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3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发现部分外省市互联网(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与第三方助贷公司合作在北京市变相开展线下业务,存在不当营销宣传、转移责任等风险隐患,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出,根据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141号)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银发〔2019〕316号)相关精神,外省市互联网(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在北京市开展线下小额贷款业务。对于此类行为,一经发现,将采取相应措施,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公司注册地监管部门。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同时提示社会公众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谨慎参与此类金融行为,以防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A股股价阶段走势主要受估值变化影响,随着A股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趋稳,估值对于股价阶段性走势的影响更显著。2015年以来,估值对于阶段性行情的贡献率持续高于80%。 股市估值受流动性环境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两个因素影响。流动性越是宽松、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越高,则股市的估值水平越高。其中流动性环境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则受到财政政策、国际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 2020年下半年,估值上涨的趋势有望进一步延续,流动性宽松与积极财政政策引导的市场预期将是支撑该趋势的主要因素。 一、A股的股价变化主要受估值变化影响 股价变化可来源于盈利变化,也可来源于估值变化。历史数据表明:A股市场的行情演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估值变化。在2009年及2015年两次牛市中,估值贡献率均超过100%,出现基本面走势与行情背离的情况。 和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A股市场估值对股价影响更大。美国标普市场2010至2019年间股价累计变动197%,估值变动18%,市场的股价变动主要来自于上市公司利润的变化,估值变化对股价的影响相对较小。但A股市场则恰恰相反,最近十年的股价变化,绝大部分来自于估值因素的影响,2015年后,估值对于阶段性行情的贡献率就持续高于80%。2020年下半年,A股股价的走势依然取决于市场风险偏好和预期导致的估值变化。 2020年下半年,A股股价的走势依然取决于市场风险偏好和预期导致的估值变化。 二、哪些因素影响股市估值? 股市估值受流动性环境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两个因素影响。流动性越是宽松、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越高,则股市的估值水平越高。 1. 流动性环境主要受货币政策影响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准备金率直接影响流动性供给及无风险利率水平,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其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较大且更为长久,一般领先于估值变动。但是货币政策受到通货膨胀率的制约,往往在宽松一段时间后需要退出,以避免通胀高擎,因此货币政策对估值和股价的影响更多在于短期的预期调整。 2.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水平受财政政策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 影响估值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者风险偏好也叫市场情绪,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通常波动较大。影响投资者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财政政策。发行债券和降低税费等宽松财政政策能够刺激实体经济,提升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增加的预期,有利于估值上行。 发行政府债券主要通过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估值,当无风险利率上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对应上升,股票的吸引力会上升。例如政府债供给增加会推动债券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行。此时股债跷跷板的效应就会显现,资金流向股市。 此外,投资者情绪还受到国际局势、政经消息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下半年估值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从当前市场估值数据来看,创业板指的估值已经远超历史75%分位数水平,沪深300及上证50估值在历史中位数水平附近,中证500则低于历史中位数水平,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上半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许多行业的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例如:医疗、公用事业及机械设备、建筑建材、建筑装饰、非银金融等行业的估值均有了较大的上升。 下半年,从货币政策来看,随着流动性宽松环境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延续,A股市场估值将大概率维持上升的趋势。 从财政政策来看,下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仍然有1.49万亿元待发行(接近去年全年发行量)。财政支出有较大发力空间,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同比下降5.78%,远低于预算的计划增速3.78%。下半年积极财政加大扶持民生将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和相关行业的需求增长。 综上所述,2020年下半年,无论流动性环境、财政政策走向所引导的投资者预期都指向股票市场的估值上升,由估值上升推动的股价上涨很可能将是下半年中国股市的基本趋势。
试点已积累丰富经验 巨灾保险需要统筹安排共同分担 在巨灾面前,保险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近期,我国南方出现的严重洪涝灾害让巨灾保险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银保监会在近日召开的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中强调,要强化保险在灾害防护体系中的作用,加快发展巨灾保险。 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尚没有全国统筹的巨灾保险体系的情况下,各地的试点取得了一些成果,地震保险、巨灾指数保险等都在路上,但要更好地发挥巨灾保险的作用,还须加强全国统筹,建立范围更广、由多主体参与的风险分散体系。 巨灾保险试点 已积累丰富经验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7月28日,主汛期(6月1日)以来,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44.3亿元,比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13.8%。 洪涝灾害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经过多年试点,我国巨灾保险已经取得一些成绩,包括地震保险、巨灾指数保险以及相关民生保险,都在分散巨灾风险、支持灾后重建等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 中再产险巨灾保险业务负责人周俊华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2015年,40多家保险公司组成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建立了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同时,四川和河北开展了地方性的地震巨灾保险试点。截至2020年6月底,城乡居民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累积为1200万户左右居民提供了地震风险保障超过5000亿元。 据了解,中国保险业在云南大理、玉溪开展了地震巨灾指数保险试点,在广东全省、湖北武汉等地开展了台风、暴雨巨灾指数保险试点,还在山东、江苏等7个省份和多个城市试点暴雨、洪水、台风、冰雹、龙卷风、泥石流、突发性滑坡等常见自然灾害的民生类巨灾保险试点,保障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巨灾保险制度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一些灾害发生后发挥了积极作用,初步体现了市场机制分散巨灾风险的效率与优势。”周俊华表示。 宁波作为巨灾保险试点的急先锋,已经试点了近6年。宁波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该市自2014年11月开始,每年都由财政出资购买公共巨灾保险,项目以3年为一个周期,2021年将开始第三轮升级。巨灾保险试点以来,已成功经受多次台风大灾的考验,累计为全市20.69万户次受灾民众支付赔款1.29亿元。 全国统筹很必要 风险分散要成体系 多地方、多形式的试点,成功实现了巨灾保险的破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但从长远来看,要让保险在灾害防护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全国统筹不可或缺,要建立范围更广、由多主体参与的风险分散体系。 以宁波为例,虽然近年来巨灾保险试点成果显著,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对巨灾风险的分散性不足,不利于巨灾保险的稳健运营。宁波的台风、暴雨侵袭频繁,且城市地域狭小,一次巨灾就可能引发全市受灾,并造成险种经营的剧烈波动,这对保险费率的厘定形成一定的限制。 “从长远看,必须建立一套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统筹安排各地区的巨灾风险,使得各地巨灾风险能在更大范围内共同分担。”宁波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巨灾保险如何才能更好发挥作用?周俊华认为,要在三个层面做出努力。 一是在国家层面,要健全巨灾保险的法制环境,对巨灾保险的保障范围、财税支持政策、专项准备金制度、风险分散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明确规定;要完善巨灾保险准备金制度,以落实地震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相关财税政策为突破口,建立覆盖各种巨灾风险保险的准备金制度;要建立健全巨灾保险与政府救灾的统筹协调机制,将保险机制纳入政府防灾减灾救灾综合体系,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提高社会风险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管理水平。 二是在地方层面,要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扩展保障灾因,逐步建立起“广覆盖、保基本”的地方财政支持的巨灾保险保障。 三是在行业层面,要积极宣传,引导居民更好地认识巨灾保险的作用和意义;要坚持防灾、减灾、救灾有机结合的理念,在防灾、减灾的风险管理前置阶段与居民增加互动,逐步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要加强巨灾保险产品创新,提供更多适合居民购买的巨灾保险产品。 此外,周俊华还强调,应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发挥再保险在扩大承保能力方面的杠杆作用和全球分散风险的功能,建立包括政府财政直接支持、政策性巨灾再保险保障、商业再保险和直接保险在内的多层次风险分担转移机制。同时,还可试点发行巨灾债券,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分散巨灾风险。 记者 冷翠华
记者7月27日获悉:西安海关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作为,大力扶持我省茶叶企业发展和茶叶出口,助推农民增收和产业扶贫。上半年,西安海关检验检疫茶叶出口94批、368.6吨、货值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倍、7.5倍、15倍。 今年以来,为扶持陕西茶业扩大出口,西安海关强化宣传培训引导,“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在法规标准、质量管理、外贸流程、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对一”帮助,指导茶园和企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同时,为严控质量安全风险,西安海关投入专项经费在茶园开展疫情疫病监测与有害生物防控,对22份茶叶、茶园土壤、灌溉用水等样品进行了1980项次安全风险监测,做到源头严管、过程严控、风险严防,全面降低出口风险。此外,为有效落实稳外贸相关政策措施,西安海关业务人员主动上门了解茶企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献策支招,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用活优惠政策,扩大出口额。
五大因素刺激金价连刷新高 波动加大注意风险 随着价格持续飙升,黄金白银已成为近期金融市场最火爆的品种,引发全球资金关注。 7月28日,黄金价格继续创历史新高,现货黄金盘中最高破1980美元/盎司,纽约COMEX黄金期货12月合约盘中触及2000美元/盎司,将2011年创下的历史高点甩在了身后。 不过,在触及2000美元这一历史重要关口后,金价的波动明显加大,盘中现货黄金出现快速跳水,自最高点一度暴跌70美元,全天走出了“上蹿下跳”的行情。 此外,由于黄金白银价格的大幅上涨,引发资金大幅涌入,持仓水平在快速上升的同时,市场风险也进一步加大,上海黄金交易所昨日也发布风险防控通知。 五因素致黄金价格飙涨 在全球股市震荡之际,黄金价格却驶入上涨快车道。自7月17日以来,COMEX黄金价格接连突破了1800美元/盎司、1900美元/盎司两大整数关口,连续7个交易日出现上涨。 7月28日,金价的上涨再次创造历史,现货黄金盘中最高升破1980美元/盎司,纽约COMEX黄金期货12月合约盘中触及2000美元/盎司。国内黄金期货同样涨势凶猛,接连突破每克400元、410元、420元、430元、440元五个整数关口,不断刷出历史新高。 实际上,自2016年以来,国际金价就开始一路走牛,从不到1100美元/盎司震荡上行,2019年突破1500美元/盎司,进入2020年则加速上涨,年初至今涨幅已超过26%。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这一轮黄金大涨背后主要有五大原因:第一,从货币政策来看,美联储从加息周期转为降息周期,对通胀的忧虑为黄金带来了增量资金;第二,美国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盛行,令黄金成为了各国货币的信用背书以对冲美国“薅羊毛”策略的工具;第三,从供需结构上来看,黄金的需求变动有限,而供给将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矿产成本扩大,导致黄金易涨难跌;第四,全球央行继续增加黄金储备;第五,全球市场整体风险大大增强,不仅仅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地缘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黄金的避险需求前所未有的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大涨的背后,美元指数则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创近10年来最差月度表现,美债实际收益率跌至2012年水平,进一步推动了美元的抛售。 “美元大跌是黄金上涨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上周在德国的力推下,欧元区超预期推出7500亿欧元刺激计划,欧元崛起打压美元,成为行情的引爆点。同时,避险情绪亦驱动贵金属上行,美国部分地区病例激增,引发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担忧,市场预期美联储低利率政策持续更久。”平安期货投资咨询部负责人周拓表示。 波动在加大需警惕风险 黄金白银价格大涨,资金也大幅涌入。截至目前,全球黄金ETF连续7个月净流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持仓量已创1228.81吨历史新高。全球最大的白银ETF——安硕白银ETF的持仓创历史新高,较年初增加49%。 周拓认为,美联储无限量QE推高通胀预期的同时,也压低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导致实际利率跌入负利率区间,黄金保值的特性仍将吸引资金持续流入。 而资金的持续流入,也令市场风险在进一步加大。昨日,国际金价在触及2000美元这一重要历史关口后,盘中现货黄金快速跳水,自最高点一度暴跌70美元,全天走出了“上蹿下跳”的行情。 王骏称,从逻辑和相对估值来看,当前的黄金白银市场是利润加速和利润兑现阶段,贵金属市场的波动可能显著增加或出现巨幅波动,后续将很考验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和操作能力。 昨日下午,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发布通知称,受国际因素影响,近期金银价格波动较大,持仓水平较高,市场风险明显加剧,若黄金、白银风险状况进一步加剧,将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展望后市,王骏表示,欧美持续无限量放水、美元指数持续走弱、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地缘重大冲突预期增强、美股泡沫破裂等多重因素,将促使全球资金流入贵金属市场,黄金成为目前市场共识性最强的品种,上行的逻辑仍然不会改变。 “本轮黄金牛市的涨幅约85%,短期涨速较快并创出历史新高,但对比历史上的牛市,并不算过分。历史上,两波黄金的大牛市都对应着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再度趋势性下降,当前或意味着我们正处在黄金的第三轮牛市之中。”周拓也表示。 记者 许孝如
陈敏婧/文 银行收单业务是指持卡人在与银行签约的特定商户处刷卡消费后,银行从这些商户获得消费单据与消费数据,再按一定费率扣除手续费,并将计算后的费用打回给商户的结算模式。 因移动支付兴起,银行卡收单业务已不局限于传统的POS机收单,更流行的是二维码收单,但和POS机业务一样,二维码收单业务对银行而言也存在资金套现风险,商户和顾客可以通过虚构交易,以二维码支付后再返还资金达到套现目的,最危险的是不法分子将二维码收单业务用于掩饰网赌、色情平台等犯罪所得并进行漂白,给银行的反洗钱工作带来巨大风险。 银行对二维码收单业务的洗钱风险防控,可考虑以下五大具体措施。 一、强化特约商户准入管理,从源头防范洗钱风险 和其他反洗钱工作相同,客户身份识别(KYC)是最早期也是最有效的防控洗钱风险手段,银行可以加强二维码收单业务的商户准入条件,同时进行全面“黑名单管理”。 在银发〔2019〕85号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中,人民银行要求银行在拓展特约商户客户时,须通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或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特约商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查询,看看这些商户的签约、更换收单机构情况和黑名单信息。如果发现有商户频繁更换收单机构或其他异常情形,银行应出于谨慎角度将其列入黑名单中,对在黑名单中的商户,原则上银行不应合作收单业务。 此外,银行应落实“实名制”制度,也就是要审核特约商户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申请材料的影印件,并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渠道,想办法识别清楚特约商户的信息。 但对免办理工商登记的小微商户,例如卖煎饼的小摊贩等,则可以采取特殊管理措施,从身份识别角度来看,小微商户仅需审核商户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文件,和营业场所租赁协议等,只要能证明小微商户真实在经营的辅助证明材料就行。 二、对特约商户持续管理 银发〔2009〕142号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已禁止银行异地收单行为,银行应尽可能在当地开发特约商户,除非确实有财务、资金清算需要,则须经总行同意且向人行报告后,才可以为经营场所不在收单机构注册地的特约商户提供收单服务。 对于已开通二维码的商户,需通过不定期回访、定期巡检了解商户的实际经营状况,对商户交易行为与其经营范围关联分析,对交易量突增的商户重点调查实际经营情况。另外,加强商户证件到期、失效情况定期排查。 三、交易监测(实行全天候即时监控)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曾在《关于规范银行卡收单业务防范和打击“二清机构”的风险提示》中明确要求,对商户交易频繁、累计交易金额过大、与实际经营规模不符合、资金集中转入或分散转出、涉及跨区域交易的商户进行全天候即时监控,以避免商户为了规避大额交易而将交易进行拆分,同时,还须重点监控利用退货的套现风险。 四、采取限制措施 银行对于发生疑似套现、洗钱行为的商户,可以调高客户风险等级,并暂停该商户绑定的个人银行帐户非柜面业务,同时不为该商户新开立任何帐户,并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进行管理。 上述惩戒期满后,如果该商户要重新开立帐户,银行须加大审核力度,并提高风险等级。银发〔2019〕85号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路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还要求银行必须定期了解利用二维码收款的情况,例如连续3个月内未发生交易的收款码,银行应重新核实特约商户身份,对那些连续12个月内未发生交易的收款码,则应当停止该商户的收单业务服务。 五、完善系统功能建设 在银办发〔2012〕145号文《关于加强收单机构风险防控系统技术管理的通知》中,人民银行要求银行须建立商户交易资料库与业务风险防控系统,说明银行已具备获取即时交易信息的能力。 (本文作者系上海富拉凯律师事务所银行风险合规部中国执业律师)
上海黄金交易所网站28日表示,若黄金、白银风险状况进一步加剧,交易所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 “疯狂的黄金”近日不断刷新着记录,自美东时间上周三国际金价站上1860美元关口,续创将近九年收盘新高后,金价一路飙涨。7月27日,国际金价一举越过2011年1921.1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再创新高。 28日上午亚市盘中,伦敦金现货价格最高触及1980美元/盎司。不过11时许,国际金银价格集体跳水,截至发稿,伦敦金现价格回落至1925.16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也回落至1910.9美元/盎司。伦敦银现价格回落至23.555美元,大跌4.15%;COMEX白银期货跌4.47%,报23.405美元。 此外,上期所的黄金白银期货也纷纷下挫。28日,沪银主力合约一度涨近8%,后震荡走低,截至收盘涨幅收窄至4.2%,报5778元;沪金主力合约一度涨近3%,截至收盘涨幅收窄至0.59%,报429.94元。 对于黄金、白银近期的疯狂走势,上海黄金交易所28日公告,受国际因素影响,近期金银价格波动较大,持仓水平较高,市场风险明显加剧。请各会员单位做好风险应急预案,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提高风险意识,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 此外,若黄金、白银风险状况进一步加剧,交易所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防范市场风险,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 中大期货贵金属分析师赵晓君表示,此前白银涨势强于黄金,一方面源于黄金价格位于历史新高关键节点,面临较大压力,而白银在暴跌之后获利空间较大。另一方面,疫情冲击下,供给端特别是主产区拉丁美洲疫情呈现进一步恶化的局面,在需求端无论是工业还是金融都大幅修复的情况下,白银供需矛盾加剧被进一步放大。 不过,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金融分析师姜伟男分析,美元指数下行为全球商品提供了支撑,撬动白银上涨,白银价格之前处于低位,价格上涨比较合理,但近期的过快上涨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