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600315)8月26日晚间披露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6.85亿元,同比下降6.07%;净利1.83亿元,同比下降58.68%。在业绩发布后举行的线上交流会上,上海家化新上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秋生表示,过去的几个月,公司在品牌、渠道和组织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正陆续开展。 分渠道看,公司主营业务中线上渠道实现营收14.26亿元,同比增长32.66%;线下渠道实现22.5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64%。 上海家化表示,上半年,疫情背景下,公司因线下业务占比较高而承受较大经营压力,但公司积极调整应对并努力冲刺,第二季度单季收入已呈现恢复性上涨态势;利润端如剔除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及一次性财务费用等因素影响,实际下降幅度有限。公司总体经营情况保持平稳,二季度以来,公司产能、销售已逐步恢复。 今年二季度,拥有二十余年快消品行业运作经验的潘秋生正式上任上海家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并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助推器”的经营策略和方针,即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品牌创新和渠道进阶为两个基本点,以流程、文化和数据化为三个助推器,稳步推进公司创新变革。 “不是很焦虑,但是很繁忙,因为很多事情都需要往前推进。”线上业绩说明会上,潘秋生被问及上任后是否有焦虑时如此作答。潘秋生透露,过去一段时间团队根据市场环境,对现有品牌重新进行了梳理,同时和业内能够大数据的合作伙伴开始探讨合作,从而更精准了解消费者对未来产品的需求。 在组织内部,对主要干部进行了360度评估等,希望能更多倾听员工心声,同时对内部流程进行了梳理。“在渠道进阶方面,我们也开始对电商结构进行调整,希望建立一个相对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来提升渠道效率。”潘秋生表示。 从产品角度看,通过网红带货的营销方式积累了大量消费者口碑的玉泽,上半年实现了高三位数的增长。品牌创新方面,公司在调整各品类、各品牌的定位,打造品牌在各渠道间的差异化。 而对于佰草集上半年的亏损,上海家化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下,佰草集线下百货渠道也受到影响,品牌处于一个调整期。另外,上半年我们推出了太极水,上市以来表现还是达到了预期,下半年我们会在太极系列上加大营销投入。”同时,该负责人透露,家化的美妆产品也在开发中,会在时机成熟时尽快推向市场。 对于直播带货的问题,潘秋生认为,玉泽品牌除了直播带货的影响以外,其实跟产品本身的功效和复购率也有非常强的相关性。“玉泽产品本身产品力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对玉泽未来的成长还是抱有很高的信心。”潘秋生表示,会用一个更平衡的方法,组建直播矩阵,同时包括其他运营的方法来帮助品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昨日,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简称“品牌工程指数”)收报1760.05点,跌0.41%。32只成分股中,11只上涨、2只平盘、19只下跌。 成分股中,片仔癀涨4.77%,收于220元,股价创历史新高。此外,多只白酒股延续涨势,今世缘涨1.23%、山西汾酒涨0.83%、五粮液涨0.45%。 太平洋证券食品饮料分析师黄付生认为,预计8月底白酒企业将启动旺季备货。该板块半年报陆续披露了疫情带来的影响,但报表端的“最坏时点”终将过去。接下来,投资者须密切关注终端实际拉动销售情况。 昨晚,佛慈制药披露了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5.40%;净利润9755.14万元,同比增119.16%。 昨日北向资金净流出11.78亿元,成分股伊利股份获加仓,净买入额为1.99亿元。
财经网汽车讯北汽新能源ARCFOX αS登陆免征购置税目录。 8月24日,工信部公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三十四批)》,其中包括北汽新能源ARCFOX品牌两款产品αT和αS。 ARCFOX αS是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第二款产品,原内部代号为ARCFOX N61。该车获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共有三款车型,纯电动最大续航里程达708km。 而同一批次公示的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续航里程主要集中在300-500Km。 财经网汽车就ARCFOX αS续航里程一事,联系到北汽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ARCFOX αS纯电动续航里程超700Km,是得益于产品的流线性、低风阻以及轻量化车身设计。 在7月时,工信部公布了ARCFOX αS的申报信息。 ARCFOX αS外观造型与αT基本一致,均采用家族式设计语言。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30/1940/1599mm,轴距为2915mm。 配置方面,ARCFOX αS将提供超声波雷达、全景影像、HUD抬头显示系统、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功能。 新车还将为用户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版本车型,并匹配三元锂离子电池组。 对于ARCFOX αS的市场前景,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表示,当前市场更看重新能源产品的综合实力,续航里程是其中一项衡量标准,还将考量价格、品牌影响力、智能化程度以及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以特斯拉为例,工信部显示的Model 3纯电动续航里程为445-668Km,与广汽新能源的埃安系列和比亚迪(002594)等产品相差不大。但在销量方面,Model 3略胜一筹。 公开数据显示,Model 3在7月销量为1.1万辆,位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而第二名的埃安S销量为3406辆,差距较大。 具体到北汽新能源,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积累,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以及公用车市场。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北汽新能源现有产品难以满足主流市场需求,“消费者主流向A+级市场转变”。 随着ARCFOX品牌的推出,可填补北汽新能源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空白。 ARCFOX品牌于2019年3月正式对外发布。同年4月,北汽集团和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北汽蓝谷(600733)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共同生产ARCFOX车型。 北汽新能源介绍,ARCFOX品牌旗下产品动力总成,是由西门子、法雷奥、博格华纳联合打造,采用韩国SK电池模组。据北汽新能源透露,ARCFOX αS亦将搭载韩国SK电池模组。 周丽君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北汽新能源高品牌ARCFOX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大环境正在向存量市场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倒逼车企加速向中高端市场转型。疫情更是促使新一轮淘汰赛加速。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预测,整个中国电动车市场或面临重构。 相比特斯拉等已有产品上市,ARCFOX品牌尚在筹备阶段。 为加快ARCFOX品牌落地,北汽蓝谷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 8月3日,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55亿元。 北汽新能源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换电业务系统开发三个项目。其余部分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用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上述负责人称,前两项项目均与ARCFOX品牌有关。 根据北汽新能源规划,ARCFOX首款产品ARCFOX αT预计将于9月上市,该负责人称相关部门正在推进中。 北汽新能源表示,ARCFOX αS具体上市时间暂未确认。据易车网等媒体报道,新车预计将于2021年上市。
8月19日,恒安国际(01044.HK)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总的来说,这份“成绩单”在预期之内,但不乏惊喜感。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受控,日用品行业二季度需求复苏明显,部分抵销一季度所受的影响,上半年日用品类零售额累计值实现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6个百分点。从早前已披露业绩的情况来看,日用品行业上半年的业绩增长确定性强,恒安同业公司已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0年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恒安的实际成绩,似乎比想象中还要理想一些。恒安今年中期的主要财务指标创下不少“十年之最”,各大业务板块表现均有亮点。 1 出色的“答卷” 财报显示,恒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9.28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升1.4%;录得毛利48.15亿元,同比增长19.8%;毛利率由去年的37.3%,大幅上升至44.1%左右;股东应占利润达到22.59亿元,同比增长20.33%;每股收益约1.90元,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20元,派息率维持在63.2%的水平。 大体数据来看,是非常漂亮的。在营业收入微增的情况下,恒安的毛利、股东应占利润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延续了去年的高现金派息比率。其中,股东应占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还达到了近十年最佳。 (来源:wind) 分业务条线来看。 1.纸巾业务收入略降,利润上行 纸巾业务是恒安营收的主要来源。2020年上半年,恒安纸巾产品收入53.49亿元,收入同比减少;约占公司总收入的48.9%,较去年同期微降。纸巾业务上半年的毛利率,大幅提升了10个百分点至35.0%;分部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2.5倍以上的增长。 一方面,恒安期内推出的高毛利明星产品——超迷你消毒湿纸巾系列,直接带动湿纸巾的销售按年增长超过40%,将湿纸巾占纸巾业务销售比提升至8.3%,为整个纸巾销售及利润贡献出动能。 另一方面,造纸原料木浆价格上半年弱势运行至历史低位水平。原材料成本上行的利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恒安纸巾业务的利润增长。 2.卫生巾业务企稳回升 恒安第二大业务是卫生巾业务。因为卫生巾具刚需属性,且市场发展已十分成熟,疫情对这部分业务的影响较微弱。上半年,恒安卫生巾实现收入32.23亿元,同比增长4.8%,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29.5%;毛利率达70.4%,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不过,得益于“Space7”等高端产品系列销售理想,销售渠道改革见效,恒安的市场渗透率于期内迅速提升。 3.纸尿裤业务降幅收窄 恒安第三大类业务为纸尿裤业务。前几年,由于纸尿裤的主要销售渠道从传统商超变迁至电商渠道和母婴店渠道,恒安这部分渠道布局相对晚,该业务不断下滑,持续拖累公司营收增长。 今年上半年,恒安电商及母婴店的渠道收入占比分别提高至40.0%以上及15.0%以上,追紧行业平均占比水平;高毛利产品“QM·O”及成人纸尿裤“安而康”的市场渗透率逐渐提高,期内销售均达到双位数增长。该业务板块收入降幅出现明显收窄,实现营收7.22亿元,同比仅下降3.8%,占公司总收入的6.6%。 毛利率方面,期内石化原料供应紧张致成本上升,纸尿裤业务毛利率轻微回落至约38.6% 4.其他业务创收 另外,恒安适时大力发展家居用品业务及口罩业务。期内,家居用品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约24.9%;口罩及其他医护产品销售收入超过人民币2亿元。 最后,再看下整体费用率,恒安期内销售费用率同比微增0.6%,增加了物流以及高端产品的推广和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投入;管理费用率因员工人数增加及薪资提升,同比微增0.3%。在今年的大环境中,恒安的费用率依然能够控制在低位,特色阿米巴模式的成效进一步体现。 2 四大内生动力 抛开代表过去的财报表现来说,当下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依然是恒安的自身实力有多强,未来空间究竟会来自哪,有多大? 消费品牌之间的竞争,始终围绕品牌、渠道、产品等底层逻辑。从这一评估体系来看,恒安这样的霸主企业,已经形成经久不衰的“护城河”,品牌、渠道、产品力、管理皆是恒安成长的内生动力。 目前,恒安的品牌优势很明显。纸巾业务上,凯度消费者指数《2020亚洲品牌足迹报告》显示,“心相印”2019年以触及消费者3.62亿,渗透率59.7%,入围中国快消品品牌前十,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最多的生活用纸品牌;卫生巾业务上,“七度空间”品牌获评艾媒金榜的《2020中国卫生巾品牌排行榜》TOP10,2019年业内品牌排名第二;婴儿纸尿裤行业,目前仍由外资主导,国产品牌中只有恒安的“安儿乐”排名靠前;成人纸尿裤领域,恒安的“安而康”也多年位居市场首位。 渠道方面,恒安已形成相对全面的销售网络。值得关注的是,恒安近几年的电商渠道发展的十分迅速,逐渐打通了线上线下的界限。2016年-2019年,恒安电商营业额的年复合增速近60%,对整体销售额贡献从6%提升至19.8%。2020年上半年,疫情导致物流受阻情况下,恒安的电商营业额(含零售通及新通路)仍超过20.0亿元,实现稳定发展。 海外市场上,恒安的产品已销往51个国家及地区,拥有74个直接合作大客户或经销商。2020年,恒安收购的马来西亚上市公司——皇城集团,预期继续透过便利店、电商、养老院及医院等不同渠道,推广恒安的品牌,打开东南亚市场。 产品而言,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性、差异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对生产企业的设计能力和研发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方面,恒安的领先优势也是比较突出的, 近年,恒安在研发费用的投入高达4个亿/年,基本上每年都能够推出具有市场热度的新品。并且,相较业内其他内资企业,恒安产能最多,产能布局最为完善,规模化优势使其形成了一定规模壁垒。 管理层面上,恒安历经多次变革,不断成长。2016年,恒安开始推行“平台化小团队经营”模式,即恒安特色的阿米巴,于2017年4月完成全国布局。近来这一举措,对提升团队灵活性及市场反应能力,实现销售规模、费用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日见成效,上文已有相关表述。 另外据悉,2020年7月,恒安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共同打造恒安集团资料中台。未来,阿里巴巴将会协助恒安在数智化策略、业务、组织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方位升级,形成会员、商品、渠道等全方位统一的平台化运作方式,为消费者服务、品牌运营、渠道赋能、产品创新、组织协同等奠定基础。 由此预期,恒安的底层基础还将被进一步夯实,围绕“四大基石”进行的升级,将继续演变为推动未来增长的内生动力。 3 中长期的成长空间 除内生动力外,结合赛道的空间来谈,未来恒安增长的问题。 中长期而言,存量市场看市占率,增量市场看渗透率。 卫生巾赛道:中国的卫生巾市场发展已十分成熟,整体市场接近饱和,量的增长空间基本没有了,存量竞争非常激烈。且卫生巾相较纸巾业务消费黏性高,品牌忠诚度高。 生活用纸赛道:人均消费提升叠加产品创新升级,行业有望实现量价齐升。量上来看,中国人均生活用纸的消费量,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有提升空间;价上来看,生活用纸的消费升级体现在生活用纸的品类创新及品质升上,共同驱动行业吨价的提升。两者叠加之下,预期生活用纸市场规模增长依然可观。 纸尿裤赛道:2005-2019年间,婴儿纸尿裤消费量从34.69亿片增加至326.7亿片,增长非常迅速,目前仍然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本土品牌在产品品质提升及新零售业态的双轮驱动下,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同时,人口老龄化激发成人纸尿裤市场需求,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国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具体到恒安身上,卫生巾行业处存量市场,恒安的“七度空间”品牌在卫生巾行业的市占率排名第二(受渠道改革影响,排名有所下滑,过往多年位居第一);生活用纸赛道处增量市场,市场规模增长明确,较发达国家和地区渗透率有几倍的提升空间;纸尿裤赛道综合来看属增量市场,虽然婴儿纸尿裤行业2018年的渗透率已达到63.9%,但本土品牌迎来发展机遇,且成人纸尿裤的市场渗透率目前仅有个位数,距离北美 65%及日本 80%的渗透率差距甚远,市场潜力巨大。 这就可以明显看到,恒安在三个主要赛道上都还有增长空间。 此外来说,还要考虑消费升级、产能出清等因素,像恒安这样的龙头企业在环保、成本、研发、规模、品牌等方面具备优势,将持续挤出不堪经营压力的中小型企业。这三个行业的集中度又还有提升的空间,预期恒安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4 静待估值修复 然而,回归资本市场角度,市场目前给到恒安的估值并不高。 恒安现在的PE(TTM)是16倍左右,放在日常消费品来看,恒安作为中国快消品前十的品牌,在这一类标的中估值垫底。 (来源:wind) 放在同业可比公司中来看,同在港股的维达国际PE(TTM)约22倍,A股的中顺洁柔约42倍。而就成长性来说,恒安的业务更多元化,利润率最高,因此预期,恒安有望走向价值修复之路,且后续估值的上升空间不小。 此外,今年以来恒安获众多机构看好,机构一致目标价一路涨达73.19港元/股。据不完全统计,恒安2020年中期业绩披露后,至少有五家机构给予其“买入”、“增持”、“跑赢行业”评级。其中,大摩和中金公司均给予恒安78港元/股的目标价。 (来源:wind) 就恒安当前约62港元/股的股价水平来看,对应机构一致目标价,或是大摩和中金公司等大行给出的目标价,均存在一定上涨空间,其或不失为值得关注的潜力标的。
8月24日晚间,头部男装品牌GXG的母公司——慕尚集团控股(01817.HK)发布盈警公告,预计其2020年上半年业绩陷亏。 考虑到,慕尚集团自2019年下半年启动了门店结构调整计划,深度整合期至今尚未结束,公司短期业绩弹性或仍受制肘。同时,服装行业作为可选消费一度进入“冰河期”,市场规模严重缩水,业内企业的中期表现普遍不太理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的19家服装公司中,超过90%的公司出现净利润大幅下滑,50%以上的公司出现亏损。 上半年的战果已然如此,现在的问题是:慕尚集团,是否还值得被继续关注。 静待需求回暖,打开快速恢复通道 行业的层面,多种现象透露出全球消费环境有所改善,国内消费需求正在强劲回暖。 日前,国际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公布最新一期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结果显示,全球消费者指数8月为41.4,实现连续两月上升,参与调查国家中,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以72.9排名第一。 一般来说,消费者信心指数,能够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心态的主观感受,往往被视为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 服装行业而言,7月中国HS服装类出口金额同比上涨7.20%,较六月同比趋势更加强劲。国内服装线下销售额逐渐恢复叠加线上增速较高,电商和新零售布局超前的品牌服装企业依然可期。 同时,中央政治局近期正式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相关研究表明,消费内循环主线将是后续的关注重心,受需求回暖驱动,消费企业有望打开快速恢复通道。 GXG:打造多品牌、高会员认同的数字化品牌公司 公司的层面,慕尚集团旨在打造多品牌,会员高度认同的数字化品牌公司。具体来看看,现阶段目标进展如何。 1.早于市场开启数字化转型,全渠道营销模式已通 GXG品牌从成立之初,就走的是“电商化抢夺市场话语权”道路,很早就参与到电商购物节,活动中多年销量位列男装品类全网第一。 2016年,慕尚集团就曾提出线上线下全面开花的概念。当疫情时代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服装零售企业们开始剑指“新零售”时,慕尚集团通过四年积累的优势,已悄然打通了“无边界零售”。 目前,慕尚集团同时发力社群、直播、电商平台等各类渠道,基本已打造出全渠道营销的商业模式,形成了一套特有体系。其在面对不同的消费者画像时,能够对应以不同的传播平台及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驱动发展,通过访问量、转化率、传播达到率来精准定位KOL和KOC,实现品牌曝光和销售放量。 同时,不可忽视慕尚集团与微盟集团(02013.HK)的战略合作所带来的高转化率。5月中下旬,两者达成战略合作,预期将公司旗下多个品牌后期全线接入微盟智慧零售解决方案,组建单品牌+集团商城"6+1"小程序运营矩阵。 在不足两个月时间内,慕尚集团微商城6月底的会员数据增至17.4万,同比增长102%。 前几天,慕尚集团启动818“以好物庆周年”活动,特开发微商城专供新款,将全部品牌产品同步至微商城,最终创下430万的小程序GMV 、4360万元的抖音妙物节直播(不含自播)GMV的佳绩。 据不完全统计,GXG前8月仅直播和小程序创造的GMV已超过2亿元, 线上线下会员累达1350万。 2.走差异化营销路线,用文化赋能品牌 发展至今,慕尚集团自身已共拥有两大品牌类别,GXG系列包含GXG、gxg jeans和gxg.kids;运动服系列包括Yatlas和2XU。上半年,慕尚集团还曾宣布与意优米品牌管理(宁波)有限公司合作,参与包括意大利顶级休闲服饰品牌——Paul&Shark在内的国际品牌代理业务。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GXG近两年完成了至少15个品牌/艺术家跨界联名。但可以看到GXG没有随大流,而是带着“保持差距,接受不同”的品牌理念,有策略和针对性的选择走艺术家与设计师联名或创意IP联名系列。 例如,其与日本“顶级流量IP”BE@RBRICK联名,打造限量款BearGXG;与国际知名体育运动品牌Umbro,推出城市机能风;与知名影像品牌柯达(Kodak)跨界联合,重现复古风潮;与俄罗斯方块游戏TETRIS共推冬季联名时装,致敬童年;与知名潮牌IH NOM UH NIT推出的设计师胶囊系列,打造潮流爆款;与亚洲潮流的幕后推手“熊谷隆志”合作,打造“斜杠风”。 品牌需要提供产品之外的文化附加值,以形成更为长久的竞争力。GXG的一系列差异化跨界联名打造,为其打造出更加多样的品牌文化,无论是复古风、科技风,还是通勤风、休闲风的消费需求,都能在不断输出、更迭系列产品中被满足。 综合以上来说,消费需求回暖为慕尚集团提振业绩注入强心剂,社群+直播等新兴渠道的开拓,以数据赋能会员服务,以文化赋能品牌长远发展布局为其注入内驱动力。慕尚集团及旗下品牌的后续发展,依然具备较高的关注价值。
在全聚德156岁生日庆典上,总经理周延龙率领员工举行了一场“敬匾”仪式:全体员工高唱全聚德集团歌《一炉百年的火》,周延龙上前为见证了全聚德156年发展历程的牌匾拭去浮尘,并带领员工向牌匾行礼致敬。 这是全聚德为这个百年老字号保留的仪式感,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生日这天,全聚德全国门店举行“敬匾”仪式,以净致敬,表达对全聚德品牌的尊敬。 去年12月份,全聚德掌门人的接力棒交到了周延龙手上。然而,迎接他的,是全聚德连续三年下滑的业绩,和网络上频频出现的“全聚德的鸭子卖不动了”的质疑。上任后,周延龙定下了全聚德“守正创新”的转型总基调。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延龙表示,所谓的“守正”即走正道,餐饮要回归餐饮的本质,做好产品和服务;而创新则是自我革命,要有不断调整的勇气和决心。 业绩持续下滑 记者梳理全聚德近些年财报发现,自2017年以来,全聚德业绩持续下滑。该公司2017年-2019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8.61亿元、17.77亿元、15.6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7304万元、4462万元。 深耕餐饮行业10多年的周延龙看到了全聚德业绩下滑的根源是客流下降。“从餐饮角度来说,餐饮收入主要是由人均客单价乘以客流构成,客单价是相对稳定的,关键就在客流。”周延龙此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抓客流是全聚德下一步需要发力的点。 在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看来,全聚德作为中华老字号,并没有享受到我国餐饮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增长红利,反而是掉队了。他对记者表示,全聚德的关键问题是远离了主流消费人群。如今的全聚德主要客群来自游客,团餐标准低,客单价实际上也并不高。而全聚德整个经营团队相对老化,在对接消费端,从产品到渠道到场景,以及整个创新升级迭代远远落后于整个行业。 周延龙也看到了这一点,他想要重获年轻消费者和本地消费者两大客群。“我不敢说谈吃必选择全聚德,但至少我希望更多年轻人不排斥。”“全聚德品牌已经156年了,如果156年后的今天,我们连自己身边的街坊老百姓都服务不好,我们很难承担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重任。”周延龙对记者说道。 放下身段拥抱年轻人 近日,在全聚德和平门门店,记者看到,饭点时分的金色大厅几乎座无虚席。一位服务员告诉记者,相比前几个月,最近客流量明显上来了,周六、周日整个大厅都坐满了,还要等位。 7月24日,周延龙在全聚德“敬匾”仪式上宣布了三大新的举措:取消服务费;规范烤鸭价格,统一烤鸭出品标准;调整北京门店菜单,推出一人食、两人食烤鸭套餐等。 “这是老字号面对消费者需求改变,尤其是疫情后出现新的消费模式所做出的真实举措,我们希望消费者感受到我们在改变。”周延龙说。 周延龙提出,要从产品和服务两个维度寻找自身的不足。疫情缓解后,全聚德对菜单进行了升级,将47款菜品列入全聚德北京门店统一菜,并添加了一人食烤鸭。外带方面,升级烤鸭外带礼盒,让外带烤鸭实现与堂食相当的温度。在价格上,超过50%的菜品设定会员价,同时对菜品进行了调价,降价幅度10%-15%。此外,取消了过去大堂消费10%-15%的服务费。 在餐厅环境上,周延龙想要改变全聚德过去“金碧辉煌”的形象。“现在年轻人吃饭喜欢有文化、有独特设计的环境,我们想让消费者在就餐环境上有新的感受,改变过去富丽堂皇、很正式、就餐仪式感很重的印象,这样的环境对消费者会有压力。”周延龙告诉记者,目前,全聚德在对和平门总店一层600平方米的门店进行装修改造,打造新中式风格,这是一种尝试。 “这些改变可能对新品牌来说并不难,但对一个老品牌来说其实不容易。我们有很多模式化思维,靠惯性、靠品牌活力支撑不了增长空间,必须有对产品和服务本身的肯定。”周延龙说。 在他看来,这样的自我变革其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履新全聚德之前,周延龙是东来顺的总经理。“我感谢在东来顺的经历,但是在东来顺10年半的经历并不能在全聚德复制。现在的董事会、经营班子给了我很多许可,但没有足够的样本来验证我们的改变是否正确,只能反复尝试。” 朱丹蓬对记者表示,全聚德在满足消费端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是在研究新生代、靠近新生代、讨好新生代。虽然这些改变不一定能够完全激活,但依托全聚德的品牌底蕴,应该会有所改善。 守正创新 改变的同时,周延龙认为老字号的传承应该“守正”,即坚守正道。他喜欢用老北京话里的“讲究”来描述全聚德的“正道”。 烤鸭烤制时的烤、撂、转、照,整只烤鸭外形饱满,颜色均匀,外皮脆、肉质嫩,一鸭三片的“脯皮不能低于10片、脯肉不低于24片,加上腿肉三者合计不少于90片,总分量不低于450克”,这是全聚德烤鸭传承百年技艺的“讲究”。 在全聚德47道标准菜中,有17道是依据史料记载,结合多位烤鸭界大师的改良和创新,对消失已久的菜式进行重新设计制作的,如鸭汤醋椒鱼、清炸鸭胗肝等,这是菜式的“讲究”。 “这种讲究不是说教,是润物细无声的,融化在每一个产品展示和服务环节,比如这道菜脆的该脆,软的该软,绵的该绵,讲究。一道菜该配什么是有道理的,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口味要有保证,有讲究可讲。所以从供给侧来讲,老字号要讲究;从消费者来说,舒服。让消费者实现比饱更高一个层次的就餐感受,是综合体验感的相配,这包括产品研制,服务到位,灯光融合,菜的量,温度等综合的体验感满足。”周延龙说。 “在中国的传统里,以老为尊,老就有一些优势,但是进入市场,老字号千万不要把自己定位在优势地位上,老字号在竞争过程中,由于机制和体制的落后,在市场化比拼当中并不占上风。”周延龙表示,餐饮要回归本质,做好产品,服务是放大器,产品是根本,应该有自我革命、不断调整不断推陈出新的勇气和决心。 在大墨餐饮咨询创始人白墨看来,老字号最大的优势正是这块招牌,品牌溢价和品牌知名度上有非常强的优势,不用像新生品牌需要花大量营销费用去推广。“对于老字号来说,把内功练好。品牌年轻化,适应年轻消费群体,做好服务、环境、体验,还是很有希望的。”白墨对记者表示。
一、稳守基本盘 8月25日,安踏(02020.HK)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业绩,营收实现146.69亿,同比仅下滑1%,经营利润实现36.04亿,同比下滑15.3%,净利润实现17.8亿,同比下滑26%。 应该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业绩。 众所周知,受疫情影响,今年商场流量大幅减少,这对服装门店来说是不小的压力,从已经陆陆续续公布业绩的服装上市公司,可以明显看到这点,比如A股最大的海澜之家,上半年营收下滑24%,净利润更加,下滑50%以上。所以,相比来看,安踏能做到营收只下滑1%,很不容易了。 上半年分品牌看,安踏品牌实现营收67.77亿,同比下滑10.7%,FILA品牌表现出色,2020年上半年没有下滑,反而增长了9.4%,营收实现71.52亿,首次超过了安踏品牌,其它品牌表现也给力,实现营收7.4亿,同比增长8.3%。这里可以看出,安踏多品牌运营的出色,FILA这个品牌是2009年安踏从百丽那里收购,那个时候表现不怎么样,但这几年在安踏手里玩得风生水起。 由于毛利率高的FILA品牌增长较快,推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上升。上半年毛利率56.8%,相比去年同期还上升了0.7个百分点。 费用上面看,销售费用率因为疫情影响,广告及宣传活动可能延后,下降了0.1个百分点至9.9%,管理费用率上升了2.5个百分点至15%,主要是疫情前调薪导致工资成本有所上扬。这点并非坏事,毕竟员工待遇好,才能激励做好工作,短期产生了费用,长期来看与股东利益是一致的。研发费用上升了0.3个百分点至2.7%,公司在研发上继续发力。 整体看来,在疫情之下,公司稳住了营收,同时控制了费用,业绩表现不错。 二、多品牌发力+全渠道运营 除了不错的财务数据外,这份财报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公司多品牌运营的成功。 FILA过去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FILA的品牌力仍然不减。这几年,通过FILA,安踏几乎再造了一个安踏。做生意,有了经验就容易找到路子,FILA品牌运营成功的经验显然可以复制到其他品牌上,这是无形的优势。对比一下,李宁也曾尝试多品牌运作,但至今依然乏善可陈。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其它品牌也表现不错,可以看出,多品牌发展上,安踏还有看点。比如日本的高端运动品牌DESCENTE,安踏2016年底收购,经过几年的渠道布局,2019年的时候实现了盈利,现今安踏已经拥有DESCENTE的自主设计、营销、和销售权利,这会是未来公司多品牌矩阵里一个主要增长点。 尤其考虑2022年北京的冬奥会,这场冬奥会将受到世界关注,势必大大刺激冬季运动市场的发展,DESCENTE在这一赛道上占据了先发优势,而安踏过去成功运营安踏品牌和FILA品牌的经验,可以复制到DESCENTE上。DESCENTE很可能借此商机,成为公司营收第三个支柱。 公司其它品牌也在跟上,而且公司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强大的资金实力,也可以继续收购新的品牌,这是一块增长。 从渠道来看,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电商业务表现出色,同比增长超过了50%,FILA、DESCENTE、KELONSPORT线上业务收入同比都超过100%,这是疫情之下稳定公司营收的重要原因。这里也可以看出,安踏的管理层反应迅速,抓住了疫情逆境之下的市场机遇。 三、安踏主品牌的再出发 在多品牌发力之际,公司并未轻视安踏主品牌。 8月25日,安踏宣布了从2020年下半年起,全面推进安踏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直面消费来实现“一个中心三个重塑”——以消费者为中心和人、货、场的重塑。作为转型第一阶段,安踏将长春、长沙等11个省市转型为品牌直营模式,这些地区的终端零售渠道中,计划约60%由安踏集团直营管理,40%由加盟商按照安踏标准管理。这是安踏主品牌继2010-2011年由“品牌批发”向“品牌零售”转型10年之后的再次升级。 目前,安踏集中内的其它品牌基本是直面消费者的直营运营模式,安踏主品牌主要以经销为主。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可以看出,直营模式的FILA、DESCENTE品牌表现更优。可以预见,安踏主品牌转型为直面消费者的直营运营模式后,公司对品牌的掌握力和塑造力将更大,这有助于推动安踏主品牌的升级。 现阶段来说,安踏主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仍然不足以与耐克阿迪相比,但安踏集团显然不会满足于此。从投资者交流会可知,安踏集团打算打造安踏主品牌的三大护城河,即“专业运动、科技创新、极致价值”。 FILA走高端运动时尚路线,显然非常成功,但在安踏主品牌上,公司的定位是专业,用专业来打造护城河。从耐克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一定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 回顾历史,无数的服装品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耐克却已经存在50年了,目前仍然没有衰落迹象,耐克的标志也是全球辨识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原因即在于专业路线,专业的护城河要远高于潮流。 潮流总是在变,消费者的个性,社会的心理变迁难以琢磨,所以潮流品牌永远在时尚的刀尖上跳舞,不能有一丝错误。但专业则不同,体育运动本身强调团结,个性的消费因素要少很多,专业才更重要,专业会大大提升品牌的辨识度。举简单的例子,我们会发现,体育运动品牌往往在一个商场的四楼五楼,它并不需要像时尚品牌那样渴求随机的流量,消费者想买运动品牌时往往目标明确,并不吝啬多走几步。同样,我们去淘宝上买体育服饰,大概率搜的是品牌,而时尚服饰,大概率搜的是品类。这里,可见,专业运动的品牌价值之高了,这就是护城河。 而专业又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持,才能给消费者以极致价值,在消费者心理产生强大的认同感。我们看到安踏的研发费用在逐年提升,这些费用在短期当然会冲减利润,但长期它最终会化为公司的竞争优势,把公司的护城河越拓越深。 结语 总结来说,安踏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很不错,面对疫情的冲击,公司营收仅下滑了1%,这体现了公司的强大运营能力和多品牌战略的成功。 未来来看,过往丰富的品牌运营经验确保了多品牌战略将继续发力,为公司贡献新的增长点。而10年之后再次全面升级的安踏主品牌,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从中国的安踏,随着中国的崛起,走向世界的安踏,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