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要是破产,我的钱就彻底没戏了” 贾跃亭又回到了大众视线之中。10月13日,他在美国主动申请个人破产重组。按照贾跃亭债务处理小组的说法,如果顺利的话,“下周回国贾跃亭”就要从调侃变成现实。然而,这也意味着,债主们拿回欠款的盼头行将破灭。 贾跃亭一手搭建的乐视帝国早已分崩离析。乐视网鼎盛时期市值曾高达1700亿,现在跌得仅剩67亿,从今年4月26日停牌至今。根据10月14日发布的公告,2019年1-9月,乐视网预计亏损101.97亿元-102.02亿元。 贾跃亭在美滞留了830多天,消息一直不断,大多与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FF)有关,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贾跃亭已经为FF累计融资37.25亿美元。 虽然负债累累,但在10月10日发布的2019年《胡润百富榜》上,贾跃亭仍以45亿身家,排在总榜第912名。 贾跃亭主动申请个人破产重组的消息传出后,字母榜找到了一些和贾跃亭相关的人士,他们有的是贾跃亭在乐视期间的下属,有的是被乐视拖欠款项的供应商,还有的是在贾跃亭打造的商业体系里赚到钱的人。 不管对其恨还是爱,贾跃亭仍在影响他们的生活。 一 乐视体育主播北环小黑 在微博上看到贾跃亭破产的消息之后,我就知道,我的钱彻底没戏了。 当初和我对接的乐视体育员工都离职了,我再去要,人家回我,“哥们,我都离职了,你就别再缠着我了。” 我从2013年开始兼职做体育解说主播,2016年初乐视体育拿到中超独家版权之后,就去了乐视体育。贾跃亭的微博还转发过我的解说,挺骄傲的。 最开始乐视工资发得挺准时,每两个月会把钱打到银行卡上。2017年7月开始出现欠薪的情况,8月份,乐视结清了之前的工资,但刚好那之后还有世界杯预算赛,算下来,乐视总共欠了我3万5,欠了我搭档1万5,当初,还是我把搭档介绍到乐视的,人情就算欠下了。 我们去催对接的导演,导演一直说在帮我们要,但就是要不回。后来看到“下周回国贾跃亭”,我就知道,钱,是拿不回来了。 2018年年初,一直跟我对接的导演也离职了,没人再跟我们联系。我们几十个主播自己有联系过律师、联系过媒体,但好像都没什么用。 后来不知道哪个主播找到乐视设备科的人,设备科的人说,想要钱可以,但是得把当初乐视配给他们的戴尔工作站寄回去。工作站的市场价是一万多,我们怎么会傻到先把工作站寄回去? 我们有个主播群,有三四十人,这个群已经很久没有人说话了。乐视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了。 乐视的新闻我还会看,但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把钱要回来。你知道怎么把钱要回来吗? 二 乐视体育前员工傅科 乐视体育是我2015年底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明显感觉公司不太好是2016年底,出差特别难批,之前我们部门出差很容易,有个项目,按照往常标准报了7个人出差,只批了2个。 2017年初,我离职了,当初从乐视跳槽很好找工作,我也就没着急,到处玩了1个月。 等我开始正式找工作,“半个猎头圈把乐视员工简历屏蔽”那篇文章出来了,一些本来有意愿接收简历的地方都没了下文。 离职群里有很多难兄难弟,大家也会接到一些互联网大企业的面试邀请,结果对方一直在问乐视的内部架构、工作形式、子生态怎么运作,特认真,一直跟你聊,但关注的都是乐视的业务。 乐视经历最大的损失是职业生涯规划被打乱了,当初我的计划是,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在这家公司至少呆5年。 那时觉得自己在一家头部公司,做一个特别阳光、国家也支持的产业,能为体育产业做贡献。出事之后,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单纯了。 离职后,我找工作看了很多国企、央企,本来我特别不喜欢体制内的公司,但经历了乐视就觉得稳定还是挺重要的。 入职前,觉得贾跃亭是一个有情怀、有能力、敢赌的人,2016年年会,贾跃亭唱了一首《野子》,虽然是假唱(录音棚录制现场假唱),但还是有一点“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感觉。对他的感情很复杂,会有点唏嘘难过。希望他还能东山再起吧。 三 华南供应商杨勇 我们是2014年左右开始跟乐视合作,给他们做一些广告物料。 我对贾跃亭本人不是很了解,就觉得乐视是一家影响力很大的上市公司,能跟他们合作很不错,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后来倒的那么快。 2015年回款开始出现问题,正常情况回款账期是1个季度,但2015年初的款项,到9月份都还没收到。等到年底,觉得不对劲,就去了北京。 乐视欠我们190多万,对公司运营影响很大。因为资金问题,2016年公司裁掉了10%以上的员工。我们还到处找人入股,最后让出30%的股份引入新股东才度过这个难关,股份是低价出让的。看到自己一手建立的公司,不得不低价转让股份,特别难受。肯定会恨贾跃亭,觉得他是个骗子,但恨也没有用,我们也没什么发泄愤怒的办法。 2015年底和2016年底,我去过两次北京的乐视总部要钱。一开始还签过还款计划书,但都无法落实。之前对接过的员工都离职了,等到2018年再关注,公司连名字都改了,更别提找人了,欠款肯定是要不回来了。 我也尝试过法律途径,但我们上网一查,北京的法院已经受理了很多乐视欠款的案子,都没有结果,不仅拿不回钱,诉讼费也要打水漂。在乐视总部财务的办公室里,法院传票和各种欠款材料都堆成山了。 四 西南供应商邱杰 我大概是2013、2014年开始跟乐视合作,给乐视手机做各种活动。 最初合作很正常,2015年下旬回款开始出现问题,一开始说延期两个月,两个月后也没给。等到2016年过年,给了3万的过年费,再就没有了,总共欠了将近70万。 我们也需要给下面的供应商回款,那段时间经常有人来办公室堵门要钱。后来实在没办法,我把自己住的房子卖了,房子是我父母名下的。卖了房子,我就搬回家跟他们一块住。我现在还没结婚,没有房子,也是个硬伤。 卖完房子那天,在公交站,要分别的时候,我爸问我“钱够吗”,我说“够了”,他叮嘱完我好好工作,就走了,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五味杂陈。 我还是相信贾跃亭有一天会还钱,哪怕是看到了他个人破产的新闻。他到底是不是骗子,只能走到最后一步才知道,可能我今天说他是骗子,明天他就还钱了,除非是他正式发个声明,说这钱不还了。 周围同事朋友都说“别傻了”、“贾跃亭不会还钱”。 人总要有个希望。比如一个人得了癌症,医生告诉他,他可能很快就吓死了。医生不告诉他,这人或许还能开开心心活很多年。人如果有希望,能活的很开心。 我如果欠别人钱,怎么样都会还,那么我就用这种视角看待其他人。 五 华北供应商张林 真的没想到啊,现在还有人在关心这事儿,我都以为石沉大海了。 乐视欠我们钱没啥不敢说的,这是事实。到现在还欠我们200多万,贾跃亭没出国之前,欠了我们300多万,当时还了100多万吧。贾走了之后,到现在剩下的钱也没有音讯。 我们也去北京讨过薪,60多家供应商天南海北地聚到北京,有云南的、内蒙的,还有沿海那边的,我们是欠的比较多的。当时乐视在河南做的很大,乐视电视、手机都很厉害。我们不直接跟乐视联系,最一开始跟着三星的供应商,后来乐视很红火啊,大家都往钱堆里扎啊,三星的供应商都去乐视了,我们当然也就跟着一起去了。没想到会突然有这种状况。 这几天说贾跃亭要破产重组,我们讨薪群里也在聊这个事儿,不知道他个人破产跟公司(指乐视)破产的概念是怎么划分的,对我们这些供应商的具体影响是怎样的。但这个钱我们当然是希望要回来了,话说回来,按照乐视跟我们签的合同,违约金都摞一厚沓了。现在我们也不追究违不违约的,能把欠的那些钱还了都成问题。 当然乐视我们还是认可的,就是现在没钱说啥也白费。贾跃亭这个人也还行,没什么可说的,不然那100万也没了。 六 乐视前高管杨向家 这几天贾总在美破产重组的事儿我一直很关注。尽管媒体对他褒贬不一,但我个人觉得他是这个时代的商业奇才。 他在很多方面的能力是超群的,这你没办法否认。大家最近总说华为,其实就是贾总之前在做的事情,打通各个硬件,做一个统一的系统,一个良性的生态。就是“生态化反,打破边界”,不过最后总被外界戏虐。遗憾的是,这种战略前瞻最后没有成功,就会被人说成骗子。这也是中国商业版图的氛围,成王败寇。 可你仔细想想,如果纯为了骗钱,他当时就可以套现100多亿,公司宣布破产,何必背着这种骂名,还将乐视的债务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还为了造车梦吭哧吭哧继续干呢?他投进去的那些钱,可都是真金白银。现在舆论环境有时候都在瞎起哄,不值一驳。 贾总的营销能力在中国企业家里面都是超一流的,所以后来很多讲生态模式的,都绕不开贾总的那一套思维模式,我们看乐视的生态图你会发现,后面很多做生态的,都跟那个图很相近,尤其是做硬件生态的,像小米、华为。 但现在大家只拿来他营销的这一点说,说他是个PPT骗子。接近他的人知道,贾总对产品极度痴迷,不然怎么会有乐视的电视、手机? 我在乐视移动的时候,安徽有个手机渠道商跟我讲,当年的日子是多么辉煌,这手机太好卖了,一个月就能挣400多万,他以前做小品牌,一年撑死了也就400万。后来我们也想,当时这种激进的打法,这种负盈利的定价模式,造成财务上出现了比较大的漏洞。 还有就是供应链当时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供应链说卖到500万台,就可以持平了,但实际上,卖到500万台的时候,还是每台亏200块,太便宜了,雷军都不这么干。 做汽车也是这样的,很多产品经理没有像他那样,具有坚定的前瞻性。FF很多都是他定义的,包括内饰非常炫酷的大屏设计,底盘电池的设计,在行业内都是领先的。 很多人抬扛说贾总造车也是骗人的,可许家印又不傻。去年许老板投FF前,先做了很多密集的调研,甚至把样车单独拉到德国,不让FF的人陪同,单独找了一批专家做测试,足足开了600多公里,中间没断电,他是了解了FF这个车有多硬核之后,才拍板投的。 去年有段时间我是呆在FF的。资金出现了很大的困难,那会儿他经常出海钓鱼,大家都很担心他想不开。但实际上他是那种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人,很固执,对很多资产都太坚守了。乐视的资产,当时孙宏斌还说,“贾跃亭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一片都不愿意失去。”2016年财务危机的时候,他是有机会的,移动业务有一个地产公司愿意出200亿买,他没动;易到也有人出100亿,他也没卖。他当时舍不得砍掉这些曾经构建的乐视生态体系。 FF也是,不惜跟当时唯一的投资人许家印弄翻,也要掌握FF的实际控制权。现在又抵押掉FF所有的股权,用一种可能是最为可行,也最为妥帖的一个方式,为FF打工。 所以我觉得贾总一直是一个特别出色的企业家,只可惜自我管理,团队管理,财务管理,公司管理确实是他的一些短板,也有一点过于自负。 离开乐视的时候,我非常遗憾。当年我们是怎么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手机一个月出货200万台,当时没有一个手机巨头不恐惧这个速度。但这个时代说过去了,可能也就是个印记,我只能庆幸自己曾经参与过。从2014年,那时候市值才200多亿,贾总在酒仙桥医院打着点滴跟我们讲未来的规划,那时候七大子生态就已经跃然纸上了,手机都还没落地,汽车就已经规划上了,又过了两个月,汽车海外的创始人们就来北京开会了,一切都太快了。 如果贾总现在成功了,可能也会有很多金句被大家大书特书,他说:“你不要在巨头的延长线上做创新,这是没有价值的。”很多时候他也讲战略:“站在未来看未来,站在未来看现在。”这些在我人生里面是非常值得怀念,它可能无可替代。 我周围很多人都把贾总的《野子》设为手机铃声,他唱的自己直掉眼泪,其实就是在唱自己。你朋友圈过一阵子就有人会分享一下贾跃亭版的《野子》,他影响到了那些人,但这是有些悲凉色彩的。那是一个激进澎湃野心十足的一个时代,所以大家都很怀念那个时代。 ((应采访对象要求,傅科、杨勇、邱杰、张林、杨向家为化名))
央行连续10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本周会有“动作”吗?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16日电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依然暂停,据央行公告,10月16日开展2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3.30%,与前次相同。因今日无逆回购和MLF到期,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央行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十一假期后,央行连续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而且连续十个交易日“按兵不动”。10月15日,央行组合降准中定向降准第一次实施落地,央行在公告中称,“今日是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第一次调整,释放长期资金约400亿元。”根据央行此前的公告,11月15日的定向降准第二次实施还将释放资金约600亿元。 10月15日,资金面进一步收敛,主要回购利率继续走高,尤以隔夜加权利率升幅较为明显。Shibor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14.8bp报2.7030%,7天期上行3.3bp报2.6840%,14天期上行24bp报2.7350%,1月期上行0.4bp报2.7030%。 据证券日报报道,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袁雅珵表示,鉴于前期央行持续停摆公开市场操作导致资金连续回笼,近两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有所上行,资金面边际收敛,逐步从上旬的边际宽松向合理充裕回归。 交易员表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依然暂停,而例行缴准日导致银行类机构资金供给减少;虽然定向降准生效,不过释放资金规模有限,对流动性的缓解作用不大。 分析人士指出,周内国债发行预计会对流动性造成扰动,加上资金面收紧,央行或于周内将恢复公开市场操作。Wind数据显示,16日有两期国债发行,规模共计790亿元,将于17日缴款。此外,18日将有一期340亿元的国债发行,但缴款日为21日。 中泰证券齐晟团队指出,按照历史季节性因素,影响10月基础货币缺口的重要因素包括:缴税因素带来的7000亿元左右资金缺口、公开市场操作到期的资金缺口(截至10月8日)。考虑节后现金回流、定向降准释放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季节性变化释放资金等因素后,合计资金缺口在6500亿元左右。 袁雅珵认为,随着10月24日纳税申报截止日临近,央行或将重启逆回购操作对冲缴税效应,平抑流动性波动。此外,下周还将迎来四季度TMLF操作窗口,届时央行可望通过TMLF与逆回购等组合操作对税期等扰动予以对冲。
信达系撤离紧锣密鼓 国任保险持续亏损拟增资20亿引入新战投 | 保险 增资完成后,去年上位的深投控仍为第一大股东,中国信达降为第四大股东。自2009年成立至2018年,国任财险累计亏损已逾14亿元 中国四大AMC中率先完成股改—引战—上市的中国信达(1359.HK),在成立20年之际,正进一步推进撤离保险业聚集主业的战略。 事实上,除了市场广为关注的57亿底价一次性沽清幸福人寿50.995%股权外,针对去年已交出控制权的原信达财险、现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任保险),其也有意再度削弱存在感。 近日,国任财产官网发布了增资扩股项目公告。公告内容显示,该公司拟以人民币1.832元/股价格新增约10.8亿股,合计增资金额约20亿元人民币。同时,除新晋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深投控)同股同价同比例增资外,国任保险还将拟引进5名外部战略投资者。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此次增资方案落地,国任保险前五大股东的地位也再一次发生变化,其中,两家信达系公司都降低了股权占比。该公司对外表示,此番增资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公司自身能力建设、服务新增业务和传统业务转型等方面。 有市场权威人士表示,随着“国家队”相继撤离,包括深圳、浙江等地方财政较为充沛、地方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相对活跃的“新势力”,将陆续接盘登场。 不过,仅从国任保险历年年报信息可以看到,这家财险公司目前正面临扭亏艰难的窘境。成立以来,除了2013年至2015年曾实现小幅盈利,该公司其余年份皆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金额已至14亿元。数据显示,目前处于“换主”阶段的幸福人寿,仅去年净亏损已高达68亿元。 拟增资约20亿 据悉,国任保险本次增资拟引进5名战略投资者,其中4名为通过公开挂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1名为经国资委批复同意后协议增资的战略投资者。 具体来看,4名公开挂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包括技术类支持战略投资者(A类)1名,出资金额不超过1亿元,拟认购比例不超过1.337%;市场类支持战略投资者(B类)1名,出资金额不超过3000万元,拟认购比例不超过0.401%;资源类支持战略投资者(C类)1名,出资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拟认购比例不超过0.267%;产业类支持战略投资者(D类)1名,出资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拟认购比例不超过0.267%。4名通过公开挂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持有的国任保险股权比例合计约为2.273% 与此同时,国任保险还将通过非公开协议增资方式引进1名战略投资者,取得市国资委批复后同股同价入股国任保险,增资金额为10亿元,拟认购比例为13.371%。 据悉,为确保增资后仍然持有41%股权,深投控将同股同价同步增持国任保险股份,增持部分为约4.4亿股,拟定增资金额为人民币约8.1亿元,其最终增资金额以持有41%股权为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应调整。 结合国任保险目前的股东持股情况来看,此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国任保险前五大股东的地位将再次发生变化。 据《投资时报》研究员了解,在此次增资前,国任保险共有16家股东。其中,前五大股东依次为深投控、联美量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美量子),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北京东方信达资产经营总公司(下称北京东方信达资产经营)、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投),持股比例分别为41%、19.333%、10%、6.667%、6.667%。 若此次增资完成,深投控依然为其第一大股东;联美量子其所持股份将由原来的19.333%降为14.436%,但仍为第二大股东;中国信达的第三大股东身份则将由新增的非公开协议增资方式的战略投资者取代,股份占比13.371%,而中国信达的股权比例则将从10%降至7.467%,成为第四大股东;北京东方信达资产经营的股权比例将由6.667%降为4.978%,成为第五大股东;原第五大股东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将从前五大席位中消失。 对于本次增资所募集资金的用途,国任保险表示,具体募集资金投向:第一,建立公司技术壁垒是中长期公司数字化转型核心竞争力所在。预计将累计投入10亿元左右,包括科技队伍建设、基础系统建设、业务中台建设、数据平台建设等;第二,本次公司的深化转型改革既可以给公司带来规模与效益方面的突破性发展,也将对公司的资本金占用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测算,为保证公司2021年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监管的安全比例范围内,公司需要增加4亿元的资本金占用;第三,建立业务核心竞争力,预计新增投入5亿元左右。 累计亏损逾14亿 国任保险是经保险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于2009年8月在北京成立的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其前身是信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达财险)。2018年1月,公司名称由信达财险变更为现名。2019年3月底,公司注册地迁至深圳,目前在深圳、北京设有双总部。 从经营情况来看,成立以来,国任保险并没有实现可喜的成绩。历年年报数据显示,自2009年至2018年该公司已累计亏损逾14亿元。 其中,在2009年至2012年,国任保险均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损1.18亿元、1.06亿元、2.44亿元、3.71亿元。2013年其终于实现微利,至2015年依次实现净利润305.2万元、 2135.09万元和2328.04万元。然而,2016年其再次陷入亏损境地,2016年至2018年分别亏损2.31亿元、2.7亿元、1.71亿元。 针对亏损问题,国任保险方面曾表示,受保险公司特殊核算规则影响,2018年,公司按照保险企业会计准则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3亿元,而该项计提在2017年为0.6亿元,同比增加了2亿多元,是当年账面亏损的主要原因。 从业务构成来看,车险承保持续亏损也是造成该公司盈利疲软的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8年,国任保险的车险业务保费占比一直在80%左右,2015年和2016年,该公司车险业务保费占比高达85%。但是,上述9年间,该公司车险业务承保亏损分别为1485.88万元、1.95亿元、3.41亿元、1.27亿元、2.61亿元、3.11亿元、2.44亿元、3.41亿元、2.57亿元,合计亏损20.92亿元。 对此,国任保险方面表示,这既有公司以前年度内部成本高、效率低的粗放式发展问题,也与外部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有关。2018年,公司引入业内先进成熟的车险精准定价模型,由传统粗放的经验定价转为风险定价,建立公司精耕细作车险的技术基石。若从2018年来看,尽管车险承保依旧亏损,但公司车险边际成本率不到96%,已是中小公司中比较理想的水平。 另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年报显示,国任保险保费收入前五名的产品有四项承保亏损。除了车险业务外,责任保险、企业财产保险、意外伤害险分别承保亏损623.78万元、1213.8万元、4036.18万元,只有工程保险承保盈利786.83万元。 2019年一季度该公司继续亏损2178.86万元,但二季度则实现净利润220.61万元,终于见到盈利的曙光。不过,2019年能否真正扭亏为盈仍是未知数。
盈利水平提升估值近底部 城商行领头羊北京银行展露投资性价比 | 银行 上半年北京银行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为多年来同期最高,且中长期增速高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且远低于城商行乃至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整体水平 《投资时报》研究员 黄凤清 进入10月份,A股上市银行板块表现瞩目,成为推动大盘上行的功臣。Wind数据显示,在10月8日—10月14日期间,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走势最强的当属银行指数,以6.59%的涨幅领先于其他板块,且5个交易日中仅于10月10日小幅下降0.06%,其余4个交易日均上涨1%以上。 有分析人士表示,当前银行板块已成为两市为数不多的价值洼地。截至10月14日,银行指数动态市盈率7.07倍,市净率0.84倍,均为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最低。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基于政策呵护力度加大、基本面继续稳健向好、PB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股息率优势凸显等因素,四季度银行板块投资机会突出,增配银行正当时。东方证券亦认为,银行板块仍为优选估值洼地,建议关注区域经济优势、零售业务强的低估银行。 在银行板块中,《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作为城商行的“领头羊”,北京银行(601169.SH)显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 一方面,该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势头良好,今年上半年增速为多年来同期最高,中长期增速高于上市银行整体水平。同时,资产质量较为平稳,上半年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且远低于城商行乃至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该行估值优势明显:横向来看,在上市银行中较低;纵向来看,已接近历史底部。 天风证券10月14日发布的研报认为,北京银行成本收入比优异,拨备前利润增速较高,维持1倍2019年PB目标估值,对应目标价8.95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资产、营收规模稳步增长 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北京银行总资产规模为2.67万亿元,稳坐城商行头把交椅,同比增长7.44%。在33家A股上市银行中,2014年—2018年期间总资产增速连年高于10%的只有5家,北京银行便是其中之一;5年间A股上市银行总资产复合年增长率整体为10.15%,而北京银行达到13.99%。 稳步增长的资产规模为业绩提供了保证。2019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7.42亿元,同比增长19.64%,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从过去5年(2014年—2018年)的情况来看,该行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2.59%,在33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12,而后者整体复合年增长率只有7.13%。 从业务维度上看,该行持续深化零售业务“一体两翼”、 “移动优先”战略,2019年上半年零售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达34.8%,全行占比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中信证券在对北京银行2019年中报点评时指出,零售业务“一体两翼”转型的推进有望对公司高质量发展构成新支撑。 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在资产和营收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北京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极强。2019年上半年,其成本收入比仅18.34%,为A股上市银行中最低,且较上年同期大降超过3个百分点。从过去5年的数据来看,北京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始终维持在低位,2014年—2018年依次为24.65%、24.99%、25.81%、26.85%、25.19%,连续进入A股上市银行前7低的位置,其中2014年的成本收入比为A股上市银行中第3低,2018年为第4低。成本收入比是银行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效率的综合体现,亦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比率越低,反映银行成本控制能力越强。 在营收增长和成本控制的共同作用下,北京银行的经营绩效得以进一步提升。自上市以来,该行上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呈增长态势,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56%,为2016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天风证券在研报中表示,规模增长与净息差提升是其利润增长的主因。据悉,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净息差为1.91%,同比提升9BP。 从年度数据来看,2014年—2018年北京银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25%,而同期A股上市银行整体复合年增长率只有4.45%。 资产质量平稳 对于银行而言,对风险的控制尤为重要。《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北京银行资产质量较为平稳,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1%,其中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2.30%。而同期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5%,较2018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天风证券指出,2019年上半年北京银行不良净生成率0.92%,较2018年下降0.59个百分点,不良生成压力大为减轻,显示其在新增贷款上采取了更审慎的风控措施。 据了解,上半年北京银行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工作,并按照全口径原则加强信贷投向和风险预警监测管理,加强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 实际上,多年来,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从2014年—2018年的数据来看,北京银行的年末不良贷款率始终维持在1.5%以下,依次为0.86%、1.12%、1.27%、1.24%、1.46%。其中2014年、2015年均为上市银行中的第4低水平。 北京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则处于较高水平。2014年—2018年,该行拨备覆盖率始终高于210%,远在监管红线之上。2019年上半年末为212.53%,同期城商行的拨备覆盖率整体为149.26%。 市净率接近历史底部 从估值层面上看,北京银行的投资价值亦逐渐显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银行指数(申万)动态市盈率为7.07倍,北京银行只有5.67倍。若按动态市盈率由低至高排名,北京银行在33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5。而银行板块更为看重的市净率,北京银行为0.66倍,同样由低至高排名,在33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4,同时为A股上市城商行中最低,显示出其估值在同行中处于较低水平。 《投资时报》研究员根据Wind数据对北京银行上市以来的市盈率及市净率数据进行了梳理和对比。结果显示,当前其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前10.26%的位置,而市净率更是处于历史低位前2%的位置,与其历史估值底部已十分接近,显示出较高的性价比。
公告消息: 上峰水泥(维权):全资子公司上峰建材拟与宁夏盐池县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拟利用萌成建材现有土地实施建材、环保、矿业项目投资建设,总投资额15亿元;另上峰建材拟出资1.4亿元在广西设立合资公司。 中工国际:签署乌干达工业园及自贸区电气化项目商务合同,合同额22357万美元,约合15.8亿元人民币,工期36个月。 惠博普:前三季预盈4353万至5223万元,同比增50%-80%,公司油气服务业务利润稳定增长。 要闻汇总: 报告认为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上行空间有限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10月16日发布最新报告指出,9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1%,相当于相应期限LPR水平加点66BP,环比上升0.0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小幅上升。考虑到后续市场利率大概率会下行,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上行空间较为有限,若年内5年期LPR没有明显下调,预计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将横盘小幅震荡。 中国产业链安全评估:制造业产业链60%安全可控 光刻机等存短板 “2019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宁波)”15日在宁波举行,据悉,中国工程院近日对26类制造业产业开展了产业链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60%安全可控。部分产业链存在严重的“卡脖子”短板,包括集成电路产业的光刻机、通信装备产业的高端芯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轴承和运行控制系统,以及飞机、汽车等行业的设计和仿真软件等。 多地财政部监管局核查调研违规举债和隐性债务情况 记者了解到,三季度多个财政部地方监管局对违规举债和隐性债务情况进行核查调研,部分地区甚至形成了相关报告。“这次主要目的是调研,下一步具体怎么操作还没有明确。”江浙地区(财政部)某监管局人士表示。 “基于低成本材料体系的新型燃料电池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基于低成本材料体系的新型燃料电池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武汉召开。该项目是从两条不同技术路线出发,开展基于低成本材料体系的燃料电池技术研究。 辽宁省推介1000个重点项目进行银企对接 投资总额超万亿 10月15日,由辽宁省发改委、辽宁省商务厅、辽宁银保监局共同承办的“重点项目银企对接暨招商推介会”在沈阳举行。会上,辽宁省发改委推介了1000个重点项目,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融资需求超过4000亿元。10个重点项目在此次会议上成功签约,辽宁省发改委、省能源产业控股集团等分别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16日,央行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2000亿元,操作利率保持3.3%未变,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当日,公开市场无逆回购和MLF到期,净投放2000亿元。 此次操作是在未有MLF到期情况下的新增投放,分析师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前期公开市场操作到期,以及缴税等因素带来基础货币缺口,10月流动性需求较大,增加MLF投放体现出央行对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一贯态度。同时,MLF利率未做调整,考虑到通胀掣肘和央行对于宽松货币政策的谨慎态度,年内下调MLF利率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界面新闻表示,央行此次开展2000亿MLF操作,主要是为了给银行补充中长期负债,支持实体经济,同时也为银行间市场补充一定的流动性,提前应对即将到来的缴税。“预计后面还会有’TMLF+OMO’(定向中期借贷便利+逆回购)平抑缴税带来的资金面收紧压力,资金面整体将相对平稳。” 10月为传统缴税大月,据中泰证券测算,缴税因素带来的资金缺口可能在7000亿元左右。另外,国庆节后,央行已连续8个交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同期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合计达到3200亿元。中泰证券估计,考虑节后现金回流、10月15日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落地释放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季节性变化释放资金等因素后,合计资金缺口在6500亿元左右。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日资金面紧势略有缓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种下行0.9个基点报2.6940%,结束三连涨。不过,银行间存款类机构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仍维持在2.7%左右的一周高位。 除上述因素外,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对界面新闻表示,总体来看,最新出炉的工业、出口等方面数据显示宏观经济仍有一定结构性压力,央行需要适时补充流动性。此外,考虑到20日LPR报价在即,央行还需要维持一定的MLF操作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MLF利率仍未调整。分析师指出,这一情况符合预期,年内MLF利率下调概率已经大幅降低。 “(MLF利率不变)在预期内,现在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在如何让市场利率传导至贷款利率,这需要用改革的方式推进。”李奇霖说。 明明预计,年内降息的概率已经很小,原因一方面在于当前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央行也无意太早使用(宽松)货币政策。 不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即使利率不变,MLF操作仍可向商业银行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有助于推动银行在本月20日LPR报价中继续下调加点,进而降低企业贷款利率。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涨幅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创六年来新高。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央行角度,对于CPI所有的相关指标都重点关注。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基础,但也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形成恶性循环。降低融资成本更多的是通过改革的办法进行。在这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被寄予厚望。 自央行8月中旬推出LPR报价机制改革以来,新LPR已经历两轮报价。期间市场对于通过下调MLF利率引导LPR下降的预期一度十分高涨,但央行的按兵不动让这一预期多次落空。由于MLF利率不变,LPR仅以10个基点、5个基点的幅度小步下行。 对于下一步MLF利率会否调整,孙国峰回应称,MLF利率是央行通过招标形成,受市场流动性供求因素的影响,只是影响LPR报价的一个因素。就LPR本身而言,目前通过改革的办法,通过完善利率的传导机制、疏通传导渠道,促进贷款利率的实际下行,已经看到了效果。未来随着改革,会看到更多改革效果的体现。 据他披露,对于提高新发放贷款使用LPR定价的占比,央行对进度有相关预期,对大行来说,主要是按照“358”的进度,对中小银行来说,主要是“58”的原则。具体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做为定价基准的比例不少于30%;截至12月末,上述占比不少于50%;截至2020年3月末,占比不少于80%。
走路就能赚钱?趣步涉嫌传销被立案调查 目前APP已整体下架 平台陷入崩盘状态 “只要每天走够4000步,每月就至少能赚200元,而且上不封顶”。大概所有人看到或者听到这句话都会心动,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上班族每天4000步应该能轻松完成。2018年,一款名为“趣步”的手机软件突然流行起来,甚至一度登顶生活类App排行榜单。 在众多打着“走路赚钱”旗号的手机软件当中,“趣步”APP可谓异军突起,2019年年初还一度登上了某手机应用平台市场生活类下载量第一的位置。一时间,“走路就能赚钱”这个噱头出现在人们面前,吸引力或许仅次于“躺着就能赚钱”。 然而近日,“趣步”却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被长沙市工商部门立案调查。一个看起来让用户只赚不赔的软件是怎么潜移默化敛钱的?又为什么碰触了传销的红线?“步数换钱”的把戏背后,究竟是怎样的陷阱? 《华夏时报》记者通过各大应用商店试图查找趣步APP,但截至记者发稿已经无法下载趣步APP。 趣步被立案调查 据央广网报道,近日,“趣步”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被长沙市工商部门立案调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此类玩手机、刷微信轻松赚钱的广告,以免上当受骗。“看似无本万利的买卖,实则里面潜伏着非常大的消费陷阱。因为很多消费者不光花费了大量时间,还得看很多虚假内容的广告,有的人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些奖励,变现时又难上加难。” 据了解,今年6月中旬,趣步在华为应用市场的下载量就已达到584万次; 8月,趣步已经拥有3000万用户数量。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6日,“趣步”APP的登记用户已达到7300万。 趣步这款打着“走路就能赚钱”的幌子,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迅速聚拢7300万用户的APP,终究还是现了原形。 “显赫战绩”的背后,却是趣步披着区块链技术外衣,用“糖果”诱骗用户,将其发展为韭菜一刀刀收割后随时准备跑路的“庞氏骗局”。 10月14日,记者从长沙市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看到,有网友给市长信箱投了一封信:“身边朋友很多人都加入了趣步,我也在玩,不过没有投资,现在趣步有七千多万会员了,看到报道说趣步被立案调查,是真的吗?如果有调查进度和结果,能否告知一下,谢谢。” 而10月14日市公安局给出了回复:“您好,来信已收悉!您所述的‘市长信箱回复说趣步被立案了’,经查询市长信箱,系工商局答复了立案调查。相关情况,请携带本人证件前往工商局查询。” 鉴于此,《华夏时报》记者试图通过天眼查查询企业相关信息,然而查到的是重庆趣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历史名称为湖南趣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湖南趣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5日在湖南长沙注册成立。有留言指出,最早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有消息称趣步借用跑步赚钱的名义实为变相“传销”的骗局,这是源于趣步升级3.0版本以后关闭了其交易中心,导致许多拥有平台奖励(糖果)的用户提现兑换渠道受阻,除了其糖果奖励本身与推广“拉人头”密切相关之外,虽然趣步宣称糖果非数字货币,而之后接替其糖果币上线的数字货币GHT真实性也是疑点重重。 据对此颇有研究的李女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有各种APP为了鼓励用户多使用其APP,都会以金币的形式吸引用户的停留时间。类似的APP有趣头条、趣步。趣头条算是现在几款软件里每天送金币较多的,这个趣步我也很感兴趣,只要开启定位,然后走路就能给我一定量的奖励。不过,用这个软件会不会涉及位置信息或者用户数据的泄漏,还未知。“这款软件唯一吸引我的就是走路能‘赚钱’”。 从今年4月18日至今,长沙市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针对趣步涉嫌违规、传销的问题致信市长信箱的市民问询信共有8封。就“趣步”的经营模式有质疑者多次投诉是一种隐秘传销。6月14日,长沙市工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分局联合打非办执法人员就接到“趣步”涉嫌传销的投诉,上门进行检查,结果该公司已经大门紧闭,执法人员打电话都不接。 此外,《华夏时报》记者听闻趣步APP涉嫌违规的消息后,在华为应用商店试图下载趣步,结果记者并未查到这款软件,是否意味着该款APP已经被下架?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趣步APP软件并无虚拟币,而是靠着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极力通过拉人头分享,以在交易平台上购买虚拟货币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虚拟货币进而兑换。 10月12日,四川新闻电视台对“趣步”骗局进行报道,称“趣步”靠走路赚钱APP实则是涉嫌传销非法集资,目前已被长沙相关部门调查。 更有会员在天眼查中爆料,趣步重庆所登记的公司地址是虚假的,记者也试图联系趣步公司,但除了有网址链接外,记者没有查到任何联系方式。 “拉人头”式骗局被拆穿 10月14日,光明网发表了题为《趣步被查,早该如此》的评论。评论表示, 注册门槛低(仅需1元),参与方便(走路),又承诺有巨额回报,这是趣步“神话”得以成功编织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击中了不少人心中“躺着也能赚钱”的“小心思”。 但是,“拉人入伙”的模式,本质上还是传销的那一套。当传统的传销模式降温,需要警惕的是传销花样本身也在进化。比如,借助于一些新概念,“挖矿”“比特币”“AI”等,重新“穿衣戴帽”。而这,也确实考验一个社会整体的常识和人性。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骗局被戳穿固然大快人心,可“趣步式”骗局本该早被戳破。 据了解,每天走够4000步,每月就至少能赚200元,上不封顶。即使没有下载使用过,你也可能听说过这款名为“趣步”的手机应用软件。在这款软件上,根据每天走的步数,用户可以获得数量不等的“趣步糖果”,“糖果”是一种虚拟货币,可以用来换购商品或直接提取现金。如果要提高糖果产出,则需要依靠现有糖果购买任务或“拉人头”来提高活跃度。 打开APP,整个界面其实简单易懂,通过走路、跑步等运动,APP会将每日的步数折成“当日糖果奖励”。对于所谓“糖果”,趣步的介绍是:趣步链IWC的产物,它的产出过程是用户走路或跑步等运动的计步过程。而用户通过运动产出的糖果可以进行平台任务的兑换、合作商家商品及优惠券兑换、打赏、悬赏等相关活动。 并不是所有注册使用趣步APP的用户都是奔着“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其中想趁机获利的也有。趣步宣传广告称,在一分钱不投入的情况下,只要每天揣着手机开着软件走3000 步,就可在一年后获得55个糖果,而当时每个糖果价值100元,轻松实现年赚五千的目标。 而趣步推广人员表示,在不投资不推广的情况下,每天走4000步,一个月只能挣200块。但是通过投资和推广,发展团队,则能够月入几千甚至十几万。 这些“全看你自己的本事”。此外,团队发展起来,还可以拿到分红。达到了小达人(团队等级)每天分红四五十,一星达人每天四五百,二星达人每天分红一千多。 从事互联网研究的分析师刘先生表示,从1元的缴费门槛到达人的层级设置,以及在全国各地开设为用户“洗脑”讲座,都具备缴费获取入门资格、发展多级下线网络、将发展人员数量作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等“传销”特征,已经属于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此外,对于投资者收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说,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现在银行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下,投资线上理财产品,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也就是银行、国家审批的基金公司等,投资人也一定要了解资金的具体流向、行业前景等。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王律师表示,传销行为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参加人员所获得的收益不是来源于销售产品或服务等所得的合理收入,而是他人加入时所交纳的费用,多数表现为以拉人头或者发展下线的数量来给予报酬。此外,看经营方式和宣传方式,传销的宣传方式基本上都带有夸大其词、漫天吹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