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我们每一年都是巨额投入,甚至到第三年,我们都没有盈利预期。”日前,字节跳动高级副总裁、教育业务负责人陈林在一场演讲上首次完整阐释了字节跳动教育业务的理念、使命、优势和规划。 在演讲中,陈林表示字节跳动教育业务的使命是“创新教育,成就每一个人”。他认为,目前教育行业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都有可改进之处:社会层面,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校教育层面,老师陷入大量重复机械性工作;家庭教育中,家长缺少专业的工具甚至知识。而目前科技要素的变化,带来了改变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陈林特别强调,字节做教育的最大优势并非技术、产品、流量,而是战略决心和组织文化,“我们会持续大力度、大投入、长期不间断地在教育领域进行创新”。 作为2012年就加入字节跳动的核心员工,陈林是从公司内部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管理者,曾先后担任多款旗舰产品的产品经理。2018年11月,陈林出任今日头条CEO一职。 陈林在演讲中透露,自己出身于教师家庭,同时也是“教育改变命运”的受益者,教育对自己有很特殊的意义。2019年,他决定推掉所有其他工作,AllIn教育业务。 字节跳动一直对教育领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过去几年,字节跳动持续在教育领域进行探索,包括领投美国高等教育创新公司Minerva,陆续推出一对一外教产品GoGokid、启蒙AI课产品瓜瓜龙,中小学在线辅导教育产品清北网校等。 有分析认为,教育业务是字节跳动流量变现逻辑下的产物。陈林非常不认可这个观点。他表示,教育业务目前一直在亏钱,但公司仍然持续大力度投入,暂时不考虑盈利。如果做教育是为了流量变现,他的第一选择会是关掉教育部门。 在陈林看来,教育业务还有很大创新空间,也只有创新才能带来新的增量和改变。例如,外界普遍看衰在线一对一模式,认为成本高、天花板低、业务难做大。陈林却表示,GoGoKid正在做一些降低成本的技术尝试和创新,如果最后可以实现,市场会被颠覆掉。“虽然很多设想还在验证阶段,但我们相信,这个业务模式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未来。” 字节跳动创始人兼CEO张一鸣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其实不焦虑,有耐心。”张一鸣在字节跳动8周年公开信中说,“教育业务必须有更根本的创新,当然前提是我们有更深刻的认知。在新的领域大胆尝试,是始终创业的重要标志”。 今年以来,字节跳动的教育业务明显提速。疫情期间,清北网校帮助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平台,为武汉市90万个中小学生的网络教学提供技术支持。3月,瓜瓜龙英语正式上线,主打2岁-8岁的英语启蒙AI录播课,并拿下热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赞助商身份。 同期,字节跳动也在大规模招聘教育领域的人才。今年年初,陈林曾表示,字节跳动教育业务今年将会招聘超过一万人。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字节跳动教育业务的探索横跨pre-k,k12,成人教育多年龄段,产品矩阵丰富,涵盖多学科、多种课程形式。 在一周年演讲的最后,陈林表示,做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他同时也表达了长期投入教育行业的决心,“我们在爬一座很高的山,关于爬山,我相信会有一些窍门,但断没有任何捷径。我不知道要爬多久。但等我们爬上去以后,山顶一定会有最好的风景”。
将学大教育证券化4年后,创始人金鑫终于有望拿到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可惜市场并不买账,消息发布当日,紫光学大吃到一个结结实实的跌停。 这也怨不得市场。对金鑫来说,将资产卖给上市公司并在4年后才宣布掌舵的操作,虽已完全不会触发借壳红线,甚至不会引发市场关于“类借壳”的猜测,但对学大教育而言,装入上市公司后,在没有创始人全面掌舵的情况下,表现得非常普通,已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开。 早早完成私有化并登陆A股,学大教育可谓“起了个大早”,可时至今日能否“赶上个晚集”,就看金鑫重新掌舵后的表现了。 创始人4年后重新掌舵 紫光学大7月22日发布定增预案,拟发行不超过2885.85万股股份,募集不超过11亿元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教学网点建设、教学网点改造优化、OMO在线教育平台建设项目,并偿还股东紫光卓远借款。 其中,金鑫控制的晋丰文化拟认购股票数量不低于定增发行数量的10%且不超过45%。以发行数量上限计算,发行完成后,金鑫将通过晋丰文化间接持有紫光学大2.31%至10.38%的股份,通过天津安特间接持有8.47%股份,通过椰林湾间接持有9.95%股份,合计持有紫光学大20.73%至28.80%的股份。 交易完成后,金鑫将对公司董事会进行调整,另一重要股东紫光集团及其相关方也承诺支持,紫光学大将完成“易主”,金鑫正式上位。 需要注意的是,金鑫并非外人。早在2010年11月,金鑫就带领学大教育登陆纽交所。此后,学大教育从美股私有化,最终在2016年7月以23亿元的价格装入A股上市公司银润投资,后者因此更名为“紫光学大”。 出于种种原因,彼时的交易并未采取常见的发行股份收购资产方式,而是直接使用现金购买。因此,金鑫仅担任上市公司的总裁、副董事长,而没有通过持有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不过,考虑到同时装入大额资产并完成易主,彼时很有可能触发借壳,以现金购买或许是交易各方精心设计的“迂回”之举。 如今,金鑫将通过参与定增成为紫光学大的实际控制人,此前掌舵数年的紫光集团也愿意放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4年前收购的后手,即一次可能触发借壳的交易,分成两步走。特别是在2019年,重组新规松绑,将借壳认定窗口期缩短至36个月,使得“两步走”策略彻底无需担心触发借壳红线。特别是今年5月,金鑫携天津安特、椰林湾卷土重来,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此次易主作了铺垫。 错过快速发展机遇期 等待了4年,“躲”过了“类借壳”,真的是交易各方有意为之吗? 收购学大教育后,金鑫曾担任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长,但仅几个月后,便辞去上市公司相关职务。没有了创始人的掌舵,装入学大教育的紫光学大也没能交出一份优秀答卷。 资料显示,学大教育属于K12教培细分领域,产品包括个性化一对一、个性化小班组课、国际教育等。在投资者眼中,K12教培可谓非常优质的赛道,产品需求旺盛,且对价格不敏感。过去几年,与学大教育同属一个赛道的好未来表现抢眼,在美股市场备受追捧,2015年至今累计涨幅约15倍。反观紫光学大,2017至2019年分别实现营收28.12亿元、28.93亿元、29.9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8.09万元、1295.08万元和1386.5万元。 从某种角度来看,握有一手好牌的紫光学大,几乎错过了过去几年的飞速发展期,唯一能被市场记住的,也就是实际控制人变来变去、资本运作不断。2016年1月,紫光系入主,清华控股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018年8月,紫光系宣布有意转让所持股权,苏州高新和海南联合或将入主;2018年10月,苏州高新和海南联合退出,深投控登场,可到了2019年8月,与深投控的交易也宣告终止;今年6月,由于金鑫控制的天津安特及其一致行动人椰林湾持股比例提升,紫光学大变为无实际控制人。在此过程中,紫光学大还一度打算卖壳给天山铝业,但最终也未能成行。 如今,金鑫卷土重来,并将正式掌舵紫光学大,能否将上市公司带出泥潭,交出亮眼业绩?在教培产业纷纷“上线”的大趋势下,要想涅槃重生并非易事。受疫情影响,大量线下教育无法开展,紫光学大的业务也受到影响。同时,线上教育的重要性被市场认可,但这对深耕线下市场多年的公司来说,是几乎全新的赛道,机会很大,但也充满挑战。 紫光学大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11亿元的募投资金中,有1亿元用于OMO在线教育平台建设项目。不过,公司也表示,学生在经历了在线教育审美疲劳、效果低于预期之后,线下机构有望在复课后迎来大批报名。
日前,山东约读书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约读书房”)宣布完成融资,投资方为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掌阅科技”)。此轮融资主要是为了布局青少年纸质阅读新版块,提高品牌竞争力,拓展阅读市场。据悉,这是掌阅科技在K12教育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约读书房是一家专注于7-14岁青少年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专业阅读培训机构。目前,约读书房课程按照年龄、趣味、想象探索、文学启蒙、思维激发、题材等分成不同班级,通过面授、在线、双师等多教学培训模式,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阅读能力的青少年学习需求。约读书房现有直营校区30余家,面授校区超百个,覆盖二十余省市地区。 掌阅科技方面表示,将持续关注K12教育领域的投资机会。今年4月,为加强与纸质书读者用户的连接,丰富纸质书和互联网富媒体内容的互动场景,拓宽针对教育类阅读用户群体的内容服务,掌阅科技完成了对云梯科技的数千万投资。 目前掌阅科技在教育板块逐步发力,和阅读相关的教育是公司的重点战略方向之一。掌阅科技正在逐步完善公司在青少年阅读领域线上、线下全链条的布局,丰富阅读、有声内容及视频等版权资源的内容分发场景,充实图书、绘本、课程等教育类阅读内容的积累,为公司进一步深耕阅读教育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7月20日披露,立德教育有限公司(下称“立德教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华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主要业务 立德教育是中国黑龙江省的大型民办学历制高等教育服务供应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8/2019学年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计算,在黑龙江省所有民办学历制高等教育服务供应商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约为7.5%。 该公司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经营一所学校,即黑龙江工商学院(以下称为黑龙江学院)。该学校是2002年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立的具有学位授予资格的民办学历制正规大学水平教育机构,主要提供本科课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该学校本科课程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从2016/2017学年的78.7%提高到2018/2019学年的90.9%,使在黑龙江省所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排名从2016/2017学年的第六位提高至2017/2018学年的第四位。此外,按2016/2017学年至2018/2019学年在校生人数的复合年增长率计,该校是黑龙江省增速最快的提供本科课程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截至2016/2017学年、2017/2018学年、 2018/2019学年及2019/2020学年,学校的在校生总人数分别为7,550人、7,800人、 8,256人及8,818人,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3%。此外,截至2020年2月29日,学校的在校生人数总共分别为8,807人及6,739人,教师团队分别为450人及465人。 立德教育的客户主要为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学生。 财务状况 于往绩记录期间,立德教育的收入、净利润、在校生人数以及学费及住宿费标准稳步增长。 立德教育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由截至2017年8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1.08亿元增加至截至2018年8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1.17亿元,并进一步增加至截至2019年8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1.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3.3%。 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8月31日止年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4871.6万元、人民币5715.4万元及人民币7035.7万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0.2%。 毛利及毛利率维持强劲增长,主要是由于更多的学生入学及较高的学费率带来的收入增加。 募资用途 用于扩大与二期建设有关的哈南校区;将用于偿还金融机构的借款本金及利息;将用于收购其他学校以扩大学校网络;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主要风险 (i)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倚赖市场对学校和本集团品牌及声誉的认可;(ii)受2016年决定及《司法部征求意见稿》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若以现有形式实施,或会对学校的发展、营运及管理产生不利影响;(iii)可能无法成功执行增长策略或有效管理增长,这可能会妨碍把握新商机;(iv)在哈南校区的运营涉及不确定性及风险;(v)可能无法成功整合收购的业务,从而可能会使失去来自有关收购的预期利益并招致重大额外开支;及(vi)在中国教育行业内面临激烈竞争,可能会导致不利的定价压力、经营利润减少、失去市场份额、合资格雇员离职以及资本开支增加。
7月11日下午,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2020年重点课题《新规下的健康投资文化培育—金融投资者调查研究报告(2020年度)》线上评审会举行,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人民银行原副行长、CWM50学术总顾问吴晓灵,原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证监会原副主席、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CWM50常务理事李剑阁,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金融消保局副局长尹优平,银保监会资金部副主任罗艳君,证监会市场二部巡视员兼副主任刘健钧,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更强,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等监管部门负责人与业内相关专家出席会议,并对报告进行评审与点评。 该课题由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CWM50理事杨凯生牵头,东方红资产管理作为独家课题支持单位;银行业协会、证券基金业协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东证资管、中金公司、中融信托、蚂蚁金服、富达国际、宏利投资管理、富邦华一银行等单位共同参与课题调研与执笔,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提供学术支持。 会上,课题牵头人、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首先就课题的背景与内容框架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在我国金融体系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型、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做好投资者教育和引导非常有必要。投资者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维护自身权益意识的增强,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提升自身销售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市场健康发展,也是我国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 接下来,课题组代表李建勇(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李健(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杨海(东方红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张伟强(清华五道口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陶仲伟(工商银行个人金融部首席专家)、吴松凯(招银理财研究总监)、韩冰(基金业协会投教与国际部主任)、任莉(东方红资产管理总经理)、王强(中融信托合规总监)、林剑文(中金公司财富管理服务中心执行总经理)、李振华(蚂蚁金服研究院执行院长)、丛黎(富达国际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邱铠平(宏利投资管理高级执行总监暨亚洲养老金负责人)、王文锋(富邦华一银行副行长)分别就主报告、调研篇与案例篇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汇报。 在听取了课题组代表的汇报后,评审专家对课题报告进行了深入评议和讨论。 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人民银行原副行长、CWM50学术总顾问吴晓灵认为,报告从务实、理性的角度出发,对健康投资文化的内涵与要素进行了剖析,并结合中国实际与外国经验,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此外,她重点就报告中提到的资产管理机构的信义义务、资产管理产品的法律关系、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等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建议,并提出可以进一步分析刚性兑付理念的成因,在金融产品销售模式上对买方投顾与销售机构的角色加以区分。 原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认为,课题调研结果对于理解目前各类资管产品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担意愿非常具有价值。他建议课题从中国特色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目前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者相较于股票投资者普遍缺乏风险承受能力的原因,并通过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法律关系、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健康投资文化培育的可行路径。 证监会原副主席、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CWM50常务理事李剑阁指出,投资者教育应该与投资者保护并重,金融机构要加强自律,并强调对恶意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要从严惩治。此外,他还从两方面分析了刚性兑付概念的成因,认为随着金融服务形式的丰富与行政干预的减少,资产管理市场将进一步得到规范,刚性兑付最终会被打破。 人民银行金融消保局副局长尹优平在充分肯定了报告的参考价值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厘清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投资者的概念以及对投资者调查样本选取进行完善的建议。他认为,要坚持“金融为民,教育为先”的理念,通过科技赋能,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性宣传与阵地化宣传相结合的网络化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丰富投资者教育载体和形式;要坚持多措并举,守正创新,通过社会各个主体的共同参与,营造有利于形成健康投资文化的社会环境。 银保监会资金部副主任罗艳君提出,可以适当丰富健康投资文化的参与主体,进一步聚焦课题对投资者的界定,区分资管产品的投资者与股票、债券投资者的差异。此外,她建议从树立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导向、建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强化“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等方面推动健康投资文化的形成。 证监会市场二部巡视员兼副主任刘健钧提出要从产品设计的基础层面以及相关法律制度层面对投资者教育的维度进行补充。具体而言,一是产品设计需要符合三项基本原则,即风险收益对称、无风险产品收益率符合基本收益率曲线、市场风险由投资者承担;二是要明确资产管理产品的法律关系,更好地推动投资者教育和保护。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更强在对报告的深度、形式和观点等方面予以肯定的基础上,一方面建议在产品信息披露中或投资前,根据产品风险类别设置相应简短学习内容,确保投资者充分了解风险,真正落实投资者教育;另一方面重申银行业协会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和智库的作用,促进投资者教育和投资文化的培育。 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指出,厘清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的基本法律关系对于促进资管业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当前中国尚未形成健康的投资文化,投资者乃至专业销售人员的风险承受能力仍然较低,要继续推动投资者及销售人员的教育及陪伴工作。同时,她提到,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投资习惯培育作用,并大力发展投资顾问提供资产配置业务,让投资者赚到钱,使投资者教育真正发挥实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燕指出了区分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重要性,以及投资者教育的四个层次:一是打破刚兑除了需要资管业务转型外,还需要促进投资者逐渐接受股权投资文化;二是强调信义义务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三是培育长期投资理念;四是完善纠纷解决机制。 工银理财总裁唐凌云认为,健康投资文化的培育是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投资者教育过程中,资产管理机构也要切实履行“卖者有责”,此外,为在依法合规和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培育净值化投资者,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明确和落实资管新规的相关细则。 在讨论发言环节结束后,课题牵头人杨凯生进行了总结发言,重申了课题报告的必要性以及专家发言的启发性,并表示课题组将会按照评审专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报告。 会议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秘书长刘喜元主持。
全通教育7月15日午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万元-1200万元,同比增长131.42%-147.13%。 全通教育表示,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继续教育业务无法以集中面授培训方式开展项目,主要开展线上培训,与原面授培训联系较为紧密的培训会议费、培训资料费以及劳务费等成本有较为显著的下降,继续教育业务毛利率大幅增长。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收回部分信用期长的应收账款,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减少。人工费用、市场费用、行政费用等同比均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