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宝莱特发布网上路演公告称,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2.19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已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公司将于9月3日通过“宝莱特投资者关系”微信小程序举办可转换债券发行网上路演。这是8月5日继赣锋锂业首家通过“赣锋锂业投资者关系”微信小程序举办可转换债券发行网上路演后,又一家通过投资者关系小程序举办再融资路演的上市公司。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83家上市公司选择在投资者关系微信小程序举办年度业绩网上网上说明会;2019年226家上市公司选择这一方式举办年度业绩说明会;2020年,多达410家上市公司通过这一方式举办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 约调研创始人曾学成表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通过投资者关系微信小程序举办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和再融资网上路演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投资者参与更加便捷,只需要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一键登入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交流沟通更加贴近,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他同时表示,截止2020年8月31日,共有1175家上市公司推出投资者关系小程序,均由约调研提供技术支持、数据支持和运营服务。
8月30日晚,深交所连夜加班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以期推进上市公司分类监管、精准监管、科技监管,健全风险防控制度,提升一线监管效能。从“管理办法”来看,深交所将上市公司风险分为高风险类、次高风险类、关注类、正常类四个等级,并将根据分类结果进行差异化监管。该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对上市公司实行风险分类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人工+科技”监管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它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做好风险监测智能平台的开发建设,推进监管经验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这才能推出上市公司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分类办法》明确,深交所将分别从财务舞弊风险、经营风险、治理及运作风险、市场风险、退市风险五个维度对上市公司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分类。在对公司年度报告审核工作完成后确定公司分类等级,后续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及公司风险变化情况等动态调整公司分类等级。 对上市公司实行风险分类管理,这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毕竟上市公司多了,各上市公司之间的风险也不一样,因此,这就有必要实行差异化监管,让高风险类公司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尤其是注册制也于8月24日在创业板正式落地,而创业板注册制更加突出市场化的特点,不仅取消了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同时也放宽了老股的涨跌幅限制,将10%的涨跌幅限制调整为20%。这种涨跌幅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放大了市场的投资风险。这就更加有必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可以说,对上市公司实行风险分类管理是适应注册制发展的一种需要。 当然,对上市公司实行风险分类管理也是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一种需要。面对市场上近4000家上市公司,投资者很难在短时间甚至是在第一时间里弄明白这些公司的投资风险。而通过这种风险分类的方式,可以让投资者对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看得清楚明白,这就有利于投资者回避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有了这个风险分类,没有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就会远离那些高风险公司的股票,而持有这类高风险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也会抛售所持有的高风险股票。因此,此举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 不仅如此,对上市公司实行风险分类管理,也可以对有关上市公司起到一种敦促作用,或是敲警钟的作用。比如,对于高风险公司来说,不论是面临财务舞弊风险、还是经营风险,或是治理及运作风险,高风险的警钟时时都在耳边响起,包括信息披露也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这种做法对于高风险与次高风险的上市公司来说,堪称是“警钟长鸣”。 而对于市场上的“庄家”以及意欲操纵股价的机构来说,对上市公司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将是具有震慑作用的。这至少表明,要操纵高风险类与次高风险类股票的价格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股票的风险已经明码标价了,再忽悠投资者就不容易了。投资者将会远离这些高风险的股票,而监管者又会加强对这些高风险股票的监管。如此一来,庄家或机构要操纵高风险股票就不那么容易了。 当然,从加强市场监管的角度来说,对上市公司实行风险分类管理,也为管理层进行差异化的监管提供了依据。如此一来,对于那些正常类风险公司,日常监管可以相对宽松一些,相反,高风险类公司的日常监管会更加严格一些。比如,同样是股价异动,风险正常类公司的股票,监管时或许可以放松一些,而高风险类公司或许连续两个涨停就有可能引发公司股票的停牌,在未来的监管中,这将是很正常的。 总之,对上市公司实行风险分类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特别是注册制发展需要的一种与时俱进的监管方法。但如何标识这种风险等级,让投资者看到这种标识后就对风险等级一目了然,这是风险分类管理方法本身没有解决的问题。本人建议参照ST处理的做法,在股票名称前对上市公司的风险等级加以标注,如此一来,每家公司的投资风险就可以清晰地体现在其股票名称之中,方便投资者的了解。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646家广东上市公司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294家广东上市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增长,295家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为正且增长,211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占比32.66%。 记者注意到,二季度广东上市公司业绩转暖趋势较为明显,当期共有364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为正且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半数,并且数量较一季度的197家增长了167家。 对此,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方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套组合实施中,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投资和消费热度开始稳步回升。特别是广东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投资、企业优惠和补贴等一系列供给侧政策措施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产业逐步恢复振兴态势的同时,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减少,业绩出现回暖。” 申万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告诉记者:“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回暖,与当期开工率回升、生产经营逐步正常有关,其实整个国家基本上也是这种情况。广东地区受益于出口复苏较快,加上信息产业回升强劲,因此经济状况较好,上市公司经营也比较理想。” 医药、通信行业增长较快 从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规模角度看,广东辖区的金融、地产行业企业继续领跑。上半年,营业收入排名前十以及归母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广东上市公司中,来自金融或是地产行业的分别有5家和7家。其中,中国平安上半年分别以6299.56亿元的营收和686.8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继续蝉联双料榜首。 头部企业中,来自制造业的企业表现也比较亮眼。646家广东上市企业中,工业富联位居营收排行榜第二,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继续保持前十。而比亚迪、中兴通讯、立讯精密和TCL科技的营业收入也位居前二十。 从营收增长速度来看,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广东省医药制造企业的增长速度普遍较快,其中达安基因和华大基因上半年分别以313.63%和218.08%的营收同比增速位列第一、第三。 对此,达安基因表示,上半年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公司高效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全力保障市场供给,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PCR市场的龙头地位,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华大基因则称,上半年市场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需求大幅增长,公司凭借在基因组学及感染防控领域多年研发与业务经验积累,整体经营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 就净利润增长速度来看,通信行业比较突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名前十的广东上市公司中,多达5家企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上半年欧菲光实现归母净利润5.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3倍,增速位列第一。 对于医药、通信计算机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快,王方方认为:“因为疫情的原因,上半年医疗设备和产品需求显著增加,医疗行业企业订单猛增。企业为满足国内外刚需,投入和生产能力加大,经营业绩出现较明显的提升。同时,国内国际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购物、在线文化娱乐活动、在线医疗诊断等行业需求暴增,也催生了国内通讯和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多家广东上市公司第二季度业绩回暖 整体来看,根据Wind数据,上半年646家广东上市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速度中值为-3.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速度中值为-3.47%,业绩略有下滑。 不过,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运行稳步复苏,不少广东上市公司在二季度迎来了业绩的回暖。 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发现,今年第二季度,646家广东上市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速度中值为7.1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速度中值为11.55%,增长迹象明显。数据还显示,在二季度,共有364家广东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为正且同比增长,较一季度的197家增长了167家。 以工业富联为例,中报显示,公司在二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966.00亿元和31.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7%和21.85%,扭转了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速度为负的局面。工业富联对此称,二季度受益于防疫措施的有效开展,以及疫情的逐步缓解,市场供给和需求全面复苏,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净利润水平显著回升。 比亚迪也在二季度实现“逆袭”。Wind数据显示,比亚迪在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8.24亿元,同比增长28.06%,增速转正。比亚迪还预计1-9月份的累计净利润为28亿元-3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77.86%-90.56%。比亚迪称,2020年第三季度,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汽车行业稳步复苏。 除了比亚迪以外,截至9月2日,另有26家广东上市公司对前三季度业绩进行了预增公告。 对于上市公司下半年业绩走势,桂浩明表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在三季度应该能够延续,经济逐季改善是大趋势,估计在明年一季度会达到高点,届时由于可比基数低,增速可望超过7%。” 王方方认为:“国家实施的刺激需求政策,将在未来短期一年内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再加上持续配套实施的供给侧政策组合,不断落实的企业减压减负措施,能够为企业业绩提升带来相对乐观的助推。”
从2019年以来,A股市场已经走出了一轮牛市行情。但是,在最近一两年的牛市行情中,却并不是多数投资者可以轻松盈利,而在实际情况下,多数人还是跑输同期的市场行情。在A股牛市氛围之下,也并不是人人获利的时刻。 机构抱团取暖,这是这些年来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从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到五粮液(行情000858,诊股),再到不少我们熟悉的白马股身影,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共性,那就是这些上市公司股票往往聚集了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少则数十家或上百家,多则数百家乃至上千家机构。 从近年来A股市场的表现分析,最容易跑赢市场指数的,往往属于那些机构云集的白马股或蓝筹股。与此同时,在这些年来的市场状况来看,整个市场似乎存在着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运行特征,对本身已经走得很强劲的白马股,却继续保持着原来的上涨趋势,甚至因市场环境的持续回暖而出现加速上涨的行情。但是,对一些本身质地不差,但却因缺乏机构资金关照的上市公司,近年来的股价表现却比较平淡。至于部分绩差股或质地一般的上市公司,更是明显跑输同期市场指数的表现,A股市场两极分化的迹象还是非常明显的。 机构抱团取暖,本质上还是一把双刃剑。在市场行情持续向好或上市公司质地持续向好的背景下,机构抱团取暖更容易推动股价的合力上涨,在机构资金分歧较少的环境下,一方面是基金机构做高净值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机构投资者不断推高股价的愿望,并导致后来者用越来越高的成本才能够参与其中,从而达到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提升竞争效率的影响作用。 今年,正好碰上了特殊的时期,在全球市场开启宽松流动性模式的背景下,国内无风险利率趋于下行,反而更进一步促使国内资本市场的优质资产、稀缺资产的估值溢价进一步攀升。就目前来看,无论是白酒行业的头部企业,还是牵涉到酱醋类的头部企业,市场都愿意为这些上市公司给予很高的估值溢价。例如,在几年前,贵州茅台估值达到30倍左右,已经是很高的估值水平了。但是,到了现在,市场却可以接受贵州茅台超过40倍的估值水平,即使上市公司本身的赛道很好、护城河很宽,但即使按照每年10%左右的盈利增速计算,在平常的市场环境下,这一估值水平已经透支掉今年乃至明年的盈利预期。 不可否认的是,对部分行业头部企业的估值溢价现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宽松流动性预期的影响,但除此以外,则离不开机构抱团取暖的效应。在单边上涨的行情中,机构越云集的企业,反而越容易获得更多资金的关照,在机构投资者合力做多的背景下,却助推了股票价格的持续上涨,甚至涨到投资者也会怀疑人生。 在牛市环境下,赚钱难度会明显高于熊市市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数人可以跑赢同期市场指数的表现。不过,在以资金推动主导的市场环境下,与机构一起抱团,未必会是一件坏事,有时候可能会获得超预期的投资回报。 不过,正如上文所述,机构抱团取暖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单边做多的市场行情下,机构抱团会加速股价的上涨,市场更容易接受高估值溢价的空间。但是,当市场出现趋势拐点,或机构资金开始出现明显分歧时,那么机构抱团的弊端也会迅速展现,有时候上市公司遇到了黑天鹅事件,股价的集中抛售压力却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这恰恰也是机构抱团的潜在风险之一。
57家陕西本地上市企业半年报整体表现较好。陕西5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473.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8%,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53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22.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较一季度的同比下降7.15%出现大幅回升,与二季度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趋势一致。 41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从上半年陕西上市公司的数量看,首先陕西上市公司的数量比2019年增加了3家,这也反映了更多优质陕西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财税专家、西北大学国际商学院客座教授仝铁汉对记者表示。 “整体上看,今年上半年陕西的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多、经营业绩好的企业还是集中在传统的资源类和制造类企业,旅游、餐饮、消费等行业的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大。”仝铁汉表示。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上半年陕西收入前十的上市公司里,陕西煤业、陕天然气、金钼股份等属于能源资源类企业,中航飞机、航发动力、彩虹股份和陕鼓动力等都是制造类企业。 “采掘行业仍是陕西上市公司中的第一大行业,上半年实现营收425.05亿元,占陕西上市公司总营收的近三成;紧随其后的是电气设备行业,实现营收266.71亿元,占比18%;第三位是国防军工行业,实现营收253.42亿元,占比17%。这三个行业合计贡献了陕西上市公司64%的营收。”开源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刘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盈利方面,今年上半年,陕西有41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57家企业的72%。 “从归母净利润角度来看,上述三个行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20年上半年共实现归母净利润约97.07亿元,贡献了陕西上市公司整体近八成的盈利。各行业板块中,电子、商业贸易、医药生物和休闲服务板块出现亏损,体现了消费和服务业复苏落后于生产的状况。”刘浪表示。 “从增速角度来看,陕西上市公司涉及的17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的业绩出现负增长,除了出现亏损的电子、商业贸易、医药生物和休闲服务板块,还包括有色金属、建筑装饰、化工、公用事业、房地产和采掘板块,表明虽然经济复苏进程仍在持续,但上半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尚未得到完全消化,下半年经济复苏仍然是艰巨的任务。”刘浪称。 “不过,与一季度相比,多数行业增速跌幅收窄,考虑到更多经济刺激政策和财政支持在三季度落地,预计三季度陕西上市公司的业绩将继续改善。”刘浪进一步分析称。 隆基股份逼近陕西“盈利王” 今年上半年,陕西煤业以49.86亿元的净利润连续第4年摘得陕西上市公司的“盈利王”。盈利规模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是隆基股份的41.16亿元和西安银行的13.48亿元。 在刘浪看来,陕西煤业是陕西上市公司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上半年实现营收超387亿元,营收规模独占鳌头,一家公司贡献了陕西上市公司整体四分之一的营收,净利润虽然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但仍然高达49.86亿元,在陕西上市公司上半年总盈利中占比超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半年报,隆基股份净利润尚不足陕西煤业四分之一。2018年、2019年上半年,隆基净利润约是陕煤的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隆基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04.83%,净利润达到了陕西煤业的82%。 “陕西另一个重量级企业则是隆基股份,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01.41亿元,逆势实现了近43%的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则更加突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1.16亿元,占陕西上市公司总盈利的三分之一。”刘浪对记者表示,隆基股份已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龙头,其业绩快速增长体现了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作用。 上半年陕西上市公司公司中业绩表现最差的企业则是彩虹股份,虽然公司上半年营收大幅增长,从去年同期的20.86亿元提升至39.40亿元,跻身陕西上市公司营收前十位,但却持续亏损,并且亏损数额从上年同期的2.41亿元扩大至16.78亿元,成为陕西上市公司中亏损最大的企业。“彩虹股份的困境主要是由于LCD面板行业当前整体处于周期底部,行业进入产能出清阶段。”刘浪分析称。 在仝铁汉看来,投资者在分析企业利润时,不但要看利润总额,还要看利润的来源和结构。如果一家企业主业经营出现亏损,主要是靠收到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实现盈利的,那么就意味着这家企业在经营与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改善和提升空间。“从盈利能力来看,陕西的上市公司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对亏损金额大或连续亏损的企业来讲,下半年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收官,646家广东上市公司交出上半年“成绩单”。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211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占比逾三成。 记者注意到,二季度广东上市公司业绩转暖趋势较为明显,当期共有364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为正且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半数,并且数量较一季度的197家增长了167家。 对此,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方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套组合实施中,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投资和消费热度开始稳步回升。特别是广东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投资、企业优惠和补贴等一系列供给侧政策措施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产业逐步恢复振兴态势的同时,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减少,业绩出现回暖。” 申万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告诉记者:“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回暖,与当期开工率回升、生产经营逐步正常有关。广东地区受益于出口复苏较快,加上信息产业回升强劲,因此经济状况较好,上市公司经营也比较理想。” 金融与地产行业企业继续领跑 从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角度看,广东辖区的金融、地产行业企业继续领跑。上半年,营业收入排名前十名上市公司中,有5家金融地产公司,分别为: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A、平安银行、保利地产;归母净利润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金融地产公司,分别为: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万科A、保利地产、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其中,中国平安上半年分别以6299.56亿元营收和686.83亿元归母净利润继续蝉联双料榜首。 另外,646家广东上市企业中,头部企业工业富联位居营收排行榜第二名,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继续保持前十。而比亚迪、中兴通讯、立讯精密和TCL科技的营业收入也位居前二十。 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广东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普遍较快,其中达安基因和华大基因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13.63%和218.08%,位列第一名和第三名,而游戏上市公司中青宝以同比增长229.09%位列第二名。 在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名前十的广东上市公司中,5家企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上半年欧菲光实现归母净利润5.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3倍,增速位列第一。 对于医药、通信计算机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快,王方方认为:“因为疫情的原因,上半年医疗设备和产品需求显著增加,医疗行业企业订单猛增。企业为满足国内外刚需,投入和生产能力加大,经营业绩出现较明显的提升。同时,国内国际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购物、在线文化娱乐活动、在线医疗诊断等行业需求大幅增长,也催生了国内通讯和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二季度业绩增长迹象明显 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发现,今年第二季度,646家广东上市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速度中值为7.1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速度中值为11.55%,增长迹象明显。数据还显示,在二季度,共有364家广东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为正且同比增长,较一季度的197家增长了167家。 以工业富联为例,中报显示,公司在二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966.00亿元和31.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7%和21.85%,扭转了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速度为负的局面。工业富联对此称,二季度受益于防疫措施的有效开展,以及疫情的逐步缓解,市场供给和需求全面复苏,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净利润水平显著回升。 营业收入位居前二十的比亚迪也在二季度实现逆袭。Wind数据显示,比亚迪在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8.24亿元,同比增长28.06%,增速转正。比亚迪还预计1月份-9月份的累计净利润为28亿元-3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77.86%-90.56%。比亚迪称,2020年第3季度,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汽车行业稳步复苏。 除了比亚迪以外,截至9月2日,另有26家广东上市公司对前三季度业绩进行了预增公告。 对于上市公司下半年业绩走势,桂浩明表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在三季度应该能够延续,经济逐季改善是大趋势,估计在明年一季度会达到高点,届时由于可比基数低,增速可望超过7%。”
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将在北京举办。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参加本次服贸会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60家(不包括金融行业),其中以生物医疗、在线教育、游戏和智能制造类企业居多,另有部分影视、旅游、零售以及食品类上市公司参与。 各类新品亮相教育服务专题展 2020年,新冠疫情催生了在线经济的大发展,远程教育是其中之一。2020年服贸会设立的教育服务专题展,吸引了包括豆神教育、中文在线、科大讯飞等多家上市公司,以及人民网子公司文华在线、新三板公司世纪明德等。 刚刚由立思辰更名而来的豆神教育把本次展会视作一个对外展示全新品牌形象的机会。据了解,原上市公司旗下的在线学习平台“诸葛学堂”、“诸葛学堂会员卡”等产品和服务都将使用统一的“豆神”品牌,进行教育和泛文化创新板块的布局及公司品牌的宣传推广。本次展会期间,豆神教育旗下的“豆神魔卡”、“豆神魔盒”等教游一体的新产品将集中展示。 科大讯飞本次将携旗下讯飞智慧教育品牌参加教育服务专题展。记者了解到,公司将集中展示OMO泛在化教学解决方案、个性化学习方案,以及智慧校园系列产品等。在人工智能方面,科大讯飞将带来创新教育系列产品展示。该产品以AI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以人工智能课程开发和人工智能师资培育为两翼,以人工智能活动开展为载体,旨在为K12阶段学校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助力。 以数字阅读和游戏发行等为主营业务的中文在线,今年以来开始在教育领域发力。本次服贸会上,中文在线将展示AI视频教学解决方案、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以及学科精品微课等产品服务。 用抗疫成果展示医疗卫生服务实力 本届服贸会的另一个亮点是设立了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该展区以“世界防疫合作”“中国抗疫故事”“中医药抗疫”为主题,不仅聚集了国际全产业链的科技成果,还突出了中医药在防疫抗疫中的作用,从医药、器械、信息化等领域企业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方案和亮点产品多方面进行展示。除了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机构参展外,更汇聚了包括同仁堂集团、以岭药业、步长制药等在内的40余家中医药企业。 同仁堂集团将展示“扶正避瘟饮”全球覆盖图,设置药品、四诊仪、安牛全息投影、草本萃取机、智慧医疗等体验互动。据介绍,此次抗疫中,同仁堂集团成立了境外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确定“一国(地区)一策”中医预防方案,并推出中医预防处方“扶正避瘟饮”系列。 以岭药业将有两个展位同时参展,分别在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据了解,公司将重点展示专利中药连花清瘟为国内外抗疫作出的贡献等内容。以岭药业常务副总经理张蕴龄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让越来越多的国际消费者认识到中医药的优势和重要性,也给以岭药业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多机遇。近年来,以岭药业已经完成了十多项专利中药的循证医学研究,均获得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评价。 此外,记者了解到,中国生物将线上线下同步展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等产品。科兴控股将展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中国首支通过WHO预认证的甲肝灭活疫苗孩尔来福、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EV71疫苗益尔来福等产品。金域医学将带来其检验检测高新技术平台。明德生物将在线上展示公司的全线检测设备及仪器,包括在抗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冠核酸试剂、抗体检测试剂、血气分析仪等。 文娱类上市公司吸睛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线上娱乐需求大幅度增长。本届服贸会上,将出现多家文娱类上市公司的身影。 完美世界将在服贸会上重点展示旗下手游《非常英雄》、《新笑傲江湖》以及公司同名手游《完美世界》。记者从公司获悉,此次参展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推出系列文创产品的展示,包括:《新笑傲江湖》手游联合“天下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以及三位苗族文化非遗传承人,在游戏中重现苗疆千年历史文化特色;新《诛仙》手游与敦煌文化联动,将敦煌传统乐器、历史文化与手游内容结合等。 昆仑万维旗下集中于网络游戏研发、运营和全球发行的游戏平台“GameArk”将在服贸会期间亮相。据悉,公司将重点推广经典游戏产品《部落冲突》、最新作品《仙剑奇侠传》移动版,以及由GameArk联合KLabGames(日本知名游戏厂商KLab株式会社)开发的3D动作手游《BLEACH境·界-魂之觉醒:死神》。 文投控股将带来包括百集冬奥纪录片《2022再出发》、冬奥冰雪主题动画系列片《2022去北京》、与冰雪运动为主题的音乐剧《冰雪精英》等多款影视作品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