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苏宁易购披露的回购股份实施结果显示,自去年11月起至今年8月6日,苏宁易购累计回购股份1.0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9%,支付金额为10.1亿元,完成回购方案目标。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平安、伊利股份、美的集团等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其中,苏宁易购回购金额位列前十。在此之前,苏宁易购也曾多次大手笔回购股份,2018年至今已累计回购股份金额超过30亿元。 苏宁易购方面表示,自2018年以来,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公司持续实施股份回购,有效地维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为公司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将持续聚焦零售主业,立足核心优势,加快开放赋能,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及投资者价值回报。 2020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苏宁易购实现商品销售规模为1941.55亿元,其中线上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0.19%,占比提升至69.43%。上半年苏宁易购实现营业收入1182.43亿元。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认为,苏宁易购作为A股全渠道零售龙头,智慧零售体系完善,变现方式多元化。线上业务品类持续扩充,商户引进加快,与微博和抖音的战略合作颇具看点;线下拥有最完成的点位流量网络,有助于持续获得低成本流量,有望借助零售云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8月14日,百信银行、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和苏宁金融三方联合,成功落地苏宁生态供应链项目,并完成首笔放款。该项目的落地有助于提升苏宁生态供货效率和竞争力,为苏宁生态内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动力和活力。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痛点,此次百信银行、中信银行南京分行与苏宁金融达成深度合作,三方共同确定了基于苏宁生态的全流程线上业务合作模式,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及技术优势,为供应链小微企业提供便捷、安全、普惠的金融服务,解决苏宁生态内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 作为一家数字普惠银行,百信银行充分发挥自身金融科技优势,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创新线上贷款产品,提升大数据风控能力,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务,赋能产业生态。 未来,百信银行、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和苏宁金融将深度携手,继续探索在普惠金融、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等更多业务场景的合作交流,持续践行普惠金融,为更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一站式服务,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与小微企业。
8月10日下午,《财富》世界500强揭晓,30岁的苏宁连续四年入围;作为一家世界零售巨头,它有哪些中国智慧? 8月11日,第三届“苏宁易购零售云合作伙伴大会”在苏宁南京总部召开,来到现场参会的苏宁零售云创业者也收到了一份大会伴手礼。其中,让创业者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精装书籍——《张近东管理信念》。而这本书很好地解答了苏宁为什么能,以及30年来如何从小舢板到世界500强的经营之道。 “一部中国现代零售史,半部看苏宁”,这本书由资深媒体人华祥名撰写。他历时十余年深入观察、7年倾心调研、3年潜心创作。写作期间,作者与张近东本人以及近百位苏宁相关人士进行访谈,查阅苏宁大量档案资料,收集了张近东30年来的所有讲话与苏宁转型故事,案例翔实,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华祥名在书中写道,苏宁的30年创新转型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零售业的进化论。从小舢板到世界五百强,从专业化经营到中国连锁经营的龙头,再到今天场景零售的创新者和领跑者,苏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通过不断创新实现超越的历史。而这一切正源于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的战略定力以及出色的领导力。 近年来,张近东越来越低调,苏宁却越做越大。30年来,苏宁的成功转型无疑对中国传统企业的转型有借鉴作用。据了解,这也是第一本系统阐述张近东30年来经营管理理念的书籍。作者从张近东和苏宁的故事入手,以生动的文学语言,结合古今中外杰出管理的做法与想法,力求为有志于从事管理的人提供一些有趣而有用的启示。 “如果说企业家的见地与视野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格局,那么领导人的气质几乎可以左右企业的文化格调。”华祥名抽丝剥茧,探究张近东30年经营管理的心路历程,解读企业家精神的要义。他同时希望这本书对更多年轻的创业者和管理者亦有启发,无论是重大战略决策或是日常经营管理,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 据该书的出版方凤凰传媒透露,这是一本通过诠释“张管理”,以论述张近东何以成为张近东,苏宁如何从一家小小空调专卖门店成为世界零售巨头的书;是一本谈论商业管理和中国智慧的书;是一本有管理教科书意义的书,是一本适应中国管理的生态系统,而非仅仅照搬西方管理学术用语的书;是一本记录了一位世界零售巨头成功之道,能够对现在的管理者和希望成为CEO的人提供帮助的书。 该书将于“818”前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正值大促,届时读者可以在“买买买”体验苏宁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深入了解苏宁30年来转型发展背后的管理“密码”。 (CIS)
818电商购物节苏宁持续放大招。记者从苏宁方面了解到,日前,苏宁控股集团总裁任峻一行到达山东青岛,与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执行总裁梁海山等高层展开会晤。双方在合作共赢的目标基础上,签署了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战略”深度合作协议,目标直指千亿元销售。 作为一直以来的战略合作伙伴,苏宁和海尔始终保持着密切互动。特别今年以来,苏宁与海尔不断开辟新型合作形式,在深度C2M产品定制、家电全场景体验、创新联动营销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家电场景化变革。双方此次全生态合作是双方合作进程的又一次“提速跑”与再升级。 苏宁方面任峻表示,苏宁家电集团下属将成立海尔经营体,在共同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双方在生态产品、技术、供应链、用户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强化生产力,利用好苏宁全场景全渠道的优势,结合旗舰店、社区店、零售云店以及社群等渠道的特点进行分类营销,同时注重直播及其他交互场景下的推广应用。 据了解,在品牌维度层面,苏宁将与海尔集团体系下的海尔、卡萨帝、统帅等多品牌展开合作。本次千亿合作中,海尔旗下高端品牌卡萨帝占比三成,同时与统帅达成泛自主模式操作的意向。在产品维度上,双方将建立全生态合作链路,从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及厨卫等多品类规划深度定制产品,包含从新品首发转为渠道专供、引进高毛利单品和新品入驻、提供独家单品以及专供双防套餐等。尤其是在家电领域,在国家内循环发展的倡导之下,消费品质升级实为大势所趋,苏宁将凭借消费端大数据,重塑C2M合作模式,打通供给与需求两端,真正提高全链路效率,形成集约化赋能效果,最终实现产业共赢。
几年前在互联网大会上,张近东提出企业需要发烧精神,于是借此开始准备苏宁的818购物节。之所以选择818这个时间,还因为当日是苏宁电器改名为苏宁易购的日子。 2014年,张近东动员全体员工,宣布8月到11月为公司“百日会战”,店庆日818更是要“省到没话说。于是,每年在年中京东的618和年末天猫的双十一之间,就多了一个818购物节。至今818已隐隐然有成为电商第三购物节的趋势。 昨日,苏宁宣布今年的818购物节启动后,公司与天猫联合采购的金额已突破千亿元。 苏宁与京东平台都是主打3C品类,两者的店庆购物节具有直接可比性。和两个月前全行业年中大促618和已街知巷闻的双十一相比,苏宁易购818的知名度无疑逊色了很多。这个由苏宁主导的购物节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暑期版”的618购物狂欢节呢? 1 3C产品88秒破10亿 去年苏宁818购物节期间,苏宁3C产品1分28秒成交额即破10亿,较同年京东618期间3C产品达到同等规模时间快了一倍。拼购订单数量同比上升561.07%,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55%,活跃用户同比增长97%。 购物节期间,苏宁全国近6000家苏宁小店覆盖人群1800万户。苏宁零售云门店达3726家,销售超过100万件。 但平台并未公布具体GMV数据,因此很难从最具代表性的成交金额判断818距离618还有多远。 今年的818恰好是苏宁成立三十周年。在818购物节云发布会上,苏宁祭出J-10%(即比京东平台产品价格低10%)的杀招,另派出超百亿福利红包及满300减40优惠等。 (图源:网络) 京东则以818手机购物节回应,购物节从7月30日一直持续到8月20日,iPhone 11系列抢券优惠最高达2500元,最新款iPhone SE售价低至2999元。 本次818碰上苏宁30年店庆,公司促销显然是下了重本,产品品类、优惠力度都比竞争对手京东更大。大幅补贴之下,今年苏宁的产品销售如果创造更多记录也并不意外。 2 818能否成下一个618? 除了3C两大平台苏宁和京东,阿里、网易、小米、滴滴、美团也纷纷宣布参与818的大促。现在的818已颇为热闹。假以时日,苏宁主导的818会否成为真正在促销规模、影响力方面可与618并论的购物节呢? 私以为,因为818所处的时间点及苏宁现在的经营规模,短期内818还很难成气候。苏宁店庆购物节会照办,但很难达到像京东618周年店庆一样全体消费者翘首以盼的程度。 首先,从公司经营属性来看,线上+线下结合的苏宁易购还不足以支撑一届大规模的3C品类购物节。 根据业绩快报,上半年苏宁营收/营业利润及利润总额分别下降12.78%、144.32%及126.67%,净利润录得亏损5.43亿元。 (图源:公司公告) 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苏宁大规模关停了线下的门店。其中,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关闭213家,只新开14家;红孩子母婴专业店关闭32家,新开仅3家,直营店关闭636家。 3C家居生活专业店可比门店的线下零售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33.30%;红孩子母婴店销售则同比下降17.53%。 去年全年,苏宁易购的毛利率是14.5%,与京东相仿(14.6%)。但在今年疫情影响下,京东线上销售营收随之水涨船高,而苏宁易购实体店业务却是大受影响。苏宁的J-10促销政策本质上会压缩平台产品的毛利率。今年618苏宁已经用过一次,818再加大力度将售价调低,对公司利润会形成较大压力,苏宁可能不会推行全品类的J-10优惠。 即使去到明年,受今年业绩下滑影响,苏宁在促销力度上亦有可能仍有所忌惮,不敢贸然全方位杀价京东。 (图源:同花顺iFinD,京东财务摘要) 其次,在GMV规模上,京东的618远非苏宁818可比。今年618周年庆期间(6月1日至6月18日),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达2692亿元,同比增加33.6%。而上半年苏宁的营收亦只为1182亿元。 虽然营收不能和GMV直接横向比较,但粗略估计苏宁和京东在经营规模上还存在量级差距。苏宁无法将818的蛋糕做大,其他“友商”最多只是象征性的回应一下,部分3C产品对应让利促销,其他品类就大可不必了。如此,没有其他电商大力促销,818很难接棒618。 最后,从时间点选择上看,618和双十一刚好处于年中和年终,消费者的韭菜割得正是时候。现在如果在两者之间再加入一个同等规模的818,不仅消费者的钱包受不了,电商平台也很难吃得消。 上文提过,购物节的本质是让利薄利多销,如果不能做到多销,购物平台的利润必然会受到影响。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平台融资有道,让利问题不大。但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苏宁每年618就先和京东掐一架,两个月后的818再大促,对公司的伤害还是有的。 故此,今年的苏宁818在“30年风光店庆”主旨下,其订单量、交易量等指标很可能再大幅增长,但要说未来苏宁能否再造一个618,以现时苏宁的体量,恐怕很难。 3 借818转型的野心 每个万众期待的购物节,除了是消费者幸福剁手的好时光,还是各大电商平台“秀肌肉”,新产品引流的大好时机。 在今年的818发布会上,苏宁宣布下一个十年公司将从零售商向零售服务供应商转变。一字之差,预示苏宁易购未来或从2C服务向2B服务延伸。 苏宁业态完整涵盖了从前端实体/线上门店,到后端供应链/仓储物流的全环节。未来,公司有可能会将该部分基础设施开放,供其他零售商使用,创造更多营收来源。相似的例子可参考京东物流的第三方收入。 而苏宁818店庆,就是很好的向外界展示其零售基础设施的机会。 而在原有2C业务方面,公司依然会以线上电商(上半年交易规模1347.96 亿元,同比增长20.19%)及低线市场(苏宁易购零售云销售规模同比增长61.2%)为主要发展方向。本次818大促,无疑可加快苏宁线上业务及在低线市场的渗透率。 最后,苏宁的新业务也有机会借这次大促曝光。今年的818购物节,苏宁专门设置了拼购日,自然是旨在推广其拼购电商社交业务。另外,苏宁金融亦宣布提供1亿元红包补贴,未来的三年提供免息100亿主力消费;还有少不了的购物节期间明星直播带货等等。 以上业务分别可对应拼多多、京东金融及淘宝直播。苏宁显然是希望借一次自己大出血的818店庆,大幅追上或补齐与头部电商的在新业务方面的差距。 即使苏宁主导的818购物节现在还不成气候,但依然是直播不如淘宝、3C线上不如京东的它赖以实现超车的重要弯道。因此,力求转型的苏宁易购未来还会继续大幅投入资金在818周期与京东等对手互砍最低价。 虽然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818很难像京东618一样,做到从电商到全品类,从单一电商平台周年店庆到全行参与的购物狂欢,但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818淘淘笋价3C产品,也不亦乐乎。
苏宁从“零售商”到“零售服务商”的进化逻辑是什么?8月11日,在史上规模最大的苏宁易购零售云合作伙伴大会上,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向现场及“云参会”的6000多名苏宁零售云合作伙伴和近千名供应商首次讲解进化之道。他还透露,苏宁在实现12000家的家电赛道的基础目标后,将通过多种合作形式赋能零售商,实现苏宁零售云的多赛道布局。 回顾零售云3年来的发展,张近东说:“这是一场上游厂商和苏宁从各自为战、自建终端走向专业协同、共拓市场的渠道革命,也是苏宁从‘零售商’迈向‘零售服务商’的升华之旅。” 2015年拼多多横空出世后,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下沉市场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天猫推出天猫小店、京东推出京东便利店、唯品会旗下唯品仓悄然布局乡镇地区……规模庞大却分散的下沉市场受限于供应链、物流网络等技术因素,并没有真正激发出当地消费市场的潜力。 “零售云是苏宁互联网零售发展历程中最成功的创新实践。”张近东表示。在巨头抢滩的县镇市场,苏宁零售云在短短3年间发展到6650家店,单月28亿元的销售规模,每月364家的开店速度,成为零售品牌商与合作伙伴规模收益增长的催化剂。 今年上半年,苏宁零售云依旧发展强劲。4至5月,苏宁零售云分别开店413和348家,截至6月末全国范围内门店规模已超6200家。大会当天,零售云在全国布局门店数量达6650家,覆盖31个省级行政单位、超6000个乡镇,累计服务2亿下沉市场用户,在全渠道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零售云模式,是苏宁的创新。”在张近东看来,零售云是苏宁把互联网的时代技术应用到流通渠道的重构,建立起品牌云厂、苏宁云仓、零售云店“三云一体”的新型渠道架构图。苏宁作为这一新型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建云仓、做云服,上游服务生产商,让工厂实现零库存生产;下游服务零售商,让零售终端实现零库存销售。 据介绍,零售云在全国布局门店点位的同时,也是在县镇市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加盟商在当地的资源,联同周边门店,打造当地小型商圈,尤其在偏远地区,当地的零售云门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物流配送、售后维修不再是难题。 “到2021年,零售云全国门店保守估计将达12000家。”苏宁易购高级副总裁顾伟表示,“今年我们加大了县级市场和区域本地连锁的合作。”同时,12000家门店中,将有2000家更具高端机销售能力。数量增长的同时,零售云更看重质量的提升,内生和外延的叠加效应让零售云高速前进。 在大会上,苏宁易购零售云发布的全新4.0模式将“产品进化、渠道进化、运营进化和生态进化”定义为核心要素。“在未来的1年里,我们将主要从供应链、渠道发展、运营效率提升、平台的生态演进等方面进一步夯实服务能力。”顾伟表示。 去年完成对家乐福中国、万达百货的收购后,苏宁正式完成全品类的规模化布局。在张近东看来,这也为零售云新赛道的拓展提供更多选择。目前,苏宁零售云团队正大力推动家居、美妆等新类目的发展,这无疑是较家电3C更为广阔的市场。
近日,苏宁金融宣布与百信银行达成合作,双方将发挥资源及技术优势,为供应链下游企业提供便捷、安全、普惠的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复工达产注入动力,切实推动经济加速回暖。 具体来看,本次合作中,苏宁金融将与百信银行重点围绕普惠金融以及金融科技领域展开,深入推进在数据风控、智能营销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全面探索创新业务模式,以新金融、新技术、新服务为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赋能。 作为我国头部金融科技集团,苏宁金融始终坚持并践行“场景金融+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基于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业务场景,苏宁金融持续深耕、加大研发领先科技,通过科技全面赋能金融主业,降本增效、强化风控,把创新金融科技引领发展作为企业的立根之本。 近年来,百信银行始终坚持推进科技创新,致力于通过金融科技为用户提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此次与苏宁金融的合作,百信银行也将充分发挥其“科技驱动+数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苏宁金融将与百信银行深度携手,继续探索在普惠金融、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等更多业务场景的合作交流,持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和普惠金融使命,为更多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