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管理的基金在1月份大举加仓银行板块,引发市场关注。 当前普遍处于破净状态的银行股,是否有望启动一定级别的行情?千亿资金南涌香江,港股中的银行股面临着怎样变数?疫情得到遏制后,经济复苏对银行业绩的拉动会否迎来配置机会,券商中国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机构投资人士。 保险是银行重仓投资者之一,估值合理、股息率高,具有良好的安全边际,是以往保险爱银行的重要原因。接受采访的保险机构人士认为,当前银行板块的分化非常严重,仍需寻找到核心资产。也有人认为,股息率高的银行对保险机构有配置价值。 银行股到了配置窗口? 去年以来A股的结构性行情,在银行板块也有演绎。 受到去年四季度业绩增长超预期的影响,银行指数上涨得并不少,但是拆开细看,有银行不断创新高,有的却继续向下寻底。 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为23.38倍,而银行股的平均市盈率为6.56倍,二者比值为0.28,虽比2020年三季度0.27略有上涨,但仍是2011年以来的低点。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以1月27日收盘价计算,A股37家上市银行市盈率的中位数为7.14,市净率的中位数0.87。市盈率最高者为宁波银行(行情002142,诊股),为16.63,其次是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16.61,最低者贵阳银行(行情601997,诊股)为4.31;市净率最高的也是宁波银行,为2.36倍,最低的华夏银行(行情600015,诊股)0.44倍。 据数据,46家香港银行股的市盈率中位数为6.1,最高者汇丰控股为28.8、最低的哈尔滨银行为1.48;市净率中位数为0.49,最高的是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为2、最低的仍是哈尔滨银行为0.20。 两市银行股普遍处于破净状态。放到整个金融板块里,银行股的估值也是较低的。目前恒生金融业指数57家成分股市盈率中值7.8,市净率中值约0.74,大幅高于银行股,可见是银行板块的估值拖累了恒生金融业指数。 对于银行股是否到了配置窗口,有保险机构表示,便宜未必是配置的理由,选股仍然要看增长潜力。 港股银行有黄金?反弹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了 香港银行板块里真的有黄金吗?回顾近一年香港银行股的走势,2020年初因为疫情导致股价出现一波明显下行,到四季度,恒生金融业指数便已出现反转迹象——或许银行股的黄金坑已经过去了。 以汇丰控股、渣打银行为例,从去年9月份的低点到现在反弹已经超过50%、45%。 去年9月底后出现的反弹中,香港市场哪些银行被南下资金交易得最多? 查询深港互联互通持股记录发现,最近3个月,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增持银行股6.7亿股。其中,工行、建行、浙商银行(行情601916,诊股)、邮储、中信银行(行情601998,诊股)、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恒生银行和招商银行是增持排名前十的银行。中行、农行和重庆农商行分别为减持前三名。 据港股二级市场最近一月的行业成交数据,银行业成交量284亿股,成交金额1841亿,占同期市场成交额的4%。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超过2600亿港元,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四分之一。 汇丰研究在近日的报告中列出了过去一个月南向资金持仓最重十大港股,包括腾讯、建行、美团、工行、小米、汇控、中移动、中芯、港交所及舜宇。 据汇丰研究预计,在乐观情境下,2021年一季度南向资金流入预计达3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去年末季港股累计股票交易总额(约6.8万亿元)的5.1%,全年预计达8000亿元(相当于同比增32%),专注于稀有性及具价值股份。 AH溢价依然可观 虽然港股银行去年四季度出现反弹,但目前两市银行股的价差依然可观,港股银行仍有估值优势。 14家两地上市的银行中,招商银行A股溢价最少,为3.81%,除此之外的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建行、邮储等13家银行H股都大幅折价于A股。 一直以来,H股银行相比A股都要折价,并不是没有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对于内地银行的经营模式存在理解上的障碍,对内地经济发展、银行资产质量存在顾虑,使得投资者倾向于对境内银行估值折价来抵补风险。 未来,随着内地资金在港交易比重的增加,过去折价的现象会不会逆转,值得观察。 采用烟蒂投资策略? 券商中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机构虽然认识到银行股当前的配置价值,但对银行股成长性却无太高期待,倾向于“烟蒂式投资”策略,在有安全边际的时候买入,适时退出。 随着疫情的稳定,虽然经济走上复苏,但银行不良资产的暴露有一定滞后性,有投资人对银行资产质量存在担忧,认为当前银行股低价有一定合理之处,不可掉以轻心。从更长周期看,直接融资占比增加、间接融资占比减少是大趋势,银行股的弹性受到限制。 随着内地投资者涌向港股市场,各大券商也开始积极推荐银行。 野村日前发布研究报告,将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目标价由7.64港元上调0.5%至7.68港元,重申“买入”评级,并将银行去年及今年的盈利预测分别上调6%和2%。 小摩发布研究报告,将汇丰控股目标价由33.5港元上调至43港元,评级“中性”。渣打集团目标价自49港元上调至60港元,评级“增持”。 报告中称,汇丰及渣打过去三个月股价分别提升27%及24%,升幅跑赢恒指的22%,主要受到盈利前景好转、监管机构容许恢复派息等因素支持。预计在净息差回稳、贷款温和增长,及信贷正常化等因素支持下,公司盈利增长前景将进一步恢复。
北京市小客车指标管理信息系统25日发布通告,2020年第6期小客车指标申请配置工作安排公布,12月26日10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配置。配置现场将在公证人员的公证下,选取申请人代表,操作设备,生成随机种子数,产生配置结果。据悉,北京48.7万人申请新能源车指标。 通告显示,经审核,截至12月8日24时,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3559650个有效编码、单位共有72867家;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487232个有效编码、单位共有12825家。 对比来看,本期普通车、新能源指标申请人数相比上期有所增加。 10月25日公布的第5期摇号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24时,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3509124个有效编码、单位共有70117家;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466453个有效编码、单位共有11887家。 按此计算,本期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增加20779个有效编码。 通告指出,审核结果于12月25日9时公布,申请人可登陆北京缓解拥堵网站(www.bjhjyd.gov.cn)或到各区对外办公窗口查询审核结果。 本期将配置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6370个;配置单位普通小客车指标270个。 按照《关于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轮候配置有关规则的通告》规定,个人和单位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已用尽,审核通过的有效申请编码按照规定将继续轮候配置。 通告明确,指标配置工作结束1小时后,申请人可在北京缓解拥堵网站公布栏下载文件查看配置结果,也可通过拨打电话12580查询当期配置结果。 12月27日至12月31日,网站调整、暂停服务,期间仍然可以在公布栏下载文件查看配置结果。2021年1月1日起,申请人可登录网站用户中心查询配置结果。由于指标配置当日网站访问量较大,建议申请人错峰查询。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展望2021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从全球经济来看,发达经济体已经开始大量接种疫苗,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尽快恢复。然而,考虑到疫苗的生产、分发和接种需要一定时间,再加上发达经济体尚未采取有效社交隔离措施,建立群体性免疫仍然需要时间,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将持续,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呈现弱复苏格局。 从国内经济来看,虽然经济已经几近恢复正常,然而面临的各种结构性矛盾依然较多,下行压力仍然不容忽视,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可能呈现前高后低态势。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实现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日益成为普通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现给出2021年个人理财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A股:增持 2020年A股主要指数表现良好。上证指数上涨13.87%,沪深300指数上涨27.21%,中证500指数上涨20.87%,创业板指数上涨64.96%,科创50指数上涨39.30%。展望2021年,股市仍可能继续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从估值的角度来说,当前A股估值依然不高。截至2020年末,上证A股平均市盈率为15.9,深证A股平均市盈率为34.6,与历史水平相比依然不高。二是货币环境依然有利。鉴于全年经济可能呈现前高后低态势,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预计2021年市场中枢利率水平将会下移,流动性也将保持合理充裕,有助于推动股市持续上行。同时,监管部门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有助于资金流向股市。三是国际资本流入境内股市的规模仍可能继续上升。近年来,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股票规模持续上升,已经由2014年初的3448.43亿元上升至2019年9月末的2.75万亿元。当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新常态,A股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对配置价值日益凸显。再加上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市场指数被纳入国际指数越来越多,海外投资者,特别是主权财富金、养老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会进一步加大中国股票市场的配置力度。四是拜登政府上台有助于改善市场情绪,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综合判断,预计全年上证指数有望攀升至3800点左右。 配置建议:★★★★★ 二、美股:中性 受疫情影响,2020年美股出现剧烈波动,2020年2-3月,美股出现巨幅下跌,随后在大规模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下美股迎来强力反转。全年来看,纳指涨幅高达43.64%,标普500指数上涨16.26%,道指上涨7.25%。展望2021年,美股多空因素并存。从经济基本面来看,虽然美国已经开始大范围接种疫苗,然而这一过程依然需要时间,疫情形势出现显著改善的时间将可能相对较晚,美国企业盈利能力的修复也可能较为缓慢。从货币政策来看,预计2021年美联储仍然将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一定的资产购买力度,这将为美股带来支撑。从估值来看,目前美国三大股指市盈率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一旦出现意外事件,可能会给美股带来较大下行压力。从政治环境来看,拜登政府上台有助于投资者风险情绪的改善,拜登政府亦有可能推出更大力度的财政刺激措施,有利于美股继续上涨。综合判断,预计美股仍将继续上涨,但涨幅将不及2020年。并且,鉴于美股已经处于高位,波动也可能较大。 配置建议:★★★☆☆ 三、港股:谨慎增持 从港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港股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港股估值不高,AH溢价指数位于140附近,港股估值存在优势;二是美联储仍将持续宽松以及美元走弱均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入港股;三是如果A股上涨也会带动港股上涨。然而,港股同样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港股受国际股票市场影响较大。当前美股已经处于高位,一旦美股出现大幅调整也将波及港股。二是A股比港股更具有吸引力。虽然港股相比于A股有估值优势,然而2021年人民币有可能继续上涨,并且国际投资者配置A股处于低位,因此国际投资者投资A股的热情可能更高。综合来看,2021年港股可能出现上涨,但是涨幅可能不及A股。 配置建议:★★★★☆ 四、理财产品:中性 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各种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对于多数居民来说,资产保值要求优先于增值要求。因此,仍应该继续将高比例的资金用于配置理财产品,尤其是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售的安全性高、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考虑到2021年利率水平大概率持续下行,理财产品配置的性价比也将越来越低。对于资产配置规模相对较大、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的居民,可以购买一定规模的增强型理财产品。即该理财产品的大部分资金用于配置低风险固定收益类金融资产,少部分资金通过使用各种策略博取超额收益。另外,购买理财产品除了低风险要求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购买时间越早越好。鉴于全年利率水平可能前高后低,因此越早购买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越理想。二是如果流动性需求不强,建议买略长期限的理财产品。由于从中长期来看利率水平可能总体是下行趋势,通过购买相对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有助于提前锁定收益。三是要审慎选择理财产品。一般来说理财产品大部分用于配置固定收益类证券。考虑到近期债券违约较多,国企债券刚兑信仰也被打破,部分所谓的低风险低收益理财产品也可能出现损失。因此,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一定要仔细分析,避免买到高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 配置建议:★★★☆☆ 五、黄金:谨慎增持 2020年,由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遭受重创,避险情绪升温,再加上全球央行联合实施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黄金价格持续上涨,COMEX黄金期货收盘价从年初的1,516.90美元/盎司上涨至年末的1,892.70美元/盎司,涨幅高达24.77%。展望2021年,黄金价格仍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涨幅可能不及2020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美元走弱。鉴于2021年全球经济可能出现复苏,投资者风险情绪将得到改善,美元指数可能继续走弱。二是全球主要央行将延续宽松政策。鉴于前期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较大,全球经济很可能呈现弱复苏态势,货币政策仍将总体维持宽松。利率水平维持在低位更长时间有利于黄金价格继续上涨。三是投资者配置需求依然较大。黄金作为一种没有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具有多种优良的特性,可以有效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比。目前,全球投资者对黄金的配置规模依然偏低,出于资产配置的需要将继续增配黄金。四是黄金供给增加十分困难。以人类现有技术能力增加黄金供给难度较大,目前全球已开采黄金也仅为19万吨左右。在黄金供给严重受限的情况下,任何边际需求的增加都可能推升黄金价格进一步上涨。综合判断,2021年黄金价格将继续上涨。然而,考虑到当前黄金价格已经部分反映了市场预期,预计涨幅可能相对有限。 配置建议:★★★★☆ 六、房地产:减持 展望2021年,房地产价格调整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居民杠杆率上升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近年来居民杠杆率上升速度较快,2020年更是呈现加速上升态势。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由2019年末的55.8%上升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的64.1%。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居民杠杆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如果再加上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及民间借贷,粗略估算当前中国居民杠杆率已经十分接近美国。二是居民收入增速持续放缓。2018年以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低于经济增速,显示居民收入增速仍处于趋势性下行通道。三是对房地产监管将进一步升级。前期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带来了诸多问题,大量信贷资源流向房地产,导致信贷资源出现错配,居民杠杆率大幅上升,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挤出效应,不利于构建国内大循环。预计对房地产将进一步从严监管,以控制房地产企业杠杆率,促使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四是房价已经处于高位,租金回报率也较低。如果房价不能维持上涨趋势,那么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性价比很低的资产,下跌概率也会上升。综合判断,2021年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调整压力,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动能将严重削弱,三四线城市房价面临较大下跌压力。 配置建议:★☆☆☆☆ 免责声明:第一,以下内容均属本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第二,市场瞬息万变,各种风险明显增多,正文给出的建议仅是根据当前形势作出的判断。一旦形势发生变化,部分建议也可能需要调整。第三,居民理财本身是一项十分专业的金融活动,需要结合自身资产规模、资产结构、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收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制定,而不是简单的买什么以及买多少的问题。第四,正文内容仅是方向性建议,至于具体配置比例不同人之间可能差别极大,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综合决定。 作者简介:张启迪,金融学博士,高级经济师,CFA,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电子邮箱:zhangqidi1@126.com。
摘要 2020年A股指数领涨全球主要股指,一方面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以及私募证券基金规模大增,为市场带来大量增量资金,另一方面注册制下IPO明显提速,增加了股市的供给,A股呈现了“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展望2021年,注册制和退市制度将加速推进,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到期,A股市场有望延续繁荣,主要股指将表现稳健,但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没有成长潜力的微小市值股票将面临较大的估值下修压力。 回顾2020,A股领涨全球。受益于我国率先控制住新冠疫情并重启经济,2020年全球主要股票指数中,A股指数涨幅居前。但市场分化明显,虽然指数涨幅较大,但全市场个股涨幅的中位数只有2%左右,有40%以上的个股是下跌的。 中泰时钟宏观指标体系跟踪: 1)经济产出:2021年上半年大概率维持回升态势。根据中泰时钟产出维度的领先指标,产出增速明年上半年将维持回升态势,下半年可能取决于接下来的财政、信贷以及房地产调控等政策的方向和力度。 2)通胀维度:随着经济企稳恢复,通胀压力将增大。从过去一年货币超发的力度、经济产出缺口、输入性通胀压力三个方面来看,随着产出缺口转正,通胀压力会增大。 3)政策维度:货币政策仍处于较宽松的状态;信用扩张力度恢复至2014年的水平,进一步扩张可能会受到地方政府稳杠杆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压制;今年的财政政策明显比过去两年积极,主要受益于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的大幅提升,2021年财政支持力度可能难以超过今年。 2021年资本市场主要驱动因素展望:注册制改革和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可能是市场阶段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加速将深刻影响A股的市场风格,小市值绩差股存在较大的估值修复压力。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到期将对信托、保险、银行理财等机构的资产配置和居民的财富配置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资金流入公募基金和股票市场。 2021年大类资产配置观点: 1)A股:指数表现稳健,结构进一步分化。资管新规实施有利于给A股带来增量资金,注册制下IPO提速增加股市供给,A股有望加强优胜劣汰,既利于筛选出牛股也需要面对较高的淘汰率。看好科技和消费的长期逻辑,中游制造业可能受益于疫情造成的全球供应链的重构。 2)港股:具有较高的相对配置价值。港股相对全球主要市场具有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特征。随着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比重提升,港股相对配置价值凸显。 3)美股:分化极致,对低利率依赖度高。 4)债券:利率维持震荡,信用利差可能扩大。 5)黄金:受益美元低利率,紧盯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动向。 6)大宗商品:国内经济复苏和全球央行放水利好大宗商品。 风险提示:1)估算的指标可能存在一定误差;2)国内外某些数据口径可能存在差异,数据可能存在缺失;3)政策或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 一、2020年市场回顾:A股领涨全球 1.1全球主流股指中A股涨幅居前 受益于我国率先控制住新冠疫情,重启经济,2020年A股总体的表现优于全球股市。在主流股指中,2020年以来的涨幅(截止12月15日),A股创业板指涨幅居首位,纳斯达克指数其次,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依次排随后,涨幅均超过标普500、印度、日本、欧洲等主要股指。 从个股来看,A股中有58%的个股涨幅为正(未统计2019年后上市的次新股),6%的个股(218家)涨幅超过100%,16%的个股涨幅超50%。 1.2 A股表现分化明显 从行业板块来看,大消费和科技板块涨幅更大,周期和金融表现相对较弱。中证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中证消费(+62%)、中证医药(+47%)、中证可选(+42%);而跌幅居前的三个行业是中证能源(-13%)、中证电信(-9%)、中证公用(-4%)。 从风格来看,2020年A股市场延续了2019年以来的成长占优的风格。从中证800成长指数和价值指数相对中证800等权指数的走势来看,成长指数相对涨幅明显,而价值指数相对大幅走弱,仅在11月有所反弹。 值得一提的是,中证龙头指数在2019年之前的走势与中证价值相关度比较高,而2019年以来走势分化。这反映了在2019年之前,大盘龙头股与低估值的价值风格股重合度较高,而近两年龙头股的确定性溢价得到明显体现,而低估值的传统行业的非龙头股表现显著偏弱。 1.3 2020年A股资金面:供需两旺 2020年A股市场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于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公募基金规模的大幅增加,这可能受益于资管新规下信托、银行理财等固收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和规模缩减。自2017年以来作为A股主要增量资金的外资流入(北上资金)在2020年有所放缓。而A股市场的主要供给(资金流出)来源于IPO新股和产业资本的减持,两者在2019年下半年以来明显提速。 2020年A股市场资金面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资金面的净流入对A股走势的影响明显。 1.4注册制下IPO提速 2020年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注册制改革的加速。IPO的家数和募集规模增幅明显,再融资和退市家数有所增长。退市家数虽然从2019年的10家增加到15家,但跟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仍处于很低的水平。 注册制改革和IPO提速对市场的风格影响明显,注册制下业绩差的小市值股票的壳价值下降,股价表现明显弱于股指。 二、中泰时钟宏观指标体系跟踪 2.1经济产出维度:2021年上半年大概率维持回升态势 从经济产出的领先指标来看,M1与M0过去12个月的增量差在拐点上领先名义GDP增速6个月左右。该领先指标自2019年一季度触底回升,目前尚未出现向下拐点,预示着经济产出增速在2021年上半年维持回升态势的概率较大。2021年下半年的经济产出增速可能取决于接下来的财政、信贷以及房地产调控等政策的方向和力度。 2.2通胀维度:未来通胀压力会增大 中泰时钟从三个宏观维度分析和预判通胀趋势:货币超发力度、经济产出缺口、以原油价格为代表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从这三个维度来看,未来通胀压力会增大。 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央行都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相对稳健和克制很多,但M2的增量相对名义GDP的增量还是大幅上升了,未来通胀上行具备了货币政策基础。 从经济产出缺口来看,2020年3季度开始,产出缺口逐步转正。当然根据滤波算法计算的产出缺口可能因为疫情期间的异常数据有所失真,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产出缺口转正的可能性较大。 从输入性通胀压力来看,全球央行大放水下,随着海外经济的企稳复苏,输入性通胀压力可能明显提高。 2.3政策维度 2.3.1货币政策 从央行各种货币工具投放的货币量以及银行间的货币利率来看,货币政策仍处于较宽松的状态。2019年以来,央行逐渐从数量调控为主转为价格(货币利率)调控为主。 从信用扩张来看,信用扩张力度自2019年以来持续恢复,目前已恢复至2014年的水平。中泰时钟信用扩张指标计算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力度和估算了银行表外业务规模的变化(可参考报告《中泰时钟:政策维度》)。从历史数据看,信用扩张对A股表现影响明显。 2.3.2财政政策 中泰时钟财政支持力度综合指标涵盖了公共财政支出以及政策性银行放贷、地方政府净融资(城投债、非标等)、PPP等准财政工具的影响。从综合指标来看,2020年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大于2018和2019年,其增量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大幅增长。 由于新冠疫情得到了控制,且地方政府杠杆普遍偏高,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财政工具可能会边际减弱。 2.3.3监管政策 监管政策的变化对资本市场影响明显,中泰时钟政策维度下构建了一些指标进行跟踪监控。银行业总负债的增量与社融增量之差可以反映资金“脱实向虚”的程度,这一指标在2020年4月明显拐头向下,也引起了利率债的转向。这与当时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打击资金空转的措施相对应。 中泰时钟构建的并购重组综合指标(按照并购标的市值与原有市值的比例加权,即越是小市值公司并购大市值标的,给予越高权重)对市场的市值风格有较好的预判作用。2016年4季度到2019年2季度期间,监管机构对并购重组以及定增再融资等采取了较严的措施,使得并购重组活跃度大幅下降,小市值股票的活跃度明显降低,表现较弱。但从2019年3季度以来,相关监管有所放松,并购重组逐渐恢复,有利于股票活跃度的提升。 三、2021年资本市场主要驱动因素展望 3.1研究阶段性的市场驱动因素,把握资产配置机会 中泰时钟框架下的政策、经济产出、通胀三个维度能较好的分析和把握国内宏观经济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但在某些时期,可能存在阶段性的市场主导因素,很难纳入到相对固定的分析框架下。比如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对投资者中长期信心的影响,可能对市场表现起到了主导作用。 2020年发生的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可能也是影响资本市场的阶段性主导因素。我们及时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在多个重要时点对疫情做出了前瞻性的预判,对把握A股、美股、原油、黄金等资产的配置机会提供了帮助。 3.2注册制改革可能是明年市场主导因素之一 自注册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相继实施以来,IPO明显提速。随着注册制以及退市制度改革加速推进,过去由于审批制造成的A股特有的一些现象可能改变,注册制的全面实施是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主导因素。那么注册制改革将从哪些方面影响A股市场呢? 3.2.1 注册制将缩小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部分股票估值下修压力较大 自科创板和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以来,IPO的速度有明显提升,但据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官网上披露的信息来看,截止2020年12月28日,排队等待A股上市的企业仍有1100家左右。 排队上市的企业较多,有一部分原因是A股注册制实施不久,之前审批制下积压了一些想上市的企业。但更多的原因可能是A股一二级市场存在较大的估值差,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较大的上市动力。 理论上讲,一个成熟的注册制下市场,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一个企业只有真正存在融资需求时才有动力上市,否则不会愿意上市而稀释原有股东的股权。而当二级市场估值水平过高时,大量的企业会选择上市(套利),从而使二级市场估值压低到合理水平。 因此,随着注册制的市场化程度加深,A股的部分公司(尤其是小市值公司)存在估值下修的压力。 3.2.2 市场化的退市制度推进,业绩差的小公司将进一步受冷落 作为注册制的配套,市场化的退市制度改革也将加速推进。这对过去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壳股”现象将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过去买了股票被套了就一直拿着等解套这种操作将不可行了,因为差股票很可能像香港市场上的“仙股”一样无人问津,最后退市。 过去一些业绩很差、市值很小的上市公司经常被关注,也有不少最后通过借壳上市实现华丽转身。因此,A股的小市值股票成交活跃度和市值占比都一直偏高。以市值中位数以下的股票的市值占比为例,A股明显高于其他市场。 3.2.3 注册制加强优胜劣汰:超级牛股建立在高淘汰率上 注册制有利于股市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培育和筛选出伟大的公司和超级牛股。但从纳斯达克的数据来看,淘汰率也很高。注册制下的投资具有更高的专业门槛。 纳斯达克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后累计涨幅超过1000倍的有6家,超过100倍的有50家以上,超过10倍的有200家以上。但是累计退市的公司超过10000家,现在处于上市状态的3000家左右的公司中,也有部分公司股价低于发行价。假如以选到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超10倍的公司为成功的投资,则在纳斯达克投资个股的“成功率”只有不到2%。选到高于发行价的个股的胜率也可能不到30%。 3.2.4 市场化机制下套利空间不可持续:打新收益率可能下降 由于过去具有几乎稳赚不赔的收益,“打新股”成为很多投资者都会参与的套利机会。有很多分析认为,注册制下IPO提速,明年可参与的打新次数会更多,因此打新收益会更高。 但在市场化的机制下,偏离合理水平的套利空间不可持续存在。如果新股上市后普遍都能上涨,那在市场化的机制下新股的发行价就可以再提高,直到其上市后没有确定性的上涨空间为止。可见,在审批制和管控发行价格下存在的打新套利空间,随着市场化机制改革的深入会变小乃至消失。 事实上,随着IPO提速,新股供应增加,新股上市后到第一次打开涨停板的涨幅已经有下降的趋势了。对比纳斯达克的数据,科创板新股上市后的涨幅存在不合理。 3.3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也是明年市场的重要驱动因素 资管新规自2018年实施后对资产管理行业和资本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2020年8月监管机构宣布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随着过渡期临界结束,资管新规对机构和居民的资产配置将产生重要影响,可能是明年资本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3.3.1 “非标转标”将给股市带来增量资金 首先,资管新规对非标资产投资比例的限制,要求非标转标,将促使信托、银行理财、保险等机构提高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的配置比例。以信托余额的投向占比为例,投向非标资产的占比自2020年以来开始明显下降,阈值对应的是投向股票和基金的占比明显提升。 3.3.2 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增加股市相对吸引力 资管新规实施后,收益相对较高的非标资产被削减,各种监管套利的漏洞被堵上,信托、理财产品等的收益率明显下降,增加了股市的相对吸引力。 今年国债收益率自4月份后抬升明显,对股市的不利影响却不明显,这是因为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固收产品的收益率下降明显。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固收类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比国债收益率更具代表意义。 3.3.3 净值化和打破刚兑有利于资金从固收类产品转移到基金和股市 净值化转型和打破刚兑也有利于资金从信托、理财等固收类产品转移到基金和股市。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主要投资于非标的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最先开始下降,随后信托资产以及银行理财规模都明显下降。与之对应的是股票型和混合型的公募基金规模自2019年以来加速上升,2020年募集规模创历史新高。 3.3.4 资管新规明年的影响将大于今年 资管新规的实施将影响机构和居民的资产配置,有利于资金流入股市和债市等标准化资产。自2018年实施以来,已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和变化,那么在接下来一年的过渡期里,资管新规的影响还有多大呢?我们分析认为,明年的影响力度将大于今年。 2016年末是各类资管机构投资非标资产的高峰期,由于之后有些数据停止公布,我们以2016年末的数据看各类资管机构投资非标的规模。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在2016年末投资非标的规模和占比接近一半,但自2017年开始下降速度较快,以基金子公司为例,截止2020年三季度,其规模已经相比2016年末下降了70%左右。可见,证监体系下的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投资非标的规模可能已经大幅压缩了。 信托业在监管的要求下,明年可能有更大的转型压力。从估算的信托投资非标资产的余额来看,其相对2017年的最高点仅下降20%。从信托余额投向非标的占比来看,仅在2020年以来下降了2个百分点左右,非标资产占比仍有60%左右。 最近两年里,信托投资非标的余额下降主要是因为信托本身的规模下降了,而其投向非标的占比下降较小,可见信托“非标转标”的难度较大。而监管要求“信托非标单一集中度不超过信托公司净资产的30%;集合资金信托非标投资总计不超过总的集合信托计划规模的50%”。 因此,2021年的过渡期里,信托业“非标转标”以及规模萎缩的压力仍然很大,其对居民资产配置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度可能大于今年。 保险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比例相对较低,受监管调整的压力相对较小,但由于优质非标资产供给的下滑以及保险资金规模的不断壮大,保险资金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的需求不断增大。 净值化转型、收益率下降等会削弱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理财规模明年可能仍将下降。 综合来看,在接下来一年的资管新规过渡期内,信托、保险、银行理财等机构资金的配置以及居民的财富配置可能发生明显变化,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可能比今年更大。 四、2021年大类资产配置观点 4.1 A股:指数表现稳健,结构进一步分化 一方面,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资管机构以及居民财富的配置将发生变化,有利于增量资金流入A股。另一方面,注册制下IPO提速,股市的供给也将明显提高。A股资金面将继续呈现“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 市场将进一步分化。在注册制和市场化的退市制度下,A股有望加强“优胜劣汰”,有利于筛选和孕育出一些伟大的公司,但也要不断地、较大比例地淘汰失败和落后的公司。因此市场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指数表现稳健的同时,没有成长空间和治理能力差的一些小市值公司可能存在较大的估值下修的压力。市场分化的加剧使得投资的难度和专业门槛都显著提高,A股的机构化进程将加速。 从行业板块上看,科技和消费具有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短期股价表现需要结合“预期差”做战术配置,即在一致预期过高时战术性的回避。从成长性来看,A股的科技行业市值占比、行业集中度和龙头公司的市值都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2021年,中游制造的某些细分行业可能表现超预期。受益于我国率先控制住新冠疫情并重启经济,以及我国相对完备的产业链,今年出口金额和制造业利润增速都超预期。由于疫情仍有不确定性,且国外采购方可能偏好更稳定的供应链,因此疫情对我国制造业的出口可能产生较长的影响。 4.2港股:具有较高的相对配置价值 港股估值过去长期低于其他主要股票市场,这可能与其相对宽松的发行制度、上市公司来源(内地公司占比高)以及投资者结构(海外投资者占比高)等有关。 随着港股通等与内地互联互通的机制越来越便利,A/H股长期存在的较大价差可能收敛。截止2019年,港股的海外投资者构成中,内地投资者已经跃居第一位。 4.3美股:分化极致,对低利率依赖度高 超低利率造成美股表现极度分化。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采取QE政策,长期维持超低利率。头部公司不断通过超低利率融资,回购自己的股票,做高股价。标普500成分股中有25%的公司,近10年回购的股本数超过公司当前总股数的45%。 新冠疫情冲击后,美股分化将更加极致。高负债率的情况下,信用利差的扩大意味着公司业绩和股价的进一步分化。今年以来,纳斯达克的前十大公司贡献了指数的绝大部分涨幅。 美股静态估值可能有所失真,对低利率依赖度高。统计美股中市值最大的60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过去10年回购股数占比、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可以看到职业经理人掌控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负债率和更大的回购力度,而研发支出占比却明显较低。 职业经理人更加追求公司的短期业绩和股价表现,而可能牺牲了公司的稳健性和长期竞争力,造成静态估值有所失真。 4.4债券:利率维持震荡,信用利差可能扩大 从中泰时钟的量化指标来看,央行货币政策仍处在较宽松的状态。资管新规下,信托、理财等收益率下行利好利率债。随着疫情影响减小,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可能下降,利率债的供给可能不会像今年这么大规模。但随着经济企稳复苏,明年的通胀压力可能会加大,不利于利率债。此外打击资金空转的监管政策对债市影响也很明显。综合来看,利率债维持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随着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推进,打破刚兑是大趋势,信用利差可能扩大。我国信用债的信用利差过去很长时间内都不能反映信用违约风险,因为刚兑,信用利差大部分时候跟随流动性变化。而这种状况随着打破刚兑将得到改变。 4.5黄金:受益美元低利率,紧盯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动向 历史上看,黄金走势与美国实际利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而美国经济和企业将长时间依赖超低利率。此外,黄金的高价格主要由其金融属性决定,全球央行对黄金储备的动向可能是重要风向标。 4.6大宗商品:国内经济复苏和全球央行放水利好大宗商品 从中泰时钟经济产出维度的领先指标看,国内经济产出回升态势可能持续到明年2季度。M1与M0的增量差领先产出增速半年左右,领先指标尚未出现向下拐点,预示经济产出明年上半年大概率维持回升态势,幅度取决于地产调控和财政政策。 工业品价格与经济产出高度相关,M1与M0的增量差对南华工业品指数也有领先作用。 新冠疫情发生后,全球央行都大幅提高了宽松力度,利好大宗商品价格的未来走势。从历史上看,欧美日央行的资产规模增速领先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半年到一年。 风险提示:1)估算的指标可能存在一定误差;2)国内外某些数据口径可能存在差异,数据可能存在缺失;3)政策或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
在家庭财富管理中,资产配置的核心地位已逐步得到认可。很多家庭过去的投资习惯是重仓单一资产,比如将大部分投资集中到房产、股市或银行理财产品等某一类资产中。资产配置指的是投资者在分析、平衡自身收益预期与风险偏好的基础上,将投资分散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中,如股+债+现金。这种理念转变的背后,是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和投资者对不确定性认知的增强。过去的2020年也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全面破除信仰、打破刚兑转折之年,未来市场中不再有超高收益预期的房地产和约定收益零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在A股市场的教育中意识到,“掷飞镖”式的投资方式难能持续“撞大运”。 从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已成为市场常态,在这种市场中,任何的单一策略或单一资产获得理想收益的难度增加。收益的肥尾效应被强化,即极端行情出现的概率增加,由此偏离正常区间的收益率更频繁地出现。合理的资产配置能通过多种策略和资产的有效结合,分散风险、降低波动、增加长期收益,使投资者在应对高波动市场和单一资产极端行情之时更加从容。 整体原则:有效分散+信赖专业机构+长期投资 有效分散。关于资产配置有一句经典说法,“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要实现“成功”配置,首先要做到“有效”分散。资产配置组合并不是资产的简单机械拼凑,组合中的资产必须具有较低的相关性。这意味着当某种市场因素导致一种资产收益出现波动和下跌时,其他资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免疫”,不受相同市场因素的影响和波及。 信赖专业机构。A股市场至今仅走过30年时间,在发展早期呈现了较为明显的“散户化”特征,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数据,在2003年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5%;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这一比例在2020年下降到52%,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信赖并接受专业机构的投资服务。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占比还远高于我国水平,这是由于市场越成熟越接近于完全有效,投资者——尤其是专业能力相对较低的个人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增加,而未来的A股市场也将更加明显地呈现这一趋势。 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和短期择时已经是投资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了,William Sharpe(夏普比率的提出者)提出,想要通过择时产生正收益,准确率至少要达到74%,也就是说平均4次择时中至少要正确3次,如此高概率的要求意味着,仅基于市场短期行情波动的频繁择时交易,极易增加投资的负收益。任何一种市场的趋势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任何一种配置策略的效果也难在短时间内充分体现。 2021年资产配置怎么做? 展望步入后疫情时代的2021年,经济复苏成为关键词,中国经济与中国资产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然具有相对吸引力,资本市场也仍将是当下与未来中国极具风险与收益性价比的投资领域。但具体到资产配置策略层面,要充分考虑2021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资本市场核心由“估值驱动”转为“复苏深化”和“盈利提升”,震荡行情下的收益更多会来自结构性行情和确定性个股。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资本市场投资增厚收益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分散投资以降低波动风险。 2020年A股市场行情创造了公募基金“大年”,但其实在公募基金之外,私募基金也是合格投资者可考虑的投资标的。与此同时,除底层资产以股票为主的基金,也有大量覆盖债券、大宗商品期货、金融期权等资产的私募基金。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FOF(基金组合)可以成为进行资产配置的最佳方式。对于流动性需求强、信息透明度要求高的投资者,可以优先考虑公募基金FOF。而对于资产规模较大、存在部分定制需求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私募基金FOF,牺牲一定的流动性,换取与自身风险偏好匹配度更高的配置策略和相应收益。 公募基金FOF,注重配置①优质权益类基金中股票仓位调整灵活度较高的类别(包括混合型基金中的偏股混合/灵活配置/股债平衡)和②“固收+”类基金(包括偏债混合基金/二级债基/一级债基),选择经历过牛熊检验的基金经理,避免频繁择时。相比于股票仓位至少要保持在8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对最低股票仓位的要求更为宽松,基金经理在震荡的结构性行情中能灵活调整仓位,减少回撤,优化收益;另一方面,“固收+”类基金能够通过债券为主(通常60%-80%)的投资,提供较稳定的收益安全垫,满足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在基金经理选择上,震荡市更加考验管理能力,管理时间较久(建议7年以上)、经历了市场牛熊检验的基金经理无疑是更优选择。最后,震荡行情会大大增强投资者择时的欲望,更需要坚持“反人性”的投资行为习惯;当前市场中被普遍认可的确定性龙头股已具备相对较高的估值水平,在经济新常态的当下,龙头股实现盈利兑现、维持并进一步推升股价也会需要更长的周期,需要投资者保持更多的耐心。 私募基金FOF,在适当配置①股票多头策略产品的基础上,增配②股票市场中性和③管理期货(CTA)产品,发挥私募基金的独特管理优势。股票多头即通常所理解的股票市场价值投资,只做多不做空,投资决策依赖于主观分析和判断;与之相比,市场中性产品依赖于数量化模型决策和程序化交易,将做多个股与做空指数相结合,目的是尽可能获取独立于市场整体涨跌的超额收益(α),实现相对更低波动、低回撤(通常希望控制在5%以内)的收益效果。通过股票多头与股票市场中性策略的结合,在市场震荡时能够降低收益波动,而在市场上涨时也能够跟上市场趋势增厚收益。管理期货(CTA)策略产品以黄金、白银、铜、原油、大豆等大宗商品为主要投资品种,2021年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补库存带来的需求增长和通胀预期回升,大宗商品存在较强的价格上涨预期,且其涨跌与股债市场相关性弱,是实现资产配置有效分散的理想工具。相比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在股票量化投资和管理期货(CTA)投资领域更为灵活,覆盖的策略和投资品种均更为广泛,形成了独特优势。 2021将至,财富管理也逐渐从“蛮荒时代”走向成熟,在时代和市场改变的大背景下,个人和家庭更需要打破以往的限制性理财观念,掌握科学的资产配置姿势,在浪奔浪流中拥抱确定性与新趋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 周三早盘,三大股指集体高开,盘初拉升,创指一度涨逾1%;随后受科技股拖累,指数回落,悉数翻绿,临近午间,创指跌近1%;午后油气、水泥股发力,指数逐步回升,尾盘集体收红。盘面上,个股跌多涨少,涨停60余家,两市成交连续三日破万亿。 截止收盘,沪指报3550.88点,涨0.63%;深成指报15187.61点,涨0.26%;创业板指报3115.09点,涨0.55%。 从盘面上看,多数板块飘绿,油气、造纸、水泥、军工、农业种植、医药疫苗、银行等板块居涨幅榜前列;半导体、农业养殖、港口、软件、集成电路等板块居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1、中国12月财新服务业PMI 56.3,预期 57.9,前值 57.8。中国12月财新综合PMI 55.8,前值 57.5。 2、近日,银保监会在行业内部下发《关于防范不法分子冒用银行保险机构名义非法集资风险提示的通知》,再次拉响非法集资防控警报。 3、商务部等19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35年,我国对外设计咨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覆盖不同业务层次和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专长的设计咨询企业。 【机构热议】 东北证券表示,目前市场依旧属于少数股的牛市,机构资金开始往滞涨或低估龙头个股方向渗透,场内分化格局短期或难以扭转;指数方面,拉长周期看,虽然沪指不断逼近2018年高点,但下方诸多缺口回补的风险不可不防,当下重仓博弈的性价比相当有限;配置方向上,投资者可从中长期视角关注超跌的TMT和可选消费板块。 天风证券指出,跨年资金面无需太过悲观,在“盈利扩张+资金面中性不差”的情况下,春季躁动仍然值得期待,风格或将更加均衡。具体配置上,我们维持前期判断,即主线为:①顺全球生产周期原材料和零部件;②国内生产周期向上的生产设备、军工上游、新能源(车)。卫星配置为前期调整幅度较大且基本面预期变化的信创和网络安全行业。 A股市场板块及个股涨跌幅排行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