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如同一块突如其来的巨石砸向平静的水面。刚开始,大家只是看到了落石所激起的巨大水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落石所激起的涟漪,将渐渐的从中心开始扩散开来。 随着涟漪一波又一波的向外延展,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资本市场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脆弱的平衡 几乎任何一次与金融有关的危机事件,都逃不了对金融体系流动性的冲击。 但流动性的冲击,仅仅是个表象问题。如果不把引发流动性冲击的源头问题解决,新的冲击就极有可能再次出现,甚至形成持续性“债券违约->;债券抛售->;产品赎回->;债券抛售->;债券违约”的负向循环。 看上去,新的稳态正在形成。近期,一连串国企违约导致的市场恐慌,已渐渐过去,银行间市场看上去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稳态之下,其实是脆弱的平衡。 目前,流动性分层的问题并没有有效解决。由于担忧违约事件的再次冲击,银行对于许多非银机构依旧谨慎。而非银机构,尤其是规模庞大的产品账户,只能通过彼此抱团腾挪来维持资金的紧平衡。散户赎回债基的浪头刚过,可机构赎回产品的压力又仍在路上,这时,一旦再有国企违约,大量产品类账户此前所维持的紧平衡,将再次被打破。 到那时,一场新的负向循环又将随之展开。 本轮债券违约事件,与以往多轮违约潮相比,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债券投资人开始对“政府信仰”产生了根本性的质疑。相应的,大家也开始纷纷抛售某些国有企业的债券,来回避潜在的信用风险。 可信仰,极难定价,又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边界去隔离。因此,在无法定价的阶段,不少机构干脆选择了对“有潜在风险的国企”、甚至“有潜在风险的区域”一刀切。 当金融机构对国企、城投的“信仰”减弱,当信用债市场定价体系出现紊乱,对于许多债务高企的企业而言,都将面临3个无法回避的问题:①债券非标化;② 债务短期化,③授信机构集中化。 资产规模大、债务规模重的企业,往往利润薄。这时,资金成本上升1%,就可能让有些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由于担心企业盈利情况恶化,债券投资人率先抛售资质较弱的债券,商业银行在接棒的同时,看着融资利率高企的企业,即便不选择抽贷,也大概率会选择提高融资利率。 可企业的融资利率一旦出现系统性抬升,又将出现刚才的恶性环形,一直到企业的盈利出现系统性改善,或者彻底倒下。而一旦债券市场有新的企业陆续躺倒,一场更大的负向循环,也将随之到来。 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问题相比,企业的流动性问题,更像一只灰犀牛。它演绎的更加隐秘、更加缓慢,可一旦这股势能开始加速,它所产生的杀伤力将是巨大的。 目前看,如果没有强势的外部力量,给这场违约所引发的负向循环刹车,那这次负向循环的终点,可能将离我们非常遥远。 信仰的萎缩 信仰削弱的背后,是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减弱。 而对于那些资质相对较弱的国企而言,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减弱,形成了一场市场化倒逼的改革。 城投公司将进入加速整合期。城投公司整合是大势所趋,这个趋势,城投领导看的明白,金融机构投资人更想的清楚。但到了落实层面,由于企业整合涉及的问题过多,不少明确提出要加大城投整合力度的省份,推进动力也不足。 但改革从来都是倒逼的。在本轮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大幅收缩的背景下,许多体量小、资质弱的城投公司,在公开市场融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这类机构所在地的城农商,往往也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授信。 这时,如果地方政府不想看到违约,大城投整合小城投,将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而在金融市场的倒逼之下,那些面临流动性困局的国有企业,也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一轮兼并重组、优胜劣汰的淘洗。 伴随着信仰走向终点,大量此前被“信仰”所虹吸的金融资源,也将发生重新分配。物极则必反,当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的处境不能更加艰难的时候,一些此前被大家忽视的优质民企,也将在国企信仰收缩的过程中,重回投资人的视野。 而金融机构倒逼国有企业的加速整合的过程,最终,又将加速金融行业本身的整合与出清。 此前,不少小型金融机构的核心商业模式,就是“高收益资产”匹配“高成本负债”。由于那些“高收益资产”往往有国企信仰加持、历史违约率又极低,因此,这一模式在过往养活了包括银行、基金、券商等在内的大量金融机构。 但下阶段,随着以城投公司为代表的众多中小国有企业进入整合周期,此前围绕在他们周围的许多中小金融机构,业务规模也将面临大幅收缩。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信仰的削弱与国企的整合,意味着曾经规模巨大的“低风险、高收益”资产的大幅萎缩;而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低风险、高收益”资产的萎缩,则意味着此前单纯依靠此类资产套息的机构,将逐步遭遇规模缩减、甚至出局的风险。 当“信仰套息”的红利不再,一场金融机构的加速洗牌,也将在所难免。 资产的重估 信用债市场的估值重构,只是个开始。 国有企业的债券、信托、租赁、信贷,构成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底层资产。而这些底层资产,又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重要的投资方向。 本轮国企违约所引发的信用债市场估值重构,其实只是债务类资产再定价的一个部分。而在国企信用债再定价的背后,是规模体量超10万亿级的债务资产的再定价。 如果一家企业的公开债券价格大跌,那么,这家企业其它类型的融资工具,无疑也要大幅折价、甚至已经违约。相应的,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债券基金等,大量投资于这类债务的各类金融产品,也将面临再定价的问题。 当此前高收益的底层资产不再安全,那么,年化收益“6%-8%”的信托产品、年化收益“4%-5%”的银行理财,规模的萎缩将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当这些10万亿级、年化收益“5%-8%”的“刚兑型”产品规模加速萎缩,又将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金融市场真正的“无风险利率”将出现系统性的下移,而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将出现系统性的抬升;也意味着,超200万亿的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的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对普通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而言,没有了“高收益、刚兑型”的理财产品,他们的资金要么回流更加安全的存款类产品,要么流向“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资产(比如股票)。 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5%-8%”的刚兑型产品缺失所形成巨大真空,将形成一片巨大的新蓝海。近期,各家公募基金积极推出“固收+”产品的背后,其实是在抢滩登陆这10万亿级的新蓝海市场。 对股票市场而言,伴随着大量新产品、新资金的持续涌入,股票市场的下一个10年,也将出现类似房地产市场上一个10年一样的红利期。 信用债市场估值重构所引发的金融资产估值重构,将进一步引发10亿级别的金融产品的格局重构,而这也是“破刚兑”、“净值化”监管导向下,所必将经历的过程。 违约的阵痛尤在身边,短期看,它甚至有加剧的风险。但对很多人而言,长远看,一场更大的时代红利也已走到了我们身边。
本轮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如同一块突如其来的巨石砸向平静的水面。刚开始,大家只是看到了落石所激起的巨大水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落石所激起的涟漪,将渐渐的从中心开始扩散开来。 随着涟漪一波又一波的向外延展,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资本市场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脆弱的平衡 几乎任何一次与金融有关的危机事件,都逃不了对金融体系流动性的冲击。 但流动性的冲击,仅仅是个表象问题。如果不把引发流动性冲击的源头问题解决,新的冲击就极有可能再次出现,甚至形成持续性“债券违约->债券抛售->产品赎回->债券抛售->债券违约”的负向循环。 看上去,新的稳态正在形成。近期,一连串国企违约导致的市场恐慌,已渐渐过去,银行间市场看上去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稳态之下,其实是脆弱的平衡。 目前,流动性分层的问题并没有有效解决。由于担忧违约事件的再次冲击,银行对于许多非银机构依旧谨慎。而非银机构,尤其是规模庞大的产品账户,只能通过彼此抱团腾挪来维持资金的紧平衡。散户赎回债基的浪头刚过,可机构赎回产品的压力又仍在路上,这时,一旦再有国企违约,大量产品类账户此前所维持的紧平衡,将再次被打破。 到那时,一场新的负向循环又将随之展开。 本轮债券违约事件,与以往多轮违约潮相比,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债券投资人开始对“政府信仰”产生了根本性的质疑。相应的,大家也开始纷纷抛售某些国有企业的债券,来回避潜在的信用风险。 可信仰,极难定价,又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边界去隔离。因此,在无法定价的阶段,不少机构干脆选择了对“有潜在风险的国企”、甚至“有潜在风险的区域”一刀切。 当金融机构对国企、城投的“信仰”减弱,当信用债市场定价体系出现紊乱,对于许多债务高企的企业而言,都将面临3个无法回避的问题:①债券非标化;② 债务短期化,③授信机构集中化。 资产规模大、债务规模重的企业,往往利润薄。这时,资金成本上升1%,就可能让有些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由于担心企业盈利情况恶化,债券投资人率先抛售资质较弱的债券,商业银行在接棒的同时,看着融资利率高企的企业,即便不选择抽贷,也大概率会选择提高融资利率。 可企业的融资利率一旦出现系统性抬升,又将出现刚才的恶性环形,一直到企业的盈利出现系统性改善,或者彻底倒下。而一旦债券市场有新的企业陆续躺倒,一场更大的负向循环,也将随之到来。 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问题相比,企业的流动性问题,更像一只灰犀牛。它演绎的更加隐秘、更加缓慢,可一旦这股势能开始加速,它所产生的杀伤力将是巨大的。 目前看,如果没有强势的外部力量,给这场违约所引发的负向循环刹车,那这次负向循环的终点,可能将离我们非常遥远。 信仰的萎缩 信仰削弱的背后,是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减弱。 而对于那些资质相对较弱的国企而言,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减弱,形成了一场市场化倒逼的改革。 城投公司将进入加速整合期。城投公司整合是大势所趋,这个趋势,城投领导看的明白,金融机构投资人更想的清楚。但到了落实层面,由于企业整合涉及的问题过多,不少明确提出要加大城投整合力度的省份,推进动力也不足。 但改革从来都是倒逼的。在本轮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大幅收缩的背景下,许多体量小、资质弱的城投公司,在公开市场融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这类机构所在地的城农商,往往也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授信。 这时,如果地方政府不想看到违约,大城投整合小城投,将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而在金融市场的倒逼之下,那些面临流动性困局的国有企业,也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一轮兼并重组、优胜劣汰的淘洗。 伴随着信仰走向终点,大量此前被“信仰”所虹吸的金融资源,也将发生重新分配。物极则必反,当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的处境不能更加艰难的时候,一些此前被大家忽视的优质民企,也将在国企信仰收缩的过程中,重回投资人的视野。 而金融机构倒逼国有企业的加速整合的过程,最终,又将加速金融行业本身的整合与出清。 此前,不少小型金融机构的核心商业模式,就是“高收益资产”匹配“高成本负债”。由于那些“高收益资产”往往有国企信仰加持、历史违约率又极低,因此,这一模式在过往养活了包括银行、基金、券商等在内的大量金融机构。 但下阶段,随着以城投公司为代表的众多中小国有企业进入整合周期,此前围绕在他们周围的许多中小金融机构,业务规模也将面临大幅收缩。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信仰的削弱与国企的整合,意味着曾经规模巨大的“低风险、高收益”资产的大幅萎缩;而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低风险、高收益”资产的萎缩,则意味着此前单纯依靠此类资产套息的机构,将逐步遭遇规模缩减、甚至出局的风险。 当“信仰套息”的红利不再,一场金融机构的加速洗牌,也将在所难免。 资产的重估 信用债市场的估值重构,只是个开始。 国有企业的债券、信托、租赁、信贷,构成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底层资产。而这些底层资产,又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重要的投资方向。 本轮国企违约所引发的信用债市场估值重构,其实只是债务类资产再定价的一个部分。而在国企信用债再定价的背后,是规模体量超10万亿级的债务资产的再定价。 如果一家企业的公开债券价格大跌,那么,这家企业其它类型的融资工具,无疑也要大幅折价、甚至已经违约。相应的,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债券基金等,大量投资于这类债务的各类金融产品,也将面临再定价的问题。 当此前高收益的底层资产不再安全,那么,年化收益“6%-8%”的信托产品、年化收益“4%-5%”的银行理财,规模的萎缩将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当这些10万亿级、年化收益“5%-8%”的“刚兑型”产品规模加速萎缩,又将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金融市场真正的“无风险利率”将出现系统性的下移,而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将出现系统性的抬升;也意味着,超200万亿的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的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没有了“高收益、刚兑型”的理财产品,他们的资金要么回流更加安全的存款类产品,要么流向“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资产(比如股票)。 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5%-8%”的刚兑型产品缺失所形成巨大真空,将形成一片巨大的新蓝海。近期,各家公募基金积极推出“固收+”产品的背后,其实是在抢滩登陆这10万亿级的新蓝海市场。 对股票市场而言,伴随着大量新产品、新资金的持续涌入,股票市场的下一个10年,也将出现类似房地产市场上一个10年一样的红利期。 信用债市场估值重构所引发的金融资产估值重构,将进一步引发10亿级别的金融产品的格局重构,而这也是“破刚兑”、“净值化”监管导向下,所必将经历的过程。 违约的阵痛尤在身边,短期看,它甚至有加剧的风险。但对很多人而言,长远看,一场更大的时代红利也已走到了我们身边。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10月,地方政府债券(以下称地方债)发行4429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899亿元,再融资债券2530亿元。截至10月底,2020年累计发行地方债61218亿元,其中,新增债券44945亿元,再融资债券16273亿元。新增债券中,一般债券发行9479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0%;专项债券发行3546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37500亿元)的94.6%,完成已下达额度(35500亿元)的99.9%。10月地方债发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发行利率整体平稳。10月,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3.67%,与9月(3.64%)基本持平。平均发行期限13.5年,较9月(14.7年)缩短1.2年。二是发行方式更加丰富。财政部根据债券市场形势、投资者需求等情况,指导山西、湖南通过公开承销方式成功发行地方债41.6亿元,进一步提高了发行效率,保障了地方债发行平稳顺利。三是资金投向聚焦重点领域。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10月专项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二级市场流动性持续改善。截至10月底,今年地方债现券交易量12.5万亿元,同比增加4.3万亿元;换手率(现券交易量/托管总量)0.49倍,同比增加0.1倍;质押式回购规模18.3万亿元,同比增加2.5万亿元。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确保全年地方债发行工作顺利收官,努力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截至目前,全球三大主要债券指数均已用行动表明对中国债券的青睐,这是对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肯定,也是中国金融业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体现。目前,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心态已经从观望和试水阶段转向制定系统性的长期投资计划。由此可以看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投资程度提高是可持续的。11月5日,全球主要债券指数供应机构彭博公司宣布,11月初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已经完全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目前,中国债券在该指数权重约为6%,人民币在该指数中成为继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计价货币。随着中国债券陆续纳入全球主要债券指数,外资投资中国债券热情持续增强。 11月4日,债券通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境外机构累计持有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达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三大指数陆续纳入中国债券目前,全球有彭博、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3家主要债券指数供应机构。其中,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指数和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分别简称BBGA、GBI-EM和WGBI)是各自旗下最主要的指数。2019年1月31日,彭博公司宣布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从2019年4月份起纳入BBGA。摩根大通紧随其后,于2019年9月份宣布从2020年2月28日起,将9只中国国债纳入GBI-EM,纳入后中国国债占比将达10%,已经达到国别占比上限。这一过程将分10个月完成。市场估算,完全纳入GBI-EM可带来200亿美元资金流入。2020年9月25日,富时罗素宣布从2021年10月份起将中国债券纳入WGBI,并将于2021年3月份进一步确认。至此,全球三大主要债券指数均已用行动表明对中国债券的青睐。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是对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肯定,也是金融业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体现。对于这些全球债券指数来说,纳入中国债券有利于增强其代表性和吸引力,也有利于全球投资者更合理地配置债券资产。今年10月份,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为5454.28亿元,日均交易量为320.84亿元。其中,买入债券3328.12亿元,卖出债券2126.16亿元,净买入量为1201.95亿元。外资持有中国债券创新高11月4日,债券通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境外机构累计持有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达3万亿元。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李冰表示,自2019年宣布中国债券开始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到现在,国际投资者参与程度在不断提高。目前,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心态已经从观望和试水阶段转向了制定系统性的长期投资计划。由此可以看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投资程度提高是可持续的。今年以来,境外机构持续增持我国债券。11月3日,中央结算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26826.76亿元,环比增加866.21亿元,增幅为3.34%。自2018年12月份以来,已连续23个月增加。自“债券通”推出以来,境外机构持债规模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持债规模连创新高也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当前,我国债券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丰富,交易工具序列齐全,已经具备相当的市场深度与广度。我国债券净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已由5年前的24.1%跃升至36.2%。债券交易更加活跃,年换手率由5年前的2.03上升至2.6。彭博亚太区指数业务负责人庄戟表示,利差也是中国债券吸引力较大的原因之一。当前,中国债券收益率仍然保持基本稳定,10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3%以上,企业债收益率普遍在4%以上。今年以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持续走阔,已从150个基点升至240个基点左右。从债券违约率看,二季度末,按金额计算的公司信用类债券滚动违约率为0.73%,明显低于2020年6月末商业银行1.94%的不良贷款率,也远低于2019年国际市场1.48%的滚动违约率。在此情形下,我国债券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丰富。近年来,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的配置需求快速增加,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主权财富基金、国际金融组织、人民币境外清算行和参加行、境外保险机构等境外机构已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胡剑认为,今年以来汇率走升也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当前市场各方已经达成了共识:未来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还会进一步增强。外资投资热情有望提高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之后,外资是否会进一步拓展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深度和广度,比如加大对中国信用债券的投资,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热点。11月5日,彭博宣布推出彭博巴克莱中国高流动性信用债(Liquid China Credit, LCC)指数,追踪中国银行间信用债市场中以人民币计价具有较高流动性、可交易的债券。李冰认为,作为投资者,在进入任何一个市场时,参与初期都是从信用评级最高、流动性最好的品种开始,再逐渐下沉。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正在经历这一过程。继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全面纳入全球综合指数后,LCC指数的创建将帮助全球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和投资中国信用债市场。胡剑表示,中国债券纳入国际主要指数后,对于境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引导作用。从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被动投资开始,在被动跟随指数投资后,国际投资者也可能转而尝试主动投资。从这一角度看,LCC指数对于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信用债来说,具有“破冰”意义。当前,国际投资者不能接受信用债的主要原因是其缺乏国际机构评级,因而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面临一定困难。胡剑认为,在将部分高流动性信用债纳入LCC指数后,会有更多指数公司关注中国信用债券。不过,境外投资者加大投资中国信用债券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际评级公司覆盖中国主要信用债品种尚需一定时间。近年来,中国评级市场加快改革步伐,国际评级公司也可以进入中国设立独资机构。从2019年开始,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包括标普全球公司和美国惠誉评级公司已经陆续进入中国。(记者 陈果静)
外资机构增持中国债券的步伐不停歇,并且托管量大幅增长。根据中央结算公司最新公布的债券托管量(按投资者)数据,11月份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27663.36亿元,同比上涨47.88%,相较上年末上涨47.38%。这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24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还有一组值得关注的数据,则来自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11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业务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以法人为统计口径,467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入市,11月新增7家;612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模式入市,11月新增16家。 为何境外机构投资者如此热衷对中国债券的“买买买”?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基于我国金融开放不断推进,中国债券市场逐渐得到国际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吸引力不断增强。 这与债券通的推出密不可分。2017年7月份,债券通中的“北向通”上线试运行,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提供了新的通道。 债券通公司日前发布的债券通运行报告显示,11月份,债券通交易活跃,共计成交5895笔,总成交4850亿元,创单月总成交历史新高。截至11月底,债券通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达2307家,当月新增投资者68家,全球排名前100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已有75家完成备案入市。 另一方面,显示出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有信心。 信心来自哪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继续稳定恢复,复苏动力强劲。这同样从一些数据中可见一斑。比如,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10月份的51.4升至52.1,创下自2017年9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另外,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6.4%和55.7%,均位于年内高点,并且是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 上述三个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有所加快,非制造业延续稳中向好的恢复态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加快。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这三个数据,折射出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不断增强,是对我国经济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强大韧性的肯定。而综合各种因素,不管是从生产端和需求端,还是从整个市场表现出来的信心和活力等方面来看,我们是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实现预期目标的。 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也向世界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多家国际权威机构表达出对中国经济的看好。就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2月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所言,中国仍将是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到明年年底,世界经济有望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预计中国对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3。 可以说,从全球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是振奋人心的。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要看到目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多;国内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不小,经济仍处在恢复进程中,一些行业和企业还比较困难,巩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还需努力。 接下去,我国11月份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就要出炉,可以预期的是,这些数据并不会太差。因为透过一系列先行指标,以及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24个月对中国债券“买买买”这一现象,已经显露出我国经济具有韧性,复苏动力强劲。
12月11日晚,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在上交所发布公告称,15苏宁01债券将于2020年12月16日开始支付债券本金和最后一个年度利息。公告显示,公司已于2020年12月11日将到期应兑付的全部本息金额,足额划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结算备付金专用账户,以保障本期债券的按期兑付。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苏宁电器此次兑付百亿债券,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保障投资人利益。
贝壳研究院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上周(11月9日至15日),房企境内外债券共发行24笔,较前一周增加8笔,融资(含计划)金额约277亿元,融资金额环比前一周增加74.8%。其中,单周境外发债5笔,发债规模合计95.8亿元,环比增长31.8%;房企新发行境内债券181.2亿元,环比上升111.2%,主要受到苏高新、华发、万科、珠江实业等少数房企超20亿发债规模拉动。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表示,上周境内、境外债券规模双升,主要由于单笔大额发债规模拉动,上周发行大额规模债券数量超越此前10月总和。近期房企发行大额债券需求明显增加。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受还债压力和监管压力影响,11月上旬,房企融资需求井喷,仅11月上旬,房企境内境外发布近600亿元融资计划,刷新年内纪录。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20年房企整体融资金额刷新历史纪录。从近期来看,市场传闻房企融资收紧,房企担忧未来销售压力,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变化,加快储备资金,尽量大额度融资。众多房企发债主要用于还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表示,在还债压力增长下,房企存货增速明显收窄。今年三季度,超大房企、大型房企、中型房企存货同比增速分别为12%、4%、-0.7%。这意味着,在监管进一步升级,未来形势整体不明朗下,房企开始明显减缓扩张力度。一面是还债压力居高不下,一面是监管继续紧缩。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进一步趋严,如何稳定资金链将成房企重中之重。下一步,在“三条红线”政策落地背景下,除了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出售项目、引入战略投资现象或增多。(记者 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