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间,信阳毛尖发布公告,建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XinyangMaojianGroupLimited”更改为“ChinaDragonMoutaiGroupLimited”,并采纳“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现有名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在公告中提到,更改公司名称将更能反映集团业务发展的现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化工业务的公司,信阳毛尖此次更名引发热议,尤其是名称中的“茅台集团”与贵州茅台母公司茅台集团相同。 搜狐财经盘点发现,信阳毛尖已连续三年亏损,2020年下半年亏损7842万港元。 受更名影响,截止2月17日午间收盘,信阳毛尖暴涨17.24%,不过股价仅为0.510港元/股,市值仅为7.6亿港元。 搜狐财经就此询问贵州茅台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酒类业务去年下半年收益400万港币 信阳毛尖曾于2月2日发布公告披露,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牡丹江龙晋酒业向独立第三方收购内地酒类业务——北京耀莱龙微酒业(简称“北京耀莱”)100%股权,代价8000万港元,包括现金500万港元,及7500万港元一年期零息承兑票据。 北京耀莱拥有成龙、橡金成龙等多个酒类商标,同时与上海高诚创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高诚”)分别持有上海曜石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曜石”)35%和65%的股份。 上海曜石主要从事国台成龙酒的市场推广及销售,需每年向北京耀莱提供价值人民币4000万元的国台成龙酒。 而国台成龙酒由贵州国台文化创意酒有限公司供应,该公司由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股53%。 根据收购协议披露,截至2020年年底,北京耀莱资产净值约为1.3亿元,税后亏损6.9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信阳毛尖已连续三年亏损。收购这样一家亏损的酒业公司,信阳毛尖能否扭亏为盈? 其2月5日最新披露的的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6个月,公司营业额2.23亿港元,同比增长49%;期间亏损7842万港元,亏损同比扩大52%。 其中,热能供应业务营收为1.33亿元,占比六成左右;酒类销售6897万港元,已经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占比30%。 信阳毛尖在财报中提到,集团于2020年末投过销售酒类开展饮料部,收益为400万港币,由于该业务经营期短,但市场需求充足。管理层认为,这项新业务将为公司股东创造价值,收购北京耀莱正是为了加速酒业业务的发展。 搜狐财经搜索发现,京东、天猫并无国台成龙酒相关产品在销售,搜索关键词出现的多为国台龙酒、国台龙耀年份酒等产品,同时贵州茅台曾和成龙打造过一款产品为“茅台成龙酒”。 曾跨界茶叶市场并多次更名 这不是信阳毛尖第一次更名并跨界谋求自救。 资料显示,信阳毛尖原名中国天化工,2001年5月2日登陆港交所,主要从事石油和煤化工业务,2018年其收购信阳毛尖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信阳国际,即负责信阳毛尖电商和海外业务板块,并更名为“信阳毛尖”,跨界转型进军茶市场。 彼时更名就曾引起过争议,不仅是因为化工企业跨界茶叶比较罕见,更因为涉及了“信阳毛尖”这一区域公用品牌。 中国天化工负责人曾表示,董事会认为中国茶业务将成为集团未来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之一,因此建议将该公司现有名称更改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以匹配集团未来发展。 不过,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信阳国际亏损416.4万元,未能达到补充协议的业绩保证,即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实现盈利850万港元。 随之,中国天化工终止收购协议,出售了收购的信阳毛尖国际,不再持有其任何股份。 已经更名为“信阳毛尖”的中国天化工也未逃出亏损的命运,2017年至2019年分别亏损1.99亿港元、6.67亿港元、3.73亿港元。 2020年3月,信阳毛尖曾计划将公司第二名称更改为“新中国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称新名称将为公司提供更佳识别度及认知度,数月之后更名计划流产。 根据披露,最新更名仍需提供股东特别大会通过,并由百慕达公司注册处处长批准。
春节前后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总会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前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比较有特点。具体来看,今年春节前央行总共投放了4300亿元跨节资金,比去年春节前少投放7500亿元,投放量在历年春节前处于低位。而且,往年春节前央行往往会启动1个月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提前投放资金,有时还会动用降准等比较“大”的工具。而今年临近春节,所有央行跨节资金都是通过7天期和14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提供,这在多年来比较少见,也使得部分市场主体对节前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落空”。 但从央行操作的实际效果看,今年春节前后货币市场利率运行平稳,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货币市场短期基准利率DR007始终运行在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2.20%附近。2月2日至春节前的8个交易日,DR007平均利率为2.29%。其中,从春节前第5个交易日开始,由于假期因素导致7天期回购的实际占款天数超过7天,DR007略有上移,但节前最后1个交易日(2月10日)DR007利率回落至2.21%。春节后首日,央行对当日2000亿元MLF到期等额续做,2800亿元逆回购到期续做了200亿元,回收了2600亿元节前投放的流动性,而当日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2.23%,继续保持平稳。 那么,为什么今年春节前的央行操作与往年差异这么大呢?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前原地过年的人比较多,居民提现需求较往年明显减少。此外,今年春节时间比较晚,提现高峰与1月财政缴税高峰错开,而春节前财政支出又比较多,所以流动性缺口小于往年,因此央行确实没有必要投放太多资金。对于上述情况,央行在2月8日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也进行了说明。二是央行通过加强市场沟通稳定预期,引导市场关注利率而不是央行操作数量,减少了预防性资金需求。三是央行操作更加精准,按需提供流动性,同时缩短操作期限,有利于节后及时收回资金。从市场运行情况看,今年央行通过精准操作,以比较小的操作量实现了维护春节前后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的操作目标,避免了春节前后资金大收大支和货币市场利率大起大落。 同时,这也体现了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更加注重利率目标,主要盯住DR007等货币市场短期基准利率开展操作,而具体的操作数量和期限品种则会根据现金、财政收支、市场需求等情况灵活调整。由此可见,当前已不应过度关注央行操作数量,否则可能对货币政策取向产生误解,重点关注的应当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等政策利率指标,以及市场基准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这也是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着重强调的。
2月18日,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向瑞幸员工发送内部信。信中显示,2021年1月,瑞幸咖啡新开门店数超过120家。 昨日晚间,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其董事会特别小组结束了对郭谨一的内部调查,未发现任何证据证明其不当行为。瑞幸咖啡董事会将继续全力支持郭谨一和管理团队。 对此,郭谨一对搜狐财经表示:“将努力做好业务,把瑞幸救活,不负信任。” 瑞幸咖啡的内部信中,郭谨一表示,2020年是瑞幸咖啡创建以来最艰难的一年,也是瑞幸实现触底反弹和逆势增长的一年。2020年,瑞幸门店总数近4800家,现制饮品销量超过3亿杯。 此外,内部信还披露了瑞幸咖啡最新的运营数据。2021年1月,瑞幸新开门店数超过120家;春节黄金周全国1900多家门店现制饮品杯量为去年同期的近5倍,收入为去年同期的近7倍。 也就是说,截至当前,瑞幸咖啡门店数量已在5000家左右。 谈及瑞幸咖啡2021的规划,郭谨一称,将进一步围绕产品、门店、用户构建成的“铁三角”运作模式。 去年12月,瑞幸咖啡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及,希望到2023年,直营门店数能够扩张至4800到6900家。 值得注意的是,内部信中,郭谨一对各个部门分别表示感谢的同时,还称将加快优化整体组织架构。 发布内部信的前一天,2月17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其董事会特别小组结束了对董事长兼CEO郭谨一的内部调查,未发现任何证据证明其不当行为。 今日早间,和内部信几乎同时发布的,还有一份来自人力资源部的瑞幸咖啡组织架构调整及任命通知的文件。 文件显示,高级副总裁曹文宝将负责运营线,首席增长官杨飞将负责增长线,高级副总裁周伟明负责产品线,均向郭谨一汇报。 此外,吴涛、周斌、李军不再担任大区总经理,另行安排;郭弋炜不再担任媒体公关部高级总监,另行安排。 据了解,上述四人带头签署联名信并参与了今年1月瑞幸咖啡高层集体“弹劾”郭谨一事件。其中,瑞幸副总裁李军和周斌最先署名,并通过朋友圈等渠道隔空喊话郭谨一。 1月6日晚,一封“关于罢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会主席和CEO的请求信”在社交平台流传,信中直指现任董事长和CEO郭谨一无德无能,请求董事会和大股东立即罢免其董事长和CEO职务。 据了解,该举报信于1月3日起草,1月4日发出,收件方为瑞幸董事会和瑞幸最大股东大钲资本。而这封信的署名包括7名副总裁在内的46名瑞幸咖啡中高层管理人员。 晚些时候,郭谨一发布瑞幸咖啡全员信指出,举报信是由陆正耀、钱治亚等组织并主持起草,部分当事员工不明真相,被裹挟签字。 2月5日,瑞幸咖啡证实其已在美申请破产保护。瑞幸称,这是公司重组的重要步骤,该程序将会暂停美国境内针对公司的诉讼程序,为完成开曼重组创造条件并有序完成重组。 此外,瑞幸咖啡表示其公司和门店运营稳定、经营一切正常,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信用乃经营基石,声誉是立身之本。在新形势、新变化之下,银行保险机构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声誉管理形势。为提高行业声誉风险管理水平,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有效防范化解声誉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银保监会近日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声誉风险管理逐渐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12月发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声誉风险是指利益相关方,包括顾客、债权人和交易对手等提出负面评价而对银行的经营能力、发展客户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原银监会、原保监会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出台了专项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并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经验,行业机构也在贯彻执行过程中探索总结出许多有益做法。此次银保监会着眼于完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吸收固化声誉风险管理良好做法,对原先两部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进行修订,制订了《办法》,形成融合统一的声誉风险监管制度,指导行业机构加强声誉风险管理、优化完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应对声誉风险。据了解,《办法》保留了原两部指引的适用对象,即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同时,考虑到声誉风险态势和行业重要性,还增加了信托公司、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作为直接适用对象。此外,还明确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办法》执行,引导各种类型的金融行业机构共同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近几年声誉风险的问题愈发突出。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随着风险防范的加强,银行业存量风险逐渐暴露;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在业务尤其是零售业务拓展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消费者保护,导致舆论对其有所诟病。“在这种环境下,声誉风险问题就愈发突出了,这对银行稳健经营甚至社会稳定都有影响,所以监管部门从规则制度层面对机构提出更高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办法》体现出的特点,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办法》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项重要原则。“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树立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源头防控、关口前移,定期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的预见性。“匹配性原则”要求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不仅要与机构自身经营状况、治理结构、业务特点等相适应,同时也要符合外部环境动态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全覆盖原则”明确机构各层级、各条线都应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架构体系。“有效性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修复形象为最终标准,制度设计、机制构建和组织落实都应围绕这一标准来展开。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既通用于不同类型机构,同时也为各家机构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效声誉风险管理留出空间,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 值得关注的是,《办法》明确规定,“银行保险机构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并对机构各层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也进行了明确,力图解决声誉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此外,《办法》还将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落细,从全流程管理和常态化建设两个维度提出监管要求,强调各机构要认真做好事前评估、事中应对、事后总结的七环节闭环管理工作,同时应开展着眼长远的七方面日常基础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去年,厦门国际银行发生新入职员工“敬酒事件”后,中国银行业协会在第一时间表示,涉事银行要作为声誉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刀刃向内,严字当头,对于此类有损行业形象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要“出重拳”“下狠手”“零容忍”,按照党纪国法和银行内部有关管理规定对相应当事人从严从重处理。 在采访中,中小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也被反复提及。去年,发生了个别农商行和城商行因为谣言引发集中取款事件,其背后的声誉风险管理不够完善的问题引发市场关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对中小银行而言,信息披露和舆论引导都很重要,同时也要加强防范,主动澄清和抵制各类谣言。 对此,曾刚也认为,不少中小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不够规范,通过监管把声誉管理流程标准化,把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对银行业应对突发声誉风险有重要意义。“过去,一些银行在这方面的流程不清晰,每个环节没有相应负责人,在突发事件面前经常错失声誉风险管理的最好时机。《办法》给予金融机构声誉风险全流程管理指引,能够更好帮助没有经验的金融机构完善相关机制。此外,《办法》提出了常态化建设要求,并从监管处罚的角度提高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意识,可谓多管齐下。”
2月18日,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在国美控股集团高管会上作了题为“拼搏奋进,再攀高峰”的发言。 黄光裕表示,国美自创立以来,经历过不少挑战,目前完成了战略的第一个阶段,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今年,国美将以责任、价值、创新、拼搏开启新的一年。 黄光裕还透漏,新的一年,国美将深入推动“家·生活”战略第二阶段延展和升级,以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科技思维为引领,以“真”“快”“乐”为经营要素,推动线上“真快乐”、线下“国美家”、国美电器、真选开放供应链等共享平台全方位升级。 谈及对未来的展望,黄光裕表示,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 这是黄光裕出狱后的首次公开发言。2月17日早间,国美零售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获悉,黄光裕的假释考验期已于2021年2月16日届满,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以及黄先生已正式获释。
2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数据,2021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回溯历史数据可知,本次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与上期持平,已连续10个月保持不变。 “LPR‘十连平’符合市场预期。”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当前利率水平与宏观经济恢复水平相匹配。我国经济在疫情冲击后稳步恢复,LPR水平保持稳定,与经济平稳运行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另一方面,体现了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对实体经济复苏提供必要的支持。温彬指出,近期,央行通过更加精准的操作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加强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引导。此前OMO、MLF利率未变预示着本月LPR大概率保持不变。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 关注政策利率信号 春节前后,央行的一系列公开市场操作引发市场关注。例如,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央行等量续做当日到期的2000亿元MLF,缩量续做200亿元逆回购对冲当日到期的2800亿元逆回购,回收流动性2600亿元。而此前公开市场操作中,也出现了50亿元、20亿元的小量操作。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这些操作并非意味货币政策收紧。温彬提示,尽管出现了“小量”操作,但中标利率均保持稳定,体现了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更加注重对利率的引导,政策信号意义明显。他表示,近期央行引导市场关注政策利率而不是公开市场操作数量,起到了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判断短期利率走势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主要是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否变化,而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也在其报告中表示,“当前,央行的操作价重于量。尽管年初以来公开市场操作量有所调整,相继出现50亿元、20亿元的投放,但是政策利率水平均维持不变。” 交通银行总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政策不急转弯,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基调。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也显示,前期政策实施效果良好。” 下一阶段:LPR将与经济平稳发展所需保持一致 “十连平”之后,市场同样关注的是下一阶段利率水平等货币政策会如何变化。温彬表示,短期内,政策利率调整的概率不大,LPR将大概率维持稳定,与经济平稳发展所需保持一致。他分析,由于基数效应,我国2021年全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呈现一个前高后低的走势,整体上看会达到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水平;从通货膨胀因素来看,随着猪肉价格扰动因素的消除,今年CPI会保持在温和可控水平,同时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PPI年内可能会较去年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但2021年通胀大幅走高的风险不大;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由于企业经营仍处在疫情冲击后的修复阶段,企业贷款利率转而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也很小。 他认为,当前应继续坚持政策灵活精准特点,确保资金流向到实体经济,更好支持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要防止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市场,加强后续资金流向的监督管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继京东(JD.com)、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之后,京东系有望迎来第四家上市公司。 2月16日晚间,港交所官网披露了京东物流的招股书。近年来,京东物流对京东集团的依赖有所降低,但在2020年前三季来自京东集团的收入占比仍高达56.6%。目前,京东对其持股79.12%。 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京东物流的收入由378.73亿元增长至495.07亿元,毛利率由2.9%增长至10.9%,规模及盈利能力均有提升。将股份支付、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造成的非经营亏损剔除后,其经调整业绩亦由净亏损16.02亿元转变为净盈利22.8亿元。 作为国内少数主要采用直营模式的快递物流公司,京东物流的用工成本也得以披露。2020年末,其包括配送、仓库运营在内的运营员工数量为24.68万人。2020年前三季,其营业成本中的运营员工福利开支为178.89亿元。以此估算,其2020年运营员工平均福利开支约为9.7万元。 去年前三季经调整净利率4.6%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最初为京东集团的内部物流部门。2017年4月,其开始作为独立的业务分部运营,并开始为外部客户提供服务。 京东物流称,其主要服务于包括京东集团在内的企业客户,向快消品、服饰、家电、家具、3C、汽车及生鲜食品的等行业的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 由于认为存货管理在业务中起到核心作用,京东物流将客户分为两类。近期使用过其仓储或存货管理相关服务的客户被称为一体化供应链客户,其余仅使用快递快运服务的客户被称为其他客户。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京东物流的收入分别为378.73亿元、498.48亿元及495.07亿元,最近一年一期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1.6%及43.2%。 京东物流称,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增加以及该类存量客户贡献的平均收入增加。此外,其他客户数量增加,也导致其快递快运服务的业务量增加。 最近两年一期,其毛利率分别为2.9%、6.9%及10.9%。京东物流表示,毛利率增加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带来规模效应,并推动运营效率提升。 最近两年一期,京东物流录得净亏损分别为27.65亿元、22.37亿元及1171.4万元。不过,这主要是由于股份支付、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造成的非经营亏损。 京东物流称,因为这些项目不涉及任何现金流出,且并非经营性质,亦无法反映核心经营业绩及业务前景,故予以剔除。因此,其最近两年的经调整净亏损为16.02亿元及2.75亿元,净亏损率分别为4.2%、0.6%;最近一期的经调整净利润为22.8亿元,净利率为4.6%。 京东持股79%,贡献约六成营收 虽然独立运营已超过3年,但京东物流与控股股东的关系仍十分紧密。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京东集团贡献的收入占京东物流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1%、61.6%及56.6%。招股书提示了其依赖京东集团的相关风险,并预计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在未来将继续与京东集团有关。 招股书显示,最近两年一期,其向京东集团及联系人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的金额分别为265亿元、307亿元及281亿元,提供广告及推广服务的金额分别为4110万元、1.22亿元及1.04亿元。 不过,京东物流也在拓展外部客户。最近两年一期,外部客户贡献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9%、38.4%及43.4%。 除了为京东集团及联系人提供服务外,京东物流亦与对方发生了多项关联交易。 最近两年一期,京东集团向其提供物产租赁服务的金额分别为35亿元、19亿元及4.34亿元;达达集团向其提供配送服务的金额分别为9.39亿元、16亿元及15亿元;京东数科向其提供支付负服务的金额分别为1.1亿元、9640万元及7100万元。 此外,京东集团还向京东物流提供云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办公场所共享服务等管理支持服务,最近三年一期的金额分别为82亿元、19亿元及16亿元。 截至今年2月8日,京东共持有京东物流79.12%的股份,为其控股股东。刘强东持有京东13.9%的股份,以及76.9%的投票权,亦为其控股股东。 自独立运营后,京东物流在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完成了A轮优先股融资,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中国人寿、腾讯在内的16家机构共计出资25.74亿美元参与认购。 在刘强东夫妇私人投资机构——东辰投资担任股东的神秘投资人施世林,亦斥资3.6亿美元入股京东物流,并持股2.9%。 以2020年8月交割的2.8美元/每A轮优先股计算,京东物流的投后估值为138.86亿美元(约合900亿元人民币)。而据外媒2020年11月报道,其IPO估值约为400亿美元(约合2600亿元人民币)。 去年末的一线物流员工约25万人 由于所处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京东物流还强调了其在人力成本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最近两年一期,人力成本分别占其经营费用及营业成本总额的48.4%、44.8%及43.1%。京东物流称,其已经历且预计会继续经历因薪金、社会福利及员工人数增加而导致的人力成本增加,亦可能面临季节性劳动力短缺。 截至2020年末,京东物流的员工总数为25.87万人。其中,包括配送、仓库运营等员工的运营团队拥有24.68万人,占比高达95.4%。销售及市场推广人员、研发人员、一般行政人员分别仅占比1.8%、1.4%及1.4%。 与员工的职能划分类似,京东物流的人力成本也被拆分到了不同的费用及成本科目中。 招股书将仓库管理、分拣、拣配、包装、运输及配送人员的员工福利开支(下称运营员工福利开支),计入营业成本。其他三类人员的员工福利开支,则被分别计入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研发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 最近两年一期,京东物流的运营员工福利开支分别为170.71亿元、196.92亿元及178.89亿元,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45.1%、39.5%及36.1%。 此外,因运输公司、快递公司及其他服务供应商向其提供分拣、运输、派送及交付服务,京东物流还需要支付相关的外包成本。最近两年一期,其运营外包成本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27.7%、32.7%及32.8%。 以2020年末24.68万人的运营员工数量估算,京东物流2020年前三季运营员工的平均福利开支约为7.25万元,2020年全年运营员工的平均福利开支约为9.66万元。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社会保障计划,其中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计划。这意味着,其员工福利开支中包含“五险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