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电商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10月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投融资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根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以下简称“电数宝”大数据)编制而成,每月发布一次。 网经社将狭义的电商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主要指零售电商。而“泛电商”则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所有实物、服务和虚拟商品的在线交易行为和业态,主要包括以大宗商品和工业品为主的产业电商,以消费品为主的零售电商,以在线外卖、旅游、教育、租房、医疗、出行等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电商,以及跨境电商、物流科技。 《报告》显示,2020年10月电商行业融资有49起,同比去年同期48起融资增长2.08%,环比9月份49起持平;融资总金额超260.2亿元,同比去年同期95.8亿元增长171.6%,环比9月份73.7亿元增长253.05%。 这49起融资事件,包括生活服务电商23起,总融资额170.3亿元,平均融资额8.9亿元;零售电商13起,总融资额60.8亿元,平均融资额5亿元;产业电商8起,总融资额23.8亿元,平均融资额2.9亿元;物流科技2起,总融资额1亿元,平均融资额1亿元;跨境电商3起,总融资额4.3亿元,平均融资额1.4亿元。 就融资事件分布来看,北京融资20起,广东融资9起,上海融资8起,浙江融资6起,江苏融资2起,天津、湖南、山东、陕西融资各1起。 2020年1-10月份累计发生融资事件296起,其中1月25起、2月30起、3月51起、4月43起、5月43起、6月38起、7月39起、8月33起、9月49起、10月49起。 产业电商融资8起总额超23.8亿元 同比增长145.36% 网经社将狭义产业电商定义为通过第三方及自营B2B平台在企业间进行的交易。广义上指企业间在线化的方式进行信息撮合和交易的商业模式,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提供大宗商品贸易服务的大宗电商,提供企业非生产性物料(MRO)及生产性资料(BOM)服务的工业品电商,提供消费品在线批发的批发电商,以及相关服务商等业态。 据“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产业电商领域共有8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是小鹿科技、震坤行、好好采、一块医药、群杰印章、鸟语花香、美肉商城、网筑集团,融资总额超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36%。 零售电商融资13起总额超60.8亿元 同比增长116.37% 网经社将狭义零售电商定义为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包括实物商品交易及虚拟商品交易。广义上零售电商是一种业态,包含平台、商家、品牌、用户、服务商等。按模式分,有C2C、B2C、C2M、B2B2C等;按品类分,有综合电商、垂直电商;按交易市场分,有进口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新电商有会员制电商、直播电商、精品电商、小程序电商等。 “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零售电商领域共有12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是多点Dmall、奇麟鲜品、魔筷科技、天天拍车、闻酒荟、粉象生活、叮当快药、嘿市、芬香、青岛优农、传播物、布童科技,融资总额超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37%。 生活服务电商融资23起总额超170.3亿元 同比增长299.77% 网经社将狭义的生活服务电商定义为基于互联网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提供的服务,分为到店服务(包括到店餐饮、酒店、影院等)与到家服务(外卖、家政等)两大类。而广义上的生活服务电商还包括:旅游、出行、医疗、教育、婚恋、房产、招聘等生活服务行业的互联网化。 “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生活服务电商领域共有23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为猿辅导、火花思维、自嗨锅、PP停车、少年得到、阿卡索、诸葛找房、Gofun出行、百家云、晓羊教育、小音咖、道远课堂、斯尔教育、榛果健康、三毛游、飞博教育、须印教育、奋斗猫、向日葵阅读、论答、医护到家、微医、Menxlab漫仕,融资总额超170.3亿元人民币(4家融资额未透露),同比增长299.77%。 物流科技融资2起总额超1亿元 同比下降41.17% 网经社将物流科技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物流生态,包括物流网络、电商自建物流、跨境物流、大宗物流、众包物流、仓储物流、货运O2O、同城配送、末端配送以及智能物流等。 “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物流科技领域共有2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是风火递、大马鹿,融资总额超1亿人民币(其中风火递未透露融资金额),同比下降41.17%。 跨境电商融资3起总额超4.3亿元 同比下降68.61% 网经社将狭义跨境电商定义为跨境零售电商,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借助互联网达成交易、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包括:9610和1210海关监管代码模式。而广义指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及零售中的应用,包括:进出口跨境电商、跨境电商(B2B、B2C、C2C)和相关服务商。 2020年10月跨境电商领域共有3家企业获得融资,分别是万拓科创、领星、店匠,融资总额超4.3亿元,同比下降68.61%。
近日,由上交所和各地证监局联合主办的“价值引领投资·2020沪市公司质量行”调研活动走进中创物流。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依靠大量人力、物力维持的经营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运用互联网、AI技术的新商业模式迅速崛起,也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中创物流董事长李松青对记者表示,数智化正在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严防疫情 数智化价值凸显 在今年3月底,有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询问中创物流,国外严重的疫情对公司影响有多大?彼时中创物流表示,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已根据当地政策积极复工复产,尽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中创物流主营综合性现代物流业务,为进出口贸易参与主体提供基于国内沿海港口集装箱及干散货等多种货物贸易的一站式跨境综合物流服务,目前在青岛、宁波、上海、连云港、日照等地均设有分、子公司,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内外各类人员和货物进行接触。 “从疫情暴发到现在,我们1400多名员工无一人感染新冠肺炎,一方面,公司所有对外接触的工作人员,都配发防护服和口罩等防护物资;另一方面,公司很多业务流程已经实现了线上化、智能化操作。”李松青介绍,疫情期间客户可以在中创物流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上自助预约办理订舱、换单等业务,现场通过无人闸口、无人仓库、无人缴费终端自助办理提箱、出口等业务,降低了疫情期间员工被传染的风险。 过去,中创物流冷库的工作人员需要穿着厚厚的棉衣佩戴棉帽,在库房中操作专用车辆和设备进行货物运输。现如今,一座3万吨冷库已经不需要工人搬运,完全由机器操作,这种无人化的物流操作,正在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业态,而疫情正是这一改变的催化剂。 李松青说:“我们一直在推动智能化,如无人仓库,物流系统上云等等,后来发现这并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在企业智能化升级产生大量有用数据的基础上,还要将这些数据进行数字分析,产生有用的价值,提高企业整体效率。我们提出数智化改革,并且认为这是未来综合物流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收购港口土地资产 发展进口业务 虽然上半年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创物流的业绩,但并未阻挡企业发展的脚步。9月3日中创物流发布公告表示,为进一步拓展其在天津地区的业务规模,同时提升沿海运输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以1.68亿元的价格竞得中化天津滨海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海物流”)100%股权项目。 李松青对记者表示,滨海物流的主要资产是港区仓储用地,面积12.65万平方米,位于天津港北疆港区内,距码头最短距离1.2公里,作为堆场、仓库等生产用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如此,该厂区内还拥有铁路专用线2条,全长639延米,可一次接卸26节车皮,这为中创物流传统仓储业务开展创新增值服务提供了必要条件。 “港口土地一直是稀缺资源,作为物流服务企业,其天花板之一就是港口土地资源有限,导致企业物流运输不畅。”李松青表示,未来冷链业务是中创物流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不可能将冷链设备投入到租用的土地上,购买港口土地是给冷链业务做准备。 当前跨境物流行业正在进入变革期,一方面是数智化的自我变革,另一方面是疫情影响下的业务变革,单纯的出口导向商业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影响和制约,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创物流也顺应时代和市场的趋势,提出了“两个进口、一个出口”的发展方针。 李松青说:“在保证现有出口业务不变的情况下,我们会大力发展两个进口业务。一个是冷链进口业务,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肉类和海产品有很大的刚性需求,我们会加快冷链业务布局;另一个是铝矾土进口业务,我们已经与新加坡的一家金属矿业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在印度尼西亚铝矾土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等方面有着良好的资源和话语权。” 不盲目扩张 保证现金流稳定 面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李松青表示,中创物流不是个守旧的公司,但也不会快速扩张发展,因为物流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公司要做的不仅是跑得比同行快,更要保证跑得稳,因此会重点保证现金流畅通,避免举债扩张行为。 中创物流董秘楚旭日对记者表示,中创物流的发展模式很难带来企业的快速增长,而他们所能做的,是保证公司长期稳定向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收益。 “我们上市以来连续两年分红一亿元,分红比例超过了当年净利润50%。为了对投资者负责,中创物流不仅要努力扩大业务规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将工作重心放在现金流稳定和提高应收账款回款上。”楚旭日说。 李松青介绍,收购是整合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企业市值提高股价最有力的手段,但收购背后是一系列的法律和企业整合问题,包括承担被收购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呆坏账。收购企业也要积累一定程度的商誉,一旦经营发生波动,商誉有可能会吞噬掉企业利润,因此健康、稳定的发展是中创物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规划。 “中创物流旗下有三十多家子公司,目前没有一家公司是亏损的。我们只投资稀缺资源,不盲目扩张。所以我们的贷款和负债都比较少,公司的资产负债率23.16%,而同行业平均在70%,这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是对公司的一种保护。”李松青说。
2020年10月15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全国A级物流企业授牌大会在福州隆重举行。会上,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神州控股)旗下科捷荣获“国家5A级物流企业”资质,至此,科捷正式进入国家最高层级物流企业榜单之列,标志着公司在各方面条件已达到国内物流企业顶级评估标准。 据了解,本批次全国共586家物流企业入选A级,其中仅27家被评为5A级,具备广泛公信力和影响力。此次和科捷一同入选的企业有顺丰速运、申通快递等,均为国内耕耘多年的行业巨头。 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捷此次评审能在众多实力企业中脱颖而出,斩获国家5A级物流企业最高资质,十几年来对科技战略的坚持与执着是关键。 资料显示,科捷自主研发的KingKooData供应链大数据管理软件,电子签单软件捷云快签,实现了100%电子单证管理和货物物流状态跟踪,建立了自动查询和人工查询系统,对供应链全业务流程实现了全信息化管理。 目前,科捷的供应链大数据管理软件,包含BMS/OMS/WMS/TMS,贯通B2B和B2C业务场景。这些系统即服务于自身,也可对外赋能,业已发展为科捷对外的一项独立业务,已经为超过20家的客户单独部署了软件系统,大数据服务目前已经成为科捷收入增长最快的部分。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科捷自研的实时在途跟踪设备捷运宝、以及拥有知识产权的人机共舞系列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在业界均属领先水平,拥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得到了评审会专家组的一致高度评价。 未来,科捷将致力打造中国最大的第三方B2B/B2C一体化智慧仓网,通过“供应链+大数据+AIoT”的战略落地,打造供应链生态圈;帮助企业实现全渠道一盘货统一管理,让M2B2C成为现实,用技术手段来实现全产业链的降本增效。同时,借助“一带一路”政策东风,在现有海外基础上积极扩张海外市场,服务中国企业出海,打造有竞争力的海外供应链服务网络。
为夯实宁波区域业务基础,提升区域业务能力,密尔克卫于2020年10月12日正式收购宁波道承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道承”)100%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密尔克卫将在宁波区域试点实行矩阵式管理模式,提升集团敏捷响应的服务能力以及各个业务板块资源的横向协同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据介绍,宁波道承成立于2019年9月,公司专注于以化学品为主的国际货运代理及运输业务,提供货物的分拨、配送、堆场、仓储、保税仓储及其他相关配套增值服务,以保证对客户提供安全、快捷、可靠的服务。公司团队成员均来自跨国化工集团物流事业部及大型国有控股物流集团化工板块,在化学品物流领域具有超10年的从业经验,并在宁波区域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资源。 密尔克卫始终专注于以化工物流为主航道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行。其表示,公司将坚持打造七大集群密度建设,不断提升内部管理体系,优化客户服务能力,为化工领域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一站式物流服务。
近年来,京东集团以坚定的变革决心和战略定力,完成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一次次攻坚,将增长的源动力从市场红利换挡至技术红利,正在转型成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今年上半年,京东集团技术研发投入达到75.4亿元,拥有技术研发人员超过1.8万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引入占比超80%。无论是从技术投入,还是从技术实力上看,京东都处于国内互联网企业的第一阵营。 目前京东有博士超过500人,他们在各个技术领域有着不凡的见解或建树,在京东多元的商业形态中,使技术力量之“刃”更有温度更有担当。 入主流,上大舞台 “入主流,上大舞台。”陶鑫说这是在清华大学内常听到的一句话。 陶鑫在清华学习和生活了8年,随着科研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愈加成熟:行业头部的公司和有运营场景的公司就是大舞台;对社会能产生正能量的、助力行业在创新这条道路上做得更好的,都是主流。 两年多前陶鑫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毕业,看上去憨憨的长相,殊不知他硕士和博士期间研究的项目非常前沿:驾驶安全辅助系统研究。 实习期间他就在宝马、一汽、通用等知名汽车品牌内研究智能汽车驾驶安全等相关知识,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经验。2017年下半年,一个巧合的机缘,他以博士管培生的身份加入了京东,轮岗之后定岗在京东物流X事业部(现X研究部),支持车联网的数据算法,为无人车的轨迹和决策做技术储备,这里有深深吸引他的物流场景。 从2019年4月开始,陶鑫开始了跟“大白”的亲密接触,谁是“大白”? “大白”是一辆在疫情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无人配送车,编号JD40006,上个月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科技新国宝”,成为国家在非常时期,人与科技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历史物证。 在参与抗疫的107天时间里,“大白”就像一名真正的快递员,时刻坚守岗位,往返行驶总里程超过6800公里,运送包裹约1.3万件。 回首半年前,大年初一,京东物流便成立了智能科技应急小组,陶鑫就是这个小组的成员。他坦言,当时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就知道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这也是“大白”鲜有的离京投入运营,开发、上线、测试的前几天,陶鑫和团队昼夜不停,最终,依托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十天左右就将无人配送车投用在武汉街头。 这让陶鑫感到无比欣慰,他从来没有想到技术可以如此“有担当”、“有温度”。 “京东发展到现在,有能力、有实力、有长期的规划和投入、有战斗力强大的团队,聚焦在我这个领域看,对国内自动驾驶产生了非常正向的推动。如果要给正在求职的博士学弟学妹们建议,我想说,要找一个能够有落地场景、能够持续投入的、符合商业逻辑的一个公司,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这个又恰恰是你感兴趣的,那就来吧。” 对于技术需要落地应用场景这个事儿,刘洋坦言从最初攻读科研就是这么认为的。 刘洋在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读完博士学位又分别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杜克大学攻读了两年博士后,研究方向的是工业制造领域的数据挖掘。 2018年在曾经的同学也是第一届博士管培生的推荐下,刘洋加入了京东物流,确切的说是京东物流的“最强大脑”,每到618、11.11这样全民狂欢的时刻,刘洋所在的部门都要从容指挥亿级日订单。 “我的工作总结起来就是有效地利用大数据和技术,让京东物流能够更好地为商家和个人消费者服务。” 就拿京东618全球年中购物节来说每一个订单的迅速处理背后,都是京东物流对一组组代码、一个个模块、一套套方案、一件件产品的积累。对于消费者和商家,他们看得到的是京东物流的速度和品质,在他们看不到的幕后,是来自京东物流研发的强力保障。 在消费者下单后,订单如何在系统中流转和高效处理,都是由京东物流研发的订单中心这个“最强大脑”来发挥作用,订单中心每天处理的订单数量高达亿级。为了实现订单最快交付,提升客户体验,订单中心作为最高指挥官,重组物流供应链资源,从仓库寻源、智能排产、流向生产、承运商分单四方面进行了智能化提升,有效提升终端投妥率。 刘洋所在的团队利用算法进行产能计算,合理有序控制各环节生产节奏,以达到平滑生产、最大化利用产能,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还能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仅618期间通过智能排产就可节省近亿元! 科研的沃土一直都在 本、硕、博攻读的都是计算机的白亚龙坦言,年少的梦想是做个纯粹的技术咖,做科研、写论文。 在哈工大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的博士方向,他主攻的是深度学习里的图像识别还有图像的文本、论文采集关联学习。博士临近毕业的时候,他在老师的推荐下来到了京东。延续他之前的研究方向,在这里他在京东云与AI事业部主攻图像识别和图像、文本的关联学习,实际落地应用就是“拍照购”。 亚龙喜欢研究、喜欢纯粹的科学,但是到了京东之后他意外的发现京东给了博士生宽广的科研平台、资源投入和自由度;另外,京东也是国内视觉和深度学习落地场景非常多的平台,可以完美的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再转化为收入,再投入研发,是非常理想的正循环。 在京东这两年,包括亚龙自己发表的论文就有四篇,国际学术比赛有三项第一名,一项并列第二名。整个团队也对学术界做出了贡献,现在有一些比较好用的商品识别的代码,经过知识产权部门同意之后已经放在网上开源,带给很多人技术便捷。 今年上半年,陶鑫也推动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高效科研合作,跟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合作,做“中国标准自动驾驶物流车场景库及测试评价系统建设”,把京东在做的研究和高校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一款面向物流行业的中国自动驾驶场景库。这是个长期的科研合作,将会持续3-5年时间,集中高校在场景、算法以及自动驾驶仿真算法上面的技术积累,再加上京东规模化的自动驾驶测试能力以及运营获取场景数据的能力,跟高校齐头并进,沉淀技术和算法,双方互通有无。 轮岗使他们成为具有商业眼光的技术专家 专属导师、专向技术领域轮岗、深度项目实践……这些独有经历给张海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海楠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方向是面向对话的深度文本生成(人工智能),是个漂亮能干的女博士,现在在京东零售搜索与推荐平台部,来到京东一年的时间里,轮岗的三个月经历让她获益匪浅。 技术特色轮岗是京东博士管培生的一项专属福利,分为核心业务线和技术关联线。8-10周的时间里,京东大数据、云、智慧供应链、搜索推荐、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将亲自站台,与博士生们面对面交流,一方面帮助他们把握各研发方、业务方、产品方的核心体系与工作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明晰个人的职业兴趣点与定位。 三个月的轮岗结束后,张海楠惊叹竟然可以如此快速的了解京东这么庞大的技术体系,拓宽了商业眼界和思维也并不完全局限在技术本身了,深深觉得,所学技术大有可为。 就在上个月,海楠还推荐了她的师弟加入京东,成为了新一届的博士管培生。 今年下半年,白亚龙已经在亦庄安了家,新房子在有段时间就交付了,张海楠和亚龙一样,马上也要通过京东的安居计划拿到高额的无息贷款稳定下来。海楠说,我们博士毕业都快30岁了,不仅有立业压力,安家的压力也不小,在京东,都解决了,很安心,希望有更多的博士能加入,一起让商业与技术碰撞出价值之光。
9月28日,上港集团正式发布“长江港航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覆盖长江流域七省二市范围20家码头单位。 据了解,该平台依靠区块链技术,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动态跟踪,将更有效推动“港航货”线上对接与线下协作,实现全物流链的动态跟踪,提高各参与方运营效率,降低整体物流成本,赋能“港航贸”生态圈与各方价值增益。
近日,顺心捷达在官微上宣布,顺心空运业务正式上线,最快可实现8小时极速达。刚刚在8月末宣布网点正式突破10000家的顺心捷达,已经将航空运力纳入了自己的快运版图中。 快运业务作为顺丰控股第一个营收突破百亿元的新业务板块,在2020年发展得如火如荼,有评论认为,目前快运产品和快递服务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快递业务从事快运业务、快运企业渗透快递产品已经非常常见。 快递行业是规模效应、网络效应极强的行业,单一的业务产品已经越来越难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在大物流领域内部跨界已经避无可避。 而在跨界业务上风生水起的顺丰,新业务和传统优势业务不仅发展提速,还在发展中碰撞出了新的业务火花,前瞻性的多元化业务布局,也证明了顺丰“综合物流服务商”未来仍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顺丰打法立体:业务多元化与产品多层次 物流行业的痛点在于产品同质化和客户黏性低,而多元化业务是解决行业痛点,是物流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 多元化的意义不是单纯的开辟增量,更多的是通过业务整合创造协同效应。而多元化业务的协同效应发挥有助于企业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建立成本优势,同时多产品服务能有效提升客户的产品更换成本,强化公司产品黏性。纵观海外物流巨头UPS、Fedex、DHL,无一不是多元化布局。 对顺丰控股而言,新业务拓展并不简单是外延的拓展,而是要形成不同业务领域之间的共振,形成顺丰整体竞争实力。 顺丰转型综合物流服务商只短短几年,就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新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提升至26.69%,成为顺丰整体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过往专注中高端市场的顺丰,目前正在逐步形成完整的快递价格带,上至20元及以上的高端件,同时也有个位数单价的特惠件,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通达系价格竞争日趋激烈、电商市场呈现去中心化特点的背景下,顺丰在经济市场的扩张,有利于其对增量市场的获取,也有利于其对高端产品的保护。 而顺丰目前已经成为覆盖时效件、经济件、重货快运、冷链及医药、供应链业务等多业务的综合物流龙头公司。 顺丰还通过资源能力互补,引导公司与生态圈企业,以及生态圈企业之间的协同,构建共赢的生态圈合作。顺丰通过大量资本投入构建的直营模式和航空网络使顺丰能够提供同行难以提供的时效性和可靠性,而未来鄂州机场的投产以及高铁运输网络的完善将进一步加高顺丰的壁垒。 物流,作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与各行各业发展相伴而行,顺丰则不断寻找着百亿级、千亿级和万亿级市场的机会。 领先战略突出重围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顺丰每一次重大抉择都伴随着阵痛,但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使得其突出重围。 顺丰2002年开始进行直营化改革,聚焦中高端,走差异化的路线,2014年,顺丰开始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向综合物流物流转型。而近三年来,顺丰不断完善和战略调整,综合物流的版图已经基本搭建完成。 目前顺丰已经成为覆盖时效件、经济件、快运、冷链、医药、同城急送、国际业务及供应链业务的综合物流龙头公司,各项业务在“天网+地网+信息网”的物流网络下,形成了较强的协同性效应。各新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有望为顺丰未来长期发展提供第二引擎。 顺丰快运所在的零担行业是万亿级的市场,处于规模化以及行业整合的初期,具备较强的增速推动力,目前顺丰快运业务已经成为行业领头羊。 顺丰是国内首个初步建立全国性冷链网络的物流公司,网络覆盖具备绝对优势;同时,顺丰2018-2019年连续两年位居冷链物流百强首位。 伴随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本地生活的逐渐普及,消费者对购物“即时性”提出更高要求,助力“即时消费到即时物流”的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着万物到家时代的加速到来。顺丰的同城急送业务,作为新零售供应链的基础建设,已发展成千亿级市场规模,并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未来市场前景巨大。 供应链管理上,顺丰与新夏晖、顺丰DHL的融通继续深化,以及两者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管理能力的互通,高效的资源整合和协同,保障了顺丰供应链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顺丰正在成为一家战略先导型的企业,充分调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能力,保持企业发展方向、规模、质量、速度的合理有效,保持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和坚定的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