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全球KOL聚焦金融大动荡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连平 一、全球经济衰退定局,刺激政策难挽颓势•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引发金融市场动荡,点燃前期累积的金融风险 2008年之后,全球进入量宽时代,宽松的货币环境助推了加杠杆行为,由此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本次疫情突然来袭,点燃了投资者对金融市场已普遍存在的担忧,再叠加石油价格大跌等因素,使得美股于十日内熔断四次。 抑制总需求,冲击消费和服务业 疫情防控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交隔离,导致大量经济活动无法展开,重创了消费和服务业,而全球经济中服务业占比68%,使得需求骤降。 产业链传导受阻,收缩总供给疫情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贸交往活性大大降低,而在全球价值链横纵向高度发达的今天,产品的供给需要多国的合作,一国供给的停摆会沿着产业链传导至所有国家,更何况大多数国家的供给都已接近停摆状态。 就业压力上升 疫情冲击下,生产经营活动的停滞对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力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各国中小企业在疫情下仅仅能够维持2至3月,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手段,这些企业很可能倒在经济循环恢复前,而这些企业的倒闭又会导致大面积的失业。 恶化市场预期,投资进一步下降 一季度全球各主要经济体PMI大幅跳水,如果疫情拐点迟迟不出来,全球范围内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将延伸至三季度,各国的财政刺激举措可能无法长期支撑收入和消费开支,世界经济下跌的幅度将会进一步加深。 •大规模刺激政策难挽短期增长颓势 财政政策方面,各主要经济体虽然制于政治体制几经波折,但目前已基本取得统一意见,抗击疫情。美国财政部共推出2.2万亿美元的救助方案;欧盟也于3月23日同意临时放松《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关于“财政赤字不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率不高于60%”的约束,增大财政政策灵活性,但尚未就“共同举债”达成一致意见。 货币政策的出台较为迅速,主要的措施包括降息、宽松监管、量化宽松和负利率。疫情爆发至今,全球约主要央行共降息超过50余次。其中,美联储将利率下调至零水平,降息幅度达到150个BP,并首期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欧央行执行负利率,并在美联储的操作基础上,将量化宽松政策的对象拓展至公司债;日本央行更进一步,允许量化宽松购买ETF基金;英国央行出台的一揽子宽松计划,三月内两次降息至0.10%。 •虽然美国经济尚不至于陷入新的“大萧条”,但美国经济前景堪忧 美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有为”。美国政府不断积累逆周期调控经验并丰富工具箱。货币政策针对防范金融系统的“休克”,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则有利于刺激内需,烫平经济的震荡运行。当前疫情冲击下,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已经出台规模空前的救济方案,防范金融风险、直接补贴受损企业、保证中小企业流动性、为社会底层兜底保障,政策更具有针对性。随着疫情被逐渐控制住,经济大概率会逐步回到疫情爆发前的情况,走向“大萧条”的可能性较低。 逆周期调节已成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理念。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成为发达国家的宏观政策的主基调,逆周期调节目前成为危机冲击下政策制定的核心理念,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举措和工具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再出现“大萧条”时期那种政府“无为”的状态已不可能。 伴随着宏观调控体系的不断完善,美国的风险防控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得到加强。针对经济风险向社会风险传导的问题,美国逐步构建和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保体系尚未建立,失业导致大量社会问题爆发。之后,美国开始加大民生保障领域投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对于稳定社会、防止经济危机深化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投资消费快速回升,物价就业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或超过去年水平 投资方面,新基建将成为下一阶段拉动投资的重要推手,二季度末,基建投资累计同比有望转正,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降幅进一步收窄至10%以内。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至15%之间,带动固定投资回到6%左右的增长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业增速略低于去年 工业增长方面,全球疫情爆发将抑制需求端增长,二季度产品去库存或存在一定压力,预计二季度工业增速将有限回升至-3%的水平。三四季度,国外疫情可能得到控制,外需开始缓慢恢复,而国内复工复产也已达到或者超过疫情之前的程度,预计工业增加值三季度回到4%以上的增速,四季度达到8%左右的增速。全年工业增速接近去年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消费增长可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消费方面,消费提振既靠需求恢复,又靠政策刺激。预计在需求提升以及政策刺激的合力之下二季度消费将逐步回升,社零增速会得到提振,跌幅预计收窄至10%以内。三四季度,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住宅、汽车以及大型聚集性消费会有一定回暖,带动消费继续回升。预计三季度消费恢复至2%-3%的正增长,四季度增长至10%上下,全年达到或接近疫情前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市场景气度逐步回暖 预计全年房地产销售回升,投资反弹,价格可控。其中,房产销售增速快速回暖,到三季度开始回升至正增长,全年增长8%-10%。土地供给增速可能达到两位数,节奏上二线城市最快。土地购置全年小幅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全年可能达到20%左右。 受疫情影响,年初房地产销售断崖式下滑,房企现金流压力增加,开发投资大幅下挫,房价增速温和回落,需要关注中小房企面临的行业洗牌风险。 随着全国复工复产逐步恢复,需求转变和政策调整将推动房地产行业复苏。近期房产销售回升,市场情绪开始回暖。宏观政策逆向调节加大,预计后续财政和土地政策料逐步释放积极信号,为房地产行业提供支持。 货币宽松令资金紧张问题得以缓解,房企现金流料改善。建安工程有望修复,带动房产投资反弹。增加土地供给系大概率事件。目前国内土地供给处在下行周期的尾部阶段,提前释放土地供应顺应周期特征。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房价增速低位徘徊。 •物价运行态势趋于改善 全年CPI有望延续下行趋势。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将带动猪肉价格持续下行,天气转暖后蔬菜等价格将相对平稳,国内粮价会继续保持稳定,支撑食品价格维持高位的动力衰减。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也会带动居民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增加,供需平衡下非食品价格走势将保持平稳。 PPI有望出现转折,走向上行。疫情导致的供需平衡仍然需要时间来恢复,且全球石油需求大幅萎缩、库存高企,使得短期内国际油价难有明显提振,预计二季度PPI同比将继续处于负增状态。三四季度随着海外疫情得以控制,外需恢复,叠加刺激内需政策落地。 三、出口遭遇空前压力,国际收支总体平衡•进出口贸易承受巨大压力 中国进出口贸易承受巨大压力,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扩散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上涨以及各国疫情处理和防控措施加强,中国的对外贸易、国际收支等均受到冲击。 服务贸易逆差将趋势性缩减。国际航班停飞及出入境管制措施的加强将预计拖累服务贸易进出口,但服务贸易结构性改善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预计其逆差依然趋势性缩减。 中国出口总额与6大集团耗煤量、汽车半钢胎复工率趋势相近
本报记者 朱宝琛 在浙江湖州市织里镇开了一家小型童装厂的倪先生,最近朋友圈里发送的,基本上都是关于童装的图片。 这位80后的企业主,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对服装厂迟迟不能开工深感担忧。不过,现在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他的童装厂的生产也已经步入正轨。 “现在童装的出货量还行,跟去年差不多。”4月27日,倪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业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活,则社会经济活;中小企业兴,则社会经济兴。稳住中小企业,就是稳住经济的“半壁江山”。 倪先生的童装加工厂,可以看作是国内众多中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元气”正在慢慢恢复。 可以佐证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部分云平台大数据监测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为84%。而两个月前这一数字尚不足30%。 “为稳定亿万家庭生计、稳住国内就业大局,国务院提出‘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生存下来’,预计未来会有一揽子的相关扶持政策陆续出台。”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他建议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合力效应。货币政策继续加大信贷力度,帮助更多的受困中小微企业“活下来”,稳定“基本盘”;财政政策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让能活下来的企业“活得更稳健”。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逐步落实落地,企业复工复产不断加快,工业产品销售开始回暖,企业利润呈现一些积极变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36.7%(2009年5月以来的次低值),前值-38.3%。与此同时,私营企业、小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利润降幅不同程度收窄。 “可能与前期国家出台的定向扶持政策有关。”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国家已经陆续出台政策扶持中小企业,但政策落实尚需时间,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的打通也需要行业合力。若后期全球需求持续性疲软,且供应链中断时间持续较长,企业资本支出和现金流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现金流压力将对制造业投资的回升形成压制。 他同时表示,小微企业是“六个稳”与“六个保”的交集——“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宏观政策从结构上而言,应该更多向小微民营企业倾斜,短期内以纾困为主。 伍超明建议,要加快落实已出台的货币扶持政策,将资金尽快发放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手中,以解其燃眉之急,让更多人的企业“活下来”,加快企业复工复产。要加紧推出更大力度普惠性财政援助政策,如抗“疫”特别国债规模提高至2万亿元以上、狭义的赤字率提高至3.5%,保证普惠性财政援助的资金来源;直接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提供补贴或资金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同时,要加紧落实《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提到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此外,建议鼓励部分中小微企业加快并购重组。这一方面可有效缓解处境艰难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防止企业破产清算、职工失业,且规模扩大后,企业融资渠道或明显拓宽,融资成本也有望进一步下降,企业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企业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帮助其增强市场话语权、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编辑 上官梦露)
降准如期落地 8000亿元流动性今起释放 政策礼包连发 开年经济“稳”启动 刚一开年,稳经济的政策“礼包”就接连落地:1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8000多亿元流动性开始释放;1月3日召开的开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首个议题是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1月2日伴随四川和河南发行地方债,全年地方债发行大幕开启,进度比上年再提前;1月1日起,850余种商品调低进口关税、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新政落地。 业内专家指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20年我国经济“稳”字当头,无论是开年已经接连落地的“稳经济”政策,还是近期密集召开的各部门年度工作会议,均释放出“稳”的强烈信号,多措并举全力确保我国经济开局“稳”。 央行送出2020年开年第一个“大礼包”:今日降准如期落地,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义举表示,降准有利于经济稳增长。当前稳增长已成为经济工作的重心,本次降准体现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有利于总需求的提振。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一面是金融加大对实体的支持力度,一面是直接聚焦制造业稳增长,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 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制造业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要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措施,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能,促进制造业稳增长。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目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30%,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必须以制造业的增长为支撑。”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稳就业看,稳制造业增长也是实现稳就业目标的基本途径。同时,制造业是知识经济的载体,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制造业密不可分,促进制造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促进制造业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他表示,2020年“六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宏观经济政策的适时逆周期调节。由于开年有包括MLF(中期借贷便利)一季度到期、缴税、地方债提前发行等较多资金回笼,加上春节跨年资金需求旺盛,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与开年的资金回笼形成对冲,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的基本稳定,并非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地方债的加快发行旨在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为稳投资、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看来,国常会对制造业稳增长的重视体现了政策层对于逆周期调节稳增长的重视,稳投资作为“六稳”的核心部分,是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与服务业投资近年来迅速增长,新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提高将进一步助力稳增长。 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全面降准和地方债加快发行等多措齐发正是体现了“宽货币、紧信用、松财政”的政策布局,也凸显了当前政策的主要目标,即以我为主进行逆周期调节稳增长。 首先,为了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央行开年进行全面降准,进一步降低了银行资金成本,释放更多廉价的中长期资金来提高银行主动放贷意愿、增强制造业企业融资能力。通过改善企业环境,夯实制造业“愿贷、敢贷、会贷”的长效工作机制,从内部提升企业生产扩张动能。 其次,专项债加快发行也体现了基建托底稳增长的政策取向,通过调降利率及适当适时降准为专项债的发行提供更好的利率环境。通过提振全社会生产与投资的内生增长动能,在外部不确定性仍存的情况下缓和经济下滑的压力。 当前来看,逆周期调节的宏观调控工具箱已经开启。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已经落地的政策之外,多部门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也释放出明确政策信号,围绕全面做好“六稳”、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酝酿储备更多政策措施。 例如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明确,大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搞好重大项目储备实施,努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培育、拓展消费新增长点。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贯彻“六稳”部署,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稳定制造业投资,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更多旨在支持实体的金融政策将在一季度落地。从2020年3月1日起,存量贷款利率将“换锚”,LPR在存量贷款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此举将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而伴随着LPR在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望继续降低。 1月2日至3日召开的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也对2020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要求,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财政部:2万亿减税降费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今年超2万亿元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效果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据财税部门测算,减税降费拉动当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 这是12月25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中透露的数据。 据中新社报道,《报告》称,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实现减税降费19688.94亿元。其中减税16473.26亿元,降低社会保险费3215.68亿元。全年减税降费数额将超过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今年减税降费力度空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减税降费规模有如此之大。 近日工信部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称,预计全年减税降费2.36万亿元,这相当于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规模。 刘昆表示,目前各项减税降费措施落实有力,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具体表现在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初步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确保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确保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要求,重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有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明显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大规模减税降费对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都具有较明显大拉动作用。第一财经实地采访不少企业,对增值税减税和社保费降费感受最为明显,部分企业将减税降费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创新研发,或者降价让利消费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3718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与1-10月份持平。今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是6.2%,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报告》同时指出,政策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压力较大,“1-10月,由于减税降费力度超出预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8%,其中税收收入仅增长0.4%”。二是少部分企业减负不明显,“个别处在产业链‘夹心层’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相对有限”。三是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不容忽视。 针对下一步减税降费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时要求2020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要降低关税总水平。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多位财税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2020年预计不会出台新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而重在巩固和拓展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的成效。未来减税降费政策会继续优化,不排除会有一定结构性减税政策出台,比如国务院明确提出研究对制造业重点行业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应更加珍惜与中高速增长相匹配的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持续关注气候变化中的金融风险问题 本网讯 负利率政策的逻辑与效果是什么?气候变化会导致哪些宏观金融风险?针对这些当前全球中央银行研究的重点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12月21日在“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作出解读。 长期看负利率政策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超长期来看,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利率水平将逐渐下降。但是,名义利率在理论上存在着零下限约束(ZLB),政策利率不可能突破零,利率的长期趋势与中短期变化也不能够等同。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自然利率水平明显下降(甚至为负),通胀和产出持续低迷。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匈牙利都突破零利率下限实施负利率政策。随后,丹麦、瑞士等小型开放经济体出于稳定汇率的考虑,也倾向于实施负利率政策,以避免资本大量流入造成本币升值和经济冲击。陈雨露表示,从短期和政策操作层面来看,实施负利率政策后,市场主体预期的变化会使金融条件趋向宽松,长期利率水平会随着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下降而逐步走低,进一步使期限利差收窄,市场信心得到一定的提振,融资的约束也会有所改善。 但从长期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来看,负利率的长期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利率过低扭曲了价格信号作用,弱化了利率政策传导效果。利差和盈利的下滑,会降低银行放贷意愿,不利于促进产出和通胀,也不利于市场出清和资源有效配置,甚至会损害央行的政策声誉和公信力。二是利率过低将加剧资产泡沫,放大风险偏好和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这不仅会增加系统性风险,还可能会扩大贫富差距、加剧全球民粹主义倾向。三是影响银行盈利,降低保险公司、养老金机构的收益,加大养老体系负担,损害微观主体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四是不利于国际政策协调,容易引发竞争性货币贬值和金融动荡。 “因此,在低利率已成为全球经济常态的新环境下,我国应更加珍惜与中高速增长相匹配的正常货币政策空间,警惕低利率可能引发的资产泡沫风险。”陈雨露表示,应通过价格杠杆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为可能的下一步外部危机应对做好技术性准备。 应加强金融领域环境风险分析 气候变化是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大因素之一,具有“长期性、结构性、全局性”特征,正在引起全球中央银行的重视。 陈雨露认为,首先,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抵押品价值缩水和信贷条件收紧,在金融加速器和抵押品约束机制下,市场信号可能会放大气候变化风险的严重程度,使其对单个金融机构的冲击演变为系统性风险。其次,气候变化是个很难逆转的过程,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但金融机构往往仅关注气候变化的平均预期损失,对极端异常情况准备不足。第三,气候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存在“循环反馈”特点,气候灾害损失将导致信贷收缩,这将进一步弱化居民与企业资产负债表,影响经济潜在增速和产出缺口。 因此,中央银行应具有足够的前瞻性,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冲击。陈雨露强调,加强金融领域的环境风险分析是推动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宏观政策有效框架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陈雨露表示,气候变化的宏观金融风险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物理风险,即未能有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二是转型风险,即公共或私人部门为控制气候变化采取的有效政策及行动所带来的金融体系不适应性风险。这两类风险将通过资产价值重估、资产负债表、抵押品价值变化、风险头寸暴露、政策不确定性和市场预期波动等渠道,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变量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冲击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气候变化的宏观金融风险问题是一个前沿性研究领域。陈雨露指出,近年来,人民银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持续关注气候变化中的金融风险问题。 “一方面,加紧制定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并在我国六大试验区加紧试验和总结,以增强绿色金融项目本身的可持续性和金融体系的未来适应性;另一方面,我们已经对‘碳交易——企业——银行’的压力传导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山西省为样本测算了气候变化对煤炭、冶金、火电三大行业财务指标及相关金融风险的具体影响。”陈雨露表示。 据了解,下一步,人民银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将关注三个命题:一是气候变化对金融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异质性影响及政策应对;二是气候变化风险对宏微观审慎监管的冲击和影响机制;三是将气候变化风险作为参数纳入我国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可行性及框架修正路径。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2020年《经济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于2019年12月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雪松出席并介绍了2020年中国《经济蓝皮书》主报告的主要内容:2020年中国要实施一套组合性的政策,是“三位一体”的组合性政策:第一,加强逆周期调节;第二,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第三,管控好内外风险。 以下为文字实录: 李雪松:做好2020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建议 2020年中国要实施一套组合性的政策,是“三位一体”的组合性政策:第一,加强逆周期调节;第二,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第三,管控好内外风险。 加强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是因为逆周期调节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所以要提前进行逆周期调节。逆周期调节要达到一定的力度,使得扭转经济下滑的态势。扭转下滑的态势目标还是要保持就业增长,保持经济韧性,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使得就业不要滑出合理区间。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目的是为了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房地产和外部输入性风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就业在合理水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优化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适当提高赤字率,增加债券发行。 一是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优化减税降费政策的传导机制。二是适当提高赤字率,将名义赤字率从2019年2.6%提高到2020年的3%左右,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以及科技、生态补短板。因为赤字率确实也需要提高,一些公用的事业是不可能靠专项债解决,需要提高名义赤字率。三是增加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发行,将专项债从2019年的2.15万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0万亿元以上,适度扩大专项债资金充当重大基建项目资本金的项目范围,发挥杠杆效应,维持必要的基建投资增速。基建投资增速现在是很低,在逆周期调节当中要扩大它的融资来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发力,使得基建投资既有利于当前的短期增长,又能够对未来的长期发展产生作用,不仅是一些大的跨区域的互联互通项目,而且对于5G等新型基建项目可以加大投资力度。 第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在合理水平,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度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一是保持流动性在合理水平,适当提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使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达到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的一个合理水平。二是综合考虑国内经济金融周期,价格变化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利用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契机,通过LPR改革引导基础利率下行,顺周期降低各类融资主体实际融资成本。三是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定价和管理能力,推动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在实质性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实现信贷投放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相吻合。四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是一个相机选择,要随着2020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在它的力度上可以进行适度调整,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调整,这样既不要过度的刺激,又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 第三,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优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稳岗增岗扩就业。 (二)加快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特别是财税、金融和科技体制改革,需要加快推进。中国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在过去的40年的高速发展中,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中是经过了多次改革,也总体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现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的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尚不能适应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所以需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尽快地转向有利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来。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污染治理攻坚战。 在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在金融领域要建立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化处置机制,加快银行业补资本工作。在房地产领域,要把握好处置房地产风险的节奏和力度,防止房地产价格大起大落,防止刺破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在财政领域,要多措并举,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压力。
融通基金:政策的边际变化有利于顺周期行业 上周(10月28日-11月1日),上证综指微涨0.11%,收于2958.20点;深证成指上涨1.47%,收于9802.33点;沪深300指数上涨1.43%,收于3952.39点;创业板指上涨0.70%,收于1687.00点。展望后市融通基金认为,上市公司三季报盈利加速行业与中报基本一致,其中养殖、白电、建材较突出,可以关注低估值的顺周期板块。 据统计,截至10月30日,99.9%的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三季报,2019Q3/2019Q2/2019Q1全部A股归属母公司净利累计同比分别为6.9%/6.5%/9.4%,剔除金融后为-1.9%/-2.8%/1.3%。2019Q3/2019Q2/2019Q1全部A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分别为6.8%/3.9%/9.4%,剔除金融后为-2.3%/-6.3%/1.3%。整体上,A股三季报净利润增速与中报基本持平,业绩圆弧底逐步形成。其中主板增速回落至7.7%,中小板和创业板增速分别加速至1.8%和4.1%,边际上中小创业绩有回升。融通基金分析,盈利加速的行业主要为家电、农业、电子、建材。其中二级行业中,盈利加速的行业有油服设备、玻璃制造、其他建材、白电、养殖、生物制品、半导体、电子制造、计算机设备、通信运营等。保持较高增速的二级行业主要为水泥、工程机械、免税服务、航运、医疗器械、电子元件、保险券商等。保持较低增速但稳定的是银行、地产。 融通基金认为,当前市场处于“经济向下、政策宽松,但政策又受到通胀的约束”的局面,所以总体窄幅震荡。但如果社融持续好于预期,10月份的经济数据也触底企稳,这一组合将变换为“经济稳、政策稳”,其边际变化利于顺周期板块,包括金融地产、周期投资品、周期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