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大旗下网贷暂停业务 涉2.8万投资者 昨日,证大金服旗下证大财富运营主体上海证大投资咨询向全体员工发邮件称,即日起暂停所有贷款新增业务,保留正常的贷款催收;并决定提前终止公司总部及全部分公司人员劳动合同。据了解,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涉及的员工有数千人。 “平台到底是逾期,还是怎么了?”“我的钱还拿不拿得出?”“什么时候出兑付方案?”昨日下午,在上海浦东新区证大广场3楼“证大金服”办公区,证券时报记者看到,数百名投资人团团围住了证大金服工作人员。他们问得最多的就是上述三个问题。 涉及投资者2.8万名 裁员数千人,数百投资者现场登记讨说法——令上海证大集团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刷屏。 昨日,在证大金服办公区围满了闻讯赶来了解情况的投资人,办公区现场各楼层多了几名安保,安保人员力量明显加强。 然而,没人给他们确切答案。只有一个来自不愿透露公司名字的律师事务所清算团队人员,自称是证大金服请来的第三方投后接管人员。他让受害投资人填写一份登记有姓名、联系方式、投资金额、对接的证大财富理财经理、客户诉求等信息的表格。 “有个客户7月底理财产品到期,然后又买了2550万元。”证大金服一名刘姓理财经理说,谁也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变化,现在都在等解决方案。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清算团队工作人员手上,一沓约有40多张的证大金服客户报名表里,投资大额的客户不在少数。其中,上海浦东一名46岁投资人的投资金额是500万,在客户诉求一栏里该投资人写到“家庭收入低,投资款来自银行房贷以及亲戚投入,都是外债。” 事实上,据了解,不少投资人的投资款来自举债,比如住房抵贷或其他银行贷款。一对来自虹桥的夫妇说,他们投资了300多万,资金均来自银行贷款,投入了证大金服的理财产品,一旦产品逾期,还银行贷款都还不上。 上述清算团队人员告诉记者,当前粗略估算,证大金服涉及到的债权人(投资者)有2.8万名。 平台到底怎么了? 昨日下午,在证大财富大厦三楼的证大金服办公区内,除了理财端的部分客服经理以及证大金服小额信贷业务工作人员留守外,记者没有看到高管人员出来解释平台出现什么问题,而留守员工的说法则不一致。 一名证大金服的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目前小额贷款业务的团队有解散及人力赔付方案,但是理财端的员工不知道会怎么安置,现在还没方案。” 按照该理财经理的说法,平台产品并未逾期,只是暂停发新标。“按监管的要求,证大金服要退出P2P业务,不影响之前的兑付,现在(证大财富)已经给出兑付方案,报给了监管部门,目前等批复。” 不过,上述清算团队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正在进行资产核算,一个可能的方案是,撮合债权人和债务人直接对接底层资产,即在网贷平台上借了钱的债务人,直接还钱给投资人;如果债务人违约,再由清算和催收团队出面。 这个方案和其他网贷平台逾期兑付后的解决方案类似。不过,几位证大金服的投资人对该方案并不乐观,“如果兑付方案的期限是三年,也许前几期还能按比例兑付一部分本金,后面谁能说得准?” 记者获悉,8月11日晚间,证大财富董事长戴志康发布了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在投资人中间流传。该信中称:因合作存管银行8月13日起终止存管合作,基于合规要求,平台停止新增业务,并且暂停债权转让业务;将尽一切可能进行资产清收,提高每月平均回款率,全力保障整体良退。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至今运营时间超过八年,定位为微金融服务平台,旗下还有“捞财宝”网贷平台,在全国拥有线下分支机构180多家。 天眼查数据显示,证大金服的运营主体上海证大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有两大股东,分别为上海证大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雪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65%和35%。其中,上海证大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戴志康,持股比例达80%。此外,上海证大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还是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51.02%。 “捞财网”官网显示,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也为证大集团(上海证大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他1992年创建证大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富岛基金,被业界视为中国股市传奇人物。
中国网贷太容易,给日常生活带来隐忧 日本雅虎新闻网8月11日报道,网络金融的普及威胁日常生活 中国的网络金融快速增长,众多手机App都提供贷款服务。除了电子支付App,连社交软件、旅行App以及一些保险和订餐App都附有贷款功能。如今在中国,似乎谁都能轻易借到钱。可以说,信用值的可视化导致随便什么人都能用手机简单借贷这种状况。 在中国,如今信用值的大幅下降也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欠债不还者会被列入黑名单,无法乘坐高铁等,有时家人还会受到牵连。曾有报道说,中国某知名大学因为一名新生的父亲欠下20万元债务未还并被法院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而拒绝其入学。这名学生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3年的努力打水漂,赶忙筹集资金还清欠款。该校的这种举措受到人们赞扬。 类似事情不仅在新闻报道中出现,我身边也时有发生。实际上,笔者的一名朋友曾通过手机App贷款,逾期未还,银行不断发来催款短信,内容日益严厉,他害怕自己欠债导致孩子上不了学、不能坐高铁甚至房子被抵押,因此赶忙四处向亲戚借钱还上贷款。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随便借钱的话根本不会有这种烦恼。但是,如今中国的网络金融如此发达,使贷款门槛(日益)降低,人们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能借到一笔钱,这确实会带来不少潜在麻烦。而且,失信不但会影响自己,身边的人也可能被牵连,日常生活可能被打扰。
再不转型,货币基金将成鸡肋 8月初,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财产清算程序的公告,旗下交银天运宝货币基金成为年内首只触发清盘条款的货币基金。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运作规定,开放式基金如果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小于100人,将触发清盘。 从第二季度数据看,包括交银天运宝在内至少有五只货币基金存续规模低于5000万元,意味着待清盘的货基可能陆续有来。 众所周知,传统的货币基金有不少优点,一是类刚性兑付,即投资保本;一是T+0操作,即可以当日存取,流动性等于现金,非常方便。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货币基金与众不同的特点,加上金融机构和余额宝等互联网渠道的助推,令其迅速成为老百姓和市场闲散资金追捧的对象,在2018年9月达到8.95万亿元的规模顶峰。 曾经占据基金市场份额六成以上的货币基金,接下来须完成“痛苦”的转型,否则或成为投资市场的“鸡肋”。 首先,市场环境已经改变。此次触发首例货基清盘,原因主要是2018年年中以来,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充裕,资金成本较低,货币基金收益率整体下滑严重。7日年化收益从之前最高4%?5%跌至今年2.5%左右。与此同时,收益率普遍下行直接影响了货基规模,至今年二季末,货币基金规模下降至7.7 万亿元,较去年减少1.25万亿元。 下一步,在全球降息潮之下,货币宽松将成中期常态现象。而且从近期政治局会议的传导信号来看,下半年仍会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间利率大概率仍会维持低位,货币基金收益难以上行,大概率仍会维持在目前的水平甚至更低。由此,货基的收益和规模双双受压,短期内不太可能根本扭转,除非进行产品创新和改革。 其次,监管政策日趋规范。实际上,规模庞大的货币基金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此外还有变相金融资金成本、让大量资金空转难以进入实体的副作用。 去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传统货币基金的优势,诸如T+0、保本等均不复存在,货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已经定局。更重要的是,其对金融市场的副作用已经不受“容忍”。 近两年货币基金年报显示,全部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占货币基金净值总额的比重平均值达到七成左右,这说明货币基金将所募集资金的大部分实际重新存回了银行。同样都是企业和居民的资金,经过货基转了一道后,最终又重新回到了银行,属于典型的在金融市场上空转。 不仅如此,货币基金还抬高了金融市场的资金成本。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同业存单和线下协议存款的资金价格都在4%以上,这意味着按照银行不足3%的利息成本资金,经过货币基金转化后,就变成了年收益率4%以上的同业负债,相当于资金成本被抬升30%。 从长期来看,创新货基的产品形态,扩大基金的类别和收益来源才是货基转型的可行之路。
超强台风“利奇马”灾情善后 浙江保险业已收报损超20亿 8月10日7时42分,浙江温州龙湾一受损车查勘现场。大雨倾盆,水中夹杂着工厂废料,中国太保查勘员李辉徒步进入水淹区域开展工作,最终帮助受灾车辆顺利脱困。 这是在超强台风“利奇马”中“逆行”的保险查勘员的缩影。8月10日凌晨1点45分前后,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沿海登陆,而后离浙进苏登鲁;8月11日20时50分,又在山东青岛黄岛区沿海登陆。超强台风“利奇马”引发各类险情及财产损失,保险行业全力以赴应对。 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官方微信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8月11日下午16点,浙江全省保险业共接到因台风“利奇马”造成的各类报案65320件,报损20.74亿元。目前车险查勘完成率为约60%,企财险等非车险查勘完成率为约80%,已决案件5090件,已决赔款金额1088.8万元。 在超强台风“利奇马”面前,保险业“冲在一线”,各类保险项目“各显其能”。 以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保险为例。8月10日清晨7:30,位于宁波鄞州区五乡镇的一家小型金属制品生产企业因受超强台风“利奇马”降雨影响,厂区积水,存货被淹。中国太保查勘员楼清帆在一小时内赶到现场,经实地测量,该企业内平均水位58.5厘米,当日下午3时便获48500元理赔款到账。 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保险于2016年在宁波鄞州区首次落地试点,已累计承保小微企业3904家次,风险保障额度11.88亿元。2018年,水灾事故起赔线从往年的平均水位线30厘米降至20厘米。这意味着大灾期间小微企业受益面会进一步扩大,受灾企业获得的保险赔偿也会进一步增加。以本次五乡镇受灾的这家企业为例,起赔水位线降至20厘米后,企业可多获得1万元的保险赔款。 8月10日上午10:12,宁波横山水库水位触发111.17米起赔线,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全国首笔水库防洪超蓄救助保险理赔流程,于上午10:32先行支付预赔款项50万元。横山水库在此次台风来临前已进行两次预泄,但受台风影响水位再次上升。 据了解,一个月前,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与横山水库管理局签署了宁波市奉化区横山水库防洪超蓄救助保险合作协议,横山水库成为全国首个落地试点水库防洪超蓄救助保险的大中型水库。保险方案采用指数化设计,以权威公正的水库水位线数据作为理赔依据,只要水位线上涨超过保单载明的赔偿触发条件即可秒获赔款。 再如巨灾保险。截至8月10日下午,宁波公共巨灾保险已接到出险报案2.4万户。公共巨灾保险实施四年来,宁波先后经历了“灿鸿”、“杜鹃”、“莫兰蒂”、“鲶鱼”等多次台风灾害和暴雨极端天气,累计向16.86万多户(次)居民家庭支付救助赔款9839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保险理赔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损失,平安产险在8月5日通过鹰眼系统确定可能受影响企业客户锁定12000位,并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短信等方式逐一向客户进行台风预警。 据了解,平安产险自主研发的鹰眼系统是基于物理空间的智能风险管理平台,集合了140亿自然灾害、承保理赔等数据,伴随地理、保险、灾害、气象等融合数据模型不断迭代更新,可实现承保客户标的地快速筛选和精确预警、防灾减灾和救援力量的精准投放,支撑保前风险评估、保中防灾防损、保后理赔。 借助智能图片定损,基于多年历史数据积累,平安车险AI自动定损理赔,有效疏解案件处理;平安好车主APP紧急上线台风快速报案通道,以弹窗、消息主动触达提醒客户自助报案、定损。 其中,车险最快一笔报案客户通过平安好车主APP快速报案通道,2分钟即完成赔付;财产险最快一笔案件通过团E宝引导客户线上理赔,从报案至结案耗时仅6分钟。 8月10日上午,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e农险”气象指数保险智能自动定损理赔服务快速启动,慈溪新浦镇南美白对虾水产养殖户罗同权第一时间就获得了保险公司支付的赔款2.7万元,宁波慈溪地区177户水产养殖户,总计将获赔181.2万元。 据了解,针对超强台风“利奇马”对浙江省造成的影响,浙江银保监局已指导当地银行业保险业全力做好事前预防、事后救援等工作,全力投入抗台救灾攻坚战,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从“A吃A”到“A挺A”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乍现 继今年3月份A股公司入主另一家A股公司(被概括为A吃A)案例惊现市场后,上市公司举牌上市公司(可概括为A挺A)的现象也浮现了!在上海银保监局批复“放行”后,TCL集团对上海银行的股权投资终于迈出关键一步。 上海银行8月12日晚公告显示,TCL集团当日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上海银行157.29万股(占总股本的0.01%)。至此,TCL集团所持上海银行股份规模增至7.10亿股,5%的持股比例也触及了举牌线。 长期看好上海银行经营发展的TCL集团,其对上海银行的持股比例此前长期维持在4.99%,始终未触及举牌线。直至今年7月16日,上海银保监局下发相关批复,同意TCL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增持上海银行股票至5%(含)以上,有效期自上海银保监局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期内增持后持股比例不超过6.5%。 TCL集团此番增持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所实施。TCL集团在权益变动报告书中表示,本次举牌上海银行是基于后者近年来稳健的业绩表现,同时也为更好地支持自身主业发展,本次举牌将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业务布局,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和金融板块的协同效力,强化双方产融互补的深度合作,以产业金融与投资创投业务支持和促进TCL集团主业的高质量发展及效率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至于后续计划,TCL集团称将在未来1年内根据上海银行的经营情况及股票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判断,决定何时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上海银行股份具体增持比例。 事实上,近期选择增持上海银行股份的不止是TCL集团一家。由于在今年5月31日至6月28日期间,上海银行A股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上海银行遂在7月6日推出稳定股价措施,即采取持股5%以上的股东增持股票的措施履行稳定股价义务,相关增持主体分别是联和投资、上港集团和桑坦德银行。 而根据上海银行最新公告,桑坦德银行8月12日以自有资金增持了262.45万股公司股份,累计增持金额约为2400万元,本次增持后桑坦德银行对上海银行的持股比例由6.50%增至6.52%。
@车主朋友,你的ETC卡可能被盗刷 这些办卡“潜规则”也要小心! “3秒能过站,路费95折,设备免费送,加油还返现。”一位银行从业人员背顺口溜似的介绍着ETC业务。 眼下,这已经是部分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常态:不是在推销ETC,就是在去推销ETC的路上。 一位初次办理ETC业务的车主小周在选择哪家银行上犯了难:“我只想绑定个安全性高的卡。” 小周之所以有这样的烦恼,这和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有关。日前,贵州安顺市一市民突然接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称自己的ETC信用卡有两笔金额为998元的消费。原来,出现该情况是因为该市民的ETC信用卡开通了“闪付”功能和“小额免密”功能,刷1000元以下金额不需要输入密码,这才给犯罪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上述贵州车主的遭遇并非个例。最近,有多起ETC被盗刷的案件发生,从中不难发现,ETC卡被人用POS机盗刷多与ETC信用卡开通“闪付”和“小额免密”功能有关。 ETC,又称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通过车载电子标签(OBU),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感应通讯,再利用互联网从绑定的支付方式中扣款。截至8月2日,全国ETC用户累计突破1亿人,当前ETC日均发行量已突破58万张。 随着全国ETC用户的增长,我们如何才能防止这种盗刷呢? 盗刷可能性有多大? 据了解,现在安装在车内标签里的几乎都是记账卡,只有经过ETC高速路通道产生了通行费才会离线记账,其结算数据会传到车主绑定扣费账户所在的银行,从而完成扣费。 “我们已经不采用两卡合一的金融IC卡模式了,现在都是双卡模式,发行的ETC速通卡不具有金融功能,只能被特定POS机识别,所以不存在盗刷风险。”银行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被盗刷的ETC卡多是早些年发放的二合一卡,如果这类卡开通了“闪付”和“小额免密”功能,就有可能被盗刷。 目前,市面上的ETC通行卡主要分三种:第一种是由交通行业发行的储值卡,不具有金融功能,车主储值后可消费;第二种卡由交通行业和银行联合发行,属于不具备金融功能的ETC记账卡,通常会关联车主名下的一张借记卡或信用卡;第三种是属于交通行业和银行联合发行二合一的ETC联名卡,同时具有ETC记账卡功能和银行储蓄卡或信用卡的金融功能,能用于正常刷卡消费,这种卡也是许多ETC卡被盗刷的罪魁祸首。 “虽然存在盗刷的可能性,但ETC卡肯定还是得办。”车主小周认为。那怎样才能防止盗刷呢?对于使用与银行联合发行的二合一联名卡的车主来说,如有“闪付”功能且开通了“小额免密免签”服务,联名卡的银行账户可能存在被盗刷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银联官网得知,“闪付”功能无须申请,是银行默认为持卡人开通的基础功能。中国银联建议,车主在不用ETC功能时将卡拔出或者去发卡机构关闭“小额免密”功能。 记者了解到,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为持卡人设置了专项赔付金,对于挂失ETC之前72小时内发生的小额免密免签交易盗刷金额提供赔付。如果你的ETC卡被盗刷,可以通过发卡机构查询POS机商户信息,向人民银行及收单机构进行举报,商户就要退出小额免密免签业务的商户白名单。 小心这些办卡“潜规则” 受益于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政策的推动,办理ETC卡成为各大银行、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机构纷纷争抢的市场。有银行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员工每月都有ETC业务指标,上小区和停车场推销或发广告霸屏朋友圈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一时间,就连支付宝和微信等移动支付巨头也纷纷增添ETC小程序,喊出“足不出户,免费线上办理”等口号。 不过,多家银行和支付机构标注的“免费办理”并非毫无前提。比如,办理ETC卡的车主需要申请信用卡或者冻结储蓄卡中的部分资金。 此外,琳琅满目的办卡套餐中也暗藏一些“潜规则”。一些不选信用卡而选择绑定储蓄卡的车主需保证账户中有500到1000元不等的保证金,只有在注销ETC设备时,其保证金才得以退还。通常,银行赠送的ETC设备存在一定的使用期限规定,若车主在此期间注销 ETC设备,还需补偿几百元不等的设备损耗费。 之所以有各种办卡猫腻,这与迅速被激活的ETC市场不无关系。日前,交通运输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起,ETC单卡用户(未安装车载装置的ETC用户)不再享受原则上不小于5%的车辆通行费基本优惠政策。交通运输部公路表示此举是为鼓励ETC使用,提高通行效率,同时降低高速公路运营成本。 早在今年5月28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印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要求到2019年年底全国ETC用户数量需突破1.8亿,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以保证路网运行通畅。若要完成目标,2019年的下半年ETC用户还需增长8000万。 ETC的普及,将大大方便人们出行,但规范使用和提高安全性同样重要。
二季度末银行不良率稍升,资本充足率指标集体下滑 不良率结束连续两个季度下行,上升0.01个百分点。 银行业资产质量仍有一定压力,资本充足有待提升。最新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则集体下滑。 8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2019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2019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35.63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同比增长26.6%。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同比增长为16.9%,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4.8个百分点。 另外,上半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2%。赔款与给付支出6232亿元,同比增长4.1%。新增保单件数186.8亿件,同比增长39.4%。 在信贷资产质量上,商业银行基本保持平稳。数据显示,2019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2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781亿元;不良贷款率1.81%,较上季末增加0.01个百分点(2018年四季度末、2019年一季度末曾连续两个季度下行,分别降低0.04和0.03个百分点);正常贷款余额121.29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17.65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63万亿元。 数据还显示,银行业资产增速继续回升,保险业总资产平稳增长。今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8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114.40万亿元,占比40.6%,资产总额同比增长8.3%;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49.79万亿元,占比17.7%,资产总额同比增长8.4%。 保险公司总资产1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7万亿,增长6.4%。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3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人身险公司总资产15.8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3%;再保险公司总资产4090亿元,较年初增长12.1%;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592亿元,较年初增长6.2%。 在净利润方面,商业银行利润增长基本稳定。201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1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00%,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13.02%,较上季末下降0.22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4.26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151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90.61%,较上季末下降1.56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45%,与上季末持平。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1%,较上季末下降0.23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40%,较上季末下降0.1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12%,较上季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在流动性水平上,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55.77%,较上季末下降1.04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2.33%,较上季末上升0.59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为72.85%,较上季末上升0.63个百分点。