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11日召开的境内新能源业务领域2020年供应商大会上获悉,截至2020年5月底,中广核境内新能源总资产达1947亿元,净资产588亿元,在运装机总容量2054万千瓦。到今年年底,在运装机容量将突破2400万千瓦。今年将有近400亿的采购投入,与50多家供应商全面深化合作。 本次供应商大会聚焦新能源行业如何在平价竞价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会上,中广核有关单位与10家战略合作供应商现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产业链上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展合作,开拓产业新格局。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党委副书记李亦伦在发言中表示,未来“十四五”期间,中广核将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与各合作单位的共赢发展,按照新增投运容量保持每年300万千瓦以上的发展速度,预计到“十四五”末,中广核境内新能源在运装机总容量将突破4000万千瓦。 据了解,为响应国务院复工复产、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号召,中广核的新能源业务有关单位动态研究复工复产政策和时机,积极协调政府单位争取最大资源支持,内部采取了系列有效的推动措施。 “工程项目的开复工是我们聚焦的重点。”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章建忠告诉记者,目前,中广核新能源共拥有在建项目59个,其中海上风电项目8个,总装机容量705.25万千瓦。在4月26日实现了当时在建的总计600万千瓦50个工程项目100%复工,比原计划全部项目复工时间提前了4天。截至5月底,新增投运的装机容量超过40万千瓦,今年年底要实现新增投运422万千瓦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自项目复工建设以来,中广核浙江岱山4#234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已经完成了22台风机的吊装作业,并有52兆瓦容量并网投运,中广核广东阳江南鹏岛4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已经完成了22台风机的吊装作业。 章建忠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和行业格局转变带来的新挑战,中广核与供应商深化和加强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追求价值链优势,构造竞争优势群,在当前的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如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他介绍说,中广核通过“大项目”“大基地”“大园区”“大产业”的开发及投资建设,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带动装备供应商以降低度电成本为核心,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交叉学科技术研发,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工艺改进和性能优化,压缩生产周期,降低协同成本。此外,从而整合项目开发、设计服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各领域的供应商资源进行价值发现、价值利用、价值创造、价值传递,显著提升能源生产和使用效率,降低系统成本,重塑新能源产业生态,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同频共振、合作共赢,引领未来发展。 中广核新能源的产业优势还转化为扶贫工作的助推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李亦伦在采访中指出,作为央企,中广核的新能源业务发展中,一直秉持“真扶贫、扶真贫,真负责、负真责”的扶贫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精准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8年,中广核与央企扶贫基金合资打造了一个总投资98.94亿元、总装机容量160.83万千瓦的清洁能源产业扶贫平台,将在全国12个国家级贫困县建设17个风、光项目。“2020年,中广核将进一步发挥央企扶贫基金的作用,为贫困地区的项目注入更充裕的发展资金,同时在广西、内蒙古等地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扶贫项目,全方位助力贫困地区长期稳定脱贫。”章建忠介绍说。
6月13日,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现身南京苏宁睿城和仙林苏宁广场两大项目施工现场,视察项目进度,这两处也是南京市打造高质量科创产业园的重点工程。 张近东在项目现场表示,苏宁要对得起稀缺资源,把项目做成精品、做出匠品。在严控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2020年苏宁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今年3月份,苏宁睿城(二期)开工建设,张近东在出席开工仪式时强调,苏宁睿城作为苏宁智慧零售商业布局的重要项目,将围绕科技生态集聚中心、智慧商业创新中心、大型商务会议中心、高端国际住宅中心四个定位,建设南京中央科技区的标杆项目,打造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科技新城。 而在此前完成项目初期建设后,苏宁睿城已经成为了南京的一大科技生态集聚中心,相继吸引了国家能源集团、平安产险、友邦保险、宝钢气体、毕马威等一系列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 对此,张近东表示,高端企业集聚是对苏宁项目的肯定,苏宁将全力以赴打造出顶级的科技新城,以商业创新推动本地科技产业园进一步提档升级,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张近东特别强调,苏宁睿城作为南京主城区规模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是苏宁“十年磨一剑”的战略项目,是承载苏宁全产业发展、全场景落地等创新转型成果的重要平台。 而仙林苏宁广场未来将成为苏宁全场景布局、数字化创新的孵化中心。在依托苏宁总部、居于南京大学城中心的区位优势基础上打造区域商业中心,广泛集聚青年创业人才。 事实上,以苏宁睿城和仙林苏宁广场这两个项目为代表,当前苏宁正在围绕“新基建”展开全方位投资布局。据了解,在南京,苏宁计划布局20个智慧零售综合体项目,其中包括8个苏宁广场和12个苏宁易购广场。在全国范围内,多个重大项目都在同步拓展。 今年两会期间,张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传递了其对于疫情过后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2020年,尽管压力前所未有,但是危与机并存。在智慧零售全场景布局已经完成的基础上,2020年苏宁会继续稳健投入与发展。”
6月11日,首创股份发布公告称,对外投资约2.55亿用于铜陵市南部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PPP项目。 公告显示,该项目以BOT方式运作,新建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1万m3/d,远期规模2.5万m3/d;新建配套污水收集管网39.9km,其中主管网30km,支管网9.9km,项目合作期限为二十六年,其中建设期一年,运营期二十五年。由首创股份与南部城区建投公司、四川青石共同注册成立铜陵悦江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最终名称以工商注册登记为准),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移交,其中首创股份持股89.99%。 首创股份表示,该项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投资该项目不仅有助于扩大公司在安徽地区的投资规模,为公司创造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司地区影响力,为进一步拓展安徽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张问之)
河钢舞钢630吨高端桥梁钢板全部直供中国交建(601800)集团。这是为美国华盛顿Tacoma(塔科马)港4号岸桥加高项目供应的产品,将用于其核心部位建设。 美国华盛顿Tacoma港4号岸桥加高项目是中国交建集团在美国承接的重要项目。该项目核心部位用钢要求极高,不但要有很强的耐候性能、屈服性能、抗拉性能等,还要在1个月内全部交货。 针对客户要求,河钢舞钢组建小微团队负责同客户进行深入的技术对接。生产中,河钢舞钢克服订货规格繁杂、技术生产难度大等困难,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并打破常规,在轧钢、热处理等环节进行工艺改进,制订特殊的生产工艺。与原来的工艺相比,采取新工艺不但缩短了15天的制造工期,吨钢工艺成本降低300元,还确保了钢板各项性能完全满足客户要求,钢板性能合格率达100%。
*ST生物:6月12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 *ST生物公告,公司股票自2020年6月12日起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生物”变更为“ST生物”。公司股票于2020年6月11日停牌一天,并于2020年6月12日复牌。 中国电建所属联营体签署195亿元海外建设施工项目合同 中国电建公告,公司与巴基斯坦边境工程组织(FWO,Frontier Works Organization)按照70%、30%的比例组成联营体,与巴基斯坦巴沙开发公司(Diamer Basha Development Company (Pvt).Ltd)签订了巴基斯坦巴沙大坝(土建标)及Tangir水电站项目合同,合同金额约为275,211.6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950,562.83万元,其中公司占有70%份额,即192,648.1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365,393.98万元。 该项目位于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勒斯坦地区,工作范围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左右岸冲沙洞、左右岸引水隧洞、左右岸地下厂房、左岸开关站、场内道路和用于施工供电的Tangir水电站(装机2.1万千瓦)等建设施工。项目总工期为103个月。
根据科创板上市委的公告,科创板上市委将于6月10日召开会议,审议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联新材)的首发申请。记者注意到,瑞联新材也是继西部超导、铂力特、三达膜之后陕西第四家科创板申报企业。资料显示,瑞联新材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OLED材料、单体液晶、创新药中间体,用于OLED终端材料、混合液晶、原料药的生产,产品的终端应用领域包括OLED显示、TFT-LCD显示和医药制剂。招股说明书显示,作为国内极少数同时具备规模化研发生产OLED材料和液晶材料的企业,瑞联新材依托与下游产业的国际和国内领先企业建立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受益于以OLED材料为代表的显示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持续快速增长。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公司期末资产总额达到12.4亿元,与2018年基本持平;当期营业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56.8%。今年1-4月,公司境内订单金额大幅增加,公司判断,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总体平稳。据了解,瑞联新材在OLED材料和液晶材料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已得到国内外行业领先客户的认可。其中,OLED材料的客户包括全球第二大红色EML材料供应商Dupont,单体液晶客户包括全球第一大混晶制造商Merck,医药中间体的客户包括日本制药企业Chugai ,该公司是全球制药龙头企业罗氏制药的控股子公司。至于本次科创板申报情况,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1755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具体而言,本次募投项目包括OLED及其他功能材料生产项目、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科研检测中心项目、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合计10.5亿元。对于未来发展规划,瑞联新材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OLED和液晶材料的研发投入,全面提升新产品研发的速度,提升现有单体液晶产品的品质,巩固公司在显示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将进一步开拓显示材料的国际市场,提高对核心客户的供货份额。目前,瑞联新材的核心产品显示材料为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关键材料,其大部分上游关键材料中的高端品类仍为日韩和欧美企业所垄断,该部分关键材料具有技术门槛高、利润率丰厚的特点,具有很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公司表示,未来力求在OLED/TFT-LCD面板生产所需的关键膜材料、光刻胶及其前端材料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并在5G产业关键材料液晶聚合物(LCP)薄膜材料上进行积极技术探索,逐步将业务延伸入高分子材料领域,进一步拓展公司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成长空间。
当口罩市场渐渐退去热度,国内医用防护手套龙头企业却在持续扩充产能。 6月8日晚间,蓝帆医疗发布公告,拟投资33.87亿元新建“300亿支/年健康防护(丁腈)手套项目”。同时,公司还拟在越南实施建设“8亿支/年PVC手套项目”,先行试水健康防护事业的海外布局。 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对《证券日报》记者说,此次300亿支/年健康防护(丁腈)手套项目,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蓝帆医疗在健康防护板块的又一大动作。 公司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布局如顺利建成投产,蓝帆医疗将成为全球手套品类最全、产业布局最合理,拥有最完整产业链条的公司。 持续加码健康防护板块投资 根据公告,本次公司拟自筹资金33.87亿元,投资建设300亿支/年健康防护(丁腈)手套,其中,在公司的大本营山东淄博规划产能为100亿支/年,拟于今年三季度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5月份一期试运行,2021年12月份二期试运行。 据了解,蓝帆医疗于2019年通过的31亿元可转债,其中约6亿元募资就是用于投资建设“年产40亿支PVC健康防护手套项目”和“第三期20亿支健康防护(新型手套)项目”。公司已于2019年10月份用自有资金提前启动了上述募投项目,且一期“年产25亿支PVC健康防护手套项目”已于今年4月28日顺利投产,缓解极度紧张的产能瓶颈。 该公司在2020年2月份全面启动了可转债募投项目——“年产20亿支PVC健康防护手套项目”和“第三期年产20亿支健康防护(新型手套)项目”。2020年2月11日,该公司又公告了“6000万副/年手术手套项目”,以及利用原有场地新增“12.5亿支/年TPE防护手套”等项目。 但是,上述项目投产后,仍远不足以满足全球市场对防护手套产品的持续旺盛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包括丁腈手套在内的一次性手套需求量激增,在全球范围内均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且预计未来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疫情常态化后,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防护意识得到了结构化提升,各个国家、社会机构开始完善应急能力体系,这也将拉动健康防护类产品需求持续提升,我们做新一轮的投资是基于全球市场的需求及公司相关战略的持续落地。”刘文静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中泰证券分析师江琦分析称,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全球市场对丁腈手套的需求有望保持旺盛,此次投资建设完成后,蓝帆医疗的丁腈产能预计达到360亿支/年,加上PVC手套、TPE防护手套、手术手套等,公司医疗及防护手套的总产能将达到近600亿支/年,参考马来西亚四大手套企业现有产能和公开披露的扩产规划,该公司在手套总产能和丁腈总产能两个维度均有望达到世界前三水平。 此外,蓝帆医疗深耕手套多年,拥为全球最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工厂,配合控股股东自备热电厂以及原料供应链的优势,公司全球手套龙头地位会更加稳固。 抢抓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蓝帆医疗的300亿支/年丁腈手套投资,有200亿支/年的产能将布局在山东省外或“一带一路”国家,虽然目前还未确定建设地址,但其项目周期初步确定为3.5年,分3期建设,预计此三期的投产时间分别在2021年12月份、2022年12月份和2023年12月份,远景可期。 蓝帆医疗一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省外的项目,公司将顺应支援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利用各地产业政策优势,前期也做了实地考察,后期将综合评估招商政策和营商环境再确定建设地址。 对于在“一带一路”国家布局医疗及防护手套的生产基地,该负责人则表示,将充分利用下属子公司柏盛国际在东南亚一带的资源和优势,形成多元化、跨国生产的战略布局。 为了减少风险,提高速度,公司还公告称,公司子公司拟与在越南有多年投资经验、控股越南平安包装的朱虎合资设立淄博腾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拟在越南实施建设“8亿支/年PVC手套项目”。“我们计划以小型PVC手套项目先行试水,为公司在越南熟悉环境积累经验,为后续市场开拓和布局大型项目奠定基础。同时启动公司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推进公司医疗及防护手套业务全球化生产进程。”该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