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热电公告,公司以评估价格12,669.59万元现金收购宁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宁能临高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将标的公司注册资本金从1.2亿元增加至1.38亿元,以开展海南临高生物质项目,项目总投资46,067.42万元。宁波能源集团直接持有公司25.27%股份。同时,能源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临高生物质将开展海南临高生物质项目。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投资46,067.42万元,总装机规模为30MW,配置1台120t/h高温超高压锅炉、1台30MW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项目选址位于海南省临高县境内的波莲镇抱美农场。本次交易完成后,将进一步解决公司控股股东参控股能源企业与本公司潜在同业竞争问题,同时将有效拓展公司能源产业,持续增强公司行业竞争力。
6月16日,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养老投资公司与上海市普陀区规划资源局正式签订建设国际康养社区项目的投资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中国太保打造养老服务全龄覆盖的三大产品线继颐养服务、乐养服务产品落地后,康养服务产品项目将正式动工开建并持续运营,中国太保在面向高龄刚需人群提供高品质介助、介护及失智照护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协同保险主业共同解决社会民生保障问题方面迈出了创新步伐。 近两年来,随着中国太保成都、杭州等地的国际颐养社区项目、大理旅居乐养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以及厦门集美、上海东滩等旅居与长住融合项目相继落地并即将破土动工,太保家园“颐养、乐养、康养”三位一体产品体系正在日趋完善,未来将具备“从55岁至99岁+”的全龄覆盖的养老照护服务能力。 据悉,此次投资普陀区的国际康养社区项目,届时将向社会提供近300个高品质的养老护理康复床位。该项目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医疗、商业、文化、绿地等配套设施齐全。作为首个落地太保“主场”上海中心城区的养老社区项目,太保养老投资公司将对该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将其打造成为上海城区康养类项目的精品和标杆。 中国太保此次与普陀区联手,意在为上海应对“大城养老”挑战探索示范样本。太保家园普陀国际康养项目将突出适老化、智能化、医康养融合和保险产品对接四大特色。项目将全部按照适老化、无障碍设计,创造居家温暖的生活环境与公共空间;积极应用智慧养老技术成果,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智能化的护理环境;实现医、康、养功能的有机融合,面向高龄刚需人群提供高品质介助、介护及失智照护服务;升级“保险产品+养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等健康险产品与康养服务深度对接的路径。 随着上海国际康养社区项目的落地,太保家园“颐养、乐养、康养”三位一体的全龄覆盖产品和服务体系,正逐步从理想变成现实,“东西南北中”的养老产业全国布局发展蓝图即将绘就完成。 在保险客户生态圈建设和促进服务增值上,基于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和高品质养老服务,中国太保推出的“保险产品+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赢得广泛认可,太保家园入住资格函发放近万份,养老投资板块已成为中国太保转型2.0的重要发力点和寿险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支撑点。
天玑财富26亿规模基金产品疑3月起已延期兑付,而早在去年12月即有投资人遇到拿不回本金的情况,此外有当事人讲述成基金延期兑付后销售员仍推销产品拉拢客户资金数千万。天玑财富做出回应,承认部分应收账款确实遇到了回款困难情况,公司本身兑付也出现危机。 据资管网报道,天玑财富26亿规模基金产品疑3月起已延期兑付,而早在去年12月即有投资人遇到拿不回本金的情况,此外有当事人讲述成基金延期兑付后销售员仍推销产品拉拢客户资金数千万。 随后,天玑财富发布情况说明做出回应,承认部分应收账款确实遇到了回款困难情况,公司本身兑付也出现危机。说明称,应收账款相关项目合同均含保密条款,但公司对政府层面均会如实公开。 对于旧改项目,天玑财富回应称此项目还未到确认实施主体阶段;成都绿地公寓项目为合作项目,存在可查封风险,未将该项目直接纳入公司资产系统;份额转让及安置方案方面,龙岗天玑城六楼已有份额转让成功案例;亚朵酒店项目已处理完毕,回款用于此项目投资人兑付;熊猫TV项目只是横琴创梦奇达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投资的项目之一,且熊猫TV项目正在处理中。 此外说明还提及,其不存在私兑和资产转移行为,高管变更属于公司人员正常流动,唐皓及相关股东高管等绝不变更工商登记、不失联、不跑路,将尽快推出针对老弱病残困客户的安置方案等。 目前天玑财富官网已无法访问。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天玑财富此前职场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物业称天玑财富已搬走一两个月了,“之前有投资人来闹过,但已经报警处理了”。平安警务中心称目前该案已经移交到经侦。 据天眼查,天玑财富运营主体深圳前海天玑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曾用名深圳前海广众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股东主要为其实控人唐皓及监事李毕。 天玑财富曾获得上市公司刚泰控股(SH600687)、宝鹰股份(SZ002047)入股。从工商变更信息来看,刚泰控股股东上海刚泰投资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宝鹰股份股东深圳市宝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于2015年、2016年陆续成为天玑财富股东。2018年5月刚泰投资退出股东名单,2020年5月宝信投资退出。 此前天玑财富因接盘海航基础(SH600515)而引发关注。据海航基础公告,其子公司三亚临空基础拟向天机财富出售其持有的深圳宝源100%的股权,转让价款约13.85亿元。 据华夏时报报道,天玑财富2018年发起私募基金产品“天玑聚盈15号”,计划筹集16亿元收购资金,其中机构领投6亿元,用于收购海航基础地产项目深圳海航城。2019年底,华夏时报实地探访发现,据《合作改造协议》签署时间虽已超过两年半,但旧改项目地块现仍以旧村为主。 据中基协披露的信息,天玑财富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资本4250万元,暂行办法实施后成立的基金产品36只。董事长唐皓2006年9月至2013年2月在深圳发展银行任零售部门主管一职。天玑财富关联方包括深圳前海无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横琴天权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其中无锋基金实控人为天玑财富另一股东李毕,天权资本实控人为唐皓。
6月13日,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现身南京苏宁睿城和仙林苏宁广场两大项目施工现场,视察项目进度。据了解,苏宁睿城和仙林苏宁广场是南京市打造高质量科创产业园的重点工程。 张近东在项目现场表示,苏宁要对得起稀缺资源,把项目做成精品、做出匠品。在严控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2020年苏宁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今年3月份,苏宁睿城(二期)开工建设,张近东在出席开工仪式时强调,苏宁睿城作为苏宁智慧零售商业布局的重要项目,将围绕科技生态集聚中心、智慧商业创新中心、大型商务会议中心、高端国际住宅中心四个定位,建设南京中央科技区的标杆项目,打造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科技新城。 而在此前完成项目初期建设后,苏宁睿城已经成为了南京的一大科技生态集聚中心,相继吸引了国家能源集团、平安产险、友邦保险、宝钢气体、毕马威等一系列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 对此,张近东表示,高端企业集聚是对苏宁项目的肯定,苏宁将全力以赴打造出顶级的科技新城,以商业创新推动本地科技产业园进一步提档升级,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张近东特别强调,苏宁睿城作为南京主城区规模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是苏宁“十年磨一剑”的战略项目,是承载苏宁全产业发展、全场景落地等创新转型成果的重要平台。 而仙林苏宁广场未来将成为苏宁全场景布局、数字化创新的孵化中心。在依托苏宁总部、居于南京大学城中心的区位优势基础上打造区域商业中心,广泛集聚青年创业人才。 事实上,以苏宁睿城和仙林苏宁广场这两个项目为代表,当前苏宁正在围绕“新基建”展开全方位投资布局。据了解,在南京,苏宁计划布局20个智慧零售综合体项目,其中包括8个苏宁广场和12个苏宁易购广场。在全国范围内,多个重大项目都在同步拓展。 今年两会期间,张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传递了其对于疫情过后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 “2020年,尽管压力前所未有,但是危与机并存。在智慧零售全场景布局已经完成的基础上,2020年苏宁会继续稳健投入与发展。”
尼古拉斯.塔勒布在他著名的《黑天鹅》一书的开头这样定义黑天鹅事件:意外性、稀有性、极大的冲击性和事后的可预测性。最近,金融市场的“黑天鹅事件”再度频飞。老牌上市公司安信信托3月份“因重大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向上交所申请股票停牌,随后连续发布五次停牌公告。随着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安信信托逾百亿信托产品兑付逾期、项目踩雷、业绩跳水等浮出水面。深陷困境的安信信托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复牌后股价连续跌停。 安信信托是目前A股仅有的两家以信托公司为主体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上交所唯一一家上市信托公司。这一事件余音绕梁尚未解决,最近又传出四川信托因大面积的项目踩雷和产品兑付逾期“出大事”了。上周五,众多投资者集聚四川信托总部成都川信大厦讨要说法,负责接待的四川信托监事会主席孔维文称,四川信托资金池业务遇到流动性困难,在考虑处置资产和引进战略投资者。他对投资人说,公司账上已经没有一分钱,5月份拆借了9亿元已经消耗光,连总部所在的川信大厦也早已抵押出去了。一家大型金融机构沦落到此番田地,对投资人来说也是“活久见”的事。 作为大类资产管理行业,在国家降低整体杠杆率的政策导向下,信托业因从事的业务范围较广,资本金要求低、业务模式较为灵活,项目利润率高,近年获得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通过与地方政府平台类项目的合作,一家中型信托人均利润甚至是国内头部银行业的数倍。因其特殊的激励机制,一些项目负责人做两单业务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可以退休了。 在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行业门槛不断降低,风控日渐粗放型,以至出现什么资产都可以证券化、信托化、通道化的。过去几年间,不少信托产品、理财产品销售的都是正规银行信贷无法做的过量债务堆积的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还有一些资产失真,管理层无法真实穿透,“臭鱼烂虾都打包在内”,这些有毒的高风险通道类产品,项目现金流和收益都不满足信贷市场的授信要求,但是通过涂脂抹粉的包装,居然可以通过信托和银行理财来实现“通道融资”。 在货币宽松和大面积资产荒的年代,由于流动性的极度宽松,少数钱多人傻的中小法人银行打着“做大资管、做大通道、做大表外、做大投行”的四大战略,盲目开展委外业务,把卖理财产品融来的体系内外资金高进高出“配”表外资产,看上去表内加表外的资产规模“肚子”鼓得很大,但“一肚子草、甚至都是气”。大量资金在非实体部门空转,一些传统信贷无法逾越的项目通过绕道信托或者其他通道,轻松获得资金,尤其以民企类、市政项目和房地产项目为最。唯一的诱惑在于,双方都敢开高价。前几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信托融资,资金成本都在15%左右。 当一个行业所投项目大部分没有现金流覆盖,而是通过不断的再融资实现现金流时,最终就演变为一场庞氏融资,其风险不言而喻。当规模足够大,分散的个体风险累积到市场所不能承受的极限时,必然出现“安信”和“川信”这样的“末日轮事件”。那些飞蛾扑火的资金瞬间灰飞烟灭。应验了西方的“火鸡理论”:“喂你投食的那只手可能是最后拧断你脖子的那只手”。因囿于经济环境和下行风险加大而一再延长过度期的资管新规,年底终将落地。某种意义上说,两起信托风险事件的出现,说明对庞氏融资和影子银行的清算已拉开序幕。 2019年,银行业飞出三只“黑天鹅”。若干年后回头看,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历史的峡口,是一个重大事件。特殊年景里,货币和监管当局以快刀斩乱麻的动作雷霆出击,央行、财政(中央汇金)、宇宙行和地方以洪荒之力,尽最大可能降低其对市场的冲击,全力维护金融稳定。从包商恒丰到锦州,三家小银行因为外部人资本挪腾的控制术和少数人极度贪婪的内部人控制,暴露了中小银行在公司治理上致命的短板。今年以来,疫情加剧经济下行风险,中小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劣化。 中国有句老话,水落石出。而今年以来的几轮货币洪峰充裕的流动性短时间淹没了风险的礁石,但累积的问题并没有消化。在中小银行获得喘息之机,近年来狂飙突进的以信托为代表的通道和资管类非银机构却一头撞到了挡风玻璃上而鼻青脸肿,满脸是血。这既是必然,又是宿命。 通道类业务没有资本金约束,有了牌照,行业就没有门槛,可以闭着眼睛盲目加杠杆,理论上“可以想做多大做多大”,可以做到无穷大。一些看似高收益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项目,因市场持续低迷,相当一批项目沦为庞氏融资,一些市政类项目抵押物都是形同虚设,不符合标准,甚至公益用地、医院、公园、人行道、大妈跳街舞的空地,都拿来抵押包装成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去卖。等项目所筹资金消耗光,再融资无门、市场彻底断流,大面积违约出现,信托踩雷就成躲不掉的“宿命”。 过去几年间,因为没有资本金约束,盲目加杠杆发展,超出安全边际一路疾驰的信托机构系统的脆弱性增大,必然出现如安信、川信“账上已经没有一分钱”的猝死事件。它们死于持续过度兴奋、膨胀失控后严重的大失血。这也说明,以信托业的野蛮发展,通道类业务的失控,已构成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的重要环节。如不引起高度重视,极有可能重蹈上世纪90年代信托业的风险,甚至会触发系统性风险的引信。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在欧债危机后的一篇文章中说,每一场危机都把我们推向金融世界中“伟大的死亡边缘”。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几乎定期发生在地球生命的演化历史中,像寒武纪末大灭绝造成90%的地球物种消失,或者白垩纪第三纪的灾难造成的恐龙灭绝。如果说这种自然界的“伟大的死亡”是因为气候变化破坏了全球的自然环境,而金融机构的“伟大的死亡”往往是因为一场人为的灾害缓慢而痛苦地改变了金融体系和秩序。这可能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近年来,金融系统不同板块的跨市场风险事件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金融体系的跨市场风险、以及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是紧密关联的复杂有机体,所有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都是相通的。次贷危机后,美国人说金融体系就像是水泵房内的动力学结构图,而不是会计手中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当然,它也不完全按照液压物理学规律运转。它就像到处都是水管、锅炉和储水罐的复杂迷宫,液压阀、水管装置和辅助泵无所不在,并彼此精巧地相互连接。次贷危机的教训证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部类这种唇齿相依的咬合对危机触发、发展和深化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信托类非银金融不仅为存量资金提供中介融通,而且还能创造信贷、高能货币和购买力,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管道型系统中,每个市场主体都是互为关联的转轴和齿轮。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市场整体比较脆弱,各类信号政策频繁,多重政策叠加,各种信号此起彼伏,其间的碰撞和扰动强烈,特别要防止监管竞赛导致政策叠加的风险。非常时期的政策要有弹性和韧性,让市场有充分的时间来吸纳和消化政策效应。如果过于刚性,简单粗暴地“霸王硬上弓”,可能会造成市场结构性脆断,甚至系统性坍塌。 金融系统是如此复杂,其中非线性的骨肉关系的相互纠结缠绕,注定了每一波风险都不是孤立的事件,每次新的挑战都会引起链式的连锁反应。今年下半年,随着资管新规落地,要特别注意房地产、资本市场和以信托为代表的资管市场风险的内在联动性。这几个市场本质都具有高杠杆属性,并因此而呈现风险的独特性。20多万亿的资管规模与整个金融体系存在着复杂的“输油管道”般的嵌套和关联,传统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近年来野蛮生长的影子银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是利益共同体,又是命运共同体。 一个环节出事可能就会火烧连营,甚至可能把整个系统推入“一片火海”,其风险处置难度之大可能超出我们的传统认知。一个市场发生险情,会迅速传导到相关市场,并互相强化共振。这种病毒式、管道化传播也是金融体系致命的脆弱性所在。 同理,在这个“水泵房”和“水电气”相互交缠的复杂系统中,任何一个“小泵房”水管破裂或者电光火石的事故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混乱,甚至触发灾害的“链式反映”,产生类似多米诺骨牌(Domino effect)的效应。在这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一旦触发,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引发整个系统的坍塌。一个复杂的高杠杆交易型系统一旦出问题,其严重性不是用程度来衡量,而是用级别来衡量。 所以,无论是银行业,还是信托等非银领域,针对个体风险要有总体预案、及时做好风险隔离,防止风险的“链式传导”引发断层性的崩塌,防止恐慌和风险共振的病毒性发酵式传导,危及整个系统安全。
华钰矿业:柯月、塔金项目有望渐次投产 贵金属战略继续推进 事件:2020年5月9日,公司公告收到西藏自治区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西藏华钰矿业(601020)股份有限公司隆子县柯月铅多金属矿40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标志着柯月矿采矿工程项目采矿证办理手续进入尾声,一旦采矿证办理完成,柯月项目将正式进入采矿阶段。 预计柯月项目2020 年下半年投产,2021 年达产,达产后公司选矿量将提升57%,公司铅、锌、锑、银产量有望大幅提升。柯月项目资源储量丰富,保有矿石资源储量为706.73 万吨,铅、锌、锑金属资源量为45 万吨。其中铅金属量21.23 万吨,平均品位3.00%;锌金属量17.26 万吨,平均品位2.44%;伴生锑金属量8.13 万吨,平均品位1.15%;银金属量711.8 吨,平均品位100.72 克/吨,证载年采矿石40 万吨,矿山服务年限为16.5 年。柯月达产后公司采选规模将大幅提升57%,由现有的70万吨/年提升至110 万吨/年。据我们测算,柯月达产后公司铅、锌、锑、银产量将新增0.88 万吨、0.72 万吨、0.56 万吨、40 吨,分别增加49%、36%、122%、57%。 公司重点开发项目继续推进。一是塔铝金业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项目原计划2019年底投产,受疫情影响工期稍有推迟,2020 年底有望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生产黄金权益产量约1.1 吨。二是拟对价5 亿元取得贵州亚太矿业40%股权,参与泥堡金矿项目开发。据公司公告,泥堡金矿项目黄金控制资源量59 吨,品位4.5 克/吨,采选量为100 万吨矿石/年,预计2022 年正式投产,达产后预计黄金产量为3~4 吨/年,预计克金成本在100-120 元/克,泥堡金矿达产后为国内较大的单体金矿,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有望一举奠定公司在贵金属行业的地位。 2017 年底以来,公司连续发力收购国内外黄金资产,彰显公司战略重心转向贵金属矿山的决心。综合塔金、埃塞提格雷项目,泥堡项目公司拟合计控制黄金资源量113 吨,权益资源量超过50 吨。据我们测算,2021~2022 年公司黄金权益产量分别为0.78 吨、2.1 吨,2024 年公司三大黄金项目完全达产后,黄金产量有望达6.6 吨,权益产量有望达3.2 吨左右。公司主营业务金属品种正在逐渐从铅锌转向金银。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考虑到2020-2022 年柯月、塔金、泥堡项目逐步投产,在铅、锌、锑、金价格分别为1.5 万/吨、1.6 万/吨、4.0 万/吨,380 元/克假设下,预计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1.6 亿、3.8 亿、5.6 亿,EPS 分别为0.31 元、072元、1.06 元;如考虑可转债在2020 年全部转股后新增股本0.63 亿,稀释后EPS 分别为0.27 元、0.64 元、0.95 元。随着2020-2024 年三大金矿项目逐步达产,再加上金银价格已进入上行通道,公司贵金属业绩和估值弹性将大幅加强,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新矿投产及资产收购进度推迟;2)铅锌锑金银价格不及预期。 万里扬:CVT、MT环比增速低于预期,商用车变速器同比大幅增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5月汽车变速器销量快报,5月公司共销售变速器产品13.7万台,同比增长63.6%。其中商用车变速器销量7.7万台,同比增长58%,商用车变速器中的G系列高端变速器销量3万台,同比增长208.2%;乘用车变速器销售6万台,同比增长71.3%,乘用车变速器中的CVT无级自动变速器销量3.6万台,同比增长205.1%,手动变速器销量2.4万台,同比增长3.9%。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CVT:5月销量环比增长-2.8%,略低于预期。2020年5月公司CVT销量3.6万台,同比增长205.1%,主要原因为自2019年5月开始新增吉利、比亚迪(002594)等重要客户。但是5月中汽协乘用车产量166万辆,同比增长11.2%,环比增长4.5%,公司CVT核心客户吉利汽车(含领克)5月销量10.9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3%。奇瑞控股集团发布销量快报,5月份销售汽车41634辆,环比增长3.9%,其中乘用车板块环比增长6.8%。 而公司5月CVT销量环比下降2.8%,低于行业和核心客户的环比增速,主要原因为5月配套车型终端需求恢复不如主机厂和行业平均水平。 2020年下半年公司CVT产品新增配套的奇瑞捷途系列车型即将量产上市,另外公司CVT产品又获得吉利汽车SS11平台车型的配套定点,预计于2021年量产上市,继续推动公司CVT业务规模不断成长。 挡乘用车手动挡MT::5月销量2.4万台,同比长增长3.9%,,降环比下降13.4%。 5月中汽协乘用车产量环比增长4.5%,公司MT销量环比下降13.4%,表现低于乘用车行业,预计是受部分客户配套车型5月终端需求较弱所致,如长城M6车型5月产量环比-15.1%。但是公司手动挡变速器升级产品6MT的占比在不断提升,目前在40-50%,后续会继续提升,主要原因为6MT比5MT更能降低油耗。另外,6MT售价也比5MT贵300-700元,2020年6MT起量之后,利润率也会逐步高于5MT。 商用车变速器::5月轻卡销量同比+43.4%,创5月历史新高,带动公司商用车变速器高速增长。2020年5月公司商用车变速器整体销量为7.7万台,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1%,公司商用车变速器主要应用于轻卡,5月轻卡销量21.5万辆,同比增长43.4%,环比增长0.9%,推动公司商用车变速器销量增长。 其中高端G系列变速器销量3万台,同比增长208.2%,1-5月G系列变速器的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18.6%提升至当前的39.2%,预计2020年全年高端G系列变速器渗透率将提升至接近50%,主要驱动因素为:①在载重量一定的情况下,车重越低,能运载的货物才能越多。在现在整治超载趋严的情况下,这种轻量化变速器非常受欢迎。②该种变速器传动效率高,油耗低,操控好,动力性能好,受益于油耗标准趋严,受益于国五升国六。高端G系列变速器单套价格比传统产品高20-30%,并且G系列变速器在2020年量上来之后,利润率将高于传统变速器。 投资建议:目前CVT省油和售价低的优势可有效缓解主机厂降油耗和降本压力,在中国自主品牌中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而万里扬(002434)的新一代产品CVT性价比很高,其国内竞争对手容大和邦奇又都出现问题,公司产品绑定吉利,在19年下半年迅速放量。万里扬前面两年CVT持续投入,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是现在进入吉利体系,得到主流车企背书,即将从投入期进入收获期。后期如果进入长城、长安、一汽大众(捷达)等主机厂配套体系,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提升。另外,万里扬在电动化领域的产品储备齐全,减速器自2019年7月开始量产,市场表现超预期,其余更高端的E-CVT、二合一电驱动等产品也有望陆续量产贡献业绩,抵御电动化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保守预计公司2020-2022年总营收依次为63.09、91.65、108.70亿元,增速依次为23.7%、45.3%、18.6%,归母净利润依次为6.45、8.90、11.28亿元,增速依次为61.1%、38.1%、26.7%,当前市值118亿元,对应PE依次为18.3、13.3、10.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产品推进不及预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东华软件:业绩符合预期,“鹏霄”服务器值得期待 事件:公司6月11号晚间公告,与华为签署《鲲鹏服务器授权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白牌服务器模式合作,即由华为提供服务器整机和部件产品(TaiShan整机白牌(除TaiShanK系列)),公司在此基础上安装软件、提供增值服务、形成软硬件一体机和解决方案并向最终用户销售。 本次合作有利于推进公司鹏霄服务器的进一步落地。2020年初,公司与华为联合推出首批基于鲲鹏处理器的“鹏霄”服务器,目前已与宁波、青岛两地完成签约,将在两地投资打造“鹏霄”基地,扩大服务器的生产及配套软件的研发,推进“鹏霄”服务器的大规模商业应用。本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鲲鹏服务器授权合作协议,有利于推进公司鹏霄服务器的进一步落地,更有效的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促进了双方的业务发展和价值创造。 华为鲲鹏生态业务近期接连发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采招网数据显示,华为鲲鹏服务器近期接连在中国电信服务器(2020年)集中采购项目、中国农业银行2020年的重点服务器项目等重大行业领域有所斩获,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司作为华为鲲鹏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有望全面受益。 拟定增募资40.13亿元,加码鲲鹏生态。公司近期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0.13亿元,其中一个重要的募投项目就是信创鹏霄项目。公司将基于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战略即“信创战略”的大背景,依托鲲鹏计算产业,采用华为鲲鹏处理器,打造东华自有的鹏霄服务器,进行以鹏霄服务器为核心的相关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适配工作,打造“鹏霄生态”,促进公司信创业务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与华为业务合作不断深化。我们看好公司发展前景,暂不考虑定增摊薄,预计2020、2021年EPS为0.4、0.51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15元。 风险提示:与华为合作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