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汇双牛!A股暴涨,人民币急升近500点,外资连续3天百亿级"扫货",人民币还要涨? 孙璐璐 全市场的目光都聚焦在A股的暴涨,人民币汇率走俏升值也同样值得关注。 7月6日,北上资金连续三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当天全天净买入136.53亿元,在带动A股超预期大涨的同时,也拉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 截至当天16:30日间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报7.033,较上一个交易日大涨350点。 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一度双双收复7.03。截至21:30,离岸汇率更是升破7.02,一度涨超500点,随后回落至7.0187。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上周以来就不断反弹,不仅有美元指数边际下调的原因,也受外资持续流入境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带动影响。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近期A股交易升温、股市上涨会继续对人民币走强形成支撑,但汇率仍将总体保持稳定,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围绕7上下波动。 外资“扫货”人民币资产推升汇率走强 7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一波凌厉涨势,在岸人民币一度升破7.03,最高达到7.0288。实际上,自上周以来,人民币汇率就在稳步回升。在岸人民币汇率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近0.7%,且尤以7月6日涨幅最为明显。 香港一外汇交易员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几日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主要受外资加大力度配置A股有关。外资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北上渠道进入A股前,会先在离岸市场进行人民币汇兑,离岸人民币需求的增加带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进而带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 Wind数据显示,6日北上资金全天净买入136.53亿元,近三个交易日净买入均超百亿,累计净买入额近440亿元。 除了有外资流入的“加持”外,人民币汇率近期的走强,也与美元指数边际回落有关。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技术总监曹源源表示,上周以来,美国制造业PMI反弹至52.6并触及年内最高点,非农数据增长明显提升市场风险偏好,新冠疫苗试验结果偏向乐观也使市场对经济后续持续复苏重燃希望。以上诸多因素消减了美元指数避险买需,带来美元指数下行。 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有望小幅走强 不过,美元指数持续下行的趋势仍未完全打开。 曹源源表示,鉴于近期美国疫情二次爆发并不断触及高点,制约美国正常生产秩序的有序恢复,市场情绪难以完全走出谨慎模式,上周美元指数跌幅较为有限,不足0.2%。目前市场情绪出现一定分化并难以彻底摆脱避险逻辑,美元指数仍有高位运行的动力。整体而言,在全球疫情未见实质性好转前,美元短期走势将偏向震荡胶着,在96-97之间徘徊。 虽然美元指数短期有望保持震荡胶着,但短期内再次走强的可能性不大,加之近期外资流入投资人民币资产的热情高涨,这都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计仍会围绕7上下波动,幅度不会太大。这既有经济基本面、中外利差的正面支撑,也有经常项目发挥积极因素,尽管今年我国出口会面临挑战,但我们认为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会有所扩大,从而对汇率形成支撑。更重要的是,央行对汇率政策的意图一直都是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在全球经济和市场运行面临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尤其重要。 曹源源则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逆周期政策加持奠定人民币汇率稳定运行的基础;未来中美利差保持高位,支撑人民币资产买需,为人民币汇率走势持稳运行并小幅走强提供保障。综合各类影响因素,预计短期内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CFETS、BIS和SDR)将出现一定幅度升值。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的证券市场表现抢眼,不论是近期持续上涨的股票二级市场,还是股市、债市一级市场,主要数据指标均有大幅提升。以一级市场为例,根据彭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境内信用债发行总量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31%。其中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达2.4万亿,较去年同期强势上涨60%。 同时,2020年上半年,中资IPO市场风起云涌。京沪高铁登陆A股,中概股加快回归港股,科创板继续乘风破浪,推动中资公司成为全球IPO募资王。中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完成172笔IPO,合计募集资金354.4亿美元。 外资投资人民币资产方面,相比于股票市场近期才开始出现的北上资金大规模净流入,债券市场自年初以来就不断吸引外资持续买入,甚至疫情蔓延期间也未对外资购买人民币债券形成明显扰动。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为108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0年6月末,共有近900家境外法人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约2.6万亿元,2017年以来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长。目前,境外机构持债规模占我国债券总量的比重为2.4%,持有国债规模占比达9%。 外资通过证券投资项下的持续流入,也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设银行近日发布的《2020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大多数受访的金融机构表示,增加人民币交易的三个主要驱动因素分别是:A股纳入MSCI指数(38%)、提高沪深港通每日交易限额(35%),以及取消QFII资金汇出限额(33%),这些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渠道。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公布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中的占比达到2.02%的新高,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进行。标普全球评级6月29日宣布,确认主动授予中国的长期和短期主权信用评级“A+”和“A-1”,长期评级展望为稳定,并表示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日益增加,提高了中国的外部金融韧性,并评估人民币为活跃交易货币。 “近年来,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有所增加。我们预计官方人民币储备的占比将继续提高。如果人民币实现储备货币地位(根据我们的定义,需占国际外汇储备配置总额的3%以上),则有可能增强中国主权评级的外部支持和货币支持。”标普全球评级称。
百事可乐斥资7亿美元收购中国零食品牌百草味,大众汽车宣布将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并收购国轩高科26%的股份……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外商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投资热情不减。 国际律所贝克·麦坚时与研究机构荣鼎咨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前5月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总额达90亿美元,10年来首次超过中国企业对外并购规模。 在全球跨境投资承压的背景下,今年前5月我国包括并购投资在内的全部外商投资规模达3551.8亿元,总体降幅收窄至3.8%,4、5两月我国外商投资增速更是由负转正,4月当月我国利用外资同比增速高达11.8% ,5月同比增长7.5%。 “目前各地在建设各级重大外资项目库,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外商投资咨询量大增;西部大开发优惠期限再延长,对外资流入西部地区也是利好消息。”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贸易系教授崔凡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近期商务部正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稳外资”的新举措。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将继续坚持促增量、稳存量并举,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快落实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确保新开放措施及时落地。 此外,新版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有望在近期出台。此前商务部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政策措施同等适用于内外资企业,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袁达说,本次修订鼓励条目将只增不减,重点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使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 “疫情过后中西部地区承接和吸收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应该会加快,鼓励目录要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可以因地制宜发展一些高科技产业。”崔凡说。 外资重大项目也是“稳外资”的重要着力点,发展改革委表示,今年将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同时推动重点省市建立健全地方层面的重大外资项目专班机制,全面提升外资项目服务水平。 对于全年的吸引外资规模,崔凡表示,目前境外疫情形势仍然紧张,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人员往来仍然不畅,不排除下半年月度数据可能存在波动。但从现有外资项目的落地和开工情况看,我国全年外资流入量预期能够保持稳定。
>>国常会:允许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 定了!地方专项债可注资中小银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着眼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 >>稳企业保就业、发挥财政金融协同效应 上海出台“金融18条” 昨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等6部门制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18条具体举措,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融资供求双方有效对接,从而扩大上海地区企业融资支持覆盖面,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银行补充资本又多一张“牌” 可与银行机制体制改革有机结合 7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 >>内需复苏明显 利好政策将持续发力 据经济参考报7月2日消息,前五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87万亿元、降幅收窄,5月重、轻型货车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1至5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7.9%……一连串数字表明我国内需正在加速激活。 >>各地加码“稳外资” 重大项目库竞相出炉 据经济参考报7月2日消息,我国开放政策接连落地,各地举措频出竞相加码“稳外资”。《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安徽、浙江、山东等地推出重大外资项目库,在放宽外资准入、落实财税支持等方面发出政策礼包,聚焦特色产业,鼓励外资总部经济发展。国家层面,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库正在加紧筹备,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分析指出,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对我国吸收外资具有风向标意义,重大外资项目库的接连出炉将增强外商投资信心,为我国“稳外资”再添底气。
放宽准入落实财税支持 聚焦特色产业推进总部经济发展 我国开放政策接连落地,各地举措频出竞相加码“稳外资”。《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安徽、浙江、山东等地推出重大外资项目库,在放宽外资准入、落实财税支持等方面发出政策礼包,聚焦特色产业,鼓励外资总部经济发展。国家层面,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库正在加紧筹备,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分析指出,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对我国吸收外资具有风向标意义,重大外资项目库的接连出炉将增强外商投资信心,为我国“稳外资”再添底气。 据了解,安徽省商务厅已会同各市商务、招商等部门,统筹建立2020年利用外资重点项目库,纳入推介项目1000个、在谈项目200个、签约项目260个、在建项目600个。浙江推出2020年重大外资项目推进计划,提出本年度计划外商投资项目75个,项目总投资353亿美元,年度内计划完成投资35亿美元;国际贷款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年度内计划完成投资1亿美元。山东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储备项目库,筛选一批有吸引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上网发布,与外商做好前期对接。 此外,上海、江苏、海南、广东等地也筹划推出更多重大外商投资项目,特色产业、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成为重要发力点。例如,上海持续推进高能级地区总部扎根,并积极支持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及开放式创新平台,积极参与科创中心建设。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达735家,外资研发中心468家,成为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广东提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石化、生物医药等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推动更多带动性强的标志性高质量外资项目落地。江苏明确,瞄准发达经济体、世界500强企业、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外资项目,加快推动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在自贸试验区集聚。 放眼全国,更多外商投资重大项目正在酝酿。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明确,在推进实施前三批18个重大外资项目的基础上,今年要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有望成为重点。 为了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相关支持举措加快出台。江苏在日前发布的促进利用外资23条举措中提出,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落实汽车领域外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新开放领域。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就业稳岗、降低要素成本、强化金融支持等各项惠企援企政策举措。上海发布的“稳外资”24条举措提出,进一步放宽新领域的市场准入,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一批高质量发展载体,吸引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并给予项目规划用地、融资、人才引进、跨境资本投资便利等政策支持。据了解,商务部已经将上述两地举措推广至全国,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全力以赴做好“稳外资”工作。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大外资项目对我国“稳外资”有着重要的风向标意义,重大外资项目库的出炉是各地“稳外资”的一项有力措施。重大外资项目库和配套支持举措的推出,体现了招商引资中亲商安商惠商的诚意,有利于坚定外商重大项目在我国投资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加快项目尽快落地。 张菲建议,重大外资项目库的推出要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重视引资中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推进产业升级。“相关部门和地方要利用好外资项目库,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投资项目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她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重大外资项目库是促进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有效手段。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建立重大外资项目库、数据库,对外资项目前期策划、开工落地、建成投产各个环节跟踪服务,使一些重大外资项目的实施能够更加顺利。同时,项目库也成为各地给予引进外资奖励、实施外资促进与便利化措施的依据。 崔凡指出,当前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速外资区域布局调整。中西部地区要利用疫情期间部分劳动力回流的契机,加大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力度,打造新的产业集聚点,让产业集聚点的企业同时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东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有所提升的背景下,则应加速产业升级,重点吸引高技术含量产业或生产环节,并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间分工合作,优化产业链区域布局。
每逢股市进入下跌周期,大家都会头疼一个问题:左侧还是右侧?自然,不同理念的投资者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趋势投资者说,“不要接下落的飞刀”;价值投资者说,“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还有波动投资者会说,“只要有波动就有交易”。 本篇短文无意在择时和投资理念上进行过多讨论,而是以基金重仓股和外资重仓股为讨论对象,探讨2017-2020年期间(考虑到外资大规模持有A股源自沪港通和深港通交易制度的推动,因而选择2017年至今作为研究范围)不同阶段不同重仓股的表现以及背后暗藏的行为逻辑,由此得到以下几个有趣又实用的投资推论: 推论1:一轮大级别的熊市末期,核心资产可谓名副其实,凡是被基金和外资紧紧抱团的重仓股其未来表现均优于非核心资产,更是大大跑赢市场。不妨如此理解,大浪淘沙后依然不离不弃,可见基金公司和外资机构已经将其从内到外细细看了好几遍。至暗时刻,在各种坏消息飞天之时,在基金遭到持续赎回之时,谁更值得关注?当然是这些漫漫熊市后依然被紧紧拥抱的家伙了。 推论2:牛市启动后,中途因为各种扰动而造成短暂回调,此时,无论是被继续抱团的“核心”资产还是被增仓的股票均有上佳的表现,尤其是被基金和外资同时增仓的重仓股更是明显跑赢它们没有继续增仓的重仓股。 推论3:牛市末期/熊市初期,刚开始无论是被抱团的还是被增仓的均表现出比其他更好的抗跌性(未来90天跌幅更小),但如果继续跟踪它们未来120天和250天的表现则发现,这些所谓的优质股可能会坑爹。 其实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牛市末期好股票可能具有更高的估值溢价(原因包括全市场追捧优质股、牛市中后期基金更容易发行等等),而熊市下它们会成为“杀估值”的对象;另一方面,每一轮牛市都有其宏观环境和行业背景,一旦这些发生大的改变还会“杀业绩”,于是便出现了“戴维斯双杀”。本文所研究的期间正好出现了经济从热到冷(伴随去杠杆,汽车手机销量大幅下滑)的变化,这告诉我们,真要是大级别熊市来了,总有一些神话要破灭一段时间。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专业机构也会存在跟散户一样的反应慢的问题(或者说,其实绝大部分人难以精确判断宏观拐点和牛熊拐点),但可贵的是,专业机构具有更好的风控能力和调整能力。如下图所示,伴随着熊市逐渐走向中后期,被增仓的新一批重仓股或者被调仓的“核心”资产再次表现出更好的长跑能力,由此得出最后一个推论。 推论4:专业机构能够根据新的宏观环境进行及时的吐故纳新,这是专业机构的风控体系和研究能力所决定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看这一阶段的重仓股,一批生物医药股和科技股就是这样登上牛股舞台的。 以上推论可能存在所选股市运行区间不够长的问题,但笔者特别看重北上资金对A股投资行为的影响,因而退而求其次,故冠以推论以便日后进一步验证。总的来说,以基金和外资为代表的专业机构表现出了整体更优的选股能力,它们能够以“群体抱团”或者“集体增仓”的方式传达其对优质上市公司的判断力,也能够在明显受挫后及时调整“船舵”,因而越是至暗时刻越要多看它们一眼。反之,当周围群体性狂欢即牛市末端时应树立逆向思维,对那些估值过高的“核心”资产留一份清醒,防止外部宏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戴维斯双杀”。 附注(关于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为2017-2020期间基金季报公布的前十大重仓股以及外资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所持有的股票信息。进一步,根据持股的绝对比例和基金数量划分为双核资产(基金和外资均高比例持股),单核资产(基金或者外资高比例持股),非核资产(基金和外资均低比例持股);根据相邻季度持股比例变化划分为:双增仓(基金和外资均显著增仓),单增仓(基金或者显著增仓),非增仓(基金和外资均没有显著增仓)。图中所出现的未来90天、未来120天和未来250天指基金公布季报后推90个交易日、120个交易日和250个交易日的平均涨跌幅。
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稳外贸工作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会上,商务部、海关总署汇报了当前外贸形势和下一步工作考虑。格兰仕、东方国际、东软集团、好事达、执御信息、嘉逸志友等企业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结合各自所在的家电、服装、医疗设备、家具、跨境电商平台、摩托车等领域谈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进出口情况。李克强详细了解企业订单、用工、资金、产业链供应链等,询问对下一步市场形势的看法和对国家政策的建议。他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采取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李克强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就业大局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近几个月外贸有所回稳。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流行,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下一步外贸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对此必须有充分估计和准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力“六稳”“六保”,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着力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外贸方式,推动外贸促稳提质,为保就业稳经济提供支撑。 李克强指出,要按照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要求,抓紧抓实抓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在积极扩大内需的同时,研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的新措施,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并助力大型骨干外贸企业破解难题,更好支撑就业稳定。完善出口退税方式,加快退税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纾解外贸企业流动性困难。继续挖掘通关便利化改革潜力,优化对外贸企业服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加强与相关国家沟通协调,畅通国际货运通道,开辟更多方便商务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网上交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引导多元投入建设海外仓,加大对带动中小企业出口的外贸服务平台的支持,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完善稳外贸稳外资相关措施。 李克强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出更多扩大开放的举措,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国际合作,在不断深化制造业开放的同时,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让中国成为更多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在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下更大功夫。 胡春华、刘鹤、王毅、肖捷、何立峰参加会议。
⊙ 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稳外贸工作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会上,商务部、海关总署汇报了当前外贸形势和下一步工作考虑。格兰仕、东方国际、东软集团、好事达、执御信息、嘉逸志友等企业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结合各自所在的家电、服装、医疗设备、家具、跨境电商平台、摩托车等领域谈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进出口情况。李克强详细了解企业订单、用工、资金、产业链供应链等,询问对下一步市场形势的看法和对国家政策的建议。他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采取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李克强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就业大局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近几个月外贸有所回稳。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流行,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下一步外贸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对此必须有充分估计和准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力“六稳”“六保”,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着力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外贸方式,推动外贸促稳提质,为保就业稳经济提供支撑。 李克强指出,要按照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要求,抓紧抓实抓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在积极扩大内需的同时,研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的新措施,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并助力大型骨干外贸企业破解难题,更好支撑就业稳定。完善出口退税方式,加快退税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纾解外贸企业流动性困难。继续挖掘通关便利化改革潜力,优化对外贸企业服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加强与相关国家沟通协调,畅通国际货运通道,开辟更多方便商务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网上交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引导多元投入建设海外仓,加大对带动中小企业出口的外贸服务平台的支持,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完善稳外贸稳外资相关措施。 李克强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出更多扩大开放的举措,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国际合作,在不断深化制造业开放的同时,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让中国成为更多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在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下更大功夫。 胡春华、刘鹤、王毅、肖捷、何立峰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