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尽管迪士尼英语退出中国,引发外资教育培训机构在华发展的思考,但也不乏有外资继续看好中国教育市场而持续加码。 7月28日,《》记者从英孚方面获悉,英孚教育将引入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璞米资本重大投资,璞米资本基金旗下公司将对英孚旗下英孚青少儿英语的瑞士总部及中国和印尼业务进行多数股权投资,英孚将保留该业务的重要股权比例,并全力支持业务持续发展。 在资本的加持下,势必将加速英孚青少儿英语线上及线下业务在中国的增长。英孚教育董事会主席Philip Hult 向《》记者表示:“青少儿英语业务是英孚全球业务中的瑰宝。英孚将与璞米资本共同投资于中国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持续增加在教学和科技方面的投入,提供更多优质领先的教学项目。英孚对中国的长期承诺不变,我们将一如既往推进各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包括成人英语、留学项目等。” 引入新资本 主要致力于语言培训、出国留学游学、学位课程和文化交流等项目的英孚教育,进入中国已超过20年,曾是中国成人英语市场响当当的教育培训机构,但由于中国英语市场萎缩,一度考虑收缩中国市场业务。 早2019年10月,多家媒体曾公开报道,英孚教育正着手出售其部分中国业务,而竞标者大多感兴趣的是英孚教育中国区青少业务,并不考虑成人教育业务。 在今年1月,有外媒报道,璞米资本、高领资本在内的共有6家机构参与英孚中国区业务竞标。历时数月,此次竞标结果出炉。不过,对于璞米资本获得英孚教育多少股权,英孚方面并未给出记者确切回复。 璞米资本是一家环球投资公司,创立于 1985 年,迄今投入股权资本约480亿美元。璞米资本累计投资超过 250 个项目,聚焦于消费、服务、医疗及科技四大领域,其中璞米在长教育和教育科技行业投资了约12亿美元。 对于此次投资,璞米资本合伙人 Robin Bell-Jones 表示:“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且最先进的教育服务市场,璞米坚信以科技赋能优质教育愈发重要。璞米在教育和教育科技领域再次发力,达成本次激动人心的合作。” 英孚青少儿英语在中国成功运营二十余年,一直是高端英语教育行业的领导品牌。目前,英孚青少儿英语在中国62个城市设有 288 所英语学习中心,在印尼设有 79 所英语学习中心,国际师资规模全球领先。在疫情期间,凭借已有的在线学习平台和全球教师资源,英孚青少儿英语在几个月内成功地为所有学员提供了在线学习服务。 扩大线下英语学习中心 记者从英孚方面获悉,受疫情影响,英孚线下培训受到很大影响,武汉及湖北线下培训中心自1月22日暂停授课,全国其他地区的线下培训中心自1月24日起暂停授课;取消冬令营活动, 并自1月27日起暂停所有出境游学、旅行项目。“目前,我们在遵循各地政府的具体指导意见恢复线下授课。” 英孚方面表示。 “2020年6月,在全国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开始逐渐有序复课的利好带动下,长达半年的线下门店停摆终现全面重启的希望曙光。但北京因为疫情变化带来的中小学二次停课,打乱了当地教培行业的复工节奏,同时仍然传出部分机构的关店消息,也为教培行业的顺利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英孚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截至目前,英孚在全国各地的线下中心,除北京市,均已进入全面复课阶段。 在疫情期间,英孚也转向线上。据记者了解,疫情来袭,英孚教育快速反应迁移线上,青少儿英语在全面停止线下授课的10天后就推出了一整套高度还原线下教学的线上课程;成人英语和企业解决方案也能够逆势创收;共计50余万学员成功从线下迁移至线上。 不过对于线上教育的态度,英孚方面并不盲目跟风。英孚方面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的疫情,确实让全民都熟悉了在线教育的模式,同样能起到在线教育习惯的培养作用。但是,教育行业的本质是教育本身是教与学的统一,是学生和老师交互过程,根据教师与课程的质量所形成的口碑,以及所带来的的续保率,无论对于什么样的教育机构,都是生命线一般的存在。因此,即使在‘2亿人同时在线’的风口上,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仍需保持冷静。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在这一行业中,流量不是核心,只有课程品质才是唯一的核心。” 《》记者从英孚教育方面获悉,英孚青少儿英语计划扩大线下英语学习中心的规模,大力投资优质教学项目,并提供更多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创新产品,如线上一对一和小班教学融合的双翼学习系统。 此外,英孚方面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目前教育遇到的难题指出,“英孚一直强调教师始终是教育的关键跟灵魂人物。但也不得不说,正因为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受疫情的影响,目前很多身在国外的外教老师,也包括新聘用的外教老师无法入境返回到工作岗位,投身到复工复产复课,甚至由于等待时间的不确定性造成人员流失。外籍教师的短缺,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教育资源上的缺憾,因此我们希望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针对外籍教师出入境问题出台积极政策,也是对教培行业在疫情后迅速恢复发展并未学生提供更优质学习体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记者 隋娉娉 杨仕省 深圳报道 “消费金融行业资产端的质量目前还是可控的,但现在整个行业的形势是发生了极大转变,就是线上化转型。”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如是介绍国内消金行业的现状。 的确,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已和其它要素一起融入经济价值创造的过程,数字金融也成为金融机构关注的风口。由此,致力于打造“线下帝国”的捷信消费金融(下称“捷信”),也不得不顺应时代趋势。 根据捷信近日在《捷赢2020年第三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说明书》中披露的内容,捷信主推的线下推广模式――POS点(贷款点,Point-of-Sales)已经处于收缩态势,由2017年的23.7万个、全职雇员8.7万人缩减至如今的21万个、3.1万人。 而捷信CEO在今年上半年发表的内部信中更是表示,公司转型之旅开启,并暗示将进行裁员。“无论新冠疫情是否爆发,市场的发展都在加快这一趋势……这是公司在流程自动化与数字化领域取得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的必然改变……有些同事将无法继续与捷信并肩前行。”该内部信写道。 互联网基因微弱的捷信的线上转型之路,或许较其他互金公司更为艰辛,而在线下渠道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捷信的2020年将会比往常任何一年都难过。 线下激烈博弈 商品贷存乱象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捷信就选择二三线城市甚至是乡镇市场作为其主要开辟点。根据媒体早期报道,捷信主要瞄准3C、家电、摩托车等刚需市场,采用“驻店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固定网点,通过在合作的消费点派驻办公人员或设立柜台,围绕POS机终端,为有贷款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客户只需在与消费金融机构合作的商户处购物时,现场提交申请即可获得贷款”。 但随着市场日趋成熟,消金行业的玩家也开始并入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贷和各种民间机构,依靠线下“单核”发展的捷信所遇到的挑战,自然比其他消金公司要多。 一位在深圳龙华区某手机销售店工作的店员就曾透露,店面一共四家分期公司驻店,其中捷信、即有分期甚至在该店布局了“驻店分期员”以争抢客源。 “当有顾客需要办理分期购机时,问他们身份证、银行卡填个资料,同时通知两家过来跟进办理,哪个先过来就给哪个公司办。”店员对媒体记者说,分期公司和门店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分期公司需要给门店分成,返额八个点。 目前,销售点贷款仍作为捷信的主要业务之一,指的是对于个人在零售商店或网上店铺购买消费品提供的贷款。捷信另一大业务现金贷,则指就特定消费场景或一般个人目的向客户提供的贷款。在中国,这两项业务对应为商品贷和自主支付的消费贷。 然而,由于在放贷时对借款人的资质审核并不严谨,捷信的“线下帝国”乱象重重,一度陷入“诱导贷款”和“校园贷”的风波。 例如,大量外卖平台的骑手投诉称,在应聘时被办理了捷信的电动车分期服务。殷先生表示,在没有通过任何认证的情况下,公司成功给他办理了捷信分期,然而自己并不符合捷信的放贷要求:办理贷款的个人必须要有工作单位,并且月薪达到2000元以上,连续工作时间3个月以上。而对于这类电子贷款合同的内容审核问题,捷信迟迟未给予正面回复。 记者梳理资料后了解到,如今全国各个地区均存在外卖平台的招聘站点,其中部分存欺诈行为的站点会成立专门的办公室对接车行(多为“某某商贸公司”),为新入职的骑手提供电动车销售服务。西安潇潇畅行商贸某分公司经理江某就自称与捷信合作,让新骑手自己贷款买电动车。 而随着国民维权意识增强,此类车贷投诉声音不断增多,近年来,全国多个假冒外卖平台招聘站点陆续被警方查获,捷信这一放贷渠道逐渐被阻断。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齐岩冰对 而媒体此前的一则播报,则详细介绍了捷信通过线下商品贷,涉及“学生贷”、高利贷的始末。 “名义是叫手机分期付款,但没有给手机,而是给现金。3000元的贷款,抬头是捷信,砍头息后到手1350元,而一年之内要向贷款公司偿还4920元。”郑先生对记者说,由于发现及时,自己在念高中的孩子的这笔贷款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与孩子深度交流后发现,浙江湖州的不至少高中生都在利用手机分期付款的方式套现,换取零花钱。 “专门有一帮业务员在学校周围,以发广告、加微信的方式,找高二、高三刚刚成年的学生办理贷款。”郑先生对记者说,这样的现象在安吉、长兴都有发生。 放贷审核疏漏不仅会危害借款人,也会给自身招致祸患。今年初,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则诈骗案判决书,捷信一员工利用审核不严、电销员账号密码管理混乱等漏洞,冒用他人身份申请现金贷98笔,骗取捷信资金达323万余元。而数据显示,自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捷信在中国区业务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3%、7.2%、9.7%、9.6%。 互联网基因微弱 转型挑战重重 到了2020年,新冠疫情又成为捷信两大消金产品的重大影响因素。 一方面,商品贷主要以线下渠道为主,但线下卖场在2020年一季度复工受限,人们的消费意愿也大幅缩减,放贷量由此收缩。而在消费贷方面,有媒体在今年2月底报道称,作为医美分期巨头之一的捷信,已在2020年2月24日全线冻结医美分期业务,待疫情结束后解冻。现象背后则是与捷信合作的医美门店在疫情期间关业或倒闭。 根据捷信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3000万元,降幅接近90%;新增贷款发放量约为100.39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的235.90亿元减少了57.44%。也因此,捷信今年三度发行金融债券被市场的行为认为是应对疫情的一种措施。 截至目前,捷信年内发行ABS规模已达75亿元,最新一期于7月23日发行。不过,在中债资信看来,本期证券入池贷款均为信用类贷款债权,基础资产质量一般,且借款人的职业主要为工人,这意味着无抵押物,底层资产逾期或坏账风险较大。再加上新冠疫情影响,基础资产未来信用表现可能会出现不利影响。 种种迹象都在透露着“消金公司转型迫在眉睫”的信号。不过陈文认为,对于互联网基因微弱的捷信而言,线上化转型存在三方面挑战:风控、场景和资产端。 “线上风控要依靠数据积累和风控模型的效果,这与线下风控理念存在本质区别。捷信此前一直布局线下渠道,因此线上风控能力相对薄弱,”陈文继续对《》记者说:“此外,捷信缺乏自有的、合作的线上场景,例如蚂蚁体系中的花呗可以完全依托并绑定自家的淘宝生态圈。以往捷信是利用人海战术开发客户,以后可能会变成和这些互联网巨头买流量,这样捷信也很难有自己的优势。” 陈文总结称,如果风控和场景问题解决不了,就很难让低风险承担能力者去购买这样的资产。 数据来源:天眼查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近日,京东完成对五星电器股权收购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这是京东和实体零售企业的再次结合。国美、迪信通、联想来酷……京东正通过投资并购等各种形式不断加强自己在线下的话语权,造多样化业态,扩充同盟军。 而此时,苏宁已将家乐福八成股份、万达百货收入囊中,国美左手牵起拼多多右手牵京东,阿里、百度、腾讯等巨头也在零售圈摸索多年,从资本结盟到引入实体零售企业造平台,再到重点发展小店经济,矛头频指线下,电商零售巨头们正在掀起史上最大的联盟运动,最大程度地吸引实体零售企业入圈,市场竞争升级。 在紧张的战局中,电商零售巨头的一举一动牵动着行业神经,当下电商和零售业的渠道和格局也在暗中生变。在这一动荡的局势中,京东重金入股五星电器,并不惜代价地拿下五星电器全数股权,又是欲以何为? 投资并购直指线下话语权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近日,京东集团正式完成对五星电器54%股权的收购,加之此前拥有46%的股权,五星电器成为京东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谈及此次收购,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看整个电商,包括京东对超级体验店等各类线下零售实体的拓展,代表着我们对核心品类的一个大的战略布局。京东将会以更大的胸怀去拥抱行业,过去的很多竞争关系也会变成战略合作伙伴,这也是京东持续开放的表现。” 为何京东会瞄准五星电器呢?据了解,五星电器覆盖区域虽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但实力不容小觑。 五星电器总裁潘一清透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1日,五星电器自营店数量达到300家,而万镇通乡镇加盟店已覆盖江苏近60%的地区。在未来七年规划中,五星电器自营门店数量将增加到1000家。 这样的资源,对于电商起家的京东而言,极具诱惑。“五星电器很多门店集中在江苏省,而这个区域居民收入相对较高,零售业较为发达,同时五星在三线、四线、县级等市场也都有覆盖,京东可以在购买力较强、较发达地区快速占据市场,并自由实验其线下战略,复制至全国。”易观分析流通行业分析师陈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资控股五星电器的背后,是京东想要占领线下家电市场的野心。而全资收购五星电器后,京东加快了自营线下门店在全国的扩张布局,欲加速实现“在线下再造一个京东家电”。据透露,京东电器计划线下业务3年至5年内快速联网全国地市,从而改写线下家电零售市场的格局。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对记者表示:“近年来京东一直在开拓下沉市场,其家电板块主要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五星电器在线下积累了低线城市的资源,可以对其进行补充。” 他认为:“京东本身就要进行线下的扩张,刚好可借助五星电器的门店进行部署,这对京东来说可以节约成本,但依然面临着门店运营经验、人员团队管理和用户接受等方面的挑战。京东未来可能还会收购或者投资类似五星电器这样的标的,因为目前京东还在进行扩张,收购或者投资这类标的的方式可以加快其扩张速度。” 对于是否还有并购计划,廖建文表示:“我们在思考如何提升我们的护城河,如何去加深我们适应行业的增长。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京东将会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挖掘新目标。” 巨头交叠结盟“竞技”升级 实际上,近年来多个电商巨头都通过资本并购、合作等模式与零售企业展开线下的深度布局。苏宁阿里联手前者入股淘宝、腾讯京东沃尔玛打通线上与线下、国美连线京东拼多多,几大商业联盟已经形成,但又在不断交织,合作网络愈加丰富,行业内的结盟现象将更明显。 前腾讯京东战略分析师、电商天使投资人李成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电商遭遇行业天花板,阿里、京东、腾讯、百度等都在加大线下布局,近两年主流电商在家电、快消品、商超等全面铺开,并通过加大资本运作,真正掌握线下的话语权,进行全面一体化,今年更加明显。” 在扩充品类、增强线下话语权上,京东也在持续布局。近年来京东一直在加速扩大其线下版图,除了五星电器,其还先后投资了国美零售、迪信通、联想来酷等线下实体,完成一轮整合,一个结合线上线下的新梯队正在形成。在苏宁、国美等家电零售商的高速竞争下,京东正加快线下布局,以扩充自己的门店以及供应链优势,发展线下零售业态。同时,在电商巨头推动下,零售渠道也正在变革,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已成为各大平台的改革方向,“渠道下沉”成为电商和零售巨头共同的目标,这一战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在陈涛看来,近两年里,电商巨头频频进行资本运作,有加固线下版图和自由度的考量,京东此次收购五星电器也是对此前资本层面运作的战略性延续。“几年前京东就已投资五星电器并对其店面进行改造,开设旗舰店,此次收购后京东将把更多的线下战略资源进行投入,使其线下战略得到持续渗透和延展。目前主流电商都在不断开拓更有潜力和增量的下沉市场,京东也是其中之一,加速对线下店面进行投资和合作,并不断推出京喜、极速版等新业务,加快布局下沉市场。” 随着电商和零售巨头们在下沉市场等更多渠道布局的持续深入,优势互补、资源协同,成为它们共同的选择。在未来几年,电商零售巨头碰撞之后存在的更多可能性、广度及深度,但具体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还需看合作方供应链、数据开放程度。
手机扫码支付即可登台演唱。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摄▲目前互联网K歌市场竞争激烈。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潘敬文 “K歌”这个细分市场再度吸引互联网巨头入局。7月10日,首家“快手K-Station欢唱店”在广州时尚天河亮相。据了解,目前互联网K歌市场竞争激烈,几乎吸引了所有互联网巨头入局。从单纯的“线上K歌”走向“线上与线下结合”,或成互联网K歌App发展的未来轨迹。 与快手App深度结合 7月10日,首家“快手K-Station欢唱店”在广州时尚天河亮相。快手方面表示,不同于其他线下KTV品牌,快手K-Station欢唱店首次采用了“互联网+KTV”的新玩法,整个空间包含开放式舞台机、K歌房、观众休闲区三大区域,全程自助式消费。 “店内有公共的舞台区,上面的舞台机面向所有顾客开放,手机扫码支付即可登台演唱,同时现场的其他顾客也可通过扫码打赏台上的演唱者,欢唱店的所有的KTV box都配备了视频录制功能,用户在欢唱过后,可以选择把KTV box录制下来的视频通过小程序上传至快手App。”快手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玩法是快手专门为线下欢唱店设计的全新产品功能,目的是彻底打通线下消费与线上导流的流程。 市场“利润颇高” 快手音乐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疫情下大多数人长期宅家,包括电影、展览、音乐会等在内的所有线下娱乐活动受到重创,KTV也是线下娱乐行业里被冲击的一个细分板块。他表示,快手希望借自己的品牌和线上流量(尤其是同城流量),为KTV合作伙伴做线上推广,以此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帮助他们逐步恢复业务。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创新玩法,也可以打破传统KTV封闭的空间状态,让用户之间产生连接,让K歌爱好者们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流量,可谓一举多得。 “互联网圈有句话:用户会被新的流量入口、新事物占领。”某互联网K歌App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疫情下由于不能聚众,这种小型唱k场所确实满足了一些人的需求。有业内人士称,快手线下欢唱店能否成功仍是未知之数,具备互联网背景的线下KTV竞争激烈。在2014年,唱吧App就开设线下第一家KTV实体店:唱吧麦颂KTV。唱吧麦颂量贩式KTV全国线下门店数量已经超过700家。2017年,腾讯的K歌 App“全民K歌”就开始推出线下店,按计划目前全国门店数量已经破千家。但据了解,阿里巴巴的“唱鸭”、网易的“音街”等知名K歌App均暂无跟进做线下店的计划。业内分析称,巨头觊觎在线K歌,主要是该市场利润颇高。 数字 ·自2014年在线K歌行业开始规模化发展以来,短短数年时间迅速积累起庞大的用户流量规模。根据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早些时段发布的《2019年度95后用户K歌洞察报告》(下简称比达报告),我国在线K歌用户规模超过3亿人,其中95后已经成为主力用户群体。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在线K歌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预计到2019年年底,在线K歌用户的付费率将有望突破15%,ARPPU值也将达到161.5元的水平。根据腾讯音乐的最新财报,2020年一季度,主要依赖全民K歌的社交娱乐服务营收约43亿元。 ·2014年,唱吧App开设线下第一家KTV实体店:唱吧麦颂KTV。 ·作为2019年K歌市场的新玩家,阿里系的唱鸭凭借首创的弹唱玩法和短音乐模式,成为了2019年下半年月均活跃用户数增长率最高的产品。 ·今年6月16日,网易云音乐举办主题为“趁年轻放肆唱”的音街上线发布会,发布专为年轻人打造的独立K歌APP“音街”。在发布会现场,音街宣布升级推出“星声计划PLUS”,在未来投入两亿资金和资源,三年内培养百位音乐新星。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表示:“音街将是我们的下一站”。
在中国手机市场上一直有着“华米OV”四大巨头的说法,华为、小米无疑是互联网手机的代表,线上是他们的主阵地,而OPPO、VIVO无论是不是被称为厂妹机、小镇青年机,但无可争议的是在线下市场特别是三四线下沉市场OPPO、VIVO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不过最近一则消息出来则让大家有些吃惊了,这就是华为旗下的重要战将荣耀宣布要抄了OPPO、VIVO的后路,猛攻线下下沉市场的荣耀到底该怎么看? 一、线下凶猛的荣耀手机 根据界面网的报道,7月2日添加到日程,在荣耀夏季5G新品发布会,荣耀总裁在接受界面新闻在内的采访时说:“过去6个月当中,荣耀手机线下的占比超过了线上,如果去年说五五开,今年可能是五五对四五,甚至六四开,55%~60%是线下”。荣耀作为华为旗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如今线下渠道成为了销量的主力。 从整个手机行业来看。一方面,疫情之下,各地的线下渠道销量都在下滑。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竞争对手OPPO、vivo在线下渠道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在这样一个非利好的市场环境下,荣耀却出奇的在线下获得了增长。 按照荣耀的说法,如今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店面的占比上,荣耀的占比已经位列市场前二,在这之后,荣耀正在逐步地向四五六线城市扩张。“荣耀用了5~6年时间去构建了这样的体系,到2020年终于荣耀线下的销量超过了线上”,赵明说。 在赵明看来,“一千五到两千元的档位是下一个起点”,在2000-5000元的价位区间,荣耀早已布局多款5G手机。去年11月底,荣耀发布首款5G手机荣耀V30系列,今年上半年,迎来5G手机密集发布期,接连推出融合科技与潮流的荣耀30S、荣耀30系列,支持业内最多的9个5G频段的荣耀X10,95后人群尝鲜的荣耀Play4和荣耀Play4 Pro等多款5G新机。面对5G这块高地,荣耀形成了荣耀手机全系(V、X、Play系列等)、全档(1500-5000价位档)及全人群的5G手机产品矩阵,完成布局卡位。今年4月,荣耀提出“5G普及风暴”口号,从目前荣耀自身来看,“5G手机的占比已接近50%”。 2019年末,作为华为子品牌荣耀对外宣布,荣耀线下已经开设了2000家店。今年4月份,荣耀提出从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向中国手机市场全渠道TOP2品牌战略变轨。进一步加大线下渠道的投入,以获取线上线下的平衡。在荣耀线下渠道的门店体系中,包括了旗舰店、下层门店以及主打消费体验和青年生活方式的荣耀Life店三种。 可以说,华为已经以荣耀为急先锋冲向了OPPO、VIVO最柔软的下腹部,甚至是冲击了他们的老巢,那么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荣耀,传统的两大巨头OPPO、VIVO该颤抖吗? 二、OPPO、VIVO该颤抖吗? 其实,荣耀进军线下完全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其实有着经济发展非常不均衡的经济发展体系,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早就已经熟悉了电子商务的时候,在我们认为网上买手机已经成为常态的时候,实际上大量的手机市场却不一定在线上,根据知名财经学者付一夫《下沉市场》一书的论述,大多数人实际上存在着“五环内视障”的问题,大多数都市白领都习惯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却忽视了中国实际上有着巨大的下沉市场,在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数量仅仅为49个,行政面积仅仅占全国总面积的5.36%,95%的土地都是下沉市场,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以及农村的人口规模将近10亿,在这个庞大的下沉市场中有着“熟人社会、价格敏感、闲暇娱乐”三大属性 也正是如此,在华为、小米厮杀线上市场的时候,OPPO、VIVO(又被网友戏称为蓝绿厂)却反其道而行,借助自身从小霸王时代就熟练构建的线下渠道体系,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线下市场优势,据不完全统计,OPPO在中国的线下门店,从2013年上半年的5万多家,扩大到当前的20余万家。另一家VIVO其线下门店数更多,目前vivo可口线下超过25万家线下门店,全国各处都有vivo的售后服务中心。正是借助线下门店的超强优势,让OV两家跻身中国手机市场的四强,甚至于被很多网友吐槽为“高价低配”的两家手机巨头却同样借助自身的下沉市场优势活的很好,那么面对着咄咄逼人的荣耀,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手机市场的变化呢? 首先,真香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下沉市场是一个价格极为敏感的市场,面对着极度的价格敏感,很多人都在疑惑为啥“高价低配”的蓝绿兄弟却能大放异彩呢?因为价格敏感虽然极度存在,但是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下沉市场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无论互联网上吹得如何天花乱坠,下沉市场的消费者都会觉得那是一二线城市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这都是看不到的东西,然而对于自己家门口街上就能看到的蓝绿店让人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这就是为什么华为、小米无论多么高性价比都进不了下沉市场的重要原因,如今荣耀主动进军下沉市场,用蓝绿厂的深度营销玩法对待整个市场,再加上荣耀手机真正的极致性价比优势,让荣耀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于市场的突破。 其次,华为的品牌势能成为了荣耀最大的加持优势。在手机市场上,华为一直都有民族之光的荣誉,由于在海外市场每每遭到打击,这种打击在舆论的宣传之下,华为反而成为了国际市场上中国国产产品的代名词,虽然华为在海外被冲击的其实并不是手机产品,但是大家对于华为的情感映射无疑会直接映射到华为最靠近消费端的产品手机上来,再加上华为这些年的确努力在进行手机的自主研发,国产自主研发的手机的确能够成功华为的一块金字招牌,这种品牌定位能够有效地抢夺消费者的心智,从而为华为在线下市场的拓展带来巨大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有体系的人员往往更喜欢用华为的原因。而荣耀作为华为的子品牌,完全可以依托华为的品牌势能作为自己的招牌,从而省去了很多的市场宣传成本。特别是在下沉市场熟人社会的属性加持之下,你用华为的手机无论是华为还是荣耀,至少不是一件丢份的事情。 第三,荣耀的闲暇娱乐属性并不比蓝绿差。如果我们说OPPO、VIVO为了赚钱只会弄高价低质的低性价比手机的话,无疑是冤枉了蓝绿二厂,蓝绿其实是深谙消费者的用户需求的,无论是“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速充,还是拍照好看的弱光模式,其实都是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用户需求,而荣耀其实也同样如此,荣耀最近的产品无论是5G,还是游戏手机,或者拍照手机全部都有对应下沉市场闲暇用户需求的特殊功能,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荣耀也是非常仔细地进行了市场调研,从而锚定了消费者的需求,为自己进军线下市场做足了功课。 虽然荣耀已经取得了市场不错的进步,但是在市场上,蓝绿两大巨头可不是轻易认输的主,荣耀可以说是偷袭取得了市场的阶段性胜利,未来必然会遭到蓝绿厂两大巨头的反击,未来现在还算是蓝海的下沉市场一定会迎来激烈的竞争,估计价格战将会是时代的主流,最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既然荣耀已经入局了,一切就皆有可能。
此前,内衣龙头品牌都市丽人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自身正在推动的转型等因素影响,都市丽人今年前6个月预计将亏损。由于公告提及公司在今年2月份至3月中旬关闭了90%的门店,引发了市场关注。 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市丽人全面回应了变革的计划、产品调整等事项。从多种信息透露出的结果来看,这家创立于1998年的本土内衣公司,正在尝试以变革“突围”,而线下门店,随着疫情的缓和也在逐步恢复中,“门店陆续重新营业,都市丽人自营及加盟商门店今年5、6月零售销售额已达到去年同期零售销售额的80%以上”。 七代店对业绩提升作用明显 都市丽人在公告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以及随后相关部门采取的社交隔离及封城措施,极大地限制了公司自营门店及加盟商门店所在的主要购物区之人流量,从而对公司的营运表现造成了一定影响。此外,受贸易纠纷影响,市场消费意愿降低,行业大环境不佳也是公司业绩下滑的客观因素。 不过,始于2019年下半年的改革计划,依旧会稳步推进。 都市丽人方面回复记者采访时提及,2019年底以来,都市丽人开始新变革,具体的变革措施涵盖了产品定位调整、优化加盟商结构、调整门店形象等。 “产品定位上,强调回归实用,力推功能突出、性价比高的产品。此外,对于库存会加速出清。同时,公司调整优化了加盟商的结构,对于亏损的店铺及时关停,但也对疫情期间有实际困难的加盟商进行现金纾困。”都市丽人方面对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都市丽人正在加紧推出经典、长青款产品,秋冬即将推出原华歌尔研究开发部部长、现都市丽人首席技术官研发的“汤浅”系列黑科技产品;对外形象呈现上,以第七代店为主要载体,“七代店已经铺开100多家,包括老店翻新,今年8月份之前会增加至200家以上。都市丽人通过门店升级、产品线精细化管理、供应链深度合作、人才引进等战略举措,旨在重拾创业之心,推进企业提升经营效益效率、创新产品及品类,深入市场,服务消费者。七代店对业绩的提升作用非常明显,带来了主品类平均30%以上的业绩增长。” 调整产品线打造爆款 援引公开信息可知,今年6月末,在都市丽人成立22周年之际,创始人、董事长郑耀南的一份内部讲话曾复盘公司过往几年的情况,对过往发展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并勉励全体员工追求卓越,“虽然都市丽人是中国内衣销量第一,但需要更加心怀敬畏,都市丽人更大的愿景是做世界贴身衣物的领导者。”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众多零售企业纷纷推出线上渠道,用直播、私域流量盘活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而依托此前的会员积累,都市丽人电商渠道主品类有30%增长,“带动整体增长。与腾讯小程序等工具的合作,也为销售带来突破。都市丽人将加大对电商渠道和腾讯小程序的投资,实现全渠道营销。都市丽人通过近十年的积累已有5500多万会员,通过联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行销,激活会员活跃度,增强会员黏度及复购率,同时以线上运营为基础,精准分析会员消费需求与品类热度,赋能线下门店,带动线下销售业绩。”都市丽人对记者介绍。 除了升级门店、定位产品之外,对于产品线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是都市丽人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下半年产品线会减少,精力重点放在打造常青款、爆款上,提高售罄率。公司会和供应链深度合作,一起研发新款式,同时,在电商渠道试点,并提高线下的销售预估能力和保障。我们会派设计研发团队驻点供应链,建立我们的研发设计中心,缩短生产周期,加大生产量,快反的供应链突破,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库存风险。”都市丽人对记者介绍。
7月1日晚间,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官网信息显示,京东数科已经与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五矿证券、华菁证券分别签署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协议。对此,京东数科表示“不予置评”。 来源:北京证监局官网 尽管官方没有给出直接反馈,但据媒体报道,京东数科将在科创板上市已经非常明显。前段时间京东数科多层面密集调整就是准备上市的前兆:刘强东重新担任CEO;公司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为股份有限公司;京东集团还将利润分成权转换为京东数科35.9%的股权,并向京东数科增资17.8亿元现金收购股权,交易完成后京东集团持有36.8%的股权。 很多人好奇,估值1300亿元的京东数科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为雄安提供智能城市底座 雄安新区是国家的千年大计,按照顶层规划,它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物理之城,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据之城。每家互联网公司都在抢占智能城市这块蛋糕,京东数科却以其行业领先的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拿到了核心的业务——为雄安提供整个城市级别的数据底座,也就是块数据平台。 智能城市团队聚集了京东数科最具研究功底的“博士天团”,团队的领导者郑宇更是城市计算领域奠基性的人物,曾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城市计算”研究方向的负责人。智能城市是AI应用最多的场景,代表了一家企业在AI领域技术储备的巅峰。 而雄安新区的块数据平台只是其中的落地案例之一,京东数科还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都机场集团、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等机构共建了智能化项目,并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宿迁等多个城市提供解决方案,目标是将城市运营和公共服务进行在线化、数字化,并实现智能化。 破解线下营销数字化的难题 线上营销数字化容易而线下难,这是行业的共识。面对缺乏结构性分析的线下营销场景,京东数科却看到了新机会和比线上更大的价值,并选择用完整的服务生态圈和强大的技术实力破解了这一难题。 作为基于物联网的数字营销平台,京东数科旗下的京东钼媒利用数字科技能力打破线上和线下的边界,通过流量和大数据实现串联和融合,让用户获得最需要的信息,让品牌方投放到最契合的地方,让媒体更轻松管理自身资源,实现多赢。此外,京东在全国分布的庞大快递小哥团队、京东数科布局在各地的支付和保险地推团队,也能很好地解决线下广告监播的难点。 京东数科数字营销已经布局众多线下广告屏幕资源 在京东七鲜的线下商超,京东钼媒很好地将广告、服务和支付形成流量的有效循环转化。通过广告给消费者更好的购买建议,通过服务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通过支付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从而形成了一套高效且有价值的流量循环转化,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线下流量市场。 在华润五彩城,京东钼媒通过对商城附近社区灯箱的改造进行广告投放。大数据可以分析商场的主要人流量来源的社区,并在这些社区定向投放广告,传统电梯媒体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反而是社区里的小广场因为有人际交往,看到商场有活动会想去看看。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线下营销案例中,京东钼媒带动的线下获客成本仅为线上的一半。 用AI驱动产业数字化 除了通过智能城市、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推动城市治理和线下营销的数字化变革之外,京东数科还有AI机器人、金融科技等众多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京东数科行业技术解决方案概览 在火力发电领域,京东数科利用人工智能通过模型优化,将锅炉热效率提升0.5%,一台60万千瓦机组就此可每年节约燃料费用200多万元。在零售领域,京东数科上线“智臻链防伪追溯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程防伪追溯。在农牧领域,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能力,京东数科配置在牛舍内的智能监控设备24小时运转,及时发送异常预警和任务指令,自动驱动物联网设备,实现精准饲喂、疾病监测、育种管理等环节智能化。 伴随着人工智能、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京东数科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作用日渐显现,正在带动不同产业生态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定位于以AI驱动产业数字化的新兴科技公司,京东数科的服务客户纵贯个人端、企业端、政府端,目前已经累计服务了涵盖30多座城市的政府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70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1.7万家创业创新公司、4亿个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