年4月,某支付机构因对网络支付接口监测不到位,未及时发现特约商户将网络支付接口转卖或挪用至赌博等非法网站而被人民银行警告,并处罚款13万多元。 六、犯罪分子将POS机移到境外为赌场套现 核心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构成非法经营罪。利用POS机为参赌人员套现,涉嫌非法经营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11:个人将POS机移到境外赌场用于为参赌人员套现被采取刑事措施 2015年7月至10月,黄某以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在西安以及长春等地申请两台POS刷卡机,利用技术手段将禁止在境外使用的POS机移至澳门赌场,为到澳门赌博的内地游客虚构交易刷卡套取现金3100多万元。2017年4月,黄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提起公诉。
小时候,总是很羡慕哆啦A梦的“百宝袋”,那里面什么宝贝都有。如今,升级4个月后的支付宝似乎也致力成为人们掌心中的“哆啦A梦”。 今日,在高考成绩预备出炉之际,支付宝宣布推出高考查分和志愿填报的一站式服务。上支付宝搜「高考」,考生和家长可以获取包括学校名单查询、专业查询、高考大数据、报考趋势、智能报考在内的八大类服务。 其实,自从在3月10日宣布:“全面升级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以来,支付宝就不断引进各种生活服务,目前已相继推出“数字景区”、“数字生活城市”、“数字市民中心”、“数字出行”、“数字招生办”、“数字招聘办”、“数字租赁”、“数字酒店”等服务。 这还不止,看到最近天气热,支付宝就宣称已在全国引入超1000家游泳馆入驻平台开“办事处”。就目前这种趋势来看,其数字化升级之路就是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人们生活所需就搬进平台来赋予数字化能力。 如此一来,“百宝袋”是有了,但是用户不是“哆啦A梦”本人,也不知道袋子里有什么适合用,于是支付宝把目光发到了“搜索”上。在升级改版两个多月后,其将搜索业务经重新整合,首次成为独立事业部,同时调任“老将”――原淘宝搜索产品总监袁怀宾,担任支付宝搜索业务“一号位”。 可见,支付宝接下来将会不断引入更多生活服务,丰富其“哆啦A梦”人设。 话说回来,支付宝为什么会转型做这样一个“聚生活”平台呢?疫情加速数字化生活服务需求吗?这当然也是原因之一,但是另一个原因可能更为关键。 4月8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600050)三大电信运营商召开了5G消息白皮书线上发布会。据介绍,5G消息不仅支持用户之间消息联系,还会联合各行企业为用户提供新型数字化交互服务,例如电商购物、订机票、在线支付等,有点短信版“小程序”的意味。 三大运营商声称,有了5G消息,用户不需要下载任何APP。因此,有声音认为这是电信运营商对以微信为代表的在4G时代兴起的互联网企业另一种反制。 其实,5G消息并不是什么新鲜花样,其前身叫中国移动融合通信(RCS)。早在2014年,中国移动就发布了《下一代融合通信技术白皮书》,那为何在4G时代没有发展起来呢?因为彼时,移动网络渗透率较低,三大电信运营商围绕着流量经营进行增量市场的收割,于是一旁的互联网企业分食了海量市场。 5G即将全面商用的背景下,国家要求三大运营商联合推基站,如今在流量套餐用户的争夺上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如何拿回失去的外延市场成了关键。 所以,支付宝抢先一个月宣布转型的原因里会不会有这层原因呢?毕竟本身就是巨大的流量入口,顺势成为生活平台也是理所当然,再加上支付宝有技术输出,相比5G消息更有竞争力。 5G时代已经喊了很久了,我们都觉得这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但还是无法想象会如何颠覆现有生活。正如在4G全面应用前,谁都预料不到兴起的微信、美团会如此强势与人们生活融合在一起。如今再来看5G的第一个全民应用――RCS增强短信,这真的能取代我们的APP吗?对企业家来说,担心什么就要去做什么。让我们继续期待支付宝的转型之路吧。
全球支付市场货币占比最新排行出炉,在连续两个月位居全球第六位后,人民币最新排名再上新台阶,给市场带来小惊喜。 7月23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6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升至第五位,占比为1.76%。 美元、欧元、英镑依旧占据全球支付体系的重要位置,市场份额分别为40.33%、34.10%、7.08%。人民币支付金额环比总体增长14.15%,全球所有货币支付金额环比总体增长16.05%。 市场人士从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排名的“小跃升”中看到了可喜信号。 兴业研究外汇商品分析师张峻滔告诉记者,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接受度正在上升,但整体来看,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仍有提升空间。 在国际支付市场上稳步前行的同时,人民币也愈加成为体现风险情绪的“晴雨表”和应对冲击的“减震器”。 7月22日下午,因受消息面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短线走低逾400点,跌破“7”关口,随后迅速企稳,跌幅收窄,收复“7”关口。此前,人民币汇率自本月上旬重回“6”时代后,始终表现强劲。 “这说明人民币汇率波动正成为应对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 市场对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并未改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短暂冲高至7.0上方后,大概率会重回上升通道。”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认为。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说,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向好,而美国经济与就业衰退较为严重,形成弱势美元态势。在这种情况下,预计下半年美元指数大概率处于跌势,人民币将适度小幅升值。 今年以来,美元指数走势疲弱已久。截至7月23日19时,美元指数已经跌破95关口,最低下探94.78。此前,美元指数已经连跌四日,距离3月份高点时跌幅已超过5%。 “当前情况下,美国国家治理暴露的短板将对美元地位造成极大伤害。”管涛认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或将更加多极化,甚至走向超主权货币主导的新时代。 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强势反映出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经济重启阶段的相对价值,也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继续加速。 管涛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渐进过程,人民币当前正处于从外围货币向次中心货币、从区域性国际化货币向全球性国际化货币、从支付结算货币向计价和投融资货币的迈进阶段。 “要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管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