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今日发布2020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初步统计,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0.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8.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35万亿元,同比增长7.7%;委托贷款余额为11.13万亿元,同比下降5.1%;信托贷款余额为7.03万亿元,同比下降8.5%;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9万亿元,同比增长18.7%;企业债券余额为27.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6%;政府债券余额为44.46万亿元,同比增长20.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 从结构看,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0.1%,同比低0.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8%,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4%,同比低0.8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2.5%,同比低0.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4%,同比高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8%,同比高0.6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5.9%,同比高0.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1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指标数值为托管机构的托管面值;2019年9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指标;2018年9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单独列示。 注3:文内同比数据为可比口径。
10月9日,沪深股市出现大涨,证券板块上涨1.49%,可是国元证券(行情000728,诊股)逆势跌停,截至收盘封单尚有15万手,可见资金出逃的解决,缘何国元证券会出现跌停,市场较为一致性的认为是配股惹的祸。 10月8日,国元证券发布配股公告,本次配股以股权登记日10月13日(R日)深交所收市后公司总股本33.65亿股为基数,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可配售股份总数为10.10亿股,配股价格为5.44元/股,预计募资金额不超过55亿。国元证券此次配股价格5.44元/股相较于9月30日的收盘价11.99元/股折价55%。此次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5亿元(含发行费用),募集资金将用于固定收益类自营业务、融资融券业务、子公司增资、信息系统建设、风控合规体系建设和其他营运资金安排。 从融资资金用途看,是中规中矩的,找不出任何的毛病,两融业务资金量越大获得的利息收入越多,固定收益类自营业务也是与资金量大小有关,资金量越大获得的收益也就会越多,至于其他用途也是无可厚非。单纯从做大做强公司看是一个长期利好,可是长期利好敌不过短期的利空,投资者以脚投票。 国元证券配股令投资者很纠结 再融资方式很多,有定增和配股、可转债等,A股主流方式是定增尤其是非公开发行为主流,但是就国元证券而言,定增方案不是最佳选择,今年以来,券商虽然不是最强势的板块,但也不算很弱,尤其是国元证券,一度传出与华安证券(行情600909,诊股)的合并,连续四个交易日大涨,涨幅在券商中也是比较大,属于走势比较强的券商之一,全年上涨16.4%,但是这是因为10月9日高位跌停的缘故,扣除这一个跌停板,截止10月9日国元证券上涨了29.3%。 股价位于相对高位,根据现有的定增定价模式,意味着定增融资的股价也会较高,这就不利于吸引机构资金参与,毕竟未来股价存在调整的压力,尤其是注册制下,存量公司越来越多,发动牛市越来越难,一旦出现股市趋势性调整,券商作为牛市急先锋,也会成为调整的先行者,定增就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可是作为券商,资本多少决定了券商的行业地位,再融资对于国元证券来说,是做大做强自己的一个重要方式,再融资显得很迫切,因此放弃传统的定增模式,采用配股的方式力保再融资完成。但是配股也会有一些缺点,尤其是一些很大折扣的配股方案,投资者就会很纠结,参与配股,需要追加资金,如果投资者仓位很重,不想追加新增资金,就会面临配股以后的除权损失,以国元证券为例,按照8日收盘价11.99元计算,十配三除权以后的股价就是10.47元,会有12.6%的除权损失,为了避免除权损失,就会有不想参与配股的 投资者提前抛售股票,这就是国元证券跌停的主因。从龙虎榜看,既有北上资金和机构大力卖出,也有营业部席位大力卖出。 另一方面是此前国元证券和华安证券传出合并传闻,股价短期涨幅过大,在澄清传闻以后,股价更是面临调整压力,一旦叠加配股,市场抛售更加坚决一些。 国元证券配股方案生不逢时 2007年,国元证券借壳S*ST化二上市,根据媒体统计,国元证券自借壳S*ST化二上市以来实施15次分红,分红金额累计高达65.78亿元。国元证券借壳上市以来增发融资2次,融资总额为141.14亿元,如果不算此次配股融资的55亿,国元证券借壳上市以来融资分红比高达2.15,若此次55亿融资计算在内,融资分红比达到了2.98。虽然融资是分红的近三倍,但在A股还算是注重分红给与投资者合理回报的,谈不上片面在市场圈钱融资不重回报,只不过是市场情绪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成交明显下滑,对IPO和再融资出现一些难以说得清的感受,国元证券正是在这一敏感时期发出配股方案,市场很是失望,造成股价大跌。 国元证券也算是配股方案生不逢时。 国元证券跌停给牛市敲起了警钟 上文说过,券商是牛市的急先锋,如果市场真的认为未来是一个热火朝天的牛市,或者退一步而言,未来是慢牛的走势,券商走势一定不会太差,牛市环境这样高折扣的配股方案是一个公司的利好,在市场一定会受到追捧,尤其是北上资金和机构,筹到配股资金并不会很难,参与配股,等待股价填权,可以说是收获满满,但市场反其道而行之,北上资金和部分机构大资金选择抛售离场,反映出一个问题,部分北上资金和部分机构资金不看好配股以后的未来走势,牛市旗帜的券商被甩卖跌停,揭示一个道理,行情还远没有到火爆的时候,对于牛市需要慎重看待。 牛市我个人一直不太赞同,上半年股市涨幅不错,主要是部分白马股、科技股、医药医疗器械和生物疫苗大涨,是得益于央行的货币宽松估值提升,可是下半年央行屡次强调不会实施大水漫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从低位2.5%反弹到3.1%以上,高估值难以持续市场面临价值回归。另外注册制和IPO 常态化下,IPO节奏偏快,各种大盘股次第而来,市场一度传出蚂蚁集团还将IPO的总融资规模从300亿美元提高到350亿美元,虽然融资不是全部由A股承担,还有战略投资者护航,但资金分流还是不可避免,高估值也是难以维系的,目前科创板市盈率高达100倍以上,创业板市盈率高达68.5倍,在全世界都是属于很高的估值,要说牛市就是吹大泡沫,现在越疯狂后市调整也会越厉害。 一旦牛市消失,出现震荡或者调整,券商伤害是较深的,一个是成交萎缩佣金下滑,其次是两融资金下降利息减少,三是自营部门投资也很容易出现下降,四是IPO 不可能维持目前高节奏,券商投行收入跟随下跌,券商业绩同比和环比都会出现下降,券商也就会跟随调整。 国元证券配股方案本身没有问题,股价跌停在于市场的预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那就是牛市是不是存在。
一、新房销售淡季不淡,1-8月销售额实现正增长 地产销售热度因“惯性”作用延续到8月,开发商积极供货, 8月单月新房商品房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分别同比增长13.7%、27.1%。2020年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96943亿元,同比增长1.6%;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84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降幅持续收窄。单月情况看,8月的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5520亿元,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4854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27.1%、13.7%,8月延续了5月-7月的销售热度,淡季不淡。8月市场的持续回暖,如我们前期预测,开发商从供给端驱动市场,短期内市场仍有销售回暖可能。但长期看,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销售整体去化压力仍然较大。7月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的背景下,今年四季度传统“旺季”的销售情况得谨慎观察。 区域上看,东部地区的市场韧性最强,恢复最好;西部地区的市场同样恢复较好,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市场恢复相对较弱。1-8月东部地区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6%,增速连续两个为正;西部地区1-8月销售金额同比微增0.3%,实现转正;中部和东北部市场恢复得较弱,1-8月销售金额同比跌幅仍分别为7.8%、5.8%。 在当前调控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认为8月销售数据持续回暖,略超市场预期。但我们认为2020年商品房销售还是弱修复状态,一方面疫情未出现的时候,商品房销售已经处于高位下行周期;另一方面,疫情冲击使未来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商品房销售增长的驱动力较弱。短期看,开发商从供给端驱动市场,短期或许仍有销售回暖可能。因此我们将2020年全年销售面积同比预测由-5%上调至-2%。 针对疫情以来房价涨幅过快的现象,监管层再次重申房住不炒,并对热点城市进行因城施策的强调控以稳预期,8月房价热度较低。8月份,初步测算,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6%、0.6%、0.9%和0.5%。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7%、0.8%、1.7%和1.1%。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0%和0.6%,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2和0.1个百分点。 二、地产投资增长4.6%,预计未来土地投资增速放缓 施工赶工效应、新开工补库存以及土地投资转暖,三因素支撑地产投资的强韧性。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8454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继续提高1.2个百分点。8月单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完成1.3万亿元,同比增11.8%,增幅处于近两年月度高位。 分项目看,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高主要靠施工、新开工以及土地投资支撑。首先,房企加大施工强度以填补疫情期间的空白,1-8月施工面积83.9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是地产投资的“稳定器”;8月房屋施工面积净增加面积2.1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2%。第二,房企补库存,1-8月新开工面积13.99亿平方米,同比微跌3.6%,跌幅继续收窄0.9个百分点。8月单月新开工面积1.9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4%。第三,土地投资方面,4月以来土地市场热度延续至8月,土地市场量价皆修复,1-8月土地购置面积、成交价款分别为11947万平方米,7088亿元,分别同比-2.4%、11.2%;8月土地成交价款1705.98亿元,同比上涨8.0%。土地成交溢价率方面,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呈现上升态势,二线城市呈现下降态势,整体处于较为20%左右的水平。我们认为短期土地市场的热度主要是房企补投、地方推出优质地块、房企扎堆优质区块等因素推动,考虑到全年销售弱修复以及房企融资强监管,长期看土地投资增长动力较弱。房企资金面分化,2020年大部分民营房企和中小房企投资行为更加谨慎,预计2020年全年地产投资同比预计7%。 三、外部融资较为宽松,未来银行贷款将趋严 外部融资环境相对宽松,房企银行贷款、个人购房贷款、房企发债等融资渠道较为宽松,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实现11.7万亿元,同比3%,连续两个月增速为正。8月单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约1.65万亿元,同比增幅扩大为18.3%。开发商资金面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地产投资的快速修复。 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来源内部结构,今年与去年表现不同,去年以销售回款为重,今年则是外部融资为主。为应对疫情冲击,银行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监管边际放松,缓解了房企资金链压力,1-8月房企国内贷款、个人按揭贷款、自筹资金、利用外资保持正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4.0%、8.6%、3.6%、24.5%,融资渠道通畅;定金及预收账款同比1.2%,实现转正。单月情况看,8月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增速分别为-3.0%、7.5%、5.5%、22.5%、36.6%。 今年疫情以来,房地产融资快速扩张。但二季度以来地产融资宽松空间收窄,6月银保监会“回头看”落实房住不炒,紧盯地产融资,多地严监管资金违规流向楼市,7月央行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8月监管层提出“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四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宽松的融资空间会被压缩,对中小房企以及高杠杆房企的资金链问题仍需谨慎对待。
据媒体报道,K12在线教育品牌掌门教育获超4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软银愿景基金、元生资本、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和CMC资本等,针对本轮融资,掌门教育官方回应称“不予置评”。 掌门教育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为中学生、小学生提供在线一对一教学的平台,主打高端专业的一对一订制化教学服务。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如今掌门教育旗下掌门1对1已占据在线一对一全科辅导赛道近八成的用户份额,学员续费率高达87%,单月课耗超5亿,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K12学科一对一在线辅导的行业纪录,也远超行业同类竞品课耗的总和。而在素质教育领域,掌门少儿的学员续费率也已达89%,转介绍率超50%,稳稳占据了素质教育赛道的头部地位。 在此之前,掌门教育已在5年时间里完成了7轮融资,若本轮融资属实,那么这将是掌门教育完成的第8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除元生资本外,软银愿景基金、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和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均是首次出现在掌门教育参投名单中。
10月12日,在线教育公司火花思维宣布完成E2轮的1亿美元融资,而在完成此轮融资之后,火花思维的累积融资金额已经达到了4.4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跟投火花思维此轮融资的除了投资机构和基金,另一家在线教育赛道玩家猿辅导也赫然在列,从选手到投手,在线少儿教育领域内的资本流动正在加速。 再获融资 在距离宣布获得1.5亿美元E1轮融资不到两个月后,火花思维在10月12日再次宣布完成1亿美元的E2轮融资。至此,火花思维的E轮融资共计2.5亿美元,累积的融资总额已经达到了4.4亿美元。 而在刚刚完成的E2轮融资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投资者中除了熟悉的领投方腾讯、跟投方凯雷投资集团旗下基金外,猿辅导也作为此轮融资的跟投方出现在了名单中。 据公开资料显示,猿辅导作为今年发展最为迅猛的在线教育机构之一,已经完成了多笔大额融资。今年3月,猿辅导宣布完成10亿美元的融资。此外,8月底也曾有媒体曝出消息,称猿辅导又将完成一轮12亿美元的融资,但针对这一消息,猿辅导方面不予置评。 令人注意的是,猿辅导此次跟投火花思维,从在线少儿教育赛道内的选手变成了投手,而其旗下斑马AI课的业务范围和火花思维的业务范围高度重合,此举意欲何为?记者就这一问题联系了猿辅导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但其未给出解答。 在中关村教育投资管理合伙人于进勇看来,猿辅导此次的投资举措可以从猿辅导和火花思维两个方面来看,“我觉得猿辅导这次的投资可能是出于一种产业布局,当然也不排除他们想要了解火花思维一些内部信息的考虑。另外,火花思维能接受猿辅导的投资也让人十分意外,可能需要后续再观察一些相关企业的动向,了解背后的原因”。 课程涨价 在频频获得资本青睐的背后,在线少儿思维赛道有着“刚需”作为底气。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数理思维课程一直是在给孩子挑选课程时的首选。 家住某四线城市的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今年刚上小学二年级,身边已经有不少同学报名了猿辅导、作业帮等在线课程。“我们做家长的不希望孩子落后,小城市的优秀老师资源又较为稀缺,所以最近我也在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线上课外辅导课程,数学相对英语和语文来说提分见效更快,也是我最早开始给孩子报名的。” 此外,王先生表示,选择英语和语文课程时,在面对绘本、一对一外教直播课、大语文直播课等众多产品时,自己会犹豫不决。但报名数学思维课程时,自己做决定会更快。 在刚性需求面前,踩中风口的在线教育机构也有了涨价的底气。“十一”假期是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长假,此外,今年的“十一”恰逢中秋,国内疫情控制平稳,令人期待满满。众多在线教育机构瞄准这一时间节点,对课程价格进行了调整。 以火花思维为例,从10月1日起,直播课涨价300元,从5980元调整为6280元;10月10日,AI课也从1399元涨价到了1699元。另一家身处在线少儿思维赛道的公司豌豆思维也进行了课程调整,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豌豆思维在9月的半年课价格为4988元,共包含60课时正课和16课时赠课;而目前10月的半年课课包价格仍为4988元,但课包内容变为了52课时正课和6课时赠课,课程单价有所提高。 家长的刚性需求给了机构适当涨价的底气,也给资本市场释放出公司向盈利方向发展的信号。蓝象资本投资副总裁邱彦峰表示,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对融资轮次靠前和轮次靠后的机构,会有不同的考察角度。“面对一些在A轮融资之前早期项目时,投资机构会更加关注项目本身的创新性和在市场上是否存在机会;但对融资到很后面轮次的公司,投资方会更加考量公司的经营规模和资本回报,比如市场地位、收入规模、上市路径等等。” “多条腿走路” 纵观整个在线低龄教育赛道,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在抢占到一定的市场份额后,都开始进行扩科扩年龄段的动作。以火花思维为例,从去年开始,公司陆续布局英语和语文赛道,上线相关课程;思维、英语、语文三科并举已经成为众多在线教育机构(如瓜瓜龙、斑马AI课等)的标配。而刚刚上市的洪恩教育,也表示要将公司课程和产品面向的年龄段从3至8岁扩展为0至12岁。 由此可以看出,先在某个科目领域内进行深耕,制造出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再拓展科目和年龄段,已经成为各家机构绕不开的发展之路。有业内人士指出,若机构只发展单科业务,自身的抗风险性和竞争力都会较低,教育行业仍然是一个政策导向较强的市场,需要机构们“多条腿走路”,应对不同的变化。 邱彦峰也进一步表示,目前教育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投资方可能还是更在意公司的规模,并没有过分考量在意公司的盈利状况。尤其是在项目发展情况还比较良好的时候,投资方可能更在意项目公司能否通过已有的路径扩大公司的规模”。
回眸“十三五”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姚均芳)债券市场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今年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突破100万亿元,较“十三五”之初增长一倍多。我国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明显增强,并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踊跃配置。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112万亿元人民币。 作为直接融资的渠道之一,债券融资规模的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在这背后,是我国债券市场种类更趋齐全,结构更加合理,多个品种债券发力增长。 “过去我国债券市场以国债和金融债为主,现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城投债、地方政府债、地方专项债等一起发力,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既能满足不同的融资主体融资,也能满足不同偏好的投资主体。”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说。 在规模扩大和品种丰富的同时,债券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和工具也不断健全。“近年来,我国债券衍生品从无到有,能够满足债券市场投资主体的风险管理需求。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交易所市场推出国债期货,均是对债券现货市场的补充,是债券市场必备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赵庆明指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记者从人民银行了解到,今年以来,境外机构持续增持我国债券,月均交易量超7500亿元,月均净买入量超1200亿元,目前境外机构持债总规模超过2.9万亿元。 2019年,中国债券已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和摩根大通旗舰指数。近期,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也明确了将中国债券纳入的时间表。中国债券“集齐”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完善各项政策与制度,进一步提高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截至9月29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269.2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3.97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784.0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3.79亿元;两市合计14053.3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7.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