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奇霖、张德礼 2008年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民粹主义夹持下逆全球化思潮被逐步付诸行动。2020年新冠疫情后,有关逆全球化的讨论愈演愈烈,逆全球化可能是中长期里影响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关键变量。 1 逆全球化与民粹主义 衡量全球化程度的方法多样。比较权威的是瑞士联邦苏黎世理工学院经济研究所Jan Sturm教授及其团队设计发布的KOF全球化指数,由经济全球化、社会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3个一级指标加权平均得到,分值越高代表全球化水平越高。 KOF全球化指数开始于1970年,最新数据是2017年的。可以看到2007年之后全球化进程慢了下来,而经济全球化基本停滞。 一些研究,如Peter A.G. Van Bergeijk(2017)认为,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可以用进口占GDP之比来测量(逆)全球化的程度。法国智库CEPII 将全球进口额占全球GDP之比,回溯到了1827年,利用这一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观察更长时间范围的全球化进程。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动融入世界,全球化进程加速,全球进口额/全球GDP 从1842年的低点5.4%,一路上升到一战前(1913年)的高点15.6%。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大萧条,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时间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1945年全球进口额占GDP之比只有3.7%。 二战结束后,在跨国企业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改革开放、冷战结束是两个重要时点。全球进口额/全球GDP,虽然有阶段性的回落和震荡,但从1946年开始整体是在上升的,2008年到达历史高点26.3%,此后震荡回落,2018年该比例为23.1%,回到了2004年的水平。 因此,从全球贸易额占GDP之比的角度来看,可以说2008年是全球化的顶峰。2009到2020这12年间,我们都处在逆全球化过程中。 根据Global Trade alert的统计,2009年到2018年全球贸易干预次数持续上升,2019年短期有所好转。由欧盟28国、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发起的贸易干预次数,趋势和全球的基本一致。 Global Trade alert的数据也显示,2009年到2019年受贸易干预影响次数前10的国家,除中国和印度外均为发达国家。因此,可以认为发达国家是这一轮逆全球化的挑起者,也是主要受影响者。 这12年间除了经济全球化倒退外,政治层面上的逆全球化呼声也越来越汹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公投的方式决定退出欧盟,成为首个退欧的国家,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重要的开倒车事件。欧盟内部除英国外,西班牙、希腊、匈牙利、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成员国,也相继成立了反对欧洲一体化、反对欧元的政党,有些还相当有影响力,比如勒庞此前领导的国民阵线党。美国逆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则是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随后开启退群模式、向多国挑起贸易争端。 理解这一轮逆全球化的根源,本质上是要弄清楚,为什么由发达国家主导推动的全球化,率先由它们自己来反对和逆转。我们认为,这是因为美欧国家目前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政治精英屈服于民粹主义,通过逆全球化行为来转移国内矛盾。 经济层面上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毫无疑问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在全球产业链中发达国家多扮演消费国的角色,进口低价消费品维持了低通胀。更为关键的是,发达国家凭借着资本和技术优势,在海外投资设厂并将产品销往全球,赚取海外利润。 低通胀方面,张步昙(2015)的实证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后,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土耳其等9国)的超额供给,带来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9国)通胀的持续低位运行。同时,进口价格因素对工业化国家的通胀具有显著的同向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廉价产品出口使得发达国家享受了温和而平稳的通胀。 赚取海外利润方面,在美国企业体现得尤为明显。2019年美国企业来自于境外经存货计价调整的利润达到542.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占美国企业总利润的25.6%。 反观美国企业经存货计价调整后来自于本土的利润,2019年为1580.9亿美元,相比于2014年的高点下滑了18.2%。1580.9亿美元的利润规模和2006年的水平接近,而2006年到2019年,美国企业来自于境外经存货计价调整的利润增长了1.1倍。 但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并不能均衡惠及每个全球化的参与者。在经济精英享受跨国生产和跨国销售所带来的高利润的同时,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可能是由于分配不均,亦或是由于产业外迁导致失业等原因。政治精英为拿到选票,迎合占社会多数的底层,选择性忽视全球化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将自身经济出现的问题甩锅给全球化,煽动民众反对和逆转全球化,民粹主义、贸易保护和政治上逆全球化互相强化。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超出主流预期的是特朗普最终获胜。《华盛顿邮报》使用每个郡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12年和2016年的投票数据,分析后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对比2012年,看2016年哪些郡变红(共和党)、哪些郡变蓝(民主党)时,发现五大湖地区的锈州地带明显转向特朗普。这些州的工业衰退,反全球化思潮相对更为汹涌。在制造业产值占比超过15%的州中,希拉里只赢得了俄勒冈州的支持。 二是各个郡“没有大学文凭白人”的比例,和该郡2016年共和党得票率的变化,有很明显的正相关性。特朗普在低教育白人选民中更受欢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甚至称,是“是美国乡村白人族群把川普推向总统宝座”。 特朗普当选,被西方主流媒体称为“民粹主义的卷土重来”,也被视作是逆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2017年3月22日,知名投资机构桥水基金发表了一篇61页的报告《Populism: The Phenomenon》,在这份报告中,桥水基金称它们创建的衡量全球冲突的指标——发达国家民粹主义指数,当时处于二战以来的最高点。 近年逆全球化愈演愈烈。2018年美国向中国挑起贸易摩擦的同时,也在就贸易问题向欧盟、日本等国施压。2020年新冠疫情后全球贸易接近停摆,逆全球化的声音也多了起来,比如4月9日白宫经济顾问Larry Kudlow称“一种可能吸引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的政策是,将回流支出100%直接费用化,等于为美国企业从中国搬回的成本买单。” 一些知名学者,比如全球化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的作者——Thomas L. Friedman,3月17日撰文表达了对全球化的担忧。哈佛大学教授Stephen M. Walt称,新冠将创造一个开放度、繁荣度和自由度降低的世界。而全球知名智库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Robin Niblett直言不讳地称“我们所知道的全球化在走向终结”。 2 民粹主义的兴起 和以往一样,我们所担心的逆全球化,本质上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时,政治精英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向民粹主义屈服。那为何民粹主义在2008年之后,尤其是近几年广为肆虐呢? 我们认为民粹主义的兴起,主要因全球化后新兴市场国家崛起,让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认同感变差。加之全球化红利并未平均惠及发达国家的每个参与者,在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差距扩大、资产价格泡沫后贫富进一步分化等压力下,全球化成为这些问题的背锅侠,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兴起,而政治精英的有意曲解,让反全球化思潮变成逆全球化行动。 第一,新兴市场国家崛起,降低了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认同感。前面分析过,发达国家毫无疑问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中国家通过引入技术、资本,整体获得了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GDP中的份额提升。2000年到2018年,金砖国家GDP全球占比从7.7%跃升到23.1%,同期美国GDP占比从30.5%下降到23.9%,欧盟GDP占比26.6%下降到21.9%。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崛起后,在全球政治中的参与度也在提升。2008年后要求改革现有全球治理框架,尤其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呼声不断,这让全球化的主导者——欧美国家感到威胁,降低了对全球化的认同感。 第二,发达国家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由于产业变迁等原因一些行业所受影响也相对更大。但全球化只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因素,不应该当成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理由。 近20余年,多数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扩大。在美国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住户收入基尼系数从1995年的0.45扩大到2018年的0.49。 考察美国1967年到2018年的住户收入分配数据,发现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人群集中。将住户按收入五等分,1967年到2018年只有最高收入的那20%的住户收入占比提升,从43.6%到52.0%,其余四种收入水平的住户收入占比都在下降,其中收入最低的20%住户收入占比从4.0%降低到3.1%。 在税前收入前1%的人群中,这种收入集聚效应更加明显。1980年到2014年,美国税前收入前1%的人群收入占比,从10.7%提高到20.2%,占比接近翻番。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税前收入前1%的人群收入占比,随着时间推移也在提高。 全球化对各个行业的影响不一,对发达国家而言,部分制造业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既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也是本土产业进一步升级的要求。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占非农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从1980年的20.5%下降到2018年的8.5%,同期制造业GDP占比从20.0%下降到11.0%。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对部分州比如五大湖地区的冲击更大,全球化更容易被当成替罪羊,2016年制造业占比高的州也更支持特朗普。 第三,债务泡沫和资产价格膨胀,导致贫富进一步分化,政治精英通过逆全球化来转移国内矛盾的诉求更加强烈。 相比于收入分化,财富分化的速度更快。2009年到2018年主要国家中除法国外,成人人均财富基尼系数都在提高。而且这些国家的成人人均财富基尼系数都在60%以上,远高于收入基尼系数,这意味着财富分化问题本身就比收入分化更严峻。 贫富分化扩大,除了收入分配不均外,更重要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整体维持了低利率环境,债务持续扩张。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统计,2019年三季度全球债务上升到252.6万亿美元,和GDP的比率达到322%,创下历史高点。显然低利率环境和债务扩张,无论是从融资还是投资的角度看,对富人和有产阶级都更为有利。 低利率环境下,资金进入金融市场,在今年大跌前,美股整体是在创新高。在美国10%的人持有了84%的股票,这部分人群财富增长远快于其他居民,这导致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拉大。 从年龄结构上看,美国大多数的财富集中于出生于1946-1964年的老龄人口手中。对于年轻人而言,资本市场入场时机已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这加剧了美国民粹主义的盛行,这也是为什么低学历白人更支持特朗普的原因之一。 新冠疫情之前,全球本身就面临着缺乏一个新兴的、能够加杠杆的大型经济体的问题,经济和贸易处于增长停滞状态。新冠疫情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的稳定市场和重启经济的措施,将会使债务扩张、资产泡沫和贫富差距等问题进一步积聚,可以预见民粹主义将更进一步盛行。对中国经济和市场而言,需高度警惕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的风险。
本报记者 许洁 北京时间5月7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36氪(股票代码:KRKR)经董事会批准授权发布了一份股票回购计划。公告称公司计划回购1,000,000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每ADS代表25股公司普通股,股份回购将在公开市场上按现行市价或通过其他法律许可的方式进行,回购计划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之后或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根据相关规则和交易政策开始执行。 稍早,36氪首席执行官冯大刚、首席财务官梁继红、首席内容官李洋以及公司部分其他员工,以书面形式承诺在锁定期满后进行额外的180天的禁售限制延长。 此次经董事会授权宣布股票回购计划,及管理层延长股票锁定期承诺,反映了管理层及董事会对公司发展的坚定信心。36氪成立于2010年,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致力于服务中国新经济参与者的卓越品牌和领先平台。根据CIC报告,中国以新经济为重点的商业服务市场规模已经从2015年的80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19年的2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3%,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680亿美元。 基于媒体内容和资源的优势,36氪已经拓展了包括在线广告、企业增值服务和订阅服务的业务模式。4月30日,36氪刚刚公布了其2019财年经审计财务报告,年报显示,2019财年,36氪收入总额为6.56亿元(约合美元9420万元),与2018财年的2.99亿元相比增长119.2%。2019财年36氪经调整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6530万元(约合美元94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560万元增长43.0%。 2019财年36氪线上广告类收入为2.83亿元(约合美元40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1%;企业增值服务类收入为3.20亿元(约合美元459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8.7%;订阅服务类收入为5270万元(约合美元7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0.2%。2019财年36氪线上广告类收入占比43.2%,企业增值服务类收入占比48.8%,订阅服务类收入占比8.0%,企业增值服务已经成为36氪营收的主要来源。(编辑 张明富)
在2019年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宣布了CFO黄宣德将于今年9月16日“荣退”的消息。正是从那时起,业界对于京东赴港二次上市的预期有了“共识”。最新的消息是,京东已秘密提交上市文件,预计最早6月在港交所挂牌交易。但截至记者发稿,京东集团对此“不予置评”。 此前,京东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与6年前赴美上市时不同的是,京东已陆续分拆出京东金融、京东物流、京东健康3大板块,估值均超过10亿美元,且兼具独立上市计划。赴港二次上市的京东,无论是在收入结构、业务模式还是组织架构上,都已明显不同了。 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从2017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至今,“盈利能力”成了京东财报的关键词;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开年大会”上,刘强东放话说,所有的成绩到了“该归零的时候”,京东的好日子“只有5到7年”。此后,京东开始淡化“电商”标签,全面向技术型企业转型。 对比纳斯达克上市后的财报数据,京东2014年全年营收为1150亿元,同比增幅为66%。随着2017年“技术”年的提出,财报披露的净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平台及广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等两大块)占比从2017财年的约8.4%上升到2019财年的11.5%。其中,来自于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在2019年达到了35.5%,明显高于2017年的16.8%和2018年的27.0%。与此同时,京东2019年的净营收增幅仍然维持了超过20%的水平。通过技术服务“提速换挡”已经在财报中有所体现。 颇为相似的是,在2014年赴美上市前1个月,京东业务及组织架构大洗牌,除京东商城集团负责自营B2C、第三方开放平台及物流业务,拍拍网聚焦于C2C(个人电子商务市场)两大传统电商领域外,金融子集团开始独立运营。 如今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传出,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层调整也刚刚完成。 2018年7月,刘强东敲定徐雷担任京东商城轮值CEO;2018年12月,京东商城宣布由徐雷操盘的组织架构调整结果,整体划分为前台、中台、后台三部分,多个事业群负责人不再向刘强东直接汇报,而是汇报给徐雷。京东零售整合原有的消费品事业部、新通路事业部、7FRESH和1号店,新成立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任命冯轶为事业群负责人;此前存在的生活服务事业群,新任命姚彦中为负责人;此前存在的自有品牌业务部,新任命王笑松为负责人。3位负责人均直接汇报给徐雷。 2019年11月,阿里二号人物蔡崇信在卸任前,亲自操刀了阿里巴巴的赴港上市。京东此次赴港二次上市,或也将成为黄宣德“荣退”前的封山之作。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645亿元。与阿里一样,在不缺钱的时候再次征战香港资本市场,说明京东的野心很大。
本报记者 许洁 4月30日,36氪发布了2019财年经审计财务报告。审计报告较2019Q4及全年未经审计报告并无任何变化,审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显示,2019财年,36氪收入总额为6.56亿元(约合美元9420万元),与2018财年的2.99亿元相比增长119.2%。 2019财年,36氪线上广告类收入为2.83亿元(约合美元40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1%;企业增值服务类收入为3.2亿元(约合美元459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8.7%;订阅服务类收入为5270万元(约合美元7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0.2%。 2019财年,36氪线上广告类收入占比43.2%,企业增值服务类收入占比48.8%,订阅服务类收入占比8%。2019财年36氪服务的线上广告客户数较2018财年增长58.1%,企业增值服务客户数增长65.8%。 2019财年,36氪毛利为2.75亿元(约合美元3950万元),与去年同期的1.59亿元相比增长73.4%。 2019财年,36氪经调整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6530万元(约合美元94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560万元增长43.0%。 在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里,36氪自营平台和主要第三方平台的全网平均月访问量达到了4.25亿次,同比增长高达116.8%。36氪是致力于服务中国新经济参与者的卓越品牌和开创性平台,以赋能新经济参与者实现更高的成就为使命。2019年11月8日,36氪正式登陆纳斯达克。(编辑 上官梦露)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陈玉宇 这四位留美经济学家文章说了三句话。 1 全民免费医疗。 2 全民基本收入制度。比如每人发1000块。 3 回复公有制在中国经济中主体地位的建议。 小编取了第三句做标题,估计用意是在挠痒痒。 点评一下这三句话。 1 全民免费医疗。这不新鲜。英国差不多算全民免费医疗了。这四个作者生活的美国,是医疗体系被诟病最多的,既无效率也无公平。 中国计划经济下,算是分割式免费医疗。有优点,也有缺点,尤其是那个方式未经良好设计不可持续。一,吃财政饭的,免费用财政资源支持的医疗。现在遗迹犹存,成改革难题。二,吃企业饭的,免费用企业的医疗资源。后来这些全民所有的企业,工资都发不出,就以剥离社会职能的口号,把医院剥离了。三,农民用赤脚医生。 现在中国的医疗保险推进很快,城市职工,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进步很快,保险的水平提高也很快。 但需要继续完善保险设计,强调其公平性,增进其效率。 岂是一句全民免费医疗的口号,就完事大吉了呢?! 2 全民基本收入制度。这完全是拾人牙慧。而且,有比文中一人发1000的全民基本收入制度,设计得精妙N倍的理论方案。伟大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鼓吹了一辈子的负收入所得税方案是也。这位弗里德曼常被国内媒体冠以“极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他的负所得税想法很简单。粗略说,对人们的收入按比例征税,对于低于某个最低收入线的人,按比例给钱,这就是负所得税说法的来源。 这种负所得税的想法,兼顾公平和对努力挣取收入的人给予激励。 关于如何最优的设计所得税,有大量最优税收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从张维迎教授的导师mirlees开始,到近几年获得克拉克奖的Saez,都对如何设计最优所得税,有真知灼见。每人发1000块,是最简陋的一种。我看不出有何优点。短期刺激经济衰退尚可,作为长期制度建设,拉倒吧。 四个作者大概在美国看那位民主党出现的杨某,每人1000美元的政见上瘾了,将学者堕落成掉买民心的政客小丑水平。 3 恢复公有制主体。 当前,中国的企业全部资产,国有企业占55%,民营企业占32%,三资企业占13%。此数据引自伯克利几位经济学家的论文,论文根据散落各部门的中国官方数据计算。 国有企业若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那么一直是现在是可预见的将来依然是,主体。何来恢复?作者念着洋教条,不了解国情,该打屁股。 国有是否是公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国内的理论家改革家中央文件都有不少论述。 当前的问题是,要按照中央精神,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资产55%,国有企业从组织效率社会责任等等方面,要努力提高,配的起55%资产份额。 小编们都是宣传大师,题目里用了两只题眼:留美,恢复公有制。 从建国各种探索,到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务实主义,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成绩辉煌。值得珍惜,前浪们的努力值得敬仰。 踩在前辈的成绩上,新教条主义,新浪漫主义,崽卖爷田不心疼,都是要不得的。 四位留美的文章,这三条建议毫无新意,无视成绩,无视国情。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
上交所官网近日发布消息,将于4月28日审核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誉环保”)的首发申请。恒誉环保主要从事有机废弃物裂解技术研发及相关装备设计、生产与销售。 恒誉环保选择的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2016年至2019年,恒誉环保研发费用分别为433.73万元、548.43万元、1016.09万元和1039.4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38%、10.37%、4.04%和4.43%。 2016年至2019年,恒誉环保营业收入分别为3812.79万元、5288.63万元、2.52亿元及2.35亿元,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8.71%、375.59%、-6.64%。过去四年,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29.84万元、1205.99万元、7893.99万元和6442.65万元,2017年至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127.61%、554.57%、-18.39%。 过去四年,恒誉环保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509.48万元、7334.97万元、3.53亿元和9869.08万元。2016年和2019年,该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均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尤其是2019年,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当年营业收入相差1.36亿元。 报告期内,恒誉环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倒“V”走势,且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呈净流出状态。2016年至2019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3.18万元、1897.33万元、1.23亿元和-5162.50万元。 尽管近几年业绩增长迅速,恒誉环保毛利率却在逐年下滑。过去四年,恒誉环保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7.73%、53.22%、46.12%、45.64%,显示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不得不提的是,恒誉环保的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前五大客户。过去四年,该公司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金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00.00%、100.00%、98.47%、99.18%。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5家客户中,其第一大客户克拉玛依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通环保”),在近日公布的一份民事裁定书中被裁定对其名下的2140.62万元银行存款予以保全,即上述资金被冻结。 而其第五大客户湖南桑德恒誉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桑德恒誉”),同时也是恒誉环保参股公司,恒誉环保持有桑德恒誉20%股份。 招股书披露,恒誉环保应收桑德恒誉款项1220万元,因桑德恒誉出现资金困难,恒誉环保对桑德恒誉应收账款可能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目前桑德恒誉项目已处于暂停制造状态,截至报告期末桑德恒誉项目的工程施工累计金额为2004.48万元,工程结算累计金额为3240.00万元,工程结算金额大于工程施工金额所形成的预收款项(已结算未完工款项)金额为1235.52万元。 2016年5月25日,恒誉环保以协议转让方式正式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10月11日,恒誉环保终止在新三板挂牌。有媒体报道称,恒誉环保此次IPO,或许与其签署的对赌协议有关。 新三板挂牌期间,恒誉环保在2017年年报中出现过会计差错更正。但是,更正后的数据却与此次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的数字出现不一致情况。 恒誉环保2016年前曾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废轮胎裂解业务,在2016年度的海外收入为0,其前后收入差异极大。不过,2016年前这一业务的营业收入在招股书中无从得知,海外业务收入为何锐减,招股书也未给出解释。 对此有媒体分析称,恒誉环保曾作为主业的废轮胎裂解业务近年来发展颇为不顺、几近停滞,而污油泥等新兴业务目前也仍处探索期,该公司核心业务尚未形成。 2017年,恒誉环保被济南市地方税务局行政处罚两次。因恒誉环保未按规定期限办理企业房产税纳税申报,济南市地方税务局历下分局于2017年1月11日对恒誉环保征收滞纳金110.37元并处以50元罚款。2017年1月18日,恒誉环保申请主管税务机构变更,由济南市地方税务局天桥分局迁出转入济南市地方税务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因迁出过程中查询出现一项报送资料不及时的违反税收管理记录,被济南市地方税务局天桥分局处以200元罚款。 对上述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发送邮件至恒誉环保董秘办,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2016年挂牌新三板 恒誉环保前身为济南世纪华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11日。2015年8月24日,世纪华泰有限临时股东会通过决议,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恒誉环保主要从事有机废弃物裂解技术研发及相关装备设计、生产与销售,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废轮胎、废塑料、污油泥的无害化处理。2016年5月25日,恒誉环保以协议转让方式正式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10月11日,恒誉环保终止在新三板挂牌。 2019年10月23日,恒誉环保在上交所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保荐机构为方正证券,审计机构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恒誉环保选择的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恒誉环保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000.27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发行后总股本8001.07万股。其拟募集资金6.33亿元,将分别用于投资建设高端热裂解环保装备生产基地项目、高端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企业信息化与管理中心系统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恒誉环保控股股东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筠龙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筠龙投资”),筠龙投资持有该公司2751.46万股,占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45.85%。 恒誉环保的共同实际控制人为牛斌、牛晓璐,二人系父女关系。牛斌通过筠龙投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银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银晟投资”)间接持有该公司44.30%的股份。银晟投资持有恒誉环保502.66万股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的8.38%,为恒誉环保的第二大股东。牛斌能够通过筠龙投资和银晟投资间接合计控制恒誉环保54.23%的股份,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牛晓璐直接持有恒誉环保4.18%股权,同时担任该公司董事,为该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牛斌:男,1956年3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青岛科技大学产业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1976年至1983年,任职于济南宏华化工总厂技术科;1984年至1993年,任济南市惠通玻璃钢厂厂长;1994年至2008年,自主创业并先后任济南天桥先达裂解炭黑厂厂长、济南友邦兴元科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经理;2005年至2010年,任济南友邦恒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至今就职于恒誉环保,现任恒誉环保董事长、总经理、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 牛晓璐:女,1983年3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08年至今就职于恒誉环保,现任该公司董事。 曾签署对赌协议 据IPO日报报道,成功挂牌新三板之后,恒誉环保的股本发生了多次变化,还与国有股东签订了对赌协议。 2017年12月,恒誉环保控股股东筠龙投资、荣隆投资(目前持有恒誉环保8.3%的股权)分别将其持有恒誉环保的35.3万股、6.7万股转让给山东黄金创投(国有企业,目前持有恒誉环保1.29%的股权)。 除了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之外,筠龙投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荣隆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荣隆投资”,恒誉环保第三大股东)还与山东黄金创投签署了《股份回购协议》,涉及到的股份回购条件包括截至2019年12月30日,证监会没有受理恒誉环保IPO申请材料;截至2021年12月30日,证监会没有审核通过恒誉环保IPO申请;恒誉环保撤回IPO申请,终止上市进程或上市申请被证监会否决;2019年12月30日之前,如恒誉环保出现业绩达不到证监会要求而不能如期申报材料的情况。 如遇有以上情况,山东黄金创投有权要求筠龙投资、荣隆投资回购其持有恒誉环保的股权。 如股转公司等监管部门提出异议/要求或者在恒运环保向证券监管部分提交IPO辅导验收申请材料时,上述协议无条件终止,但若恒誉环保上市申请未获得证监会通过或批准,上述协议将重新生效。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申报稿签署日,上述筠龙投资、荣隆投资还与山东黄金创投签署的对赌条款均已经终止。 对此,一位律师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对赌协议不能算完全解除,只能算有条件终止。因为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对赌是解除了,且如果企业成功上市后,上述对赌协议并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出现不稳定因素。但是,若上市失败了,双方会恢复执行对赌条款。 2019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同期营收少1.36亿元 报告期内,恒誉环保营业收入波动较大。2016年至2019年,恒誉环保营业收入分别为3812.79万元、5288.63万元、2.52亿元及2.35亿元。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8.71%、375.59%、-6.64%。 对2018年营业收入大幅上升,恒誉环保表示主要为污油泥下游应用领域的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其污油泥裂解生产线在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后,2019年该业务营收同比下滑逾2000万元。 过去四年,恒誉环保污油泥裂解生产线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60.68万元、3459.83万元、1.61亿元和1.41亿元。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污油泥裂解生产线营业收入增长额分别为-300.85万元、1.27亿元、-2084.52万元。 招股书显示,过去四年,恒誉环保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509.48万元、7334.97万元、3.53亿元和9869.08万元。也就是说,2016年和2019年,该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均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尤其是2019年,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当年营业收入相差1.36亿元。 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62.50万元 与营业收入相对应,恒誉环保报告期内的净利润也出现较大波动。2017年度-2019年度,该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10.72%,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为131.13%,业务规模迅速扩张。 过去四年,恒誉环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29.84万元、1205.99万元、7893.99万元和6442.65万元,2017年至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127.61%、554.57%、-18.39%。 报告期内,恒誉环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倒“V”走势,且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呈净流出状态。 过去四年,恒誉环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3.18万元、1897.33万元、1.23亿元和-5162.50万元。 2020年1-2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66.50万元 根据招股书,2020年1-2月,恒誉环保营业收入为958.05万元,同比增长11.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63万元,同比增长244.3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89万元,同比增长155.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6.50万元,同比变化率为26.40%。 恒誉环保还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结合2020年1-2月经营及财务数据,预计2020年1-3月营业收入为2014.43万元,与上年同期1626.96万元相比增加23.82%;预计2020年1-3月净利润为254.70万元,与上年同期143.67万元相比增加77.28%;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55.95万元,与上年同期123.55万元相比增加26.22%。 毛利率逐年下滑 过去四年,恒誉环保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7.73%、53.22%、46.12%、45.64%,显示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对此,恒誉环保解释称,主要系公司重点发展大客户,对于重点项目或大型项目给予更高的资源和成本投入所致。该公司同时称,如果上述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将会使公司产品价格下降,产品毛利率水平也随之降低,进而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恒誉环保主营业务分别为污油泥裂解生产线、废轮胎裂解生产线、废塑料裂解生产线和危废裂解生产线。 过去四年,恒誉环保污油泥裂解生产线收入占比分别为100%、66.07%、64.45%和59.99%,毛利率分别为57.73%、48.81%、41.55%和42.67%。过去三年,该公司废轮胎裂解生产线收入占比分别为11.48%、24.81%、7.37%,毛利率分别为61.33%、45.57%、40.75%;废塑料裂解生产线收入占比分别为22.44%、10.74%、0.07%,毛利率分别为62.03%、74.83%、85.82%。2019年,该公司新增危废裂解生产线,当年收入占比为32.56%,毛利率为52.12%。 也就是说,为恒誉环保贡献过半营收的污油泥裂解生产线毛利率呈下滑趋势,虽然2019年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但较2016年57.73%大幅下降15个百分点。 恒誉环保称,在热裂解领域无可比上市公司,同行业东和环保及金蓬股份系新三板挂牌公司。在热裂解设备制造领域,除东和环保及金蓬股份外,尚无公开渠道获取其他热裂解细分领域的环保装备制造商相关财务数据,故公司选取其他处理领域的环保型科技企业作为可比公司。万德斯及京源环保在业务模式、发展阶段、宏观政策影响等各方面,与公司均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2017年和2018年,上述4家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46.24%和44.03%。 被指有“人为创造”好业绩之嫌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恒誉环保营业收入主要是建造合同收入。报告期各期,建造合同收入分别为3760.68万元、5236.44万元、25050万元及13334.35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63%、99.01%、99.59%及99.84%。 让人感到的蹊跷是,恒誉环保的营业收入在报告期的后半段突然大幅增加,特别是临近IPO申报的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在客户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下,营业收入却呈现出数倍增长,那么,如此突增的数据是否合理呢? 招股书披露,2019年1-6月,恒誉环保的营业收入为13356.13万元,由于今年4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从16%下调至13%,从月均收入的角度并结合各月份的税率情况,可以测算出其销项税额有1936.64万元,进而也推算出公司2019年上半年含税营业收入达到了15292.77万元。 同期的现金流量方面,2019年1-6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有3664.92万元,与此同时,期末预收款项4092.98万元相比期初的10932.53万元减少了6839.55万元,这相当于以前期间流入的现金流量在本期确认了收入,属于本期收入相关现金流量。因此,综合起来,2019年上半年有10514.47万元现金流入与营业收入相关。将现金流入的10514.47万元与同期含税营业收入15292.77万元勾稽,有4788.30万元含税收入没有收到现金,理论上,这将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为应收款项有相同规模的增加。 可让人奇怪的是,2019年6月末恒誉环保应收账款为2814.94万元,同时还有坏账准备148.15万元,没有应收票据,几项综合结果相比期初相同项目的合计金额不但没有增加,相反还减少了2185.83万元。在一增一减下,可以发现有6974.14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既没有获得现金流入,也没有体现出相同规模的新增应收款项变化。 同样的逻辑进一步分析2018年的营收数据,可发现这一年数据若从财务勾稽角度看,偏离值就非常小,基本可以说是正常的。 在2018年,恒誉环保的营业收入有25151.99万元,考虑到该年5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从17%下调至16%,结合平均每月营业收入情况,可知当年含税营业收入有29260.15万元。同期,35253.27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在冲抵预收款项增加额8587.79万元之后,与营业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达到了26665.47万元。同时,2018年年末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合计5148.93万元比上一年年末增加了2335.29万元。将现金流量和应收款项结合起来,理论上能够支持29000.76万元含税营收,与真实的29260.15万元含税营业收入相比,仅差了259.39万元。 同样的分析逻辑,2017年营业收入与相关财务数据之间的差异也是不太明显的。 既然报告期内2017年和2018年的营业收入都能得到财务报表相关数据的支持,可为何唯独临近招股书申报稿披露的2019年上半年却出现了差不多7000万元数据异常呢?如此异常情况,若恒誉环保不对此补充披露更多相关信息,则很难让广大投资者排除其有临时“人为创造”好业绩的嫌疑。 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前五大客户 报告期内,恒誉环保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金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00.00%、100.00%、98.47%、99.18%,客户集中度较高。 其中,顺通环保为恒誉环保第一大客户。过去四年,恒誉环保对顺通环保的销售金额分别为3760.68万元、3459.83万元、1.61亿元和1.4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00%、66.07%、65.45%和59.99%。 据时代周报,一般来说,对下游客户依赖程度较高,单个客户的销售量较大,会造成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差。客户如果发生风险或业绩大幅变动,可能会对公司销售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客户集中度问题也是监管层对IPO企业重点审核的风险点所在。 2016年1月,顺通环保在新疆克拉玛依市成立,主营业务为石油工业含有废弃物、含油污泥污水及市政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2016年10月,顺通环保开始与恒誉环保第一次合作,这也是恒誉环保首次尝试油污泥处理业务。 顺通环保是一家集环境治理、科研及生态产业发展于一体的高科技环保企业。截至2019年上半年,顺通环保总资产16.61亿元,净资产3.12亿元。2018年,顺通环保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净利润为2.10亿元;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净利润-29.54万元。 另据天眼查,2018年5月,顺通环保收到乌尔禾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克乌)安监罚〔2018〕4号】,该公司违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被警告。 此外,顺通环保因工程建设事项与光正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产生经营纠纷,于2019年10月被法院裁定冻结银行存款2140.62万元。 除顺通环保外,申联环保、御峰环保、中硕环保、桑德恒誉为恒誉环保2019年第二至第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7631.14万元、825.06万元、366.40万元、360.98万元,占比分别为32.56%、3.52%、1.56%和1.54%。 第五大客户桑德恒誉资金困难 1220万应收账款存在无法回收风险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恒誉环保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696.00万元、2813.64万元、5148.92万元、5181.30万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分别为184.80万元、140.68万元、257.45万元、471.96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恒誉环保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511.20万元、2672.96万元、4891.48万元及4709.34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1.51%、18.96%、16.20%及13.47%,占流动资产的比率为53.06%、31.65%、24.93%及21.45%。2019年,该公司新增应收票据1900万元。 过去四年,恒誉环保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03次/年、1.62次/年、6.32次/年、4.55次/年。 截至报告期末,恒誉环保应收桑德恒誉款项1220.00万元,因桑德恒誉出现资金困难,恒誉环保对桑德恒誉应收账款可能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目前桑德恒誉项目已处于暂停制造状态,截至报告期末桑德恒誉项目的工程施工累计金额为2004.48万元,工程结算累计金额为3240.00万元,工程结算金额大于工程施工金额所形成的预收款项(已结算未完工款项)金额为1235.52万元。 桑德恒誉成立于2017年8月,专注于废橡胶、废轮胎的资源化再生利用及可再生类资源化利用生产和产品(裂解油、炭黑、钢丝等)销售,目前注册资本5000.00万元。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8年,恒誉环保投资并持有桑德恒誉20%股权,该公司解释称,投资桑德恒誉主要是为了熟悉与进一步了解下游产业链的实际需求、操作水平以及对技术方案的预期、运营情况及经济效益,熟悉与深入下游产业的生存环境及生存空间,进一步了解裂解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回收端的市场情况及裂解产出物的市场需求情况及指标要求。 恒誉环保称,如果上述对桑德恒誉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则应收账款将抵减上述预收账款(已结算未完工款项)金额,由于预收账款(已结算未完工款项)金额能够覆盖对桑德恒誉的应收账款金额,上述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对发行人当期损益及所有者权益影响金额较小。 新三板挂牌期间曾出现会计差错 恒誉环保此前曾在新三板挂牌。不过自2018年10月11日起,公司终止了股份挂牌转让。在新三板挂牌期间,恒誉环保曾出现了会计差错更正。 据每日经济新闻,根据恒誉环保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截至2016年12月31日,新疆油泥综合利用项目完工进度为50%,按照合同约定,应结算合同总金额60%进度款。因公司对该项目结算进度理解存在偏差,造成该项目下的工程结算金额错误,从而导致201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及存货金额列报错误。 实际上,就会计差错类问题,上交所也曾问询过其他申报科创板的企业。譬如北京安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在第二轮问询中被问及会计差错调整问题。 “要看差错金额影响净利润或净资产的程度。”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王怀涛律师、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以及一名头部券商的保荐人,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重点还是差错金额的大小。 值得一提的是,恒誉环保会计差错更正后的数字,看起来像是同此次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的数字出现“打架”的情况。 如前所述,恒誉环保对应收账款、存货和预收账款进行了调整。其中,恒誉环保2016年调整后的应收账款为3696万元。 然而在申报稿中,恒誉环保2016年的应收账款为3511.2万元,二者差值为184.8万元。 二者数据为何有差异?这和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有关。 恒誉环保相关人士表示,在本次公司IPO申报过程中,基于谨慎性考虑,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进行了调整,公司2016年末补提坏账准备184.40万元。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相关调整已反映在申报文件之中,且符合相关规定,该数据以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数据为准。 而从申报稿来看,“应收账款余额”项下的数字,与恒誉环保2016年和2017年的年报披露的数据一致。 过去两年研发费用率不到5% 过去四年,恒誉环保研发费用分别为433.73万元、548.43万元、1016.09万元和1039.4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38%、10.37%、4.04%和4.43%。恒誉环保称,主要原因系公司2017年度收入规模较小,自2018年起,长期的研发积累在报告期实现了快速的业绩转化、营业收入增长较快所致。 截至2019年末,恒誉环保拥有研发人员30人,占全体员工数量比例为31.25%。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恒誉环保的研发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材料动力费、加工制造费、折旧摊销和其他组成。其中,职工薪酬分别为270.43万元、329.48万元、556.34万元和480.93万元;材料动力费分别为28.90万元、19.45万元、219.40万元和315.43万元;加工制造费分别为0.01万元、21.63万元、66.67万元和45.83万元;折旧摊销分别为29.18万元、66.68万元、71.60万元和114.52万元。 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恒誉环保管理费用分别为786.06万元630.71万元、1183.11万元和1281.5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62%、11.93%、4.70%和5.46%;销售费用分别为142.49万元、291.59万元、374.89万元和428.3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4%、5.51%、1.49%和1.82%。 昔日主业几近停滞 据时代周报报道,废轮胎作为固体废弃物,在露天堆放下会污染周边环境,被称之为“黑色污染”,其回收利用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据《现代橡胶技术》期刊统计,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全球汽车废旧轮胎积存量达30亿条,每年还在以10亿条的速度增长。另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数据,2017年中国废旧轮胎产生量约3.4亿条,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废轮胎处理主要有再生利用(如再生橡胶、橡胶粉)、翻新、热能利用、热裂解等手段。现阶段,国内热裂解技术在废轮胎处理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期,相关装备生产企业较少,行业内普遍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 目前,国内从事废轮胎裂解专用装备生产的企业包括商丘金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东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伊克斯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中科钢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恒誉环保等。 招股书显示,2006-2015年,恒誉环保重点发展废轮胎、废塑料裂解处理领域。然而,受国内“土法炼油”的市场挤压,该公司的裂解设备主要通过出口销售,曾销往德国、丹麦、巴西、匈牙利、爱沙尼亚、伊拉克、印度、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然而,2016年,恒誉环保转而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同时将业务重点调整在污油泥、废玻璃钢、生活垃圾、生物质等废弃物处理领域,而此前一直作为主业的废轮胎裂解生产线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均未产生任何收入。招股书显示,2016年,恒誉环保营业收入为3812.8万元,其中,污油泥裂解生产线的销售收入为3760.7万元,其他业务(闲置房产出租)收入52.1万元。 对此,恒誉环保表示,由于“土法炼油”具有投入小、效率高、回收快等特点,国内相当数量的废旧轮胎流入这些生产企业,致使废旧轮胎的回收价格不断推高,影响正规的环保型废旧轮胎资源利用企业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恒誉环保2016年前曾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废轮胎裂解业务,在2016年度的海外收入为0,其前后收入差异极大。不过,2016年前这一业务的营业收入在招股书中无从得知,海外业务收入为何锐减,招股书也未给出解释。 可见,恒誉环保曾作为主业的废轮胎裂解业务近年来发展颇为不顺、几近停滞,而污油泥等新兴业务目前也仍处探索期,该公司核心业务尚未形成。 市场规模化仍需时间 据新京报,相比填埋、焚烧等已有处理方式,裂解技术是实现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一种有效方式,裂解技术工艺在业内也被称为解决废弃物处理的“吃干榨尽”手段,而恒誉环保的收入与利润主要来自于向客户销售各类裂解生产线,其通过参加行业展会、参加行业会议、示范工程辐射效应、网络宣传等方式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 在招股书中,恒誉环保承认:该市场形成规模化尚需时间。其表示,从国家政策引导到下游市场逐步改变、进而形成新兴的规模化市场,仍需要时间过渡,因此也导致了下游市场的发展阶段对公司业务构成影响的问题。 以废塑料裂解装备为例,国内废塑料回收的分类处理体系尚未建立,国家对废塑料产品的处理措施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的管理程度,国内废塑料大量地流入了二次加工造粒、焚烧、填埋等处理环节。 某环保企业高管表示,裂解技术在国内已经有很多案例,大规模运用的障碍可能还是垃圾分类不够普及。不过,随着国家开始大力推动垃圾分类,行业未来有望加快发展。 201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 招股书显示,目前国内从事裂解装备研发、生产的其他企业主要包括青岛双星(集团)下属的伊克斯达(青岛)控股有限公司、商丘金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东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钢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2017年被行政处罚2次 报告期内,因恒誉环保未按规定期限办理企业房产税纳税申报,济南市地方税务局历下分局于2017年1月11日对恒誉环保征收滞纳金110.37元并处以50元罚款。恒誉环保已于2017年1月11日及时进行纳税申报并缴纳罚款。 2017年1月18日,恒誉环保申请主管税务机构变更,由济南市地方税务局天桥分局迁出转入济南市地方税务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因迁出过程中查询出现一项报送资料不及时的违反税收管理记录,被济南市地方税务局天桥分局处以200元罚款。恒誉环保已于2017年1月18日及时缴纳罚款。 恒誉环保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天桥区税务局出具的《证明》,上述违反税收管理记录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且均已处理完毕,除上述事项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未发现违法、违章及欠税记录。 国家税务总局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分别出具《证明》确认:2017年1月18日至2019年8月6日公司正常纳税申报,未发现欠税及因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而受到税务处罚的记录;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正常纳税申报,暂未发现欠税及因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而受到税务处罚的记录。 2018年年度分红960.13万元 2016年度至2018年度,恒誉环保未进行利润分配。 2019年6月20日,恒誉环保召开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按现有股东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合计960.13万元,以现金股利的方式发放。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上述利润分配已经全部实施完毕。 (责任编辑:赵金博)
单一客户收入占比高达60%,报告期内负债增长率达141% 近日,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证监会网站披露,公司拟在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不超过2178.00万股,发行后总股份不超过8698.00万股,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 翻阅全时天地招股说明书,和讯网发现,公司营业收入存在严重过度依赖,单一客户收入占比高达60%,报告期内负债增长率达141%。 一、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过重,单一客户收入占比高达60%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合计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4.92%、80.32%、82.63%。公司的前五大客户构成较为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向史赛克销售占比分别为 65.88%、58.96%和 60.43%,占比较高。 且Suprema 集团为发行人的关联方,存在利益输送问题可能。 二、向关联方方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占比达10%以上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向 Suprema 集团销售生物识别产品分别为264.82 万元、1,025.70 万元、1,707.35 万元。同时,2017 年和 2019 年,公司向Suprema 集团提供技术研发服务 138.03 万元和 53.42 万元。 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公司向苏州国科美润达医疗(603108,股吧)技术有限公司销售商品分别为 54.55 万元、83.36 万元和 369.69 万元。同时,2018 年,公司向苏州国科美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服务 31.57 万元。报告期内,美国飞锐存在直接及间接向公司采购光学产品的情形。美国飞锐 2019 年直接向发行人采购光学产品金额为 356.02 万元;2017 年、2018 年和 2019年通过 SiVal Instruments, Inc.、Rock Life Academic Inc.及 Chivalry Health Inc.间接向公司采购光学产品的合计金额分别为 567.49 万元、524.30 万元和 276.92 万元。 报告期内美国飞锐直接及间接向公司采购光学产品的合计金额分别为 567.49 万元、524.30 万元和 632.94 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与 Suprema 集团、苏州国科美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美国飞锐、Sival Instruments, Inc.、Rock Life Academic Inc.和 Chivalry Health Inc.存在较大比例的关联交易,影响公司日后市场销售。 三、报告期内负债增长率达141% 四、海外销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风险 报告期内,发行人各年的外销收入分别为16,021.71万元、17,034.81万元和22,004.07万元,占各年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8.50%、84.89%和87.02%,其中发行人对第一大客户史赛克(位于美国)的销售收入占各年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5.88%、58.96%和60.43%。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在全球各国**,美国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之一。若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发展,导致全球贸易受到影响,可能会对发行人向史赛克等境外客户的供货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发行人的经营发展。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