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美团点评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收涨8.4%,创历史新高,市值高达1.56万亿港元,约合2015.63亿美元。这是美团点评市值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美团也由此超越建设银行成为港股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的第五大市值公司。 外卖业务利润大幅提升 8月21日,美团点评发布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8.9%至247亿元;期内溢利22.1亿元,同比增长152.4%;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经调整溢利净额27.18亿元,同比增长82%。 财报显示,二季度美团平台商户数升至630万,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8.2%至4.6亿。二季度,美团餐饮外卖业务经营利润从一季度亏损7090万元转正到二季度的13亿元,经营利润率由-0.7%转为8.6%。 二季度美团平台新上线的外卖品牌商户数量同比增长113%,其中仅“618外卖节”就有超过4000家优质餐厅品牌参与。得益于此,二季度美团餐饮外卖的交易金额(GMV)同比增长16.9%至1088亿元,日均订单量升至2450万笔。品牌商户的快速增长也带动本季度外卖客单价同比上升9.4%。二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收入145.44亿元,同比增长13.2%,餐饮外卖业务的经营利润为13亿元,同比增长65.7%,经营利润率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 美团点评的业绩获得高盛、美林、野村、大摩等机构一致认可,纷纷上调目标价。其中,野村、里昂对美团上调目标价至300港元。 美团点评董事长兼CEO王兴在财报电话会上介绍,二季度餐饮外卖每订单配送成本是最低的,同时公司优化了订单分配系统,增加了整个二季度的配送效率。此外,二季度骑手供应增加,也造成外卖成本下降。长期来看,公司会进一步提升外卖配送能力、优化订单分配算法,进一步提高外卖配送效率、降低每订单配送成本。 下一步瞄准生鲜市场 线上化趋势助力美团新业务开展如火如荼,成为二季度美团财报中餐饮外卖业务之外的另一大看点。二季度,美团新业务及其他分部业务收入同比大增22.1%至56亿元,经营亏损14.6亿元,同比下降11.3%,经营利润率为负25.9%,同比改善9.8个百分点。 新业务中,采用自营模式的美团买菜发展迅速,取得了近4倍的收入增长。除北京、深圳等城市外,美团买菜继续开拓新城市,现已正式入驻广州。 美团闪购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多样性,覆盖包括药品、鲜花等更多品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5月“母亲节”期间,美团闪购的鲜花类商品订单同比增长3倍,首次试水的花艺师直播1小时内送出了近2万个订单。 此外,二季度刚刚成立的以城市社区团购为主要方向的美团优选,也成为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又一次新的场景探索。 王兴在电话会上强调,除了线上外卖、和到店就餐,线上生鲜食品市场是美团需要抓住的另外一个市场,公司会同时进行几种模式,继续进行投资,覆盖更广的区域。 王兴表示,“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计划,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已经在食品配送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线上生鲜产品是我们下一步要赢得的市场。我们会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投资,并且一路上不断改善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够赢得这个市场。”
8月21日,美团点评(股票代码:3690.HK,以下简称“美团”)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本季度,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消费市场的显著回暖,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8.9%至247亿元(人民币,下同),并实现了供需两端的增长,展现了公司业务模式的韧性。 疫情期间,美团积极助力商户数字化转型,加速疫后复苏,带动本季度平台商户数升至630万。供给端的进一步丰富,也为更多用户提供了数字生活的便利,本季度美团平台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加8.2%至4.6亿。在疫后复苏的“稳就业”保卫战中,美团显示出数字经济平台对缓解就业压力的积极作用,成为稳就业的“蓄水池”,2020年上半年,从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数达到295.2万人,其中新增骑手达到138.6万人。 “本季度,美团继续发挥城市‘新基建’的独特优势,促进生活服务业复苏,为更多消费者和商户提供了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模式,推动供需两端稳步增长”,美团CEO王兴表示,“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也让我们看到过去长期投入积累的能力不断创造更大价值,坚定了继续面向未来投入的信心。我们将聚焦‘Food+Platform’战略,在生鲜零售和电单车等新业务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持续助力行业疫后复苏 新上线外卖品牌商户数翻倍 二季度,为了助力商户复苏,美团主动推出了各类安心举措和促销活动以提振消费信心,由此带动两大主体业务复苏进程加速。其中,在率先回暖的餐饮外卖领域,尽管扶助商户带来了短期变现率的影响,但得益于业务模式和运营效率的竞争优势,公司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商户侧,自疫情发生以来,平台通过一系列优惠举措和持续优化的产品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商户选择加入美团,借由数字化运营及营销方式增加收入。数据显示,二季度新上线的外卖品牌商户数量同比增长113%,其中仅“618外卖节”就有超过4000家优质餐厅品牌参与,极大丰富了用户在不同场景的用餐选择。得益于此,本季度餐饮外卖的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6.9%至1088亿元,日均订单量升至2450万笔,品牌商户的快速增长也带动本季度外卖客单价同比上升。 到店、酒旅业务板块,虽然较上季度有明显改善,但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未来仍面临挑战,平台将继续投入助力商户复苏。本季度该业务板块收入4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4%。为助力到店、酒旅商户度过难关,美团与各地政府继续展开合作,上半年“安心消费节”已在全国60余座城市落地。其中,和上海政府合作推出的“五五购物节”有效带动了近1万家本地生活服务合作商户的销量增长。酒旅业务方面,与高星酒店的合作趋势良好,二季度高星酒店间夜量占平台整体超15%,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团通过“五一节”“端午节”,以及“618”活动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高品质的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 新业务聚焦长期价值 生鲜零售及电单车将加大投入 除主体业务外,新业务在疫后继续保持亮眼发展,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1%至人民币56亿元。其中,平台模式的美团闪购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多样性,覆盖包括药品、鲜花等更多品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5月“母亲节”期间,美团闪购的鲜花类商品订单增加3倍,首次试水的花艺师直播1小时内送出了近2万个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自营模式的美团买菜发展迅速,取得了近4倍的收入增长,除北京、深圳等城市,美团买菜继续开拓新城,已正式入驻广州。此外,本季度刚刚成立的以城市社区团购为主要方向的美团优选,也成为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又一次新的场景探索。 除了在生鲜及本地零售领域的积极探索,美团还继续加大在单车和电单车领域的投入。本季度美团推出约150万辆新单车替换旧单车,并投入近30万辆电单车。相较于传统单车,电单车不仅是新的高频线下消费场景,同时通过车型与骑行上的改良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其高频的骑行场景也与平台形成强有力的协同效应。 美团CFO陈少晖表示:“数字化趋势将带来更多机会,我们将在具备成长性和长远回报的新业务领域,坚持长期理念积极投入。我们相信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先发优势能更好地抓住新机会,创造协同价值,并最终让商户和用户及生态参与方都能从中获益。”
今日盘后,美团点评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根据财报,美团点评第二季度实现营收 247.22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8.9%。经调整净利润为27.18亿元,去年同期为14.94亿元,同比增长82.0%。美团的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皆超过了彭博的一致预期。 分业务看,2020Q2美团的三大主营业务中,餐饮外卖实现营收145.44亿元,同比增长13.2%,恢复了正增长。到店、酒店和旅游业务实现营收45.44亿元,同比下降13.4%,下降幅度较一季度收窄17.7pct。新业务及其他实现营收56.34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7.2pct。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疫情产生的一次性冲击已经越来越小。后疫情时代,我们一方面既要关注疫情对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重塑,另一方面,更要从长期的时间维度去看美团的发展战略和投资价值。 美团的核心功能是连接,通过美团外卖、美团闪购、美团酒店等一系列的产品,一端连接商家,一端连接消费者。然后,一方面不断在商家端和消费者端持续赋能,如丰富使用场景、增加消费品类、数字化商家运营等,即做大规模;另一方面提升连接的效率,如提升配送的效率、降低等待时间等。疫情过后,我们看到的是美团的业务生态更加完善成熟,而财报的数据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一、商家数量增长,品牌商家跑步进场 在供给端,整个餐饮行业都在疫情中受到重挫。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Q1全国餐饮收入为6026亿元,同比下降了44.3%。实际的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因为第一季度中一月份基本不受疫情影响。 为了对冲疫情的副作用,不仅国家采取房租减免、税收减免、金融优惠贷款等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商家。美团也积极推出举措,帮助商家复产复工。比如启动3.5亿专项扶持资金、提供优惠利率的小额贷款等方式,帮助商家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而对于湖北等疫情较严重地区,美团还实行了免佣、提供特殊保障等优惠措施。 不过,恢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疫情期间,餐饮商户的堂食业务受到较大冲击,外卖作为餐饮业的线上渠道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餐饮商户增加了营收渠道和来源,促进了餐饮行业的消费复苏。 在此趋势下,大量品牌商家也纷纷开通外卖服务,据美团研究院统计,仅2020年一季度就有超过五成必吃榜餐厅上线外卖。餐饮行业,尤其是线上化率低的品牌餐厅,正在跑步进场。 财报显示,2020Q2美团活跃商家数量达到了630万,同比增长6.8%,环比持平。可见,疫情对商家端的影响控制在了非常小的范围之内,而品牌商家的入驻,也让美团餐饮生态更加丰富且均衡。 虽然说,疫情对餐饮商家的冲击是一次性的,但影响却是深远的。疫情为传统的餐饮行业带来了一次大变革,促进了餐饮经营线上线下的融合。 二、消费需求恢复,用户环比回升 根据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截至5月底,餐饮商户的复工率已经达到94.9%。而消费复苏率达到88.9%。消费端的复工率要略低于商户端,一方面是因为用户的信心和习惯恢复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也是之前提到的,外卖业务帮助商家复苏。 不管如何,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回暖。根据7月发布的社零数据,我国7月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下降幅度连续三个月缩窄。其中,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1.0%,降幅比6月份收窄4.2个百分点。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上月,业务总量有所增加。 美团的二季度财报也印证了这一结论。首先是二季度平台年度交易用户数达到4.57亿,环比增加了870万人,结束了此前一季度的环比下跌,可见下单的消费者在增加。 其次是消费者的下单频率也在恢复,使得二季度餐饮外卖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增长6.9%至2450万笔,环比增长52.2%。并且每笔餐饮外卖业务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9.4%。二季度外卖交易金额达1088亿元,同比增长16.9%。 相比于餐饮行业,酒店、旅游行业疫情的影响更大。旅游禁令的颁布,和民众对病毒感染的普遍恐惧,令酒店、旅游消费坠入冰点。一季度,美团平台国内酒店消费间夜量同比下降45.5%,环比下降61.0%至4280万。 随着3月底各省陆续开放省内游,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恢复跨省游,加之商旅需求的预期反弹。酒旅行业历经冰封期、解冻期,进入全面回暖期。二季度,美团国内酒店间夜量为0.78亿,环比增长81.4%,同比缩减17.0%,下降幅度环比收窄。 航空铁路客运、景区门票、酒店订单等都以不同速度回暖中,可以预见,接下来美团的酒旅业务重归增长只是时间问题。 三、美团即时配送的规模效应 一端是商家,一端是消费者,美团在线上用美团、大众点评等app将商家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在线下则通过强大的即时配送体系消除了物理上的距离。 即时配送和快递行业一样,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当年亚马逊自建的仓储物流,可以忍受多年的亏损,如今“苦尽甘来”,这一点美团也一样。 即时配送属于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一方面需要招聘海量的配送员对各个城市密集覆盖,另一方面需要一个强大的配送系统和运营体系来管理和调度海量的配送员。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建立配送体系的大部分成本是前置的,这也是美团前几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和同城零售的基础设施,即时配送的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 1)订单数越高,对商家吸引力越大,商家覆盖密集越高;2)订单密度和骑手数量越多,配送距离越短,配送效率越高,单均履约成本越低;3)较高的商家覆盖和骑手配送效率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 所以,即时配送体系与用户规模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美团点评拥有中国最庞大、覆盖最为广泛的即时配送体系。疫情期间,美团又新签约了100万名骑手,为稳定就业做出贡献。美团即时配送的规模效应已经逐渐显现,以餐饮外卖业务为例,订单量和单均金额增长,实现了“量价齐升”。 即时配送体系,兴起于餐饮外卖需求,而后随着生鲜电商、近场零售的发展,和用户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品类不断扩张。 疫情期间,即时配送在守护人们安全方面扮演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外卖配送,生鲜果蔬、生活超市、医药健康等品类发展迅速,占比环比提升。 2019年至今,美团上线了美团买菜、菜大全、美团优选,分别面向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和低线城市,赋能传统生鲜市场,布局社区生鲜零售。另一个新业务——美团闪购,则负责除餐饮外卖以外商品的即时配送。疫情期间美团买菜和美团闪购的使用率均大幅增加,美团的即时配送系统已经从餐饮外卖配送向配送万物进化。 四、尾声 二季度的财报反映出美团正从疫情的一次性冲击走出来,其餐饮外卖业务同比恢复正增长,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已经恢复到接近去年九成的水平,新业务则发展较快,增速环比回升17.2pct。 当然,疫情对行业和公司的冲击只是暂时,影响却是深远的。长期来看,商家尤其是品牌商家的线上化率提升明显。用户端,不只是餐饮外卖,商超、生鲜、药品等多品类即时配送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研究美团,还是要坚持长期主义,而不是拘泥于短期波动和盈利能力上。美团的股价从疫情砸出的坑到现在,累计上涨了249.8%,证明以长期主义看待美团的不只我一个人。
“共享电单车业务高频率的消费场景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对美团而言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日前,美团CEO王兴在财报电话会上谈道,“其更高效的平均周转率将带来更好的单位经济效益,显示出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我们相信这一业务拥有更大的潜在市场并会加大投入,致力于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者。” 日前,美团点评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称,该季度营收达247.2亿元,并投入了近30万辆电单车,其高频的骑行场景也与平台形成强有力的协同效应,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投入。 据美团单车方面介绍,共享电单车符合美团探索新业务的逻辑,具有良好的市场规模成长潜力和长期回报的新商机,随着美团的加大投入,也可以看出对这一新业务进一步探索的决心。此外,共享电单车对于美团构建本地生活服务场景起到至关重要的协同效应,通过不断挖掘下沉市场的出行需求,盘活市场出行率及促进消费,提供就业岗位,以优质产品与服务打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将不断激发用户与平台的持续互动和黏性。 据悉,电动自行车作为我国民众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市场保有量约为2.5亿辆。但长期以来,私有电动自行车市场问题也非常突出。严格按照“新国标”生产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将极大地满足市民绿色出行需求,也解决非标电动车屡禁不止的顽疾。 美团单车方面介绍,在产品研发方面,美团电单车完全符合新国标的标准,从轮胎加宽,避震加强,限制速度、升级刹车制动等方面,解决私有电动车存在的安全问题,车辆的安全性、易用性大幅提升。美团电单车已经实现用户实名认证、智能头盔等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防范和减少潜在盗窃事故隐患。 在有序精细化管理方面,美团电单车通过物联网,借助车载的智能终端采集车辆位置、轨迹等信息,通过高精度定位系统设置合法的停车点位,实现用户定点用车还车;广泛上线运营区域和禁停区域,保证了车辆的分布与流向得到调控;配备充足数量的运营人员对路面进行网格化管理,有力保障街头停放秩序。 在安全方面,美团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手机App和车辆醒目位置明确标示,严禁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骑行、严禁车篮载人、严禁车座超载,违规用户账号将被永久封停,同时在研发AI人脸验证技术普遍应用于开锁前验证环节。针对电单车超载等现象,研发重心模式识别技术,一旦识别超载车辆将无法启动。此外,还为用户及车辆购有保险,人身与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骑行体验。 据美团电单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通过科技力量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方式,为广大用户提供智能、安全、便捷的绿色出行服务,在“共享电单车新赛道”中,始终把精细化安全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实现用户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在城市拓展上,会从始至终坚持与城市共赢的原则,与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合作,为城市做好绿色出行服务。
在移动支付领域,自2016年微信支付、支付宝两分天下以来,各家小巨头也一直在发力,大大小小的摩擦一直没有停过。来源 / 易观就在7月底,美团因取消支付宝的支付通道引发争议。随后有用户发现,美团App支付宝支付通道依然存在,只是排在美团月付、银行卡支付和微信支付等选项之后,且被折叠,不易被发现。此举尚构不成法律上的不正当竞争,但美团的意图昭然若揭——为自身在支付市场的发展做铺垫,试探支付宝与用户的反应,其实质是利益博弈。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圣称,这样的博弈应当以公众实质性利益和服务体验为底线,如果触犯该底线,企业恐难承受由此引起巨大的舆论震荡。事实上,各家平台自己做支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一方面,涉及到用户量大的行业,不管是电子商务还是生活服务,最终都要落实到买单、收款、付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支付。另一方面,金融板块是一个十分富有想象力的板块,没有支付做基础,整个平台的商业体系也将大大受损。而且一家平台如果依赖外部支付渠道支撑,也将无法建立完整的金融生态。但同时,巨头自己做支付会面临高昂的成本,不论是前期的技术投入还是金融牌照的收购,都要比直接接入第三方支付渠道高得多。第三方支付作为企业进入互联网金融的钥匙,是如今各家平台的必争之地。经过近一年时间试运营,美团在今年5月底新增了“美团月付”功能,支持延期、分期还款,直接对标蚂蚁花呗。滴滴在8月也对滴滴出行乘客端App中的“金融服务”板块进行了升级,用户可以直观看到自己的信贷额度、资产收益、保障额度的账户信息。而字节跳动早在2014年7月就通过收购拿到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并在今年7月拿下了一张网络小贷牌照。有受访者认为,在微信与支付宝保持着四六分天下后,小巨头的新晋表现,或许会是市场的新变量。01 小巨头为什么要自己做支付?对于这一问题,多位受访者表示,支付体系是整个商业闭环的关键,大家一定会做自己的支付系统。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更是将在线支付称为当代商业的基础设施。“一个集团公司想要发展金融业务,支付是起点。”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称,支付对于一个集团公司来说,是现金流完整性的体现。当平台想去做金融类、营销类的增值服务时,如果没有支付,也就失去了提供增值服务的抓手。支付最常见的衍生服务是消费信贷和供应链金融,例如京东金融有京东白条,支付宝有花呗,美团出了月付等。“支付也可以打通供应商、商家品牌的销售数据,知道他们的资金占用情况和需求,并根据这个数据来给他们放贷。”零售电商行业资深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称。他补充道,支付环节还可以叠加促销优惠,整个支付的界面都可以成为黄金广告位。因为系统非常清楚这个人要买什么,可以更好地转换这个用户,做相关的销售和复购。平台下一个巨大的想象力,就在金融板块。实际上也能看到,例如滴滴的优惠月卡,会要求你直接绑定它的支付工具,只有用它的支付工具才能使用它的优惠。“最终所有的平台都是按照这个逻辑去做支付的。”王蓬博称。其次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支付涉及到真实的订单和GMV,是仅次于物流数据的第二大重要隐私数据。支付这个动作包含了账户、购买的物品、价格档位、消费频次等,这些数据在支付的时候都会有记录,都是很重要的商业秘密。不管是电商还是本地服务,支付量如此之大的前提下,不可能完全把数据交到对手或者合作伙伴手上。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称,京东早在2011年左右,还在PC时代,就掐断了支付宝的接口。“原因很明显,支付数据如果在别人的服务器上,对方打起你来不就像打蛇打七寸一样?”李圣也认为,美团、京东、滴滴等平台自然不会愿意自己核心的交易数据被竞争对手所掌握,这相当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另外一家公司,美团取消支付宝支付,也正是从该发展战略考虑。这一点,第三方支付企业也是知道的,“支付宝之前一直想要独立,一方面是因为VIE架构,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支付宝跟阿里走得太近,阿里的一众竞争对手都会有所顾虑,不敢用支付宝。”王超称。当然也有分析师称,对于数据隐私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每一家公司的支付通道都不是唯一的,即使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已经拿到了足够多的样本,但他们之间不能进行互通,就不存在泄露的可能。“第三方支付可能会知道一家商户在自己平台上的交易流水,比如有100亿,但它不知道这100亿占商户整体流水的比例。”黄大智称。同时,黄大智告诉燃财经,为了保护数据隐私问题,现在支付行业也在逐渐普及token技术(支付标记化),各参与方只能看到加过密的token,看不到里面的具体信息,这样数据泄露的可能性也在大大降低。但即便数据经过加密,也有被利用的可能。“数据有颗粒度,哪怕不细分到个人隐私的部分,也能大致知道销售情况和可放贷的对象,这些也是很宝贵的数据。”庄帅称。具体来说,支付都要进行实名认证,即便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加密,实际上平台也能够知道对应账号的消费情况,然后给这个账号推送促销等信息。不过,平台自己做支付并不容易,首先是成本的问题——包括支付渠道的通道费和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费用。央行在2011年最后一次发放第三批支付牌照之后,支付牌照的价格便水涨船高。使用第三方支付的通道费用,对各平台来说也是一种负担。现在的三方支付沿用了银联清算的分配机制,根据不同行业有价目表,分为餐饮类、一般类、民生类和公益类,其中通道费最高的行业是千分之六。“微信和支付宝的差别没有那么大。支付宝的补贴比较多,折算下来是千分之五。”王超称。但三方支付比如支付宝,并不会把这部分收入当作主要的收入来源。“它希望把盘子越做越大,然后通过花呗和借呗,或者其他的金融服务、技术服务来收钱。”王超称。这也可以证明,自己做支付,省下千分之六的成本对集团来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平台不会为了省下这点成本而做支付。此外,自己做支付,风控成本和技术投入也非常高。“因为一旦出现漏洞,比如说支付数据没返回,将是非常致命的问题,尤其是高客单价的平台,风险很大。”庄帅称。02 小巨头的成绩单回头看,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明里暗里都在移动支付方面有所布局,而且最终都是落在金融业务上。BATJ中,除腾讯体系内一直没有拆分出金融科技板块外,百度从2013年开始进军金融业务,最早可以追溯到同年上线的百度金融中心,次年旗下支付工具“百付宝”开始挑战生长于淘宝的支付宝和微信的微信支付,但到2014年末只拿到了2.2%的市场份额。2018年百度金融重振旗鼓,更名为度小满金融并独立运营,但拳头金融产品教育分期一直问题缠身。“做金融需要一定的业务和用户基础。”王超对燃财经分析,如果没有用户基础,便很难推广第三方支付,如果第三方支付没有基础,想做互联网金融服务基本上就是镜花水月。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燃财经,支付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支付牌照、平台业务支撑、达到风控要求以及持续的资金投入,缺一不可。可见,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进军金融业务,支付和流量是两把关键的钥匙,而字节跳动兼而有之。字节跳动算是互联网大厂中布局较晚的了。今年7月,据多家媒体报道,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几经努力终于在深圳拿下一张网络小贷牌照,该网络小贷牌照主体公司名为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据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在今年4月新增了一条股权出质消息,质权人正是深圳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相比小贷牌照,网络小贷牌照没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字节跳动可借此开展自行放贷,并将放贷后的债权ABS进行融资。来源 / 天眼查App而含金量更高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字节跳动早就通过收购拿到了。此前有消息称,字节跳动要收购支付公司合众易宝,这家公司在2014年7月获得了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业务类型是互联网支付。虽然据天眼查App显示,这家公司截至目前仍由中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股东信息中并无字节的身影,两家公司之间尚无直接关联,但这家公司的支付牌照已经在字节系投入使用。来源 /天眼查App目前,字节跳动旗下主流应用的支付服务均由合众易宝提供,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皮皮虾、多闪。同时,字节跳动还申请了自己的支付服务相关的商标,有“岁岁通”、“多闪支付”、“多闪付”、“多闪钱包”等,其中“岁岁通”的支付服务亦由合众易宝提供。另一方面,金融业务做得如何,也会反作用于支付本身。支付宝就是最好的例子。“它一直在挖掘整体生态的价值,作为一个单独的App,依靠金融产品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成为仅次于微信的中国第二大用户规模的支付类App。”王蓬博告诉燃财经,这也是微信流量最大,金融产品却一直做不过支付宝的原因。当然,微信支付的优势是,背靠微信,不缺用户流量和粘性,虽然一直未独立成App,但线下移动支付的频次和交易笔数非常可观。但王蓬博认为,微信的流量已经见顶,包括整个腾讯集团都需要金融科技板块来提升业绩,借此来保证利润值。在庄帅看来,京东的金融科技板块比腾讯做得更好。而移动支付的第二梯队,业内公认京东数科当有一席。作为阿里的老对手,京东甚至有让数科赶在蚂蚁金服之前登陆科创板成为金融科技第一股的野心。市场预计,京东数科IPO时的发行估值不会低于2000亿美元。另一边,从京东集团6月26日的公告中估算,“已与京东数科达成协议,将利润分成权转换为京东数科35.9%的股权,同时向京东数科增资人民币17.8亿元现金收购股权。交易完成后,京东集团将持有京东数科共计36.8%的股权”,京东数科目前估值已接近2000亿元。“当然,京东数科距离蚂蚁金服,还有10倍的体量差距吧。”庄帅分析道。03 市场还会有变化吗?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燃财经,自从2014年微信支付通过红包大战病毒式的传播,在两年内拿下40%的市场份额后,就保持着与支付宝四六分天下的局面。蚂蚁金服有55%,微信支付占40%,其余玩家分5%。在那之后,移动支付行业就很少再有大动作了。美团和滴滴的新晋表现,会不会是市场的变量?王超对燃财经表示,京东、美团、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小巨头去争剩下5%的市场份额是易如反掌的,因为这部分过去由一些没有用户基础的传统金融玩家控制,但如果想要反过头动微信和支付宝的份额,基本上是没有可能了。但王蓬博的观点是,做金融服务的平台,凡是能够控制场景的,都是比较看好的。美团和滴滴就是如此,在单一甚至更多的场景里能够控场,如果给予支付补贴,逐渐就能把单一场景的用户“洗”到支付中去,然后再做自己的金融。庄帅进一步表示,移动支付市场的变量是美团。美团的金融布局时间不长,从2016年9月全资收购钱袋宝算起,到如今已有4个年头,彼时,美团才得以打通交易闭环。到了2018年9月,美团登陆港交所时,其与旗下公司才通过直接申请、全资收购、入股等方式,“集齐”了支付、小贷、银行、保险经纪四类金融牌照。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中,金融业务成了美团点评业务板块中唯一的业绩增长点。据庄帅分析,参照微信支付,基于微信固有的社交加高频的优势,支付也变得高频,而同样的优势,美团也具备。“美团App聚合的外卖、堂食、买菜等餐饮以及共享单车的出行动作,都是高频的。相比之下,淘宝上的电商行为过于低频,比如服装是月频、季频,这也是为什么支付宝要把战火燃到覆盖饿了么、盒马鲜生的范围。”他表示。而美团在线下以餐饮为主的优势领域,正是如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最激烈的战场。庄帅表示,“线下移动支付中,餐饮占比非常大,且频次非常高,再加上美团有酒旅业务,这同样是品质较高的移动支付场景。”庄帅还注意到一点,美团覆盖着绝大部分线下小店,如便利店、烟酒店、鲜花店等线下业态,相比于对手,美团有绝对优势。这些线下业态是京东支付难以进入且成本极高的部分,又是微信支付控制力不及的板块,也就是说,微信支付强于高频社交,但对餐饮等的交易体系的控制力很弱。美团最大的对手便是饿了么,但一来饿了么本身没有独立牌照,用的是支付宝的牌照,二者,支付宝发现自身和餐饮等业务的关联度较弱,于是在今年提出了本地生活的战略,但饿了么并不负责支付宝的线下拓展和运营体系,而在美团支付以集团主导团队的面前,饿了么略显被动。“如果美团支付做成单独的App,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庄帅认为,如果美团支付以当年微信支付通过红包大战的方式切入,是有弯道超车的机会的。
近日,在美团APP首页生活服务品类下,“悄然”出现了一个名叫“团好货”的新功能。 不过,目前“团好货”新功能的出现,不似以往美团高调宣传的方式,此次基本毫无营销宣传异常低调。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进入团好货的界面非常“隐秘”,需要从美团APP主页的“更多服务”中进入到页面,然后划分在页面底部的“生活”板块,或者直接在平台界面搜索该功能就可直接进入。 美团官方对于团好货的介绍为“团好货,优质产区,好吃不贵的水果,还有新奇特百货,全场一件包邮”。从品类上看,目前团好货分为水果、百货、零食、粮油和生鲜五个子板块几大品类商品。产品价格区间普遍较低,热卖区的商品价格大多在10元左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以“团好货””作为产品名称,但其并不具备拼单等常见的团购功能。 1 美团进军电商领域,低调上线“团好货”新功能 其实这不是美团首次进军电商领域了,早在2013 年,美团就已试水电商业务,同时在移动端上线购物频道,试水电商模式。 但是由于聚划算、阿里、百度等在团购领域的不断加码,以及自身投入资源的不足,美团在2016年关停了这个购物频道,将精力重新专注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 不过,此次和以往不同的是,美团上线的新功能团好物,可谓是下了“血本”,足以看出美团进军电商的“野心”。 明显可以看的出来,即便产品单价很低,甚至可以看到只需1.8元就可购买的产品,团好货仍然采用全场包邮的方式,一件即可发货,发货地由商家决定,物流由三通一达等快递商提供。 产品一般为48小时内发货,很多商品还支持坏果包赔、假一赔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等配套服务。可以发现,排名TOP1的猕猴桃销量已经抢购了17.5万件,对于悄无声息就上线了电商功能的美团来说,为接下来的发展释放了一个极好的信号。 虽说目前美团团好货部分功能还未完善,但是相对以往攻入电商市场的投入精力和成本来说,美团此次涉足电商领域的信心比以往更大。 2在拼多多等巨头的重压下,美团为何还要上线团好货? 前有以低价出名的拼多多,后有阿里淘宝、1688等遍布低价的平台紧随其后,美团为何还要上线低价电商功能团好货呢? 1.下沉市场的消费实力与日增加 下沉市场,简单来说就是瞄准了包括三四线城市到农村乡镇在内的用户群体,这并不算什么新名词,严格来看也算不上什么新战场,实体产业也在这里血拼,走出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 只是实体产业竞争的时候,叫渠道下沉。比如老品牌哇哈哈、农夫山泉,甚至是现在的奢侈品品牌LV等,都在“攻打”这片江山。除了实体产业,电商平台和诸多品牌也在下沉市场中颇有建树,例如拼多多、京东、苏宁等品牌。 7月1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发布《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9》显示,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4.81万亿元,其中,下沉市场中的电商平台活跃用户规模近4亿人,占移动电子商务活跃总数的57.4%,日均使用时长突破1小时。此前据《下沉市场洞察报告》中可以发现,84%的品类在三至六线城市消费者的数量已经超过一二线城市。面对消费潜力如此巨大的市场,美团入局理所当然。 2.进入实物电商,是美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向 时至今日,美团作为国内市值第三的互联网公司,连接着 610 万商户和4. 5 亿消费者,在生活服务领域,具有非常强大的优势,特别在突破万亿市值之后,构建更加完备的生态对于美团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毕竟若想形成生活服务业的闭环,实物电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搭建更完备的生态,紧密联动美团各个业务。简言之,打通美团各项业务之间的壁垒,便捷消费者,利于美团更多业务的发展和实施。况且美团现在还要做支付业务,为了做支付,电商业务也必须要补上,因为入局电商领域,才能不断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进入。 3.借力于强大的配送体系,快速完成消费闭环 在阿里、饿了么等巨头的不断抢滩下,美团核心业务生活服务领域不断被抢占。为此美团不得不发展新鲜业务,而此时美团借助于外卖业务形成的强配送体系,在同城零售业务、配送中有着独特的先天优势。以短时间送货上门的方式,大幅缩短消费者对于快递的等待时间,完成消费闭环。 与其说美团是被阿里、饿了吗“逼迫”进入了电商领域,还不如说,是美团瞄准了下沉市场,借助强大的配送体系,主动进入了电商领域,成为了下一个广域发展的平台。 3不断加码电商领域,美团真的做好万全准备了吗? 一件即可包邮、全场低价好货,可见美团下了诸多血本,但是美团借助强大的流量和配送体系外,真的能一举对抗阿里,拼多多吗?换言之,目前美团入局电商领域,是否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 答案是:存在。 首先,用户教育成本极高。 与淘宝、拼多多、京东、苏宁等传统电商平台相比,美团在用户心中的形象还停留在以外卖为主的本地服务领域,特别在美团外卖刚刚突破4000万单来说,想要在短时间扭转用户的认知和使用习惯,不是靠单纯砸钱、低价售卖就可以轻易扭转过来,由此可见,美团用户习惯教育成本极高。 其次,没有打造自己独特的招牌。 明眼人可以发现,超级低价和还未上线的团购模式,已经是聚划算、拼多多、甚至淘宝特价版等巨头们“玩剩下”的电商模式了。现如今,个性化已经成为电商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向,而实现个性化的途径是多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红书主打“生活方式社区”的概念,坚持“种草+拔草”路线,在红海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网易严选则宣传高质低价,打出了自己的招牌。所以想要在产业成熟期实现爆发式增长,独到的战略判断必不可少。 不断加码,可见美团此次布局电商领域的决心所在,依托于美团天然的配送优势和大流量基础,美团布局电商领域有其独特优势。但是目前来看,美团布局电商仍有不足,如果美团能够洞察和解决不足,相信接下来美团也能够成为电商领域巨头的一员。
近日,邮储银行与美团在北京举行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并正式推出邮储美团联名借记卡。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美团联合创始人、金融服务平台总裁穆荣均出席并共同见证签约。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美团副总裁彭千代表双方签署协议。邮储银行副行长杜春野主持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邮储银行和美团将整合双方资金、网络、流量、技术、场景等优势,在网络金融服务、信用卡、借记卡、个人贷款、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双方将积极推进一键绑卡、联名借记卡、联名信用卡等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邮储银行网络优势以及美团生活场景优势,共同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场景,提升客户体验。双方还将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智能风控技术,推进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据了解,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服务个人客户超过6亿户,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致力于为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并加速向数据驱动、渠道协同、批零联动、运营高效的新零售银行转型。2020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中,邮储银行一级资本位列第22位。 作为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美团正以“吃”为核心,建设生活服务业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多层次科技服务平台,拥有美团、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等App,服务涵盖餐饮、外卖、酒店旅游、休闲娱乐等200多个品类,覆盖全国2800个县区市。目前,美团年度交易用户总数达4.5亿,平台活跃商户总数达610万。 下一步,邮储银行将携手美团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共建金融服务生态体系,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体验,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全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