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19年“1024讲话”之后,区块链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家战略,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理应成为市场追捧的热门,但实际上,区块链行业创业公司数量却并未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甚至融资数量还略有下降。根据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区块链相关项目股权融资有82笔,较2019年同期的93笔下降了11%。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吊诡的状况:一边是研究机构和媒体的报告中烈火烹油,花团锦簇,区块链行业不但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各地也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区块链技术落地,区块链技术很快就会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当中,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中流砥柱之一;另一边,资本纷纷陷入沉默,区块链行业中只有寥寥几家头部公司获得青睐,创业公司难以获得融资叫苦不迭……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状态是如何出现的?链得得App走访了几家区块链行业创业公司。区块链创业环境:从认知模糊到政策扶持宇链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软硬件结合服务的初创公司,为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BaaS云+链+芯片”三位一体的可信商业解决方案。宇链科技创始人CEO罗骁和他的团队在杭州市政府附近的欧科云链B-LABS联合创业空间办公。这家依托欧科集团的众创空间里聚集了不少区块链行业创业公司。罗骁告诉链得得App,从去年10月以来,整个空间里区块链创业公司的士气都振奋了不少,行业整体以极快的速度开始了增长——这表现在宇链的业务上,来接触洽谈的企业和政府机构数量大大提升了。宇链科技提供的主要是BaaS云+链+芯片的解决方案。简单来说,他们为企业和政府提供芯片收集数据,提供区块链保存数据,同时提供数据中台管理数据。以宇链科技和“志愿中国”旗下App“志愿汇”的合作为例,宇链科技提供区块链打卡机、宇链云和可信数据平台,帮助公益组织和政府机构获得透明、可信的公益服务数据。罗骁告诉链得得App,将 “芯片+链+云”结合到一起的,全世界只有宇链一家,面对企业和政府业务,尤其是政务部门的应用场景有着巨大的优势。也正因为这一点,在区块链技术成为国家战略之后,政府方向的业务有了较大的提升。2017年,杭州市政府就开始不断重视区块链的发展,在多个行动计划和指导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在这种背景下,不少政府机构和传统企业都希望能够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脚步,这些应用场景包括医疗、公益、警务等方面。罗骁认为,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虽然区块链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了,但政府机构对于区块链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认知是很模糊的。“区块链技术以前往往和集资诈骗、网络犯罪联系在一起,又缺少技术专家,单位内部其实是有些排斥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告诉链得得App,“1025之后这种想法才慢慢消失。”罗骁印证了这种说法:“如果说过去政府机构和传统企业对区块链的理解是0,甚至是排斥的,那现在就已经迈过了从0到1的关键一步。很多机关单位和企业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普遍水平都还比较初级一些,但也不乏理解深刻的专家。”资本寒冬蔓延到区块链行业毫无疑问,区块链行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内。根据火币研究院的预测,预计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下,短期内应用需求将显著上升;虽然自带场景的大型企业大量入场、独立服务商头部效应逐渐出现,但短期来看市场上难以出现巨头和寡头。在这样一个产品较为丰富、不存在寡头和垄断、行业高速增长的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资本为什么却表现的如此沉默呢?根据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2019年,国内投融资事件数量同比下降38.29%;融资规模同比下降了27.3%,延续了2018年以来的低迷态势。而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疫情等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创业企业获得融资。根据媒体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共发生融资事件614起,融资总额约1373.79亿元人民币。同比2019年,融资数量下滑39.08%,融资金额下跌15.07%。2018年以来的资本寒冬依然在影响创投行业。中国创投市场的资本在寻找投资标时变得更为谨慎,投资数量收紧、专注热门赛道,如产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等。虽然区块链技术也属于产业互联网领域,但资本依然处于观望状态。宇链科技所在的联合创业空间欧科云链B-LABS CEO Lola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作为欧科云链B-LABS的负责人,她近几年接触了大量区块链创业企业和投资方。她告诉链得得App,对于资本方而言,资本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观望主要出于以下几个理由:首先,投融资行业依然受到2018年以来的资本寒冬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不稳定加剧,新冠疫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引发了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在这种背景下,资本首先考虑的是风险较小、较为熟悉的行业。而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依然会被归类为风险较大的投资领域。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处于方兴未艾的早期阶段。根据《区块链蓝皮书: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19)》的披露,全国区块链企业近 28000 家。其中投入生产环节的区块链企业约 1000 家,占比仅 3.6%。根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的统计,我国区块链企业人数主要集中在 15-50 人之间,占 53.3%。另一方面,产业互联网本身就存在投资周期长、难度大的问题。与此相对的是,资本对于初创企业的兴趣越来越小。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我国股权投资市场A轮及之前的投资案例数与投资金额分别占总量的60.9%和25.4%,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9和10.2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机构避险情绪明显,更倾向于布局盈利模式清晰的中后期成熟企业。第二,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场景结合不够紧密。罗骁告诉链得得App,虽然宇链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但依然需要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这个过程是技术落地最为困难的地方,要求区块链服务提供商对场景非常了解,也是限制区块链应用大规模落地的主要原因。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不少区块链行业初创企业缺乏完整的、合理的商业模式,难以吸引投资方的关注。第三,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区块链依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虽然在“1024讲话”之后这种现状已经有所改善,但区块链技术对于传统资本来说仍然是新事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区块链行业本身体量较小,与传统互联网行业相比难以吸引资本注意,同时市场上缺乏较为成功的区块链应用案例,同样也缺乏行业公认的标准。大多数资本和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依然非常粗浅,更不用说清楚的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在具体应用场景中能够实现的价值是什么了。抢占细分市场,做隐形冠军虽然2020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不少创业公司也因此夭折,但欧科云链B-LABS CEO Lola依然乐观。她告诉链得得App,创业空间中大多数初创企业都已经恢复正常工作,入住率甚至还略有提升。她在不断尝试联系更多资金来帮助这些区块链初创企业渡过难关,但她也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这些企业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专注与应用场景结合才是当前阶段区块链初创企业最需要的。她认为:“独角兽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区块链初创企业团队规模较小,跑马圈地尝试太多的应用场景,想要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但如果能够抢占一个极细的细分市场,完全也可以做个隐形冠军。”随着疫情逐渐缓解,B-LABS联合创业空间里也逐渐变得热闹。Lola依然在不断在初创企业和资本之间牵线搭桥。宇链科技已经获得了几家资本的青睐,罗骁正忙于完成A轮融资。随着市场的复苏,区块链行业应用的爆发也许真的不远了。
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与历次应对股市风险事件相比,这次资本市场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合力更强,效果也更明显。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加强形势研判,加大了货币、财政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力度。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正常开市和常态化运行,重点领域风险呈边际收敛,市场韧性明显增强,支持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他同时强调,随着疫情影响的持续发酵,未来全球可能出现经济深衰退、金融高风险、要素低流动的不利局面。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维护全球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8日表示,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易会满是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指出,将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管理办法,推出小额快速融资制度,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易会满说,证监会将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扩大沪深股通的投资范围和标的,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进一步拓宽ETF互联互通,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易会满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仅没有因疫情而放缓,反而进一步加快。同时,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科创板制度创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改革等重大举措正陆续落地实施。他强调,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加强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共同建立打击跨境证券违法犯罪行为的执法联盟,共同解决加强全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的路径问题,共同维护各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易会满表示,在“后疫情”时期,全球流动性充盈甚至泛滥是大概率事件,各主要金融市场将可能共同面临“资产荒”的问题,优质上市资源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在这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应该有更多的担当,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切实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尊重市场规律,不做行政干预,更好保护和提升投资者活跃度,形成投融资均衡发展、市场交易高效透明、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的市场生态。”易会满说,将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保持“零容忍”,严肃市场纪律,净化市场环境。
6月18日,京东集团正式登陆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成为继阿里、网易后第三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业。 京东集团于2020年6月8日启动香港二次上市的公开发售,共发行1.33亿股(不包括超额配股权),每股定价226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38.4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港交所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华兴资本在此次交易中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 本次发行的香港公开发售端获近180倍认购,机构端收到长仓基金、对冲基金、中资机构的大幅超额认购。按回拨机制,京东香港公开发售股份部分增加至12%。融资金额将用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可应用于京东的关键业务运营,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户体验。 作为京东集团的长期资本市场合作伙伴,华兴资本在此次二次上市中为京东集团带来大量优质的长仓、对冲基金投资人。此次上市,是华兴资本继助力京东集团完成15亿美元C轮融资、与腾讯的战略合作、34亿美元美国IPO、京东金融67亿人民币私募融资及后续分拆、京东物流25亿美元A轮融资、京东健康10亿美元A轮融资之后,又一次深度参与京东集团的资本市场运作。 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事业部负责人王力行表示:“京东集团香港二次上市是中概股回归母国市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预计下半年香港市场将有更多的二次上市及新股发行活动。华兴将继续利用深度覆盖全球投资人的销售网络、横跨一二级市场的行业洞见及多样化的产品矩阵,持续为优质新经济公司回归母国市场提供一站式高附加值的资本市场服务。”
养殖发家的温氏股份,在二级市场上扫货同样不手软。 6月16日晚间,华统股份发布公告称,温氏资本6月15日买入公司9.0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03%,从而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由于此前温氏资本曾举牌华统股份,但后来被稀释至举牌线以下,这次可视作补锅式举牌。 事实上,举牌华统股份仅是温氏资本近期多起重磅投资之一。就在此前不久,温氏资本刚宣布参与溢多利的定增,斥资2.2亿元认购2219.98万股溢多利股份,从而成为后者的重要股东。 此次举牌其实是温氏资本的“第二次”举牌。5月13日,华统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股东温氏资本的通知,温氏资本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已达5%。公告显示,温氏资本在2020年4月27日至5月12日期间以大宗交易方式增持华统股份491万股,占华统股份现有总股本的1.77%。此前,温氏资本持有华统股份896万股,占华统股份总股本的3.23%。增持后,温氏资本持有华统股份1387万股,占华统股份总股本的5%,到达了举牌线。 后来,由于华统股份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181万股登记完成,温氏资本持股比例被稀释至4.97%。此番,温氏资本再度举牌,一定程度上说明对华统股份的看好。 温氏资本还参与另一家产业链相关公司的定增。溢多利6月10日披露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金大地投资,以及明信投资、温氏资本、菁阳投资发行不超6054万股,募资不超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贷款。按照计划,温氏资本拟斥资2.2亿元认购2219.98万股溢多利股份。发行完成后,温氏资本将持有溢多利4.3%股份,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 对于引入温氏资本参与定增,溢多利表示,公司主营产品生物酶制剂、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是温氏股份重要原材料,温氏股份一直是公司的重要客户。双方在生物农牧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生物农牧产业链整合方面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官网显示,温氏资本2011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是温氏股份旗下专门从事资本投资业务及资本运营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公司业务涵盖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等。 投出的120多家公司中,大农业领域有上海新农、唐人神、大北农、杨氏果业等;大消费领域有跨境通、志鸿物流、美团与大众点评等;文化旅游领域投资了文投控股、南湖国旅、华强方特、华夏航空、郎琴传媒、怡美假日等企业;高端智造领域,参与了盈趣科技、三角防务、森麒麟轮胎、松正新能源汽车技术、华通线缆、中星技术等项目的投资;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包括康盛生物、康达医疗、圣和药业、贝斯达医疗、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等。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能够增加市场活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通过 “优胜劣汰”,促进资本市场的新陈代谢,进而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提高资本市场韧性。 6月12日深夜,深交所官网正式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及配套安排,共计8项主要业务规则及18项配套细则、指引和通知。按照证监会官网披露,自6月15日起,深交所将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以及并购重组的申请。再之后,证监会将组织深交所、中国结算等单位落实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工作,这意味着首批创业板注册制公司即将上市。 从2019年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指出要进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到2019年12月28日新证券法从法律框架上确立证券发行注册制,再到2010年4月27日至5月27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进程可谓快马加鞭,不到一年就创业板就正式迎来了注册制,这足以见得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坚定态度,对于资本市场向更市场化、法治化和成熟化得方向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那么究竟创业板注册制带来了哪些变化?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去散户化 投资者结构优化 创业板注册之下,交易制度进行了调整,包括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放宽个股涨跌幅比例至20%,且800多只存量个股同步实施;新股上市首日起可作为两融标的;允许收盘价定价交易等。总而言之,创业板涨跌幅限制、盘中异常波动、盘后定价交易等交易规则都更加宽松和开放。 短期来看,创业板市场活跃度、定价效率将提升,个股波动率或将加大,可能会给普通投资者带来一些挑战。由于参与门槛相对较低,创业板的散户投资者远远多于科创板,这部分散户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创业板注册制交易规则的变化意味着投资者将面临更大的交易风险,这对投资者的资金实力、知识水平、知权行权水平、风险承受能力都提出了了更高的要求。 相应的,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标准也相应提高了,此次新规开通创业板门槛也增加了20个交易日资产不低于10万的要求。因此注册之下,创业板去散户化或成为为一种趋势。当然,去散户化的而本质是淘汰落后的投资思路,普通投资者要提升自己的投资者能力,避免盲目跟风、冲动投资,多关注行业逻辑,多关注具有成长前景、景气度高的龙头股等投资标的。 优胜劣汰 上市公司加速分化 创业板注册制发生了以下变化,一是创业板注册制明晰了定位,鼓励创新企业上市。对于不能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的行业设置了负面清单,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二是丰富并完善了退市规则,新增退市风险警示制度ST,提高退市标准,加强优胜劣汰。三是优化审核注册程序,压缩审核注册期限,审核+注册不超过3个月。 这意味着,注册之下,审批效率和上市公司申请数量将会显著增加,发行速度加快将是必然的,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创新型、高成长型的中小企业享受到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红利,帮助企业发展,进而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经济转型。此次创业板定位的明晰也有利于协调好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合作竞争关系,有利于具体标准、规则上和科创板互补,形成相辅相成的错位竞争。 在创业板注册制的背景下,市场发生分化也是必然的,对于经营业绩亮眼、成长性好、经营稳健的的头部企业、新兴产业,在创业板注册制下由于收到投资者的青睐会更胜一筹,迎来快速成长,优势进一步放大;而那些盈利能力差、违约风险高、经营不稳健的劣质上市公司,由于投资交易风险高,可能会面临边缘化,在注册制更严苛的退市处理制度下,面临加速淘汰。 可以看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能够增加市场活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通过 “优胜劣汰”,促进资本市场的新陈代谢,进而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提高资本市场韧性。此次创业版本注册制的改革,是资本市场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朝着更加开放和富有活力的未来持续迈进,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增长的进一步转变。
创业板改革新规日前发布,深交所上市审核系统昨日正式开门迎客。资深专家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创业板改革并不仅仅是推进注册制改革,而是与一揽子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协同推进。创业板改革将有利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完备 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安排。资深专家认为,创业板改革使资本市场生态朝着市场化、法治化方向更进了一步。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启动全面深改,到创业板改革正式落地,一个互联互通、错位发展、适度竞争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在朝向高质量发展。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此次创业板改革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统筹创业板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统筹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除注册制改革外,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性制度改革都在协同推进,随着改革逐步实施,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备性也将越来越好。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提出,深圳市是科技创新型企业聚集的城市,这里孕育了大量科技类企业。创业板改革为深圳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将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为深圳和整个大湾区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资本市场服务,激发发展活力。 为注册制分步骤推开积累经验 在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意味着注册制改革从增量改革进入存量改革阶段。国都证券投行总部董事副总经理许达认为,创业板的注册制实践,将有利于为下一步注册制在全市场分步骤推开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李湛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提升运行效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安排。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及透明度,更为精准、高效、务实、协同的创业板改革,将成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 从目前发布的创业板改革相关规则来看,存量板块的新制度在与科创板保持总体一致的基础上,根据板块自身特点作出了优化,改革思路清晰、制度明确。沪、深交易所审核标准协同,杜绝市场板块之间可能存在的监管套利。 陈果认为,在推动破解当前发行上市条件包容性不足、机制不够市场化等难题方面,存量改革实践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以改革应对挑战、破解难题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接连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衰退、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增加等重大挑战,以改革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成为市场共识。创业板改革政策的加速落地更加彰显了资本市场改革的坚定决心。 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施行,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扫清了制度障碍。4月27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创业板改革大幕正式拉开。6月12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系列制度规则正式出炉。不足50天,创业板改革便正式步入“施工”阶段。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传递出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号,有利于化危为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陈果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迎来诸多挑战,注册制改革是继续推进还是暂缓,成为很多市场人士的疑问。在此背景下推进创业板改革,将有力推动我国新兴企业成长,满足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需求,便利创投资本退出,激发市场活力,保护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