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知致金号角全体会员: 近期平台收到某需求用户赵总反馈,在平台发布需求后,有多家资方和中介方和她进行联系,其中有个别中介方在被明确拒绝服务后,仍不间断恶意电话骚扰。平台在收到该反馈后,第一时间介入,了解事情情况,经协调,目前中介方已向赵总道歉,并得到赵总谅解! 至此,金号角平台倡议,良好泛金融需求生态,打造不易,且行且珍惜! 请大家严格遵守平台使用规则,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泛金融需求生态。金号角服务号平台服务热线:400-178-38282020.07.07 金号角平台是由金融湘军俱乐部会长李军,筹划多年,打造的一个泛金融需求撮合平台,目前平台每天保持近百条金融需求信息实时滚动,信息均为经平台工作人员电话核实后的精准需求。 欢迎广大泛金融资金方、融资需求方入驻金号角平台获取更多金融机会。● 你在金号角平台,能获得什么?1、资金方能获取大量精准有效的融资需求信息;2、资金方能接触大量金融同行;3、居间方能对接更多资金方;4、居间方能有效将非自身主营业务快速变现;5、居间方能获取大量精准有效主营业务需求信息;6、用款方能把需求信息展示到专业精准泛金融圈;7、用款方能获得更多的融资服务商解决方案,便于作出决策;
本文作者:鲁政委(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郭于玮、蒋冬英、张文达 2020年6月的主要宏观数据将在2020年7月10日前后陆续发布。我们在此对相关宏观数据进行前瞻,并以此为基础对2020年7月的政策情况给出研判。 数字格局:复苏速度放缓。增长方面,由于雨水天气影响施工进度,且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同比基数偏高,虽然6月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和工业增加值同比有望进一步上升,但改善的幅度或小于5月;物价方面,基建提速或带动6月PPI环比转正,6月PPI同比降幅大概率收窄,需求改善使6月肉类与蔬菜价格超季节性上涨,CPI同比可能有小幅反弹的风险。 情绪预期:疫情反复牵动市场情绪。6月下旬美国新冠单日新增病例数量再度上升并突破前高。6月国内部分地区疫情也出现反复的迹象。疫情的反复或影响经济活恢复的进程,并对市场情绪产生扰动。 政策预期:年中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经济政策定调。6月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资金面不再进一步收紧。从逆回购加权平均期限来看,6月逆回购平均期限低于过去的跨季时点,或折射出央行不愿过度抬升资金成本。考虑到7月特别国债发行量较高,6月17日国常会提出的降准可能在7月落地。政治局会议或于7月召开,并对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做出安排。在经济指标边际改善,但疫情仍存反复风险的情况下,我们需密切关注年中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下半年经济政策的部署。 官方PMI:50.3%,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尽管3月至5月PMI连续3个月处于枯荣线以上,但PMI不同分项的表现显著分化:一方面,3至5月生产分项持续处于2008年以来55%分位数以上;另一方面,同期新出口订单持续处于2008年以来34%分位数以下。新订单分项的表现好于新出口订单分项,但也明显低于生产分项。这反映出,在疫情之后我国制造业生产的恢复快于需求。在复工复产率已经较高,而需求恢复偏慢的背景下,生产改善的速度或放缓。高频数据也显示,6月中上旬5大电厂发电耗煤环比涨幅较5月有所下降。因此,6月PMI或下降至50.3%。 工业增加值同比:4.6%,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历史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同比与商品零售同比的走势密切相关。随着疫情后居民消费的恢复,6月商品零售同比增速有望继续回升,带动工业生产加快。然而,考虑到2019年同期基数偏高,工业增加值同比回升的幅度或有限。总体来看,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或小幅回升至4.6%。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3.2%,较上月提高2.9个百分点 6月南方多地雨水天气持续,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施工进度。高频数据显示,6月螺纹钢的消费量环比有所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回升或有所放缓。但5月挖掘机当月产量同比增速达到82.3%,后续基建投资空间仍大。 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0.8%,较上月提高2.0个百分点 随着疫情影响的弱化,居民消费有望进一步恢复,加之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6月社零同比有望继续改善。然而,社零改善的幅度可能低于5月:一方面,高频数据显示6月中上旬乘用车零售同比较5月下降;另一方面,网上消费的快速回升是带动4、5月社零增速提高的重要力量,但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达到23.2%,已经高于2019年全年19.5%的增速,其上升的速度或将放缓。 出口同比:-2.0%,较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 进口同比:-6.0%,较上月回升10.7个百分点 在出口方面:低基数效应叠加海外需求重启带动出口同比回升。一方面,从出口翘尾看,6月出口翘尾为12.4%,较5月高出0.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海外需求看,随着欧美经济体逐步解封,欧美需求持续改善。以欧元区为例,6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回升至58.6,折射欧元区经济回暖。 在进口方面,翘尾走高叠加内需改善带动进口降幅收窄。一方面,从进口翘尾看,6月进口翘尾较前月回升6.8个百分点至17.5%;另一方面,进入6月BDI指数大幅上行,全球铁矿石、水泥、谷物等资源运输需求上涨,而中国作为全球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国,进口增速或有所恢复。 PPI同比:-3.2%,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 CPI同比:2.5%,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 工业品方面,得益于基建投资的提速,6月钢价环比涨幅较5月扩大。同时,5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回升的影响也有望在6月PPI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总体来看,6月PPI同比有望提高至-3.2%左右。 消费品方面,6月中上旬猪肉价格和蔬菜价格均出现超季节性的上升,折射出餐饮消费有所改善,带动食品需求上升。此外,北京疫情出现反复,影响了市场对进口肉类和冷冻肉类的需求,使市场对鲜猪肉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升了猪肉价格。因此,6月CPI同比可能较上月小幅提高0.1个百分点,但年内CPI同比下行的趋势难以扭转。 新增人民币贷款:2.0万亿,较上月提高约5200亿 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1万亿,较上月下降约907亿 信贷方面,6月新增贷款规模往往会出现季节性的增长。预计6月新增贷款规模可能在2万亿左右,带动贷款同比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至13.3%。政府债券融资方面,由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在5月密集发行,6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将低于5月。总体来看,6月新增社融规模可能为3.1万亿。 M1同比:6.8%,与上月持平 M2同比:11.3%,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M1方面,6月中上旬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同比较5月小幅提高,有利于居民存款向单位存款的转化。然而,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高,6月M1同比可能与5月持平。 M2方面,信用扩张的加快有利于货币增长,因此,社融同比上升往往能带动M2同比提速。不过,5月地方债密集发行使财政支出增长偏快,导致5月M2同比未能随社融提高。随着地方债募集资金逐步投入使用,6月M2同比有望上升。 7月DR007:1.96%,与6月预估值持平 7月NCD 3M:2.34%,较6月预估值提高18bp 6月以来,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将DR007稳定在1.95%上下。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6月央行更多地通过7天与14天逆回购的搭配来投放流动性。与过去的跨季时点相比,2020年6月的逆回购加权平均期限较短。这从侧面反映出,央行可能希望通过更多地使用7天逆回购来避免资金成本过度抬升。由此来看,资金面的边际收紧可能暂告一段落。7月DR007中枢可能与6月相当。不过,随着市场降息预期的弱化,3个月与7天利率之差将面临上升的压力,7月NCD 3M中枢或高于6月。 同时,6月17日国常会提出降准安排,而7月特别国债发行量较高,央行可能在7月降准以对冲特别国债发行对流动性的影响。
一、黄金基本面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先生注意到: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周四(7月2日)晚盘收盘下跌0.58%,报397.2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周三收盘上涨3.20元或0.81%,报400.70元/克,最高报价400.92元/克,最低报价396.50元/克。国际现货黄金周三亚市早盘开于1779.50美元/盎司,最高上涨至1788.96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758.71美元/盎司,收于1770.07美元/盎司,下跌9.63美元或0.54%。 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周四晚盘收盘下跌0.97%,报4310.0元/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周三收盘上涨117元或2.73%,报4395.00元/千克,最高报价4398元/千克,最低报价4275元/千克。国际现货白银周三亚市早盘开于18.15美元/盎司,最高上涨至18.43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7.81美元/盎司,收于17.98美元/盎司,下跌0.21美元或1.15%。 金价周三从近八年高位回落,因美国股市受到鼓舞人心的美国制造业数据和对公共卫生事件潜在疫苗的不断上升的希望所提振而上涨。 FXTM分析师Lukman Otunuga表示,“对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的乐观情绪重燃,可能助长风险偏好,最终打压对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需求。” 二、黄金技术面 1、长线分析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认为:日线图显示,近日来金价1670.65-1765.00区间波动,有再次试探1795.70的可能,建议近期保持区间交易为主。 2、日内操作建议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建议;建议以1773.20为多空分水线,当价格在分水线下方时做空,目标看1758.90美元附近,止损在1773.20美元上方10美元处。当价格在分水线上方时做多,目标看1789.00美元附近,止损1773.20美元下方10美元处。交易建议,仅供参考! 三、原油基本面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先生注意到: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印度预计,燃料需求将比国际能源机构(IEA)和欧佩克的预测更早恢复。印度石油部长达尔曼德拉·普拉丹表示:“纵看过去几周的趋势,与2019年6月相比,到6月底,我们已经恢复了85%的需求。我相信到第二季度末需求将全面恢复。”这里他指的第二季度是截至到9月份。 印度3月25日实施的全球最大规模封锁,令交通和工业燃料的需求下降了70%,炼油厂不得不减少原油加工和石油进口。国际能源署和欧佩克预计,印度的石油需求要到今年年底才能恢复正常。他表示:“解锁已经开始,许多经济活动暂停了一个半月多的时间。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商业燃料的需求正在恢复到最初的水平,不过对航空燃料的需求我们仍有点担心。” 亚洲作为石油需求中心,整个地区的经济复苏并不平衡,但第二波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正威胁着亚洲经济的良性发展。普拉丹预计,印度摆脱当前形势后,未来十年的能源需求将成倍增长,并正在寻找能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他指出,到2030年,印度每年需要4.39亿吨的炼油产能,到2040年需要5.33亿吨的炼油产能,而现在只有2.5亿吨。 四、原油技术面 1、长线分析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认为;从技术图形上看,近日来价格上破重要32.20阻力位置,上方重要阻力在42.00附近,目前价格正处在32.00-42.00区间震荡,近期建议区间交易。 2、日内交易建议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建议; 建议在38.90附近做多,目标看40.55美元附近,止损38.90美元下方10美元处。交易建议,仅供参考!
2020年第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 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一 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 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13.0%,比上季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有74.9%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偏冷”,比上季减少12.3个百分点;24.3%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正常”,比上季增加11.7个百分点。对下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29.8%,高于本季16.8个百分点。 二 银行业景气指数和银行盈利指数 银行业景气指数为63.9%,比上季提高5.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降低6.7个百分点。银行盈利指数为62.1%,比上季提高1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降低4.6个百分点。 三 贷款总体需求指数 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5.8%,比上季提高9.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9.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70.6%,比上季提高5.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为69.7%,比上季提高7.4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0.7%,比上季提高1.0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为66.9%,比上季提高4.3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为78.6%,比上季提高10.0个百分点。 四 货币政策感受指数 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74.6%,比上季提高2.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9.5个百分点。其中,有50.8%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宽松”,比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47.7%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比上季减少3.2个百分点。对下季度,货币政策感受预期指数为75.7%,高于本季1.1个百分点。 编制说明: 银行家问卷调查是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建立的一项季度调查。调查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境内地市级以上的各类银行机构采取全面调查,对农村信用合作社采用分层PPS抽样调查,全国共调查各类银行机构3200家左右。调查对象为全国各类银行机构(含外资商业银行机构)的总部负责人,及其一级分支机构、二级分支机构的行长或主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 银行家调查报告大部分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法进行计算,即计算各选项占比,并分别赋予各选项不同的权重(赋予“好/增长”选项权重为1,赋予“一般/不变”选项权重为0.5, 赋予“差/下降”选项权重为0),将各选项的占比乘以相应的权重,再相加得出最终的指数。所有指数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指数在50%以上,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向好或扩张状态;低于50%,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变差或收缩状态。 主要指数计算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反映当前宏观经济状况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经济“偏热”和“正常”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2.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反映银行家对货币政策感受程度的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货币政策“偏松”和“适度”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3.贷款总体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贷款总体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4.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制造业贷款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制造业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5.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基础设施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6.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大型企业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7.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中型企业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8.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反映银行家对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增长”和“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9.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反映银行家对贷款审批条件松紧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审批条件“放松”与“基本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10.银行业景气指数:反映银行家对银行总体经营状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经营状况“较好”与“一般”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11.银行盈利指数:反映银行家对银行盈利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行本季“增盈(减亏)”与“持平”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6月官方制造业PMI从50.6回升到50.9,非制造业PMI从53.6回升到54.4,综合PMI产出指数从53.4回升到54.2,这都比高频数据显示的要好。 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也显示,经济恢复得不错。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更是从35.3大幅回升到42.6。采购量和原材料库存两个指数上升,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都回到荣枯线之上。这样的采购、生产、需求、库存和价格指标的组合,显示经济继续稳步复苏。 综合来看,经济复苏的核心动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房地产处于一个赶工周期中。2019年3季度,竣工周期开始,开发商需要赶工交付前几年积压的项目。疫情耽误了一个季度,现在需要赶工赶点来推进项目。 第二,今年的基调是稳增长,而基建是主要抓手。随着专项债大规模发行,地方政府手里搞基建的资金多了,5月金融机构新增财政存款13100亿,属于超季节性大幅增加。有钱有项目,地方政府自然加快去完成稳增长的KPI。 5月建筑业PMI商务活动指数从60.8下滑到59.8,新订单指数从58.0下滑到55.2,但两者依然处于很高的水平。从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水泥价格的分化看,6月建筑业PMI回落很可能受到了洪涝灾害的影响。刨去天气因素的冲击后,建筑业的需求旺盛。 第三,外需要比想象中的好。疫情海外扩散,但目前震中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相比前期是弱化的。美国疫情虽二次爆发,但复工还在推行中。全球线上办公需求和防疫需求的激增,以及出口份额向中国转移,都对中国外需有稳定作用,这一点从出口、工业企业生产和利润数据中都能看到。 6月经济继续复苏已是既定事实,不确定的是,这种趋势能维持多久。生产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了,关键看需求恢复的节奏和力度。 展望未来,经济运行还有一些不确定性,这体现在: 首先,外需恢复可能会有一些反复。欧美经济复工,是避免经济崩溃的无奈选择,部分经济体,比如美国,复工后新增病例又创新高。这会拉长抗疫的时间,自中国进口需求的恢复也是缓慢的,中间也会有反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海外生产恢复,也会对国内产品有替代效应。中国出口的强韧性,和其它国家疫情后停工停产,市场份额转移到中国来有关。根据中国的经验,疫情后生产恢复的速度,远快于需求恢复的速度,其它国家复工复产,将会使一部分出口份额从中国流出。 其次,房地产赶工周期的可持续性不强。一方面,开发商的重点是已有项目的竣工,从施工面积增速下降和竣工增速反弹可以验证这一点,与房地产竣工相关的玻璃价格表现强势。另一方面,房地产新开工预计偏弱,从购地数据看,6月购地增速下降了41.3%(现有的高频数据)。 全国房地产销售数据目前明显好于30城市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可能反映出三四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恢复,三四线房地产恢复可能源于返乡置业需求集中释放,毕竟春节的时候因为疫情没能去看房子。 但很明显,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的可持续是存疑的。从居民贷款增速看,近年需求透支的,主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市和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的需求本身就难有持续性。 加之在此次疫情中,经济落后省市和三四线城市,经济和就业受到的冲击相对也更大些。 一方面,疫情的冲击是分化的,对科技行业影响较小,甚至科技行业受益于疫情,但对多数服务业是会有明显冲击的。考虑到重要的科技企业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三四城市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没那么强。 另一方面,部分劳动密集型外需受到冲击后,沿海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将明显下行,这将滞后影响到三四线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进而削弱了消费和购房的能力。 再次,消费反弹的动力也不足。除了高杠杆挤出居民消费外,疫情对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是分化的,也会制约消费回升的节奏。 一方面,计算机设备、医疗物资受益于疫情,但多数行业明显受到了疫情的冲击,这会向就业和消费传导。 另一方面,在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制造业PMI回升的同时,小型企业PMI为48.9,相比上月下降了1.9。而且国家统计局有关领导表示,5月反映订单不足的小型企业占比高于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它们的处境,意味着对就业和消费都应该谨慎乐观。 最后,当前企业仍面临着比较大的去库存压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从3月的高点14.9%回落到5月的9.0%,但对比历史数据,当前的工业品库存仍然位于高位。而且产成品存货是名义值,PPI累计同比从前3个月的-0.6%下滑到-1.7%,计价因素对名义库存去化有正向贡献,去库存实际上没有这么快,目前工业企业仍然面临着高库存。 在生产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情况下,如果终端需求迟迟不能恢复到正常,工业企业后续可能放慢生产的节奏。 目前唯一确定的是基建投资还处于向上周期,但基建投资能不能持续拉动经济,这有较大不确定性,还需要观察。对此我们持谨慎的态度,经济内生性下行、疫情外生性冲击和逆周期调节平衡下的弱复苏,可能还会持续一个季度左右,在恢复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消退后,经济可能再度面临放缓压力,需要防范经济预期差的风险。
我们必须要将复苏的主体不仅集中在中小企业,还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复苏上,而民营企业的复苏一方面是他常态化的供应链、生态链的生产,另一方面是要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使民营企业的投资有个常态化的状态。 我也是这个报告撰写者之一,所以很多想法已经融入到这个报告里来了,我主要讲补充的几个观点: 第一,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当前各类宏观参数出现了超预期的反弹,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是第一个取得疫情阻击战和复工复产胜利的经济大国,原因是什么。报告里已经谈到,最典型的指标,发电量同比增长了4.3%,货运量同比增长0.4%,服务指数由负转正,增长1%,供给侧的参数表明,目前5月份宏观参数对应的GDP名义增长速度达到了2.25%的水平,也就是说供给侧恢复比预期要好得多,因为很多人特别是国外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能够在6月底出现正增长就算不错的了。目前来看,我们在5月份已经实现了供给侧的正增长。 这里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供给侧参数的分摊在本质上是行政性复工复产的一种产物,因此,它与我们在前期进行疫情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是同出一脉的,显示了我们党领导一切,举国上下一盘棋的显著制度优势,这是大家一定要认识到的。 第二,从3月份全面进行复工复产或者在4月8日武汉开城之后,全面加足马力进行复工复产,到6月初期取得这样的胜利,也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这个弹性和韧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1、很多企业尤其大中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没有恶化,相对健康。 2、金融市场相对稳定,股票市场1月20日3000点,今天6月20日,就是5个月之后也接近3000点,没有大上大下,债券市场违约率不仅没上升还在下降;债券融资同期新增长差不多2.8万亿,功能还不错。这几个方面保证了我们的基本面。 3、中国40%的储蓄率,居民的储蓄存款达到88万亿,接近GDP90%的规模,是我们社会秩序不乱,经济秩序不乱的关键,也是我们采取中国式抗疫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也就是说,我们停工停产,但大家腰包里还有钱。当然,我们要关注目前腰包里没有钱的这批人。 4、我们秩序所在,复工复产所产,健全的供应链、产业链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损失。所以,我们在国外就会看到,疫情带来的是供给侧损失大于需求侧。依据一季度宏观数据和5月份的宏观数据公布,我们的感性认识是,在停工停产全面停摆的过程中,好像供给侧损失更大。事实上从复工复产过程中会看到,供给侧损失相对较小,而需求侧的损失比较大,而需求这种潜在性的萎缩很厉害。原因是在生与死的抉择中,生存与发展的决策中,我们的居民、企业选择更保守,从而导致耐用品的消费,扩张性的投资会大幅度地减少。这个我们可能要认识到。因此,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相对健全是我们复工复产快速的基础。当然,这也与我们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国内大循环相关联。 这样的基本面以及这种基本面所构成的弹性和韧性,是复工复产在行政化的主导下出现超预期现象的一个关键点,我们要认识到超预期反弹的核心原因在于中国基本面不错,供给面的损失较小,行政性的复工复产展现了我们的举国体制强大的制度优势,这是我们要看到的。 当前的核心问题,报告中总结了六大方面,我觉得这六大方面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行政式复工复产已经到了尽头,如果我们依然依靠行政式的推动复工复产在供给侧来做文章,中国经济的复苏很难走上稳定的市场自我循环的良性复苏路径。因此,当前的核心要点是,我们要通过快速地提升有效需求来弥补目前越来越扩大的供需缺口,从而使市场循环能够常态化,从行政性的复工复产转向市场自我循环式的复工复产,这是一个关键点。这个关键点里我们要抓哪些核心问题呢? 1、对于中小企业的救助要迅速到位,在救助的同时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救助、供应链救助以及其他的短板救助,要转移到给中小企业订单,通过大河涨水小河满,市场需求的快速提升,给予企业(特别是边际企业)以订单、需求、利润,从而使它走上一个自我循环的良性的复苏路径。在这上面,如果简单地还按照疫情期间的主体救助,来按照欧美模式的企业主体救助,我认为不太合适,一定要根据中国目前的状况把供给侧救助向需求侧扶持进行全面转变。 2、我们必须要将复苏的主体不仅集中在中小企业,还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复苏上,而民营企业的复苏一方面是他常态化的供应链、生态链的生产,另一方面是要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使民营企业的投资有个常态化的状态。1-5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从过去-25%的水平反弹到-6.3%,反弹幅度接近20个点,就是投资反弹很厉害。大家一定看到,这个投资反弹主体来源于我们的国有控股公司,基础建设投资等等大型项目的投资反弹上,民营企业固定资产增速依然是-9.63%,比国有企业足足低了8个点。而民营投资占整个投资60%。因此,民营企业没有全面地复苏、信心没有全面地提振,要想我们整个经济全面复苏就很难。 那么我们围绕民营企业投资反弹要做一系列文章: 1、在大规模财政救助、货币投放过程中,一定要消除所有制歧视。因为任何一次刺激政策在过去历史上都是偏向型的,都是以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为先锋、为主力军,民营企业靠边站。所以,目前我们在新基建、在城市群、城市带的构建上,在一些大型项目构建上,要充分考虑民营企业。 2、我们一定要在改革上进一步做文章,进一步地落实在今年所出台的三个重要的文件和法律:一是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的若干意见。二是要素市场改革的一揽子方案。三是民法典的全面宣传和落实。这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发展的方向,具有举棋定性的作用,稳定民营企业成为一个关键点。 3、目前财政政策有2万亿赤字要通过特殊转移支付直达基层,解决保基层运转的作用。我觉得这非常重要。 4、货币政策要通过对于小微企业延期支持和信贷支持,一系列直达工具,使4.7万亿的资金能到位。这些资金能够使小微企业保生存没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小微企业的救助方式是什么?如果通过传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大量的边际企业、边际人群没有纳入到税收体系和信贷体系之中的这些企业怎么办?因为目前微型企业的社保参与率只有46%;其中失业保险,小微企业参保率只有15%;养老保险只有31%;工伤保险只有18%;对于各种银行资金的获得性,小微企业里面不足50%。一是获得性的问题,浸润不到;二是新式的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你会发现短期也很难,这么大剂量的直投,我们怎么考虑它的有效性? 在保证生存之后,我们能不能够利用这些方案保证它发展,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要使中小企业、小微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给他资金,给他财政补贴,而是必须要有大规模的市场。因此,我们一些宏观经济政策的途径和着力点应不应该在目前已经完成保生存、完成供给侧复苏的基础上,向需求侧进行大规模的转移?有效需求提升战略就需要快速落实,政策工具也要集中在这上面,同时也要对于供给侧工具进行梳理,需求侧的工具也要进行梳理,这个供给侧就是要回归到常态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侧的疫情救助转换到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和中长期改革定位上。 需求侧,必须要从前期的小规模救助向大规模需求扩张,特别是短期的需求扩张上进行进展。当然,这个短期需求扩张并不等于中期的大水漫灌,这是要拒绝的。我们要在一揽子方案的基础上调整宏观政策的节奏,特别是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是关键点。如果留到四季度,使供需喇叭口越张越大,反而出现的问题会更为严峻。我们“双直达”的规模、途径要做出一个再评估。对于供给侧的救助举措必须要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转变。对于需求侧的疫情救助要向规模化的有效需求提升进行转变。这是我们高度关注的一个点。 下半年,怎么有效对冲三季度、四季度的外部冲击。报告里谈到二季度是个关键点,实际我认为,目前我们团队应该对这个看法做出一些调整。也就是说全球疫情的蔓延,已经显示出这一轮疫情的拐点并不是在以前预测的二季度。目前全球每天新增的病例还在持续上涨,在欧美出现阶段性控制住之后,第三波疫情已经开始在扩张,同时局部区域还在进行反弹。因此,我们看得见的是,疫情拐点在往后退,全球经济最底部可能会从二季度向三季度进行蔓延,因为大家一定要认识到,欧美发达经济体虽然有可能在二季度见底,但是新兴经济体总体规模已经超过了欧美体量,他们的经济持续恶化会带动全球经济的底部向三季度进行迈进。 因此,对于外部需求,对于我们资金畅通的冲击,三季度甚至四季度依然是我们高度关注的点,因为这里面包括地缘政治的问题。最近中美关系好像有一些缓和的迹象,但大家一定记住,现在大国极限博弈存在着不确定性,政治家翻脸比翻书还要快。同时,疫情本身就具有“黑天鹅”的属性。所以,我们在未来思考外部环境上面要进一步地下功夫,要进一步地进行底线思维,有效对冲三季度、四季度外部冲击是我们下半年可能要高度关注的一个着眼点。 上述观点整理自刘元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0年中期)上的发言
覆铜板巨头建滔15日发出涨价通知,表示将从7月1日起对所有材料销售价格进行调整:FR-4(40*48)加价幅度+10元/张;CEM-1/22F(40*48)加价幅度+5元/张;VO/HB(1030*1230)加价幅度+5元/张;PP(150米)加价幅度+100元/卷。” 受此影响,直接带动产业链个股股价异动,在6月16日建滔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建滔积层板大涨6.52%,建滔集团大涨5.91%。A股这边另一龙头生益科技昨日股价同样大涨6.76%。 涨价的主要原因是铜、树脂和丙酮等价格不断回升,导致覆铜板成本上涨。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援引的智研咨询数据,以市场销量最大的覆铜板产品类型预测, 铜箔、玻璃纤维布和树脂分别占覆铜板制造总成本的39%、18%和18%,共占比75%。 占比最高的铜这块,由于受到疫情影响,铜产地南美受到较大影响,关闭矿山造成原料出口减少。根据智利国家铜业委员会(Cochileo)预测,2020年全球铜需求量将下降41.7万吨,明年将下降53.7万吨。 据统计到年底,世界范围内大约有27.5%的铜矿山将受到影响,其中秘鲁、智利和巴拿马影响最大。目前,海外大部分矿山已恢复生产,精废价差正在扩大,库存降幅趋缓,需求端有季节性转弱的可能,铜价阻力因素渐显。但欧美复产复工仍在继续,供应端仍难有大的改观,对铜价有支撑。 所以随着产能逐渐走低,铜的市场价格逐渐上涨,对下游的覆铜板、PCB价格都产生一定压力,而且不排除未来疫情二次爆发的影响造成价格持续上涨。 5G需求向好,带动覆铜板产业量价齐升,覆铜板(以下简称:CLL)是由石油木浆纸或者玻纤布等作增强材料,浸以树脂,单面或者双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它是制造印刷线路板(PCB)的上游主要材料,对于PCB印制线路板的性能、质量、制造中的加工性、制造成本等都非常重要。 可以说覆铜板也可称为基板,是PCB 的基本材料也称作基材。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CCL 在PCB成本构成中占比30%,是成本占比最高的原材料。所以在近期随着CCL厂商涨价的开启,很快将传导至PCB市场,作为下游的PCB厂商大概率也将会开启涨价潮。 据 Prismark 统计, 2017年全球PCB产业总 产值预估达588.4亿美元。Prismark还预计,2017-2022年全球PCB市场将保持温和增长,至 2022年产值有望达688亿美元,5年CAGR达3.2%。那么按照上述30%成本计算,CLL这块的市场规模在2017-2022年全球覆铜板产值在177-206 亿美元区间。 5G时代和汽车电子化带动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5G基站建设,根据数据显示,从长期来看,预计5G宏基站总数量约为4G的1-1.2倍达500-600万个。时间线上预计2019年底或2020年初5G基站首次招标有望启动,2020年上半年为网络建设高峰期,2020年下半年或将实现规模商用。 而5G基站使用的是Massve MIMO多天线技术,射频单元RRU和天线合二为一成为AAU。基站天线、功放、射频等领域均需要采用更高频率和更高传输速度的电子基材,随着天线增多,频段增多,频率升高,5G基站对高频高速覆铜板(CCL)需求大幅增加。随着5G传输数据大幅增加,对于基站 BBU 的数据处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BBU将采用更大面积,更高层数的PCB,基材方面需要使用高速高频材料。所以保守测算,单个5G宏基站的PCB价值量是4G的两倍以上。 另一个是汽车电子这块,在2011-2018年我国汽车电子销售额逐年上涨,增速呈波动性变化。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车载汽车电子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一片空间。预计2022年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到9783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可以达到10.6%,高于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增速3.9%。对应的在2010 年汽车电子占整车物料清单的约 30%左右,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50%。 此外,随着ADAS与智能驾驶需求不断增加,导致需求量毫米波雷达出现倍增。这类运用离不开高频通信材料PCB根据PlunkettResearch估算,到2020年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将达7000万个,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20%以上,市场规模达576亿元。 市场格局这块,全球覆铜板市场产值最大的前三家企业均来自于中国,按照2017年全球覆铜板产值量计算(如下图所示),建滔化工、生益科技及南亚塑料的产值分别为16.65亿美元、15.15亿美元及14.72亿美元,三家公司合计覆铜板产值占全球总额的38%。 而国内中国覆铜板市场以刚性覆铜板为主,根据产量计算,2018年刚性CCL占我国CCL总产量比重达90.5%。高频板由于工艺复杂、材料及加工认证 周期长、下游需求多样要求专有配方等特点,存在较高进入门槛,目前市场由美日厂商主导。美国头部厂商主要有罗杰斯、Park、Isola,加上日本的中兴化成,行业前四大厂商市占率超过90%,在这块,国内厂商是一个弱点急需突破。 同时随着全球CCL产能逐渐向中国转移,行业产值集中度也不断提升,其中前三家企业已从2012年33.7%增至2017年的38%,前八家企业产值更是从2012年61.80%提升至2018年的66%。 所以市场格局的高度集中带来议价权提高,当上游原材料上涨时,龙头厂商能更有效地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通过 提价维持甚至提升毛利水平。 华创证券指出,5G和汽车电子化,驱动覆铜板行业向高频高速演进。5G带来基站、消费电子新一轮升级换代,进一步拉动高频高速覆铜板用量的增加,使行业实现量价齐升。同时,汽车电子化因智能驾驶、新能源动力的发展而深入演进,单车PCB用量有望从1㎡增至4㎡以上,从而拉动上游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 相关企业介绍: 建滔积层板(1888.HK):专注生产覆铜面板,包括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纸覆铜面板及CEM覆铜面板。市占率全行业第一接近18%。覆铜面板营收占比接近80%。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64.76亿元,同比减少10.95%,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22.41亿元,同比减少23.07%。 生益科技(600183.SH):自主生产覆铜板、半固化片、绝缘层压板、金属基覆铜箔板、涂树脂铜箔、覆盖膜类等高端电子材料。产品主要供制作单、双面线路板及高多层线路板,广泛用于家电、手机、汽车、电脑、航空航天工业、通讯设备以及各种中高档电子产品中。2020年一季度实现30.72亿元,同比增加12.30%,扣非净利润实现3.43亿元,同比增加53.22%。 华正新材(603186.SH):国内最早从事研发生产环4G通讯信号交换系统、云计算储存系统、自动驾驶信号采集系统氧树脂覆铜板的企业之一,主导生产的高端覆铜板、功能性复合材料、热塑性蜂窝材料等新材料产品等等。2020年一季度实现4.12亿元,同比减少6.84%,扣非净利润实现0.16亿元,同比增加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