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报告导读 央行降低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是结构性宽松,结构性降息也是降息,5月以来的货币政策宽松更加强调直达实体,目前看,6月1日创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创新工具是量的宽松,而本次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是价的放松,有助于加快银行对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的使用积极性,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下阶段扩信用仍是货币政策重心,预计下半年社融、M2增速将维持高位震荡,政策工具“适时退出”的观察期在四季度,三季度仍将延续宽松,核心逻辑仍是三季度可能的失业问题。 降低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是结构性宽松 7月1日起,人民银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此外,央行还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金融稳定再贷款(延期期间)利率为3.77%。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再贷款利率,也是2010年12月以来首次下调再贴现利率,我们认为降低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是结构性宽松,结构性降息也是降息,通过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能够有效引导商业银行继续用好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通过降低资金成本,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发放意愿,发挥信贷结构性调节作用。 5月以来的货币政策宽松更加强调直达实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5月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直达实体,从抑制资金空转套利的角度出发,央行边际收紧流动性,以引导资金有效注入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6月1日,央行针对小微企业出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普惠工具,目前看,创新工具是量的宽松,而本次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是价的放松,今年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主要就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及银行减少收费让利,本次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有助于加快银行对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的使用积极性,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 扩信用仍是货币政策重心,社融M2增速下半年高位震荡 未来宽货币+宽信用的货币政策基调仍将更加向宽信用倾斜,扩信用仍是货币政策重心,依据《政府工作报告》“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的部署,预计后续货币政策将继续通过推高M2和社融增速,实现逆周期调控作用。我们预计下半年社融、M2增速将维持高位震荡,全年社融增速预计达到13%,M2增速达到12%,分别相比去年末数值高2.3和3.3个百分点,除了全年信贷投放约20万亿的支撑外,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债券发行量释放及财政资金逐步拨付项目,也将支撑社融及货币派生。 适时退出的观察期是四季度,三季度延续宽松 6月18日,易纲行长在陆家嘴(行情600663,诊股)论坛上发言称“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我们认为政策工具“适时退出”的观察期在四季度,三季度仍将延续宽松,核心逻辑仍是失业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未设置具体的GDP增长目标,调查失业率6%的目标为今年最重要的政策底线,而7、8月大学生毕业季,失业率将面临阶段性上行压力,仍可能触发央行宽松操作,因此三季度货币政策基调将延续宽松,但随着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回归合理区间,调查失业率压力同步缓解,保就业和稳增长重要性逐渐弱化,才是观察货币政策转向的重要观察期,我们提示关注10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及短端利率变化。 风险提示 失业率压力升温,中美摩擦形势加剧扰动我国经济基本面,扰动货币政策节奏。
“I'm not a robot,a robot。I'm lovable,so lovable(我不是机器人,我如此招人喜爱)。”一个机器人在科沃斯创想机器人科技馆里“一展歌喉”。 也许能和这位机器“歌唱家”产生共鸣的是,科沃斯想生产的也不是冰冷的机器,“从工具到管家,再到伴侣,是我们长期的愿景。”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吴牟雄告诉和机器人生态系统。截至2019年末,在全球范围内联网激活的科沃斯品牌扫地机器人超过437万台,全部联网机器人中约71%通过科沃斯云接入。 “在工具属性上,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我给目前科沃斯最好的扫地机器人打80分,但向‘管家’甚至‘伴侣’的目标迈进,科沃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前进的指引永远是客户的痛点。”吴牟雄说。
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发推特宣布,任命四星上将查尔斯·布朗出任空军参谋长一职,该决定已获得参议院批准。布朗成为美国历史上出任该职位的首位非洲裔美国人。 特朗普说:“这是美国历史性的一天!很高兴能与布朗将军更紧密地合作,他是一位爱国者和伟大的领导者!” 但是,有网友表示,特朗普只是把非裔美国人当做政治工具,这样他就可以说自己不是种族主义者,“他有将近4年的时间,为什么现在才任命他”。 还有网友让特朗普别自吹自擂,并表示这个决定根本不是他的本意。“如果不是乔治弗洛伊德惨遭杀害,(民众的)愤怒和由此引发的抗议让你的生活变得十分惨淡,你永远不会做出这个决定。”
4000亿元再贷款专项资金将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以更好引导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6月1日晚间,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三份文件。其中,《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将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使用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以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 该工具的落地是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要求的回应。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创新工具类似于再贷款,也有“降准”的特点,但三者之间依然存在明显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出央行通过创新工具进一步“直达实体”的目的。 主动 直达 普惠 “与再贷款相比,直接购买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有两大好处。”在谈到新工具的特点时,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一方面,其更具主动性。传统的支小再贷款实行“限额管理、余额监控”,由银行发起,将合格抵押品质押给央行,央行再回应,释放流动性给银行。如果银行不需要,那么央行设立的再贷款额度将无法发挥支持实体的作用。而此次创新工具是央行主动购买贷款,主动运用再贷款额度。另一方面,对银行来说能获得零成本资金。传统的再贷款本质上是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银行需要支付给央行利息,银行赚取资产端的收益率和再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而按照已有的信息来看,按照新政策,银行无需向央行支付利息,本质上是“无偿使用”的流动性支持,类似于一种新型“降准”工具。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这一创新工具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同时进一步盘活了资产端,有助于银行流动性好转,释放更多资金支持更多实体需求。 从当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环境来看,提升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能力尤其是信用贷款能力是关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末,信用贷款余额占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为15.5%,占比较上年末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中小银行发放的信用贷款占比目前只有8%左右。 《通知》强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确保2020年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明显提高。获得支持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制定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投放增长目标,将政策红利让利于小微企业,降低信用贷款发放利率。 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 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国家央行都创新工具呵护受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保障实体经济稳健运行。中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戴志锋表示,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工具和美联储前期的系列非常规货币工具(薪资保障计划流动性便利、大众企业贷款计划)有一定相似性,但目的不同。他表示:“美联储是为了提高银行等金融中介释放流动性的意愿,底层信用风险由美联储和财政部兜底;而人民银行则是为了确保银行信贷资金能够真正流向小微民企,信用风险仍由市场承担,最终目的是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稳定就业。” 从央行网站就相关问题发布的“货币政策热点问答之一”可以看出,央行是通过SPV运用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合同的方式购买资产,但是购买资产后利息收益和坏账损失仍然由放贷银行承担,并没有发生所有权实质性转移。这一特性又类似于央行在支持银行永续债发行时创设的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因而,央行资产负债表最多扩张再贷款资金4000亿元而非SPV撬动的1万亿元信用贷款规模。 专家认为,此举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此次设立的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不涉及风险转移,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维持不变,商业银行仍然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为准确识别和控制商业银行不良风险,《通知》一方面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另一方面,鉴于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现实风险,鼓励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整合数据信息,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李奇霖也表示,利用创新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不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购买小微企业贷款,有利于激励商业银行,也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规避金融市场可能过度加杠杆的风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尽力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债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是使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金融时报》记者从接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称“交易商协会”)的人士了解到,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截至5月25日,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超3.8万亿元,净融资约1.7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净融资约1.81万亿元,占同期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12.79%;一季度债务融资工具利率整体下行。 绿色通道驰援“抗疫” 畅通企业融资渠道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债务融资工具市场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相关举措,建立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绿色通道,加大对疫情防控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注册发行流程,延长企业注册和发行环节相关时限,保障银行间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绿色通道开通后48小时,2月5日,中国南山集团等3家与疫情防控有关的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完成债券注册流程,累计募集资金21亿元人民币,其部分募集资金将支持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的药品生产、医院建设、仓储物流等多方面用途。 截至5月25日,疫情防控债共计发行285只,金额合计超过2000亿元,发行企业覆盖了能源、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大型制造业、土木建筑、原材料、医药等27个地区的21个相关行业。其中,约387亿元拟用于疫情防控领域,包括防疫物资采购生产及运输、防疫设施及医院施工建设、民生保障等,疫情防控用途比例为18%。 服务民企小微融资 助力民生就业 民营和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疫情发生以来各界重点帮扶对象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债务融资工具市场服务民企融资的力度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截至5月22日,130家民营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243亿元,同比上升52%,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民企债务融资工具连续4个月为正,累计实现净融资740亿元。2020年以来截至5月22日,民企支持工具直接和间接支持45家民营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62只,金额321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民企债券融资呈现稳步回暖的态势,其中,债务融资工具支持民企的作用逐步凸显。 此外,银行间市场资产支持票据(ABN)也在助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据悉,通过集合打包、结构化分层等多元化增信安排,相关举措推动民营、小微企业以优质资产直接发行ABN,以及融资租赁债权ABN、供应链ABN、银行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类ABN等,以市场化的方式直接或间接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打通供给金融“血液”的毛细血管。 以此前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注册的40亿元资产支持票据为例,该项目是银行间首支基础资产均为小微租赁的资产支持票据,其基础资产系租赁债权,底层承租人均为小微企业,累计资产池覆盖平安租赁与6000多家小微企业承租人签署的7323笔融资租赁合同,租赁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模式可有效降低入池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与直接融资门槛,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债券市场普惠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示范效应。 从今年ABN发行情况看,1-4月,各类支持民企、小微企业的ABN共发行450亿元,对应支持近1500家民营、小微企业融资人;截至2020年4月末,上述各类ABN累计发行将近2000亿元,对应支持近6500家民营、小微企业融资人。 机制不断优化完善 债券融资提速换挡 值得注意的是,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不仅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今年4月16日,交易商协会推进制度体系优化升级,在分类分层优化整体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债务融资工具储架发行便利,推出TDFI制度(成熟层第一类企业)。4月17日,国家铁路集团、中央汇金公司、中石油集团等首批21家TDFI企业完成注册工作。 业内人士称,此次优化举措在提升成熟层优质企业质效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做好基础层企业注册发行服务工作,充分满足企业个性化、差异化需求,通过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 建设银行投行部有关业务人士表示,交易商协会优化分层分类管理机制,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大的融资便利,是进一步扩大企业直接融资市场的有效途径。对于企业而言,优化后的分层分类管理机制能够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交易商协会将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债券市场发展顶层规划和政策精神,在人民银行正确指导下,依托广大市场成员力量,持续推进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制度优化升级,推动市场持续规范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核心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提法?会是类似欧美QE的政策操作吗?央行会如何直达实体经济呢?为此,我们参考美欧央行在危机后采取较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主要分为流动性支持和资产购买。“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参考欧美经验,资产购买、增信、提高流动性、类PSL、完善监管指标等均有可能。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宽信用,要求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政府工作报告在货币政策方面着墨不多,但明确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延续宽松基调不变,坚持“更加灵活适度”的表述不变的同时,明确了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手段,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更加明确了宽信用目标,要求广义货币供给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并且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美联储:各类流动性支持和资产购买。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采用流动投放的方式稳定金融市场,对不同资产都创设了流动性支持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到来后,美联储除了再次启用次贷危机后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外还新增了许多针对疫情的新工具。除降息、QE等流动性投放外,美联储货币政策有直达实体经济的效果,包括对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支持。 欧央行:再融资业务和资产购买计划。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和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定向支持实体特征越来越明显。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前期欧央行主要补充流动性,接下来逐步扩展到资产购买计划。量化宽松的终极目标并非修复银行资产负债表,而是重建私人部门的融资能力,这就要求货币政策要定向支持企业和居民部门。 2018年以来中国央行的宽信用货币政策。自2018年二季度以来宽信用就是政策目标之一,央行有较多创新操作,降准置换MLF、创设TMLF、CBS、LPR改革等。“银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枢”,2019年货币政策集中在LPR改革并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和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其他工具推进进度一般。 “直达实体经济”意味着缩短货币政策传导路径、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要求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那么2020年货币政策要更多在支持鼓励企业直接融资方面着手,为低评级债券增信、提高低评级债券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购买相应资产,或参考PSL创设新工具,加强对老旧小区、就基建领域信贷支持。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在货币政策方面着墨不多,但明确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延续宽松基调不变,坚持“更加灵活适度”的表述不变的同时,明确了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手段,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更加明确了宽信用目标,要求广义货币供给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并且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从量价两个方面推进宽信用。货币政策在疫情冲击后的超宽松的应急模式转为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宽信用的状态。 2018年以来宽信用便是政策目标之一,货币政策也在缓解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了较多尝试,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其目的是继续宽信用。那么“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会以什么形式面世,本文姑且做一些猜想。 欧美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工具 欧美中央银行在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和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进行了较多的货币政策操作,其中即包括常规的降息和流动性投放,也包括定向的流动性投放、资产购买和定向资产支持计划等,其中不乏“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我们首先梳理美联储和欧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作为参考借鉴。 美联储:各类流动性支持和资产购买 次贷危机前美联储常规货币政策通过OMO来调整准备金余额的供应,以使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FOMC设定的目标附近。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自2008年末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接近0以来,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大幅增持长期证券,营造更为宽松的金融环境,支持经济活动和创造就业。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采用流动投放的方式稳定金融市场,对不同资产都创设了流动性支持工具。首先是对全市场的流动性投放,从2008年3月到2008年12月,美联储进行了一系列期限(28天)回购交易,以增加定期融资的可获得性,缓解金融市场的压力,并支持信贷流向美国家庭和企业。其次是对特定的金融机构开展流动性支持,例如期间固定期限贴现窗囗计划(TDWP)、期限拍卖工具(TAF)、短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PDCF)、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MMIFF)。最后是对特定资产进行流动性支持,包括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工具(AMLF)、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到来后,美联储除了再次启用次贷危机后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外还新增了许多针对疫情的新工具。疫情冲击到来以后,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救市,其中包括紧急降息至零利率、推出多项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如QE、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PDCF)、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MMLF)、货币互换等,还新增了许多针对疫情的新工具,如一级市场公司信贷融资(PMCCF)、二级市场企业信贷融资(SMCCF)、临时外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回购协议工具(FIMA)、薪资保护计划流动性融资(PPPLF)、主街贷款计划(MSLP)等。 总的来说,除降息、QE等流动性投放外,美联储货币政策有直达实体经济的效果,包括对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支持。主街贷款计划(MSLP)主要是向拥有至多1万名员工或营收不到25亿美元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由美联储和财政部共同出资设立;其次MLF,即市政流动性便利,与MSLP很相似,区别在于MLF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货币化,相当于央行为地方政府支出提供直接的融资;最后PPPLF,即薪资保护计划流动性便利工具,将中小企业担保的贷款作为抵押,向合格借款人提供流动性,以支撑小微企业继续雇佣工,主要解决的是小微企业就业问题。美联储的资产购买计划包括国债、市政债券、企业债券和商业票据以及薪酬保护等。 欧央行:再融资业务和资产购买计划 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和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定向支持实体特征越来越明显。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前期欧央行主要补充流动性,其中通过货币互换、TAF提供美元流动性,通过固定利率招标并进行全额分配流动性、LTRO来提供流动性支持,并逐步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接下来逐步扩展到资产购买计划,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CBPP1和CBPP2)、证券市场计划(SMP)、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资产购买计划(APP)。欧债危机期间欧央行通过购买欧洲各国国债、企业部门和公告部门资产来投放流动性并支持各个部门的融资能力。新冠疫情期间,欧央行更加注意对私人部门的支持,TLTRO III将支持银行向受冠状病毒传播影响最大的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将公司部门购买计划(CSPP)下的合格资产范围扩大至非金融商业票据,开展额外的长期再融资操作(PELTROs)和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 欧央行在面对欧债危机后的经济疲弱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而量化宽松的终极目标并非修复银行资产负债表,而是重建私人部门的融资能力,这就要求货币政策要定向支持企业和居民部门,逐步创设的TLTRO、扩大抵押品范围、资产购买计划等相较纯粹的流动性投放而言都有较强的定向性支持效果。 2018年以来中国央行的宽信用货币政策 自2018年二季度以来宽信用就是政策目标之一,央行有较多创新操作。首先是面临较大规模MLF到期,央行采取降准置换MLF的方式冲销流动性投放,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在降低MLF存量后,央行扩大MLF质押品范围并开展大额MLF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创设CRMW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并将中债增信纳入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创设CBS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创设TMLF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而LPR改革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新增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小微、三农贷款等等。 “银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枢”,2019年货币政策集中在LPR改革并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和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其他工具推进进度一般。在贷款创造存款理论下,银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枢,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强调,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破解“三大约束”,2019年货币政策就从流动性、资本金、利率三个方面入手,通过降准、MLF、T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通过创设CBS来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金,通过LPR改革来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推广仍然不见规模。 “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会有哪些创新 “直达实体经济”意味着缩短货币政策传导路径、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疫情后时代的宏观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构性影响需要结构性的政策对冲,政府工作报告关注居民就业、小微企业等抗风险薄弱环节,更多结构性的政策也将出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就是要在传统的以银行为中枢的货币政策传导基础上对银行市场化运作难以解决的风险偏好等问题进行补充,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 在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上,可以改进以提高“直达实体经济”的效率。缩短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可以通过缩短企业的融资路径的同时加大对企业融资的支持,也就是说支持企业加大直接融资比重。但是在风险偏好低的市场中,低评级企业通过直接融资难度较大,即便能融资也需要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低评级企业债券风险较高、流动性较差。因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定向支持低评级企业债券流动性、降低风险溢价,一方面是增信,另一方面是提高流动性。 增信方面,(1)通过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担保基金为其增信,(2)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参与央行公开市场业务获得资金,用于民营企业债券增信或CRMW创设。提高流动性方面,(1)央行可以参考CBS创设一个以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债券发行为标的的央票互换,并可以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合格抵押品,(2)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后续创设一类新型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同时该工具也将被纳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合格担保品范围,提高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流动性;(3)进一步扩大MLF等公开市场业务的合格质押品范围,适当将AA级以下企业债券纳入抵押品范围。 通过前文对美欧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梳理,“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还包括资产购买。近期市场讨论较多的财政货币化是对央行直接购买国债的担忧,而实际上央行购买私人部门债务并没有严格限制且不会受太多舆论压力。央行直接购买资产,包括非金融企业和家庭部门的债务,可以同时实现担保和流动性支持的作用。 在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仍然需要依赖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进一步宽信用也离不了银行的信用派生。要提高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一方面是要给补充商业银行对低评级债务的风险溢价,例如优惠利率再贷款,“先借后贷”型再贷款等等;另一方面是通过监管政策进行行为约束,要求商业银行完成相应信贷支持力度目标等等。 总结 总的来说,要求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那么2020年货币政策要更多在支持鼓励企业直接融资方面着手,为低评级债券增信、提高低评级债券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购买相应资产,或者通过央行直接扩表购买资产,或者通过设立SPV来操作。此外,改革再贷款、完善监管指标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此外,如果参考PSL对棚改的支持,央行也可以创设新工具用于支出老旧小区改造、新基建等等的信贷力度。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取向如何?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数字货币何时推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怎么做?金融开放有何进展?…… 八大金融热点话题,央行行长易纲通通给出了解答! 速看重点: 1.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综合运用、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2.五方面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企业融资的“直达性” 3.数字人民币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 4.继续深化LPR改革,有序推进存量贷款基准转换 5.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自主开放,贝莱德、路博迈等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工作正有序推进 6.研究建立支持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7.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8.将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密切配合,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9.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妥推进各项风险化解任务 10.实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方案,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信用贷款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