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1年,港股节节高升的走势极大地吸引了A股市场投资者的目光。有机构投资者甚至振臂高呼,卖出A股买入H股。这也足见有关机构投资者是相当看好港股的下一步走势了。 实际上,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看好港股,甚至在大规模地买入H股。如近年来,保险资金多次在香港股市举牌H股。而去年12月18日,被称为“巴菲特接班人”的李录通过旗下的喜马拉雅资本,以平均每股4.228港元的价格,完成对邮储银行(行情601658,诊股)H股1326.2万股增持。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在此次增持之后,李录已经持有约10.06亿股邮储银行H股股份,占邮储银行已发行H股总数的5.06%。可以说,在看好港股方面,一些机构投资者早就采取行动了。 而从南向资金的流向来看,南向资金向港股的流动是显著的。虽然自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以来,一些舆论总是在片面地宣传有多少北向资金的净流入,实际上,南向资金的净流入比北向资金要大得多,二者相抵后,实际上表现为南向资金净流入。也即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后,总体上表现为内地资金流向了香港股市,而不是香港市场的资金流向了A股市场。 在这里我们不妨就用数据说话。一是北向资金的历史净流入(截止2021年1月20日,下同)为12454.44亿元,其中,沪股通历史净流入6329.64亿元,深股通历史净流入6124.81亿元;二是南向资金历史净流入19359.85亿元,其中,港股通(沪)的历史净流入12024.80亿元,港股通(深)的历史净流入7335.05亿元。二者相抵,净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达到6905.41亿元。这其中,最近一个月净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就达到了1749.81亿元。可见香港股市近期的节节高升,与内地投资者看好港股,进而导致内地资金大幅流向香港市场是有密切关系的。 内地投资者为何会看好港股?实际上,南向资金与北向资金的流向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开通沪港通、深港通的目的,除了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之外,就是想从香港市场引入资金进入A股市场。但结果却是水往低处流,是A股市场的资金流向了香港市场。 最明显的一个指标就是恒生AH股溢价指数,去年10月9日,最高达到了149.80,今年来虽然港股大幅上涨,但该指数2021年1月20日的收盘指数仍然达到132.88。恒生AH股溢价指数反映的是A股较H股的溢价情况。毕竟目前不少国内企业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恒生AH股溢价指数反映的就是这些公司A股与H股之间的溢价关系。1月20日恒生AH股溢价指数的收盘指数为132.88,这就意味着A股比H股的股价平均高出32.88%。同样是这些内地的公司,其H股明显大大低于A股,H股的投资价值显而易见,作为市场上的投资资金自然而然就会流向这些股价偏低的股票。尤其是在沪港通、深港通开通的情况下,这就极大地方便了内地投资者的资金流向香港市场。 正是基于H股所表现出来的明显优于A股的投资价值,因此,“卖出A股,买入H股”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在目前A股市场一些蓝筹股也出现了泡沫,抱团股出现松动的情况下。港股中的一些优质H股也就成了内地投资者的重要选择目标。这也是近期港股特别是一些H股大幅上涨的原因所在。只是作为A股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港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沪港通、深港通对投资者是有门槛限制的,即有50万元的资金门槛。如此一来,A股市场中的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就不可能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渠道来直接投资香港股市了。 那么,国内市场的中小投资者如何投资港股呢?通过国内市场的港股通基金或许是中小投资者可以选择的合规途径。目前市场上纯港股通的主动型基金有30只左右,这其中,天弘港股通精选(A:006752 ,C:006753)就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只,基金资产的 0%-95% 投资于股票资产,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天弘港股通精选基金一个很重要的亮点表现在基金经理刘国江先生的身上。作为港股通基金经理,当然必须要熟悉香港市场。而刘国江经理拥有10年港股投资研究经验,4年扎实研究,6年历练投资,其专注于港股投资研究,投资风格偏大盘成长风格。尤其重要的是,刘国江经理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价值投资信徒,据了解其本人持有天弘港股通精选基金的保有金额目前已超过500万元(含收益144.9万元),刘国江将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基金的利益切切实实地捆绑在了一起,这种做法在基金经理中是较为少见的。 天弘港股通精选基金的投资,很好地贯彻了天弘基金的投研理念。实际上,天弘的主动权益投资的定位不是选股票,而是专注于投资优秀的企业以及企业家,通过投资优秀的企业为投资者带来可靠的收益。而且天弘基金投研一体化改革明确划定了各小组的投资和研究边界,引导投研人员淡化短期市场相对排名,以基本面精选个股,注重长期超额收益,确保基金产品风格的稳定。有利于打造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股票投研团队。 正是在这种投研理念的指导下,天弘港股通精选基金取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其业绩突出,大幅跑赢基准。该基金成立于2019年4月29日,截至2021年01月07日,天弘港股通精选A累计收益率为49.16%,相对业绩基准超额收益率达55.09%。因此,这样的投资回报也是值得投资者信赖的。选择天弘港股通精选基金来投资港股无疑是投资者一个不错的选择。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购买前请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月18日,*ST新光一连发布了三份公告,分别提及了债务豁免、实际控制人所持部分公司股份司法拍卖撤回、董事长拟增持的相关事项,这对于股价已连续8个交易日(1月7日至1月18日)跌破1元的*ST新光而言意义重大。 不过,这些举动引发监管部门的关注,深交所向公司下发了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董事长虞江威增持是否存在拉抬股价以规避退市的主观动机。 “目前来看,该公告对投资者形成一定误导性,涉嫌构成虚假陈述。”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抛出保壳“三板斧” 引发质疑 *ST新光称,1月15日,董事长虞江威通知公司拟增持公司股份,当公司股价低于1.08元时,拟增持公司股份数量不少于1000万股,不超过2000万股。增持的原因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增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900万元,拟向亲戚朋友或金融机构借款1100万元。 公告虽然也提及,不在“定期报告公告前三十日内,因特殊原因推迟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公告日期的,自原预约公告日前三十日起算,至公告前一日;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十日内”增持股票,但是,从交易所下发的关注函中可知,根据相关要求,公司应于1月31日前披露2020年度业绩预告,虞江威在业绩预告披露前无法实施任何增持行为。 查阅公开信息可知,从1月7日开始,*ST新光股价已连续8个交易日低于1元,但是,虞江威的增持计划在1月31日之前却无法实际实施,也即,如果公司释放的这份“利好”信息在实际上起到了拉升股价的作用,使股价重回1.08元以上,虞江威是否需要实施增持行为就存在明显不确定性。 对于深交所的质疑,有投资者坦言,“(规避退市)信号意义重大,早知道这期间不能增持。”对此,王智斌对记者分析,增持公告应同时披露实施增持的窗口期限制,以向投资者完整披露退市风险,目前来看,该公告对投资者形成一定误导性。 除增持的信息之外,*ST新光还称,于近日收到了上海宝镁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发来的债务豁免函,豁免合计5372.04万元,本协议生效后,因本金及利息减免将导致公司本期增加税前利润0.54亿元。 此外,1月9日,*ST新光披露了实际控制人所持部分公司股份将被司法拍卖的提示性公告,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在淘宝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拍卖公司实际控制人虞云新所持有的约1.1亿股,近日,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提供的执行裁定书,法院裁定相关案件终结执行。公司通过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查询获悉,因申请执行人提出撤回执行申请,司法拍卖已撤回。 此前涉嫌虚假陈述 投资者可索赔 种种举措显示,*ST新光保壳意味明显,不过,综合公司的情况来看,公司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合计14.54亿元、违规担保余额合计27.03亿元等事项,仍是公司未来经营中面临的重要不确定事项。 除上述事项之外,王智斌还对记者介绍,因*ST新光此前涉嫌证券虚假陈述,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以向*ST新光及相关责任人提起民事索赔诉讼:“早在2020年1月8日,*ST新光就披露了其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事实。从证监会认定的事实来看,*ST新光未依法披露关联交易和重大担保、2018年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我们判断,可索赔投资者范围为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0月30日期间买入新光圆成且截至2018年10月30日仍持股的投资者。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符合上述条件的新光债(122776)投资者,亦可提起索赔诉讼。”王智斌对记者说。 对于*ST新光董事长增持实施、违规担保等事项,将继续给予关注。
进入2021年,港股放量上涨的走势受到A股市场投资者的关注。有市场人士惊呼,港股牛市来了。更有私募基金经理呼喊:卖出A股买入H股。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是南下资金的风起云涌,包括一些港股通基金也都在抓紧发行。为此,有舆论称:“港股”时代来了! “港股”时代来了?这种说法未免有些夸张,甚至是哗众取宠。不可否认,港股相对于A股来说,要更具投资价值一些。以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为例,截止1月21日该指数为133.43,这意味着同时在A股与港股上市的国内公司中,其A股的平均价格较之于H股溢价33.43%。而这一指数在去年10月9日最高达到了149.80。因此,相对于A股来说,H股的投资价值是明显的。 实际上,正是基于H股较A股更具投资价值的缘故,所以近年来,不少国内市场的投资者已率先进入了香港市场。一方面是近年来,险资频频在香港股市举牌就是明证;另一方面是在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后大量的资金南下也是最好的证明。尽管港股与A股互联互通后,内地一些媒体都在积极宣传北上资金的进入情况,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在两地互联互通后,南下资金远比北上资金大得多。截止1月20日,北向资金的历史净流入为12454.44亿元,南向资金历史净流入19359.85亿元,二者相抵,净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达到6905.41亿元。因此,香港与内地股市互联互通之后,港股表现为一种净流入。也就是说,基于港股的投资价值,内地的有心人早就提前布局港股了。到如今再大喊大叫,“港股”时代来了,这未免有种后知后觉的意味。 基于H股存在的投资价值,内地投资者可以做有心人,逢低买进部分港股做长线投资。至于在港股经过了一轮大涨之后再买进港股,这显然不是合适的买进机会,甚至不排除做接盘侠的可能性。毕竟港股的涨幅并不小。虽然港股是近期吸引到内地投资者的目光,但港股的本轮上涨行情却始于去年9月底,恒生指数的涨幅超过了30%。如果不是大牛市来临的话,这个涨幅已经不算小了。但如果牛市来临,其走牛的基本面来自哪里就是一个问题。因为此前,港股并没有追随美股的牛市。如果港股走牛是基于内地市场的原因,那么,A股市场同样也不会寂寞。 所以,“港股”时代只能是港股的“港股”时代,而不会成为A股市场的“港股”时代,A股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投资港股,但港股只是A股市场的浪花而已。而不会成为A股市场的“港股”时代。港股与A股还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市场,港股就是港股,A股就是A股。港股有港股的精彩,A股市场也有A股市场的精彩。 实际上,就港股市场来说,其H股股价偏低是有客观原因的。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股价偏高,是因为A股市场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投机炒作的市场。由于A股市场散户人数众多,因此,正好成了投机炒作者收割的韭菜。但港股是一个以国际机构为主体的投资市场,市场上很少有散户投资者,所以这个市场缺少散户韭菜。市场总体上以投资为主。要割韭菜也只能是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对割”,或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对割”。加上一些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缺少了解的缘故,所以这就导致了H股股价的长期偏低。 虽然香港与内地股市互联互通之后,确有不少内地的投资者进入了香港市场。但由于资金门槛的限制,50万元以下的内地投资者并不能进入香港股市投资。这也意味着最大多数的内地投资者并没有进入香港市场。所以,香港市场仍然还是缺少韭菜。因此,要完全把H股的价值洼地填满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有市场人士高喊“卖出A股买进H股”,但这种喊声的作用终究还是有限的,因为中小投资者卖出A股也买不了H股,而机构投资者显然不会轻易被他人所左右。因此,A股市场还是内地投资者的主战场。虽然港股的走势很精彩,但那只能是A股市场投资者眼中的浪花而已。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在新基金发行火爆的当下,用这句话来形象新基金发行的认购规模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比如,1月18日,共有21只新基金扎堆发行。其中,当天发行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的认购规模达到2398.58亿元,这一单日认购规模已经打破了去年由鹏华匠心精选创下的1357亿元纪录,成为我国公募基金有史以来认购规模最大的产品。由于该基金的募集上限为150亿元,最终配售比例为6.2537%。 基金发行火爆与近年来投资基金所表现出来的获利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与基金销售渠道及销售手段有关。如这次创下发行新纪录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其发行得到了150家机构的支持,纷纷成为这只产品的代销机构。而且在发行前一些营销机构还对该基金产品推出了“低配比”营销,比如按照20%的配售比例给客户做宣传估算,让客户按照原计划的四五倍资金买进去,后来又将配售比降低至10%。正是基于这种“饥饿营销”,最终成就了该基金的创纪录发行,最终配售比例为6.2537%,跟新股中签有些相类似。 实际上,也确实有投资者是拿新基金的申购当成新股来“打新”的。“打新”是A股市场的一个传统项目,“打新”成就了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火爆,任何新股的发行都会受到投资者的热捧。而这种“打新”的做法近年来也蔓延到了新基金的发行。只要有新基金发行,在客户经理或理财经理们的引导下,投资者也是“逢新必打”,进而成就了近两年新基金发行火爆的局面,“日光基”、“爆款基金”因此而诞生。而这种“打新”的做法同样也是成就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创纪录发行的重要原因。 其实,新基金发行的申购与新股发行的“打新”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投资者还是需要对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加以区别对待的,不要把新基金发行真的当成了新股发行,把新基金发行的申购当成了新股“打新”来对待。 首先,投资者对新股的投资通常都是一种短期行为。投资者“打新”中签了,认购了,新股上市就可以抛售,而且通常都可以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所以投资者愿意积极参与“打新”。但投资者对新基金的投资应属于一种中长期的投资行为,不宜做短期投资。投资者短期投资基金的收益通常都非常有限甚至亏损。而既然是一种中长期投资,那么投资者参与基金申购就需要更慎重一些,而不能像是新股“打新”那样“逢新必打”。对新基金“逢新必打”,无疑是在给基金销售机构打工,让这些销售机构获得更多的发行费用。 其次,新股的投资风险与新基金的投资风险是不一样的。对于A股市场来说,“新股不败”现象仍然还是存在的。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现象较为少见。所以,投资者打新中签后,短线卖出通常都是能获利的,有的获利甚至还很丰厚,投资者进行新股“打新”的风险并不大。但新基金由于更适合于中长线投资,而这种中长期投资能否获利,一方面受行情发展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也与基金经理的理财水平高低也有密切的关系。如在过去的一年里,投资基金整体收益丰厚,主动权益基金收益中位数达到47.08%,其中近四成获得了50%以上的收益率,但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也有14只基金2020年度的收益率为负,垫底基金去年全年亏损了11.6%。因此,投资基金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投资者不能闭着眼睛买进,也不能“逢新必打”。 此外,新股与新基金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新股没有代替品,而新基金是有代替品的。新股上市收益丰厚,这是“打新”者所追求的,所以面对新股“打新”,没有人会说,投资者可以买哪只老股来代替,毕竟大多数老股的短期收益通常都不能与新股相提并论,只有极个别的爆炒股例外。而对于新基金的发行,一些成熟的投资者其实是不以为然的,很少会参与申购。因为在这些成熟的投资者看来,申购新基金还不如买进老基金更靠谱。所以,买新基金的投资者大多数都不是老基民,而是新基民,或是一些投资经验并不丰富的投资者。 正是基于新基金与新股的上述不同,所以投资者莫拿新基金申购当成股票“打新”。对于新基金申购,投资者还是要多一些风险意识,不要“逢新必打”,而是有选择性地参与新基金的申购。比如选择那些理财能力较强的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的基金产品,以及选择自己比较看好的某些行业的基金产品等。基于此,投资者申购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倒也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进入2021年,港股走出持续上扬的走势。而在港股上涨的背后,则是南下资金的大幅流入。数据显示,截止1月22日,今年南下资金已累计净流入2312.11亿港元(1933.63亿元人民币),接近2020年全年净流入金额(6721.25亿港元)的1/3。其中1月18日、19日、20日的规模超过200亿港元。 正是基于南下资金的加速流入,为此,国内券商围绕着港股定价权的抢夺话题争吵了起来。1月19日,国盛证券发布题为《南下资金改变港股》的研报,认为南下资金规模已超北上资金,未来南下资金将重现过去数年北上资金影响A股的历程,抢夺港股定价权并成为左右港股市场表现的决定性力量。而1月22日,开源证券发布题为《南下资金难夺“定价权”》的研究报告,认为南下资金涌入港股如果要“重夺定价权”,需要面对当下数倍于自身持仓且观点有所分歧的海外机构投资者,以少胜多难。 两家券商隔空争吵当然也是一种炒作而已。就港股定价权的争夺来说,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毕竟港股不是A股,它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国内资金没有必要抢夺下港股的定价权,把港股变成又一个A股。国内资金可以成为港股市场上的一只重要力量,甚至可以拥有局部的定价权,比如H股公司的定价权,但却没有必要争夺下整个港股的定价权,实际上,就国内资金来说,也争夺不了整个港股的定价权。 就南下资金规模超北上资金来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始于现在。实际上这种情况自沪港通、深港通开启以来就一直存在。虽然开通沪港通、深港通的目的之一是希望为A股市场引入国际市场资金,但由于A股市场估值偏高,港股市场估值偏低,结果是水往低处流。虽然国内一些媒体一直都在宣传北上资金的流入情况,但实际结果是北上资金与南下资金对冲后,最终表现为南下资金净流入。即A股市场的资金流向了香港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月22日,北上资金历史净买入1.25万亿元,南下资金历史净买入1.96万亿元,二者相对冲之后,南下资金历史净买入为7100亿元。也即内地市场的资金有7100亿元流向了香港市场。因此,南下资金规模一直都是超越北上资金的,我们不能因为眼前南下资金规模超越北上资金就认为是抢夺港股定价权来了。 而且,尽管国内市场有大量资金流向了香港股市,但要争夺港股的定价权显然还是力不从心的。目前港股的市值超过50万亿港元,也超过40万亿人民币。在扣除北上资金规模后,南下资金历史净流入也只有7100亿元人民币,不足1万亿元,要争夺总市值超过40万亿人民币的港股市场的定价权,这确实有点不自量力。 并且,争夺港股定价权对于国内资金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还是一种博傻的做法。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股票上市了,定价权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投资者投资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并不看重定价权。如果国内资金真的那么在乎定价权,这倒是香港市场上的那些投资者,包括那些国际投资者都非常开心的事情。当你真的为了争夺定价权而把股价拉到高位的时候,那些国际投资者会很乐意地把筹码都高价派发给你。结果国内资金都成了接盘侠。这显然是一种傻瓜行为。尤其重要的是,香港股市缺少散户投资者,国内资金成了接盘侠以后,还能把股票派发给谁呢?就留着自己举杠铃吧。做这种傻事还认为是抢夺港股定价权,还有比这更傻瓜、更丢人现眼的吗? 所以,抢夺港股定价权的言论实际上是一种傻瓜言论,也是一种忽悠言论,实际上是在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忽悠。其实内地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去争夺港股定价权,也争夺不了港股定价权。作为投资者,投资港股的目的就是基于获利的需要,定价权的事情不是投资者该考虑的事情。毕竟香港股市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市场上充斥着一些庞大的国际投资者,因此,香港的定价权是各方力量角逐的结果,不是国内资金可以说了算的。作为国内资金来说,更熟悉的还是国内公司,所以投资的重点也在于H股公司,能够修复低估的H股估值,这就足够了。
栉风沐雨,三十而立。今年是我国资本市场创立30周年。3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从小舢板发展成联合舰队,始终服务于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资本市场不仅助力一大批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也为广大居民拓宽了投资渠道。本报推出资本市场创立30周年“盛年再出发”专题报道,梳理30年来直接融资发展成绩,直面存在的问题,展望发展方向,敬请关注。 3年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给资本市场定下这样的发展愿景:“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年过去了,融资功能、基础制度、市场监管、投资者保护这四道“考题”回答得怎么样?在经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创业板改革、退市制度完善、中国特色证券诉讼制度完善等一系列变革之后,已经创立30周年的资本市场正焕发勃勃生机。 累计股权融资超15万亿元 经过30年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从“小舢板”成长为“航母编队”。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2月21日,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4130家。大量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进入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大量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打开发展空间,拓展经营领域。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撰文指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六大重点任务,包括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拓宽直接融资入口;健全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直接融资包容性;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夯实直接融资发展基石;深入推进债券市场创新发展,丰富直接融资工具;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突出创新资本战略作用;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充沛直接融资源头活水。 围绕这6方面内容,资本市场应首先做好的正是完善融资功能这篇“文章”。“十三五”以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跨越3000家、4000家两个门槛,相比资本市场建立初期10年上市1000家的进度,A股扩容速度显著提升,企业构成和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随着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市场扩容,沪深两市最新市值与2000年末相比增长了16倍,近20年年均增速15%。目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近80万亿元,已涵盖国民经济全部90个行业,占国内500强企业的70%以上,成为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 30年来,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总额超过15万亿元,累计分红超10万亿元,近3年每年派现金额更是连续突破1万亿元大关。不断优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渠道。当前民营企业约占A股上市公司的六成以上。据恒大研究院统计,2019年A股市场通过IPO、增发和配股实现的股权融资中,44%流向民企,36%流向国企。 今年以来,截至12月21日,已有372家上市公司登陆A股,合计首发募资4513.45亿元,融资规模全球第一。包括IPO、配股、可转债、增发等在内的全市场融资规模则高达1.59万亿元。 交银施罗德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马韬表示,资本市场作为发挥直接融资功能的重要枢纽,立足实体经济,反哺实体经济,包含新三板、中小板、主板在内的资本市场通过连接实体经济和广大投资者,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直接融资“活水”。 制度“四梁八柱”更牢固 什么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易会满认为,这应该是一整套紧密联系、内在协调、相互支撑的制度生态体系,共同构成保障资本市场正常运行且有效发挥作用的“四梁八柱”。 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早期市场化程度低、运行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成长中的问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日渐完善得到了不同程度化解。 30年来,A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资本市场告别“无法可依”局面。2002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打开国际资本直接参与A股投资的大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破题,解决A股市场同股不同权这一重大的结构性问题,消除了基础性制度层面又一重大掣肘。 近年来,资本市场遵循“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方向,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夯实制度基础、市场基础和法治基础。从新修订的证券法发布实施,到《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落地,再到退市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新股发行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易会满表示,未来,证监会将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带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将在总结科创板、创业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三个原则,稳步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同时,积极做好刑法修订、期货法立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出台的配合工作,推动制定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交易的行政法规,逐步构建符合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完善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和刑事惩戒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的监管执法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持股行权”蹚出监管新路 我国资本市场各类投资者总数达1.75亿,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投资者。多年资本市场发展经验表明,保护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的未来。30年来,我国投资者保护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包括证券法、公司法、证券投资者基金法、刑法及大量行政法规和规章共同构建了投资者保护的规则体系,《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等投资者保护专门规定相继出台,新修订的证券法强化投资者保护要求,增加了投资者保护相关内容。 目前,中国证监会对投资者保护的制度以“一体两翼”为根本,以证监会其他相关单位为辅助,市场各方共同参与。“一体”为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两翼”为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简称“投保基金公司”)和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投服中心”)。同时,证监会有关部门、各派出机构、会管单位以及市场各方,包括各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基金公司等也都是参与者。 2016年,我国首次通过投资者保护专门机构——投服中心为中小投资者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支持投资者提起诉讼。在持股行权方面,投服中心通过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方式,以普通股东身份行使法律赋予股东的质询、建议、投票、诉讼等各项权利。截至2020年10月底,投服中心共计持有4062家上市公司股票(包括189家科创板公司),共计行权2670场;参与支持诉讼及股东诉讼案件31起,投资者获赔金额5556万元;正式受理纠纷11725件,调解成功8598件,投资者和解获赔金额26.69亿元。投保基金公司则在监控客户资金安全、监测证券公司风险、做先行赔付基金管理人、证券期货纠纷调解、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状况调查评价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在证券纠纷诉讼方面,2020年是我国开展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试点的第5年,在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证监会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下,各级法院、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调解组织等各方不断努力,证券期货纠纷化解试点成效显著。 中国人民大学纠纷解决研究中心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针对证券案件类型多样、复杂程度高、涉众性强、纠纷当事人实力悬殊等问题,监管部门在调解组织建设、提升诉调对接效率、建设诉调对接机制等方面不断发力,近年来纠纷解决效果明显。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观点认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多为银行大量持有,易导致风险集聚于银行,其实并不符合银行间债券市场是面向银行、证券、企业年金、境外投资者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客观事实。银行间债券市场并非仅有银行参与,而是各类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的“机构间”市场。从成熟经济体情况看,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场外市场都是各国债券市场的主体。 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不断成熟逐步多元化。早期,银行持债比重较高,与银行作为主要机构投资者发展较早、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优于非银行机构有很大关系。此后,我国证券、基金、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壮大,并逐渐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资管产品的发展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带来了企业年金、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保险和基金、证券的资管产品等,随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境外央行、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境外参加银行,以及QFII和RQFII等境外投资者等也先后进入了银行间债券市场。 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也与一国的金融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投资者结构基本一致,判断投资者结构是否合理,不能片面强调银行持有债券的比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资产占比远高于德国和日本,但银行持有信用债的比重仅为28%,显著低于德国和日本。我国债券投资者结构不仅符合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投资人结构的基本规律,且更分散。 批判银行持有信用债,那么当前我国的信用债应该由谁持有?从历史教训来看,不应把债券直接卖给企业和个人,更不能将其视作发展直接融资的捷径。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之初曾经定位于个人,为了防止债券违约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只有极少数资质良好的大公司被允许发债,导致信用债发展缓慢;2008年,香港雷曼“迷你债券”违约,引发了较大规模、持续的个人投资者维权行动。国际上信用债大多以机构投资人为主,个人通常只通过基金、养老金等机构进行间接投资。但在我国,与金融市场发展的整体节奏相比,这些机构发展相对缓慢。 因此,完善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不能脱离当前我国的金融实际。必须认识到,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情况下,银行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是债券的重要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