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继续红! 尽管面临三连阳后的获利盘抛压,尽管上午盘面出现震荡,但午后还是稳住了,各大指数继续上攻并再创新高。 两市成交继昨日突破1.1万亿之后,今天又进一步放大,突破了1.2万亿,持续放量的背后,场外资金加速进场显露无疑。 这也将牛市的信号充分显露,一直在讲,万亿成交是个分水岭。万亿以下是场内资金在博弈,难有牛市行情,万亿以上是场外资金在进场,会推升出牛市行情。 老艾喜欢分析市场心理,在熊市中市场不会焦虑,反正套住了,动不了了,只能倒地装死,等待解套。 大家在牛市中才会焦虑,因为生怕踏空,每天看着大盘涨,那么多股票涨停,自己的股票不涨就会特别着急,所以牛市中换手率会特别高。 这两天的行情也是这样,大家蜂拥入市抢筹,生怕错过2021年的牛年牛市。 但和以前的牛市不同,现在的分化比较明显。特别是今天,指数涨这么多,但从个股上看,居然一大半的股票都是绿的。 那资金进场都去抢什么? 蓝筹,行业龙头! 大家可以看看今天又有多少行业龙头创新高了,我简单列举一些:白酒一线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食品龙头伊利股份、金龙鱼、海天味业;新能源车龙头比亚迪;光伏龙头隆基股份;家电龙头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中药龙头云南白药、片仔癀;安防龙头海康威视;芯片龙头韦尔股份;锂电池龙头赣锋锂业…… 这只是创新高的,还有一批没创新高但是大涨的股票,包括从底部启动开始补涨的股票,还有不少。 所以今天的指数主要是蓝筹撑起来的,各大指数分时图的黄线几乎没涨,都是白线高高在上,分化非常明显。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新年伊始,各大机构手头上都有钱了,都在入市建仓并抢夺蓝筹,手头上没钱的也在调仓换股,向行业龙头转移。 最近反复强调要“聚焦”,4000只股票不可能面面俱到,400只股票都关注不过来,把关注范围缩小到100只以内就足够了,关注那些主流板块的主流龙头就可以了。 聚焦的好处是能够让你对这些公司有足够的了解,对于专业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来说,他们也是有分工的,一个人甚至几个人的小组只研究一个行业。 而并不专业的普通股民,研究几个主流板块,其实对自己的要求已经超过专业人员了,如果再不聚焦,那是不可能做到对自己参与的股票有深入了解的。 而且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由于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也更弱,把资金集中行业龙头上,也更加安全,有效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采用这种操作方法,盈利机会更大,还更加安全,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也涉及到一些技巧问题,比如尽量逢低吸纳,降低成本降低风险,不要仅盯着领涨的,也可以留意有补涨机会的,想做波段的话,可以留一半仓位做底仓…… 这些操作细节之前都说过,在视频课里也有详细介绍,但核心因素仍是选到好股票,这决定能不能挣到钱,而技巧和细节决定的是挣多少,前者是首位的,后者是次位的,不要把顺序搞错了。 行情来了,怎能少了期权这个利器?通过杠杆效应,可将收益成倍放大!而且可以涨时做多,跌时做空,双向操作,再加上T+0交易机制,盘中可以多次波段操作,及时落袋为安,避免股票T+1的尴尬。 想学习期权期指知识以及实战技巧,可以点击收看新浪理财大学的《老艾聊期权期指》视频课程,有全套方法讲解。(点击试看,99元特惠仍在进行中!)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艾股学堂(laoaigxt),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微博:老艾观察)
从央行发布的相关数据中可以得知,居民的存款数额逐年增长,在2019年全国居民新增存款数额约为9.7万亿,2020年新增数额约为11.3万亿。今年第一季度的新增存款数额为6.68万亿,可以说增长速度也在稳步上升。人们的存款增长速度这么快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其实,受到去年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很长一段时间没能上班,自然也没有收入,虽然目前的防控手段颇为有效,却没有出现大幅度涨工资的现象,为什么存款的数额还会如此增加呢?《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将要到了,从今年开始,银行的理财产品等都不能进行刚性兑付。原本可以向储户保证保本保息的各种投资产品也被叫停,这也就表示储户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都要自己承付亏损,不再保证可以保住本金。因此,很多不愿意自己承担亏损风险的储户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将资金存入银行中。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少人意识到存款的重要性,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甚至一些自制力较强的人专门开了一个存款用户,每月自动存入一笔资金用来防患于未然。央行决定将四种存款产品暂停。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居民手中的可支配资金逐渐增多,投资的渠道也随之增多,人们不再像之前一样将资金存在银行中,银行也随之失去了不少优质储户。于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储户在银行存款,他们也推出了新的产品,这些产品一般来说利息较多,很有诱惑力。只要是银行的常客就知道,现在银行的各类理财产品增多,每个银行都在绞尽脑汁地吸引储户在自己的机构存款或投资。储户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自然很纠结,而银行的工作人员在推荐相关产品时,也会给储户推荐这些产品的优点。人们要想挣得更多的利息,还得依靠自己的判断力选择合适的产品。那么央行叫停的四种存款产品都是什么呢?一、互联网存款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习惯在智能手机上进行转账与在线支付等,在线上存款也是比较常见的。不得不说这种存款方式还是比较方便的,现在很多除了银行之外的金融平台不断推出存款产品供人们选择,但因其风险极大,造成的影响较大,于是陆续被下架。各大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手机软件供人们使用。二、结构性存款其实这种存款产品只是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中的一种,工作人员极力推荐这种方式,一方面是风险较低,银行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招揽储户们手中的资金,达到盈利的目的。三、异地存款有些银行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盈利,在某些城市没有营业厅的,为了能够招揽这些城市的储户们的资金,于是在新规里面明确规定,异地存款这种方式要暂停,对于银行来说,只能让他们在有网点的地方招揽储户的存款。四、靠档计息业务其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产品猛地一看还是非常不错的,普通人们如果将自己的存款定位定期,需要提前支取的话,那么损失不会太大,对于银行们来说,能够在极少的时间内招揽储户们。但现在新规出现,这种方式也被央行叫停,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企业如果贷款,那么成本将会增加不少。央行会叫停这几个存款项目的原因,是为了让老百姓的资金更加安全,金融秩序必须严格管控。此外,储户的资金安全也值得重视,所以央行出台的这几个新规定,对于约束银行乱象还有存款市场的相关秩序是非常有必要的。
储蓄存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行为,因为银行相对比较安全,也可以随时存取,相信很多人都有存钱的习惯,然而银行也开始出台新的规定。银行新规定:2021年起,在银行有以下存款的储户,将会被永久冻结!据央行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02万亿元。随着各种金融信贷产品的出现,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逐渐改变。虽然理财方式越来越多,但仍然有很多人最相信银行。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发达,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前往国外留学,而家人为了给予支持,跨境转账变得很频繁,但银行出台的新规定,那就是“取消跨区域手续费,同时,每个人每年向国外的汇款不得超过5万元人民币”这项规定一出,很多想给国外亲人汇款的可就麻烦了,如果想给亲人多汇点钱,可能还需找朋友帮忙。虽然出台的新规给大家生活带来了不便,但这也是为了打击金融机构的非法洗钱活动。如果这些不法分子遇到资金问题,需要转移资金,他们将被立即调查,一旦出现资金问题,经过严格调查,这些人的存款将被直接冻结,即使使用现金,也不能进行交易。而作为一家有利可图的机构,银行也是一家相当于资本周转的中介机构。银行将部分资金贷给有需要的人,并从中赚取利息和手续费。实际上,这些措施并非针对我们守法的公民,而是主要针对具有非法收入的公司和个人。一旦这些人或公司遇到问题并需要转账,将对其进行严格调查。银行这项新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利益,如果您的银行账户中有大量外汇转账交易,银行将冻结该账户,避免非法资金外流。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理解银行颁布的这项新规定。毕竟,这可以保护大多数人自身的利益,相信会得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
新年首个交易日就收了个漂亮的开门红! 今天创下近期行情多个纪录:沪指站上3500点,创2018年1月以来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数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而6月份就是当年牛市的顶点。 另外时隔近两个月,沪深两市成交额再度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1643亿元! 万亿成交是牛市的标配,最大的意义是不再以场内存量资金博弈为主,场外增量资金进场是推高行情的主要力量。 这一点非常重要,成交不上万亿,是走不出牛市行情的,只能左右手互搏,走局部行情。而场外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场,才能走出全面牛市行情。 从最近三天的跨年行情来看,量价齐升,各大指数创新高,说明人气在快速复苏,昨天文章说的“牛年迎牛市”已不再是奢望,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事! 可以说,这三天的行情已经让“牛年牛市”处于萌芽状态了,只要大A稍微努努力,就完全可以让牛奔跑起来。 所以真心希望内资能争口气,在2019年4月和2020年7月两次牛市都戛然而止之后,不要让2021再留遗憾! 从板块上看,今天大盘成功摆脱金融地产逆势下跌的影响,说明市场还是理性的,真正睿智的人就看出它们下跌的原因对股市反而是利好。 昨天的文章已为大家解析了,央行在岁末发布银行房地产贷款上限的文件,在把房价上涨扼杀在萌芽阶段的同时,对股市其实是利好。 既然不让资金去楼市,那会去什么地方?结合去年底证监会“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的表态,再结合去年权益基金带来的财富效应,你说资金不去股市会去哪儿? 从板块上看,金融地产不影响今天的热闹盛况。除了军工、有色、太阳能之外,领涨的几乎都是大消费板块,比如猪肉、白酒、特斯拉。 这种吃肉喝酒开车的“醉驾”行情,是不是和去年的行情很像?说明市场风格还是有延续性的。 而今天最有代表性的其实一批千亿龙头集体创新高,比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金龙鱼、伊利股份、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中国中免、隆基股份、美的集团、海康威视、古井贡酒、山西汾酒…… 全都是上千亿数千亿甚至上万亿的大票,两只手都数不过来,还不算没统计上的,再加上现在没创新高,但后面有可能轮动创新高的,那就更多了。 既然这种股票都涨得这么好,而且风险又很低,又何必去做那些不靠谱的小票特别是垃圾股呢? ST金刚(维权)爆出新年第一雷就是很好的例子,去年退市几十只,今年有望增长到上百只,远离问题股是新年投资对自己负责的重要一环。 所以还是去年的观点,要聚焦,4000多只股票关注400只都太多了,收缩到100只以内就完全够用了。 从期指尾盘走势看,三连阳后存在一些压力,这太正常了,三天的获利盘已不少,出现震荡是合理现象。 但2021年才刚刚开始,如果你相信牛蹄已经抬起,又何必怕途中的颠簸?如果牛跑得能快一些,颠簸会更大,但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至少老艾不希望再回到去年下半年那种四平八稳的沉闷状态了。 行情来了,怎能少了期权这个利器?通过杠杆效应,可将收益成倍放大!而且可以涨时做多,跌时做空,双向操作,再加上T+0交易机制,盘中可以多次波段操作,及时落袋为安,避免股票T+1的尴尬。 想学习期权期指知识以及实战技巧,可以点击收看新浪理财大学的《老艾聊期权期指》视频课程,有全套方法讲解。(点击试看,99元特惠仍在进行中!)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艾股学堂(laoaigxt),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微博:老艾观察)
万丰奥威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将用于后续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0万元且不超过20,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1元/股。
2020年即将结束,2021年即将到来。相比于2020年,2021年的A股市场可能遇到更多的变数。其中,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出发,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外部市场环境的波动风险,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近两年市场的上涨行情,目前A股市场已基本上完成了一轮估值修复的过程,对接下来的市场走向,确实带来了不少的未知数。 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回暖、股市价值中枢的持续上移,这些因素都是成为A股上行的重要支撑因素。但是,从过去多年A股市场的走势分析,股市与经济之间的联动性未必过于密切,股市属于经济晴雨表的定位未必完全准确。即使是比A股更为成熟的美股市场,这些年来也并未展现出充分的经济晴雨表功能,而更像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晴雨表。由此一来,对A股市场的未来走向,仍然取决于货币政策以及市场的资金面环境,这些因素可能比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更为明显。 这些年来,A股市场开始实施注册制改革,但从最近一两年的时间内,注册制改革带给A股市场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市场容量的持续膨胀,市场的扩容压力骤然增加。与此同时,与同期的股市上市率相比,A股市场的退市率却并未得到显著地提升,由此导致了现阶段内A股市场的优胜劣汰效率仍然不高,市场的投资活力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作为以资金推动作为主导的股票市场,很大程度上还是会受到市场资金面环境的影响。注册制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A股市场包容性与开放性的提升,但目前在优胜劣汰机制上仍显不足,这也是未来A股市场有待提升的地方。但是,从二级市场的走势来看,注册制改革给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越来越多的资金聚集到少数头部企业之中,并促使头部企业的估值溢价越来越高,推动A股市场的美股化走向,这也是现阶段内注册制改革下的市场写照。 一方面是头部企业估值溢价的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则是普通股票的价格持续边缘化,造成这一种市场现象的背后,还是离不开存量博弈的市场环境,注册制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推动市场的增量资金流入,市场仍然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在仅有的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却促使更多资金涌向了头部企业,更被动接受更高的估值溢价。 与注册制改革相比,房住不炒会间接引导局部资金流向股票市场,但因A股市场长期的投资回报率并不稳定,对投资房产的资金来说,短时间很难改变他们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需求,要引导大量房产资金流向股票市场,恐怕也并不现实。但是,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房住不炒的政策定调对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影响确实非常深刻,不少房地产上市公司已经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区域,且市场资金不敢轻易接触这类行业板块,因为它们需要承受的的未知政策风险较大,对炒作资金来说,更可能考虑到时间成本等问题。 除此以外,打破刚性兑付同样也是近年来市场比较流行的话题。与此同时,打破刚性兑付不仅仅停留在讨论阶段,而且已经在国内市场多个主要投资渠道中有所体现,包括P2P的大洗牌、信用债的实质性违约等,这些市场现象也是刚性兑付打破的真实写照。 与注册制改革及房住不炒等措施相比,打破刚性兑付可以把不少资金引导至股票市场之中,同时也会从本质上改变这类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 在最高峰的阶段,P2P的市场规模高达数万亿以上的级别,但随着行业洗牌的加快,不少投资者开始意识到投资的风险,并逐渐改变原来的投资思维。与投资房产、投资信用债、投资银行理财等渠道相比,增加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或许还是更为安全与明智的策略,这些年来通过刚性兑付逐渐打破而逐渐引导过来的增量资金也越来越多,刚性兑付打破对股市增量资金的补充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不过,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市场刚性兑付打破的任务仍显任重道远,且国内居民的存款资金庞大,要想加快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仍需要一段比较漫长的时间。但是,对这部分资金来说,在刚性兑付逐渐打破的背景下,只要他们看到股票市场确定性的机会以及持续性的赚钱效应,那么将会提升这部分资金流入股票市场的热情。例如,在科创板正式成立之后,却在短时间内盘活了数百万个科创板新增账户,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科创板注册制下的新股赚钱效应,这恰恰反映出国内市场不缺乏资金,只缺乏投资渠道以及投资信心的问题。 在刚性兑付逐渐打破的背景下,加上股票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步伐有望加快。但是,从本质上分析,居民储蓄还是偏稳健型的资金,要加快这部分资金的投资入市,仍需要营造出一个具有持续赚钱效应,且拥有持续稳定的市场环境,让这部分资金安心投资、放心安心,才可能促使更多的储蓄资金进入股市,并成为未来A股市场有效的增量资金补充。
机构抱团股究竟是价值投资还是价值投机,从20年开始,机构重仓股股价不断上涨,并不是得益于业绩成长,而是得益于估值升高,机构重仓股市盈率动辄就是百倍以上,有没有风险,市场也是分歧不断,忧虑高处不胜寒的声音也是存在。 最近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一则研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警惕机构抱团瓦解,布局高性价比品种》指出:“机构重仓板块年末实际卖盘减少,反而变相刺激场内活跃资金的投机行为,借助主题和赛道逻辑炒作概念,追逐机构重仓板块,驱动板块内前期滞涨的非龙头品种大幅上行,催生出一些不匹配基本面特征的纯市场炒作行情。我们预计到明年年初,排名战结束后机构将迎来集中调仓时点,‘机构抱团’逻辑下驱动的投机资金也大概率会从相关品种中撤出,届时局部投机性抱团将大概率瓦解。”作为投资者,我个人是深表赞同的,一旦机构年底排名赛结束,机构即将面临明年布局,总不可能继续推升目前重仓股股价,调仓换股就会带来筹码的松动,部分机构撤出,抱团持股大概率瓦解。 机构之所以抱团成功,在于明星基金的示范效应,机构通过抱团推升股价,获得超额收益,吸引媒体关注,连篇累牍的报道明星基金收益率,另外部分媒体和专家制造各种名词,为机构投资风格大唱赞歌,更是把机构投资风格推向风口浪尖,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俨然就是未来的投资真谛,吸引大量的基民申购明星基金,包括管理的老基金和新发基金,今年爆款基金大部分都是明星基金旗下发行的新基金,得到大量资金增量以后,部分管理人并没有扩大投资标的,而是不断的买进原有的投资标的,不断的推高股价,出现了正向激励作用,股价越涨,资金流入越多,股价再涨,机构抱团股股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但是正向激励作用不可能无限制循环,这就是潜在的风险。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一旦后续机构新增资金来源受到限制,没有大量新增资金补充,要想维持目前高股价,就几乎不可能,一旦股价出现调整,不少资金做的是趋势行情,就会出现顺势做空,增加市场的抛售压力,带来股价调整。一旦股价调整,基金收益率下跌,原有的正向激励机制就会出现逆转,基民选择不断的赎回基金份额,市场追逐趋势的热钱也会撤离,股价就会开始调整,股价调整越多,资金撤离越多,走势与原来上涨逻辑完全一样,调整起来也就很难预测时间和空间。 07年是机构主导的行情,出现了大量的优质蓝筹股,上证综指达到历史高点6124点,可是机构资金崩塌以后,现在还是无法逾越当时的高点,15年也有很多机构重仓股,那就是科技互联网,机构不断高位加仓,最终因为去杠杆,引发非理性波动,科技互联网个股连跌数年,出现系统性的股权质押风险。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机构年底锁定收益的调仓换股,周二部分机构重仓股遭遇了惨跌,像锂电池龙头个股,赣锋锂业(行情002460,诊股),2020年三季报显示,赣锋锂业被164家机构持有,但是出现了跌停,从龙虎榜看,机构和营业部席位博弈十分激烈。即使股价跌停,市盈率也不低,290余倍,这样的高估值需要极高的业绩增长来匹配。 百元股是机构抱团的重要聚集地,百元股走势整体不佳,媒体收盘股价在百元以上的138只个股之中,还是有56只个股上涨,跌幅超过5%的个股只有22只,下跌个股明显多于上涨个股,笔者翻看了一下,5家个股跌幅近10%。白酒作为机构抱团的重要对象,跌多涨少,茅台相对还是很抗跌的,这与茅台的护城河有关。 周二机构抱团股下跌,如果是一则研报引发的市场分歧,那么机构抱团的脆弱性已经开始显现,投资风险需要防范,正是因为机构抱团,股价调整的过程会十分复杂,很有可能是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 以上只是笔者的感悟,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