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经突破20万亿元。行业抓住利率窗口期优化固定收益资产配置,把握好股市结构性机会,有效强化风险管控,整体收益情况好于预期,延续着2019年发展态势。”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会长贺竹君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 贺竹君表示,保险姓保,要始终秉持审慎、专业的投资理念,追求长期价值实现。 一是保险资产管理业有效抵御疫情和经济下行冲击风险,保持了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从负债端看,保险业发展韧劲比较足。今年前6个月,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46%,虽然明显低于近年的平均增速,但是实现了正增长。从资产端看,保险资管行业投资稳健。截至6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经突破20万亿元,绝对额上增加了1.6万亿元。行业抓住利率窗口期优化固定收益资产配置,把握好股市结构性机会,有效强化风险管控,整体收益情况好于预期,延续着2019年发展态势。 二是要持续提升资产负债管理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实现长期稳健投资回报。他指出,保险资管机构具有管理长期资金的比较优势。同时,保险资管机构通过另类投资、股权投资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提供中长期资金。此外,保险机构是养老金市场中重要的管理人,为其保值增值发挥了长期资产管理的专长。 近日,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撰文指出:金融系统要努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引导理财、信托、保险等为资本市场增加长期稳定资金。加快养老保险第二和第三支柱建设,推动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到达世界平均水平。 对此,贺竹君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和疫情后产业复苏时期,引导宏观经济实现长期均衡增长,金融承载着核心的资源配置作用。尤其是在提升资金配置效率、降低资金配置成本,更好满足企业直接融资需求方面,金融市场中主要的中长期资金供给方,如保险业以及理财、信托等资产管理业,务必把握机遇,转型发展,充分发挥作用,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引导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均衡发展,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和积累,以长期投资回报反哺养老和居民财富管理,提升国民福利,助力经济稳定发展。 资管科技是技术驱动的资产管理创新。贺竹君表示,近年来,保险资管行业积极探索科技实践,逐步从应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系统向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转变,推动投资体系、风险管理、运营模式持续优化和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他指出,从技术角度看,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应用,包括智能投研、智能投资、智能投顾等。二是大数据分析应用,包括信用风险监控、量化投资、精准营销等。三是金融云服务。(常佩琦)
8月20日,“保险电商第一股”慧择(HUIZ.US)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慧择总营收增长至2.35亿元,超预期实现在一季度公布的业绩指引。更为亮眼的是,二季度,该公司促成保费达5.96亿元,同比增长51.03%;首年保费3.2亿元,同比增长12.53%,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今年第二季度,慧择长期险促成保费占总保费93%,实现连续三季度占比90%以上。 慧择表示,从发展潜力来看,长期险有助于与用户建立长期关系,积累大量真实的用户和交易数据,便于精准分析客户画像、细化客户场景,并有效地触及和获取保险客户,提升运营效率,形成一个收益与用户留存的良性双循环。 如今,慧择的运营和服务能力覆盖了产品设计、在线推广、人机结合服务、投保交易以及售后的保全、理赔协助等环节,打造了全流程的闭环运营体系,这对公司的发展十分重要。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保险行业保费增速预期有所下降。慧择坚持以稳健现金流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益,强化资金管控。 今年二季度,慧择对应毛利率为40.23%,较去年同期的36.58%显著提升。这验证了其业务模式及收益模式均趋于稳定,作为头部平台的规模效应持续释放,进而带动整体盈利能力增强。 截至二季度末,慧择的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4.47亿元,主要由于公司长期保持充沛的资金储备,稳健的经营风格无疑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也为未来快速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慧择累计服务的投保客户数增至约650万,累计被保客户数增至约5440万,且多为习惯上网的32岁年轻用户,一般是中产人群。随着年轻客户的成熟,客户存留在平台的服务周期长,提供长期促活及复购产品机会,巨大的潜在生命周期价值持续被服务。 与传统保险中介核心经营代理人团队不同,慧择旨在经营客户价值,始终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满足和经营保险客户的需求,并以成为中国领先的在线保险门户平台为长期发展目标。 目前,慧择开始更加注重科技在保险业态中的应用,深耕人工智能领域,让保险知识图谱应用不断落地,以提升互联网保险的运营效率,打造高效商业模式。
近日,黄金大幅上涨,不仅突破9年前保持的1895美元一盎司的历史高点,还于8月4日一举突破2000美元大关,再次刷新历史记录。今年以来,黄金已经累计上涨33%, 连《华尔街日报》都称黄金是2020年至今“收益最高的主要资产之一”。 黄金为什么持续上涨?短期还会涨吗?还能入场买黄金吗? 影响黄金价格有两大方面的因素:供求失衡和美元波动。长期上涨是因为需求大于供给, 近期暴涨却是因为美元剧烈贬值。 投资需求暴增,供给下降 全球每年生产的黄金,48%用于黄金装饰品, 44%用于满足投资需求,剩余8%用于工业需要。 2020年,黄金的工业需求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预计比去年减少10%, 但是由于工业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小,因此不足以影响价格走势。 同样,黄金饰品需求今年亦因受到疫情影响而大幅减小,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的收入减少,钱袋子紧了,加上金价大幅持续上涨,黄金首饰的主要购买者:中国和印度大妈的抢购热情减弱了许多。据预测, 2020年黄金首饰需求量将从2107吨减少到1348吨,足足减少了36%。 虽然工业和金饰品的需求减少,但是投资需求却大增。众所周知,黄金是一个特殊投资品种,本身不产生固定利息回报,却有很强的抗通货膨胀和抗风险的属性。投资者买黄金,不管是持有实物黄金比如金币金条,或者买入黄金ETF等黄金金融产品,都是为了抗通货膨胀或者躲避风险。 2020年上半年,全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和刺激性的财政政策, 投资人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小;加上最近世界格局动荡不安,国际关系由于疫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让黄金更加受到投资人追捧。从2020年第一季度数据推算, 今年全年黄金投资类需求将增长55%,抵消了工业和金饰品对需求减少的负面影响。 在投资需求增长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黄金ETF的巨幅增长,专家预计今年黄金ETF将有2倍的大幅增长。黄金ETF比实物黄金更加方便买卖,流动性强,存储和交易成本低,成为投资人最喜爱的持有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 央行的黄金储备也预计将大幅提升30%,这主要归功于全球央行达成的《巴塞尔协议III》中的一条关于黄金的条款。该条款重新界定了黄金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属性。协议规定:自2019年3月29日起,国际清算银行(BIS)允许各国央行将持有的实物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并按市值计价。这意味着黄金由新规之前的中等风险资产变成跟货币、国债一样的低风险资产。也就是说, 在央行眼里,黄金由商品变成了货币。 黄金属性的重新划分意味着央行可以通过购买黄金来扩充资产负债表。因此各国央行对黄金需求从2018年就开始大增,2020年也将延续这个增长势头 。 所以从需求方面看,黄金投资需求暴涨,抵消了黄金饰品和工业需求的减少, 这是黄金价格长期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供给方面看, 疫情给供给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多个国家出台较为严格的停工停产措施,导致金矿开采和黄金冶炼受到一定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多个位于中国、南非、墨西哥等地的若干矿山暂停开采工作数月。黄金冶炼厂同样如此,位于南非和瑞士的冶炼厂均因配合防疫而停产,一度造成市场上金条和金币的供应短缺。当前海外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非洲南美等地仍有可能爆发更严重疫情,因此停工停产很有可能延续下去,供应端整体上受不小的影响。 供应受疫情影响而减少, 是黄金价格长期上涨的次要因素。 一方面,需求在增加,另一方面供给在减少,两方合力作用下,黄金价格逐步抬升。 短期暴涨是美元引起 近期黄金在一周内暴涨20%突破2000美元大关,却跟需求供给等长期因素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美元巨幅贬值。从走势图上看, 在2020年6月之前, 黄金和美元指数是同步联动的,同涨同跌。可是进入七月, 美元和黄金开始分道扬镳,一个向下,一个向上。而美元此次下跌幅度惊人。 美元在短短一个月左右,逆转2018年以来的上升趋势,从指数102,暴跌到92, 跌幅接近10%。要知道美元属于全球货币,正常情况下短期波动不大,即使在疫情对金融市场影响最严重的3月,美元指数也才上下波动3%。追溯美元如此巨幅暴跌还是在2008年金融风暴期间。 研究美元走势非常重要,因为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计价单位,它的一举一动,影响全球各类别资产的价格走势。那美元近期为什么突然暴跌呢?这是长期还是短期趋势?美元会继续跌吗? 美元暴跌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内因,一个外因。 先说内因,美联储将会继续实施零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第二轮的财政刺激经济政策已经在路上,货币和财政双管齐下来应对美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这造成美国政府债台高筑,总债务额高达24万亿, 仅2020上半年,债务就增加了3万亿美元。这些举措都不可避免的压低了美国的利率,提升了通货膨胀预期。投资人纷纷把手中的美元换成他国货币,或者投资黄金和股票等抗通胀资产。 而外因是因为,美国以外的经济大国疫情受到基本控制,经济开始回暖。在全球经济最动荡的上半年,投资人为了避险,把资产转移到美国,换成美元资产。而现在中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相继走出疫情低谷,资金从美国流向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成为趋势。 长期看,内外两个因素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美元已经步入下行通道。 然而,黄金和美元都属于避险资产,波动性都较小。因此短期内两者大幅背离,这种罕见的现象并不可持续,预计市场会很快进入修正期。美元短期反弹,必然导致黄金快速下跌。所以,黄金市场的投资者,短期内要特别注意高位入场的波动风险。
摘要 【金岩石:为什么“长期交易者” 总是能赢“长期持有者”?】过去50年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是股权投资产业化,从而形成了证券化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证券化驱动产业创新的趋势中,两级市场的价值偏好不同。一级市场是市场经济学,二级市场是市场行为学。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究竟错在哪里?”系列之四——中国A股的数据是:70%赔钱的账户背后,多数是长期持有者。而10%赚钱的头部账户背后,多数是长期交易者。那么,长期交易者赚的是谁的钱? 过去50年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是股权投资产业化,从而形成了证券化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证券化驱动产业创新的趋势中,两级市场的价值偏好不同。一级市场是市场经济学,二级市场是市场行为学。 股票价格,是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中形成的。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有一个“7-2-1”魔咒(也被称为“二八定律”),即70%的账户赔钱,20%的账户平手,10%的账户赚钱。再进一步解读中国A股的数据——70%赔钱的账户,多数是长期持有者,而10%的头部账户,多数是长期交易者。于是就有了本文的话题:长期交易者的超额收益从何而来? 1 长期交易者赚的是:长期持有者自愿放弃的现金收益 根据股票市场的赢家/输家的博弈论,人们很容易相信:股市赢家赚的是输家的钱!这个似是而非的“常识”,理论依据是“零和游戏”。从这个“常识”出发,会产生一个问题:10%头部赚钱的账户中,剔除违法不当得利,合规合法参与交易的超额收益是从哪里来的呢? 首先要区分股权和股票的两种价值投资,一般说来,股权是公司的价值,资金一旦注入被投资企业就丧失了流动性(协议安排除外),所以注定是长期投资。投资人和被投资企业共同成长,这个价值,经济学定义为“时间价值”,股权投资要到公司上市后才能获得流动性。 股权到股票是惊险的一跃,股票投资可以选择退出或变现,这个价值,金融学定义为“交易价值”。长期的时间价值是投资人放弃流动性的对价,短期的交易价值和流动性却是现代股票市场的本性。 在股票市场上,长期持有者的偏好和长期交易者的偏好不同,于是就有了两种投资价值,其一是长期价值投资,买了就不卖,放弃流动性;其二是长期波段操作,买了就想卖,偏好流动性。两种投资人之间并不构成赢家/输家的博弈,因为双方不是交易对手,持有者放弃流动性,交易者偏好流动性。这时,第三方登场,接盘者加入,长期交易者和自由接盘者的博弈持续进行,交易双方随时可能成为赢家/输家的博弈。 这时,长期交易者的超额收益来源于接盘人吗?不是!就像楼市泡沫升腾来源于买房者惜售一样,人们持有房产的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即本能高估已持有的房产而限制了存量房产的流动性,抬高了房产泡沫的虚拟财富价值。股市更是如此,人们持有股票的禀赋效应也会产生资产泡沫,提升虚拟财富价值,所以即时交易的赢家/输家是表象,交易者赚的是长期持有者放弃流动性而抬高的溢价。 由此演绎,第一,长期持有者对长期价值的预期越高,长期交易者的超额收益就越高,参与交易的动机就越强;第二,不同投资人群体的估值差异越大,股票波动性就越大,波段性投资机会就越多;第三,长期持有者的价值信仰越坚定,他们自愿放弃的波段投资机会就越多,主动放弃的现金收益就越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期交易者赚的是长期持有者自愿放弃的现金收益,这种价值交换是通过第三方参与间接完成的。 2 长期交易者与长期持有者眼中的“投资价值”,是两个概念 股票市场的技术进步,在不断提升股票的交易价值和流动性溢价,决策数据处理和解读的效率提升了,研发成本下降了;股票交易的税费下降了,波动频率提升了。如股票交易费用,最大的两项在过去8年间(2012至今)的变化是:1。印花税。已从双边2‰降到单边1‰;2。券商佣金。从3‰降到万分之二。其他费用忽略,从1%下降到了1.5‰以下。 在过去几年,交易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像汽车导航系统一样迅速普及,股票市场的交易价值和交易机会迅速膨胀,股票价格日益偏离公司价值,长期交易者的盈利空间不断扩大。 还是针对“巴菲特陷阱”,长期持有者应注意到:1、股票不是股权;2、股票价格必然偏离公司价值;3、长期交易价值趋于增大,交易费用趋于减少,长期交易者的机会趋于增多。
在最近的一次高层会议上,中国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即在刺激国内需求的同时,继续吸引外国投资,稳定国际贸易。同时,在保持货币政策灵活性的同时,财政政策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政策强调逆周期性和前瞻性。这次会议的总体基调对于市场并非收紧,但也再次强调了遏制房地产投机。随着中美竞争升级,短期内市场的运行仍将受制于我们之前报告讨论过的强劲阻力位置(《政策的信号》20200726)。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大环境里,我们需要从长期历史性变化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双循环”的新策略。2008年前后,全球的经济格局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当时,次贷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宏观变化。从历史上看,美国一直对于全球产出的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而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自于中国。随着美国消费、世界其它国家地区储蓄,美国个人储蓄率一直在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例作为美国个人储蓄率的镜像也一直在下降。然而,自2008年以来,这个持续了近40年的长期趋势开始逆转。随着美国储蓄率开始上升,其经常账户赤字开始大幅改善。最近由COVID-19引起的美国经济衰退将美国的个人储蓄率提高到近13%,这是自198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图表1)。顺便说一下,以市值GDP的比率来计算的美国市场估值和美国个人储蓄率高度负相关。如果这一历史关系继续成立的话,同时如果美国个人储蓄率已经见底回升,那么美国市场的估值也很可能已经见顶。 图表1:2008年以来,美国的储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资料来源: 彭博、交银国际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双循环”的新策略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形势决定的。市场共识的解读似乎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策略。其实,世界的格局早已改变,尤其是中美之间的竞争。在全球需求受到新冠肺炎影响、中国出口增加值对于GDP增长的贡献下降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应成为首要任务。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一直在致力于制造业和产业升级,并将其经济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图表1显示了这些战略行动的长期必要性。这次高层会议很可能是第一次阐明了在一个新的世界格局里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鉴于字节跳动TikTok所遇到的困境等最近的事态发展,中国也没有必要再保持沉默。 这种长期变化也在影响美元的走势。关于美元可能失去储备货币地位的讨论再度浮出水面。但最近,美元的非商业净多头仓位已迅速降至一个较低水平(图表2)。这个水平历史上往往预示着美元弱势短期内将获得一些技术面上的支持。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应将或有的、短期的、暂时的技术支持错以为是美元长期跌势的逆转。随着美国继续放纵其货币政策,美元的长期弱势很可能会持续下去。 图表2:美元非商业净多头仓位和美元一起下跌 资料来源: 彭博、交银国际 我们还注意到,交易员正在快速地减少他们的非商业黄金净多头头寸。从历史上看,这些净多头头寸的变化与短期内黄金的表现高度相关(图表3)。美元疲软的技术喘息也很可能会在短期内抑制黄金上升势头。也就是说,当美元恢复长期跌势时,金价在短期的盘整之后,长期继续创出新高。 图表3:黄金非商业净多仓下跌,黄金价格势能上行的势头短期或将受阻 资料来源: 彭博、交银国际 市场对政府重新强调遏制房地产投机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在我们7月26日的《政策的信号》报告中,我们讨论了2015年之前房地产和股票的正相关关系已经变成了负相关。因此,对于股市而言,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下不温不火不一定是坏消息。从温和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扩张、住房贷款新增贷款总额的比例和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势头,我们并没有发现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房地产投机的迹象(图表4)。我们相信这是高层会议坚持“一城一政”的原因。在当前实施某种形式的房地产调控的五个城市中,只有深圳是一线城市。 图表4:狭义货币增长依然缓慢,房地产投机没有蔓延迹象 资料来源: 彭博、交银国际 有趣的是,我们自下而上的短期选股模型显著增加了对可选消费和科技板块的配置,同时通过获利了结大幅减少了对医疗保健板块的配置。尽管这种选股模型在本质上是短期的,但它已开始反映出“双循环”的理念,将更多资金配置于可选消费和科技板块,而这些板块将受益于更多的政策支持。尽管这个模型完全由量化程序驱动,也不需要人为干预,但它的配置变化表明,市场已嗅出了中国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新方向。
通过基本面来选好的股票,然后再通过大势判断去控制仓位,这样长期的投资回报应当是比较好的,是比较容易击败指数取得长期投资胜利的。因此,价值投资正是取得长期投资胜利的法宝。 7月30日周四,A股市场继续反弹,消费白马股仍一马当先,特别是生物医药和食品饮料板块大放异彩,很多医药股再次创出新高,这让大家感到困惑。消费白马股是我一直坚定看好的品种,去年我讲到消费白马股是值得养老的品种,消费三剑客:白酒、医药、食品饮料是过去五年表现最好的板块,很多龙头股的股价已经涨了好几倍。如大家都知道的茅台、五粮液、恒瑞等白马股股价不断创新高,很多人有疑问:消费白马股涨多,现在还能否持有?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里,消费者也在问同样的问题,茅台在2016年只有200,当时很多人都开始问我茅台还能不能买,我的回答是没办法给白马龙股定目标价的,只要长期做股东即可。但一些投资者从200到1800依然不知道如何配置,因为这些白龙马股的品牌价值和长期的业绩增长比较确定,所以投资者给这些白龙马股较高的估值溢价,从短期看,这些消费白马股的估值都不低,甚至处于历史新高的位置,尤其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大多数行业上半年的半年报都特别差,只有生物医药行业例外。因为疫情直接加大了人们对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特别是让大家从此更加重视健康。当面对疫情的威胁时,人们都会想到首先要活着度过疫情,这是芒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当时记者问他,现在美股暴跌,疫情严重,准备如何投资操作?芒格回答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活着渡过疫情,之后再想着如何投资赚钱,可以看到经过这次疫情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加。 相对于生物疫苗这些直接受益于疫情的板块,中药西药龙头股也都有较大的投资机会,因此今年的涨幅都是特别大的。生物医药作为长期关注的品种,虽然现在估值上较高,但医药板块一直是牛股集中营。原因是生物医药如有新药研发成功,能够打开市场,业绩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生物医药过去是牛股集中营,未来也会产生牛股,建议大家去关注生物医药板块的机会,从长期角度看,短期的估值高低实际上并不能完全作为投资的依据。 白酒也是最近争议较大的板块,某媒体的关于茅台的报道使茅台当天暴跌8%,拖累整个白酒板块跌停,当时很多人在问是不是白酒行情结束了。而昨天有券商研究员出报告称,将茅台的目标价提高到2100。对茅台这样的白龙马股,我认为设置目标价属于短期操作,当茅台500时,研究员把目标价定到800,突破800之后提到1000,突破1000之后提到1200,目标价是不断提高的。因此券商研究员给的目标价仅供参考,实际上目标价只是表明大家对白龙马股的热爱程度越来越高。为什么在当前经济面并没有特别好的情况下,投资者给这些白马股这么高的估值,事实上正是因为经济面不太好,资金会更加偏好于行业龙头,因为行业龙头的风险低,抗风险能力强。每轮经济周期下来,行业龙头的占有率都会进一步提升。正是因为经济并没有整体过热,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较低,所以希望买入这些风险较低,业绩较稳定的消费股。 食品饮料板块在消费里涨幅相对较小,小于白酒和医药。之前我给大家提示过,可以关注食品饮料板块的估值洼地,即乳业板块,因为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人们对于乳业的消费出现较大下降,特别是盒装奶,因为盒装奶一般用于走亲访友,但今年春节大家只能呆在家里,一般会喝相对更加健康的鲜奶,因为这次疫情让大家认识到健康的最重要的,任何数乘以零都是零,如果没有健康,一切都是浮云,因此今年鲜奶公司的业绩相对较好。最近乳业板块大涨,龙头股连续冲高,今天再次大涨,这也显示出逻辑的力量。通过配置这些相对涨幅不大的消费白马股是当前的策略。在深圳线下课程时我曾讲过乳液行业的投资逻辑一是估值较低,另外业绩成长空间较大,以及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我为什么一直坚定看好消费白马股?因为消费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只要能在中国做到第一,就是全球第一。因此这些品牌消费品都会受到资金的欢迎,海底捞火锅在香港上市即达到2000多亿的市值。 再看这些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腾讯、京东、拼多多、美团以及头条抖音等公司。无一例外都是消费加互联网的模式,他们都抓住了中国消费大爆发的机会,在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大,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投资理念。如拼多多仅仅做了几年,它的创始人80后的黄峥,身价已经超过马云。这就是消费爆发的力量,我认为在A股上市的这些消费白马股的长期机会不能局限于当前的估值,每轮调整都是买入优质股票的机会,这是我一直给大家灌输的投资理念。 我最早看好这轮行情,在5月份我就提出上半年是局部牛市,下半年将转向全面牛市,建议大家提前布局行情风向标券商股,继续配置消费白马股和科技龙头股。同时,因为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在加大,今年以来我也重点向大家推荐了黄金板块,金价果然不负众望,创出历史新高。做行业推荐,大师的判断都要有深刻的逻辑。强大的逻辑可以给大家投资带来良好的参考。当前的A股市场已经确立了牛市格局,虽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市场上出现了波动,但这些都不会改变牛市的基础。当然全面牛市不意味着全部牛市,并不是所有股票都会涨,只有业绩好,成长性好的股票会涨,垃圾股和题材股与这轮牛市无缘。我一直建议大家要用价值投资理念来选股,用价值投资理念来选行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的价值投资圈,我希望价值投资能够成为大家取得长期投资胜利的法宝。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是在美国市场实施的,在A股市场,我把价值投资叫做中国特色价值投资。因为A股市场的投资,除了要选择白龙马股这些行业龙头之外,同时也要判断市场大趋势,如过去六年前海开源基金成功实现两次逃顶,三次抄底,抓住了市场拐点的机会。 同时我们在做这些判断时会公开讲给大家,给大家的投资做参考。通过基本面来选好的股票,然后再通过大势判断去控制仓位,这样长期的投资回报应当是比较好的,是比较容易击败指数取得长期投资胜利的。因此,价值投资正是取得长期投资胜利的法宝。
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一周年。 从无到有,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试验田”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已跃然而立。 一年间,140家科创公司在此扬帆起航,合计融资2060.94亿元。金山办公、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沪硅产业、寒武纪、澜起科技等市值已超千亿。 在这一年中,分拆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非公开转让等制度细则不断落地,打通了红筹企业回归的“最后一公里”……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见证了科创板这一年的经历。 开板之初,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曾被集体爆炒……一年后,科创板整体估值依然高企,而破发也已渐次出现,市场化定价机制逐渐显效。 值此科创板开板一周年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教授董登新,畅谈科创板一年来的运行情况和今后的期待。 《21世纪》:科创板开市一年来的表现怎么看?是否是理想中的注册制? 董登新:目前科创板运行比较平稳,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整体的走势也得到了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尤其是注册制改革,是比较成功的。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的改革,它几乎全套照搬。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证明,科创板注册制的运行是成功的。 《21世纪》:目前科创板仍处于相对较高的估值,对此如何看待? 董登新:科创板的高估值很大程度上还是供求失衡的结果。 目前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只有130家左右,他们的流通股本大多都比较小,所以目前还没有条件、没有能力承接大机构和大资金的进入。一般的资金,包括散户的资金进来,很容易把股价投的面目全非。 主要的问题,一个是扩容太慢,再一个就是新股供给相对也不足,供求严重失衡。所以从另外一方面反映了投资者对科创板的给予了非常高的期望,这应该是高估值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21世纪》: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大规模的解禁,会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有什么需要注意? 董登新:科创板的高估值确实是带来了比较多的泡沫。有些个股的估值高得相当离谱。所以在解禁期满之后,有一部分小股东可能会抛售减持。减持是一种市场行为,尤其在公司估值过高的情况下会诱使一部分股东减持,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减持,一方面有利于流通股本的分散、流通股本的扩大,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市场的供求,对消除泡沫是有帮助的。 科创板的定价难度很大,很专业。散户除了参加市值配售之外,个人建议不要轻易参与科创板的炒作。市值配售目前还是稳赚不赔的,散户一方面可以参与市值配售,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购买科创板基金间接参与,尽量不要直接到股市搏杀、短炒,这样很容易被套住,蒙受损失。 科创板还是一个高风险市场,散户要慎重。 《21世纪》:今年两会期间,上交所回应代表委员的关注时表示,研究推出鼓励吸引长期投资者的制度,为市场提供更多长期增量资金,稳定投资者预期、熨平股价过度波动带来的市场损伤。科创板可以如何吸引长期资金? 董登新:长期资金,一方面是有赖于制度的导向,比方说长期资金来源,最重要的一个通道是公募基金,要加速公募基金的股票基金做大做强。因为现在的公募基金中,股票基金非常弱势、非常短板,而股票基金是股市的最重要的长期资金之一。在这方面,目前监管层需要鼓励引导。 第二个方面是养老金的入市。这个规模会不断增长,不断扩大。养老金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期资金。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明年就可以实现,到时会有更多养老金入市。当然更重要的是企业职业年金现在也在不断的推广普及。 第三个方面包括保险资金,还有资管产品当中的一些权益类产品,都可以作为长期资金的来源。 通过沪港通、深港通、QFII这些管道进来的外资当中,将来可能也会鼓励长期资金的进入,尤其是QFII进来的大部分都是长期资金。当然通过沪港通、深港通进来的,有相当部分是国际游资,属于短炒。 我想一个市场如果真的不断做大做强,来自境外的长期资金会不断增加。 《21世纪》:上交所曾表示,适时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单次T+0交易,保证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保证价格发现功能的正常实现。对此你怎么看? 董登新:科创板的交易制度还有很多创新的空间,包括做市商制度,纳斯达克都是做市商制度。对于科创板的定价,由于专业性很强,难度很大,做市商在这方面有很强的定价能力,对市场的价格有很好的导向、均衡能力,所以我觉得科创板可以率先实行做市商制度。 而且科创板在新股上市头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将来可以推广到整个科创板市场。不管新股、老股可以统统取消涨跌幅限制,我觉得是可行的。在科创板的头5个交易日的股价涨跌中,如果我们剔除第一个交易日的话,其他4个交易日的涨跌幅都比较小,基本上都控制在20%以内,所以取消涨跌幅限制应该没问题。 科创板我觉得确实更需要T+0,因为科创板股票的交易定价,需要有一个充分的博弈过程。要想达到充分博弈的话,确实需要给他T+0回转交易的机会,这样能够让科创板的股价博弈更充分、更均衡。 《21世纪》:科创板开市以来有哪些制度亮点和重要进展? 董登新:科创板带给A股市场最大的改变就是注册制。证监会把IPO审核权下放给证券交易所,从而大幅提升了IPO的效率,缩短了IPO的周期,极大的降低了IPO成本。当然也使得IPO这一纸批文的身价大幅下跌,这是来自注册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的制度效果。 第二个就是退市制度改革。我们刚才讲到了“三废”,“三废”改革就是废除暂停上市,废除恢复上市,废除重新上市。这对垃圾股的打击非常大,垃圾股的壳资源价值将进一步贬值。 第三个,科创板的注册制改革使得股价的信号重新恢复正常,低价股更低,高价股更高,也让一元退市标准大放光彩。 《21世纪》:近期有大量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红筹回归A股的相关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你认为红筹回A的政策还可以如何完善? 董登新:中概股回归,沪深交易所和港交所之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港交所的国际化基因非常强大,这是我们内地的沪深交易所明显不及的地方。 当然这个问题是市场开放性、包容性的问题。尽管我们推出注册制改革,A股市场的包容性大幅提升,但是跟港交所比还是有差距。所以我们看到了大批一线的、一流的大品牌的新经济概念公司在选择回归的时候,还是优先选择了港交所。 最近的中芯国际、蚂蚁集团纷纷登陆A股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大品牌的新经济概念公司到科创板挂牌,包括像港交所已经挂牌的腾讯、阿里、京东等,这样能够提升科创板的国际地位和它的市场影响力。 当然科创板也应该主动对接新三板的转板机制,因为新三板转板制度将来会为科创板提供不断的上市资源。 《21世纪》:科创板还有哪些配套政策修订值得期待? 董登新:科创板在一些细节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比方说T+0、涨跌幅限制,还有交易时间要延长,目前A股市场交易时间是全球最短的。个人建议,最起码要先把A股交易时间延长到跟港交所完全一致,同时开盘同时收盘,中间不休息,这样能够使得沪深港三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更加一体化,有利于沪深港的投资者,有一个同步的交易,效果会更好。 另外,我也建议科创板应该尽早取消打新时的市值配售。因为市配它是属于核准制下的一种福利,奖赏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就是说只要你在二级市场持有股票市值,就可以参与打新,分享股价的暴涨。因为核准制有新股定价的窗口指导,比如新股发行市盈率不能超过23倍,故意留给了一个比较大的炒作差价给打新的投资者。 尽管曾经把市值配售作为一种福利送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但是科创板是市场化的、完全自由的定价,而且科创板亏损企业也可以上市。科创板的这种市场化定价规则,使得市值配售不再是一种福利,不再是稳赚不赔。 《21世纪》:如何看待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董登新:科创板是科创企业的专属市场,有比较高的硬核技术的要求,希望科创板可以沿着市场定位坚持下去。当然我们也担忧,科创板有没有足量的、源源不断的上市资源供他筛选,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民族资本、企业,能不能孵化出更多的高科技企业来。实体经济是科创板发展的基础,科创板应该有大格局、有高远目标。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股市也是第二大,科创板应该有信心去对标纳斯达克,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科创板的开放性、包容性要持续推进,要成为A股市场的标杆,比如现在开创的CDR,吸引更多优秀的外国企业到科创板发行。如何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的管道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入科创板,应该是未来科创板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