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狂欢购!各大电商平台自6月1日起就已拉开购物节的大幕,从家具、家电、家纺到化妆品、食品饮料等各种打折专区应有尽有。那么,“6·18”折扣狂欢季,股市里又有哪些折价货? e公司记者根据股价、市盈率、市净率等相关指标整理了目前市场中的绩优低估值打折股、 破发次新股、破净股、定增打折股四大折扣专区以飨读者。 18只绩优股市价估值双双打八折 今年年初以来,A股市场整体呈震荡下行态势,与年初1月14日3127.17阶段高点相比,沪指跌幅达6%,近两成个股跌幅超过20%。通过进一步筛选,发现18股市盈率相比此前降幅也超过20%(去年和上半年盈利并且同比增幅超过20%;若公布三季度业绩预告,剔除预忧股)。 从跌幅来看,上述18股中,万集科技(300552)、三木集团(000632)、华铭智能(300462)期间跌幅超三成。股价急速下跌,业绩稳步增长后,不少个股估值也会回归合理区间。最明显的华铭智能,此前市盈率高达百倍以上,截至最新估值已经大幅回落,降至13倍。 7只次新股破发最高打七折 有一种股票发行时大家争相追捧,一股难求,如今比发行价还便宜。 据e公司记者统计,沪深两市近一年以来共有253只新股上市,其中111只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以最新收盘价相对发行价计算,7只个股股价目前处于破发状态,其中有2家为科创板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银行与化工股成为破发股高发区,均有3只个股。 目前来看,去年10月份上市的渝农商行(601077),最新收盘价5.00元,较发行价折价32.07%,是破发幅度最大的次新股。就上市新股来看,渝农商行上市之初就不受资金待见,成为自2014年规定新股上市首日44%涨幅制度以来,第一家上市首日便打开涨停板的公司。 1/10的A股公司破净 市场破净股数量与大盘走势息息相关,股市低迷时破净股数量相对较多。纵观以往市场重要历史点位,最近一次沪指2440.91阶段低点时破净股数量有386只,而沪指5178点高位和6124点高位时已不存在破净股。 截至6月17日收盘,沪深两市破净股数量达379只,占A股公司的比例达10%,与上一次2020年1月市场阶段低点相当接近。 破净股中绩优股尤其值得关注。结合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盈利且同比增幅超过20%(若公布二季度业绩预告剔除业绩预忧股)进行筛选, 15只破净股浮出水面。 单从指标来看,上述个股中,市净率最低的是新潮能源(600777)。不过,新潮能源最近风波不断,大股东“不宣而减”或涉违规减持、深陷内斗风波等。5月29日晚,新潮能源公告称,因涉及恒天中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诉讼事项,公司于当日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同日收到《调查通知书》的还有新潮能源前任董事长黄万珍、前任董事兼总经理胡广军、前任监事杨毅。 有分析人士指出,破净股中不乏一些有较大投资价值的被错杀公司,但也存在相当业绩不佳的标的,从破净股中“捡便宜”须注意甄别。 62家公司定增股东被套 2019年至今,已完成增发的公司中,有62家公司当前股价低于增发价(募资规模超5亿元的公司),其中14家公司折价幅度超三成。定增募资额超10亿元的公司中,白银有色(601212)、克劳斯(600579)、中国铝业(601600)、万达电影(002739)与爱迪尔(002740)当前股价与定增价相比折价幅度超50%。
6月17日晚,金亚科技发布公告称,深交所最终作出维持对金亚科技股票终止上市决定,该决定为终局决定。 公告显示,金亚科技因2016年至2018年连续3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公司股票自2019年5月13日起暂停上市。在2020年4月28日金亚科技披露的2019 年年报中,公司2019年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由此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对于深交所2020年5 月14 日终止金亚科技股票上市这一决定,公司于6 月2 日向深交所提交了复核申请材料,针对公司提出的复核申请,深交所根据相关规定决定予以受理,并于2020 年6 月12 日召开深交所上诉复核委员会复核会议,就复核申请事项进行审议。 金亚科技申请复核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涉嫌欺诈发行股票案件还未调查结束,公司2016 年至2019 年年报反映的业绩亏损是否真实还没有结论;二是金亚科技股东已向法院提请诉讼,要求实控人周旭辉履行承诺并向金亚科技支付赔偿款,目前法院正在立案受理中,立案期间尚不能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对此,深交所认为,首先,金亚科技已实质触及“因相关情形股票被暂停上市的,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或者扣非净利润为负值”这一股票终止上市情形;其次,金亚科技系因何种原因造成亏损、其业绩亏损的会计处理如何,并不属于本所的审议范围,无需再对个案中的具体会计处理问题予以认定。 显然,从审议结果看,深交所维持了对金亚科技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且自该决定后的次一交易日(6 月 18 日)起,金亚科技股票交易将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间,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板交易,并不再在创业板行情中揭示,涨跌幅限制为10%。 公告显示,退市整理期首日的开盘参考价为 0.77 元,退市整理期为30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 2020 年 7 月 31 日。
6月17日,有传闻称百胜中国接触投行,寻求在港二次上市。截止发稿,美股盘前,百胜中国(YUMC.US)涨3.66%。对此,百胜中国相关负责人对搜狐财经表示,对于此类市场传闻和臆测不予评论。今年以来,百胜中国多次被传赴港上市。有消息称,百胜中国将与中金公司和高盛集团合作,集资或达20亿美元,最快有可能在2020年之内完成上市。据悉,百胜中国于2016年从百胜餐饮集团分拆出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在中国市场目前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东方既白、小肥羊和COFFii & JOY连锁餐厅品牌。年报显示,百胜中国2019财年全年营业收入为87.76亿美元,同比增长4.29%;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7.13亿美元,同比增长0.71%。
6月17日,重庆银保监局发布信息称,同意重庆三峡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8.58亿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应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此前,重庆三峡银行在2019年年报中提及,“2020年,还面临重要的上市机遇期,将落实上市银行的各项标准,力争实现上市”。 重庆三峡银行成立于2008年,股东共441户,其中法人股东39户,财政股东1 户,个人股东401户。其中,重庆信托持股比例为28.99%,精工控股集团持股9.94%,希格玛持股6.2%,重庆东华翰丰信息科技、重庆慧德投资和重庆银行分别持股4.97%。 重庆三峡银行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4.92亿元,实现净利润16.0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94%和25.42%。不过,去年重庆三峡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有所下降,为35.02亿元,同比减少2.99%。 “利息净收入减少的主要因素是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后,交易性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不再计入利息收入项目反映,而计入投资收益列报。”重庆三峡银行表示。 在资产质量上,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中小企业面临市场逐渐萎缩,资金流日益紧张等情况,部分中小企业承受能力较弱,开始出现逾期。截至去年末,重庆三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8亿元,较年初增加2.79亿元;不良贷款比例1.31%,较年初增加0.01个百分点。 与去年银行的上市潮相比,今年至今还未有一家银行实现上市。原因之一在于,受疫情的影响,今年银行业利润不排除年内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可能,银行的经营和资产质量压力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IPO的进展。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信息统计,当前还有17家银行均处于排队状态,分别为湖州银行、兰州银行、大丰农商行、重庆银行、昆山农商行、上海农商行、马鞍山农商行、东莞银行、广州农商行、南海农商行、顺德农商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厦门银行、厦门农商行、药都农商行、海安农商行。
6月16日,有消息称贝壳找房内部已正式启动上市,或在今年内完成,上市地点定在中国香港或美国。对此,贝壳找房内部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没有上市时间表,一切以公告为主。 据了解,贝壳找房目前已完成D+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24亿美元,估值为140亿美元,参与方包括软银、腾讯、高瓴、红杉。市场多次传闻,贝壳找房计划最快于今年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估值200亿至300亿美元。 上市消息也并非毫无根据。贝壳大中华南区COO张海明曾在2018年11月表示,未来上市主体是贝壳,而不是链家,链接只是贝壳的一部分。 随后在2019年,链家资本结构发生变化,原投资方在链家的股份将通过协议镜像平移到贝壳找房。当时,贝壳找房回应称,本次调整目的在于企业发展所需,优化不同业务板块的持股架构。而且之后,贝壳找房还在香港建立了多家公司,包括贝壳集团 ( 香港 ) 有限公司、贝壳发展 ( 香港 ) 有限公司、贝壳投资 ( 香港 ) 有限公司和贝壳 ( 香港 ) 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等等。 在2020贝壳新居住大会上,链家掌门人左晖提到,贝壳以“提效”为原则定了个小目标,希望助力2020年中产线的门店达到1/4,约为1万家;温饱线的门店达到1/2,约为2万间,2025年有90%的门店可以跃过温饱线。据行业大数据分析,门店年均GMV达到5000万是温饱线,年均GMV1亿以上为中产线。 诸葛找房研究员王小嫱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作为一个房产经纪,贝壳找房其实是让线下房产中介的五公里辐射圈变成了一个无边际的长尾,但这个长尾太过细长,很难真正形成足够增量,只是线下变线上的撮合,扁平化渠道降低了一定成本而已。所以,如果不能找到差异传统房产经纪的更多姿势,其实它的前景并不会太有期待值。
6月17日晚间,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HK.00175)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吉利汽车方面表示,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将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上市的市值门槛放低至200亿元,为吉利回归A股市场创造了有利政策条件。吉利成为首批回归A股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在A股和香港同时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境内境外两个市场资源,助力吉利科技转型与未来长期发展。吉利汽车方面表示,关于本次A股发行的具体方案及时间表,将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履行监管部门相关批准、审核、注册等程序后,及时向市场披露。据公开资料,吉利汽车是中国车企中率先开展平台化、模块化道路的公司,目前已开发完成三大整车架构BMA、CMA和SPA,电动汽车专属架构PMA正处于研发中。电动车平台化是未来的大趋势,电动车专属平台能够提高车辆机械结构的合理性、续航能力以及乘坐空间布局,而且电动化平台可轻松搭载不同容量的电池,并且能够同时兼容圆柱、方形和软包电芯等不同设计。公司与沃尔沃合作研发全新纯电动车架构PMA,该架构将在吉利和领克品牌下的纯电动车采用。据研报分析,公司以技术收购开辟发展道路,在CMA 上已经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转化。2019年公司与沃尔沃的动力总成业务完成重组,当前公司更进一步,与沃尔沃的合并重组计划正在有序进行中,此次重组将使得双方在全球化产销研上更进一步,增加协同效应。吉利汽车于2005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吉利汽车被港交所列入首批港股通可买卖港股名单。
在比亚迪、长城、广汽集团陆续回归A股后,吉利汽车也多次表达登陆A股的意愿,但与上述三家企业不同的是,吉利汽车是以红筹股形式在香港上市,回归难度颇大。因此,吉利汽车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 早有意愿回归A股的吉利汽车,终于等来了机遇。6月17日晚,吉利汽车(HK.0175)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 同时在内地与香港两大资本运营平台运作,对资金占用量庞大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比亚迪、长城、广汽集团陆续回归A股后,吉利汽车也多次表达登陆A股的意愿,但与上述三家企业不同的是,吉利汽车是以红筹股形式在香港上市,回归难度颇大。因此,吉利汽车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 关于吉利回归A股的声音一直不断,曾有传言称吉利收购钱江摩托是为借壳上市,但吉利在完成收购后并没有做出与上市有关的动作。其后在2018年,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业绩发布会上透露,有意愿回归A股,但要看时机和政策。 现在,政策出炉,时机终于到了。 2020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一份《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该公告中明确:已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的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或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企业可试点在科创板上市。 吉利汽车市值约为1100亿港元,但作为拥有众多自主技术的企业,完全符合科创板针对红筹企业的回归要求。除了研发、技术过关之外,吉利汽车自身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2019年,吉利汽车销量达136.2万辆,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品牌第一。在疫情蔓延,车市备受打击的2020年,吉利汽车率先销量回暖,5月份总销量超过10.88万辆,环比增长约3%、同比增长约20%。1-5月市占率达6.9%。 “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吉利汽车方面表示,“在A股和香港同时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助力吉利科技转型与未来长期发展。” 吉利有望成为首批回归A股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吉利方面表示,关于本次A股发行的具体方案及时间表,将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履行香港联交所、中国境内证券监管部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批准、审核、注册等程序后,及时向市场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