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会赚钱的公司,苹果硬件产品畅销全球,要问苹果最赚钱的业务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手机、电脑、Ipad这类3C业务,但实际上,苹果最赚钱的领域是苹果的系统和软件,这才是硬件巨头背后真正核心的软实力、竞争力。 伴随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传统彩电行业也正走向一个新的路口,硬件是重要支撑,但核心竞争力一定体现在软功夫上。创维酷开系统布局内容服务打开了这样一扇天窗,并逐渐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 01OTT行业百亿独角兽 深圳酷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酷开)是创维集团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最早专注智能电视内容运营,以电视为入口的智能家居平台。公司曾先后获得爱奇艺、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战略投资。当前酷开拥有四大核心股东,其中创维占股56.79%,百度占股11%,腾讯占股4.13%,爱奇艺占股4.13%。 酷开处于OTT行业。OTT是第三方服务商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投放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其最典型的场景则是智能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平台,OTT是互联网发展成熟并与电视融合的产物,其在全场景覆盖、营销精准化等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当前整个行业也在快速发展。据奥维云网预计,2020年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的大屏生态市场规模将达到6300亿元,行业前景可谓巨大。 酷开公司扎根于OTT领域,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酷开系统为成千上万家庭提供影视、广告、教育、体育等内容服务。截至2019年底,创维酷开累计激活用户达4430万,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智能终端月活跃量达2500万,已发展成为OTT行业内估值近百亿的独角兽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酷开除了独占创维电视机品牌以外,其还在为飞利浦、松下、熊猫等国内外电视机品牌提供全方位的系统支持,实现了多品牌终端覆盖。一个个终端的背后,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家庭内容服务的流量,没有什么比这样一块大屏幕更好的切入到每个家庭消费者之中了。 内容营销成为酷开的核心价值,其透过线上互联网平台的数据与线下多终端数据的打通,实现完整的用户画像,为用户匹配更为精细化的用户标签,结合用户体验精准触达用户。试想,当电视剧男女主角在一场大雨中浪漫过后,女主角感冒之际,屏幕右下角切入某款感冒药内容营销,是不是毫无违和感,又能直抵消费者内心,达到内容营销与客户的情感共鸣。类似这样的创新营销方式,正不断提升酷开系统的商业价值。 (OTT行业创新营销方式) 同时,智能大屏打破以往传统电视直播为主的模式,打开了家庭娱乐生活的新可能,依赖规模庞大的家庭用户群体,提供互联网服务内容和服务的企业或平台都将有机会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酷开系统犹如修了一条高速路,一头连接着家庭消费者,而另一头则是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不论是视频、游戏娱乐、购物种种,所有的通行者都将需要路过这条高速路,并收取相应的基础服务。 酷开给自己的定义是,新型家庭媒资平台。透过体系化的平台,酷开发挥其强大的入口优势,链接各类优势资源,实现整个智能家庭内容服务的良性循环,也有效反哺自身不断做强做大。 02“大屏+大内容”,深度打造新型媒资平台 作为一个基础平台,酷开首要发力的,必然是内容端。通过整合内容、筛选内容、借助消费者画像实现千人千面的内容,透过多精准的内容优势聚集消费者。与此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的创造内容,不断丰富整个内容生态。 电视大屏背后,内容是核心要素,决定着消费者对大屏的依赖程度。面对这个内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如何让优质的内容吸引消费者驻足,是所有内容平台包括OTT企业都需要深度思考的关键,尤其是面对用户需求多样化。因此,平台最佳的策略是,既能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又要保证质量,形成高粘性消费群体。 一方面酷开借助腾讯、爱奇艺、优酷等战略合作方,为用户带来充裕的内容资源,但另一方面,酷开并不完全依附于这些平台,而是积极打造优质内容,撬动内容生态价值链,反哺自身商业化运营空间。自2017年以来,酷开先后出品了《宝塔镇河妖2绝世妖龙》、《黄飞鸿之怒海雄风》等一系列网络电影,还协助推广了《虎胆追凶》、《刺杀盖世太保》等知名院线大片,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 作为OTT行业突围的引领者,酷开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快速推动大屏商业化的进程,进一步拓宽自身的成长边界,掌控更多的线下资源。 如果说体量与规模是衡量OTT1.0时代企业价值的关键,那么进入到OTT2.0时代,能否掌控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能否为品牌方带来真实的价值,则是考量企业价值的核心所在。这也需要行业参与者不但能够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掌控海量线上、线下流量资源,还能借助核心技术和数据资源,创造合作双方的投放效益和附加值。 03从“硬”到“软”,创维酷开在转型升级中不断质变 自2016年以来,创维集团加快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从硬件向软件、从终端向系统的转变。而酷开的发展正是创维从“硬”到“软”的最好诠释。 从酷开创业开始,不断加强系统的研发和升级。2016年以来,研发团队人数从最初的102个人,快速提高到2019年的197人,占到公司总人数的46%,2019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12.4%;截止2019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二百余件、累计授权专利一百余件。 透过这一系列数据不难看出一个初长成的独角兽企业对于技术的执念,实际上酷开的这种基因与母公司创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创维集团在研发上也一直不遗余力,过去三年复合增速维持在20%,高于整体营收的复合增速。 “软”实力大幅增强,使酷开呈现与互联网科技企业趋同的业绩爆发式增长。2019年创维集团财报显示,在酷开系统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方面,其年度收入达8.26亿人民币,较上年度的5.50亿大幅增长50.2%。而根据酷开方面的数据显示,进入2020年,从1月至今,酷开电视GMV同比增长200%以上,并占领京东、天猫、苏宁三大电商平台增长率第一的位置。考虑到近年来整个智能电视销售增长并不景气,甚至已经出现连续两年下滑的大环境,酷开仍然逆势取得亮眼的成绩,也足见其硬核竞争力所在。 04结语 今年疫情影响之下,宅居经济站上风口,生活方式“云端”化驱动线上经济进一步深化,内容营销主对OTT的信心和认可度进一步提升,虽然在价格体系、渠道规范等方面使得OTT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但随着5G、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OTT大屏作为新媒体形态的价值以及内容营销精准触达能力都将会有更进一步的突破与升级,整个行业也将借此进一步打开新的想象空间,前景可期。 从酷开快速成长的步伐和对OTT行业的深度把控,不难看出,酷开最近一轮投资估值达到近百亿并非偶然。如若以用户数量为维度,按照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估值来计算,当前,腾讯控股的市值为5355亿美元,年度活跃用户数在10亿,每用户市值为533美元;京东的市值为867亿美元,年度用户数在3.62亿,每用户市值为240美元。在此,仅以京东的每用户市值240美元算,假设酷开年度活跃用户以1000万计,估值也将达到24亿美元,将近170亿人民币。 当前,资本市场也一直较为关注酷开从创维的体系中分拆出来独立上市。如果单从资本角度而言,未来伴随酷开的分拆上市,对于创维和酷开的估值都将带来双重利好。 实际上早在去年3月,我们就注意到关于酷开分拆的信息,我们相信创维酷开的分拆有助于其更灵活的运作,不受原有体制及架构的制约,在这个充满潜力的产业进一步创造新的可能;同时,酷开作为内容服务运营商,在创维“5G+AI+终端”产业引领下,定将迈上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梯。
6月19日,以“青春引航·乘风破浪”为主题的芒果TV2020战略发布会暨招商会在上海召开。 会上,芒果超媒多个全新创意项目、战略合作计划与生态模式创新集中发布,以全新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姐姐的爱乐之程》、影视剧集《亲爱的自己》《离人心上》为代表的多款芒果TV重磅项目提前曝光。 近年来,芒果超媒不断维持在综艺内容领域的先发优势,并在剧集板块不断突破创新,现象级产品频现,推动平台播放量与会员数持续大幅增长。 2020年第一季度,全网综艺节目观看时长TOP10当中,芒果TV作品独占5席,TOP100之中,芒果TV占46席。《朋友请听好》豆瓣开分9.4,斩获六大综艺热播榜Top1,全端热搜170个,成为上半年高口碑爆款作品;创新带货综艺《来自手机的你》直播带货8000万,掀起直播带货+IP新风潮。 6月12日,中国首档逆龄女团选秀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正式上线,开播3小时播放量超2500万次,节目最新播放总量已突破5亿。 据发布会消息,芒果TV下半年仍有诸多重磅综艺内容轮番登场,包括《明星大侦探》《女儿们的恋爱》《密室大逃脱》《朋友请听好》等“综N代”系列,以及《超级学徒》《小巨人运动会》《岛上友人》《姐姐的团综》等全新综艺。 剧集方面,2020上半年芒果TV涌现了《三千鸦杀》《下一站幸福》等爆款剧集。下半年,还将有《亲爱的自己》《离人心上》《以家人之名》《起跑线》等一系列多元作品上线。 发布会上,芒果TV宣布推出“新芒S计划”,平台将与优秀创作者开展深度合作,继续为年轻观众产出精品。 在爆款剧综内容的驱动下,芒果TV迅速成长。根据艾瑞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芒果TV使用人数、使用次数、使用时间增速均远高于在线视频行业平均增速,在国内流媒体行业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另据介绍,自2019年芒果TV推出“大芒计划”以来,其品效合一、KOL+IP的营销理念已初具成效。在此次战略发布会上,大芒计划2.0正式推出:为扶持KOL群体成长,打造KOL产业良性生态,公司成立芒果学院网红训练营,借助芒果TV强大的内容基因,培养新生代KOL。
今年疫情出现后,因线下旅游业务紧缩的影响,众多旅游企业开始加入直播大军。马蜂窝旅游近日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平台自2019年初加快布局短内容以来,截至今年5月,马蜂窝短内容的渗透率同比去年上涨125%。 马蜂窝也通过“旅游直播”再次完成了内容生态的补充和升级,与企业高管带货直播不同,马蜂窝快速地建立了自己的直播标签――好看的攻略式直播。根据马蜂窝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直播频道上线后已开展近万场直播,5月直播观看人次环比4月上涨96.2%,直播总观看时长环比4月上涨180.5%。 2019年春节前,在短内容领域深耕一年后,马蜂窝旅游联合创始人、CEO陈罡提出了围绕“视频化攻略”的2020年内容战略。“马蜂窝的短视频首先要有攻略性。”马蜂窝旅游副总裁郑迅指出,从图文内容到短视频,再到旅游直播,怎么去,怎么玩,怎么住,这些旅游攻略都是提高用户决策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时,内容充足的信息量和真实、新潮、有用的内容格调,也是马蜂窝追求的内容标准。 郑迅表示,在多元化旅行玩乐内容形态的背后,不变的是对好用的旅游攻略的追求。从找攻略到“种草”、获取旅行新知等泛攻略内容,马蜂窝将持续发力“视频化攻略”,通过短视频、旅游直播等内容形式展现全球目的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与传统图文内容行程优势互补,构建完整的旅行玩乐内容生态,帮助用户高效地进行旅游消费决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不仅是短期内爆发的“退订潮”,还有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的业务路径规划。疫情以来,直播成为各类内容和电商的重要结合点。“视频化攻略是用户对旅游内容需求的升级,而直播是视频化攻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郑迅说,“旅游决策不是冲动消费,旅游‘带货’一定是以好内容为驱动。” 马蜂窝方面表示,旅游直播并非疫情之下的“救命稻草”,而是旅游攻略和旅游营销的新方向,更是可持续的旅游业务。目前马蜂窝平台上已经有70%的核心商家开展了直播,境内外众多旅游局已经与马蜂窝围绕直播开展合作。
深度视频并非没有市场,内容行业的赛道上红利仍在。 一声“资本永不眠”,巫师财经正式宣布退出B站,然而在这之后迎接他的却是B站的一纸违约公告。 巫师财经宣布退出B站 用爱发电的巫师要恰饭了? 6月14日,知名财经知识类UP主“巫师财经”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名为《鲜衣怒马少年时》的视频,宣布正式退出B站。 视频中巫师表示,自己此前从未过接过广告,也没有任何商业化的行为,但近期在B站“用爱发电”所做的视频效果反馈不及预期,自己开始思考靠热情做入门科普的模式是否可持续。考虑到资源、观众反馈等各种,决定不在B站上传视频。 6月14日晚间8点37分,B站就此事发出关于“巫师财经”单方面违约的公告。 B站方面表示,巫师财经在与B站有长期合作协议的情况下,单方面违约并与某视频平台达成排除B站的内容合作协议,希望巫师财经撤回退出B站的声明,否则将对违约行为起诉,同时即日起冻结“巫师财经”账号。 6月15日深夜1点14分,巫师回应违约一事,内容大致概括为三点: 协议未完成双方实际签署,与B站从法律上并未建立合同关系; 被B站强行转账了一笔合作款项,对方试图造成已签字的事实; 退站视频被禁,B站杀鸡儆猴。 6月15日凌晨4点31分,B站晒出了合作协议和沟通记录,从截图中可以看到,相关协议已完成盖章签字,此外B站认为巫师的不签署说明是不合理的,并希望其履行内容协议。 6月15日9点50分,巫师进行第二次回应 ,称自己先向b站寄出了自己签了名的合同,但在4月15号~5月19号B站一直没有合作协议签订的进展,也没有收到过B站盖章的合同。于是5月19号提出了向B站发函撤回签名,并进行公证。直到6月2号,b站发了盖好章的合同,后续又打了款。巫师多次想退款,但B站不受理。 巫师表示,对于简单的法律争议,自己一直在积极沟通,B站选择单方面下场手撕UP主,乐于动用“舆论审判”的手段,对此深表遗憾。 从6月14日晚间至6月15日早间这短短13个小时的时间里,双方已经进行了两轮隔空喊话,并晒出了合同、公证书等证据。 一方面,B站认为协议已盖章签字,具有法律效益。另一方面巫师认为,虽然自己曾发出过合作协议,但是B站方面拖延盖章签署时间,在此期间自己有权撤回签字,不进行协议签署,并另选平台进行合作。 由此可见,双方争议点在于合同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益,而是否具有法律效益的关键在于签字盖章的时间点,在这一关键问题上还需双方晒出更多有力的举证。 争议中的巫师财经:从一夜爆红到洗稿风波 此次退站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巫师财经自身的影响力。 2019年9月,巫师财经正式入驻B站,凭借高质量的视频内容,在一片荒芜的B站财经领域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 截止到目前,“巫师财经”在B站粉丝数为310万,并且初期涨粉速度极快,三个月吸粉近200万,上线不到半年,粉丝接近300万。一夜之间成为B站知名的财经科普up主,并获得B站2019年年度新人奖up主的称号。 在巫师财经入局之前,财经类的深度视频在b站属冷门内容,巫师又是如何创立出自己的爆红法则,凭一己之力在短短数月内做到百万粉丝的? 对于财经类内容的制作者而言,专业、严谨可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实现有效传播才是Up主需要思考的问题。视频中投行人设的巫师自然不缺乏专业素养,但财经类内容本身枯燥生硬,具有一定的知识壁垒,B站用户又多以青少年居多,巫师需要做的是将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案来呈现,在保持文案专业度的同时,又融合B站幽默风趣的社区调性,以此实现降维打击。 除此之外,巫师的每期视频基本都以热点为基础切入,简化表达的同时给观众以充足的资讯情报,让观众对下一期永远保有期待感,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更新频率为月更,但粉丝粘性依然强的原因。 成名之后巫师曾一度陷入人设造假和洗稿抄袭的风波。彼时,网友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罗列了各种相关证据,证明往期《杨超越与资本》《大众保时捷世纪逼空案》等多个视频涉嫌洗稿抄袭。 直至今日,网友对其抄袭的质疑犹在,但巫师的成功至少为内容从业者指明了一条可行的路径,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投身于B站的财经视频创作中。 平台加大视频内容争夺力度 创作者亟待流量变现 与许多内容从业者不同的是,在B站期间巫师明确表明不接广告,也没有任何商业化的行为。在第一期视频中他说道:“自己在投行工作,来B站是因为B站财经方面的作品真是太差了,所以才开始做两期视频试试反应。”在此后的视频中巫师也多次表示“不恰饭”。 但从B站的回应中可以看到,巫师财经已经与国内某视频平台签署了排除B站的内容合作协议,再结合退站视频中言论可以看出,巫师离开B站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钱”。对于巫师而言,“用爱发电”并非长久之计,如何让科普视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商业变现才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也恰好与其每期视频中必说的那句相呼应:资本永不眠。 近年来,内容平台对视频创作者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对于视频内容创作者的争夺力度,因此综合来看,巫师的出走也并非意料之外。 今年6月,西瓜视频发布活字计划,将投入2亿资源(1亿元现金和1亿元流量),扶持图文作者创作视频。今年5月,百度宣布推出“未来计划”,拿出包括1000亿爆款流量等资源扶持短视频创作者。 平台大力扶持的背后,视频体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创作者的欢迎。据西瓜视频日前发布的《图文作者跨体裁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从 2019 年到今年第一季度,横屏视频日均用户停留时长已经是图文内容的3. 67 倍,日均阅读量则是2. 5 倍。而在创作者方面,从去年至今,横屏视频创作者周均新增人数也达到了图文创作者的1. 95 倍。 相比短视频而言,长视频可提供更多的信息增量,满足网民群体对知识科普类内容的需求。《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包括文化、财经、军事、教育等在内的知识类视频增长迅猛,在供给和消费两端的数据表现均领跑其他类型内容。 在此基础上,巫师财经、回形针、半佛仙人等越多以深度视频为主的科普类大V脱颖而出。一部部爆款视频的走红足以证明,在以15秒短视频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时代,深度视频并非没有市场,内容行业的赛道上红利仍在。
随着互联网巨头的“搅局“,刚获得小米新一轮战略投资的蜻蜓FM能否借势追赶喜马拉雅、荔枝?面对日益激烈的音频市场竞争,蜻蜓FM又将要如何突围? 越来越多的玩家正在进军长音频市场。日前,腾讯音乐宣布将“长音频”作为未来的发力方向,并倾斜大量资源推动其发展。随后,字节跳动也推出了一款名为“番茄畅听”的App,正式入局长音频市场。 业内认为,互联网巨头的入局,势必会加剧在线音频行业的竞争,从而给在线音频“三巨头“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带来一定压力,甚至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不过,喜马拉雅近年来稳坐在线音频行业的头把交椅,荔枝则在资本层面更进一步,率先上市成为“国内在线音频第一股”。相较而言,蜻蜓FM似乎正处于下风。 随着互联网巨头的“搅局“,刚获得小米新一轮战略投资的蜻蜓FM能否借势追赶喜马拉雅、荔枝?面对日益激烈的音频市场竞争,蜻蜓FM又将要如何突围? PGC模式下的蜻蜓FM:无大V引流、造血能力不足 公开资料显示,蜻蜓FM于2011年9月以“在线收音机”的形式上线,成立之初就迅速聚合起海内外近3000家传统电台。在内容生产上,蜻蜓FM倚靠PGC内容起家。 蜻蜓FM上线当月用户超50万,上线第二年用户数量已突破百万,位居行业榜首。然而,随着喜马拉雅的入场,这一局面出现了转变。 从2013年开始,喜马拉雅就已通过UGC模式布局线上线下的场景。后因版权市场逐渐合规化,喜马拉雅相继与阅文集团、中信出版社等出版机构达成合作,截止目前,喜马拉雅占领市场上70%的畅销书有声版权。 反观蜻蜓FM,2014年开始增加有声读物,试图拓展内容布局,进入多元内容时代。同年,其并购央广之声,获得音频内容版权;2015年正式提出PUGC战略,邀请意见领袖和自媒体人入驻平台发展其播客体系。 分析人士指出,蜻蜓FM对UGC内容的支持力度不足,早期也没有孵化出顶流草根主播,再加之KOL多是全平台布局,蜻蜓FM想要借此抢食流量的难度不小。 在知识付费方面,与2016年率先发力知识付费的喜马拉雅不同,一年后入场的蜻蜓FM,则更加侧重于人文类的内容。相比而言,蜻蜓FM缺少付费场景,即让用户获得形式更丰富的内容资讯,从而培养其付费意识。 不同于蜻蜓FM与喜马拉雅,最晚成立的荔枝一直采用UGC模式,自2016年起,荔枝着重发展音频直播和声音社交模式,并凭借“音频直播”成功赴美上市,成为“国内在线音频第一股”。据艾瑞咨询数据,过去三年,荔枝月活用户已超越蜻蜓FM,始终位居行业第二。 随着“耳朵经济”市场愈发成熟,高质量、精品化的音频内容逐渐成为行业的一股潮流,更多的用户愿意为品质服务买单。 业内人士认为,PGC模式下的蜻蜓FM对大V的依赖与日俱增,没有大V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变现的能力;同时其缺乏自身造血的能力与机制,这种商业模式将成为平台发展的桎梏。 互联网巨头入局下行业竞争加剧,蜻蜓FM突围不易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音频用户群体,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同比增长55.1%;预计到2022年,国内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43.1亿。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玩家正在进军音频市场。 在长音频领域,日前腾讯音乐宣布将“长音频”作为未来的发力方向,并倾斜大量资源推动其发展。无独有偶,字节跳动也于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番茄畅听”的App,将旗下番茄小说中的内容以音频形式播放出来。 与此同时,阅文、B站等早在前几年就开始布局音频市场。阅文除战略投资喜马拉雅外,还成立自有听书品牌;B站则选择收购音频平台猫耳FM,划分音频分区加码在线音频。 互联网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表示,长音频变现目前太过局限,大多是有声书、知识付费以及广告,加上内容上缺少独家性,仅仅靠一些儿童教育、大咖授权来维持内容护城河,难以激发用户的付费热情。在线音乐和音频巨头们需要寻找版权之外的差异化求生路。 除此之外,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崛起,也为音频市场的竞争增加了变数。目前音乐以及音频行业最重要的音乐内容生产、消耗平台以及推广渠道,都变成了短视频平台抖音及快手。以快手为例,根据官方数据,目前平台上音乐主播数量超100万,每天音乐直播场次超20万场。 从行业竞争角度看,在音频行业中无明显竞争优势的蜻蜓FM想要突围实属不易。目前音频平台主要变现手段来自增值服务和广告,但其规模效应不甚明显,且音频内容的广告展示位、转化率弱于视频内容,尤其当前受疫情冲击,广告主普遍不愿将资源投入到产出较低的场景。 在内容付费层面,蜻蜓FM在2018年就曾官宣其内容付费收入占比已超50%。然而在高成本投入之下,付费收入难以支撑起平台盈利。蜻蜓FM员工曾透露,每年购买高晓松相关内容的投入达数千万元,推广费用也达数千万元,但销售收益不到成本的1/4。 此外,蜻蜓FM还不得不面临行业共性问题,即行业受众面较窄、民众付费意识较薄弱。蜻蜓FM副总裁郭嘉坦言,内容创业者变现最容易的平台是微博和微信,其次是视频。和这两个比,音频在变现能力上是有差距的,音频体量要小得多,节目和粉丝之间的紧密度也没有视频直播那么直接。 今年早些时候,蜻蜓FM获得小米的新一轮战略融资,双方将共同探索打造AIoT时代的智能音频生态。分析人士指出,蜻蜓FM实现突围的难度并未减少,当外部竞争愈加激烈时,蜻蜓FM还需在内容端快马加鞭,从精品化走向细分化,满足用户长尾需求;在战略层面探索新的变现方式,突破商业化天花板。
国家广电的全国整合于5月底迎来关键性突破,11家上市公司先后确认参与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业界期盼许久的“全国一张网”终于要来了。 与广电系统打了20多年交道,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级广电网络公司的北京市博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汇科技”),一直密切关注广电网络的整合方案,对于“全国一张网”带来的市场机遇志在必得。 博汇科技于6月12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恰逢广电网络整合的关键期,公司董事长孙传明在接受络同步技术以及分布式显控技术的深度应用,“博汇画面云”已经形成跨空间、跨终端协同的视听信息互联互动平台。 孙传明告诉记者,博汇科技未来将继续在视频处理与传输技术领域寻求突破,围绕着“高质、高分、低延、5G”,布局超高清视频业务。“在广电行业,我们除了继续保持在数据采集、分析与可视化环节的竞争优势外,也在积极拓展业务运维与内容监管相关技术在视频会议领域的深度应用,这将会助力广电用户的业务模式逐步走向互联网深水区。” 运维媒体内容安全监管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舆论的新阵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视频社交软件快速蹿红的同时,快速变化的互联网社交渠道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更多挑战。 博汇科技是资本市场上鲜有的从事媒体内容安全的公司。简而言之,媒体内容安全即帮助广电、网信、公安等监管部门管理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发现并处置不合规行为,保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净化网络空间。 “渠道越来越多,视听内容越来越丰富,参与主体越来越多,这都从技术上、机制上对内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监管重心也由原来的文本信息逐步向视音频信息过渡。”谈到如今以视频为主的传播方式时,孙传明表示。 根据博汇科技招股书披露,公司先后参与了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局、天津市局、河北省局、山西省局、山东省局、江苏省局、浙江省局、广东省局等大多数省级及以上广电局全省监测网的建设,以及湖南、浙江、云南、内蒙古等多省地市级监管平台的建设。 相应的监测监管核心技术也发展成围绕视听大数据的处理技术。例如:传统的内容监管产品大部分基于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海量的文字信息进行分析,而目前更强调用AI(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视听数据进行分析。围绕视听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类/聚类、呈现等,都应以视听为核心,以应对新形势下海量视听数据、复杂数据类型、更高算法、运算能力的挑战。 关于媒体内容安全监管业务的市场规划,孙传明介绍说,公司会继续深挖既有客户的需求、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同时也希望通过扩大产品竞争优势、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力争开拓新的客户群体,例如现有产品面向公安、网信办等单位的拓展,以及视频会议安全等新产品向新用户群体的拓展。
6月10日消息,日前,美柚高级副总裁兼母婴业务总经理赵洁在一场直播活动中谈到了渠道如何借力平台建立私域流量的问题,她认为品牌切勿盲目,在搭建私域时要着重考察两点:一平台是否沉淀了固定圈层;二是否拥有成熟的账号体系。在这基础之上,品牌自身通过“内容输出+精细化运营”塑造亲切、专业、人格化的形象,才能积累下用户资产,最终顺利构建私域流量。 在赵洁看来,同龄、同城、同好组成的共同圈层,更容易“摩擦起电”,对于品牌方积累用户资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某品牌在美柚平台圈定所有有备孕的用户,在社区中进行深度地交流和植入。长期有针对性的内容输出赢得了用户的信赖,相关产品的转化率也非常高。 对于如何权衡公共平台与垂直平台的私域流量,赵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私域流量不等于封闭流量,能够再次触达用户载体都是私域流量。想办法增加线上触点,所有能够沉淀用户的都能带来私域流量。垂直平台的优势在于精准的用户群,在精准流量池触达精准用户,提升获取私域流量的效率会更高。”赵洁如是说。 赵洁透露,美柚已经构建了社区+资讯的大内容生态。目前,美柚平台上已形成130+个她她圈,为用户提供经验分享、种草晒单、问题求助的情感树洞;资讯方面,美柚对接200+内容平台/合作方,全方位满足女性的阅读需求。 繁荣的内容生态标志之一就是完善的创作者体系,赵洁对此介绍道:“针对用户需求的变化,美柚构建了从达人(UGC创作者)-美柚号作者(PGC创作者)-专家的金字塔模型,活跃度与专业性保证了平台内容的丰富性。” 具体而言,第一层达人通常是从社区活跃用户中进行孵化和扶持,也有全网的知名达人加入,产出以亲身经历、经验型为主的内容;达人到达一定级别后可以入驻美柚号,创作更具普适价值的PGC内容,并获取流量分成收益;来自全国各地知名医院、以及有相应资质证明的行业专家在最顶层。他们为平台提供专业背书,生产更核心的专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